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环境保护的三大特点

日本环境保护的三大特点

日本环境保护的三大特点第一篇:日本环境保护的三大特点日本环境保护呈三大特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日本的环保工作也由以治为主转入以防为主的阶段。

1.环境保护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社会对环保支撑力度的增强,环境保护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和产业化。

环保事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把污染的防治工作,从原来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上的专业化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污染责任者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

即污染防治活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日本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

二是环保事业所需的资料、咨询、监测、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各项资源供给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日本环保设备制造业,以及与环保有关的服务业产值,已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环保设备的制造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贸易的支柱产业。

2.环境保护的社会化和全民化。

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不断扩大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绿色化程度及范围,与垃圾的分类利用处理相配套,垃圾产出者义务进行垃圾分装,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倡导生产和生活的零排放,以及对资源的循环使用等。

3.环境保护的生活化和日常化。

通过国家立法、学校教育,以及传播媒介和舆论的宣传、监督等,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从而使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准则。

第二篇:日本茶叶特点(二)日本日本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

日本茶叶年产量仅9万吨左右,但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却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近4倍。

1.区域布局相对集中日本茶叶主要集中在静岗、鹿儿岛、三重3个主产县。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 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

环保技术和实践
• 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日本在污水处理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通过 高效的处理设施,能够有效净化污水。
• 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通过各种手段鼓 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促进资源的有效回收。
•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日本注重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的研 发与应用,通过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噪音和振动
城市中的交通噪音、建设施工噪音 等也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日本的环保政策
严格的环保法规
日本政府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等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对违 法排放、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
厉处罚。
鼓励绿色能源
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日 本政府对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
源的生产和使用给予鼓励。
倡导循环经济
• 完善环保法规:完善的法规体系是保障环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未来,日本 应继续完善环保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保政策的有效 实施。
THANK YOU
• 以上是对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的部分描述。总的来说,日本在环境 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随着环保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环保政策的持续完善,日本有望在环境保护领域实现更大的 突破。
02
日本环保趋势分析
环保政策的未来方向
强化法律法规
日本政府将继续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处罚力 度,以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日本政府将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 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
加强国际合作

日本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日本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日本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经验借鉴日本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及经验借鉴标题1:政府引领,全社会参与首先,日本绿色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政府引领,全社会参与。

日本政府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高度重视,并向社会传递了这种重视的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推广执行力度也非常大。

同时,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促进绿色发展。

标题2: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日本绿色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技术研发、科技创新。

日本在环保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来自于其一直以来对科技的持续投入。

同时,日本也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在推动企业、全社会向低碳、高效、多样化的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加体现出日本绿色发展的独特性。

标题3: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日本绿色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与其它国家相比,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很密切。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日本秉承着节能减排的理念,大力推广低碳生活和可持续用水等理念,努力提高环境意识,推动客观绿色生产与有机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

标题4:产业转型,优化布局日本绿色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产业转型,优化布局。

日本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战略构建与战略实施,通过优化调整经济发展的布局,积极促进把智能制造、节能减排、社会共享的理念融入到所有产业和领域之中,最终实现全方位的绿色化。

标题5:跨国合作,全球共享日本绿色发展的第五个特点是跨国合作,全球共享。

在全球环保和气候变化面前,日本同其它国家一样,都需要在推进国内环保的同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时,日本国内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全球绿色技术创新中,并积极运用国际贸易重要平台的机会,将本国的节能环保行业推向了市场。

据观察,以上五个特点是日本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实践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下面列举五个成功案例:1、净水技术日本是净水技术领先国家之一,其采用的除尘除味、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技术都很先进。

其中以废水再生利用最为引人注目,据估算,目前日本每年通过废水再生利用获得的水量占国内总水量的22%以上。

日本环保产业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环保产业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环保产业对中国的启示在工业化大国之中,日本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都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左右,日本的环保问题也相当突出,在环保史上,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痛痛病”等公害疾病就源发于日本。

在6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政策,在此催动下环保产业蓬勃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庞大体系和世界影响力的行业。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2011年日本的环保产业产值已经占整个GDP的8%以上,在日本整体经济低迷情况下,环保产业的成长对经济起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现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阶段,产业结构类似于日本的上世纪70年代左右,但发展速度更快,正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找到一些值得参考的启示,使我们的环保产业能更为快速健康地发展。

