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7课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两岸青山...。

....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湖光...。

..无风镜未磨..秋月两.相和.,潭面二、我会填。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和时的湖光山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之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3.《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三、重点诗句品析1.根据诗意写诗句(1)《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2)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四、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参考答案一、1.(1)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2)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1)湖面的光芒。

(2)指湖光和秋月。

(3)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4)指湖面。

(5)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二、1.宋苏轼雨天喜爱和赞美1.李白“诗仙”2.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2018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A4直接打印)

2018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A4直接打印)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涂抹.( ) 相宜.( ) 洞庭.( ) 未.来( ) 磨.刀( ) 银.盘( ) 二、读拼音,写词语。

中断楚江孤帆饮水初晴遥望银盘镜未磨zhōng duàn chǔjiāng gūfān yǐn shuǐchūqíng yáo wàng yín pán jìng wèi mó三、比一比,再组词。

楚( ) 断( ) 未( )林( ) 继( ) 末( )孤( ) 帆( ) 摇( )狐( ) 凡( ) 遥( )四、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填序号)1.碧水东流至此回...( )A.到这里回旋B.回到这里来2.水光潋滟晴方.好( )A.方向B.正3.湖光秋月两相和.( )A.融和B.合适4.白银盘里一青螺..( )A.一种青黑色的螺丝B.洞庭湖中的君山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 )1.《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种停顿是正确的。

(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西湖。

六、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七、默写《望天门山》。

,。

,。

八、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潋滟,空奇。

,相宜。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象。

3.写出下面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空蒙:奇: 相宜:4.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主要是因为( )A.“西施”与“西湖”都有一个“西”字B.“西施”与“西湖”同在一个地方C.“西施”与“西湖”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

九、把《望洞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潭面。

洞庭,一青螺。

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的?( )A.早晨B.中午C.夜晚2.本诗先从(近远)处看洞庭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 ,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她是我的朋友》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她是我的朋友》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她是我的朋友》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形近字组词。

炸________ 酒________ 输________ 掌________ 咬________昨________ 洒________ 偷________ 拳________ 狡________3. 给多音字组词。

弹:dàn________ tán________ 咽:yān________ yàn ________ yè________4. 找一找,组成新字,再组词。

南子车米女俞青犬瓜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 按字的结构分类炸医输眉垫酒掩咬拳柔半包围结构:________上下结构:________左右结构:________6.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________ 竭力—________ 安慰—________ 持续不断—________8.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胳________(bo bō)________ 消________(xi xī)________ ________住(wǔ wù)________________盖(yǎn yuǎn)________ 呜________(yèyān)________ 抽________(qì lì)________9. 选词填空。

啜泣抽泣哭泣①他的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________。

②过了一会儿,他突然________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02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202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语文三年级(上)17.古诗三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一、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

1.《望天门山》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

他被人称为“________”,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天门山的雄奇景色。

3.本诗第一句中“_____”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_____、___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4.在《望洞庭》一诗中,作者将_____比作白银盘,将_____比作青螺。

5.《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美女西施表现出西湖景色的美丽。

二、选择题。

1.对诗句“水光激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诗写了西湖睛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B.这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C.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睛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白银盘里一青螺B.潭面无风镜未磨C.欲把西湖比西子D.两岸青山相对出3.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B.山色空蒙..雨亦奇灰暗的样子C.湖光秋月两相和.和谐4.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明明想引用一首古诗,下面最合适的是()。

A.《望天门山》B.《饮湖上初晴后雨》C.《夜书所见》D.《望洞庭》三、古诗默写。

1.《望天门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能让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景象。

2.在看到天门山那江水回旋的壮观景象后,我不禁吟诵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精选习题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精选习题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练习题1.看拼音,写词语。

sōnɡ shǔ()qīnɡ xiù()línɡ lónɡ()xiē liánɡ()ɡuānɡ huá()xiá zhǎi()miǎn qiánɡ()shū lǐ()2.辨字组词。

秀()玲()狭()梳()季()铃()侠()流()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矫.健(jiáo jiǎo)歇.息(xiē xī)分杈.(chà chā)狭.窄(jiá xiá)勉.强(miǎn mǎn)锥.形(zhuī duī)4.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连翘.B.翘.首C.翘.楚D.翘.起来5.选出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词语准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它们的爪子是那样,动作是那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声。

A.尖锐敏捷奇特恨恨B.锐利轻快响亮呵呵C.尖利敏捷嘹亮愤愤D.锐利敏捷响亮恨恨6.下列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一个句子是()A.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

B.只有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C.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D.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7.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摘)果实()尾巴()露水()榛子(清秀)的面容()的窝()的叫声爪子(锐利) 动作()反应()性格()8.延伸阅读可爱的松鼠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0多种,我国有20多种。

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它们身体细长,体毛有棕红色、灰色或褐色等。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跳来跳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

有时候,两只前爪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样子可爱无比。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一簇.(cù zù)漆.黑(qī tī)蜿蜒.(yán tíng)二、读拼音,写字词。

1.这块lù()地的两duān()开满了dù juān()花。

2.双龙洞里的石钟rǔ()和石sǔn()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等,名目有四十多。

3.jiān()部和tún()部不舒服的人做这种运动最好了。

三、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无论……都……B.只有……才……C.只要……就……D.因为……所以……四、《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窄,时而..宽,时而时变换调子。

