2典型复种模式资源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及机理研究
作物学通论: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3)土壤肥力 ——耐肥型
根系发达,茎叶旺盛,吸肥多 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力强,一般产量较高。 如小麦、玉米、杂交水稻、粳稻、棉花等。 这类作物也是生产上耗肥最多的作物。 ——中间型 需肥幅度宽,适应性广 在较瘠薄的土壤中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更好。 如油菜、籼稻、谷子等。 这些作物的高产品种也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产。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耐瘠型 这类作物有三种: 一是具有共生固氮的豆科作物,如绿豆、豌豆及豆科绿肥等。
二是根系强大、吸肥力强的作物,如高粱、黑麦、向日葵等。
三是根系和地上部都不太强,但吸肥力强或需肥较少的作物, 如大麦、荞麦等。
这类作物的高产品种同样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 产
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保持地力不下降或不断提高。 农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主要指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一 种植制度
1 概念与涵义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 综合。 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 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 即复种或休闲问题; 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 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
甜菜喜温凉、温度过高不利糖分积累。大豆要求温度与玉 米差不多,但比玉米稍低,所以在东北难于种玉米的地方可种 大豆,但当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不利生长发育。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复合种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法
复合种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法一、复合种植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复合种植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它通过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实现作物间的互补与互利。
这种种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出,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以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1 复合种植的定义复合种植,又称混作或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因素,合理搭配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这种种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
1.2 复合种植的生态效益复合种植能够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不同作物的根系结构和养分需求不同,能够相互补充,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3 复合种植的经济价值通过复合种植,农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此外,复合种植还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复合种植的实践应用与技术要点复合种植的实践应用需要考虑作物间的相容性、生长周期、空间利用等多方面因素。
合理的复合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2.1 复合种植模式的选择复合种植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复合种植模式包括高矮搭配、深浅根系搭配、不同成熟期搭配等。
2.2 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作物的选择与搭配、种植密度的控制、田间管理等。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作物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相互竞争。
田间管理则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3 复合种植的资源循环利用在复合种植过程中,作物的残体、落叶等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壤,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第35卷 第12期2021年12月Vol.35 No.12Dec.,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照耕地利用转型的定义[1-4],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是区域耕地绿色利用形态的时序变化,强调“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5-6],追求 “绿色”和“转型”双重目标,是实现耕地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 施[7]。
但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总体呈现出物质过度依赖化,边际化、粗放化和集约化日益分化等特征[8],面临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9-12],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面源污染等“农村病”突出[5],与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目标背道而驰。
那么,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概念内涵具体是什么?当前我国耕地利用是否实现了绿色转型?阻碍其绿色转型的因素是什么?尽管学术界围绕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从转型形态[13-17]、转型特征[18-19]、动力机 制[20-24],以及转型对粮食安全[25-30]、生态环境[15,31]、社会保障[8,12]、经济发展[32-34]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研究,但尚未给出清晰的答案。
现有研究多强调耕地利用的空间转型和功能转型,对利用模式转型的研究并不充分,且鲜有学者结合耕地绿色利用展开研究;此外,现有研究尚未明确提出判断耕地利用是否实现转型的标准或方法,也很少考虑样本的时空异质性问题。
