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报告新领域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理论研究
究 的成 果 与 不 足 . 出 可 以借 助 西 方 “ 值 论 ” 指 导 中 国 的 古 典 诗 歌 索萃 取 中 提 等 来 力 国古 典 诗 歌 意 象 的 翻 译 策 略 。 关 键 词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意 象 ;“ 值 论 ” 等 ;翻 译
《 陵 桐 院 寺 )00 i 21 年第 1 ; 期
文 化 艺 术
中 国古典 诗 歌 意 象的翻 译 理 论研 宄
张 涌 1 陈 娟 3 , 2
( .安 徽 师 范 大 学 ,安 徽 1 芜 湖 2 1 0 4 0 0;2 铜 陵 学 院 ,安 徽 . 铜 陵 2 4 0 4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H31 . 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7( 0 0) 一 0 4 0 6 2 0 4 2 1 Ol 0 9 — 2
诗 歌 是 “ 学 中 的 文 学 ”通 常 形 式 简 单 却 寓 意 深 刻 ,言 文 , “ 在 此 而 意 在 彼 ,言 有尽 而 意 无 穷 ” ,中 国古 典 诗 歌 更 是 将 诗 歌 的 这 一 特 点 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凝 练 而 含 蓄 , 以 匠 心 独 它 尤 运 的 意 象 见 长 , 以 寥 寥 数 行 传 达 诗 人 厚 重 的 情 感 或 深 刻 的 能 哲理 。 方 汉 学 大 家 亚 瑟 ・ 利 认 为 “ 象 是 诗 歌 的 灵魂 ”我 西 韦 意 , 国 明 代 学 者 胡 应 麟 也 说 “ 诗 之 美 , 求 意 象 ” 古 专 。 诗 歌 翻 译 是 文 学 作 品 翻 译 中 的 难 点 , 歌 中 的意 象 由于 诗 蕴 涵 了丰 富 的 民 族 文 化 内 涵 , 方 面 能 加 深 读 者 对 诗 歌 的 解 一 读 , 一 方 面 却 加 大 了诗 歌 翻 译 的难 度 。 文 化 意 象 的理 解 与 另 传 达 正 确 与 否 ,直 接 影 响 到 译 语 读 者 对 原 作 的解 读 与 欣 赏 。 翻 译 的本 质 就 是 两 种 异 质 文 化 的 交 流 , 因此 梳 理 中 西 方 对 意 象概 念 的 不 同界 定 , 有 助 于 译 者 在 翻 译 时 寻 找 正 确 的 翻 译 将 视 角 , 择 合 理 的 翻 译 策 略 , 而 实 现 跨 越 文 化 障碍 。 诗 歌 选 从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 最 大 限 度 地 展 示 原 诗 的 风 采 , 化 意 象 的传 要 文 递 是 关 键 , 是 难 点 , 是 一 个连 续 选 择 和 顺 应 的动 态 过 程 。 也 它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我国的诗歌翻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越人歌》,汉代刘向的《说苑》记录了这首我国最早的译诗。
后来,进入北魏及唐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经的翻译活动也大量兴起,构成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经文、韵文翻译实践。
我国古代虽然诗歌翻译实践颇丰,也了很多翻译策略与经验,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诗歌翻译理论。
近代以来,为引进西方诗作,推广我国诗歌艺术作品,许多译家学者开始了对诗歌翻译理论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国诗歌翻译脱胎于文学翻译,且两者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该时期诗歌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1919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使得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诗歌翻译作品激增,引发了各学者对诗歌翻译的思考与辩论。
这一时期,由于诗歌翻译理论基础的缺乏,针对诗歌翻译的讨论大多局限于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一词,因为鲁迅的大力提倡而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也因为他“宁信而不顺”的理论,而遭到人们的误解和反对。
其实,鲁迅的所谓“直译”并非“死译”,不是死板地对照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原文多少字,译文也多少字。
1/ 5“直译”强调的是“信”,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是针对当时为迎合中国读者文化背景而在译文中歪曲原文的“乱译”怪象所提出来的。
正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就其“宁信而不顺”理论解释道:“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为‘跪在膝之上’……乃是说,不妨不象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
这里就来了一个問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
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意译则以传达原文本意本意及思想为宗旨,不受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认为应给予译者适当的自由。
茅盾在其《译诗的一些意见》中明确提出意译一词:“我也赞成意译——对于死译而言的意译,不是任意删改原文,以意译之的意译;换句话说,就是主要在保留原作神韵的译法。
中国典籍诗歌英译的意义识解——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
中国典籍诗歌英译的意义识解——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童婧【摘要】对于诗歌翻译这一特殊的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文章将中国典籍诗歌与认知语义识解观相结合,通过语义的主观识解性,从识解观的五个主要维度,对李白《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评析,正确识解原诗意义,准确传达原作者在原文中的意图.【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认知;识解;诗歌翻译;《送友人》【作者】童婧【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界开始引入认知学的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
这种全新的研究方法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翻译与认知的结合取得了更加卓越的成就。
[1-4]在这些已有的研究中,将认知语义识解观与诗歌的翻译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够系统。
中国典籍诗歌的英译一直是当今学者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以改变“走出去”与“引进来”比例失衡的现状。
这些都表明了诗歌翻译的认知研究仍具有很大的潜力与价值。
二、认知语义识解观认知语法是认知语义学下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以语义的概念来定义语法的概念。
他们认为,语法结构取决于人们的认知系统和语义结构,因此,要将其描述清楚,必须从概念及语义描述着手。
[5](P23)20世纪80年代,Langacker指出语言主观性的同时,还阐明了解决它的具体方案,即识解。
所谓“识解”,即为面对同一场景,因其所采取的不同理解方式,导致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产生的一种认知能力,同时也是形成一个概念、语义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本质上,语义是赋有主观识解性的。
[6](P15)Langacker在《认知语法基础》中,对识解的维度作出了划分,它主要包括: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及突显五个方面。
[6](P4)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致意义的多样性以及同一文本译文多样性的产生正是源于对这几个方面的不同选择。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有一批西方学者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进行翻译和研究工作。
最早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西方传教士首次将中国文学带入西方世界。
这些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翻译的方式将中国古典诗歌介绍给了西方读者。
但是真正系统化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一些具有中国通或中国文学研究背景的西方学者开始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并将其出版。
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是美国学者郭实,他在1920年代翻译了《全唐诗》(Complete Tang Poems)并将之出版。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翻译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工作愈发深入。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翻译之一是西方学者艾略特(Ezra Pound)的《大雅集》(The Great Yuan Collection),该译本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大影响,并对后来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诗歌被翻译成英文,并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流通。
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参与到翻译工作中,他们致力于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和内涵传达给全球读者。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
不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在不断努力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传达给全世界。
翻译与传播中国新诗在英语世界
翻译与传播:中国新诗在英语世界◎海 岸摘 要: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已历经几个世纪,但重心无疑落在中国古典诗歌,对新诗的译介起步晚,在近三十年间才获得迅速的发展,经历了从译介朦胧诗派到第三代诗人、70-80后诗人的转向,却也承接了西方源自“玉书”译介中国诗歌的文化传统。
近十年来笔者参与翻译出版双语版《中国当代诗歌前浪》(2009)《归巢与启程——中澳当代诗选》(中国卷, 2018)项目,译写/编辑中国大陆近百位在20世纪50-80年代出生,坚持汉语写作的先锋诗人的作品,发现中外译者真诚的合作也为英译中国诗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示范与启示。
