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教育科学问题时,要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成为学者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等步骤。
在其中,研究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涉及到研究目的、问题、样本、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能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问卷法、观察法和革命方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实验法是学术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对照试验来得出结论。
实验需要将样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引入干扰因素并进行控制,最终通过比较两组数据来得出结论。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研究因果关系,缺点是可能存在危险性,还有可能存在实验副作用,不符合伦理规范。
问卷法是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征集大量的样本数据,可以得到一定的结论。
问卷一般包含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根据样本情况表述调查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数据,但缺点是回答的数据可能存在造假和遗漏的情况,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观察法是另外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动态行为的研究。
观察法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收集数据,整理出研究结论。
优点是比较适用于现实环境中不能控制和干扰的情况,但缺点是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不能做到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革命方法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环境中应用比较广泛。
革命方法包括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式,通常采用的是混合研究策略。
质性研究指的是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包括了解相关社会背景、受访人的个人经验、基本信息、与受访者相关的偏好等方面,并真实记录下来,通过记录和解释这些基础数据,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定量研究也是一种革命方法,通过收集一些特定的数字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一些适用于人群(如教育和心理学)的结论。
与传统的实验方法不同,定量研究可以让研究者关注更广泛的受众,因为数据可以从任何一组观察结果那里获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研必背考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研必背考点目录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3)一、教育研究的含义、意义、类型 (3)二、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4)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4)四、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6)五、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8)六、教育研究方法及其层次 (9)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13)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3)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3)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4)四、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18)五、课题研究的设计 (18)六、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22)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 (23)一、教育文献概述 (23)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24)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25)四、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27)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 (28)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 (28)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29)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30)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32)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32)二、问卷调查 (34)三、访谈调查 (38)四、测量调查 (41)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45)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45)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47)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49)四、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 (52)五、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 (53)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 (56)一、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57)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58)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59)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59)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60)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63)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65)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65)二、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68)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含义、意义、类型(一)教育研究的含义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严密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在前人已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属性以及规律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2.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工作、教育改革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意识;理解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局限,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掌握教育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定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方式、方法的理论、方法、操作技术,初步形成教育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
二、课程教学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方法意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教育的特点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范式,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教育研究中的量化方法和质化方法,教育研究中的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
课程的重点在于理解教育研究的本质与特点,能够自觉地、恰当的、得心应手地使用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
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练习等方式,掌握教育研究的原理、方法与技术。
其中核心是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
三、先修课程本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作为先行课。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为(1)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及进行课题论证的基本方法;(2)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教师行动研究等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方式、方法的理论、方法、操作技术;(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与撰写。
