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指导方法论文
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作文教学中方法很多,但创设情境法是作文教学要达到目的有效方法。
所谓“创设情境法”就是在作文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境地,指导学生观察,强化学生的感受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愉悦心情,诱发写作的主动性,这样来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
创设情境,首先应指导学生观察,强化学生的感受性。
老师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写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以调动他们的感受器官,思维器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要实现这一点,可依照以下几点:1、设置活动体会情境。
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到农村去,参观家乡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举行运动会、各种比赛等等,让学生在五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积累多姿多彩的美丽形象。
那些生动的、形象的、鲜明的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描写美的事物的典型材料,又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韵律与和谐,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
如:在指导说明文《雅寄酒厂》一题时,我在指导课清楚、重点地讲完了写作的方法和要求之后,就让他们写。
他们想了一节课只写了几行不成章的文字。
最终,他们明白了缺少观察是很难写出一篇文章的。
于是,我组织了一次“雅寄酒厂之大观‘的活动。
在参加前,我先让学生了解酒厂的位置、历史和基本情况,然后带学生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参观,并指导学生抓住建筑、设备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
又让他们讨论总结,这样,他们基本能总结出酒厂“设备简陋,但制度严格,效益好”总的特征。
更令人可喜的事,他们意见大多新颖,富有时代性:“科技不愧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奔小康要振兴工业”、“在这里,我充分感到知识就是财富”,“这是农村工业飞跃发展的缩影”,“成功的依靠是管理”…….这样进行参观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而且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说明对象,从而自然、轻松地把这篇文章写好。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系统的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外界事物,让他们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评判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多阅读些中外名著或者看一些语言文学类的电视节目,利用这些素材练笔;教师还可以以说促写,让他们在自说自写的过程中尝到轻松自如、愉悦快活的感觉,那么写作兴趣也就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从而促使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写作,愿意写作。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参与学,更要引导他们参与教。
让几个同学组成写作小组,集体写作,互相讨论,互相修改,互相学习,使他们无形中成为教者。
参与次数多了,就能从中品尝到互动的乐趣,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对自身写作能力的信心。
二、教师要加强作文指导,重视作文教学不重视作文教学的语文教师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不成功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只有把作文教学摆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的写作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而现在的作文指导却是理论多,具体方法少。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结出不少作文的理论技巧,诸如开门见山、水到渠成、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对比烘托、起承转合、伏笔、张本、呼应,乃至古人所说的凤首、猪肚、豹尾。
这种理论技巧,较难被学生有意识乃至娴熟地运用于实际作文中。
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学生便只能使用最保险而又最保守的八股模式,甚至模式也学不像,只能跟着感觉走。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的计划性、序列性、针对性。
在明确大纲中作文部分各学年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各大目标进行具体的分解。
纵的按文体进行大致的学年界定;横的方面对各文体的诸要素作细致而有梯度的分解。
如:记叙文语言训练分解成清楚、通顺、流畅、生动;议论文立意分解成正确、准确、新颖、深刻;论证分解成基本合理、合理、逻辑性强、逻辑严密。
重视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指导论文
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然而,一直以来作文成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难题。
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的产生还与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方法性,过于注重形式化有关。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习作兴趣。
克服畏惧心理所谓“兴趣”是人的意志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指导教学中,同样应先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始。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欲望,促其寻求作文素材,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以笔者第一次教学生习作为例,并没有急于为学生讲授有关习作的知识,而是搜集一些本校学生在报刊或作文选上,及自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的文章,为同学们进行展示,为他们树立在习作上成功的榜样。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能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文了。
如此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给他们原本畏惧的心理打上了一针“我能行”的强心剂。
二、拓宽学习渠道。
丰富素材积累绚烂的生活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场景能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
1、运用媒体收集信息技术具有无限丰富的资源,运用媒体收集资料已成为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它能够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形成互补,从另一个方面充实他们的写作题材库。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积极鼓励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获取信息,可就国内国际新闻、时事热点、科技知识等班级的“新闻发布会”,“小小辩论台”或“小灵通广播台”栏目中进行交流。
再如,指导学生写有关“爱国影片观后感”时,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络播放《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等红色影片,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看,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一、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小学六年级写作对学生的感知、思维、创造、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较之其他年级小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写作受挫感较强烈,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慢慢就失去写作信心,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淡薄;六年级作文对于写作素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相对较高,以前积累的素材不能用,能用也因为联想能力,发散能力,感知能力有限而不知道怎么引用素材,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不知道怎么引申为写作素材,因而学生写作时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而对于一些与实际生活无关或者超乎他们感知范围的文章,更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关于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路1.个性化作文教学写作不仅是创造过程,还是个性化的展现过程,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改变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很有时代意义。