行业重点:从污染防治到资源循环、从工程主导到运营主导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主要经历了“工业型污染、生活型污染、碳减排问题”三个过程,相应的环保产业重点领域也随之而发生变化。

按日本环境省的产业划分,环保产业可以分为污染防治、碳减排、资源循环、自然环境保护四大领域。

在四大产业领域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污染防治行业,主要就是废水、废气和土壤污染的治理。

这一行业的发展对应于日本高速工业化时期,主要为了解决工业化所产生的公害病问题。

主要行业包括废气脱硫、废气脱硝、污水处理工程、膜材料和土壤污染治理工程等,是由工程业务作为主导的一个行业。

随着日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污染防治市场就增长乏力。

虽然在21世纪,日本政府颁布了《土壤法》,促进了土壤污染治理的市场,但污染治理行业总体占比依然较低,在整个环保产业约占15%左右。

日本现在环保产业中最受关注的有两大领域,其一是资源循环行业,其产值较高,占整个环保行业的50%左右,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

除由于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行业产值的突然下滑以外,新世纪(37.26,0.26, 0.70%)的其他年份虽然增速不显著,但保持稳定;其二是碳减排行业因增速而受瞩目,产值占比由2000年的5%左右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20%,由于日本的经济能效已经很难有潜力可挖,行业新增产值部分主要由新能源及碳减排的相关服务行业构成。

2024年日本环保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日本环保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

因此,环保问题一直是日本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规和政策。

在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环保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2024年日本环保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X万亿日元。

该市场包括了环境检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

其中,清洁能源是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

随着日本政府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迅速增加,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三、发展趋势1.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日本政府制定了丰富的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投资可再生能源。

预计未来几年,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废物处理技术的创新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废物处理技术一直是环保行业中的重要领域。

目前,日本的废物处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仍存在很多机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废物处理技术将不断创新,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保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环境监测的要求,鼓励企业加大对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

预计未来几年,环境监测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四、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日本环保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国内外企业均有一定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2.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

3.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的市场营销和定位,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五、市场机会1.清洁能源领域的机会较多,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

2.废物处理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市场机会。

3.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商机。

六、市场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

2.一些环保技术和设备价格较高,成本压力较大。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引言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少。

日本作为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其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1.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1.1. 资源匮乏的挑战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日本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日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1.2. 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日本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促使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渐引起了日本的关注。

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2.1. 政府的积极角色日本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首先,政府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措施。

其次,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奖励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于循环经济领域。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

2.2. 产业界的积极参与在日本,产业界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许多企业开始调整自身的生产流程,采用更加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一些企业还主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产业界的积极参与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3. 研发创新的推动日本注重科技创新,这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日本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创新,努力开发出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技术和产品。

例如,日本在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将许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3.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示3.1. 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支持。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的农业发展基础与我国相似: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低下,主要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型的农业经营方式;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产品产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后,日本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的演变历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坏境污染问题时对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入反思而提出的发展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遵循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高速增长型发展模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残留物污染、牲畜粪尿污染等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其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以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农业环境污染没有受到重视。

二战后日本大量使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和农药制品,虽然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但是农业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这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企业的排污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则法》等。

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是以提高衣业劳动生产率、保护农业为目标的法律,并没有涉及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基本法》在改善农业牛产条件,减小工农业收入差别,提高粮食供给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水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改变、环境污染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环境政策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在日本逐渐得到重视。

日本的资源循环型环保产业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日本的资源循环型环保产业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Sine, in n 3 o 9 ; . a uto n i n n l nier g U iesy f ik uh , i k uh a a 8 5 o 2 cecsTaj o 1 1 3 Fc l f v omet g ei , nvri t ysu Kt ysu Jp n O 0 6 ) i y E r aE n n to K a a
Ke r s d me t se e o r e r c ci g e vr n n a r t cin id sr y wo d : o s cwa t ;r s u c ; e y l ; n i me t l o e t n u t i n o p o y
随 着城 市 化进 程 的加快 ,城 市发 展 对 各类 资
S se Co sr cin o s u c c cigEn io m e t l r tcin I d sr nJ p na d IsEnih e me t ytm n tu to fRe o r eRe y l vr n n a o eto n u tyi a a n t l tn n n P g s
危机 l] 00年 以来 , 日本 开始 实施 环境 立 国战 2。20 略 ,致力 于循 环 型社 会 的建 设 。20 0 3年 , 日本 环
再量 量2 登 直 r3 伞垦 1化 7 ]0 生 …接 ・ 利 3 回 一6 『 用 收 . 资 r ] 源
2 0 1 6 1 2 s 4 0
模式” 。据报道 ,在国民经济周转中 , 社会需要的
最终 产 品仅 占原材 料 的 2 %~0 0 3 %,即其 中很 大一
1O o 0 0
部分资源 因生命周期较短而被遗弃 ,这导致大量 固体废物 的产生。随着全球资源的 日益匮乏 ,能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日本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主要得益于建立起完备的环保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技术政策,中央和地方积极共建环保城,建立科技园区培育先端产业以及公众及民间组织的配合与努力。

