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1

合集下载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

优势 , 采 用 中药 、 药 膳调 理 围绝经 期综 合 征具有 良好 的 效 果 和可 行性 , 值得 推广 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明芳. 如 何 对 围绝 经 期 综 合 征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调 整 [ J ] . 中 国现 代
药物应用 , 2 0 1 2, 3 ( 6) :1 0 2 .
用神经疾病杂志 , 2 0 0 7 , 1 0 ( 9 ) : 9 7 - 9 8 . [ 6 ‘ ] 胡迎春 , 姜华. 3 1 8例 妇 科 门 诊 围 绝 经 期 妇 女 健 康 教 育 的 需 求 调
查[ J ] . 国 际护 理 学 杂 志 , 2 0 0 8, ( 1 ) : 9 0 — 9 1 .
和肝 胆 , 平衡 阴 阳 , 引 阳 人 阴 之 功 。加 少 许 黄 连 泻 心
小溲黄赤 , 大便 干结 , 舌 红苔 黄腻 , 脉象 弦滑 。中 医诊 断 为不寐 , 证属肝郁化火 , 痰 热扰心 , 治 以疏 肝解郁 、 清 热宁
神。方以黄连温胆 汤加味 : 黄连 5 g , 夏 枯草 3 0 g , 柴胡、 半 夏、 陈皮 、 茯苓 、 枳实 、 酸枣仁 、 柏仁 各 1 5 g , 竹茹、 远志、 炙 甘草各 l O g 。水煎服 3付 , 每日1 剂。下午 5~ 7点配合针 灸: 百会 、 四神聪 、 内关 、 神 门、 安眠 、 三 阴交 , 手法的频率及 强度 以患者 能耐受 为度 , 然后 留针 3 0 m i n , 每 日治疗 1 次, 7次为 1 疗程。忌烟酒 、 辛辣饮食。 二诊 : 2 0 1 2年 8月 1 0 日, 药后入夜可睡 6 h , 偶 有
[ 7 ] 刘晨. 围绝 经期症状 的预 防和治疗 [ J ] . 中国社 区医师 , 2 0 0 7 , 2 3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个案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
患者,女性,60岁,失眠12年,自诉每晚只能睡2-3小时,喝茶后加重,有颈椎病,大便干结,呈羊粪样,夜尿每晚2-3次,睡前喝茶后加重,经病友介绍来求诊。

初诊:2012年5月31日。

从患者的症状,中医学认为是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针灸:照海,太冲,行间,血海,右侧内关,曲泽中药4剂,处方:生地黄20 土茯苓20 桑椹子20 女贞子20 旱莲草15 布渣叶10 白花蛇舌草10 甘草15 蔓荆子15 何首乌30 桑叶10 丹参20
二诊:2012年6月7日自诉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后,睡眠明显改善,每晚能睡5-6小时,夜尿消失了,大便也软了。

效不更方,继续针灸和中药内服。

多年的疾病,一次针灸和4剂中药,能有这样的疗效,虽然只是个案,我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2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2

不寐3杨某,男,61岁就诊时间:2009-6-9主诉:失眠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3月。

现病史:患近3月来焦虑不安,自述每日睡眠不足2h,入睡慢约2小时,严重时彻夜不眠,伴头胀、头晕,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嗳气,食欲不振,烦躁易怒,手足心发热,舌尖红,苔薄白,脉沉弦。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l0年,就诊时BP:140/90 mmHg,自服替米沙坦80毫克,每天1次。

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输血、中毒史。

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断:不寐(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心神不安)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养心安神。

处方:(1)内关神门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大陵(2)胃俞脾俞心俞肾俞心俞操作:每次可使用一组处方,宜用平补平泻,加6502型电针治疗仪2-3组,输出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为轻度,留针20~30分钟;用TDP电磁波照射气海穴。

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3周后,睡眠时间延长,醒后头胀头晕明显减轻,精神较前好转。

每日均能入睡,情绪稳定,食欲改善,不适症状明显减少。

继续治疗3疗程,症状基本消失。

按: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轻症不易入睡,或入睡并不困难,但易醒觉。

重症通宵达旦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昏、神疲、心悸、健忘等症。

有因一时情绪紧张或因环境吵闹,卧塌不适等而引起失足眠者不属病理范围,只要解除有关因素即可恢复正常。

因发热、咳嗽、疼痛等疾患引起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

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等可引起失眠。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入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

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云:“阳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有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有因体质素弱,心胆虚怯;情志抑郁,肝阳扰动;以及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亦能导致不寐。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患者李某,女性,40岁,平时工作繁忙,经常面临压力。

近期出现失眠症状,无法入睡,入睡后易醒,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不振,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和观察舌象,中医医生初步判断为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影响到心脾肾等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失眠等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不寐的关键是疏肝理气,调节心脾肾功能。