关键词:中国新诗 翻译与传播 中外译者合作十年前,笔者在编选《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2007)时,发现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已历经几个世纪,但重心无疑落在中国古典诗歌,对新诗的译介显然起步晚、影响弱,但也经历了中国古典诗歌从欧洲英伦传入美国的相似历程,在近三十年间获得迅速的发展。
中国新诗的译介与传播最早的中国新诗英译本见之于英裔作家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和其北大学生陈世骧先生(1912—1971)合译的《中国现代诗选》(Modern Chinese Poetry,伦敦达克沃思[Duckworth]出版社,1936),随之是美籍英裔作家白英(Robert Payne)英译的《中国当代诗选》(伦敦,1947)。
优秀的中国新诗英译本出现在美国,例如,美籍华裔学者许芥昱教授(1922—1982)编/译的《二十世纪中国诗》(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双日[Doubleday]出版社,1963),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现代诗的英译诗集,常被认为是英译中国现代诗的经典。
香港著名翻译家宋淇与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较早地在《译丛》(Renditions,1983年春秋19—20卷)向外译介《朦胧诗选》(Mist: New Poets from China,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翻印),编/译出版《山上的树:中国新诗选》(Trees on the Mountain: An Anthology of New Chinese Writing,译丛[Reditions]出版社,1984);同时,新西兰汉学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 1897—1987)在北京编/译出版《大道上的光影:中国现代诗选》(Light and Shadow Along a Great Road:An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4)。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2000~2019)——以《中国翻译》文献计量研究为例
2021年6月外㊀文㊀研㊀究Jun.2021第9卷第2期FOREIGNSTUDIESVol.9㊀No.2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2000 2019)以‘中国翻译“文献计量研究为例皖西学院㊀刘㊀虎摘㊀要:本文对‘中国翻译“新世纪以来刊发的所有理论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借此窥探过去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脉络和走向,为学界同行提供一份翔实的历时研究参考资料㊂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文章可以分为五大类,西方翻译理论研究㊁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㊁翻译实证研究㊁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㊂总体来说,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占据明显优势,但2009年后其发展势头减缓,稳中有降;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紧随其后,2010年后其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翻译实证研究从无到有,自2004年起步并逐渐发展壮大;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持续受到学界的关注,2010年后其发展逐年走高;翻译教学研究起步平稳,2009年后成为研究热点之一㊂最后,针对中国翻译研究 中西话语生态失衡 的缺陷,本文提出了 三结合 的解决方案,并将其纳入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之中,期待为未来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一条道路㊂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国翻译;文献计量分析;高频关键词;高引用文章中图分类号:H05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23(2021)02-0080-09一㊁引言以1987年 中国首届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 和 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 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正式起步㊂这两次研讨会 吹响了学科建设的集结号,标志着学科理论研究共同体正式形成㊂翻译学者整体展现出学科自觉和理论自觉,中国译学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蓝红军2018:7)㊂从1987年到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翻译学界的理论意识不断觉醒,对翻译研究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㊂学者们围绕翻译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 翻译学科的性质问题㊁翻译研究的中国特色问题以及建立独立翻译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 (谭载喜2012:7),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㊂这一时期,翻译学界的关注焦点从单纯的翻译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逐渐过渡到引进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到了世纪之交,又转向了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㊂(韩子满2019)至此,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其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度拓展,呈现出明显的多维度㊁多视角㊁跨学科的特点,如胡陈尧(2019:106)所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走出了一条博古通今㊁融汇中外㊁跨域创新的研究道路㊂ 那么,21世纪20年以来中国翻译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其发展脉络和走向如何?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本文将致力于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期待总结21世纪头20年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经验,并为其将来的发展建言献策㊂二㊁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过去几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曾经做出过回顾和反思,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总结了其特点和成就㊂何刚强(2015)将过去3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归结为3个方面:1)中国学界视野得到拓宽,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普遍比较深入;2)翻译研究被广泛看作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参与;3)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先导作用愈发明显,引发了应用翻译研究的异军突起㊂许钧(2018)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翻译研究走过了一条开放㊁探索㊁互动和创新的发展道路:从初始开放和借鉴,引介西方翻译理论,到强化交流与反思,学习和探索研究方法,再到关注理论话语建设,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发展翻译教育,探索具有自身学术品格的理论体系㊂韩子满(2019)则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划分为5个阶段,即恢复与整理期㊁对外借鉴活跃期㊁学科意识觉醒期㊁研究与深入拓展期和理论与对象创新期,并以每个时期内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把这5个时期串联在一起㊂以上学者提纲挈领式地总结了中国译学发展的轨迹和成就,粗线条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图景㊂然而,所有这些回顾和反思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都是经验式㊁随感式的定性点评,得出的结论往往过于简单㊁笼统和泛化,其中遗漏了很多重要细节,更无法看清各个时期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走向㊂因此,它们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意义㊂有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详细扫描过去20年间中国译学研究权威期刊‘中国翻译“刊载的所有理论文章,借此集中展示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脉络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的‘中国翻译“上刊载的理论文章包括两大类:即针对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翻译家访谈以及翻译史研究等宏观理论问题的文章,与针对具体翻译技巧㊁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证研究的微观理论问题的文章,但不包括译著评析㊁人物介绍㊁翻译史话㊁读者论坛㊁译界动态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既不研究翻译问题,也不包含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没有明显的贡献㊂这样,本文收录的文章全部属于针对翻译理论㊁方法㊁技巧和教学等问题的研究,属于典型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文章㊂三㊁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1)21世纪头20年以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含子类)呈现何种发展趋势?3)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启示?