(1)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个性,通俗直言,就是内心世界,一个人良好的个性特征和个性意识直接影响个人的创造性和未来发展。
个性化作文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知,从新颖的个性天赋、真诚的情感体验和真实的审美倾向等角度,开阔发散思维,灵活地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观点。
个性化教学,《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以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与诸如演讲或小组教学等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在学习步子和学习时间方面,几乎一切个性化教学都允许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适应学生个人需要的程度随着采用特殊的方法而变化。
(2)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师职能。
个性化教学有着主体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自我发展、自主观念的培养开辟道路。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同时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在设置作文题的时候因学生个性和兴趣不同设置看似可放任自流的作文题;个性化作文教学有着创新性,要求教师给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所思所闻,充分给予他们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激发个性;个性化作文教学有着体验性,写作是学生感官、精神和情感同时体验的过程。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篇一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一、巧引妙渗《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
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
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
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
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
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
“”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
“……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
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
“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
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
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新课改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改作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
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个人魅力和引领个性发展的主渠道。
在教学中,我做了努力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寻找到最佳的途径。
1.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注重生活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材料的积累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专家于永正说:“语言的积累和应用正如存钱和花钱。
如果不是平时积攒得多,到用的时候怎么会‘囊中取物’一样拿出来花呢?”因此,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经常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
并且,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拿出五分钟,让学生做演讲,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阅读量也增加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它告诉我们: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实际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这就要求学生的脑子里要有丰富多采的生活场景,储存各种写作素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然而,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普遍的现象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才着急。
于是我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看似平淡却富含深刻的道理的。
所以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
比如宋代的词人苏轼面对明月就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仔细观察,却耐人寻味并给人以启迪。
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实,我还带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来到雪地中欣赏雪。
花间月下的一隅风景,霞光中的一抹色彩,一个景致,一处远山的轮廓……诸如此类,只要经常观察思考,动笔写写,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
小学语文写作方法指导范文5篇
小学语文写作方法指导范文5篇小学语文写作方法指导一一、审题加字法当学生第一眼看到一篇作文要求时,首先告诉学生要认真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审题深入,就为写作打基础,审题不深入或错误,写作可能就会出现离题以及不知道写什么等现象,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还没有弄明白题目主要在讲什么就开始下笔。
这样盲目下笔就会导致学生对整个作文主题的理解偏离主要题意,从而导致作文的失败。
所谓加字法,就是在题目左右加一些限制性的字词,但要注意的是,加字时要使原题目成为主要词语,即加字时加修饰原题目的字词,这样就不会偏离原来的题目。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介绍我的家乡,如果题目就简简单单的写《我的家乡》,就让人读着很普通,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对家乡的那种眷恋与喜爱之情,如果在家乡前面加上“美丽的”或是“可爱的”,换成《美丽的家乡》或者是《可爱的家乡》,就会让人读起来很舒服、很亲切。
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你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如果你的题目写成《家乡的树》,使“家乡”修饰“树”,这样就会偏离原来的题目,造成审题不清。
如果让学生们领会了这种方法,学生就不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就会把握好*的主旨,继续创作,从而创作出出色的*。
二、发散选材创新法选材是写作的第二步骤,选材亦是*的灵魂,是*的重中之重。
一篇出色的作文一定先要选好自己的*的材料,选好*的主要题材,选好了合适的材料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所以老师要告诉学生一定要慎重地选材,同时,选材也是需要技巧的,掌握合适的方法就能简单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选择恰当的材料为*提高了很大分值。
发散选材创新法,即我们首先要发散思维,在根据题目的关键字词去选出合适的材料,最后要考虑创新,敢写出别人写不出来的东西,大家都写的东西尽量不要去写或者少些,毕竟重复的东西没有新鲜感,没有新意,会让人反感,让人没有阅读的兴趣。
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创新,多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写作文时要懂得推陈出新,写出新的东西,写出新意,写出别人想不到的地方。
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方法论文
论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方法摘要: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方法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对作文教学改革谈出自己心得体会。
关键词:作文教学实效写作能力前言作文教学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有关提高作文实效性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其它几方面的能力;再从学生学习的难度来看,尤其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很苦恼的事,同时,学生一提到作文也感到十分苦恼:一苦,心如枯井,没内容可写;二苦,缺乏必要的写法指导,不知道写什么;三苦,束缚太多,不敢大胆有创意的写;四苦,作文没有交流的渠道,没有动力写。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谈何容易,积习已久的教学思想,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使教师难以施展拳脚,学生望文生畏。