中医医生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1. 柴胡泻肝汤:柴胡、半夏、黄芩、人参、茯苓、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调和胃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郁气滞。

2. 安神补心汤:黄连、黄芩、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等药物组成,具有镇定安神、养心补脾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心脾功能。

患者每天服用上述方剂,每日两剂,早晚空腹服用,每剂煎煮30分钟。

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调整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失眠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工作效率提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是以调节脏腑功能为基础的。

中药方剂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的,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心脾肾功能来改善失眠症状。

同时,合理的作息习惯对于治疗不寐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不寐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病因导致的失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是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心脾肾功能来改善失眠症状。

中药方剂的配伍和合理的作息习惯是治疗失眠的关键。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能够对大家理解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和原理有所帮助。

如果您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治疗。

刘氏针法|针治不寐

刘氏针法|针治不寐

刘氏针法|针治不寐
刘氏头针精品班(线上+线下)
NO.79 学员案例分享
女,55岁。

眠差10天。

近10天来,每天约11点左右入睡,2点左右会醒,要到4—5点后才能再次入睡,睡不着的时候双脚有发热感。

纳差,没有食欲。

舌质偏淡,苔薄白稍干,脉双尺躁象。

不寐(阴虚火旺)。

2020年8月11日。

①刘氏头针:滋阴针
②五神针+泻南补北方
2020年8月15日
今天复诊,病人很开心,症状大为好转,偶尔中间会醒,但很快可以重新入睡,两脚夜晚发热的症状已经基本消失,胃纳好转,舌质
淡红,有齿印,尺脉的躁象已经没有了。

予五运针法,起土运,配合头针大回环。

留针时很快进入深睡眠。

出针后全身轻松,说要去楼下超市买原料做毛血旺吃。

刘氏泻南补北针法和五运针法均是师父三期课程的原创针法,强调五行流注,生克制化,功效强大,与刘氏的其它针法配合使用,治疗内科病时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薛军,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学士,临床中医学博士,加拿大BC省注册中医针灸师。

博士导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岭南著名中医大家陈镜合教授。

2012年移居加拿大,出国前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2017年4月正式拜入美国著名针灸专家刘伟教授门下,现在加拿大温哥华执业。

气血亏虚型不寐针灸治疗病例

气血亏虚型不寐针灸治疗病例

气血亏虚型不寐针灸治疗病例
气血亏虚型不寐针灸治疗病例:
王某,女,30岁,冷冻厂职工。

主诉:患失眠已半年。

现病史:半年来,多梦少寐,心悸心跳,头晕眼花,健忘。

伴有食欲不振,饥不欲食,两颞疼痛,腰部困痛,气短(中气不足如腹中空虚,欲屈曲侧卧,欲蹲坐位,坐高椅则气短不舒),身困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状。

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血压11.5/9.33kPa。

曾用中西药久治无效。

辨证:证属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治则:补益气血以安心神。

取穴:针补合谷、三阴交。

隔日针治1次。

效果:针治2次痊愈。

随访:1973年11月12日其爱人接信后前来告知在此针愈未发。

按:本例属于八珍汤证。

系气血亏虚,血不养心之不寐证候。

故针补合谷(补气)、三阴交(益脾养血),补益气血以安心神,具有八珍汤之效。

本例病程半年,针治2次痊愈,是因施用辨证取穴,整体治疗,从本图之穴配伍切合病机之故。

针刺治疗失眠病历

针刺治疗失眠病历

王贵其,男,49岁
患有失眠和焦虑症10年,平常很难入睡,在服安神镇静西药,药量不断加大,但效果不好,且第二天觉得头脑不清醒和疲劳不堪。

舌质暗紫,苔薄白,脉弱。

面色暗灰,精神憔悴,目光呆滞。

证属心肝血虚,兼郁热内蕴。

治宜养心安神,清泄肝热。

处方:印堂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关元
太冲申脉照海行间侠溪肾俞肝俞
心俞
留针30分钟,照海,心俞,肾俞用补法,申脉,行间,侠溪,肝俞,太冲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

每天1次。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脑为元神之府,印堂可调理脑神,两穴相配可安神利眠。

四神聪、安眠穴镇静安神。

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想通,阴、阳跷脉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行间、侠溪穴泻肝胆之火,肝火息,心神安。

