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文言文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
![文言文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c382f17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3.png)
文言文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1. 何陋之有?就像说有啥简陋的呢,难道有个隐藏的“陋鬼”不成?2.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这人,我跟谁混啊,难道和空气结拜?3. 宋何罪之有?宋国犯啥罪啦,难道宋国脸上写着“有罪”俩大字啊?4. 何厌之有?有啥满足不了的,难道是个填不满的“欲望黑洞”?5.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的时候带了啥呀,难道是带了一堆“神秘问号”?6. 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呢,难道沛公像个幽灵到处飘没个定处?7. 客何为者?客人是干啥的呀,难道是从外星来的“神秘客”?8.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此句中“会宾客大宴”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会大宴宾客”,就好像是本来要大宴宾客,结果宾客像被魔法召唤似的突然就聚齐了。
9.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这就好比说在高高的庙堂上的人像站在云端操心事儿,在远远的江湖里的人像在天涯海角还心系皇上。
10.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就好像说那能跑千里的马是马中的“超级赛亚马”,一吃就能干掉一石粟。
11. 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一核舟”,这核舟就像个袖珍小世界。
1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人可使报秦者”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求可使报秦之人”,这就像在找一个能去秦国跑腿的“神奇使者”,可是还没找到。
13.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子孙荷担者”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荷担之子孙”,就好像是挑着担子的子孙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
14.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为人五”“为窗八”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为五人”“为八窗”,这就像说舟里的五个人像五个小精灵,八个窗户像八只小眼睛。
15. 且焉置土石?而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难道要把土石像扔垃圾一样随便丢吗?16. 甚矣,汝之不惠!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就像脑袋里灌了一吨的浆糊。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caa10fbb55270722182ef754.png)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子成分的位置,除了表达的特殊需要外,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
就宾语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在谓语之后。
但是,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特定情况下,宾语却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已成为固定形式,这就是“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弗”“勿”“否”“非”或否定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基本格式如下:[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例:莫肯之为。
(《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的帮助发出疑问才能构成。
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
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奚、恶、胡、曷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
主要格式如下:[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疑问代词宾语+介词]例: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3)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的前置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里。
其特点是:代词宾语+动词例:民献有十夫予翼。
文言文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文言文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0693533a417866fb84a8e8f.png)
文言文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一、倒装句定义: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
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倒装
![倒装](https://img.taocdn.com/s3/m/3dd104f2fab069dc502201c2.png)
as / though引起的倒装分三种情况:表语、动词 原形及状语的倒装。 (1) 表语的倒装。一般直接将表语提前到句首, 若表语是带不定冠词a / an的单数可数名词或最 高级,倒装后,不定冠词a / an/the被省略。如: Fine as / though he looks, he is ill with some serious diseases. Child as / though he is, he knows much about the society. Youngest as he is in our class, he speaks English best.
(3) 状语倒装。如: In the classroom as / though he stays, he doesn’t read his texts. 尽管他呆在教室里,但他不读书。 Carefully as / though he worked, he made some mistakes. 尽管他工作很细心,但还是除了一些差 错。
三、状语或表语类
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使上下文衔接紧密,有时可 将状语或表语置于句首,句中主语和谓语完全倒 装。如: Among these people was his friend Jim. 他的朋友 吉姆就在这些人当中。 By the window sat a young man with a magazine in his hand. 窗户边坐着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本 杂志。 在表语置于句首的倒装结构中,要注意其中的谓 语应与其后的主语保持一致,而不是与位于句首 的表语保持一致。比较: In the box was a cat. 箱子里是一只猫。 In the box were some cats. 箱子里是一些猫。
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
![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59940181c758f5f71f677d.png)
倒装句现代汉语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1、及时相遣归。
—(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
(《孔雀东南飞》2、嬉戏莫相忘。
—(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
《孔雀东南飞》3、誓天不相负。
—(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
《孔雀东南飞》4、好自相扶将。
—(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
《孔雀东南飞》5、还必相迎取。
—(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
《孔雀东南飞》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7、君既若见录。
高考英语中常考的四种倒装句(一)
![高考英语中常考的四种倒装句(一)](https://img.taocdn.com/s3/m/500bf30a6edb6f1aff001f54.png)
高考英语中常考的四种倒装句(一)一、否定型倒装所谓否定型倒装,指的是将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置于句首时,其后句子要用部分倒装。
具体说来,这类倒装又有以下几个小类:1. 将否定副词never, seldom, rarely, little, hardly, scarcely, nowhere 等置于句首时,其后引出部分倒装。
如:Hardly had the performance begun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演出刚开始就停电了。
Little does he realize how important this meeting is. 他不怎么明白这个会议的重要性。
Never has there been such an effort to save whales from extinction. 如此抢救鲸鱼,以使其免于灭绝,是从来没有过的。
2. 将no sooner…than…结构中的no sooner置于句首时,其后引出部分倒装。
如:No sooner had we left the house than it began to rain. 我们刚离开家就开始下雨了。
No sooner had we reached the airport than the plane took off. 我们刚到机场,飞机就起飞了。
3. 将not…until…结构中的not…结构置于句首时,其后引出部分倒装。
