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设计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设计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设计方案一、目标和需求分析1.明确监测的目标:确定监测的具体目标和需要关注的关键词。
例如,企业可能想了解公众对其产品的评价和意见,政府可能关注公众对项政策的态度等。
二、数据收集1.选择有效的数据源: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如社交媒体API、新闻网站的RSS订阅等,来收集舆情信息的原始数据。
2.建立舆情数据库: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储存,以便后续分析和查询使用。
三、数据分析1.情感分析: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判断舆情信息中的积极、中立和消极的情感倾向。
2.关键词识别:通过关键词提取等技术,识别和分析舆情信息中出现的关键词,了解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3.话题模型分析:通过话题模型分析,了解舆情信息中的不同话题和关联程度,进一步细化分析。
四、舆情监测和报告1.实时监测: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舆情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舆情危机事件。
2.定期报告:定期生成舆情报告,总结舆情信息的分析结果,对舆情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支持。
五、应对措施和策略制定1.危机应对:针对舆情危机事件,建立应对机制和预案,及时与公众沟通和回应,积极主动引导舆论方向。
2.舆情管理:根据舆情分析结果和趋势,制定相应的舆情管理策略,包括危机公关、舆论引导等。
六、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1.技术支持:建立和维护稳定可靠的舆情监测系统,保证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的正常运行。
2.人才培养:培养和招聘具备网络舆情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保障舆情监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在设计一个网络舆情监测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政府和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动态,及时应对舆情危机,提高公众关系管理的水平。
网络舆情方案
3.考核指标: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预警响应等;
4.考核周期:每季度进行一次。
六、持续优化
根据网络舆情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主要包括:
1.更新监测渠道,提高信息收集效率;
2.完善分析评估方法,提高预警准确性;
3.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响应速度;
-识别信息来源,判断信息真实性;
-分析舆论倾向,评估影响范围;
-挖掘潜在风险,提出预警建议。
4.预警响应
响应专员根据分析报告,对预警信息进行响应处理:
-对有害信息进行删除、屏蔽等操作;
-与相关部门协同,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及时向上级汇报,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制度保障
为确保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合法合规,制定以下制度:
1.工作保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2.数据保护制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
3.伦理道德规范:遵循职业道德,确保公正客观;
4.响应处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高效协同。
五、培训与考核
对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同时,建立考核机制,评估工作成效。
1.培训内容: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伦理道德等;
三、工作流程
1.监测
监测专员通过合法合规手段,实时收集网络舆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渠道:
-新闻网站;
-论坛、贴吧;
-微博、微信公众号;
-视频网站、直播平台;
-其他社交平台。
2.筛选
监测专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将重点关注信息提交给分析专员。
3.分析评估
分析专员对重点关注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舆情检测处置预案方案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形象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保障学校稳定发展,维护师生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学校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的统筹协调。
2. 预防为主,快速处置。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置各类网络舆情事件。
3. 及时沟通,协同配合。
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4. 公开透明,正确引导。
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走向,维护学校形象。
三、预案组织架构1.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预案,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
2.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舆情监测、处置和应对工作。
3. 舆情监测组:负责收集、整理和报告网络舆情信息,对舆情事件进行分类、分级,提出处置建议。
4. 舆情处置组:负责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核实、评估和处置,确保舆情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5. 信息发布组:负责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回应社会关切。
四、舆情监测1. 监测范围: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
2. 监测内容:关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安全、师生权益等方面舆情。
3. 监测方法:利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舆情处置1. 舆情分级:根据舆情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2. 处置流程:(1)初步核实:舆情监测组接到舆情信息后,立即进行初步核实,判断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2)评估研判:舆情处置组对舆情事件进行评估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3)应急处置:根据舆情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处置措施。
(4)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5)总结反馈:舆情处置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报告。
网络舆情专项_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对能力;2.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形成快速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格局;3. 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4.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工作内容1. 舆情监测(1)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2)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加强与各大网络平台的合作,拓宽舆情信息来源。
2. 舆情研判(1)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其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2)结合实际情况,对舆情进行风险评估,为应对工作提供决策支持;(3)定期召开舆情研判会议,对重要舆情进行集体研判。