嘱患者卧室打扫干净,创造一个整洁安静的睡眠环境,22点以后准时洗漱完,上床准备入睡。

或仰卧或侧卧,双眼睑慢慢闭合,冥想从头到脚每一个器官、组织放松下来,而后意守丹田,直至入睡。

第二天患者自觉睡眠较好,精神倍足,精气神较前有了
明显改善。

5天后开始减服西药,并觉白天注意力较集中和头脑明显较前清醒。

治疗10天后改隔日针刺1次,1个月后完全停服西药。

患者目前可一夜睡止天亮8小时不醒,白天精神舒畅,焦虑情绪明显减少,嘱尽量少喝酒少吃烧烤食物,睡眠尽定量定时,多爬山、跑步、打太极。

黄帝内针随诊手记:失眠一例

黄帝内针随诊手记:失眠一例

黄帝内针随诊手记:失眠一例吴阿姨今年70多岁,失眠、便秘现象严重,长期服药。

老人自述平时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常常到下半夜惊醒。

便秘也是苦不堪言,吃了药也要三四天才能大便一次,平时肚子老是胀鼓鼓的。

失眠的原因,主要是阳不入阴,针治思路是“从阴引阳”,也就是从阴经入手,考虑的经络是少阴经、厥阴经、太阴经。

便秘涉及的经络,主要是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厥阴经、太阴经。

失眠,识证是上焦。

便秘,识证是下焦;肘膝以下禁针,倒换到上焦用针。

症在中间,按男左女右取穴。

先取其右手上焦腕部少阴经通里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对治失眠症状。

然后在任脉列缺穴、阳明经偏历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与先前刺入的两针同治便秘不适。

同时上下倒换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厥阴经曲泽穴、少阴经少海穴,以及前后倒换督脉交会穴后溪穴各一针。

这些用针不仅是随证治之,而且也包含了阳明经、太阴经调中之意。

针毕,嘱其在一边静静休息。

当晚老人回家一宿好觉,第二天过来满心欢喜。

三诊过后,老人说就扎便秘吧,睡觉的针不要扎了,老头子早上喊也喊不醒我。

一边陪同的家人呵呵直乐。

前后施针一周左右,老人失眠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便秘也得到极大改善。

至今已将近一年,随访反馈老人睡眠一直很好;大便正常,基本是一天一次,扎针以后再没服用药物。

这个案例取穴是在手部,如果在足部取穴呢?同样是在经刺经、在络刺络,具体取穴可参照《黄帝内针》经络同气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针治失眠,黄帝内针的思路是从阴引阳,那么少阴、厥阴、太阴三条阴经都要用针吗?从阴引阳,依法则来看,每一条经络都能达到从阴引阳的目的,但是实际用针不需三阴同扎,可以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来决定。

比如说患者有胸闷症状,可以从厥阴经入手;患者心神不定,可以从少阴经着手。

像吴阿姨这个失眠症状,不仅入睡难、易惊醒,而且有便秘症状,就选择少阴经、太阴经用针。

针刺(疗法配合耳穴按压)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

针刺(疗法配合耳穴按压)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

针刺(疗法配合耳穴按压)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顽固性失眠为常年间断性失眠且服用镇静催眠药效果不佳者。

申鹏飞主任医师运用针刺疗法配合耳穴按压成功治愈一名病程长达24年的顽固性失眠患者。

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申鹏飞医师在重镇安神的同时,注重顾护中焦,健脾养血,培本固元,临床收到良效。

标签:针灸疗法;顽固性失眠;心脾两虚;医案申鹏飞主任医师师承著名针灸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院士,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部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多年,临床经验颇丰,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出诊,用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顽固性失眠1则,疗效显著,现整理报告如下:病例介绍陈某,男,38岁,个体经营户,于2014年2月24日初诊。

病史:主因“失眠24年,加重半个月”前来就诊。

患者14岁时,每夜家中只有患者一人,胆战心惊,心神不宁,难以入眠,继而连续三个月彻夜未眠,痛苦异常。

24年来,患者每夜难以入睡,最多睡眠2个小时,且多梦,睡眠质量差。

白天则精神恍惚无精打采,曾服用各类中西药物,效果均不佳。

患者近日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失眠现象加重,彻夜未眠的次数增多,经友人介绍,求助于针灸治疗。

刻下症: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口唇少华,纳差,大便干燥,舌淡少苔,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中医诊断:失眠(心脾两虚型)。

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

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取穴:主穴取百会、四神聪、中脘、天枢、神门、内关;配穴取神庭、通天、曲差、头维、大横、腹结、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神庭透囟会,左右通天透络却,左右曲差透承光,四神聪、百会、头维平刺,头针操作:将针沿头皮平行刺入,继续捻转进针,各穴进针深度约40 mm,然后快速小幅度捻转,频率约200次/分,行针约1 min,取得较强针感后,留针30 min。

腹部穴位用平补平泻法。

其中大横、腹结、天枢用3寸长针深刺。

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

不寐针灸处方分享(一)——理气血方,补脾宁神方

不寐针灸处方分享(一)——理气血方,补脾宁神方

不寐针灸处方分享(一)——理气血方,补脾宁神方欢迎阅读,收藏并转发,文末有福利,不能错过!理气血方《备急千金要方》【处方】阴交、气海、大巨阴交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温肾益精,调理冲任。