本课程的难点:(1)实验设计模式;(2)问卷设计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实践练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研究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3学时)1.教学内容(1)教育研究的意义(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3)教育研究的过程与研究过程中的活动2.重、难点提示(1)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2)教育研究的过程与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育实践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会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等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素养。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设计、样本选择与收集、数据分析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与特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
课程设计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着力突出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塑造。
同时,本课程还特别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实践。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些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指导教育实践和改进教育质量为目的,应用各种现代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对于推进教育科技改革与开展教育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是以科学实验为手段进行系统地、规范地、系列化地考察现象,以达到判断现象性质和探求规律的目的。
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具有实验可控、实验可重复、实验可证的特点,通过实验研究来探讨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教育实践。
实验研究法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两组对照,观察其差异性,并据此评估其中的因果关系,以此来评价实验效果。
2.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运用各种调查手段、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特征和变化。
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一方面可用来了解教育事实、收集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可用来预测、检验假设、发现问题及其原因,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教育。
调查研究法的核心是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无论选择何种调查方式,需要掌握严格的调查程序和统计方法。
3. 实践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是把观察、描述、解释和验证等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以指导和改进实践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指将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践实施、成果评价等所经历的整个过程视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体系、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以形成规律、总结经验、改进现状。
实践研究法的核心是实践与理论的相互关系,既需要关注实践场景,更需评估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4.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查阅、分析、概述文学资料,并据此推导出结论和观点,以进一步推动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工作。
文献研究法是教育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书籍、期刊、论文、报告、统计数据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写作资料,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文献的特征、思想、方法、研究的源起及其发展的趋势,从而推进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 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西南●最新版】[0451]《教育科研方法》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451]《教育科研方法》第一次作业[单选题]科研结束后研究者根据评价指标自我总结、衡量科研成果,称之为()A:同行专家评价B:行政部门评价C:研究者自评D:定性评价参考答案:C[单选题]一份完整问卷必须包括的有()A:题目、问题、结束语B:指导语、问题、结束语C:题目、指导语、问题、结束语D:题目、指导语、问题参考答案:B[单选题]按照研究者是否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分类,可以分为()。
A: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B: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C: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考答案:B[单选题]一份问卷包括()A:题目、指导语、问题B:指导语、问题、结束语C:题目、指导语、问题、结束语D:题目、问题、结束语参考答案:B[单选题]反映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称之为()。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参考答案:B[单选题]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这种观察方法叫作()。
A:群体取样法B:活动取样法C:事件取样法D:时间取样法参考答案:D[单选题]教育实验研究中,需要操作和测量的变量分别叫做()A:因变量、自变量B:自变量、控制变量C:因变量、控制变量D:自变量、因变量参考答案:D[单选题]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A: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分析史料B: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C: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D: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的规律的揭示参考答案:D[单选题]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称之为()。
A:教育辞书B:教育年鉴C:百科全书D: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C: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都进行了实验处理D:随机分配被试参考答案:C[单选题]实验研究中,需要实验者严格控制的的因子()。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0451教育科研方法
0451教育科研方法4.答:一项完整的实验主要包括扩三个基本要素: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是否有效选择变量、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测查因变量等是衡量一个实验研究质量的主要依据。
(一)自变量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所产生影响的变量成为自变量。
举例:“生字密度对阅读理解影响”的实验中,生字密度为自变量,生字密度1/20、1/30/、1/40为生字密度这个因素的水平。
每个实验因素各取一个水平得到一个水平组合,即1/20的生字密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称为一个实验处理。
一般的实验处理的个数各实验因素水平的乘积。
例:“使用计算机器对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那就有两个因素,一是“计算工具”,包括使用计算器与不使用计算器,二是“年级”,它可以包括“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水平,乘起来就是2*3=6种实验处理(二)因变量因变量是由操纵自变量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即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行为。
为了观察和测量,一是将因变量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二是要定义这些指标的测量方法。
例如:“关于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将因变量思维品质分为四个指标: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特性。
分别编制测验题目测量这些指标,根据测验分数将每个思维品质分成四等予以度量。
其中敏捷性的等级分为:正确-迅速,正确-不迅速,不正确-迅速,不正确-不迅速;灵活性等级分为:灵活、较灵活、不太灵活、呆板;深刻性等级分为:逻辑抽象性强、逻辑抽象性较强、逻辑抽象性不太强、逻辑抽象性弱;独特性等级分为:创造力强、创造力较强、看不出什么创造力、死板。
(三)控制变量凡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都是相关变量,这些相关变量中,除了用于研究的自变量外,还有不用于研究的相关变量,成为额外变量。
由于在实验中必须加以控制,所以又称为控制变量。
如果不进行变量控制,那么因变量的结果可能是额外变量引起的,造成研究者难以区分额外变量效应与自变量效应。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themethodofeducationscienceresearch)一、说明部分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课堂教学总学时)36(19/17)、周学时2、学分2、开学学期第2学期。
其中,理论教学19课时,课堂教学教学17课时。