3. 舆情应对(1)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2)制定舆情应对预案,针对不同类型舆情采取相应措施;(3)快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引导舆论正确走向;(4)加强与媒体、公众的沟通,回应关切,化解矛盾。
4. 舆情引导(1)加强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引导网民理性表达,自觉抵制不良信息;(3)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维护网络秩序。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 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技术设备,提高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能力;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方案落实到位。
五、实施时间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总结评估定期对网络舆情专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监测成为了企业和政府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合理、高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不仅可以提前预警潜在的危机,还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提出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方案,以期帮助各方更好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
二、监测目标网络舆情监测的首要目标是及时发现和收集与企业或政府相关的舆情信息,从中分析和总结出舆情的动态趋势。
具体目标包括:1. 快速采集网络舆情信息,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博客等渠道;2. 对舆情信息进行全面分类和梳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 更新监测数据,使决策者及时获得最新的舆情变化;4. 对舆情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三、监测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网络舆情监测:1. 制定舆情监测指标:根据企业或政府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舆情监测指标体系,明确需要监测的内容和关键词。
2. 采集工具选择: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舆情监测工具或软件,确保能够高效地采集相关信息。
3. 数据收集与整理:定期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数据进行标注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工作。
4. 数据挖掘与分析:根据需要,运用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舆情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5. 结果报告与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决策者提供报告并进行定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相关策略和政策。
四、团队建设和培训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进行协作。
因此,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以下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措施:1. 建立舆情监测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支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团队,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培训与培养: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监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第1篇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为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1. 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舆论信息的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2. 对监测到的舆论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构建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
4. 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能力和形象。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舆情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示等模块。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数据采集(1)采集范围:覆盖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论坛、博客、新闻网站等。
(2)采集方式:采用深度爬虫技术,实现对目标网站的数据抓取。
(3)采集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3.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过滤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文本挖掘:对清洗后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词性标注、主题提取等操作。
(3)情感分析:对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判断舆论情绪的正负。
4.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数据分析(1)趋势分析:分析舆论关注点的变化趋势,为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热点分析:挖掘热门话题,掌握舆论风向。
(3)预警分析:根据设定的预警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6. 数据展示四、实施策略1. 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技术选型: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3. 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4. 项目管理: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5. 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部署系统,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第1篇舆情监测解决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稳定和企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企业利益,加强舆情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舆情监测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防范和应对潜在风险。
二、方案目标1. 实现对网络舆论的全面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2. 提高舆情分析准确性,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3. 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确保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降低负面影响。
4. 合法合规地开展舆情监测工作,确保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
三、实施方案1. 舆情监测范围(1)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2)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音视频内容;(3)客户端新闻、手机报、电子杂志等移动媒体;(4)其他涉及客户利益的网络舆论场。
2. 舆情监测手段(1)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爬虫、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实现舆情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预处理;(2)结合人工审核和智能分析,提高舆情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实时推送重要舆情信息。
