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段意概括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鲸》LOGO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 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 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 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 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 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 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 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 百年。
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 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 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 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 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 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 “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 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多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 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 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 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 算,我真比不上他!”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 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 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 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 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 “题目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 较适宜。 注意:要紧扣文题提问
举例1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 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 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 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 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 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 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 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 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 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概括一下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概括小学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一、概括段意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少年闰土》:不能写成,本文叙述了鲁迅和闰土的友谊。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一起玩的故事。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怎么玩的故事。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这个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方法:把握文章大意,抓住关键字、词、句加以概况。

如:《家园落日》,概括几种落日的特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时加以概括。

2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第一,超前调控,扎实抓好概括文字主要内容和习作目的的教学。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

六年制第九册教材内容编排上体现了这一先后顺序,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切不可忽视。

本册第二单元的训练做到就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应考策略(4)

小学语文阅读应考策略(4)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应考策略第一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会给一篇短文分段[考点探究](一定要明白考什么怎样考)文章总是由段落组成的。

给文章划分段落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文章的过程。

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是常用的语文训练形式。

通过分段,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掌握作者的思路,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因此,它一直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届小学毕业和升学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综观全国各地历届小考语文试题,给短文分段的题目相当多见,考查的形式也灵活多样,其分数权重也相对较大,一般在8分左右。

因此,学会解答这一题型相当重要。

学会分段既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但是,只要我们经常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也会变得举重若轻。

一般来说,做这一样一个类型的题目,大致要分三步来进行:①通读。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从中找出分段的依据。

②细读。

细读每一个自然段,掌握自然段的内容,明确各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③合并。

将同一个内容的几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意义段,意思比较独立的自然段单独成段,划出段落起止。

分段符号一般在题目中有规定,如“‖”“∥”“∣”等。

[知识网络](知识可是能力的基础哟)常见分段方法:◆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法◆按时间推移顺序分段法◆按地点变换情况分段法◆按文章特殊结构分段法(如总分、分总、总分总)◆按事物内容性质分段法[考题回放](看看以前是怎样考的)例1 武汉市小考题阅读短文,分段概括段意。

枇杷树我家楼下许老师家的小院子里,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枇杷树。

枇杷树的树干粗粗的,看上去有几十岁了。

根须牢牢地扎在泥土里,任凭风吹雨打也毫不动摇。

枇杷树的树杈很多,这儿一根,那儿一枝,一根粗的上面再长几根细的,一根直的上面还长几枝弯的。

它们粗细不一,形态各异,十分好看。

树杈上的叶子密密麻麻,这些茂盛的叶子终年葱郁,惹人喜爱。

小学语文归纳层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归纳层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归纳层意的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归纳层意的方法层意其实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感情的意群。

小学语文概括内容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概括内容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概括内容方法有哪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概括一下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概括小学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概括内容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概括内容的方法一、提炼关键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再把各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简单、直接、常见的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也有人称之为段意合并法。

提炼关键词是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提取。

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课,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詹姆斯在一个晚上和父亲一起到船坞钓鱼。

第二部分讲由于距离钓鲈鱼的时间有两个小时的时限,父亲要求詹姆斯把鱼放掉。

第三部分讲这件事给詹姆斯的启示。

把这三部分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这样概括略显冗长。

因此,可以在段意相连的基础上提炼出“钓鱼、放鱼、启示”三个关键词,组成一个句子。

则本文主要内容就是詹姆斯钓鱼又放鱼,从中得到了启示。

关键词,有动一个词语就能牵动全文的功效。

钓鱼、放鱼、启示三个词是全文的高度凝练概括。

二、找出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中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文章的中心应该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

中心句应该是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主体文章。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物,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中心句,有时放在文章的开头总起,有时放在文章的末尾总结,有时在文章的中间起过渡作用。

小学语文文段内容概括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文段内容概括方法有哪些

⼩学语⽂⽂段内容概括⽅法有哪些 概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章的中⼼思想。

今天⼩编给⼤家分享⼀些⼩学语⽂⽂段内容概括⽅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章节标题 抓住问题概括 初读⼀篇⽂章,常会伴随着阅读预测进⾏,读着标题,可能会⽣出许多疑问,阅读解疑的过程就是把握⽂意的过程。