1.课程性质地位《教育科研方法》就是研究生教育中一门关键的学位基础课,就是培育研究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熟练地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展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具有单一制的逻辑框架和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方法指导价值和课堂教学操作方式意义,就是一门集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应用型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自学和课堂教学训练,并使学生精确掌控有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践行恰当的科研态度,掌控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构成主动参予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有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3.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教学内容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方法详述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取文献的以获取与整理教育科研设计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其他研究方法教育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育科研成果的定义与评价合计学时分配理论222213122219课堂教学/实验21136417大计23421612863614.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采用教材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2)辅助教材①侯怀银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②邱小捷主编,《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③韩延伦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3)主要参考书①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②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③杨小微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④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教学非政府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采取课程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即由教学、科研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课程组成员结合各自的教学任务担任主讲教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引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分类、步骤和常用技术工具。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 科学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该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遵循科学的逻辑、规律和方法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该是一系列有机组合的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解决教育问题,从而提供完整的研究结果。
3. 可操作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该是可操作的,能够指导研究者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实现研究目标。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描述和解释的方式研究教育现象,主要侧重于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和解释,而不是对其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现象的内在特征、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提供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和统计的方式研究教育现象,主要侧重于对教育问题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以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大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和规律性关系。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2. 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设计研究方案,包括实施步骤、数据采集方法、样本选择、研究工具等。
3. 数据采集和处理:根据研究方案,采集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
《教育科研方法》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研方法》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教育科研方法复习张资料一、填空题( ( 每空 2 2 分,共 4 40 0 分) )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和。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p 主要包括、、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访谈调查和访谈调查。
8.,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完全归纳法和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和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3 3 分,共 7 27 分) )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p 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是( )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9.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线型图 D.直方图三、论述题( (共共 8 18 分) ) 1.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尽可能举例说明)?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 每空 2 2 分,共 4 40 0 分) ) 1.创新探索教育规律 2.形式逻辑三段论 3.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4.核心概念概括度 5.日常观察科学观察(次序可逆) 6.审核资料资料归集 7.结构性非结构性(次序可逆) 8.自变量控制变量 9.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 10.事实命题(陈述性命题) 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 二、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培养研究者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科学哲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科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实证性等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要逐步深化认识和把握教育事物的规律,通过实证研究解决教育问题。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对教育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整体策划安排,它包括问题的选择、研究目的的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定、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内容。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法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研究设计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并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式进行。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文字材料的整理、分类和解释等方法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并对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积累、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灵活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谨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终,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完整的问卷在其结构上必须具备的至少包括( C )。
A. 题目、指导语、问题B. 题目、指导语、问题、结束语C. 指导语、问题、结束语D. 题目、问题、结束语2、反映测量结果与测量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的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是( D )。
A. 效度B. 难度C. 区分度D. 信度3、下面的结构可以是一份完整的教育科研成果表达的是(A )。
A. 标题、前言、正文、讨论或结论、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B. 题目、前言、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附录C. 前言、正文、附录D. 前言、正文、讨论或结论、引文或参考文献、附录4、问卷调查法中一般要求问卷回收率至少要达到( B )。
A. 60%B. 70%C. 80%D. 90%5、关于教育现场观察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A. 所获得资料自然、真实、直观,可靠性高B. 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C. 对结果的解释比较客观、真实、可靠D. 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6、从题目“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对中学生智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 )。
A. 思维能力训练课程、智能水平B. 智能水平、思维能力训练课程C. 思维能力、中学生D. 中学生、思维能7、根据研究课题“情绪对中学生解决推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判断,适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A. 教育观察法B. 教育实验法C. 教育调查法D. 质性研究方法8、问卷中某一问题是“《红楼梦》是脍炙人口的名著,你同意吗?”该问题设计的不足表现在( A )。
A. 违背价值中立原则B. 语义表述不清楚C. 语句太冗长D. 没有较好地避免社会认可效应9、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集中量数是( C )。