这些经验为经济发展模式艰难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了借鉴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

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但最终还是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了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基本摆脱了资源环境压力。

2009年笔者参加了日本财团法人组织的资源循环型经济研修项目,从法律保障体系、产业支持政策、市场诱致措施、园区典型示范、公众组织参与等诸多方面,对日本以资源循环产业为中心的环保产业的发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全面了解。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发展的5大经验一、建立起完备的环保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日本在环保产业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果,首先应该归功于政府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

1971年,日本出台了废物处理法,之后又出台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2000年颁布和实施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动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修订)《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修订)《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6部法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环保及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如表所示,从效果看,法律对产业发展的强制保障作用明显。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协会、公众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制各方开展资源循环利用。

比如法律规定企业有对资源进行恰当处理的产出者的责任,产品、容器等的设计研究、回收、循环利用等扩大生产者的责任,为建立回收、处理、再资源化网络体系提供了保障?二是强制收费制度使得回收处理企业可以盈利。

据介绍,报废汽车处理工厂在《汽车再利用法》实施前,盈利比较困难,主要靠出售部分较好的零部件获利。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broad常 杪1,杨 亮1,王世汶2,松原乔1(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与政策教研所,北京 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 要: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积极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在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环保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扩张期、稳步发展期、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其产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为快速发展的我国环保产业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环保产业;日本;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6)01-0060-06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日本目前定义的环境产业所包括的范围广泛,相当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

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四大领域。

日本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自于政府投入,虽然国内没有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公司,但环保装备制造业非常发达。

本文以环保产业中的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重点,解析了日本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旨在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水岭为2000年前后。

1 2000年前的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概况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末的工业源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生活源污染集中治理与提标改造阶段;2000年以来大规模集中建设期结束后的综合环境质量改善阶段。

日本环保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推动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1.1 工业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是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需求的“公害对策阶段”。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1.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总体目标。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紧缺性国家,其在本国发展崛起过程中,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可谓高度重视。

日本一方面抓能源结构转型,大力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摆脱对传统能源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日本在“技术立国”的方针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低碳可循环的绿色产业,同时日本通过产业政策扶持绿色产业发展中,也明确了许多动态的发展目标,从而确保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一,宏观上提出低碳社会发展战略。

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直比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日本把可持续发展始终最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日本在世界上较早的就提出了低碳社会发展战略,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能源节约法》(1979)、《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1993)、《新国家能源战略》(2006)、《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7)、《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2009)、《促进城市低碳化法》(2012)等法规。

日本经济在节能低碳方面一直是世界的典范,这得益于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 1998年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独创推出的“能效领跑者制度”,这对日本的日用品、电器、汽车等提出了高标准的低碳节能目标,推动了日本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打造了一段“日本制造”的传奇。

另外,由于经济发展资源高度依赖国外,日本在能源问题上有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日本经济产业省相继在2003年、2007年、2010年、2014年的4次能源规划以及2006年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中,都把提高能源自给率作为日本能源战略重点。

日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解决能源自给问题,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才能实现,因此,以绿色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与日本长期坚持的低碳发展战略相契合。

第二,主导产业向绿色新兴产业转移。

日本为了发展绿色经济,除了能源结构转型,还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推动主导产业向绿色新兴产业转移,并为此设定了一系列战略目标。

早在1960年12月日本政府提出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

日本环境治理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环境治理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环境治理给我们的启示没有人能够挽住时间无情的脚步,时间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悄悄改变着这个世界——植被破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水资源危机。

数亿人民正遭受着环境破换造成的威胁。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无法避免环境的破坏,但曾经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已经不是一穷二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是有目共睹。

我们早就告别了饥不择食的经济洪荒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因此可以更理性一些,更从容一些,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了。