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和影响机制缺乏准确认知,导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推进缺乏理论支撑和政策着力点。
因此,本文面向“绿色发展”“乡doi: 10.11994/zgtdkx.20211115.141330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柯善淦1,崔海莹1,卢新海1,2,侯 娇1,武月琦1(1.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研究目的:以湖北省为例,摸清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揭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为耕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林下复合经营的原理与模式
林下复合经营的原理与模式作者:王中林吉恩英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11期近年来,以杨树林、果树林为主的人工林发展迅速,林下空间广阔,适宜立体复合经营。
推广林下复合经营,对于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为林农开辟增收致富新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老百姓的种养习惯,探索出多种林下复合经营发展模式,现介绍如下:一、林下复合经营原理林下复合经营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种养技术、经济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多种群、多层次、多序列、多功能、多效益、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持续稳定的复合生产系统。
它突破了传统农、林、牧、副、渔生产单一的生产方式,形成以林为基础的一个复合的、开放的、具有整体效应的生产链系统。
这种系统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时间上能更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和有关物质在系统内的多项循环利用,实现整个系统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和林地资源利用率。
二、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目前,通过实践证明比较好的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主要有:林—畜—特复合模式,林—苗复合模式,林—药复合模式,林—菌复合模式,林—畜—沼复合模式,林—渔复合模式,林—农复合模式,以及林—草—牧复合模式等。
1. 林—畜—特复合模式林下以养殖蚯蚓、金蝉等特种动物为主。
在林下建牛棚,林间圈养肉牛或奶牛,利用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植有机蔬菜。
这样既保持水土,又促进了肉牛或奶牛产业的发展,做到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和有机质。
据调查,每亩林地年产鲜蚯蚓3500千克,产值达70 000元;每亩蚯蚓产20吨蚯蚓粪,每吨350元,年均产值7000元/亩。
2. 林—苗复合模式利用造林初期的1~3年,林内尚未郁闭的条件,在林下繁育速生柳、速生法桐、速生白蜡、小叶黄杨等苗木,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以短养长的效果。
据调查,林苗复合经营年均育苗亩收入近万元。
3. 林—药复合模式即利用林下空间资源间作药材,通过长短结合来增加经济收益。
农作学-种植模式
一、复种的意义与发展 2. 我国复种发展的现状
出现早(世界上出现复种最早的国家之一, 2000多年历史),发展缓慢(1930s全国复种 指数仅为118.1%);
建国后发展较快。
一、复种的意义与发展 2. 我国复种发展的现状
(1)北方:
地区 东北 西北 华北
复种情况 一年一熟为主 一年二熟 二年三熟
小麦×豌豆-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大豆 小麦×豌豆/玉米‖马铃薯等
二、种植模式的类型 4. 多作多熟型
适合的区域:
由于田间作物种类多,群体结构复杂,共生期 间的田间管理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适宜于一 熟向二熟过渡和二熟向三熟过渡地区以及劳动 力资源丰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运用。
与种植模式相关的概念
我国复种的发展概况
• 1949年我国作物复种指数为128%,1952年为 131%,1999年达155.1%,2006 年全国耕地 复种指数为166.71%。
• 据中国种植制度区划、全国一年三熟制区耕地 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1.5%,一年二熟制区 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51.7%,则全国平 均复种指数理论上可达到195%。复种指数每 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2000万亩(133 万hm2)的播种面积。
也就是间混套作中各组分产量与对应单作产量
之比的总和
LER n yi
y i1 ii
单位面积内间、 混、套作中第i个 作物的实际产量
单位面积上第i个作 物单作时的产量
三、种植模式与土地利用
1. 种植指数与土地当量比
例如,在小麦/玉米‖大豆模式中,小麦、玉米、大豆产 量分别为5250、10500、1200kg/hm2,单作产量分别为 7500、13500、3000 kg/hm2,则:
环境科学中的资源循环利用知识点
环境科学中的资源循环利用知识点资源循环利用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理利用和处理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资源循环利用的定义、原则、方法和案例等方面详细论述。
一、资源循环利用的定义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对已使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再利用或者经过处理后回归自然环境,在整个流程中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1. 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通过节约、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率。
2. 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废弃资源进行再生,延长其使用寿命。
3. 降低资源的环境风险:通过处理和管理废弃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4.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再利用和处理等环节的协同机制,形成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1. 资源回收和回收再利用:对废弃资源进行回收,经过相应的处理和加工后再利用,如废纸、废金属等的回收。
2. 资源再生利用: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废弃资源进行再生,使其重新变为可用的原材料,如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3. 能源利用与回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废弃能源进行回收和利用,如废弃油脂的再生利用用于生物能源。