A. 全距B. 中数C. 算术平均数D. 众数10、有大学生做毕业论文时,利用周末在学校的信息中心机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得出结论:82%的大学生晚上选择上网。
该研究过程的问题在于(A )。
A. 取样不具有代表性B. 样本容量太小C. 取样总体不对应D. 取样不具有随机性11、在学术论文中,充分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介,并略加评论的部分是(B )。
A. 题目B. 摘要C. 正文D. 结论12、在教育实验研究中,需要实验者进行操作或处理的变量是(C )。
A. 因变量B. 控制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13、要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程度,最好采用( A )。
A. 时间取样法B. 活动取样法C. 事件取样法D. 群体取样法14、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集合是( A )。
A. 样本B. 研究总体C. 取样D. 随机15、直接影响实验研究结果在自然环境中推广的评价标准是( A )。
A. 外在效度B. 外在信度C. 内在信度D. 内在效度16、教育研究中,通过验证假设,研究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B )。
A. 调查法B. 实验法C. 教育观察法D. 教育测量法17、教育研究中最常用、使用频率高的一种调查研究类型是( B )。
A. 访谈调查B. 抽样调查C. 个案调查D. 全面调查18、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研究类型是(A )。
A. 抽样调查B. 个案调查C. 全面调查D. 访谈调查19、问卷中用于和被调查者沟通的部份是( C )。
A. 问题B. 答案形式C. 指导语D. 结束语20、决定教育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目标与内容,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环节是( D )。
A. 文献检索B. 教育研究设计C. 研究的理论构想D.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21、决定教育研究是否完善、合理、研究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和研究工作的效率、研究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环节是(B )。
A. 文献检索B. 教育研究设计C. 研究的理论构想D.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2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 观察法不受观察者个性特征影响B. 观察者的介入,不可能观察到现场的真实情况C. 观察中常常要借助仪器获取资料D. 可以根据结果推断因果关系是观察法优点之一23、分析和解决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属于下列的(D )。
A. 基础研究B. 发展性研究C. 应用研究D. 预测研究24、下列关于调查法的特点描述中,正确的是(B )。
A. 调查的手段比较单一B. 调查所获资料不如观察所获资料信度、效度高C. 由于问卷编制困难,调查法实用性不大D. 根据调查结果推断因果关系是其优点之一25、在实验设计中,O1 X O2 模式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 D )。
A.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B.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 单组后测设计D. 单组前后测设计26、测定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称为( D )。
A. 信度B. 效度C. 错误D. 误差27、问卷结构的主体是(C )。
A. 题目B. 指导语C. 问题D. 结束语28、遵循一定原则,从研究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称之为( D )。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取样29、对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进行评价,属于( B )。
A. 目标评价B. 过程评价C. 成果评价D. 实验设计评价30、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称之为( A )。
A. 信度B. 效度C. 错误D. 误差31、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数据特征值,称为(A )。
A. 标准差B. 频数C. 集中量数D. 地位量数32、要研究家庭氛围与学生性格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属于( A )。
A. 相关研究B. 现状研究C. 发展研究D. 预测研究33、研究成果表述中,一般用来放研究中使用的的问卷、量表或原始数据的部分,称为( C )。
A. 注释B. 参考文献C. 附录D. 讨论34、对研究开始时确立的研究的整体思路的评价,属于( A )。
A. 目标评价B. 过程评价C. 成果评价D. 实验设计评价35、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称之为(D )。
A. 教育辞书B. 百科全书C.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D. 教育年鉴36、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这种观察方法叫作(D )。
A. 群体取样法B. 活动取样法C. 事件取样法D. 时间取样法37、下列描述的命题中,错误的是(A )。
A. 方差就是一组数据的平方之差B. 差异量数愈大,集中量数代表性越差C. 差异量数愈小,集中量数代表性越好D.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则该组数据越分散38、依据一定原则,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出来的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称之为( C )。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取样39、以问卷题目的数量来衡量,一份比较适合的问卷,其题目数量为( C )。
A. 30B. 40C. 50D. 6040、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B )。
A. 调查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经验总结法41、对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进行评价,属于(B )。
A. 目标评价B. 过程评价C. 成果评价D. 实验设计评价42、在学术论文中,充分体现论点、论据、论证和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是( C )。
A. 题目B. 摘要C. 正文D. 结论43、最基本、最典型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是( D )。
A.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B. 单组前后测设计C. 单组后测设计D.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44、实验设计中,考察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群体中的适用范围的标准叫作( A )。
A. 总体效度B. 内在效度C. 生态效度D. 外在效度45、教育研究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C )。
A. 教育观察法B. 教育实验法C. 教育调查法D. 教育测量法46、有关统计量特征及其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 方差就是一组数据的平方之差B. 差异量数愈大,集中量数代表性越好C. 差异量数愈小,集中量数代表性越好D. 一组数据的差异量数越大,则该组数据越整齐越集中47、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标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叫( C )。
A. 简单随机取样 B. 分层随机取样 C. 系统随机取样 D. 整群随机取样48、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也称为抽查,是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
49、问卷调查法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50、总体就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其成为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51、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
52、全结构式观察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施行于实验室的、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53、样本和抽样样本是按照一定规则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集合。
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能代表总体的个体的过程。
54、问卷编制中要注意的问题。
(1)问题应与研究目的或内容相符。
(2)问题要简明客观,无暗示。
(3)问题不能超出回答者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4)搜集的数据易于统计和解释。
55、教育实验研究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56、因变量自变量指自身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实验研究中需要人为地干预、控制的条件称之为操作自变量。
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试验研究中我们需要测量的量是因变量。
57、教育研究选题的策略或方法。
(1)选题前的准备,包括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研究素材。
(2)选题时的操作。
包括运用分析策略,确定研究题目;从横向角度来讲,问题分解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小问题,从而使得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化。
从纵向角度看,问题分解就是从一个较大的初始问题出发,逐渐缩小研究范围,最后聚焦为一个具体的问题,从而使得研究问题进一步明确化。
58、教育质性研究成果表述的结构。
(1)标题。
(2)摘要和关键词。
(3)前言。
需要说明研究背景和所涉及的概念是什么;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是什么;进行这项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的研究状况进展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存在什么意义等。
(4)研究方法。
(5)结果与讨论。
(6)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