如:Not until we lose our health do we realize its value. 等到失去了健康,才明白它的价值。
Not until I had read your letter did I understand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直到我看过你的信,我才了解事实真相。
4. 将not only…but (also)…结构的not only…部分置于句首时,其后引出部分倒装。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a95514756c175f0e7dd13739.png)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倒装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1、及时相遣归。
(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
(《孔雀东南飞》2、嬉戏莫相忘。
(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
《孔雀东南飞》3、誓天不相负。
(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
《孔雀东南飞》4、好自相扶将。
(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
《孔雀东南飞》5、还必相迎取。
(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
《孔雀东南飞》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7、君既若见录。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754286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倒装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
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
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
(《赤壁赋》)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荆轲刺秦王》)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定语后置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定语后置](https://img.taocdn.com/s3/m/0afb6fd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6.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定语后置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A: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B: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
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C: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
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定语后置】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倒装句的种类及常见句型
![倒装句的种类及常见句型](https://img.taocdn.com/s3/m/df5bed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5.png)
倒装句的种类及常见句型倒装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它与普通的句式结构不同,通常会将主语和谓语的顺序颠倒。
倒装句在表达强调、对比、条件等意义时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是考试和日常写作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语法知识。
本文将介绍倒装句的种类及常见句型。
一、完全倒装句完全倒装句在句子中把整个谓语都移至主语之前,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 在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之前倒装:Never had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 before.(我以前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Not only does she speak English fluently, but she also speaks French.(她不仅英语讲得流利,而且还会说法语。
)2. 在表示方位、地点或副词(adverbs of place)之前倒装:Out rushed the students as soon as the bell rang.(铃一响,学生们都冲了出去。
)Here comes the bus.(车来了。
)3. 在表示条件和让步的状语从句之前倒装: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feel free to ask.(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However hard he worked, he couldn't pass the exam.(无论他多努力,他都无法通过考试。
)二、部分倒装句部分倒装句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与主语颠倒,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 在否定副词或短语之前倒装:Not until midnight did the party finally come to an end.(直到午夜,聚会才最终结束。
)At no time did she mention his name.(她从不提他的名字。
)2. 在连词so、neither、nor等之后倒装:They were tired, and so were we.(他们累了,我们也是。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c155c383360cba1aa811da7e.png)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A. 在疑问句中各种疑问句一般地说都是倒装语序。
例如:Will they come to see us this weekend ? 这个周末他们将来看我们吗?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film you saw last Monday ?你们是在谈论你们上周一看的那部电影吗?Can you speak another foreign language except English? 除开英语,你还能说另一种外语吗?Where did you buy the dictionary, in the book store nearby or in Xinhua bookstore?你在哪儿买的这本词典,是在附近的书店还是在新华书店?She is not a student, isn't she ? 她不是个学生,对吗? B. 在感叹句中某些感叹句也用倒装语序。
例如:Isn't it a beautiful garden ! 多么美丽的花园啊!What a beautiful garden it is ! 多么美丽的花园啊!(在这种句式中,主语在谓语之前,属于自然语序。
对于主语和谓语而言,语序没有倒装。
)Have you ever seen such a naughty kid like him ! 你见过那个孩子像他这么调皮! C. 在陈述句中陈述句在一般情况下用自然语序;但由于英语语法的某些原因,陈述句也要使用倒装语序。
这些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 为了避免句子部分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常用"so + 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或"neither / nor + 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2a316e8289eb172ded63b764.png)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子成分的位置,除了表达的特殊需要外,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
就宾语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在谓语之后。
但是,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特定情况下,宾语却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已成为固定形式,这就是“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弗”“勿”“否”“非”或否定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基本格式如下:[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例:莫肯之为。
(《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的帮助发出疑问才能构成。
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
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奚、恶、胡、曷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
主要格式如下:[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疑问代词宾语+介词]例: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3)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的前置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里。
其特点是:代词宾语+动词例:民献有十夫予翼。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倒装句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5df1ba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1.png)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倒装句倒装句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常用于强调句子的某个部分或为了实现语法需求。