3. 舆情分析(1)对采集到的舆情数据进行分类、标签化处理,确保数据分析的针对性;(2)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舆情事件的关联关系,为决策提供支持;(3)结合客户需求,定制化分析报告,提供有针对性的舆情解读。
4. 舆情应对(1)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预案,确保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2)针对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3)加强与媒体、意见领袖等关键群体的沟通,引导舆论走向;(4)定期进行舆情应对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5. 合法合规性保障(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舆情监测工作的合法合规性;(2)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3)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流程;(4)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1.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话题及其演变过程。
2.பைடு நூலகம்民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性分析。
3.网络舆情传播途径、速度和范围。
4.网络舆情风险预警及应对策略。
五、监测方法与技术
1.数据采集:利用爬虫技术、API接口等手段,实时采集监测范围内的网络数据。
2.数据处理: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归一化处理。
4.舆情分析:建立舆情分析模型,定期输出分析报告。
5.预警与应对: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对策略,指导实际工作。
6.评估与优化:定期评估项目效果,调整优化监测方案。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团队,明确职责分工。
2.技术保障:采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手段,确保项目技术支持。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开展。
第2篇
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一、项目概述
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动态,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支持。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以实现及时发现、预警和应对网络舆情风险,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谐。
二、监测目标
1.实时监测网络舆论动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
2.准确分析网络舆情,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潜在影响。
3.构建预警机制,提前发现网络舆情风险。
4.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5.提升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监测范围
1.综合性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
2.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问答社区等资讯平台。
3.各类垂直领域应用,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
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四、监测流程
1.数据采集:采用合法合规的数据采集技术,全面覆盖监测范围内的网络平台,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过滤、分类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便于后续分析。
3.舆情分析: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揭示舆论情感倾向,发现潜在风险。
二、监测目标
1.实时跟踪网络舆论动态,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预警并应对网络突发事件,降低社会负面影响。
3.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及公民合法权益。
4.确保监测活动合法合规,尊重个人隐私。
三、监测范围与内容
1.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直播平台、问答社区等各类网络平台。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支持度。
十、总结
本网络舆情监测方案旨在合法合规地开展网络舆论监测工作,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提供有力保障。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加强协作,确保监测工作取得实效。通过持续优化监测策略,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监测的专业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2.社会热点事件。
3.网络谣言。
4.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信息。
五、监测流程
1.数据采集:采用合法合规的技术手段,对监测范围内的网络平台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分类,去除无效信息,提高数据质量。
3.舆情分析: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舆论情感倾向,发现潜在风险。
兴永一中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方案
兴永一中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校园网络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和交流空间,其舆情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
兴永一中作为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良好声誉的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以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清朗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网络舆情热点事件,防范负面舆情对校园的冲击。
2.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提升学生网络素养。
3.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
(二)原则1.公正公平:对所有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和处理。
2.及时高效:发现舆情事件后,迅速进行分析和处理,避免负面影响的扩大。
3.引导教育:以引导为主,教育为辅,使学生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提高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组织架构成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网络管理员等为成员。
舆情监控小组负责制定舆情监控方案,指导、协调和监督舆情监控工作。
四、舆情监控流程1.信息收集:通过搜索引擎、校园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收集校园相关舆情信息。
2.信息分析: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判断舆情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
3.信息处置:对于负面舆情事件,迅速采取措施,如删除、屏蔽相关言论,防止负面影响扩散。
4.舆情报告:定期向校长汇报舆情监控情况,对重大舆情事件及时上报。
五、舆情应对策略1.正面引导:在舆情事件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育疏导:对涉及学生的舆情事件,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疏导。
3.舆论反击:对于恶意攻击学校、散布谣言的舆情,依法予以反击,维护学校声誉。