这样的认识显然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却跟传统的利益格局相冲突,而往往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顽强狙击。

罔顾环境成本的地方产业政策大行其道,科学发展观正面临着被某些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架空的危险。

人类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而显然从目前来看,中国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舟曲之难、南京化工厂爆炸、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福建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

地球正逐渐地向我们施展报复,而我们束手无策!即使心有不甘,但我却不得不承认,与中国相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治理都比中国来的出色和及时。

以日本为例,任何去过日本的人都不会否认日本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而且环境保护的相当的好。

但是事实上,60年代的日本,也曾受困于举世无双的环境污染,甚至被贬称为“公害大国”。

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

然而事实证明,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

闻名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民众反污染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日本国会终于在1967年7月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看看近年来日本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启示

看看近年来日本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启示

日本治理环境污染的启示日本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了优先位置。

由于片面发展经济,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成为污染问题渐露端倪的时期。

比较突出的公害问题有大气污染、SO2废气引起的哮喘,水质污染等,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水银中毒”、“骨痛症”等。

以上述污染问题处理为契机,为保护大气、水质,日本政府于1958年制定了《公共水域水质保全法》和《工厂排污规制法》,1962年制定了《烟尘排放规制法》等,正式拉开了日本全国性环境保护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成长时期,也是污染问题日益显著化、社会化的时期,日本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特别重视环境立法工作,强调通过依法治理环境问题。

在此期间,日本先后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制法》、《水质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恶臭防治法》和《自然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基本形成了环境法规体系,为治理环境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在特定事业所设立了“防治公害专职管理者”。

随着各项相关法令的制定、环境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大规模环保设备投资等努力,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公害问题趋于终结。

但随之而来的二次石油危机、以及经济增长的停滞,又使各个企业面临了新的挑战,环境治理也出现了新的课题,资源问题与地球温室效应成为日本人普遍关心的公共环境问题。

1972年,日本出台了以节省能源为追求的《节能法》。

日本的造纸业也通过污染治理发展成为环保型绿色产业。

今天的日本,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山青水绿、市容整洁,充分显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巨大成效。

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要政策到位,措施有力。

回顾日本环境保护历程可以看到,日本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充分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当时及早注意这一问题,代价会小得多。

01 日本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01 日本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日本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意见表达是环境治 理的有效保障 政府对污染作出的反应是由于污染造成的 社会压力,而不只是污染的严重程度。 污染的社会强度而不只是自然强度决定了 政府对污染的反应速度和力度。
日协调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是典型的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用 以弥补市场缺陷。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治理的基础条件,但不可能 真正成为法律的缔造者和执行者。 国家意志的制度化体现,完善的环保立法和严格 的环保执法。
日本处理环保与经济关系的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优先,确立循环型社会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优先,
80至90年代,针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环境管 理理念产生变革。 日本企业开始自觉守法,由“被动污染”转为“主 动治污”。各大公司十分重视从产品设计和生产最 初环节就把环保引入其中。 日本经济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钢铁、炼油、食品、化工、造 纸、有色金属、水泥7个行业占了全球大气和水污染 的90%。没有上述产业或比重较小就相对容易或提 前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产业技术的现代化。
日本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四、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日本与欧盟的经验,只有当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到一定高度,才能初步具备环境优先的必要条件。 研究表明,环境与经济发展间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 字型规律。
日本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四、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OECD的研究,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人均GDP 超过8000~10000美元时环境污染才出现下降;具有 后发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家,人均GDP达到2000~ 5000美元时环境质量出现改善的趋势。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其中,绿色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日本的绿色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从中探讨政策的背景、内容、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以期为其他国家的绿色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政策背景在1960年代,日本经历了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作为代价,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开始吸取经验,并在70年代初开始实行环境政策。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环保意识成为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界的主流文化。

为了适应更加环保的经济趋势,日本政府鼓励企业更加重视绿色涉及行业,如太阳能电池、再生能源等,并将其视为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提供支持和促进其发展。

二、政策内容1、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绿色企业的发展。

其中,有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REN)产业发展推进法案,提供了各种税收、补贴、贷款、资本投资、研发、能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促进了REN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与“环保资金” 相关的各种基金,并通过“节能促进法案”提供协助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从而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政策引导政府在营造“Zero emission”实现的政策框架的同时,大力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经济活动。