(二)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在线检索‘中国翻译“2000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所有理论文章,并通过标题㊁关键词㊁摘要和全文通读将这些文章分类(含子类)㊂分别统计文章总数㊁年度文章总数㊁年度分类别(含子类)文章总数,并考察位居使用频次前4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的分布情况㊂然后,借助图表和各种可视化研究工具(饼状图㊁折线图和柱状图)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21世纪头20年来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并对其将来发展提出建议㊂(三)数据分析1)总体分析统计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翻译“发表的理论文章总数和分类别(含子类)文章数量,通过后者与前者的比例关系了解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情况㊂2)年度对比分析统计各类别(含子类)文章年度发表的数量,据此了解过去20年间各类别研究(含子类)的动态和走势;对比各类别(含子类)之间的变化关系,据此了解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详细变化情况㊂3)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分析以位居使用频次前4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为研究对象,找出它们所对应的研究热点和动态,据此旁证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热点分布和趋势㊂四㊁研究结果(一)总体结果中国知网在线检索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翻译“共发表理论文章1222篇㊂分类(含子类)如下:A类:西方翻译理论研究(A1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㊁述评和西方翻译家访谈;A2运用西方翻译理论的原则㊁方法或范式来阐释各种翻译问题;A3西方翻译史研究)㊂B类: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B1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2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掘整理;B3中国翻译史研究)㊂C类:翻译实证研究(C1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2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㊂D类: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D1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D2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3翻译与跨文化交际)㊂E类:翻译教学研究(E1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2MTI课程的思考㊁设计和优化)㊂表1㊀各类别(子类)文章发表情况总表类别(子类别)A类B类C类D类E类A1A2A3B1B2B3C1C2D1D2D3E1E2数量22624513274457650262152809321总数/占比484/39.61%395/32.32%76/6.22%153/12.52%114/9.33%㊀㊀如表1所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A类)论文共计484篇,占总数的39.61%;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B类)论文共计395篇,占总数的32.32%;翻译实证研究论文(C类)共计76篇,占总数的6.22%;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D类)论文共计153篇,占总数的12.52%;翻译教学研究(E类)论文共计114篇,占总数的9.33%㊂由此可见,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21世纪头20年以来整体上表现出如下态势(见图1):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备受学界青睐和重视,其论文产出占据了最大比例㊂其次,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在论文产出比例当中位居第二㊂学者们在积极引进西方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同时,也不忘思考并发展中国本土翻译理论㊂再次,翻译与文化传播和翻译教学研究也是译学界关注的热点㊂翻译与文化传播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针对翻译教学的讨论也十分活跃,翻译实证研究则逐渐兴起,方兴未艾㊂图1㊀各类别文章发表情况此外,每个子类研究在整体上表现如下: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和述评和西方翻译家访谈(A1子类)㊁西方翻译理论的原则㊁方法和范式的应用(A2子类)以及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1子类)这3个板块共同构成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大半个江山,其论文产出占比高达60.97%㊂翻译与跨文化交际(D3子类)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2子类)是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关注的重点;而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1子类)则是翻译教学研究的主要侧重点㊂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1子类)和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C2子类)论文产出只占很小的比例,单从数量来看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发展趋势㊂(二)年度分析结果1)总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对比每个研究类别的年度发展变化,可以发现近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总体脉络和趋势(图2):图2㊀五大类别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和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共同占据了过去20年中国翻译学研究的主战场㊂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从2000年到2009年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但2009年以后则有所起伏,虽然仍处于核心地位,但整体波动较大㊂从2000年到2011年,学界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显著强于中国翻译理论㊂但从2012年开始,对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关注则超越了西方翻译理论㊂其次,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的总体走势是平稳增长:该类别虽然在2000年到2010年间变化波动不大,但从2010年起则稳步攀升㊂翻译教学研究则常年保持一定热度:该类别从2009年起迅速升温,到2013年达到高峰,其后又渐趋平稳㊂总之,这两个类别在过去20年里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㊂翻译实证研究则从无到有,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从2004年起其关注度则逐渐攀升㊂2)详细发展脉络和趋势对比每个子类别的年度发展变化,可以发现近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详细脉络和趋势:其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介㊁述评和西文翻译家访谈(A1子类)以及西方翻译理论的应用(A2子类)的研究呈锯齿状分布(见图3),表明它们虽然都是研究热点,但年度变化冷热不均㊂2007年以前,A2子类研究明显强于A1子类,但随后两者基本上交替上升下降,最后又归于平衡㊂西方翻译史研究则是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㊂图3㊀A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A1 A3)其二,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思考㊁评析㊁运用和中国翻译家访谈(B1子类)的研究逐年走高(见图4),特别是2011年以后的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A1和A2子类㊂中国翻译史研究(B3子类)似乎受到了特别重视,逐年走高㊂然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则萎靡不振,除了个别年度有所收获外,基本没有什么进展㊂图4㊀B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B1 B3)其三,翻译实证研究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C2子类)更是从2009年起才有所起色(见图5)㊂基于观察㊁实验和调查问卷的实证性研究(C1子类)2003年后获得发展,但其论文产出还是大起大落;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有所进展,但其成果仍然很不突出㊂图5㊀C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C1 C2)其四,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D1子类)似乎一直不受关注,20年来鲜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译介传播(D2子类)从2008年以后则受到了极大关注,其研究成果节节攀升㊂翻译与跨文化交际(D3子类)曾经是研究热点之一,但2010年以后渐趋平缓(见图6)㊂图6㊀D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D1 D3)最后,关于口笔译教材㊁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E1子类)的研究一直都有成果产出,并且在2009年到2013年间形成了一个研究高潮(见图7)㊂MTI课程的思考㊁设计和优化(E2子类)的研究从2009年起异军突起,到2013年达到高峰,随后逐年平稳下降㊂图7㊀E子类年度变化对比折线图(E1 E2)(三)高频关键词和高引用文章分析1)高频关键词分析考察表2和图8,可知过去20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热点涉及领域多㊁跨度大㊁范围广㊂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表2㊀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翻译228翻译理论19误译13主体性11翻译研究66诗歌翻译18语料库13策略11文学翻译45法律翻译18翻译硕士教育13意义10翻译策略42口译研究17规范12忠实10英译38同声传译17翻译标准12汉译英10翻译教学35归化17语言服务12翻译原则10译者28方法论14翻译能力11翻译伦理10口译22口译教学14翻译史11翻译过程9异化21译介14意识形态11语境9翻译学21汉英翻译13机器翻译11隐喻9图8㊀高频关键词柱状分布图㊀㊀A.西方翻译理论研究㊂西方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术语,例如异化(21)㊁归化(17)㊁方法论(14)㊁规范(12)㊁意识形态(11)㊁主体性(11)㊁忠实(10)㊁翻译伦理(10)㊁语境(9)和隐喻(9)等出现总频次高达124次,可以说炙手可热㊂B.