①小便不利,水肿。

②疝气腹痛。

③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痒,产生出血。

【配伍】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孕妇慎用。

【附注】任脉与冲脉交会穴气海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益肾固精,升阳补气,调理冲任。

①腹痛,泄泻,便秘。

②遗溺。

③疝气。

④遗精,阳痿。

⑤月经不调,经闭。

⑥虚劳体弱,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配伍】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孕妇慎用。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附注】任脉穴大巨穴[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1~1.5寸。

【功用】调血安神,升阳补气【主治】不寐,心气虚,善惊不得卧【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阴交、气海、大巨直刺1~1. 5寸,气海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诸穴针上加灸3 ~5壮,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针刺治疗不寐证治验案三则

针刺治疗不寐证治验案三则
中图分类 号 : 4 6 R2 6.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9— 0 2 10 7920 0 0 1— 0 2
朱永志教 授善 治脑 病 , 不寐 证治 疗有 丰富 对 经验 和独到之 处 。笔 者 在学 习期 问 , 目睹 老师 以 针刺 为主 , 药结合 , 针 使许多顽 固性不寐 的患者迅 速 得 以治 愈 。 此 仅 录 其 验 案 之 则 , 同道 参 考 。 供 1 不 寐 ( 肝 火旺 , 热上扰心神 ) 心 痰
维普资讯
针灸临床杂志・
针 刺 治 疗 不 寐 治 验 三 则 证 案
葛 磊
( 龙 江 省 龙 镇 农 场 职 工 医院 , 黑 黑龙 江 五 大连 池 市 14 3 ) 6 15
关键 词 : 刺 疗 法 ; 眠 ; 床验 案 针 失 临
神定 志 , 标本 兼治 , 以捻转 提插 之泻 法 , 辅 故能 奏 效 , 年之顽痰 , 周而得解 。 半 3
2 不 寐 ( 脾二虚 , 神不 宁) 心 心
内外 走动 , 劳至 极 , 疲 尚可 闭 目休 息一会 , 但仍不 能人 眠 。经 当地 中西 医多方 诊治 , 曾用 多种镇静 药及中药 3 0余 剂 , 无 明 显 好 转 , 来 院 就 诊 。 均 故 主诉不寐 同前 , 伴有 心烦 、 口苦 、 目干 、 胁胀 、 痛 、 头 头晕 、 纳差 、 黄便 干 。诊见 精 神疲 惫 。形 肥 、 尿 面 红、 舌红苔 黄 、 腻脉 滑数 , 医诊 断神 经症 , 西 中医诊 断为不寐 , 心肝火 旺 , 挟痰热上扰 。治则 清泻心肝 之火 , 化痰 安神法 。针刺 取穴 : 四神聪 、 安眠穴 、 劳 宫、 池、 风 内关 、 丰隆、 间、 行 公孙 , 针用 捻转提插泻 法 , 次 留针 1 时 , 日 1次 。 每 小 每 人 每晚睡眠保 持 在 5 小 时 , 梦 。食 欲 渐增 , —6 少 治 疗 经 过 : 1次后 病人 心 神 稍 安 , 仍 不 能 体力 好转 , 针 但 面见 润色 。续 以此法针刺 9 , 次 病人 睡 寐 。3次 后 能 睡 3个小 时 , 人情 绪 好转 。针 6 病 眠保持在 6— 小 时 。遂 停针 , 以归脾 丸 巩 固 。 7 嘱 次后 病人能 睡 5 6 时 , — 小 心情平 稳 , 心烦 口苦 、 头 随访病人 , 半年来未见反复 。 晕、 头痛诸 症减轻 , 苔渐薄 , 舌 脉渐 平 。随后取 穴 讨论 : 本案病人 因其 丈 夫患精 神 分裂 症 经几 去劳宫加神 门 , 去公孙 加 申脉 , 针法 同前 。再 针 7 年搔扰 , 神不 宁 。复 因忧 思 伤 及 心 脾 面 为 病 。 心 次 后 病 人 每 晚 能 睡 7—8小 时 。病 人 自觉 前 述 诸 综合 脉证 , 心脾两 虚 , 属 心神 失养之不寐 。故 治之 症不 显 , 精神体力 大增 。继续此法巩 固治疗 l , 周 大法 , 当以补 益心 脾 , 养心 安神 。取 穴安 眠 穴 、 百 病人 睡眠完全工作 , 即便周 围略有声音 干扰 , 亦无 会 、 门等 穴 以安 其神 。取穴 心俞 、 神 脾俞 、 交会 穴 大影响 。因嘱 病人 回家 休养 。半年 后病人 来 述 , 三阴交 、 元 , 关 胃经 下 合 穴 足 三 里 , 补 益 , 、 以 t脾 益 2 睡 眠 一 直较 好 , 安 睡 时 间 7小 时 左 右 。偶 因 心 气血生化之源 , 多 气血是心神得养 , 故病 渐愈 。老师 情不 快影响 睡眠 , 口服少 量朱 砂安 神丸 即安 。 已 治疗此类虚症 , 在重视头部局 部取穴 的同时 , 调 强 恢 复工作数月 , 此次来 哈公 出, 并来告安 。 取其相关经脉 的背俞 穴 、 穴 、 穴交 会穴等 。因 原 合 讨论 : 本案不寐 , 因所愿不遂 而致 , 心肝火 旺 , 这 些 穴 位 更 具 补 虚 , 运 脏 腑 的 作 用 。 而 关 元 更 健 化热 生 痰 , 热 上扰 神 , 痰 t 5 神失 所 藏故 致夜 不 能 是 必 取 之 穴 , 元 为 足 三 阴经 在 腹 部 的 交会 之 处 , 关 寐 。就 诊 前 曾 经 多 方 治疗 , 明显 效 果 , 其 原 因 又是 原气生发之所 。欲养 心安神 , 气养血 , 无 究 益 当刺 多用安 神镇 静 治标 之 法 。老师 认 为欲安 其神 , 当 灸关 元 。 谨 守 病 机 , 本 同 治 。故 用 针 之法 , 标 当重 在 清 泻 心 3 不 寐 【 肾 不 交 ) 心 肝之火 , 理气 化痰 , 辅 以安 神之 法 。取 风池 、 并 劳 郑 × ×, ,2岁 , 市 居 民 O20 女 7 哈 00年 3月 2 0 宫 、 间 、 在清 泻心 肝之火 ; 行 意 内关 、 丰隆 、 公孙 意 日 诊 , 初 患顽 固性失 眠 3年余 。几 年一 直在 不 寐 在理气化痰 ; 取安眠穴 , 四神 聪 、 门 、 神 申脉 意在安 的痛苦 中渡 过。尤其近半年 多彻 底不寐 , 伴腰 酸 ,

