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四章 审美向审丑的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审美向审丑的转化

一、什么是丑(审丑)

1、审丑(以丑为美)现象列举

蒙娜丽莎的小胡子带抽屉的维纳斯

杜尚的小便器进入美展厅毕加索绘画

声嘶力竭的流行音乐现代舞

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谁”“痞子文学”现代派

身体写作疯狂追星

发型化妆牛仔裤装修脸上贴字

杜尚(杜桑)的《泉》

●杜尚对《泉》(小便器)的解释:生活中的一件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的地方,

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和一个全新的观看角度之后,原来的作用就消失了,意义也变了。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艺术不崇高,不值得我们对它有太多的推崇。

没有什么美与丑的界限,没有所谓的欣赏趣味。

2、什么是丑(审丑):

(1) 与美一样,是具体直观的感性形象;

( 2) 与美一样是一种价值。美是肯定性价值,让人愉悦振奋快慰;丑是否定性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具有刺激性

( 3) 其外在形式凌乱不堪,不能怡人

二、审美向审丑转化的原因

为什么美被丑取代,丑堂皇登上当代审美文化主角的位置?

1、丑没什么可怕.丑从来就客观存在,没必要回避害怕。不敢描写假恶丑是人性的

脆弱。

2、人性中本有丑恶的本性.现代科技发展发现人性中本就包含善恶美丑两端,打破

理性万能的看法。性本能,攻击本能

3、审丑是一种需要

A 人需要丑的提醒和刺激.人际间的隔膜冷漠,需要丑的刺激。荒诞剧《秃头歌女》

B 内心压抑需要心理宣泄: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C物质上:保暖思淫欲,精神上:保暖思丑怪。审丑通过自我亵渎,达到自我拯救或自我欣赏。

D 正派人也需要适当的放纵,丑是追求自然和自由的良药。

E 人的懒惰懈怠亦需要丑的刺激。《浮士德》

4、丑恶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推动力 .

●恩格斯:“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正是人的恶劣的情

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丑恶的必需。

●好吃才发展出菜系、营养学;好穿发展了服装业、模特、时装;化妆推动了产

业发展,懒惰发明了机器人、自动化。住、行、用的享受欲亦推动了各行各业。

●丑是恶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对恶的重新审视,也就在美学领域出现对丑的重新

评价。

●所以,丑的描写和表现是历史\审美发展的必然,丑成为一种肯定性价值.

三、审丑的美学意义

●(一)使美走向现实。大量“丑”的艺术、文化、生活品的出现,使美脱下了神圣、

精美、高雅的外衣,从高处走向现实,走向真实,走向大众,使每一个普通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流行歌曲、小品、地摊文学、小品。赵本山的破帽子,宋丹丹的大黑牙

●(二)具有反传统的意义。是对传统的挑战,动摇了美(艺术)的庄严定义,使

美变为生活本身,扩大了审美的领域。这种挑战是通过亵渎神圣、亵渎艺术来实现的。所以,挑战变得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杜桑的小便器、小胡子;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给无名山增高一尺、长江黄河雕塑等。

●(三)是对非理性的承认和肯定。大量“丑”的作品和文化的出现,是对非理性的承

认和肯定,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实事求是地尊重。娱乐、快慰、享乐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打就打得要死,爱就爱得要命,生命本能的非理性是与理性一样的客观存在,并不丑陋,也同样值得肯定。

●(四)更有刺激性。比起美,丑更能刺激人的感觉和心灵,激起人的好奇、激动、

兴奋、痴迷,所以审丑是对人的心理的按摩和抚慰。

●(五)具有形式上的创新。丑往往体现在形式的突破上,是一种创新,符合求新求

异的艺术的本质。现代主义绘画、雕塑、行为艺术、不对称、奇装异服、黑色背景墙、焦灰色不平整的地板等。

鉴赏:倒悬

人体裸露而倒悬的象征性:

●倒悬:象喻没有着落、不安全感、不稳定感;世界是颠倒的,荒谬的

●裸露:人的真实面貌不需遮蔽;无所谓美丑,既是美的,又不是“丑的”;

●捆绑着:人是不自由的,总感到被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

●群体:这不是个人的感觉,是群体的共同感受;人群是拥挤的;奇形怪状的

●阴部红色:醒目突出,暗示人类动物性的本能的凸显

●背部编号:没有个性,在他人眼里只是一个个编号,毫不足惜

●获得人体模型的方式:同样不把人当人,渺小,微不足道

崇高、优美、悲剧、滑稽是四种审美活动中最常见、最基本的风格形态,它们渗透于各类审美对象之中。P121

美是超功利性和功利性的统一P169

(1)美的功利性在哪儿

(2)其超功利性在哪儿

(3)其最大的功利性在于两者的统一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感动了杀手,临死前幡然悔悟,最后一个心愿,想见林清玄。关押期间读完了林清玄的所有作品,对林清玄说:“在我的成长过程里,如果有人能提前告诉我读书(文学书籍)是这么好的事情,会让人这么感动,我就不会成为一个杀手。”林说:“他的死,给了

我很多感悟,让我相信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给一些处在困境的人带来安慰,使一些无助的人得到力量。”

印语:这是对文学家的肯定,对文学作品的肯定:能挽救人的灵魂!

♦首先,文学没有实际的、直接的功利目的。作家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某种思想和主张,不是为了唤起民众。虽然严肃作家(现实主义作家)有一个创作的总目标,如干预现实、批判国民性等,但在实际写作时,却要放下这个现实(实用)思想和目的,进入艺术想象的世界,进入审美的世界,与虚幻的人物一起生生死死,使故事生动感人。否则,带着某种直接目的去写作,文学会变成传声筒或号角一类的宣传品,很短时间后就会丧失存在价值(如一些快板诗、政策歌等)。

♦审美的(文学的)超功利性、直接的无功利性,不代表说审美就没有任何作用意义,审美不是一场梦,梦醒了什么事儿也没有,而是对现实人的提升,具有间接的功利性,或无用之用。

♦审美有精神安抚作用,在消遣中、不知不觉中使得到安慰、感动、愉快;

♦使人忘却现实、超越生活,得到想象中的精神满足,有不经意的收获;

♦文学世界展现的人生图画,能使读者获得知识、教义、长进,虽不出于读教科书的目的,但却意外获得教科书的用途,这是间接的有用;

♦最终,审美能陶冶性情,提升人格,这又是有用性,是精神的有用性,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也是最大的、根本的有用性。郭沫若: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所以,最大的功用是潜移默化人的精神境界,养成人的情操修养人格,变得高尚美好。——当然这是持久的、逐渐的、最终的也是最高的作用。

♦文学对人类没有实际的物质、功利作用,不读文学照样生存,照样挣钱活命,但识见和修养会短缺,品味和情趣会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