翻译教学和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㊂翻译教学(35)和翻译硕士教育(13)达到了相当高的出现频次㊂这与前文所得出的分析结果 翻译教学研究则常年保持一定热度 相吻合;而文学翻译(45)和译介(14)则受到了更为强烈的关注㊂这与前文D2子类 从2008年以后则受到了极大关注 和D3子类 曾经是研究热点之一 相互印证㊂C.语料库(13)也占据了一定的出现频次,但其热度还不十分显著㊂这与前文语料库量化研究成果 仍然很不突出 也形成了相互照应㊂2)高引用文章分析考察表3,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热点涉及的主题和其受追捧的程度:表3㊀论文最高引排序表论文名称引用频次论文名称引用频次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2179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592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1513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579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外宣翻译工作1473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569续表3论文名称引用频次论文名称引用频次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1346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568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1304儿童文学翻译刍议556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1282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530生态翻译学解读1197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527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1030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和翻译策略研究:以葛浩文为例515谁是翻译主体948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505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的启示866多元系统论495翻译选择的目的性820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487选择与适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806伽达默尔哲学阐释与翻译研究478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736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460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726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456口译训练:内容㊁模式㊁方法707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445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699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435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647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433也谈归化与异化636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424译员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607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409认知语言的翻译观604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384㊀㊀首先,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一枝独秀㊂其研究热度㊁可及度和认可度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研究㊂在所有40篇论文中,有27篇属于这一类㊂排名前10位的高引论文中,有5篇属于此类,前20位中有12篇,前30位中有19篇㊂ 归化㊁异化㊁意识形态㊁功能主义㊁文本类型㊁语用顺应㊁接受美学㊁哲学阐释㊁关联理论㊁多元系统以及后殖民视角 等主题已然席卷了整个中国翻译研究空间㊂其次,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热度和可及度㊂在高引论文当中,也出现了众多此类论文,例如 中国的文学翻译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以及对翻译主体的讨论㊂还有从崭新的视角看待翻译本质的论文,例如 生态翻译学解读 和 生态翻译学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而且引用频次还非常高㊂这与前文的分析结果 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也受到了特别关注 保持一致㊂最后,翻译教学类论文在最高引排行榜上也十分引人注目,其研究成果的可及度和接受度可见一斑㊂例如 口译训练:内容㊁模式㊁方法 译员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 和 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 这3篇论文的引用频次十分靠前㊂五、讨论与建议(一)讨论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过去20年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整体上呈现出 三强三弱 的特点,即西方理论强,中国理论弱 现代理论研究强,传统理论研究弱 理论性研究强,实证性研究弱 ㊂另外,各个理论子板块研究的活跃程度随着时间变化也有所波动㊂下文结合这些特点产生的学术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语境化的分析,以阐明其背后的动因㊂从学术背景来看, 西方理论强,中国理论弱 的特点很可能是两者之间发展程度严重失衡造成的㊂西方翻译理论借鉴了包括语言学㊁文学㊁哲学㊁文化研究㊁美学㊁认知科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出了一个较为科学而严谨的理论体系,可以多角度㊁跨学科地阐释整个翻译过程㊂例如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问题;意识形态㊁多元系统㊁翻译规范㊁后殖民等文化学派理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和政治层面揭示翻译行为背后的各种操控因素;阐释学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翻译过程中原作㊁译者和译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从人类思维层面解释翻译现象㊂反观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却远未达到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程度,缺乏逻辑性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难以用来指导翻译理论或实践中遇到的纷繁复杂的难题㊂这样,学界自然会青睐一个成熟可靠的理论体系,并推广运用,从而形成了目前 西强中弱 的理论格局㊂ 现代理论研究强,传统理论研究弱 可能是由于传统理论的现代阐释转换不易,或者过于抽象㊁笼统,并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㊂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见诸古代佛经翻译的序㊁跋㊁例言或评注之中,例如,唐玄奘的 五失本 三不易 求真喻俗 等等㊂它们以零散的方式存在于古籍当中,不成体系㊂严格来说,它们还只是翻译经验而非翻译理论㊂(周忠良2016)要发掘整理这些古代文献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收效甚微,不如直接从现代翻译实践中提炼出合适的理论并加以运用更为方便㊂ 理论性研究强,实证性研究弱 则可能是实证性研究自身的特点造成的㊂一般来说,自省式㊁归纳式的理论思考总是先于实证研究㊂先是有了理论总结或假设,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㊂这样就会在大规模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似乎前者总是要先于后者达到繁荣㊂语料库翻译学是翻译实证研究的代表,但是由于起步晚㊁数据采集和分析时而会遇到困难㊁研究周期长等不利因素,造成了当前翻译实证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论研究的状况㊂从年度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2010年前后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以及翻译教学和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逐渐兴起㊂这是 三强三弱 总体格局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㊂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这个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官方政策的扶持㊁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加深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现实需求等因素㊂首先,2012年以后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研究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官方大力提倡挖掘中国自身的翻译理论,给予了项目申请和出版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学界意识到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研究的价值㊂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少原创翻译理论,例如变译理论㊁玄翻译学㊁大易翻译学㊁和合译学理论等等㊂其中,生态翻译学理论首次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解读翻译本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㊂从高引文章分析来看, 生态翻译学解读 和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2篇文章被引频次竟都达到1000次以上,其热度和认可度可见一斑㊂这表明中国学者从一味追捧西方翻译理论回归到了理性,开始专注于本土翻译理论的建设㊂其次,翻译教学类研究从2009年起成为热点之一,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㊂这也归因于官方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在政策上的扶持㊂自2007年以来,MTI学位教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课程设置㊁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也火爆起来,从而大大增加了翻译教学研究的热度㊂再次,翻译与文化传播类研究自2011年起稳步攀升㊂这与官方政策的支持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现实需求密不可分㊂由于中国政府大力实施 