4.紧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舆情事件,制定紧急预案,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舆情监控手段1.技术手段:利用网络监控系统,对校园网络进行全面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舆情监测工作方案
舆情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情监测的意义愈发重要。
对于政府机构、企业和组织来说,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其形象、产品和服务等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决策制定和舆情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舆情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 原则:科学、规范、客观、中立。
三、工作流程舆情监测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舆情应对。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1. 信息收集(1)媒体监测:通过订阅、采集和分析主流媒体的新闻稿件、报道和评论,获取社会热点话题、事件和公众关注度。
(2)网络监测:利用网络爬虫和数据挖掘技术,抓取社交媒体平台、博客和论坛等网上信息,了解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和观点。
(3)舆情热点监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及时了解舆情热点话题的传播情况和舆论走向。
2. 信息分析(1)情感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了解公众对相关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变化。
(2)内容分析:对信息进行主题分类、关键词提取和词汇频次统计等分析,为舆情形势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关系网络分析:通过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网络关系、意见领袖分布和信息扩散路径等,了解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舆情应对(1)舆情评估:根据信息分析的结果,对舆情形势进行评估,判断其对组织形象和利益的影响程度。
(2)舆情应对策略制定:针对不同舆情形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回应、危机公关和舆情引导等。
(3)舆情监测报告:及时向决策者提供舆情监测报告,汇总舆情发展趋势和舆论关键点,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团队建设为保证舆情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需要建立专业的监测团队,并具备以下能力:1. 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技术和情感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分析舆情数据。
2. 媒体洞察能力:具备敏锐的媒体感知力和新闻判断力,能够准确判别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互联网行业网络舆情监控方案
互联网行业网络舆情监控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2章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设计 (3)2.1 监控体系框架 (3)2.2 监控关键指标 (3)2.3 舆情分析模型 (4)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1 数据源选择 (4)3.2 数据采集技术 (5)3.3 数据处理方法 (5)第四章舆情分析与挖掘 (5)4.1 舆情情感分析 (6)4.2 舆情话题挖掘 (6)4.3 舆情趋势分析 (6)第五章舆情监控平台建设 (7)5.1 平台架构设计 (7)5.2 平台功能模块 (7)5.3 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 (8)第6章舆情预警与应对策略 (8)6.1 舆情预警机制 (8)6.1.1 预警体系构建 (8)6.1.2 预警级别划分 (8)6.2 应对策略制定 (8)6.2.1 基本原则 (9)6.2.2 应对策略内容 (9)6.3 应对策略实施与评估 (9)6.3.1 实施步骤 (9)6.3.2 评估与反馈 (9)第7章舆情监控团队建设与培训 (9)7.1 监控团队组织结构 (9)7.2 监控团队职责与任务 (10)7.3 培训与能力提升 (10)第8章舆情监控项目实施与管理 (11)8.1 项目实施流程 (11)8.1.1 项目启动 (11)8.1.2 需求分析 (11)8.1.3 系统设计 (11)8.1.4 系统开发与测试 (11)8.1.5 系统部署与培训 (11)8.1.6 项目验收 (12)8.2 项目风险管理 (12)8.2.1 风险识别 (12)8.2.2 风险评估 (12)8.2.3 风险应对 (12)8.2.4 风险监控 (12)8.3 项目效果评估 (12)8.3.1 评估指标 (12)8.3.2 评估方法 (12)8.3.3 评估结果应用 (12)第9章舆情监控案例分析与启示 (13)9.1 典型案例介绍 (13)9.2 案例分析与总结 (13)9.2.1 案例一分析 (13)9.2.2 案例二分析 (13)9.3 舆情监控启示 (14)第十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行业发展趋势 (14)10.2 技术创新方向 (14)10.3 舆情监控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展望 (15)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网络用户数量持续攀升。
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
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第一篇: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暂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公司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公司的工作动态、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公司发展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程序及工作要求(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信息管理中心)—核实信息(信息相关部门)—上报信息(领导)—处置舆情(信息管理中心)。
(二)工作要求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公司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本地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公司利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全天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站内搜索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邯郸本地主要门户网及政府网站、邯郸相关贴吧、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
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地址、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
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厅信息公开处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网络舆情监测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实时和全面监测,以了解和把握公众对特定事件、话题或个体的态度、情感倾向和行为动态。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旨在帮助用户获取准确、及时的舆情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系统需求分析1.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各类媒体、论坛、社交媒体等平台上采集数据,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2. 数据存储: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3. 数据清洗:通过文本挖掘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除噪声、分词、去除停用词、词性标注等预处理工作,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4. 情感分析: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文本信息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的分类,进一步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的情感态度。
