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三年级上数学 第二单元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100以内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整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理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2. 目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实际应用3. 重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4. 难点: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练习:研究100以内加减法的更多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的设计1.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

1.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2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汇报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

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9页第1题的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课件出示)【学情预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说出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时,一定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也有学生会说进位、退位的地方容易出错。

2.复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口算大比拼,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笔算的较量。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9页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强调: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如:看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但要注意得数后面别忘了写“0”,用竖式进行计算时一定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在加百位上的数时别忘了十位上进上来的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节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节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节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四节内容,主要是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会复习如何将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以及如何将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节课中,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是重点,也是难点。

我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这一节课的内容。

我会问学生们:“如果你有2/3块蛋糕,然后你又得到了1/4块蛋糕,你一共有多少块蛋糕呢?”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尝试和解决一些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六、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解决一些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具体的题目,并要求他们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以及他们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至关重要。

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备课人:审核人: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

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二、基本练习1、口算。

52+35= 86-34=47+33= 36+20=23+69= 62-18=70-26= 65-15=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2、计算。

650+340= 370+480=390+250= 520+300=840-560= 750-540=440-150= 600-24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第二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第二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第二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第二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加深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2. 提高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地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案,并说明理由。

2. 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每块砖的边长是3分米,求教室的地板砖一共有多少块?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方形: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C=(a+b)×2面积:S=ab正方形: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C=4a面积:S=a²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客厅地面是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求客厅的面积。

答案:客厅的面积是15平方米。

2. 题目:妈妈买了一个正方形的桌布,边长是1.5米,求桌布的面积。

答案:桌布的面积是2.25平方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版当我站在讲台前,面对着三年级的学生们,我知道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启数学之旅,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奥秘。

一、教学内容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展开。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包括相同数位对齐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相同数位对齐和进位加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们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并能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有练习本、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实际情景,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瓶饮料3元,又买了一块面包5元,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计算。

2. 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子,比如23+45,我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示,并解释进位加法的原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计算。

比如:32+45、56+27等。

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比如:78+9、89+1等。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进行练习和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尝试解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互相纠正和补充。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估算。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2.难点:(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预计有6课时安排教学1.加法-----------------------------------1 课时2.减法-----------------------------------1课时3.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4.估算-----------------------------------1 课时5.整理和复习-----------------------------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9—10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课前准备1.预习新课。

2.复习旧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复习课。

教材中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等;2.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位和退位的处理;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小数点的位置处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小数点的位置处理;2.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价格标签,如商品的价格,找出小数点,并读出小数。

2. 小数的认识:复习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等知识,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3. 小数的比较:复习小数的比较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6.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2)选择题: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计算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应用题: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加减法运算的应用。

3. 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3.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2. 新课讲解: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3. 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提问和疑惑给予耐心解答。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 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附录练习四:1. 计算下列各题:(1)234 567 =(2)890 - 321 =(3)456 123 =(4)789 - 456 =2. 小明有365元,小红比小明多123元,小刚比小红少156元。

请问小红和小刚各有多少元?3. 一个数比234大156,比456小123。

请问这个数是多少?4. 小华有789个糖果,他给小明一部分糖果后,自己还剩下456个糖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第一单元“数的认识”进行复习和整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整数的理解,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以及理解数的加减运算。

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 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的理解。

2. 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3. 数学语言的表达和逻辑思维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算器。

3. 加减法练习题。

4. 小组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复习100以内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4. 课堂讨论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 实际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 总结和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位顺序。

2. 加减法运算:运算规则,运算方法。

3. 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一个小故事,用到的数学知识至少包括本单元学习的三个知识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对数字的认识,提高计算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细心观察和严谨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理解数位的意义。

2. 加减法运算:巩固不进位、进位加法以及不退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0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PPT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第一单元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10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加减法运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重点:加减法运算规则难点:进退位运算的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题目。

2. 选做题:回家后,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空间。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第一单元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展示的思维导图应清晰、简洁,包含关键知识点,如数的组成、读写方法以及数位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学习。