4. 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资源循环利用的实际应用案例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废纸、塑料、玻璃等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2. 农业废弃物利用: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饲料渣滓等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和农家肥等,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工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对工业废弃物如废钢铁、废塑料等进行回收、再生,用于制造新产品,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
4. 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技术手段,将废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于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复耕复种的原因
复耕复种的原因复耕复种是指将荒废的农田重新开垦并进行种植。
复耕复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方面的考虑。
复耕复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而荒废的农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通过复耕复种,可以使这些荒废的土地重新投入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
复耕复种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荒废的农田容易受到风蚀、水蚀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而荒废土地上的杂草和野生植物生长繁茂,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复耕复种,可以有效防止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复耕复种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民是农田的主要经营者,他们依靠农田种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维持生计。
荒废的农田无法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通过复耕复种,农民可以重新利用这些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复耕复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也非常重要。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
如果大量农田荒废不耕种,势必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影响人们的生活。
通过复耕复种,可以增加农田的产能,保障粮食供应,维护社会的稳定。
复耕复种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只有通过复耕复种,才能实现农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粮食供应。
因此,复耕复种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冀东铁矿2种恢复模式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摘要 :油松 ( 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i s )耐低 温、干旱 和贫瘠 ,是我 国北方温性针 叶林 中分布最广的森林群落 ,也是我国北方广 大地区最主要的本土造林树种之一 ,火炬 ( R h u s t y p h i n a L i n n , )根萌蘖力 强,耐寒 、耐旱 、耐盐碱 , 是一种适应周围环境能
b e t w e e n t w o r e s t o r a t i o n t y p e s i n i r o n mi n e d u mp i n e a s t o f He b e i [ J ] . E c o l o g y nd a E n v i r o m e n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 , 2 2 ( 9 ) : 1 4 8 2 — 1 4 8 7 .
冀东铁矿 2种恢复模式植被演替过程 中群落结构
及生物多样性 比较研究
尤海舟 L ,葛春 。 ,王超 1 , 2 ,毕君 L
I . 河北 省林 业科学 研 究院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6 1 ;2 .河北 省林木 良种 工程 技术研 究 中心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6 1 ; 3 . 河北 小 五 台山国家 级 自然保 护区管 理局 ,河 北 张家 口 0 7 5 7 0 0
现为: 火炬群落 > 油松群落 ,演替后期则相反 , 这 主要是 由群落 内种 间竞争关系和水热环境 的差异造成 。4 ) 综合植物群落
盖度 、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未来 的演替趋势 ,火炬长期的生态效益 远不及 油松树种 。 关键词 :排岩场 ;生态恢复 ;演替 阶段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 1 5 4 . 4 ;Q9 4 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9 0 6( 2 0 1 3) 0 9 — 1 4 8 2 . 0 6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资源包括土壤、水、农作物、畜禽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这些资源有着丰富的营养元素,但同时也存在着易耗性、积累性等特点,如果不能有效循环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循环利用技术的现状目前,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的利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等。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3. 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还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4. 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进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进是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雨水利用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5.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生产有机肥料等。