通过限制排放危险废料和有害污染物,要求企业实现节约水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从而推广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促进绿色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带动整个绿色产业链的发展。

3、技术支持日本政府设立了多项计划来促进技术合作和创新,推广环保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其中“新材料技术计划”、“新能源技术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的设立和实施,为绿色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特别是针对如电池、涂料、高性能聚酯等的高科技产品。

4、政策引导和倡导政府通过广告、演讲、出版物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经济和再生能源的认识和支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绿色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潜力。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Environmental Industry Promotion Act)是日本政府于2002年制定的法律,旨在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加强环保产业和经济的结合,提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该法案对环境产业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环境产业特区、支持环境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鼓励环保创新和技术转移、为环保企业提供财政、法律、政策上的支持等。

那么,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是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环境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产业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

而环境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技术创新是环保产业的关键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提出了鼓励环保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问题,这也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保产业需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收益来源,为环保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撑。

3. 政府支持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为环保企业提供财政、法律、政策上的支持,这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政府的支持可以在资金、政策、法律等多个方面为环保企业提供帮助,从而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

中国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环保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

4. 破除行业壁垒促进环保产业的合作与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而在环保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破除行业壁垒,促进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新世纪以来,绿色清洁消费风靡日本,环保产业正式进入市场机制引导下的自律发展阶段,从重污染行业辐射向各行各业。

从产业布局来看,高水平的节能环保产业多位于九州和大阪府所在的关西地区。

高度考量环境效益的日本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方针和法制标准等相关环境举措,摈弃牺牲环境以换取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降低环境污染,发展绿色能源,研发治(控)污技术,实施“循环型社会”的国家战略,使日本在设计和生产洁净产品、节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绿色低碳领域居于全球领导地位。

总体来看,日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阶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过了经济复苏时期(1945—1955年)、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产业调整时期(1974—1985年)、结构转换时期(1986—1990年)和恢复增长时期(1991年至今)。

因此,日本的节能环保产业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萌芽战后日本,百废待兴。

1946年,日本对钢铁和煤炭实施倾斜政策和经济突破口,诱导出口导向型轻工业发展,并开始战后重建工作,使得日本产业结构转变成以农业、轻工业为主。

1956年,日本正式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并以重化工业作为产业政策的重点,资源密集型为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特征,日本产业颇具集约化色彩。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针对高新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冶金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和发电设备等)制定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造成日本的第二、第三产业比例急剧上升,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明显。

1970年,日本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36.9%、58.1%。

然而,以石油等重化工业为轴心的工业系统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如哮喘、“水银中毒”、“骨痛症”等频发。

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本于1967年出台《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止法》和《噪音规制法》,设定环境标准、限制排放,这标志着日本环保工作和解决公害问题正式展开。

看看日本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特点、举措及趋势

看看日本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特点、举措及趋势

近年来日本环境污染防治的特点、举措及趋势内容提要: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

近年来日本的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构筑低碳社会、依靠技术进步和推进区域循环圈等。

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本文围绕其主要特点、重要举措、背景分析与前景展望等问题,对日本近年的环境污染防治进行探讨。

在中国大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时期,研究日本的经验及做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注:作者系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

)长期以来,日本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随着《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该事业又有了新进展。

环境省2008年《环境、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4亿吨,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基准年(1990年)相比超过6.2%(2000年同比超过8.0%)。

其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为12.74亿吨。

从发展来看,2000—2004年C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从12.37亿吨增至12.79亿吨;从2005年开始减量,2005年为12.93亿吨,2006年降为12.74亿吨。

与此同时,日本大气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2001—2006年,日本二氧化氮(NO2)的环境达标率从99.2%提高到100.0%。

其中,汽车排放尾气的达标率从80.0%增至90.7%。

此外,日本的水污染状况也大为改观。

日本的公共水域水质环境标准分为人身健康项目和生活环境项目两类。

1999—2006年,人身健康项目达标率由99.2%增至99.3%,生活环境项目达标率更由78.7%增至86.3%;其中,河流达标率从81.5%增至91.2%,湖泊达标率由45.1%增至55.6%。

土壤污染也得到较好控制。

到2007年3月,各都道府县对超过土壤污染标准值的6306公顷农用地制定了土壤污染对策。

其中,已有87.3%的受污染农用地得到改良。

可以说,近年来日本的环境污染防治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日本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启示