综合来看,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现状:首先,作文课无计划性。
很多语文老师对中学作文要求是模糊的,作文课是凭兴趣上,每学期没有一个统筹安排。
其次,作文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写作方法的介绍、讲解和指导,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积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当前教育现状及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作文缺少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打击学生本来就已经很少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几种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种方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杆标尺。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及其丰富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它包括识字、写字、组词造句、文章构思、文路安排、文法运用及交流和感情抒发等。
所以,教好作文就等于教好语文的大部分。
然而,就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学生的作文兴趣不浓,质量不高,有的学生存在作文时无话可言,言而无序,言而无物,文思脱节的现象。
一是低年纪教师不重视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渐渐地写作便成了学生最头疼、最惧怕的科目,学生一提作文就犯愁。
针对这些现状,我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观察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在习作中就会眼中有事,笔下有话,写作就有兴趣了。
一、按不同要求训练,多积累、多练习对于作文,教师在备课时要统筹计划和整体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除按教材要求外还要提出每个年级习作的字数要求,即一年级一百字左右,二年级二百字左右......六年级六百字左右等,有字数的限制,能够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这样有计划按要求的训练,将观察与实践联系起来,大胆想象,学生起步作文并不难。
只有多积累,孩子们在习作时才能做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感可表达;只有多练习,才能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术,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那么积累什么,怎么积累,练习什么,又怎么练习才能使孩子们有个良好的写作起步,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我认为,从日常教学的点滴入手,随时积累、随时练习,并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贯穿始终。
(一)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如: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个故事,摘抄好词佳句,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喜欢的句子。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为写作做好铺垫,如:教完《火红的枫叶》有同学记录了:枫叶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和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求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的作文教学方式,积极创新,采用生动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概述要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进行探讨,我们首先要明确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小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重视写作技能训练,轻视兴趣情感的培养虽然《新课标》提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将作文教学的重点落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上。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句子结构、语法系统、材料安排等方面,忽视了作文本身的情感表达,忽视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长期以往,只会降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期培养。
(2)过分重视文章思想性,轻视日常生活题材的选择很多年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推崇中心思想的地位,过分强调作文思想深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过分拔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经常强调作文的最后一段要进行思想总结,要突出作文整体的思想性,但是,小学生根本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他们进行思想总结是相当不符合实际的,如果硬性要求只会让学生生搬硬套,说假话、空话,甚至对作文产生抵触心理。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论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作文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
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仿写”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
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
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
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
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
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
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
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
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五篇第一篇:小学作文真语文教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绕不过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
我所理解的真语文教学,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一是因“学”的需要而教,即“教什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学情实际;二是为了“不教”而“教”,即“怎么教”才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作文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没有具体的标准作为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层面上的“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处于散点式的研究状态,作文教学效率较差,学生写作能力较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些问题,理论上应该是在课程层面加以研究,比如写作目标体系、写作内容体系、语言运用等级、写作语境、写作功能等,是一个系统研究的工程。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围绕教什么与怎么教,将作文教学基本面上的情况归纳为三个要点: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教法要贴近学情实际;提升语言表达力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为此,我谨站在学生学写作文的立场,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写作内容的着力点和指向是影响学生习作过程的重要因素。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面对的是作文题目。
能否写好作文,和题目规定的写作内容有关。
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首先要从生活中获取习作素材,才能完成最基本的习作。
如果具备了作文题意下的生活经验,学生就可以生成写作内容,完成习作任务;如果不具备题目所指向的直接或间接生活经验,也不具备加工习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就会假写作文或套写作文,其习作过程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成长也毫无意义。