(1)“____”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作者巧妙地运用“_____、___”两对反义词准确地写出了溪流的形和声。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都,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新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_伟大的出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_伟大的出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新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伟大的出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我能分辨多音字。

(横线画出正确读音)5 时 28 分(fēn fèn)________,身着(zhuó zhe zháo)________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zhuó zhe zháo)________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zhuó zhe zháo)________向大家走来,紧随着他身后的是身着(zhuó zhe zháo)________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2. 我来读,我来写。

3. 我来辨字并组词。

4. 我给词语巧搭配。

(1)掌声太空海洋步伐热烈的________ 稳健的________ 茫茫的________ 宽阔的________(2)轰鸣林立梦想天空彩旗________ 礼炮________ 响彻________ 载着________5. 我的词语很丰富。

(给划线的部分换个词语。

)(1)“神舟”五号飞船的飞天之旅________。

________(2)航天员的风采________,拍摄进记者们的镜头里。

________6. 我对课文最熟悉。

(1)我国首飞的航天员是________。

飞船的名字是________。

(2)这次飞船发射的时间是:________ 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地点:________7. 我来补充词语。

8. 我能让句子更生动。

(1)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________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________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________的少女来了。

(2)2.5 时 28 分,身着________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________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________着向大家走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训练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组词。

蜿()蜓()凝()垒()峭()婉()蜒()疑()磊()俏()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美好②赞许1.无论能不能得到嘉.奖,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2.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都是来自大连的年轻朋友。

()①聚集②村庄3.今年,我们屯.子里有六个年轻人报名参军了。

()4.因为有关云长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巢了。

()四、选词填空。

凝聚凝结1.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成的。

2.农民的汗水()成一粒粒粮食。

气势气魄3.这样()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这座山很有()。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改写成比喻句)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称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到_______的观察顺序写的。

3.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4.课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

A总结全文B联想升华5.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_______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文化遗产_______处,自然遗产_______处,自然文化遗产共_______处。

请举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区。

(一)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
家长监评
1.看拼音写词语
jǐng xiàng shùfùkuàxiàchúfáng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正.月( zhēng zhèng) 供.品( gōng gòng) 五行.( háng xíng) 颈.项( jǐng jìng) 仿佛.(fúfó) 厨.房(cúchú)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相近的词允许熟识
相反的词允许熟识
快乐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kuàxiàzhèng zhòng yǔn xǔ
( ) ( ) ( )
chúfáng dào jīpàn wàng
( ) ( ) ( )
2.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闰( ) 查( ) 夸( ) 拜( ) 比( ) 胃( ) 3.给多音字组词。

zhuàn( ) diào( ) chǔ( ) 传chuán( ) 调tiáo( ) 处chù( ) 4.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允许——( ) 素来——( )
盼望——( ) 无端——( )
(2)写反义词。

熟识——( ) 伶俐——( )
高兴——( ) 危险——( )
5.比一比,组词语。

扭( ) 拜( ) 允( )
扭( ) 湃( ) 充( )
搏( ) 租( ) 厨( )
膊( ) 祖( ) 橱( )
稻( ) 胯( )
滔( ) 跨( )
6.下列各项意思和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闻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B闰土的心里不是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吗?
C.闰土的心里不是没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D.闰土的心里没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7.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加以理解。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他们”指。

“他们”和“我”一样,不知道的事很多,如:。

(2)“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和“往常的朋友”们。

(3)这句话表达了“我”。

成功跨越
8.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 )的圆脸,头戴( ),颈上套一个( )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
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的“这”指的是。

(3)文段中的外貌描写表明:
①闰土知识丰富。

( )
②闰土的父亲十分爱他。

( )
③闰土是个健康、朴实、可爱的农村少年( )
④闰土在“我”面前一点儿也不怕羞。

( )
(4)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

基础碰碰车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táo cuàn bìlǜkuàxià
( ) ( ) ( )
cìwei chúfáng líng lì
( ) ( ) (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一匹猹.(cházhā) 正.月( zhēng zhèng) 供.品( gōng gòng) 允.许(yǔn rǔn)
五行.( háng xíng) 脖颈.( gengng jìng) 逃窜.(cuàn chuàn) 仿佛.(fúfó)
3.比一比,再组词。

捏( ) 拜( ) 允( )
扭( ) 湃( ) 充( )
缚( ) 租( ) 厨( )
傅( ) 祖( ) 橱( )
稻( ) 胯( ) 胯( )
滔( ) 跨( ) 垮( )
4.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无缘无故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那中间
单知道如此
5.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索:A.本色,白色;B.本来的;C.蔬菜、瓜果等食物;D.向来;
E.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
F.颜色单纯,不艳丽。

(1)她年龄不大,穿衣服却一直很素.。

()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么多新鲜事。

()
(3)他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4)妈妈很喜欢吃素.菜,不喜欢吃荤菜。

()
6.缩写句字。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我们靠着栏杆看水果的鱼儿。

(3)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课内阅读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撞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国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③啊!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在选段中的“□”内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根据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1)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是。

(3)“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

(4)这三段文字在朗读时,都要读出“我”对闻土的
之情。

3.选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课外阅读
故乡的小桥
我的家在一个小山村里,家门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架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上。

河边栽了垂柳,柳丝在花间起舞,好看极了。

早晨,小鸟在枝头上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小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

它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充满激情,把脚步放得轻轻……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
4.用波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景物的内容。

5.写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
(2)早晨,小鸟在枝头上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