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doc.doc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doc.doc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总学时(实验学时): 24 ;学分: 1.5 ;考试/考查:考查一、课程设置依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和《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同时以职业规划理论和就业指导理论为基础而设置。

二、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针对各专业设置的一门公共必修讲座课程。

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就业做准备。

其任务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为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按照《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两大模块共12个专题,分别在第一学期、第四学期讲授。

《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包括:(一)大学生涯与职业发展;(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三)自我认知;(四)职业生涯决策;(五)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及步骤;(六)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包括:(一)就业心理及自我调适;(二)求职材料的准备与设计;(三)求职面试技巧一;(四)求职面试技巧二;(五)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六)创业准备;以上12个专题拟开设24学时,第一学期12课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学期12课时,讲授《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一、课程设置评分表(占比45%)(一)课程定位及目标(10分):1.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设置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就业育人理念,突出专业性、前瞻性、实操性。

2.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3.合理确定课程开设年级、学时及学分。

4.采取多元评价,体现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形成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模式。

(二)课程性质(10分):课程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情、学情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优先支持必修课。

(三)课程覆盖面(10分):课程面向有就业意愿或求职需要的学生群体开设,优先支持所有学生全覆盖课程(四)课程教师团队(15分):1.课程教师团队带头人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熟练掌握生涯教育理论,具备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就业工作经验丰富。

2.课程教师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校外兼职教师配备合理,体现所在学校的学科专业或行业特色,满足课程教学实际需要。

3.课程教师团队规模与授课学生覆盖面相匹配。

(五)课程内容(15分):1.课程内容围绕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引导、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提升等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组织设计,体现思想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兼顾课程共性与学校个性。

2.强化职业体验和就业实习实践,与理论授课协同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大赛平台生涯闯关。

(六)教材及教辅材料(10分):1.出版或选用高质量教材,按需组织修订或更新调整。

2.教案、讲义等教辅材料质量高,满足教学需要。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10分):1.课程开设5年以上,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持续改进优化,课程资源等建设成果突出。

2.形成较有特色课程建设模式,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丰富,获得代表性教学奖励。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取消考试资格;2、过程细则: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2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15%;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八、教学组织1、本课程由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2、课程由教研室进行统一实施与安排;由院教务处、督导处全程检查与督导..3、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九、教学评价一学生评价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二教师评价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及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3、教研室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3、根据学院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与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与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与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就是集理论课、实务课与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二)课程任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是我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 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创业观, 促使大学 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 能力。
模块
专题
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模块一: 职业规划篇
专题一: 就业形势
我国以及辽宁省就业形势
2学时
(共2学时)
分析
专题二: 职业基础 (共4学时)
问题一:职业基础知识及职业
素质
2学时
问题二:
双证书制度
2学时
专题三: 自我认知பைடு நூலகம்
问题一:
自我认知的方法
4学时
小组讨论:自我 认知(随堂不占 学时)
(共6学时)
问题二:
记、
企业经营管理
期末复习
2学时
总计
36学时
六、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模块一:职业规划篇
专题一:就业形势
•教学目标 本专题通过教学, 要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重点理解辽宁省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 的影响,同时掌握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帮助学生做好求职 择业的心理准备。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 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 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 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 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 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介绍就业形势, 讲解就业 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 掌握就业政策, 学会依法维护劳 动权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本科)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本科)课程标准

1.教学对象全院各专业在校大学生2.学分与学时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40%;学时根据各校实际进行调整。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模块类别: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正文(名人名言)、案例精选、知识链接、小贴士、课堂讨论、综合案例解析、本章小结、教学检测、拓展阅读课程属性:公共课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任务:(1)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2)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3)要求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4)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5)要求学生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6)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7)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8)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9)要求学生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10)要求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目的:(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合理个人职业规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1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课程标准

1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课程标准

在教学手段上,在教学手段使用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已经使用了学习通、智慧课堂平台、 网络新媒介(app 等)、学习网站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六、考核评价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撰写课程大作业(简历撰写)相结合的形式。 在考核时将从“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把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课程总成绩为 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 50%,终结性考核占 50%。形成性考核包括如出勤率、课堂提问和讨论、 自主发言、作业质量与次数等,终结性考核采用书面课程大作业形式。学生最终成绩为优秀、良好、 中等、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
撰写和模拟招聘的过程, 2
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使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解就业创业相
1.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解读;
关政策以及整个就业过
2.就业的流程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就业政策及
程中手续的办理以及可
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改派补办等;
就业流程、平 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代理和就 能会遭遇的问题以及对
2

业报到证的办理等
应办法。
学会使用智慧就业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 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 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 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 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 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 业人的转变。使学生了 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 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 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 业人。
学时
2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中,使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 调查、实习见习、体验式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 导学生认识到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了解大学生就业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 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就业信息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就业技能提升等活动,提高对 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顺利迈向就业岗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5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700001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适用专业:各专业学分:2学分总学时:38,其中理论学时数:24,实践学时数(网络学堂):14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拓展职业素质的基础课程,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公共必修课,共38学时,计2学分。

通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通过了解专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要求、了解就业形势,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自身全面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理想职业。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四、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坚持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培养与企业互动相结合,坚持普通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层面、多渠道、有侧重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二学期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授方法在教学上采用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个人体验相结合,分班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举办比赛、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适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同时可以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2)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3)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2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2)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3)是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4)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三、参考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四、课程学分2学分。

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教学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苦苦挣扎,考虑如何做出适当的职业安排以求得未来最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知识和能力都普遍存在缺乏。

为此,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便成为迫切需要。

作为一个完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掌握和提供以下内容: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客观、科学、全面地了解职业发展及环境,以及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其次,要熟悉就业政策和形势,针对自身发展,及时跟踪与实际情况的职业发展前景。

此外,要指导学生根据职业技能,选择和安排合理的职业计划,为毕业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心态,学会正确认识就业服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自信心和行为习惯,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大成功。

完成以上标准,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

首先,教师需要全面、科学地向学生介绍职业发展环境和管理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教会学生通过分析形势、优化职业规划,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次,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展专题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职业发展的经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迅速掌握职业发展技能。

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就业信息筛选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就业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熟悉和掌握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以便做出有效的决定和规划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既是迎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抓手。

实施此类课程时,应该特别重视教师对实际职业现状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具体的教学依据,积极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持续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能力,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
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
(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
1、职业态度转变
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
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
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
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六、教学要求及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取消考试资格;
2、过程细则:
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

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
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20%;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15%;
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50% 。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

八、教学组织
1、本课程由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2、课程由教研室进行统一实施与安排,由院教务处、督导处全程检查与督导。

3、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

九、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

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

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教师评价
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及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3、教研室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

3、根据学院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