岐黄针疗法治疗1例失眠病例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1例失眠病例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1例失眠病例分享一、基本情况65岁,男,退休,主因“反复失眠2月余”。

二、病史阿某,男,45岁,退休,于 2021 年08月02日早上就诊于我院中医科门诊。

现病史:患者平素眠差,急躁易怒,2月前情绪波动后出现失眠加重,入睡困难,甚则彻夜未眠,伴有头部胀痛、心烦意乱、自觉发热,至当地医院诊断为失眠,予阿普唑仑片(0.8mg qn)口服改善睡眠,症状较前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失眠查因”收入我院。

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一般,睡眠差,入睡困难,需1-2个小时方能入睡,夜梦多,头部胀痛,偶有头晕,彻夜失眠后头部胀痛及头晕明显加重,双耳耳鸣,左耳明显,偶有胃胀、呃逆,气短,活动后自觉胸闷,无胸痛,自觉发热,汗出,口干稍口苦,偶有畏寒,无腹痛腹泻,胃纳差,排尿无力,大便2日一行,先干后溏,排便不畅。

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三、查体生命体征:血压165/99mmHg,脉搏 89次/分,体温37℃,呼吸 20次/分,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四、辅助检查胸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五、临床诊断西医诊断:1.失眠2.高血压2级;中医诊断:不寐(肝郁化火证)六、治法治则清肝泻火镇心安神病位在心肝,当用输刺合谷刺;七、操作方法(一)第一次治疗: 取穴:风池(双)太阳(双)1、太阳穴的定位:属于'经外奇穴'。

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左右共2穴。

2、风池穴的定位: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热府穴。

位于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共2穴。

3、操作方法:①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穴位局部皮肤消毒,选用规格为1.5寸的岐黄针,避开动脉,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0.3-0.4寸,患者可诉有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穴位中轴方向上下开30°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并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名家医案

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名家医案

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名家医案顽固性失眠程莘农针灸医案吴先生,59岁,1992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病情加重,近三年来完全依赖安眠药睡觉。

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引起腹泻,腰部酸痛不适。

【病史】两年前曾于某医院检查肝功,胆红素指标偏高,印象为“胃肠功能紊乱”。

【舌诊】舌质淡紫,尖红苔白。

【脉诊】脉象弦。

【辩证】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治则】宣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手法】平补平泻法。

【疗效】治疗4个疗程(6次为一个疗程),脾胃功能逐渐恢复,脾胃诸症明显减轻,睡眠渐趋安稳,安眠药已减半服用。

再继续间断巩固治疗4个疗程,患者停服安眠药。

每晚能够安眠6~8小时。

【医案分析】脾虚则心失所养,胃气不和,浊气不降,上扰神明,故失眠。

选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健脾消胀,和胃降浊;神门、内关、三阴交是程老治疗不寐的经验选穴,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是心包经络穴,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穴合用,宁心安神。