5. 实体识别:通过实体识别技术,对文本信息中的人物、组织、地点等实体进行识别,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
6. 关键词提取:提取文本信息中的关键词和关键短语,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的关注点和热点话题。
7. 可视化展示: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查看和理解舆情信息的分布和趋势。
二、系统设计方案1. 架构设计基于大数据技术,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存储和处理任务分散到多个节点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网络爬虫模块,负责从网络上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3. 数据存储模块采用NoSQL数据库,如HBase或MongoDB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支持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储和快速检索。
4. 数据清洗模块设计数据清洗流水线,包括噪声过滤、分词、去除停用词等预处理步骤,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5. 情感分析模块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情感分类模型,对清洗后的文本进行情感倾向分类,可以采用SVM、朴素贝叶斯等分类算法。
2024年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
2024年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舆情是指社会各界对于某一事件、问题或话题的公众声音和情绪表达。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越发重要。
在2024年,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舆情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2024年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对于有效处理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及时了解、准确判断和有效引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2. 原则:科学准确、透明公开、快速响应、精准引导。
三、工作内容1. 舆情监测:(1)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包括自动化舆情监测工具和人工舆情监测人员。
(2)对互联网、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全面监测,获取全面的舆情信息。
(3)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有效分析和筛选舆情信息,进行情感分析、热点分析、传播分析等。
(4)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重要舆情信息。
2. 舆情报告:(1)定期制作舆情报告,总结分析近期舆情趋势和热点问题。
(2)详细分析触发舆情的原因和根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3)报告内容包括舆情概况、舆情动态、网络情绪分析、热点问题解读等。
3. 舆情引导:(1)对重点、敏感舆情进行引导和管理,减少负面影响。
(2)制定舆情引导计划,通过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等手段,引导公众理性表达和思考。
(3)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4. 舆情处置:(1)建立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响应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事件。
(2)根据舆情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启动危机公关措施、采取法律手段等。
(3)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舆情处置的整体合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能力。
2. 完善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分析和筛选舆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效率。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二、系统目标1.实时监测网络舆情:通过对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各类网络渠道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挖掘,实时监测网络舆情的涌现和发展趋势。
2.高效过滤与筛选信息:通过建立一套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过滤,过滤掉不实、虚假和重复的信息,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提供舆情分析报告:根据监测到的网络舆情,提供相应的舆情分析报告,对舆情的发展趋势、情绪和态度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
4.支持舆情应对和危机管理:在网络舆情出现风险和危机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进行应对和管理,减少舆情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的影响。
1.数据搜集和处理:建立网络搜集模块,对各类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抓取。
同时,通过建立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去重,减少噪声和冗余数据的干扰。
2.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舆情挖掘和分析模型,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情感分析、主题挖掘、关键词提取等技术手段,提取出重要的舆情信息和观点,并对舆情的态势和情绪进行分析。
3.舆情可视化和报告生成:通过建立舆情可视化平台,将舆情数据以图表、地图等方式直观呈现,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舆情形势。
同时,建立舆情分析报告模块,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舆情分析报告。
4.预警机制和危机管理:建立舆情预警系统,通过对舆情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舆情风险和危机,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应对策略,减少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5.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密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和滥用。
四、预期成果1.系统建设成果:成功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并实现数据搜集、处理、挖掘、分析、可视化和报告生成等核心功能。
2.监测效果提升: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舆情的监测准确性和效率,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3.决策支持:通过舆情分析报告和预警机制的应用,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舆情信息和建议,支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交换信息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
但是,随着每个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权利,也给网络带来了负面信息的风险。
这些信息可能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伤害。
因此,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概述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指一种基于网络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综合性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互联网上发布的文章、博客、微博、论坛等各种信息和资讯,发现公众舆情事件、热点话题、社会热点和相关人物的言论等。
该系统通过分析公众对不同的信息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和真实的意图。
同时,它还可以对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提高信息的传送效率和精密度。