通过开发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6.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挑战虽然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资源回收率不高、技术成本较高、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
7. 提高资源回收率要提高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首先要加强资源回收的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源回收体系,促进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 降低技术成本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技术成本较高。
应积极探索降低技术成本的途径,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9.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重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相关科研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中来。
耕作学__整理
耕作学__整理1、农业⽣产的实质就是利⽤绿⾊植物的光合作⽤固定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变为⽣物能,把⽆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类需要。
2、农业⽣产的特点1. 强烈的地域性──因地制宜、因⼟种植2.明显的季节性──因时制宜3.⽣产的持续性──持续稳定发展4.资源的分散性5系统的开放性6经营的综合性──农林牧全⾯发展,发展⽣态农业3、农业⽣产体系及组成植物栽培动物饲养⼟壤管理4、B.P.微廉斯认为,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农业⽣产的两⼤任务。
并进⼀步提出农业⽣产的三个车间理论。
综上所述,农业⽣产的三个车间,是合理农业⽣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成分。
只有⼟壤-植物-动物-微⽣物之间成为有机系统,并保持⾼效率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才能成为⼀个强有⼒的农业⽣产体系。
5、资源(Resources):泛指⼈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与能量来源。
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 :在⼀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类农业活动所依赖的⾃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农业资源。
6. 农业资源的分类(⼀)农业资源按其来源分类1.⾃然资源2.社会资源(⼆)农业资源按其重复利⽤程度分类恒定性资源如太阳辐射、温度、降⽔等⽓候资源。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类。
(三)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存留性分类可分为可存留资源( 如⼤部分消耗性资源──⽯油、煤、化⼯产品、农机具等)不可存留资源半存留资源等三类。
7、⽤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1 植物产品输出耗⽤了⼟壤营养物质2 农业耕作促进了有机质的耗损3 ⼟壤侵蚀严重损坏地⼒⽤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可能性1 地⼒是可以培育的2 农⽥作物增进地⼒的作⽤3 ⼈类农耕活动的培肥作⽤8、耕作学, 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门综合性应⽤科学。
9、耕作制度是指⼈们在特定的⾃然和社会条件下,为了农⽥持续增产所采取的⼀整套⽤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业技术体系。
10、建⽴合理耕作制度是耕作学科的基本任务。
农学《耕作学》教案
作物布局
目的要求
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布局的意义、原则、理论依据、设计方法。
重点
难点
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光照条件、温度、地貌等对作物布局的影响、作物布局研究法、粮食作物布局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
1.总体介绍作物布局的概念、理论
2.讲授:
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YLT= KQ(1-α)PT(1-R)
YT=3000/(1+e1.315-0.119t)
YLT=CL·CN·CH·G[F(0.8+0.01Ym)Y0+(l-F)(0.5+0.025Ym)YC]
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设计、
我国的作物布局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1.多媒体教学法
2 .启发式教学法
3.一般教学法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间套作
目的要求
种植方式包括间、混、套作和复种,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间、混、套作的概念、增产理论、农业技术。
重点
难点
间套作的概念、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1.总体介绍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2.讲授: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
主要农区耕作制度改革及成效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3.对本章作总结。
4 .自学内容。
5.留作业
1.多媒体教学法
2 .启发式教学法
3.一般教学法
课目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目的
要求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培训讲学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课程类别:选修课程编号: 09010415au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制定时间:2010 年4月13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农业机械的发展、类型、一般构造、工作过程及使用等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2.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教案适用于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农学专科、农业师资专科、农业推广专业等参照执行)。