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倒装句是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法结构。
本文将对倒装句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倒装语序的基本形式、用途以及一些常见的倒装句类型。
1. 完全倒装在完全倒装中,整个谓语动词位于主语之前,用以强调句子中其他成分。
a. 当句子以副词或短语开头时,通常会使用完全倒装。
例如:-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 In no way could h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oem.b. 当表示地点或时间的介词短语放在句首时,常常使用完全倒装。
例如:-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tood a small cottage.- At the end of the corridor hangs a famous painting.c. 当表示“here”、“there”或“out”放在句首时,也会使用完全倒装。
例如:- Here comes the bus!- There goes the bell!2. 部分倒装部分倒装是指将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与主语之间调换位置,或者将系动词与主语之间调换位置。
它通常用于祈使句、虚拟条件句、以"neither/nor"或"either/or"引导的倒装句等。
a. 在以“May/Can/Will/Should等情态动词”引导的祈使句中,部分倒装会出现。
例如:- May you have a wonderful journey!- Can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b. 在虚拟条件句中,当条件句以"had"或"should"开头时,常常使用部分倒装。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整理版]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5479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0.png)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子成分的位置,除了表达的特殊需要外,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
就宾语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在谓语之后。
但是,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特定情况下,宾语却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已成为固定形式,这就是“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弗”“勿”“否”“非”或否定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基本格式如下:[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例:莫肯之为。
(《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的帮助发出疑问才能构成。
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
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奚、恶、胡、曷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
主要格式如下:[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 [疑问代词宾语+介词]例: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3)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的前置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里。
其特点是:代词宾语+动词例:民献有十夫予翼。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0d69461610a6f524ccbf8594.png)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初中古文中的倒装句
![初中古文中的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29dc0727cc17552707220840.png)
初中古文中的倒装句初中文言文的倒装句主要有四种:一、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二、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①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②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思就是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https://img.taocdn.com/s3/m/37bf611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7.png)
文言文倒装句文言文倒装句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③美哉室!(室美哉!)④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⑤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合韵律。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倒装句用法归纳 (2)
![倒装句用法归纳 (2)](https://img.taocdn.com/s3/m/ff25d9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7.png)
1. 否定副词位于句首时的倒装2. 在正式文体中,longer, nowhere 等含有否定意义副词若位于句首,则其后要用部分装:3. I shall never forgive him. / Never shall I forgive him. 我永远不会宽恕他。
4. He seldom goes out for dinner. / Seldom does he go out for dinner. 他很少出去吃饭。
5. She hardly has time to listen to music. / Hardly does she have time to listen to music. 她几乎没时间听音乐。
6. He little realizes how important this meeting is. / Little does he realize how important this meeting is. 他不甚明白这个会议的重要性。
7. We had no sooner reached the airport than the plane took off. / No sooner had we reached the airport than the plane took off. 我们刚到机场,飞机就起飞了。
8. 【注意】9. (1) 对于 not…until 句型,当 not until…位于句首时,其后的主句要用倒装语序:10. He didn’t leave the room until the rain stopped. / Not until the rainstopped did he leave the room. 雨停了之后他才离开这房间。
11. (2) 某些起副词作用的介词短语,由于含有否定词,若位于句首,其后要用部分倒装:12. On no accounts must this switch be touched. 这个开关是绝不能触摸的。
英语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
![英语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319537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a.png)
英语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例句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英语倒装句的四种基本句型,这可真是英语学习里超有趣的一部分呢。
就像一场奇妙的语言魔术,让句子变得超级有特色。
**一、完全倒装(Full Inversion)**完全倒装就是把整个谓语动词都放到主语之前啦。
这就好比是把一场演出的主角(主语)和配角(谓语)的出场顺序完全颠倒了一下,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例句1:There goes the bell.(铃响了。
)你看,正常的语序应该是The bell goes there. 但是这样一倒装,就有一种突然性,就像你正等着什么事情发生,然后“铃就响了”,这种表达更加生动。
我还记得我刚学这个的时候,我同学问我:“为啥要这么说呀?直接说The bell goes there不就得了?”我就跟他说:“哎呀,这就像你去看魔术表演,魔术师要是按平常的方式出牌,那还有啥惊喜呢?这种倒装句就像魔术里的大变活人,突然把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变了,让句子变得超酷。
”例句2:Here comes the bus.(公共汽车来了。
)想象一下,你在车站等车等得心急火燎的,然后你大喊一声“Here comes the bus”,是不是感觉比“The bus comes here”更带感呢?这时候句子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助手,快速地把重要的信息“bus来了”传达给你。
例句3:Away flew the birds.(鸟儿飞走了。
)这个句子要是正常说就是The birds flew away. 可一旦倒装,就像是我们在描述一个很突然的画面,鸟儿“嗖”的一下就飞走了,那种动态感更强了。
我跟我的英语老师讨论这个句子的时候,老师说:“你看,这种倒装就像是给句子加了个加速器,让动作更迅速地呈现在读者或者听者的脑海里。
”我当时就觉得,哇塞,真的是这样呢!**二、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sion)**部分倒装呢,就是只把助动词、情态动词或者be动词放到主语前面,主要动词还在主语后面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