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时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雪水融化冲出重围B.放射光芒冲破云霞C.跳出海面加强范围D.雪峰高耸树丛葱郁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一刹那一瞬间B.五彩缤纷五彩斑斓C.白皑皑阴森森D.闪闪发光斑斑点点3.下列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C.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即使不说些什么,所以是很愉悦的。
4.《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二、填空题5.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调.子()弯曲.()调.整()歌曲.()6.根据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
作者浏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2).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
(3).作者按_________孔隙、_________孔隙、_________孔隙的顺序写出了孔隙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7.句子咖啡屋。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用加点词语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时候太阳在云里。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转眼间天边出现了_________红霞,_________地在扩大它的范围。
(把句子写具体)5.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改写句子。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jiān bèi tún bù yí dòng dēng lùshàng yuá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辨字组词。
仰________ 殿________ 稍________ 移________抑________ 臀________ 梢________ 秒________3.写出下列景点所在的省份。
西湖——________ 蓬莱阁——________少林寺——________ 张家界——________西双版纳——________ 布达拉宫——________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石钟乳一________鸡毛一________小溪一________石笋一________汽油灯一________风景一________动物一________石洞5.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________,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6.《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
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此外,________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rǔzhīxiázhǎi qīhēijiān bǎng lùdìzhúsǔn tún b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浙.江(zhèzhē)孔.隙(kǒnɡkōnɡ)臀.部(tún diǎn)蜿.蜒(wān wǎn)盘曲.(qūqǔ)漆.(qīxī)黑似.的(sìshì)即.使(jìjí)稍.(shāo sāo)微三、辨一辨,再组词漆()娟()浙()郁()端()膝()鹃()逝()喻()瑞()四、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石洞 ________的沙土 ________的石顶________地举起 ________地流着 ________地移动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的游览顺序是:路上→洞口→孔隙→外洞→内洞→出洞。
( ) 2.“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
( )3.课文详细写了孔隙、外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 )4.文章表达了作者叶圣陶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 )六、回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浏览双龙洞的顺序。
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洞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____________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____________流出。
虽说是____________,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____________。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____________,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2.我怀着__________的心情独个儿___________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____________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浙江罗列杜鹃郁闷肩膀移动狭窄竹笋端正源泉二、比一比,再组词。
碗(洗碗)漆(漆黑)簇(一簇)移(移动)陆(陆地)蜿(蜿蜒)膝(膝盖)族(民族)够(能够)击(击掌)三、多音字组词。
diào高调 jì系鞋带 zhuàn 转盘tiáo 调教 xì关系 zhuǎn 转身四、近义词。
似乎—(仿佛)明艳—(鲜艳)时而—(有时)变换—(更换)集中—(集聚)等候—(等待)五、反义词。
明艳—(黯淡)集聚—(分散)蜿蜒—(笔直)拥挤—(松散)昏暗—(明亮)变化多端—(一成不变)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突兀森郁)的山(各色)的映山红(或浓或淡)的绿(高高)的山顶(好奇)的心情(缓缓)地流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突兀突出1.她的一双手很大,骨节(突出),颜色发灰,手掌全是茧子,看上去像满是锈斑的铁耙。
2.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漆黑乌黑3.她的头发(乌黑)油亮,好像黑色的瀑布一样泻下来。
4.内洞一团(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见。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曲折环绕地向上走。
(盘曲而上)2.鲜明艳丽。
(明艳)3.(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气势)4.形容光线非常暗。
(一团漆黑)5.形容变化极多。
(变化多端)6.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蜿蜒)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
2.试着给上文分段,并简述段意。
第一部分(①):开门见山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②~③):写途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④):介绍外洞的具体情景。
第四部分(⑤):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与情形。
第五部分(⑥~⑦):介绍内洞的具体情景。
第六部分(⑧):写游览完毕后,“我”乘船出了双龙洞。
3.在第⑥段中,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突出了内洞昏暗的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后作业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一、选择题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A.水流起头的地方。
B.事物的根由。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A.含某种成分多。
B.深厚,不淡薄。
3.下列词语不是近义词的是()A.灿烂——绚丽B.柔嫩——柔和C.安静——平静D.出现——显现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A.镶金边B.伟大的奇观C.充分的精力D.夺目的亮光5.“牌”字的音序、部首、总笔画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P片12B.B片12C.P片13D.B片13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感觉只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就.会撞破额角。
B.因为..内洞一团漆黑,所以..什么都看不见。
C.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如果..不比作什么,就.很值得观赏。
二、填空题7.比一比,组词语。
郁()额()陆()乳()都()领()击()孔()笋()端()源()笔()瑞()愿()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浙.江()臀.部()一簇.()漆.黑()窄.小()蜿蜒..()三、现代文阅读.......快乐阅读。
节约水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加上水资源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速度比人口的增速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
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资源。