本课程共开设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实验0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动力机械、土壤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和电动机、各种农业机械的主要特点及利用方法,使用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1、全国统编教材《耕作学》刘撰浩主编2002.92、《南方耕作制度》主编中国农业1994.103、面向21世纪教材《耕作学》曹敏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参考书:《中国耕作制度》、刘撰浩主编《立体农业概论》、《中国立体农业模式》、《耕作制度研究论文集》、《多熟种植》等。
森林生态学专题及研究方法
森林生态学专题及研究方法试卷1、根据你掌握森林生态知识,请你阐述提高森林植被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方法?(20分)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接受的太阳能之比。
提高森林植被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方法:从光合作用条件看,可以从增加光照、控制温度、供应必需的矿质元素等方面提高。
1、增加光照:①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复种指数②增加光合作用面积:进行合理密植,间作套种③控制光照强弱(主要指光质和光强)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时需要强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阴生植物:光合作用时不需要太强的光照,太强的光照不利于生长发育,也不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应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
3、供应必需的矿质元素:(N、P、K、Mg),即合理施肥N:①、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各种酶的组成成分。
②、是ATP、NADP+酶的组成成分。
P:①、生物膜结构的组成成分②、DNA、RNA的组成成分③、ATP、NADPH的组成元素④、还直接参与糖类的合成和分解K:促进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Mg:老叶表现缺绿,严重影响光能利用率合理施肥:①、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肥规律施肥②、可以根外施肥③、与豆科植物间种和轮种,提高土壤肥力④、多施有机肥但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
从光合作用原料看:1、增加农作物周围CO2浓度。
①、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通风良好能使大量的空气(内含CO2)流过叶面。
各种作物合理密植,均能提高产量,其根本原因在于提高了作物光能利用率。
合理密植要考虑到作物各生育期均能达到和保持良好的群体结构,更好地利用光能。
体结构是否良好,要从个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和群体的产量来衡量,凡个体生长明显变差则显示在该条件下,种植过密了。
反之,个体生长较好,产品器官发育正常,但在良好环境条件下,单产仍不高,则可能是种植疏了,漏光较多,光能利用率不高所致。
《耕作学》复习资料整理(农学专业用)
《耕作学》复习资料整理(农学专业用)《耕作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8、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9、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1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2、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1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内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15、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
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17、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19、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2023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理专题
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专题01 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知识点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3: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①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①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①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石油供需关系变化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进口国。
③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④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俄罗斯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石油安全问题原因①出口国社会动荡。
②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③石油长距离运输。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易错点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②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易错点2: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1)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2)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易错点3:金属资源开采一般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稀土为例)1.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 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涉及 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 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 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
3. 鉴定分析方法微量、精确、快速。 在目标性状的鉴定、分析、选择中,广泛采
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进行快速、精确、微量和非 破坏性的鉴定分析,以提高育种效率。
