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高中历史部编教材中的标志性事件汇总(共五部分)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标志性事件一、《纲要上》1、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 1 亿。
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5、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6、洛川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7、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第二条战线,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
9、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10、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11、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13、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14、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二、《纲要下》1、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2、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外国历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古代文明,教材会涵盖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
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明,学生可以了解到不
同文明的特点、社会组织形式、科技进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 中世纪欧洲,教材会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和现象。
学生可以了解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组织结构、宗教信仰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欧洲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冲突。
3. 近代西方历史,教材会介绍近代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革命、民主革命等重要事件和思潮。
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西方
社会的变革、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4. 世界两次大战,教材会详细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两次战争对世界格
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战争对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5.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教材会介绍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东西方国家的分裂与对抗,以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学生可以了解到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紧张局势,以及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多极化趋势。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内容外,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还会涉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外国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工业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通过学习这些外国历史纲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2023
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2023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1一、伟大的转折1、背景:(1)“文化_”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转折:1978年底,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党的十四大,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章程》。
(6)意义:理论除了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的论述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中国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1)中国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
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主题1 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主题内容认知如果仅从表面现象看,从奴隶社会开始,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政治局面的分分合合,构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
在王朝兴衰和政权更迭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矛盾关系,如最基本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等。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更,推动着统治阶级调整政策制度;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在矛盾、民族矛盾导致政权更迭,也推动着当权者调整政策。
古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开的。
本主题内容作为古代史的开篇,既是其他主题的背景,同时也是必须理清的知识内容和高考考查的重点。
国家治乱兴衰问题的命题思路十分丰富:以治世与治世相互比较,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经验,如汉唐“治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以治世与乱世比较,总结发人深省的教训,如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不同;也可以进行动乱相互比较,找出发生动乱的基本原因。
主题内容范围:王朝更替、治乱兴衰、治国政策及治国思想、著名统治者及王朝都城等。
主题复习目标:把握历史分期和基本历史沿革;概括和归纳统治政策和措施;总结规律和经验教训。
主题知识概要:奴隶社会夏朝(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奴隶制的建立,建都阳城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奴隶制的发展,建都亳,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奴隶制的强盛,都城镐京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春秋(前770~前476年)奴隶制的瓦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治乱现象考点详情例析〔例1〕司马迁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解析〕本题是对秦汉治国方针、统治政策及其结果和影响的比较分析。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5讲 课题12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成就
_虽__然__失__败__,__但__他__胸__怀__天__下__的__政__治__情__怀__,__反__映__了__对__国__家__和__社__会__的__高__度__责___ _任__感__。__明__清__时__期__君__主__专__制__强__化__,__理__学__僵__化__。__顾__炎__武__主__张__经__世__致__用__,__提___ _出__“__天__下__兴__亡__,__匹__夫__有__责__”__,__成__为__激__励__中__华__民__族__奋__进__的__精__神__力__量__。__儒___ _家__的__入__世__精__神__,__将__个__人__、__社__会__和__国__家__利__益__高__度__统__一__,__体__现__了__强__烈__的__社___ _会__责__任__感__,__直__到__今__天__仍__是__中__华__民__族__宝__贵__的__精__神__财__富__。__我__们__应__该__弘__扬__儒___ _家__关__注__现__实__、__关_注__民__生__、__爱__国__忧__民__的__情__怀__,__为__实__现__民__族__复__兴__而__不_懈__努__力__。
第五讲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题12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高考人教版历史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的一道门槛,而历史科目又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压力的一门科目。
人教版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材之一,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人教版历史教材中讲到的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
秦始皇在位期间,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的第一个集中国家体制。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的重修长城和统一文字的行动。
这些举措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西汉王朝的兴衰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较为繁荣的朝代。
它在吸纳了秦朝的经验教训后,采取了开展文化和教育事业、推行“和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开始发展,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腐败、经济衰退等问题也逐渐出现。
最终,西汉王朝在王莽篡位后由于内部的矛盾和压力崩溃。
三、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人教版历史教材中介绍了唐朝在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开放和繁荣。
唐朝的外交政策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使唐朝和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得以和平共处,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在科技方面,唐朝的泾渭分明、移风易俗的古代科技进步,使得唐朝成为世界科技的一颗明星。
四、明清两代的政治改革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也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十分不同的时期。
明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洪武、永乐、嘉靖等朝代的改革,这些改革在防御外族、推进农业生产、优化地方政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而清朝则以大一统制度和康乾盛世为特点,启用了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层逐渐形成科举士人的群体。
综上所述,人教版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时期。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更能为我们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借鉴。
希望每位高考学子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电子版学习资料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电子版学习资料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电子版研究资料的内容概述。
目录
1. 中国古代史纲要
2. 世界古代史纲要
3. 中国近代史纲要
4. 世界近代史纲要
5. 当代中国史纲要
6. 世界现代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等。