日本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启示

日本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启示郭怀英宏观经济管理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日本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大力推进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基本摆脱了资源环境压力。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

因此,借鉴日本经验,大有必要。

一、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在日本,资源循环产业就是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的环保产业。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大量的废弃物曾使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

进入21世纪,日本开始实施环境立国战略,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改善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目前,以资源循环产业为中心的环保产业在日本蓬勃发展,2008年规模已达到616亿美元,产业发展特征显著。

1.产业自主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形成。

日本企业大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但在企业内部做了大量资源循环方面的工作,将产业垃圾零排放作为发展目标,而且针对社会上的废弃物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承担了处理其他废弃物的任务。

可以说,企业自觉环保已成为产业自主发展的强大动力。

2..覆盖全日本的产业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国内一般废弃物每年接近5000万吨,产业废弃物每年接近4亿吨。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容器包装、废旧家电、废弃汽车、建材、食品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生利用企业遍地开花,覆盖全日本的各个产业。

日本每年产生的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四类旧家电大约为2200万台,其中一半以上的旧家电会被再生处理。

汽车接收公司、氟利昂类回收公司、拆车公司和破碎公司等已形成完整的汽车循环产业体系。

3.示范地区产业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目前,全日本生态示范区有27个,如川崎市利用钢铁和工程方面的技术优势对产业和生活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位于产业集中的川崎临海地区的17家世界级钢铁、石油、化工大企业,成立了资源能源循环型企业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各资源循环产业间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协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 杪1,杨 亮1,王世汶2,松原乔1(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与政策教研所,北京 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 要: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积极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在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环保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扩张期、稳步发展期、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其产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为快速发展的我国环保产业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环保产业;日本;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6)01-0060-06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日本目前定义的环境产业所包括的范围广泛,相当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

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四大领域。

日本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自于政府投入,虽然国内没有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公司,但环保装备制造业非常发达。

本文以环保产业中的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重点,解析了日本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旨在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水岭为2000年前后。

1 2000年前的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概况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末的工业源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生活源污染集中治理与提标改造阶段;2000年以来大规模集中建设期结束后的综合环境质量改善阶段。

日本环保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推动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1.1 工业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是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需求的“公害对策阶段”。

此期间日本迎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经历了以“四大公害病”为代表的环境问题。

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政府加速环境立法,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进产业注:本文由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2014ZX07510) 资助。

感谢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No.GCZX20150004)对本文的支持。

升级转型,至70年代中后期整体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至20世纪80年代,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大幅改善。

在这一阶段,以《公害对策基本法》(1967年)为核心的日本的工业污染相关法律体系得以全面建立与初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1968年)、《水质污染防治法》(1970年)、《废弃物处置法》(1970年)等环保基本法规及《硫化物总量规制》(1974年)、《氮化物总量规制》(1981年)等总量控制规范均在这一时期出台。

日本的环境法律体系,充分体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在倒逼机制下,污染企业成为环境治理主要的需求方。

日本政府则通过财政补贴、减税等措施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相关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

在政策的推动下,烟气除尘、脱硫、工业污水治理等相关市场的巨大需求使日本环保装备的总产值不断冲高。

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数据显示,至1976年环保装备总产值达到了近7000亿日元,较1966年的约340亿日元,10年间增长了20余倍。

同时在各子领域,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的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大量优秀中小企业不断脱颖而出,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1.2 生活源污染治理与提标改造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年的努力,日本的工业污染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1993年日本制定的《环境基本法》代替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将环境保护的范围由“公害”拓展到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全球环境等更大的领域范畴,日本的环保工作逐步向环境质量的综合改善延伸。

在这一阶段,日本的环保重心开始转向生活源污染治理及提标改造领域。

在市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尽管日本在1963年就制定了《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置法》,并以5年规划的形式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发展速度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至80年代初中期,日本的污水集中处理率仍不足40%,且排放标准相对较低。

为此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深度处理)能力、符合二英排放标准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污泥处理能力等全面提升。

此外,在大气治理方面,烟气脱硝及机动车尾气治理成为重点领域。

以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为例,在《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置法》的指导下,日本从1963年开始加快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施了8次“下水道整备5年计划”,累计投资超过75万亿日元。

而其中85%以上的资金均为1980年以后完成的投资建设。

此外,在80年代初期,为改善特定区域水体的水质,日本大幅提升了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包括总氮、总磷等指标在内的新指标体系逐步形成。