4. 开拓育种新途径和新技术。 除应用传统的育种技术外,还大力开拓人
工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细胞工 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
遗传改良的作用:
1 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其种植区域 2 改良其农艺性状,更利于栽培管理 3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以提高总产 4 改进产品品质,适应人类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5 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达到稳产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意义和发展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1. 性质: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 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作物育种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 良,使得有利性状得到重组,达到高产、优质、 适应性强的目的。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改善作物生长发育 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各种生物都是从原始生物演变而产生的。这 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 决定进化的三大基本要素: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选择决定着 进化的方向。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 化速度相对缓慢。
ww基本概念
二年三熟(three harvests in two years): Spring maize → winter wheat – summer sweet potato
概念
复种 sequential cropping热量ຫໍສະໝຸດ 件与熟制(≥10℃ 积温)省份
一熟制 套二熟制 二熟制 二熟稳产区 双季稻
温三熟
热三熟
河北 甘肃 山西 陕西 江苏 湖南 浙江 福建 贵州 广东
2700 3100 3500
3 800
3500-4000 3500-4200
4300 3 700 4000 4200 4600
3500
4000 3500-4000 4000-
一年二熟
复种的主要类型 全 国
(一)分布
≥10℃积温3500—4500 DD的暖温带是旱作一年二熟制的主要 分布区域,如黄淮海平原、汾渭谷地,4500—5300 DD的北亚热带 是稻麦两熟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兼有部分双季稻的分布,如江淮丘陵 平原、西南地区。这一地区的旱地以麦(油菜、蚕豆、绿豆)一玉米、 麦一薯、麦一棉两熟为主。
TDt°= 1600 + 2600 + 200 = 4400 DD
两季平均的积温系数 K = TDt°/2 = 4400/2 = 2200
复种的热量条件
某地的热量潜力指数
则 有一季喜温作物组成的复种热量潜力指数为: TSI = ∑T°/ K
全由喜温作物如双季稻、稻稻薯等组成的复种,K值加400 DD,其复 种的热量潜力指数为
二年三熟
复种的主要类型 全 国
次生森林的自然恢复及资源利用研究
次生森林的自然恢复及资源利用研究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许多森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破坏。
而在这些已经受到破坏的森林区域,次生森林(secondary forest)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
次生森林是指曾经被砍伐、烧毁或其他人为活动所破坏,现如今在经过一定自然恢复或进行再造林后恢复的森林。
本文将探讨次生森林的自然恢复及资源利用研究。
一、次生森林的恢复过程次生森林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通过人工干预进行再造林。
自然恢复所需的时间和恢复速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森林面积、气候、土壤类型、种子来源、人为干扰等。
以亚热带地区的次生林为例,研究表明,该类型的次生林如果没有人为干扰,恢复期一般需要30年左右。
次生森林恢复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破坏期、恢复期和成熟期。
在破坏期,森林被破坏,土壤质量恶化,大量植被和土壤被流失掉。
恢复期中,草本植物和灌木开始生长,逐渐占据森林底层。
这些植物可以累积有机物和改善土壤结构。
然后,大树苗在该区域接种,并逐渐生长,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开始恢复。
成熟期中,次生森林恢复基本完成,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在高水平。
二、次生森林的资源利用在次生森林的自然恢复过程中,虽然自然的恢复速度很慢,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相关资源的价值通常是不亚于原始森林的。
同时,次生森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环境。
因此,次生森林的资源利用是可行的,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1. 林地经营次生森林可作为林地资源的可再生来源,适当的伐木可以改善森林结构、增加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植物生长速度等。
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态旅游和户外活动的场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木材加工次生森林可能提供低成本的木材原料,对社会工业结构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次生森林的科学管理和正规伐木可以达到可持续利用,所以木材加工也可以是一项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的双赢的产业。
3. 植被的采集由于次生森林的生态稳定和多样性,其植被的采集可作为一种植物性药品、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原料的供应来源,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法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及案例分析摘要基于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并考虑资料的来源和计算的可行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初步结论。
关键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方法;案例分析农业自然资源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时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是农业乃至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证。