太溪为兼症选穴,配神门又可交通心肾。

证属虚实夹杂,所以针刺手法用平补平泻法。

此案程老由于抓住脾虚胃气失和这一根本病机,所以多年顽疾,守方治疗得以如此奏效。

名医简介程莘农(1921年8月-2015年5月)生于江苏淮安,原籍安徽绩溪,是中国著名的针灸专家。

程莘农教授独创了“程式三才”针灸手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被称为中国针灸界的泰斗。

程莘农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本科班。

历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针灸教研室组长,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教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针灸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1983年被聘为加拿大传统医学院名誉教授。

1984年被聘为墨西哥针灸学会名誉常务理事。

古今医案研读:辽宁名医王品山针灸治疗不寐(神经衰弱症)案

古今医案研读:辽宁名医王品山针灸治疗不寐(神经衰弱症)案

古今医案研读:辽宁名医王品山针灸治疗不寐(神经衰弱症)案#了不起的医生#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王品山(1920~),男,辽宁省海城县人。

自幼从父王廷相学习中医,拜师刘润棠学针灸。

曾任辽宁中医学院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顾问。

临床每以针药并举,屡获显效。

曾编著《筒易针灸手册》,并在《中医杂志》、《中国针灸》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

【医案】不寐(神经衰弱症)曾××,男,27岁,职员。

1986年7月17日就诊。

主诉:失眠已经3年。

病史:3年前因工作劳累,精神刺激而失眠,每夜只能睡3小时,头重昏沉,心烦意乱,四肢酸软无力,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来诊。

检查:面色皖白,精神萎靡,语音低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合谷压痛反应(+),神门压痛反应(+),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心俞压痛(+)。

诊断:不寐(神经衰弱症),心肾不交型。

治疗:通经导气,降火安神。

取穴:心俞、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肝俞(双)。

操作:①心俞置皮内针。

②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针刺留针20分钟、平补平泻,1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睡眼增至5~6个小时,神清,语利,食欲大增。

查体:四关反应(+),肝俞反应(+),改置皮内针于肝俞、合谷、太冲留针。

继治1个疗程,睡眠增至7~8个小时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按语】患者由于劳累,精神受到刺激的客观原因,致心肾不交,虚火上炎。

故取心俞,与心经原穴神门相配,以调理心经经气而宁心安神」三阴交以调理脾肾肝气机而协调阴阳合谷、太冲以泻火除虚热,经治1个疗程以后,症状显著好转,但仍未愈,肝俞、四关反应(+),说明尚有气滞血行不畅之征,继针此穴1个疗程,康复而愈。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如需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可关注@梅小护科普,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

针灸治疗不寐跟师病案XXX,男43岁就诊时间:2009-3-17主诉: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现病史: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尤以入睡困难,约2-3小时后方可睡着;伴头晕而鸣,口干心烦,遗精腰酸,舌质红而少苔,脉现细数。

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输血、中毒史。

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断:不寐(肾水亏虚,心阳独亢,心肾不交)治则:滋肾阴,降心火,养心神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1)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肾俞2)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操作:每次可使用一组处方,宜用平补平泻,加6502型电针治疗仪2-3组,输出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为轻度,留针20~30分钟;用TDP电磁波照射气海穴。

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准绳,普通拔10个摆布火罐,每次留罐5~1分钟,每日1次。

并嘱其在家中用艾条熏关元、气海穴,每次30分钟。

结果:治疗9次后,每晚上床约半小时内入睡至天明,诸症基本消失。

按: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轻症不易入睡,或入睡并不困难,但易醒觉。

重症通宵达旦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昏、神疲、心悸、健忘等症。

有因一时情绪紧张或因环境吵闹,卧塌不适等而引起失足眠者不属病理范围,只要解除有关因素即可恢复正常。

因发热、咳嗽、疼痛等疾患引起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

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等可引起失眠。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入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

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云:“阳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有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有因体质素弱,心胆虚怯;情志抑郁,肝阳扰动;以及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亦能导致不寐。

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云:“阳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有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有因体质素弱,心胆虚怯;情志抑郁,肝阳扰动;以及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亦能导致不寐。