世界古代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世界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变革,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世界近代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世界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变革,包括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当代中国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包括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世界现代史纲要
本章节主要介绍世界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包括冷战时期、联合国的成立、全球化等。
以上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电子版研究资料的目录和概述,详细内容请查看相应章节。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世界历史变迁》电子课本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世界历史变迁》电子课本第一章:人类的起源与古代文明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 重点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从猿到人的演变,以及人类与现代猿类的相似之处。
2.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使用工具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古代文明的发展-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明。
- 重点内容:1.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
2. 两河流域文明:汉摩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等。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等。
4. 黄河流域文明:夏朝、商朝、周朝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
2. 掌握各大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第二章:中世纪的历史第三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重点内容: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土地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等。
2. 封建社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进步。
3. 封建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政治权力、土地所有权、文艺复兴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 掌握封建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历史的冲击和影响。
- 重点内容:1.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改革家的思想。
2.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突破。
- 学习目标:1. 了解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影响。
2. 掌握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三章:近现代史第五节:大航海时代与新大陆的发现-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以及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整理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整
理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3.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政治、军事制度
4. 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5. 东汉政权的分裂与蜀汉、吴国的建立
6. 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各国发展特点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
8. 隋唐政权的建立和盛世的政治、军事成就
9.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农耕经济的繁荣
10. 元朝政权的建立和宋辽金的灭亡
二、近代史
1. 明朝政权的建立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 明末清初政权交替和全面统一的实现
3. 清朝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特点
4. 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5.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6. 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7. 中国的创建和早期的革命实践
8. 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9.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10. 改革开放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史
1. 冷战背景下的全球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
2. 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发展特点
3.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5.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6.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的现状
7.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思想和目标
8. 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中国梦的实现
10. 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以上为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整理,供参考使用。
2023年高考历史中国史、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2023年高考历史中国史、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中国史热点专题突破[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视角] 从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1)生产力水平:青铜器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青铜发展到使用铁器、牛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生产工具的飞跃推动了社会转型。
(2)政治生活①神权色彩:青铜器大多有铭文且用于祭祀,说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②战乱纷争变法图强:出土车马坑、戈等文物,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中战争的频繁性。
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成为强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铜器上有铭文,印证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的铭文我们一般称之为“金文”。
[特别提醒]1.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诸侯国为增强本国实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产;注意笼络人才。
改革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贵族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趋于衰落,新兴的平民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新旧政治势力的斗争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始终。
2023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与面临的挑战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1573年,西班牙开辟了拉丁美洲与亚洲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将大量来自中国的商品,尤其是丝绸运往拉美,形成跨太平洋的“丝——银”对流。
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导致传统小农经济走向解体B.导致明朝放弃“海禁”政策C.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纸币化D.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2.清代前期的农学著作《知本提纲》中提出,除种植主种作物外,可套种相互间有亲和力的经济作物和蔬菜等,达到“一岁数收”效果。
这一做法( )A.属于精耕细作农业模式B.加剧人地矛盾冲突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导致自然经济瓦解3.明清时期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他们凭借着特权独占市场,可以获得远比普通商人高的利润。
这直接体现明清商业资本( ) A.依附于封建政权获取暴利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已经迅速转化为产业资本D.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知识点二思想领域的变化4.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C.王守仁 D.顾炎武5.李贽从佛学角度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并且生而有慧根,佛性不区别男女、圣凡,只要通过修道皆可摆脱业障体悟佛根。
这体现李贽( )A.提倡经世致用 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颠覆儒学思想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于“贤君”“明君”及其仁政予以充分肯定;王夫之主张天子、宰相、谏官“环相为治”的权力“制衡”机制,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
这反映了( )A.君主权威的下降B.儒学力图突破传统束缚C.近代意义的民主意识D.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知识点三小说与戏曲7.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
中国史与世界史易考知识点 考点归纳--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考点归纳:中国史与世界史易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古代经济史一、农业(一)耕作技术:1.原始农业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2.商周:青铜农具(少)。
3.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
4.汉朝:铁犁牛耕成为主要方式。
5.隋唐:曲辕犁(长江下游)。
(二)水利: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汉朝漕渠白渠。
2.水利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
(三)耕作方式:1.商周:集体劳作。
2.春秋战国:个体农耕。
(四)特点:1.以家庭为单位分工,男耕女织。
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手工劳动。
4.生产力低,脆弱。
5.自给自足,不以交换为生产目的。
6.封闭性、稳定性、保守性。
二、手工业(一)按门类分:1.冶炼:(1)商周:青铜(司母戊鼎等)。
(2)春秋战国:冶铁。
(3)东汉:杜诗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4)南北朝:灌钢法。
2.陶瓷:(1)东汉:青瓷。
(2)北朝:白瓷。
(3)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4)宋朝: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
(5)明朝: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3.纺织:元: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二)按所有制分:1.官营手工业:(1)政府直接经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
(2)产品精美,不进入市场,仅供皇家贵族,或武器。