中国文化走出去 工程,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传播自然成为研究热点㊂特别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学界更是聚焦于这方面的讨论㊂(二)建议上节 三强三弱 的讨论实际上暴露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㊂一言以蔽之,就是 中西理论话语生态失衡 (周忠良2016:89)现象㊂中国学界似乎已经习惯于臣服于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学会了用洋话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其演讲的主题㊁措辞㊁腔调已然全盘西化㊂长此以来,离开了西方翻译理论话语,中国本土翻译研究大厦就会轰然垮塌,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核心理论支撑㊂这个状况必须改变㊂为此,本文强烈呼吁建立中国自身的翻译话语体系,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为依托,融合西方理论话语中积极的成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翻译理论话语体系㊂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三结合 ,即古今理论话语相结合㊁中西理论话语相结合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㊂古今理论话语相结合,就是在现代学术话语规范的指引下,将中国传统典籍中蕴含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和转换,为现代翻译理论研究服务㊂这方面已经有学者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朱志瑜(2001)将中国古典玄学中的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进行现代转换,发展出了神。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深刻的意象和意境,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翻译学者的兴趣和探讨。
英译中过程中,如何传递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篇论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问题。
二、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意象和意境一直是翻译中的重要话题。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但是这种传达常常难以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其表达方式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因此,翻译要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认知和文化的差异。
在相关研究中,许多学者对古诗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比如,陆谷孙等学者研究了《诗经》的英译问题,认为翻译要尽可能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还要考虑到书写者和翻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
另外,梁启超、钱钟书等学者对唐诗、宋词的翻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观点。
三、研究问题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由于古代文化和现代语言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本研究主要探讨一个问题: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如何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
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表达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意象和意境如何被传递。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比较,本文将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意象和意境传递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国古诗词英译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预期结果是:准确地传递原作的意象和意境,注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提高翻译品质。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一、本文概述《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一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脉络、现状以及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国诗歌翻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从古代的译经事业到近现代的诗歌翻译活动,展现了中国诗歌翻译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诗歌翻译的现状,包括翻译方法、翻译质量、翻译理论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诗歌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诗歌翻译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文章关注了近年来在翻译主体性、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新理论如何为中国诗歌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文章总结了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展望了未来中国诗歌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促进中国诗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推动中国诗歌翻译理论研究走向新的高度。
二、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中国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样,从古代的《诗经》《楚辞》到近现代的现代诗,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将中国诗歌翻译成外文,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
随着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国的诗歌开始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外传之旅。
到了近现代,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诗歌翻译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诗歌翻译的特点在于其注重意境的传达和韵律的保持。
意境是中国诗歌的灵魂,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因此,在翻译中国诗歌时,译者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并尽可能地将其传达给译文读者。
同时,中国诗歌的韵律也是其独特之处,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重保持原诗的韵律美,使译文在形式上也尽可能接近原诗。
浅谈中国古诗中意象的英译
浅谈中国古诗中意象的英译作者:赵彦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3期摘要: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
因此意象的翻译对于成功地翻译诗歌至关重要。
本文以唐诗《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为例,通过分析不同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以总结出诗歌意象翻译的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中国古诗;意象;翻译[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3--01一、引言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古诗的关键。
本文从译者角度入手,以期通过对比不同译本,探讨典籍英译的规律和策略。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意象的内涵及特点;第二部分选取了《枫桥夜泊》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意象翻译的策略。
二、意象的定义及中国古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庞德认为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理智和感情的综合体。
诗人余光中说:“所谓意象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诗人的内在之意”。
意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象则是表达内容的载体,是一种形式。
作者的主观情感借助于客观的外界事物表达出来。
中国意象多种多样,粗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国古诗中意象大多为静态意象,比起流动的意象,静态的事物给人的画面感更强,更适合抒发感慨思想。
静态的意象更注重瞬间的体验和感受。
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一幅典型的静态意象。
其次,古诗中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感情基调和内涵意义。
像菊花代表高洁,竹子代表气节。
这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已有了特定的意义。
翻译时译者要对意象的内涵意义有所了解。
三、《枫桥夜泊》译本对比研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共28个字,其中有17个是对景物的描写,共出现7个意象,据统计目前该诗已有40多个英文版本,本论文选取了许渊冲,王守义的两个译本加以对比分析。
翻译标准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V0 . 1 No7 1 3 .