因此,作文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小学毕业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时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值全国人民学习雷锋,有意义的事不外乎是“捡到一分钱”“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语文老师考前反复讲授了这类作文的写法,全班同学都已经烂熟于胸。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方法刍议论文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方法刍议【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作文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将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向更纵深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而作为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写作能力,其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
进一步改革中学作文教学必须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从课程设计理念及内容的更新、教学观念及方式方法的转变、中学生的写作心态及技巧技能形成的培养等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试图从作文教学方法这一角度探求出一条适合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路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关键词】中学作文作文教学教学方法)作文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情,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
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的去做和认真的去做。
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以及宣泄生命诉求的一种必须的表达方式。
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强烈的作文心理诉求,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形成一种强烈的作文心理诉求,快速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呢?一、教会学生巧于审题立意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立意,作文审题立意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解决学生见题畏难的心理惯性。
走好这一步,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激情。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
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如何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紧扣教材,创新作文命题新课标所选课文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美片段与语名让孩子们品味以此来培养写作兴趣。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不仅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阅读中练笔方法和形式很多:续写、仿写片断,改写结尾等均为行之有效的形式。
在练习中让孩子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放手让孩子们去写,孩子们会兴趣盎然,写作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老师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种练笔本身也是有趣的活动,对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有好处。
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让孩子体会了父亲的外貌后便安排孩子写父亲。
有个孩子这样写道:“爸爸常年看不到阳光的脸上今天居然有了笑容,两眼盯着我的作文放射出异样的光芒。
”我让同学们给了他掌声。
后来这孩子的习作一次比一次好。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
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1、规范命题的范围。
对于规范命题范围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有理论,他曾说,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
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搔头挠肋,叹息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学生一见到作文就头痛,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章可循,纵然是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也是假话、套话、空话连篇。
老师也犯愁: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这么难提高呢?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模式都是千篇一律呢?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所以只能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作文教学方法,加强作文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
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
我们不仅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表情达意,还要提示学生注意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文中对扫路人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扫路人健康朴素的特点,又流露出了扫路人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的品质。
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习作重点审题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也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
三、充分发挥教师“下水文”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
”许多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只是读几篇范文,这样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
写出的文章空洞无话,毫无新意。
作为一名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自己要能写“下水文”。
上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写写“下水文”,教师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会体会写作的甘苦,获得感性认识,才能发现问题,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同时教师写“下水文”,这本身具有榜样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写作教学论文(5篇)
写作教学论文(5篇)写作教学论文(5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现行学校语文高班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进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当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
我觉得,依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需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留意三点: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
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白,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力量却得不到提高。
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当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由于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
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同学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
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
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其次,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
训练组的结构不同于单篇教学的教学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它发挥整体功能,旨在完成其次阶段的任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二)结构形式。
以重点读写训练项目作为核心和依据,贯穿于一组教材的全部内容。
(三)整体训练。
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在一组教材的阅读过程中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消失。