我国农业资源绝对量大,人均相对量少,特别是耕地紧张,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有限的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走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的道路,成为我国21 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采取措施去提高它,是每位农业专家和资源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1、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是评价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内涵出发,充分考虑资料的来源和实现的可能性,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以位于太行山前平原的栾城县为例,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见表 1)。
表 1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指标种类评价指标辅助指标权重/% 指标资源效率指标可持续指标气候资源20 光能利用率利用率30 光热潜力利用率光合利用率大气环境质量指数(15%) 50 降水利用率20 农业土地利用率土地资源20 节地率0 草地利用率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森林覆盖率20 垦殖率(20%)10 林地利用率30 复种指数水资源20 农业水资源利用率30 水分生产效率地下水下降速度利用率灌溉水产出率20 灌溉水生产效率水环境质量指数(30%)30 节水率土壤肥力20 化肥利用率土壤养分产投比30 化肥生产效率施肥水平土壤养分盈亏量利用率20 化肥表观产出率化肥边际生产率土壤环境质量指数(20%)30 节肥率化肥生产弹性生产资源50农作物光热生产潜力良种普及率20 牲畜出栏率利用率秸秆利用率20 饲料转化率(15%) 料肉比10 蛋白质转化率社会经济投入产出比劳动生产率2、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分析计算与方案集成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发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涉及气候、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及土壤肥力的综合利用问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它涉及的专家知识较多,很多问题难以定量:为实现定性的问题定量化,笔者采用特尔斐(Delphi)法计算出各种资源对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二
典型复种模式资源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及机理研究
一、实验目的
主要针对春小麦→冬油菜-马铃薯、春小麦-油菜、春小麦-冬小麦-大葱、油菜-马铃薯、玉米(-玉米)//豌豆(-冬小麦)、玉米(-玉米)//小麦(-冬油菜)6种种植模式,在免耕和小麦、豌豆秸秆还田,玉米地膜覆盖免耕条件下,研究不同模式的光、热、水、肥利用效率,并探讨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机理。
二、研究内容
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复种模式的自然资源(光、热、土地)利用效率;
2.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复种模式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3.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复种模式的经济效益;
4.秸秆还田对不同茬口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三、试验材料与地点
1.试验材料:
小麦:早熟性品种(),
小油菜:早熟性(生育期60~70天)
冬油菜:丰产型品种。
玉米:中熟丰产型品种
马铃薯:早熟品种
豌豆:早熟品种
肥料:尿素(N45%),过磷酸钙(P2O514%)
2.试验地点:武威凉州区
四、田间试验方案
本试验共计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
A春小麦→冬油菜-马铃薯:3月中旬播种春小麦,7月中旬收获,25cm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9月下旬播种冬油菜,第2年6月收后播种马铃薯。
B春小麦-油菜:3月中旬播种春小麦,7月中旬收获,25cm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抢播小油菜,9月下旬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
C春小麦-冬小麦-大葱:第1年3月中旬播种春小麦,7月中旬收获,25cm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
9月下旬播种冬小麦,第2年7月中旬收获,25cm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移栽大葱,当年10月底或翌年3月收挖。
D油菜-马铃薯:3月中旬播种油菜,6月中旬收获,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及时抢播马铃薯,9月底收获。
E玉米(-玉米)//豌豆(-冬小麦):为带状种植,总带宽160cm(80cm+80cm),第1年为玉米//豌豆,第2年为冬小麦//玉米。
其中豌豆4月初播种,播6行,行距15cm,6月底豌豆留茬20cm收割,秸秆还田。
9月下旬播种冬小麦6行,行距15cm。
玉米为薄膜覆盖播种,行距30cm,株距20cm,两作物间距27cm。
F玉米(-玉米)//小麦(-冬油菜):为带状种植,总带宽160cm(80cm+80cm),第1年为小麦//玉米,第2年为冬油菜//玉米。
其中小麦3月中旬播种,播6行,行距14cm,7月中旬留茬25cm收割,秸秆还田。
9月下旬播种冬油菜6行,行距15cm。
玉米为薄膜覆盖播种,行距30cm,株距20cm,两作物间距27cm。
五、观测记载项目与方法
1.作物生长特性与产量
(1)小麦
A常规项目:基本苗、物候期、生物生长量、籽粒产量、千粒重。
B 生理生态指标:光合特性—光合仪测定小麦旗叶;叶面积—激光叶面积仪;叶绿素—智能叶绿素计测定。
以上3个指标均在小麦挑旗时测定。
(2)油菜
A常规测定:出苗率、物候期、生长形态特性、生物生长量、籽粒产量、千粒重等。
B生理生态指标:光合特性—光合仪测定;叶面积—激光叶面积仪;叶绿素—智能叶绿素计测定。
以上3个指标均在油菜开花结荚时测定。
(3)马铃薯
A常规测定:物候期、植株生长形态特性、生物生长量,块茎产量、大薯率等;
B生理生态指标:光合特性—光合仪测定;叶面积—激光叶面积仪;叶绿素—智能叶绿素计测定。
以上3个指标均在开花结荚时测定。
(4)玉米
A常规测定:物候期、植株生长形态特性、生物生长量,籽粒产量、百粒重等;
B生理生态指标:光合特性—光合仪测定;叶面积—激光叶面积仪;叶绿素—智能叶
绿素计测定。
以上3个指标均在抽雄时测定。
(5)大葱
生长速度,产量
2.土壤理化性质
A 土壤含水量:TDR水分测定仪;
B土壤容重、密度、空隙
C土壤有机C:K2Cr2O7外加热法。
D土壤速效N、P、K:连续流动分析仪、火焰光度计测定。
3.减量化指标
A购买性指标: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灌水、机械、劳力等实物及折价;
B有害物质:病虫草害、地膜残留等;
C循环利用指标:秸秆还田量,畜粪还田量等;
4.效益指标
A资源利用率:光能、水分、N、P养分等
B经济效益:产值、投入、纯收益、产投比等;
C生态效益:绿色植物覆盖时间、污染减轻程度、病虫草害增减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