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1. 全面监测网络舆情:系统需要能够全面监测网络上的内容,包括发布的新闻、评论、博客、帖子等信息。
2. 实时性:监测系统需要实时地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公众事件,避免舆情激化。
3. 多来源的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从多个来源采集数据,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扩大监测的覆盖面。
4. 多种类型的数据分析:系统需要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分析,如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内容分析等,能够准确展现舆情事件的脉络。
5. 及时提供可视化结果:系统需要提供可视化的结果,如报表、图表、地图等,能够便于分析员直观了解舆情事件的态势。
三、设计系统架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架构如下: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从多个来源采集数据,包括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
采集数据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和版权。
2. 数据预处理模块:在采集到的数据中,不可能都是有用的,还存在噪声和无关信息。
因此,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提取关键词、去除标点符号等。
舆情检测处置预案方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舆论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警。
2. 快速响应网络舆情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消除负面影响。
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及时处置。
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3. 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在处置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发布公开、透明。
4. 科学研判,分类施策。
根据不同类型舆情事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决策指挥。
2. 设立网络舆情监测中心,负责舆情监测、分析研判、信息报送等工作。
3. 设立网络舆情处置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五、舆情监测1. 监测范围:关注全国各大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等平台,重点关注涉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舆情。
2. 监测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民生热点、突发事件、负面信息等。
3. 监测方式:采用人工监测与智能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全面、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六、舆情处置1. 舆情事件发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处置小组。
2. 对舆情事件进行分类研判,明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3. 制定处置方案,包括信息发布、舆论引导、问题解决、应急处置等措施。
4. 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引导舆论走向。
5. 舆论引导: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理性、客观看待事件。
6. 问题解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7. 应急处置:针对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七、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过程中,各级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1.1项目背景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巨大作用。
如“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联动,又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到2012年此起彼伏的社会群体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犹如以石击水,相关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
一些非理性议论、小道消息或负面报道常常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普遍的危机感,甚至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影响到消费者对某一企业品牌的认同。
如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分析和应对,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舆情在数据体量、复杂性和产生速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已超出了现有常用的分析框架,必须在大数据分析的思维下有所创新。
本项目主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建立基于贵州交通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平台。
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微博、知名论坛、贴吧、博客、搜索引擎等舆情信息采集,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
实现重大负面舆情信息、突发事件实时预警,并根据舆情分布、影响力、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来源追踪。
1.2项目的必要性当前,网络舆情可以说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基础和晴雨表。
以大数据观念变革传统网络舆情管理思维,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内在特征及其在演化过程中的潜在规律,对于新形势下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因此,贵州交通行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
增加信息透明度,准确、及时地发布权威信息,使谣言破灭,从而有效引导舆论。
建立权威专业的组织体系、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适当的舆情引导与控制手段,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的必需。
加强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工作,区分不同性质的涉及本行业负面舆情,可以正确的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善与媒体沟通,借助媒体传达贵州交通行业的声音,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第二章设计原则2.1全面性对网络信息的获取要尽量做到全面,不漏掉有价值的舆情信息。
需要监控的站点主要分布于门户网站、知名论坛、搜索引擎、博客、贴吧,微博等网络载体中。
2.2准确性已经获取到的网络信息形形色色、要对信息做进一步筛选,将最焦点的、最常用的、最需要的、最关注的舆情信息做相应的分类展示,方便下一步工作。
2.3时效性舆情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时间分析、第一时间展示、第一时间预警。
网络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快,出现重大事件后,相关部门必须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情况,否则就会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上处于被动局面。
2.4易维护性整套解决方案的数据维护简单,容易操作,完全通过WEB方式完成,采用云技术,降低维护的技术难度,也减少了人为隐患的发生。
2.5安全、稳定、准确、及时采用先进的算法,多个模块组成一个安全、稳定、准确、及时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