长春 师范 学院 学报 ( 人文社 会科 学版 )
Jun lf hn cu om l nvri( u n i d oi c ne) o rao agh nN r a u i syH maie a c l i cs C e t t s n S aS e
,
我们 不
对于 中国传统的诗歌 ,翻译界总是从不同角度对 同一篇作品给出不 同的译本。下面是唐代诗人李 白 《 送友人》 的三个译本。
送 友人
青山横北郭 ,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 日 故人情 。挥手 自 兹去 ,萧萧班马鸣。 译文 1 :
样 的 审美情 趣 ,具 备一 种 多层 次 的译 文 欣 赏能 力 ,根据 不 同 的文风 吸 收 自己 的信息 。对 于译 作 来 说 ,我们 可 以从 不 同的角 度 、层 次 和标准 去进 行较 为客 观 的评 价 。
一
、
中国 典诗歌 翻译
( ) 中国古典 诗歌 的不 可译 性 一
【 辜正坤. 2 1 中西诗 比较鉴赏与 翻译理论【 .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0 4 20 【 郭建 中. 3 1 文化与翻译【 .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0 . 2 0 0
f] 4 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 文学概论[ ]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0 . 2 5 0
・
46 .
A Far we lt i n e l o a Fr e d W ih ab uel fmo n a n o t f hewalAn a to ect t u v f t dHe e y u mus e r t l i o u t i sn rh o l ne t / d e s ft i awhi c r eo e h y e wa r o tla e me a d d ita yLi o s n d wae -p a th n r dso lsIs l h n fy u i la i g co / o i he s s t n rf wa / ke a lo e e tr ln u d e fmi / halt i k o o n a fo tn lud S n t un e e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
英语知识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辜正坤北京大学一、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就略论要明白中国近百年的痔歌翻译及翻译理论的意义,有必要简单回顾中国古代的诗歌翻译实践。
中国占代诗歌翻译实践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
史书记载的最早的诗歌翻译是《越人歌》,据西汉学者刘向(前77《前77年——前6年)《说苑•善说》中所记楚大夫庄窄讲述的《越人歌》故事,我们知道这首歌词的翻译大概发生在公元前540年左右。
”从《善说》中的“於是乃召越译”句,我们还知道那时就有了比较专业的翻译:[作者。
另据后来学者的考证,此歌系“周代南音中产生于越地的歌曲”,其历史可谓高古。
当代有学者进—一步考证《越人歌》实为壮族先民之古歌。
梁简文帝萧纲命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也收入了《越人歌》,可见这首原本由划船人唱出的歌词,已经被看作正宗的诗歌作品,因此说它的翻译是诗歌翻译,应该没有疑义。
而从翻译诗歌成为诗歌选集的条目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文学与原创文学在中国古代似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关于翻译文学与原创文学在中国古代似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这个假设,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证据。
例如另一首广为流传的匈奴人歌曲即是明证。
据《史记•匈奴传》,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获三万多人。
是时,匈奴有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歌旨载于北凉人编《西河故事》,转载于唐开元《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及唐末《十道志》。
宋《乐府诗集》及明《丹铅总录》亦收此诗。
不过究竟谁是译者,却没有一本诗集提到。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概念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概念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文脉传承的瑰宝,被誉为“无以伦比的文学真经”,在历代诗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风格和精华,深受民众喜爱。
中国古典诗歌译作兼具美学和艺术特色,能有效传达原作内涵。
再现古典艺术概念、诗歌中各种技巧和手法对翻译者来说是一个严谨挑战,需要考虑语言学、文学分析等一系列问题,以此确保翻译效果令人满意,翻译美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这些技巧及艺术概念的潜藏,更好地传达出古典诗歌美学之精髓。
首先,要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表现力翻译准确无误,借助翻译美学的指导,可以发掘原诗语义和丰富的修辞意象,利用翻译策略,运用空间、节奏、音色等工具去重现原作的结构特色,保证英译文之和谐韵律,于时空框架内完美还原古典神韵。
其次,翻译美学会帮助我们拓宽诗詞表达,塑造一幅空灵如诗的诗画,保留原文情调。
中国古典诗歌章句折腰,能动达意,若将其中的语言细节分解,可以发掘更多翻译技巧。
例如,形容词可翻译为動词或副词来强调原文状态;此外,类比、拟人物法等技巧也可以赋予英译文更深厚的内涵。
当读者读到深婉的意象比喻及寓言时,会触觉到古典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完美营造出一种诗词世界。
最后,要正确理解原语言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视野,即以更宽敞视角分析翻译语境,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准英译文的最佳表达,让古典诗与英文理性的语言文化完美融合,使翻译效果更丰富具有艺术性。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要求翻译者掌握诗词线索和表现技巧,用优雅的语言子路,借助翻译美学的支撑,才能将其中的艺术概念展现出来,彰显古典诗歌韵律结构之美。
把握翻译美学,即可让诗歌唱响文化底蕴之曲,将中国古典诗歌译作灵动妩媚,营造出明朗、活力四射的诗词世界。
奈达功能对等视阈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摘要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映,其中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理论,它不再局限于原文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对比,而是将重心转移到读者的反应上。
功能对等理论的这一创新思想在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译界的学者及翻译理论家们试图用该理论来解释翻译现象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因此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颇丰,但是以该理论为基础来系统研究诗歌翻译还很缺乏。
鉴于此,作者尝试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诗歌翻译的研究中。
论文的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中西方对于中国古诗词翻译的研究及与古诗词翻译相关的理论;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主要概念、其对翻译的指导作用;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语料的收集以及研究的框架;论文的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选取了中国古典诗词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译;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最后论文得出结论: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译者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奈达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认知语言视角下诗歌的隐喻翻译技巧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1
认知语言视角下诗歌的隐喻翻译技巧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近年来,各种在翻译方面的理论大量的出现,其中包括认知语言學的出现给翻译带来了新的研究发展。
在此之前,少有人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隐喻,更不用说会研究诗歌中的隐喻现象。
本文以大量的诗歌为媒介,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讨论研究了诗歌中隐喻翻译的不同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诗歌隐喻翻译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对于隐喻翻译技巧从修辞方面转向认知方面,该趋向的标志是由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著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两位大家提出隐喻的核心是从一类事物中经历和了解另一类事物。
也就是以此述彼。
以认知方面的知识来讲,隐喻和诗歌就是同质的东西。