如《画杨桃》,谁画?画出了怎样的杨桃?结果呢?⽂章启⽰唾⼿可得。

这只是初步的⽂意把握,在深⼊阅读的过程中,会产⽣更深⼊的问题,如《军⽝⿊⼦》中“⿊⼦究竟是不是⼀条出⾊的军⽝?”的深⼊探究,⼀位视尊严如性命的军⽝⿊⼦的刚烈形象就凸显出来了,同时也直指训导员恶作剧的残忍,教育⼈类应该敬畏⽣命。

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整体把握,更能引导学⽣深⼊感悟。

想象画⾯概括 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是很好的读书⽅法和习惯,有的⽂本画⾯感⾮常强,可以运⽤想象画⾯概括⼩标题的⽅法把握⽂意。

如《珍珠鸟》《乡下⼈家》,就可以采⽤此法--想画⾯、提要点。

如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读⽂后⼏幅画⾯会浮现在脑海:1.笼中看世界2.屋中⾃由飞3.肩头⼩憩,最后结合中⼼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串联概括⽂意。

抓关键词概括 有的语段虽然层次清晰,但并⽆中⼼句提⽰段意,需要教师渗透抓重点词概括的⽅法,引导学⽣⽤⾃⼰的语⾔概括。

如《⽉球之谜》,⽂本在提出⼀系列不解之谜时,有的直截了当提出“谜”,有的需要概括提炼。

如第四⾃然段“再看看⽤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种在⽉球的尘⼟⾥,和在地球⼟壤⾥⽣长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藻⼀旦放进⽉球尘⼟,⽔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

这个“谜”该怎样概括呢?可以引导学⽣提炼⽂中反复提到的词语──“⽉球尘⼟、⽟⽶、海藻”来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和海藻在⽉球尘⼟中⽣长效果不⼀样?”还可以⽤箭头图⽰重点词,更加⼀⽬了然。

抓题⽬概括 题⽬是课⽂的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

教材中的课⽂题⽬,有的指向课⽂主要⼈物,如《地震中的⽗与⼦》;有的指向事件,如《⼀次成功的实验》;有的直接指向课⽂中⼼,如《掌声》;有的通过问题引起学⽣好奇,如《我是什么》。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把握⽂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概括能⼒的培养。

下⾯⼩编为⼤家带来了⼩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供⼤家参考。

1⼩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课题扩充 题⽬是⽂章的眼睛,透过题⽬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信息。

不少课⽂的题⽬,就是⽂章内容的⾼度概括。

归纳这类⽂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先要读懂字⾯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内容把课题扩展成⼀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

⼆、段意合并 ⼀篇⽂章由⼏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合并段落⼤意的⽅法概括⽂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章脉络, 写出每⼤段的意思, 再根据⽂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分析⽐较,突出重点 有些⽂章, 重点部分⼗分突出, ⽽全⽂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意,再加上⼀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了解⼤致内容。

然后找出⽂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 ⽂章的主要内容就⾃然概括出来了。

如《落花⽣》⼀⽂, 第⼀段讲的是种花⽣和收花⽣。

第⼆段讲的是⼀家⼈围坐在⼀起品尝花⽣,谈论花⽣。

显然第⼆段是重点段,⼀家⼈尝花⽣, 谈论花⽣的好处, 并以花⽣喻做⼈要做务实有⽤的⼈。

以此为核⼼,联系⽂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的主要内容:作者⼀家⼈在后园过花⽣节,他们边品尝花⽣,边谈论花⽣的好处, ⽗亲以花⽣来⽐喻, 告诉我们要做有⽤的⼈, 不要做只讲体⾯⽽对别⼈没有好处的⼈。

⼀篇⽂章的主要内容不⼀定⼀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分析⽐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章还需要分析⽂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的前提,也是培养自己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摘句归纳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的方法。

文章各段中常常有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段的中心句。

有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总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叫段的总起句;有的中心局在段落的结尾,叫段的总结句;有的中心句隐藏在承上启下的句中,承上的是概括上文的内容,启下的是点出下文的内容;有的中心句也是在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新教材的第七册《亚鲁藏布大峡谷》第四自然段: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在同一波面上,从高到底形成了九个垂直的自然带。