16不寐教案-针灸治疗学

16不寐教案-针灸治疗学

患者因疲劳过度而产生疲乏,烦躁,精神恍惚,彻夜不眠, 就开始的病案导入进
有时只能假寐片刻,头晕而重,耳若蝉鸣,历时两月未愈。 行病例分析。提问学
问题与思考
生。要求学生给出答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案。并记录分数,做
不寐——证型:
学生平时成绩之一。
心脾两虚: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 时间约 5 分钟。
【问题与思考】
1.诊为何病?何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二、概述【熟悉】
概念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又称“不 二、概述(PPT 展示)
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
病因病机
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不寐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宜、病后体 约 10 分钟。
1.病例导入——3 分钟 2.概述(概念、病因病机、西医知识)——5 分钟 3.辨证要点(主症+证型)——5 分钟 4.治疗 (基本治疗)——10 分钟 (其他治疗)——5 分钟 5.按语及文献摘要——5 分钟。 6.病案分析(提问学生)——5 分钟。 7.小结及思考题——2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病的基本治疗。 难点:本病的辨证要点。
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心,与肾、肝、脾、胆密切相
关。基本病机是心神不宁,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不寐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
等疾病中。
三、辨证要点【熟悉】
主症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三、辨证要点(PPT
证型(实)
展示)
肝火扰心: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舌红,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

针灸治失眠验案

针灸治失眠验案

针灸治失眠验案一、心血不足,肝郁脾虚杨某某,女,35岁,职业自营销售公司。

2013年3月25日就诊。

主诉:失眠5年。

病史:因工作操劳过多致难入睡且易醒,睡眠时间可。

目畏光。

经期略长,间有痛经,偶有血块。

经前双乳胀痛,偶有腹泻。

平素性格易焦躁。

2011年曾做过试管婴儿,有乙肝、甲亢病史。

父亲高血压。

纳食可二便调。

舌偏暗红,苔薄脉弦紧。

中医诊断:失眠。

证型:心血不足、肝郁脾虚。

取穴:首次治疗先予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刮痧刺络拔罐放血,后予毫针刺心俞、肝俞、胆俞、脾俞(炙),(定神针)印堂直上0.5寸、左右阳白穴直上0.5寸、期门、日月、中脘、天枢、关元(炙)、三阴交。

2天后复诊记录症状:睡眠明显改善。

继续治疗。

取穴为前方去刮痧刺络放血,余同前并加温灸太溪,肾俞或肺俞。

按语:患者脉弦紧且病程长,说明其失眠是长期处于内因(情格心理)或外因(工作生活)引起的慢性应激状态下。

患者平素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血不养心,心失所养则神无所安则难以入睡并易醒。

血不足以养晴,则畏光。

脾虚则统血无权运化失司,子病及母,久则肝血不足,肝失所养则疏泄失常,气机被郁,而这均会致月经延长、痛经、乳房胀痛;肝郁化火,上窜头窍,则可出现焦躁易怒。

故初诊先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刮疹刺络拔罐放血,刮痧至皮肤红紫色为度(不强求出痧),以出痧最重处予刺络拔罐放血以清利肝胆,祛淤活血,灸脾俞、三阴交以生新血,灸关元使虚火归元。

刺定神针、心俞以宁心安神,肝俞、胆俞、期门、日月以疏利肝胆及降胆气,配以中脘、天枢健运脾胃。

复诊时睡眠明显改善,故治则治法不变。

唯考虑患者还是以虚为主,偏于清泄之力的刮痧刺络放血不可就用,故弃之。

复诊时另温灸肺俞是由于金生水,防止水不涵木。

二、心脾两虚陈某某,女,30岁。

2013年5月9日就诊。

主诉:失眠14年,反复指关节、腰痛4年。

病史:难入睡,易醒,多梦,健忘。

易疲劳。

指关节疼痛,居于阴凉、潮湿处明显。

颈腰部疼痛,以劳累后明显。

近现代名医验案---不寐

近现代名医验案---不寐

近现代名医验案---不寐不寐例一田XX,男,成年,初诊日期:1958年4月17日。

水火不济,引动肝阳上亢,失眠多梦,头痛偏左,法当滋水济火,平肝潜阳。

大生地12克天麦冬各9克细石斛9克珍珠母18克(先煎)煅龙齿12克(先煎)辰茯神9克炒枣仁9克夜交藤12克夜合花6克炒杭菊9克嫩钩藤9克(后下)炒丹皮4.5克(胡建华等整理:程门雪院长学术渊源与成就,《中医杂志》10:19,1979)例二徐X,女性。

大病之后,孕经数月,血分自当不敷,肝家荣养较差,气痞愈后,仍存余蒂,脉象弦滑而细数,姑予滋柔和化以畅生机。

生牡蛎(包先煎)12克旋覆花(包煎)9克淡苁蓉9克桑上寄生15克生赭石9克大麻仁9克生鳖甲(先煎)9克清半夏4.5克炒枳壳实各2.4克芡实米(盐水炒)9克盐知柏各9克莲心(朱拌)6克首乌藤18克乌药6克藕30克据来函云“服15剂,头晕减,心下悸、失眠俱转轻”,是以改拟膏方调理。