方案在总体设计上遵循稳定、开放、可扩展、经济、安全的原则,从而使整个方案组成合理,技术先进,易于扩展,既能满足当前的业务数据处理要求,又能符合长期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总体架构3.1总体概述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采用J2EE技术体系,前端采用Ajax开发技术,操作简单、易用、高效、稳定。
平台所有功能均采用纯B/S结构设计,零客户端维护。
实时采集网络舆情信息,如门户网站、知名论坛、搜索引擎、博客、贴吧,微博等,7*24小时为用户提供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编辑功能,实时掌握所关注的网络舆情信息,为贵州交通行业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3.2业务流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是针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通过对海量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的自动采集、分析、汇总、监视、并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从而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为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民众意见提供直接支持的一套信息化平台。
第四章本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4.1网络爬虫概念网络爬虫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间,更经常的称为网页追逐者,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
4.1.1网络爬虫工作原理Web 网络爬虫系统一般会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出度(网页中链出链接数)较大的网站的 URL 作为种子 URL 集合。
网络爬虫系统将这些种子集合作为初始 URL,开始数据的抓取。
由于网页中含有链接信息,通过已有网页的 URL会得到一些新的 URL,可以把网页之间的指向视为一个森林,每个种子 URL对应的网页是森林中的一棵树的根节点。
这样,Web 网络爬虫系统就可以根据先广搜索算法或者先深搜索算法遍历所有的网页。
由于先深搜索算法可能会使爬虫系统陷入一个网站内部,不利于搜索比较靠近网站首页的网页信息,因此一般采用先广搜索算法采集网页。
Web 网络爬虫系统首先将种子 URL放入下载队列,然后简单地从队首取出一个URL下载其对应的网页。
得到网页的内容将其存储后,再经过解析网页中的链接信息可以得到一些新的URL,将这些URL加入下载队列。
然后再取出一个URL,对其对应的网页进行下载,然后再解析,如此反复进行,知道遍历了整个网络或者满足某种条件后才会停止下来。
4.2云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是解决海量数据挖掘任务,提高海量数据挖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获得证实。
分布式计算包含了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两个层面的内容,而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分布式文件存储和并行的计算能力,因此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层面的内容。
下面主要分析几个主流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以更好地构建云计算数据挖掘平台的核心支撑能力。
分布式文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并实现了位置透明、移动透明、性能透明、扩展透明、高容错、高安全、高性能等关键功能。
目前业界比较流行分布式文件系统有Google文件系统(GFS)、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文件系统(KFS),这3 种分布式文件系统都是基于Google 提出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理论进行研发的。
Google提出的GFS 就是解决其海量数据存储和搜索、分析等问题,而和KFS 是基于GFS 理论基础上实现的开源系统,并且在商业和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对于高效完成数据挖掘计算任务极其重要,并且它对分布式计算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封装,例如数据分布、任务并行、任务调度、负载平衡、任务容错、系统容错等,使用户不需要考虑这些细节,而只要考虑任务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发的效率,还可以降低系统维护的成本。
目前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有:MapReduce 是提出的一个并行计算框架,它可以在大量PC 机上并行执行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任务。
它把如何进行任务并行执行、如何进行数据分布、如何容错、网络带宽时延等问题的解决方案编码,并封装在了一个库里面,使用户只需要执行数据运算即可,而不必关心并行计算、容错、数据分布、负载均衡等复杂的细节。
同时它又对上层应用提供良好简单的抽象接口。
MapReduce 主要应用在搜索、数据仓库、数据挖掘领域。
Pregel 是Google 提出的迭代处理计算框架,它具有高效、可扩展和容错的特性,并隐藏了分布式相关的细节,展现给人们的仅仅是一个表现力很强、很容易编程的大型图算法处理的计算框架。
Pregel 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大型的图计算,例如交通线路、疾病爆发路径、WEB 搜索等相关领域。
Dryad 是微软硅谷研究院创建的研究项目,主要用来提供一个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计算平台,总体用来支持有向无环图类型数据流的并行程序。
微软于年宣布,停止对Dryad 进行版本升级,转投Hadoop 即MapReduce 计算框架。
目前业界开源的云计算平台包含HDFS 和MapReduce,为海量数据挖掘平台提供完备的云计算支撑平台。
4.3舆情智能分析技术1)自动分类技术基于内容对经过双重过滤处理后的重要舆情自动分类,无需人工干预,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先设置分类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都设置一个相应的优先级分值。
对收集到的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分别对标题和内容进行匹配,统计匹配的次数,然后根据设定好的关键字匹配模型对每个关键字进行分值计算。
分值超过一定分值的都将自动处理所对应的处理,匹配分值最高的关键字就自动分类。
2)自动聚类技术基于相似性算法的自动聚类技术,自动对海量的无规则文档进行归类,把内容相近的文档归为一类,并自动为其生成主题词,为确定类目名称提供方便。
3)相似性排重技术采用“文章相似性技术”根据文档内容的匹配程度确定是否重复,比利用网页标题和大小等规则判断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实用性以及运行效率。
采用中文分词技术对文章关键字比较计算,得出文章相似度,相似度高于0.75以上的文章系统默认处理为“已处理”,无需再进行任何操作,相似度位于0.5-0.75 之间的相似转载文章需要用户在页面进行再次确认,确保文章无漏处理。
4.4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1)自动分词技术以词典为基础,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分词技术,有效解决切分歧义。
综合运用基于概率统计的语言模型方法,分词准确性达到99%。
2)自动关键词和自动摘要技术对采集到的网络信息,自动摘取相关关键字,并生成摘要,并与快速浏览与检索。
3)全文检索技术全文检索将传统的全文检索技术与最新的WEB搜索技术相结合,大大提升检索引擎的性能指标。
还融合多种技术,提供丰富的检索手段以及同义词等智能检索方式。
4.5网络舆情处理流程网络舆情监测主要由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舆情分析与报告三大部分构成。
舆情信息采集对象主要以新闻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博客、贴吧等,从海量的网页中采集数据为舆情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第五章方案设计5.1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根据用户设置的信息源对数据进行采集。
2.数据处理:1)信息预处理:去除网页中的广告、图片、链接等无价值、无需关注的信息。
并自动识别标题、来源、作者、发布时间、正文等信息。
2)二次分析处理:利用“多重双向数据过滤模型”、知识库引擎、中文分词、全文检索、文本自动摘要等,进行舆情过滤、自动分类、相似性排重、舆情分析。
3)数据统计:对信息处理结果作进一步统计分析,以图表方式展现给用户浏览。
3.信息管理1)系统配置:用于配置检索数据源和检索规则2)用户管理:配置用户登录账户和角色权限3)用户自定义设置: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浏览的信息范围。
4.舆情浏览:根据系统配置和用户设置在网页上显示舆情信息。
5.舆情操作:用户可以手动操作舆情。
如:设置属性、加入简报、收藏、上报等。
6.自动预警:经过分析出现重大负面信息时,系统将启动预警机制,迅速报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