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可以使用摘句归纳法。

这段的开头“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已经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在下面的句子,围绕这句话,阐述大峡谷里的动植物种类多,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所以,第一句话,就作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要注意:(1)摘录的句子不能全盘照抄,大部分需要经过修改加工。

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用作段意时,把“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改为“大峡谷的生物是多样性的。

”否则,就不够简略,也不通了。

(2)所摘录的句子必须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因此,必须先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分析一下缩摘录的句子是否能包括这些意思。

(3)中心句在段首或段末的,一般可做段意;中心局在段的中间的,一般其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不一定能做段意。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例:我真后悔记得那是我7岁读一年级,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穷得叮当响。

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只剩下我和年迈古稀的奶奶一起居住。

那时,学校要求购买校服,一套要60元。

我回家问奶奶,奶奶噙着眼泪,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对我说:“芳芳,奶奶慢慢给你想办法。

”后来,我去舅舅家里玩,正好舅舅的桌上摆着60元钱,我用颤抖的手把舅舅的60元钱拿去,交给老师买校服了。

过了三天,奶奶拿着自己辛辛苦苦采茶挣来的钱交给我说:“芳芳,你把这60元钱交给老师买校服吧。

”这时我心里可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脸红到脖子上,无巧不成书,正巧我同班的同学小玲手捧着崭新校服来到我家,对我说:“芳芳,老师叫我把校服拿给你,”这时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奶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问:“芳芳,没有交钱,怎么会有校服的。

”我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是我那天在路上捡到60元,然后交给老师••”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我觉得事情再隐瞒不下去了,就哭泣着对奶奶说:“奶奶,这60元是从舅舅家里拿来的。

”奶奶听了抚摸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芳芳啊!我们家虽然穷,但也要穷得有志气。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我在奶奶的鼓励下,终于把奶奶采茶挣来的钱还给舅舅,并向舅舅道歉,舅舅也夸奖我:“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小学语文归纳段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归纳段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归纳段意的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学会归纳段落大意,是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泛读时快速抓住全文要点和精读时认真领悟全文思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

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

小学语文常用概括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必须读懂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课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课文的方法1、时间连缀法即按照文章记叙的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课文共10个自然段,讲述了莫泊桑三次登门求教的经过。

要快速准确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可指导学生先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第二天”“从此”,分别概括三个时间的主要内容,再把三个时间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课文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2、地点变化法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版本同上)按照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览外洞、经过空隙、游览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

可指导学生先找出作者游览的地点,然后根据地点变化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此法对依据方位、地点变化记叙见闻感受的写景类、游记类文章特别适用。

3、课题补充法不少课文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如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可在课题基础上前展后延,扩展开来: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到地里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最终空手而回,苏格拉底以此教育弟子们要把握眼前的机会。

4、段落合并法一篇课文由几个段落组成,可指导学生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册《石榴》一文,分段介绍了石榴的枝叶、花、果实。

按照段落顺序说清楚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了,再将大意整合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5、句子摘录法课文中的过渡句,通常承接上文的主要意思,又囊括下文的主要意思。

抓住这样的过渡句,常常就能迅速概括出上下两部分内容的主要意思,为概括主要内容节省时间。

如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对文中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略加改造,就是课文主要内容。

此外,具有总分特点的课文,还可借助文中总起句、总结句来概括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点,语文概括段意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概括段意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帮助他们迅速理解文章核心内容,更好地完成作业和考试。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一、阅读理解题目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常常需要对文章进行概括段意。

而正确的概括段意方法如下:1. 细心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 用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来概括主题。

3. 去掉无关的内容。

例如,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如果文章主题是“夏天的昆虫”,概括段意可以写成“夏天的昆虫的品种很多,活动区域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课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概括段意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正确的方法如下:1. 了解文章的主旨。

2. 找出文章的重点。

3. 用简短的句子概括文章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的文章时,如果文章的主题是“变化的世界”,概括段意可以写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写作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写作时,也需要概括段意的能力。