处方按原方量,加两倍,增入焦枣仁6克,炒远志18克、血琥珀15克,浓煎炼蜜收膏,每早晚各服一匙,约9克许,白开水化服。

(孔嗣伯整理:孔伯华医案,《中医杂志》8:547,1956)例三沈X,女,56岁,初诊日期:1965年7月18日。

失眠经久不瘥,已逾五载。

轰热上升,两目干涩,心悸不宁。

脉虚弦,当以半夏秫米、黄连阿胶合温胆汤三方出入之。

仙半夏6克(杵)北秫米12克<包)大生地12克杭白芍6克珍珠母30克(先煎)灵磁石24克(先煎)小川连1.5克藕粉炒阿胶9克朱茯苓12克炒竹茹6克小枳实3克橘皮4。

5克柏子仁12克7月21日(二诊),阳跷为病,胆失清宁,失眠经久不瘥。

两目干涩,虚烦心悸,遇事惊慌,脉来虚弦。

再以半夏秫米、黄连阿胶合温胆汤三方并治之。

仙半夏6克(杵)北秫米12克(包)大生地12克杭白芍6克灵磁石24克(先煎)小川连1.5克藕粉炒阿胶9克朱茯苓12克炒竹茹6克小枳实3克橘皮4.5克泡远志4.5克炒枣仁12克(研)3剂。

医案1:中医治疗不寐病(失眠)

医案1:中医治疗不寐病(失眠)

医案1:中医治疗不寐病(失眠)
医案1:中医治疗不寐病(失眠)
《顾松园医镜》论不寐:不寐之故,属心血不足,有热所致。

故仲淳曰∶治不寐当以养阴血,清心火为要。

然亦有因肝经血虚,气滞而不寐者,则当疏肝养血。

有因胸膈痰壅,气逆而不寐者,则当涤痰降气。

有因病后血少,或劳症阴虚而不寐者,则当滋阴养目。

此尚大略,然虚实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加减补心丹:生地、白芍、丹皮、枣仁(养血)、麦冬(同竹叶以清心)、茯神、远志、石斛(安神),加竹叶、桂圆肉调服朱砂末。

有痰加竹沥,心火甚者加犀角、黄连,虚者加人参。

此方养血、清心、安神,宗仲淳法甚效,随症加减治之。

一妇患阴虚火症,彻夜不眠者两月,饮食俱废,形体日消,皆谓不治。

仲淳诊视,许以可救。

盖此病虽属虚,幸脏腑无损,心经虽有火,不至灼肺。

况久病脉调,身不发热,岂有他虞。

多服补阴收敛之剂,自然水升火降而愈。

用生脉散加茯苓、枣仁、远志、当归、生地,大剂投之。

因虚甚气怯,佐以琥珀、辰砂、金、银器之类,约百余剂而瘳。

按:顾松园1718年著此书,正值火燥大环境下,所以用药多是清凉滋润。

八仙玉液汤就是他所创立的名方,自诩为救命仙方。

唯论中此案,服药百余剂,或是茯苓用之不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寐2
吴某,男 43岁
就诊时间:2009-3-17
主诉: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现病史:失眠反复发作半年,加重1月。

尤以入睡困难,约2-3小时后方可睡着;伴头晕而鸣,口干心烦,遗精腰酸,舌质红而少苔,脉现细数。

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输血、中毒史。

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断:不寐(肾水亏虚,心阳独亢,心肾不交)
治则:滋肾阴,降心火,养心神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1)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肾俞
(2)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操作:
每次可使用一组处方,宜用平补平泻,加6502型电针治疗仪2-3组,输出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为轻度,留针20~30分钟;用TDP电磁波照射气海穴。

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并嘱其在家中用艾条熏关元、气海穴,每次30分钟。

结果:治疗9次后,每晚上床约半小时内入睡至天明,诸症基本消失。

按: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轻症不易入睡,或入睡并不困难,但易醒觉。

重症通宵达旦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昏、神疲、心悸、健忘等症。

有因一时情绪紧张或因环境吵闹,卧塌不适等而引起失足眠者不属病理范围,只要解除有关因素即可恢复正常。

因发热、咳嗽、疼痛等疾患引起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

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等可引起失眠。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入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

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云:“阳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有因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有因体质素弱,心胆虚怯;情志抑郁,肝阳扰动;以及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亦能导致不寐。

本例病者头晕、耳鸣、遗精、腰酸是肾精不足之征,口干心烦,是阴亏火旺之疾,舌红脉数皆虚火上炎之象。

心为神气之宅,肾为精气之舍,肾水衰亏,真阴不升,水火不济,心阳独亢,以致神不守舍而致。

《灵枢·背俞》篇云:“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故灸关元、气海穴,意在引导火气外出。

泻神门、心俞、厥阴俞清心火,安神明之意。

补肾俞、三阴交以壮水源而制阳光。

并取内关用泻,以加强泻火安神之功效,更补太溪,以强化滋水之力,并加用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以调补脾胃,益营血而安神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