下面是我对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教材中涉及的章节有:1. 四边形的特点和分类;2. 三角形的特性;3. 圆的定义和性质;4. 各类图形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特性;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和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重点:各类图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房间的地砖、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概念及特性。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计算三角形和圆的周长、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有关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四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对错)(2)选择题:下列哪个图形是三角形?(A. 正方形 B. 三角形C. 矩形)(3)计算题: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 作业答案:(1)判断题:错误,圆没有角;(2)选择题:B. 三角形;(3)计算题:周长=10π厘米,面积=25π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如介绍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在历史、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2.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计时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2. 知识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实际问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4. 解题方法:逻辑思维、团队合作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2.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准备下周的测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乘除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细致和具有针对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真正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课时2—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知识要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重点难点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案个案一、准备学习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9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 86—34 47+3323+69 62—18 70—26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

(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三、技能训练集体研讨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提出的问题是什么?(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练习四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

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广州塔是我国第一高塔。

四、复习总结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课堂检测1、计算75+23时,想:75+( )=( ) ( )+( )=(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流程: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基础训练口算:9+6=5+5=6+8=8+6+1=8+2+1=6+5+1=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教学例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3、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4节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4节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节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第一、二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1. 对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 对第一、二单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 对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1. 对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 对第一、二单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1. 对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 对第一、二单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第一、二单元的教材、教案、PPT等。

2. 学生准备:第一、二单元的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二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整理和复习1. 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出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二单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者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通过解答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编写日期:2023年02月24日以上就是我根据你的标题编写的一份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旨在巩固学生对第二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内容包括: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进行复习,特别是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运算技巧;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表内乘法进行温习;同时,复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货币单位的知识,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些单位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能够熟练进行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

2. 通过复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货币单位知识的理解,并能在生活实际中正确运用。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运算准确性。

2.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3. 单位换算中的进率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加、减、乘法运算卡片。

2. 准备长度、质量和货币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单位换算的演示。

3. 学生每人一套加、减、乘法运算练习卡片。

4. 学生准备学习用计算器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知识,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

3. 重点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回顾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特别是进位加、退位减和乘法口诀的运用。

4.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7.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简洁,包括以下内容:- 第二单元复习重点:加法、减法、乘法- 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乘法口诀表- 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换算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
知识点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19
页“整理和复习”第
1题。

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分析:以前两题为例:计算
52+35,方法一:把35分成
30和5,52+30+5=87。

方法
二:把52分成50和2,35
分成30和5,50+30=80,
2+5=7,80+7=87。

计算86-34,方法一:把34
分成30和4,86-30=56,
56-4=52。

方法二:把86分
成80和6,34分成30和4,
80-30=50,6-4=2,50+2=52。

答案:87 52 80 56
92 44 44 50
1.口算。

34+22=
24+15=
55-23=
28-16=
答案:56 39 32 12
知识点2: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9
页“整理和复习”第
2题。

650+340=
370+480=
390+250=
分析:以370+480和
840-560为例:计算
370+480,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
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竖式计算。

380+290
720-470
答案:380+290=670
720-47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计算840-560,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

答案:990 850 640 820 280 210 290 360
知识点3: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0
页“练习四”第3题。

中央广播电视塔高
405米,东方明珠广
播电视塔高468米,
广州塔高600米。

(1)广州塔比中央
广播电视塔大约高
几百米?
(2)你能提出其他
数学问题并解答
吗?
分析:
第(1)小题:求广州塔比
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
百米,可以用减法估算。

第(2)小题:答案不唯一,
合理恰当即可。

答案:(1)把405看成400。

600-400=200(米)
答: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
塔大约高200米。

(2)(答案不唯一)广州塔
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大
约高几百米?
把468看成470。

600-470=130(米)
答:广州塔比东方明珠广播
3.解决问题。

这个学校大约有男
生()人。

学校
男女生总人数大约
是()人。

答案:350 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