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类文阅读-17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叶圣陶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
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
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
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
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
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
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
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1.“飞珠溅玉”的意思是,在文中描写的是的景象。
2.作者说的“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假如你在这样的境界里,会有怎样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吧。
3.阅读选文的第3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这时作者看瀑布是仰望的。
()(2)“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写出看瀑布的时间是黎明。
()(3)“千万枝银箭”指的是瀑布的水流。
()(4)作者说这个比拟“意境高得多了”是在批评双龙洞。
()4.下面的文字出自徐霞客的游记,从内容看,可以知道描写的是()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
A.双龙洞B.冰壶洞C.双龙洞和冰壶洞5.通过阅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冰壶洞里瀑布飞流而下,水珠四溅2.画出: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示例:我感觉瀑布似万马奔腾,又像银河决堤。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_记金华的双龙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下面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进:①向前移动。
②从外面到里面。
③接纳,收入。
④量词,用于旧式建筑房院前后的层次。
(1)内洞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________(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________(3)部队艰难地向前推进。
________(4)商店今天进了一批新鲜蔬菜。
________登陆: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
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
(5)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________(6)这种新型空调很快就登陆广州市场了。
________3. 照样子,写句子。
例: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粗的大树呢?________,是这样粗的大树。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________。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路上、________、外洞、________、________、出洞。
二、交流平台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内洞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选择正确选项打“√”。
A.亮×B.黑√C.大√D.小×E.奇√(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表现石钟乳和石笋颜色丰富的词是________,表现石钟乳和石算形态多的词是________。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训练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nà mǐbīng xiāng chú chòu shū cài yù fánggāng tiěbìng zào yǐn xíng xì bāo jiàn kāng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挣扎.(zhāzhá)剥.夺(bāo bō)小径.(jìng jìn)曝.晒(pùbào)绮.丽(qǐqí)应和.(héhè)曲折.(shézhé)纤.细(qiān xiān)三、比一比,再组词塔(_________)迫(_________)钟(_________)帜(_________)搭(_________)柏(_________)种(_________)织(_________)泡(_________)讯(_________)庞(_________)捷(_________)抱(_________)迅(_________)犹(_________)睫(_________)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
山(____)地(____)(____)天(____)地奔(____)不(____)横(____)(____)八(____)风(____)雨无线(____)(____)1.成语中包含近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中包含反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疼爱热爱1.外祖母生前最(________)我。
2.我们怎能不(_________)伟大的祖国呢?与其不如虽然但不是而是如果3.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______)老鸟,(______)小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é jiǎo shuǐ chénɡ shí zhōnɡ rǔ
()()()
shí sǔn ɡōnɡ shì shànɡ yuán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时宽时窄(ABAC):
2.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
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四、课文内容梳理:
本文的作者是。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时间是。
游览的顺序依次是、、、,最后。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
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
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
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
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
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o)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
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
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
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
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
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的石刻勒坐像。
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
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
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络绎不绝:
巧夺天工: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
4.用“”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你喜欢出去游玩吗?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额角水程石钟乳石笋宫室上源
二、1.笨手笨脚可亲可敬尽心尽力
2.承前启后感天动地声东击西
三、1.拟人2.比喻3.设问4.排比
四、叶圣陶浙江金华双龙洞4月14日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五、1.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大佛脚下
4.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
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六、您去过西湖吗?西湖美景驰名中外。
假期中,妈妈带我去杭州西湖游玩。
“花港观鱼”在西湖苏堤南侧,以花和鱼为主。
池内饲养了数千条红鲫鱼。
我大声地叫了起来:“啊,这里的鱼可真多呀!”参观的客人都在给鱼儿喂食,一群
一群鹅鱼儿游过来了,它们都想吃到食物,就在那里挤呀挤,张大嘴巴,让人们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嘴里。
接着,我们坐上观光船,游览西湖。
看见了断桥,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就在断桥上相见的,还留下一段美好的传说故事呢!然后,我看见了三座瓶型石塔,导游说:“那是三潭。
”有趣的是,塔腹里面是空的,球面上排列着五个洞,如在月明之夜,塔中点燃灯光,洞型印在湖面,会有许多月亮,真假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