诗歌体现的就是诗人通过对另一件事物的叙述自己想法来掩盖自己真正的内心之情。
一、概论隐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就存在了,通过人类对于认知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之前对于隐喻的理解是其为一种修饰语言的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法。
然而,如今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学者却认为,隐喻不单纯是一种单纯修饰语言的现象,而是人类认知的范畴。
为什么从事翻译的工作者都觉得翻译很难?翻译文学、诗歌更是难度加大?正是因为隐喻属于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模式,是人类在创建概念结构所必不可少的认知方式,是基于具体的鲜明的客观物体和熟知的概念来理解和懂得不具体的、不熟悉的物体和概念的步骤。
著名的美国诗歌家罗伯特说过诗,换言之,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事物,从而可以得知诗歌翻译的难度之大。
而 Newmark 指出,“隐喻翻译成为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译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诗歌可译或不可译,诗歌翻译是文学还是艺术”之争,主要是因为诗歌的主题——隐喻这一表达方式在“作祟”。
那么,诗歌隐喻是否具有可译性?尤金·奈达认为,只要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都可以用其他语言来表达清楚。
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可以通过寻找翻译对等物,对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进行适当的重组来实现。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关注,诗歌翻译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加之相关的理论及方法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积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早的严子翔《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和杨春霞的《英汉古典文学翻译》等理论基础研究入手,进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后史蔡范陆《译诗学》等定性研究,以及李明杰《英汉诗歌翻译之禅》等定量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
在翻译理论方面,可以从认识论、生动性理论、实践型理论、新和谐理论等几个主要方向进行梳理,其中有些是继承传统理论,有些是开拓新空间,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另外,在翻译方法方面,比如一些外文翻译家、文学翻译家、诗歌翻译家等,都提出了自己非常明确的翻译方法,不仅影响了古典诗歌翻译,也为翻译实践指明了方向,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成就。
当前,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中,迁出国外的英汉互译和法德译林翻译的相关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叙述方法和表达形式,为未来古典诗歌翻译研究打下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我们更好地翻译古典诗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在以后的古典诗歌翻译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研究,让文化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更透明,从而让更多的世界读者有机会欣赏
到我国传统的古典诗歌之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理论及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也仍旧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补充和改善。
希望未来的几年,古典诗歌翻译研究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以有力的翻译将更多的古典诗歌之美带给世界读者。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一、概述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诗经》《楚辞》的古典诗歌,到唐诗宋词的巅峰之作,再到近现代的新诗流派,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要将这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使其跨越国界,为全世界所共享,则是一项既具挑战性又富有意义的任务。
《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一书,旨在系统梳理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深入探讨诗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研究当前诗歌翻译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本书将首先回顾中国诗歌翻译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翻译的特点与成就随后,将重点探讨诗歌翻译的理论基础,包括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巧,以及诗歌翻译中的特殊问题,如韵律、意象、意境等的处理本书还将关注诗歌翻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如跨文化交流、数字化翻译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框架,掌握诗歌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同时也能够对中国诗歌的海外传播与文化交流产生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诗歌翻译与研究的学者、译者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对于广大诗歌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
1. 简述中国诗歌的历史渊源与重要地位中国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魅力。
它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歌谣,这些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逐渐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等重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传统。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搜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而《楚辞》则是以楚地为中心的南方诗歌的汇编,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内容,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早期的诗歌作品,不仅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础,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从互文性理论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翻译的开题报告
从互文性理论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翻译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体裁之一,古
典诗歌中涉及到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翻译对于外国读者更
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古典诗歌的独特性、语言难
度等原因,其文化翻译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出发,
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翻译问题,旨在为如何更好地翻译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出
探索和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翻译。
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结合互文性理论,并以诗歌翻译实例为案例,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文化翻译的
问题:
1.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2.古典诗歌中的价值观
3.古典诗歌中的文化元素
我们将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具体的诗歌翻译实例,对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翻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通过互文性理论的引入和诗歌翻译实例的剖析,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翻译问题,分析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有望在文化翻译领域发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有助