2.民营手工业:(1)明中后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民营超过官营。
(2)明后期,苏杭纺织业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
3.家庭手工业:(1)农业的补充,主要供家庭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2)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特点:(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2)产品种类齐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还远销海外,厂受欢迎。
三、商业(一)简史:1.商朝:“商人”名称由来。
2.春秋战国:(1)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扛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范然吕不韦等大商人。
人教版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宋会要·职官志》记载,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
这一记载说明,北宋前期A.君权行使受到宰相制约B.实行宰相集体领导制C.宰相制度承接唐代旧制D.政府机构臃肿局面凸显答案:B解析:材料中“并为正宰相”表明,北宋前期出现多个长官都是宰相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实行宰相集体领导制,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宰相对君权限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北宋宰相制度来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相权被分割,并非政府机构臃肿,排除D项。
故选B项。
2、辛亥革命期间,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有学者称之为“廉价革命”。
这一革命形式()A.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B.奠定了后来军阀割据基础C.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D.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政权都是原先的旧式封建政权,带有专制割据的色彩,这样会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C项正确;“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孙中山的努力,排除A项;“奠定了后来军阀割据基础”是袁世凯死后的政权分立,排除B项;“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是袁世凯的逼宫措施,排除D项。
故选C项。
3、《新青年》杂志出现后,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社会主义等诸种思潮被多角度叙述着;法兰西文化、俄国思想、日本文化、美国社会制度都在编辑的视野里闪动。
这可以用来说明《新青年》杂志A.保证了中外思想的共存B.肯定了西方思想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D.开阔了国人眼界答案:D解析:材料“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社会主义等诸种思潮被多角度叙述着;法兰西文化、俄国思想、日本文化、美国社会制度都在编辑的视野里闪动”讲的是《新青年》出现后,各种思想和文化被介绍到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D项正确;A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C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二、世界现代史1.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货币体系:二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西方主要国家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
2.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
3.人口迁徙、多元文化、战争与文化交锋:20世纪以来人口迁徙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
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亚欧非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战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成就。
考点定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就。
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方针(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史及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视角]从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1)生产力水平:青铜器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青铜发展到使用铁器、牛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生产工具的飞跃推动了社会转型。
(2)政治生活①神权色彩:青铜器大多有铭文且用于祭祀,说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②战乱纷争变法图强:出土车马坑、戈等文物,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中战争的频繁性。
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成为强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铜器上有铭文,印证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的铭文我们一般称之为“金文”。
[特别提醒]1.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诸侯国为增强本国实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产;注意笼络人才。
改革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贵族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趋于衰落,新兴的平民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新旧政治势力的斗争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始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非常深远,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强调“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和哲学的基础。
明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
“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
“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史家争鸣]有学者认为,“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
”这里的“未变”,主要是指中国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天朝上国、华夷之辨的观念等。
[特别提醒]1.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上。
从经济总量上看,当时中国在世界大国中,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但是,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从事商品生产的手工业很少,更没有机器生产。
2.明清时期的商人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
大部分商人既是商人也是地主,甚至是官僚,形成“以商致富、以地守财、以官护商”的循环,这是明清时期商人未能成为瓦解封建社会力量的重要原因。
3.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是在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明显地呈现出新旧交替、承上启下的时代特点。
甲午后至五四前[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史家争鸣]中国近代化的“冲击—反应”模式。
费正清教授主张“当时西方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及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
由此可见,西方的冲击是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提醒]1.推动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型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个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两大诉求,第一是民族独立,第二是民主富强。
2.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向近代化迈进,具体表现为: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体现为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体现为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舞台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在政治上发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上掀起实业救国浪潮;思想上发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这一时期虽然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已经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具体而言:(1)两个阶段:经济恢复(1949~1952年)、经济建设(1953~1956年)。
(2)三项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4)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视角]从学者观点分析新中国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原因(1)策略: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③立足于中国国情。
(3)原因①国内资金和资源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
④中国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原因。
[特别提醒]1.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中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进行工业化建设;第二、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中国在过渡时期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2.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
3.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第二、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三、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
4.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初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总体特征]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
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并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相联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视角]从学者观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1)中心任务:“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结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2)建设速度: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论: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生产关系: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