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需求旺盛。

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领域,日本完成了“废弃物处理设施整备”第7和第8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1996~2000年),以垃圾的减量化及有效能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先进垃圾焚烧设施得到全面普及。

至21世纪初期,随着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等主要指标的大幅提升,日本的污染集中治理基本告一段落。

在这一阶段,随着日本国内污染治理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日本环保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环保装备制造领域,尽管工业废气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较20世纪70年代峰值已有所回落,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污泥处置、噪声对策等领域的产值迅速增长,使2000年前后的日本环保装备的年产值较20世纪70年代再度翻番,至2001年达到的峰值约1.69万亿日元。

在此期间,大量的以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垃圾焚烧设备制造、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为主要业务领域的,具备世界一流技术工艺水平的环保龙头企业应运而生(见图1)。

截至21世纪初,在巨大的治污需求推动下,日本的环保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子产业成为了支柱发展领域,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数据库)图1 日本环保主要领域设备市场规模(水、气、固)(1)目标明确规划先行作为政策主导型产业,日本政府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明确的中长期污染治理战略目标下制定了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并在国家层面制定了多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逐步推进实施。

(2)合理有效的资金机制在长期的污染治理过程中,从中央地方的直接建设资金投入到面向污染企业的治理项目以及环保企业的补贴制度、优惠融资制度、减税制度的建立,为污染治理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日本优秀的工业产业发展基础,以及雄厚的基础研究能力为环保装备制造、新技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产业与人才基础。

(4)重视先进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日本重视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政府企业均投入巨额的研发经费推进技术革新,每年技术成果转化的专利数量位于世界前列。

以水处理领域为例,1970年的水处理专利数量突破了2000件,至2001年超过了6000件。

同时日本建立了产学研官共同参与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推进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5)企业环保意识的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污染物的“生产者责任”在日本企业中已经得到了较好贯彻,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近年来,日本公众已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意识与社会氛围,企业的环保行动也不再局限于最低限度的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通过经济或技术手段降低了本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开发绿色产品已成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及竞争力。

2 日本环保市场需求的变化2.1 污染治理规模缩小及环保市场需求多元化自2000年后,随着日本的污染治理整体市场需求呈不断下降趋势,政府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逐步减弱,以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噪声污染对策4大领域的设备与工程市场规模为例(见图2),至2013年市场规模从2000年峰值时的6.2万亿日元下降至不足3.2万亿日元。

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域为例,2002年以后,(数据来源:日本环境省数据库)图2 日本环保主要领域设备与工程的市场规模(数据来源:日本环境省数据)图3 日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变化随着日本第7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建设5年规划的结束,大规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期进入尾声,污水处理相关需求市场规模逐渐萎缩,除了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密切相关的水处理药剂领域保持平稳以外,工业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相关工程建设及装备制造子领域规模均呈下降趋势。

尤其是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需求领域,2012年的投资规模较2000年减少了近60%(见图3)。

污染治理市场规模缩小的同时,以资源回收利用、环保产品的研发制造等为代表的新领域需求逐步扩大,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加速。

至2012年,日本环保产业的总体规模较2000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2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在污染治理领域需求萎缩,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日本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加速,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1)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2000年后,日本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的总产值逐年下滑,环保市场需求的萎缩直接影响到装备制造领域,如2013年的污水处理领域的装备制造业产值不足2000年的30%。

在此背景下,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已开始从新设施建设逐步转向现有设施的运营管理、设备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开发等领域。

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市场规模逆势上升。

如近年来得以推广的水处理膜相关技术设备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已从2000年时的不足80亿日元,发展到2012年时的超过了1600亿日元。

此外水处理药剂相关市场的需求基本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明显波动。

(2)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环保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数量及整个产业结构也在随之发生调整。

在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则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

上世纪90年代污水处理市场需求旺盛期,污水处理装备制造相关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均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产值迅速攀升。

中小企业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增速甚至明显高于龙头企业。

但2000年后随着市场需求的萎缩,行业整体业绩迅速下滑的大背景下,拥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产值并未发生太大幅度的变化,而由于中小企业无法从龙头企业手中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企业数量、产值以及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

根据日本产业机械工业会针对其会员企业的统计,至2012年产值排在前5名的水处理设备制造领域的会员企业产值,占水处理设备制造领域全部会员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000年的约30%大幅提升至73%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集中度的迅速提升(如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