于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各国之间的彼此理解和交流。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易经【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0)004【总页数】5页(P183-187)【作者】易经【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1.引言近年来,国内学者日益重视翻译史的探讨,相关研究所涉维度更多,对问题的洞悉更深刻。
相关的代表成果有: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1984)和《中国翻译通史》(2006),孙致礼的《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6),方华文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2005),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李伟的《中国近代翻译史》(2005),李亚舒、黎难秋的《中国科学翻译史》(2000),黎难秋的《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1993)和《中国科学翻译史料》(1996),陈玉刚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1989),郭延礼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热扎克·买提尼牙孜的《西域翻译史》(1994),陈世明的《新疆现代翻译史》(1999),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1992)和《中国译学史》(2011),臧克伦的《中国翻译史话》(1991),谢天振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穆雷的《通天塔的建设者——当代中国中青年翻译家研究》(1997)以及查明建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2007),等等。
笔者在自己的博士论文(2009)中曾讨论了翻译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翻译实践史、翻译理论史和翻译专题史是构成翻译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
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研究方面涉及中国翻译史、世界翻译史和区域翻译史,而就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上来讲,这些方面都存在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专题史分支的已有研究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译家研究、译作研究、学科翻译史、翻译史与文化、翻译机构发展史、翻译教学发展史等。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汉语古诗词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爱好者。
在过去的十年中,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综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学者们对于具体作品的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对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著名古诗词的英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探索了诗人原意的表达和英译的艺术手法。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开始尝试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来剖析汉语古诗词的英译现象,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三是在研究成果的应用上,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等实际领域中,为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成果涉及了多个方面。
在具体作品研究方面,李白、杜甫、王维等古诗词大家的作品是研究的热点。
在研究方法上,有关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得到关注。
在研究应用上,一些学者开始探讨汉语古诗词英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未来有望继续深入发展。
一方面,可以继续对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挖掘其中的瑰宝,为其英译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
可以深入研究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等方面,提升对汉语古诗词英译现象的把握和理解。
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汉语古诗词英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文化交流的作用,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
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特点,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知识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辜正坤大学一、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就略论要明白中国近百年的痔歌翻译及翻译理论的意义,有必要简单回顾中国古代的诗歌翻译实践。
中国占代诗歌翻译实践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
史书记载的最早的诗歌翻译是《越人歌》,据西汉学者X向(前77《前77年——前6年)《说苑•善说》中所记楚大夫庄窄讲述的《越人歌》故事,我们知道这首歌词的翻译大概发生在公元前540年左右。
”从《善说》中的“於是乃召越译”句,我们还知道那时就有了比较专业的翻译:[作者。
另据后来学者的考证,此歌系“周代南音中产生于越地的歌曲”,其历史可谓高古。
当代有学者进—一步考证《越人歌》实为壮族先民之古歌。
梁简文帝萧纲命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也收入了《越人歌》,可见这首原本由划船人唱出的歌词,已经被看作正宗的诗歌作品,因此说它的翻译是诗歌翻译,应该没有疑义。
而从翻译诗歌成为诗歌选集的条目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文学与原创文学在中国古代似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
关于翻译文学与原创文学在中国古代似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这个假设,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证据。
例如另一首广为流传的匈奴人歌曲即是明证。
据《史记•匈奴传》,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获三万多人。
是时,匈奴有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歌旨载于北凉人编《西河故事》,于唐开元《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及唐末《十道志》。
宋《乐府诗集》及明《丹铅总录》亦收此诗。
不过究竟谁是译者,却没有一本诗集提到。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古代译者毫不受重视,却是不对的,因为,另外三首东汉时代翻译过来的诗《远夷乐德》、《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就有明确的译者,即犍为郡椽田恭。
这三首诗歌的原作是白狼文,作者系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白狼王唐菆。
事见《后汉书》:“明帝时。
益州刺史朱辅宣示汉德。
咸怀远夷。
白汶山以西。
前世所不至。
正朔所未加。
白狼、木、唐等百馀国。
皆举补称臣奉贡。
白狼王唐菆作诗三章。
歌颂汉德。
辅使译而献之。
”‘令人庆幸的是,不论足《越人歌》还是这三首白狼文诗的原诗的汉字记音及译诗都流传下来了。
它们都是中国诗歌翻洋史上贵的原始资料。
不过中国寸寸《大规模的诗歌翻译实践活动,是随着佛教文献的翻译兴起的。
佛教文献中的偈往往就是诗歌,是充满隐喻性和哲理性的诗歌。
这些,长者达数十万句,短者不过数行,长长短短,遍布佛教文献,如何正确地翻译处理它们,成为古代译者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有佛教文献是标准的叙事长诗,如佛教大诗人马鸣《佛所行赞经》韵文写成。
昙无谶(385—433)将之译成五言无韵诗体,约9300句,相当于9300行诗句。
值得注意的是,昙无谶只学过三年汉语,就开始翻译,实难以独立完成译经工作。
他是与惠嵩台作,并有道俗数百人参与讨论而得以最终译出十几部佛教经典的。
他的翻译“富于文藻,辞制华密”像《佛所行赞经》这样长近万行的长篇诗歌翻译作品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可以说是极为惊人的成就,堪称世界第一。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More: .shengyidi./peixun/ Edit:英语培训机构More:yypxjgwk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X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