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程序的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P
9 m 9 m
一、题目
如图1所示,一个厚度均匀的三角形薄板,在顶点作用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载荷。已知:P=150N/m,E=200GPa,=0.25,t=0.1m,忽略自重。试计算薄板的位移及应力分布。
要求:
1.编写有限元计算机程序,计算节点位移及单元应力。(划分三角形
单元,单元数不得少于30个);
2.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该问题(有限元软件网格与程序设计网格必
须一致),详细给出有限元软件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并将结果与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任选取三个点,对比位移值);
3.提交程序编写过程的详细报告及计算机程序;
4.所有同学参加答辩,并演示有限元计算程序。
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分析结构的步骤如下:
1)整理原始数据,如材料性质、荷载条件、约束条件等,离散结构并进行单元编码、结点编码、结点位移编码、选取坐标系。
2)单元分析,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3)整体分析,建立总刚矩阵。
4)建立整体结构的等效节点荷载和总荷载矩阵
5)边界条件处理。
6)解方程,求出节点位移。
7)求出各单元的单元应力。
8)计算结果整理。
一、程序设计
网格划分
如图,将薄板如图划分为6行,并建立坐标系,则
刚度矩阵的集成
建立与总刚度矩阵等维数的空矩阵,已变单元刚度矩阵的集成。 由单元分析已知节点、单元的排布规律,继而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每个单元对应的节点序号。
通过循环逐个计算:(1)每个单元对应2种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哪一种;
(2)该单元对应总刚度矩阵的那几行哪几列
(3)将该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加入总刚度矩阵的对应行列
循环又分为3层循环:(1)最外层:逐行计算
(2)中间层:该行逐个计算
(3)最里层:区分为第 奇/偶 数个计算
单元刚度的集成:[
][][][][][]'
'''''215656665656266256561661e Z e e e Z e Z e e e e k k k K k k k k k k +⋯++=⇓
=⇒==⇒==⇒=⨯⨯⨯⨯⨯⨯
边界约束的处理:划0置1法 X Y P X Y P 节点编号 单元编号
适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边界节点位移分量为已知(含为0)的各种约束。
做法:
(1)将总刚矩阵〔K〕中相应于已知位移行主对角线元素置1,其他元素改为零;同
时将载荷列阵{R}中相应元素用已知位移置换。
◎这样,由该方程求得的此位移值一定等于已知量。
(2)将〔K〕中已知位移相应的列的非主对角成元素也置0,以保持〔K〕的对称性。
◎当然,在已知位移分量不为零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改变了方程左端的数值,为
保证方程成立,须在方程右端减去已知位移对该方程的贡献——已知位移和相应总刚元素的乘积。◎若约束为零位移约束时,此步则可省去。
特点:
(1)经以上处理同样可以消除刚性位移(约束足够的前提下),去掉未知约束反力。
(2)但这种方法不改变方程阶数,利于存贮。
(3)不过,若是要求出约束反力,仍要重新计算各个划去的总刚元素。
程序如下:
变量说明
NNODE 单元节点数
NPION 总结点数
NELEM 单元数
NVFIX 受约束边界点数
FIXED 约束信息数组
NFORCE 节点力数
FORCE 节点力数组
COORD 结构节点坐标数组
LNODS 单元定义数组
YOUNG 弹性模量
POISS 泊松比
THICK 厚度
B 单元应变矩阵(3*6)
D 单元弹性矩阵(3*3)
S 单元应力矩阵(3*6)
A 单元面积
ESTIF 单元刚度矩阵
ASTIF 总体刚度矩阵
ASLOD 总体荷载向量
ASDISP 节点位移向量
ELEDISP 单元节点位移向量
STRESS 单元应力
%********************************************************** %初始化
clear
format short e %设定输出类型
clear %清除存变量
NELEM=36 %单元个数(单元编码总数)
NPION=28 %结点个数(结点编码总数)
NVFIX=2 %受约束边界点数
NFORCE=1 %结点荷载个数
YOUNG=2e11 %弹性模量
POISS=0.25 %泊松比
THICK=0.1 %厚度
LNODS=[1 2 3;2 4 5;2 5 3;3 5 6;
4 7 8;4 8 5;
5 8 9;5 9 6;
6 9 10;
7 11 12;7 12 8;
8 12 13;
8 13 9;9 13 14;9 14 10;10 14 15;
11 16 17;11 17 12; 12 17 18; 12 18 13;
13 18 19; 13 19 14;14 19 20;14 20 15;
15 20 21;16 22 23;16 23 17;17 23 24;
17 24 18;18 24 25;18 25 19;25 19 26;
19 26 20;20 26 27;20 27 21;21 27 28] %单元定义数组(单元结点号)
%相应为单元结点号(编码)、按逆时针顺序输入
COORD=[0 0;-0.75 1.5;0.75 1.5;-1.5 3;0 3;
1.5 3;-
2.25 4.5;-0.75 4.5;0.75 4.5;
2.25 4.5;-3 6;-1.5 6;0 6;1.5 6;3 6;
-3.75 7.5;-2.25 7.5; -0.75 7.5;0.75 7.5;
2.25 7.5;
3.75 7.5;-
4.5 9;-3 9;
-1.5 9;0 9;1.5 9;3 9;4.5 9] %结点坐标数组
%坐标:x,y 坐标(共NPOIN 组)
FORCE=[1 0 -15] %结点力数组(受力结点编号, x 方向,y 方向)FIXED=[22 1 1;28 1 1] %约束信息(约束点,x 约束,y 约束)
%有约束为1,无约束为0
%********************************************************** %生成单元刚度矩阵并组成总体刚度矩阵
ASTIF=zeros(2*NPION,2*NPION); %生成特定大小总体刚度矩阵并置0
%********************************************************** for i=1:NE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