(四)整体效应。
整个教学是一个同学由悟到懂到实践的自学训练过程,着重培育的是同学的自学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实现全面的教学目标。
加强了课程内容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能作文为宗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思维为核心,提倡自主写作,自由表达。
改变过去作文评价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在教育理念上更新观念,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指导方法,评价的观念和方法。
在新的理念指引下,作文教学不断改革、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现实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忽视学生生活,写作心境、情感、态度的教学,学生开始写作,教师挂出友情提示佳词佳句、范文引路,牵住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对学生的思维约束牵的太甚,指导后的作文容易千篇一律。
现就作文教学指导方法谈几点认识。
一、钻研教材明确编写意图领会习作指导方法
“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四大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
依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小学的写作教学要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固定的写作材料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建立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体
系。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话和习作不绝的源源活水。
让学生在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下,学做人、学生活、学习中华文化,开发作文认识、反映社会生活,学习写话和习作,学习交际表达,提高掌握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
新编教材在新的理念指引下,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开展,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教材注重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习作的整合。
体现了先说后写、先实践再交流说写的训练过程。
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习作教学指导思想,使学生的习作有了基础,有了写作的源泉。
活动中搜集资料,处理资料,整理资料,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生活情趣,激发了生活经验和情感,引发写的冲动,有话可说,从而激起写作的热情和愿望。
这也是习作前的准备过程,为写作起到了开路奠基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写作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父母的爱”,通过事例启发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由此进行口语交际。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写作的题材,内容已具备,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又如,五年级四单元口语交际“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引起思考,获得了什么启示。
习作要求:“观察一组漫画,由此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写自己看到的发人深思的漫画,写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这样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四、五、六年级同样是以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内容来引导写作的。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
交际“我的奇思妙想”,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
写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的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四组,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我的发现”安排了从不同角度描写动物的三个片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对动物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
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版教材同样也体现了这样的一特点。
每个《语文乐园》中“语文生活”安排的内容是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习作。
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使语文学习生活化、活动化。
如四年级下册,社会小调查,是综合实践,调查了解“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明、卫生、环保的生活习惯正在养成。
请同学们分组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看看哪些生活习惯已经改善,哪些需要改进,然后在班里交流。
”习作内容:“整理你调查的资料,并结合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在调查内容中选好自己的习作内容,写一篇反映身边变化的习作。
”这一活动融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写作为一体的练习,起到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拓了写作思路的作用。
通过分组调查,讨论设计调查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兴趣,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文明卫生的好习惯。
在整理调查资料汇报交流中,将小组调查的方法、过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进行交流,
相互补充评议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运用能力。
在社会调查中为写作捕捉了素材,在交际中为写作理请了写作的思路和怎样表达的方法,为写作打下基础,减缓作文指导的难度。
教材的编排体系为我们进行作文指导提供了训练的有利条件。
备课时,要明确课文的特点,确定重点。
只要我们用心去研读就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训练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认真钻研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每一册书,把握习作训练的目的、要求、方法和特点。
以便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规律。
以扩大学生的生活天地,创建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入手;从为什么要写话和习作,写话和习作该写什么入手;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活学生的写作情趣,开拓学生写话和习作实践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应用的渠道与机会;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交往动机、成就动机。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注重读写结合渗透写作指导方法
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这段话将读同写的实质揭示很清楚,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学中要贯穿写话和习作教学向整个语文教学开放的教学思想,使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
新编教材每篇课文都是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提供习作范文的双重任务。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
阅读课文的性质,决定了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和语文园地训练以及课外阅读联系起来,使之收到“抓一段,拾一串”的效果。
如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四篇文学作品。
《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白鹅》和《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本组教材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揣摩作者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
语言就各具特色。
学习本组课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几位作家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比较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再通过学生充分读书,进一步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