正确的方法如下:1. 目标清晰,明确要写的内容和主题。

2. 用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来概括要写的内容。

3. 去掉无关的内容。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的文章时,概括段意可以写成“学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自信,拓展知识面。

”总之,小学语文概括段意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上的方法,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
向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
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LO出GO 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 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 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 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 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 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 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 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 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 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 好风景。
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L,OG那O 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 里。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
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 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 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 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L了OGO 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 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 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 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 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 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 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 泽?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1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1)根据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提示了中心,这样的题目,人们通常称作“题眼”,即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在拟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就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

(2)抓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中心句,就是文章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抒情议论的句子,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起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有些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还有些中心句在文章会反复出现几次,阅读文章时,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就不难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3)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

多数文章,它的中心思想不是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具体记叙的人和事去理解,去体会概括出来的。

因此,归纳这样一类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在认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先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才能从中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通过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文章的重点段是最详细的地方,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在重点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阅读时仔细地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很快地领悟出来。

2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1.段意综合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有哪些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是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泛读时快速抓住全文要点和精读时认真领悟全文思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一、关键句摘录法这是一种常见而又简单易行的概括方法。

有的文章中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揭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这些概括性强的关键语句,就可以概括段意或全文大意,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直接“抄”或者稍加改动即可。

如:《郑成功》一文,最后一节在全文中就起到一个总结作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根据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事,既方便又准确。

再如:在学习第13课《秦兵马俑》时,我发现第三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一句是过渡句,将秦兵马俑的特点高度概括出来了。

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不少学生知道,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前半句承上,也就是说第二节是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后半部分启下,也就是说后面几节是写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就是这样一句话,使我们对课文条理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孩子们也能够很自然地概括出第二节和第四到第十节的意思,同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一目了然。

就像中心句一样,过渡句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句型,利用它,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分段,概括段意。

相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概括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二、主干提取法在众多的方法当中,我经常会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

就像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一样,要有主语和谓语。

每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必定有作者描写的对象,并且对这个对象所描写的内容。

所以,删去旁枝末节,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干什么或什么东西怎么样”,用这样的句式就可以很容易地概括课文的内容,而且比较多地适用于各类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段意的方法及练习孩子在做阅读练习是,总不能很好的概括段意.正好发现网上有篇很好的博客介绍这方面内容,现在介绍给各位BBMM,希望对你们有用.原文请看:/s/blog_4ef6842f010087om.html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摘句法、联合法、替换法、归纳法。

2.清楚概括段意的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3.熟练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

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摘句法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概括段意,直接找中心句的途径。

2.掌握中心句的判断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一、【以例识法】请同学们概括出下面文段的段意。

例1.①母亲是个好劳动。

②从我能记忆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③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④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⑤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句①是本段落的中心句。

②③④⑤都是围绕“好劳动”这个而展开的。

是对这个特点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因此可以直接摘录下来作为整段的段意。

例2.①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②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juē)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

③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句①中提到的“语言”二字,表明“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讯息的工具。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②③中例举了鹿科动物和工蜂的动作,其目的还是要说明动物的动作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因此,句①的句意已经可以涵盖后面两句的内容,也是就文段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段意了。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段意的概括归纳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段意的概括归纳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九、段意的概括归纳
方法一: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方法二: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

小学语文阅读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阅读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7、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
有的作者时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 部分来表达。这就是要注意从作者的议论部 分找中心。
例如,《白杨》一课,我们就可以从课文的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 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一段议论部分概括 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8、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
一些课文为了表示强调,往往使某个句子 在课文中出现好几次。
结束!再见!
1.这段写谁?干什么?2.小珊迪为什么要弟弟来送钱呢?
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他派弟弟给“我”送找回的零 钱。
概括段意的方法
5、列小标题法
列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摘录法,就是从一段文章中
摘录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浓缩 法,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

《小英雄雨来》
摘录法:
①望着妈妈笑
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例 《鲸》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 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 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 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 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 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 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4、从文章的结尾拨出中心
文章的结尾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后来表 达。根据这一特点,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尾、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就能根据课 文的最后一句“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 起”的内容概括出体现中朝两国人民深厚 友谊的中心思想。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 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 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 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 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括段落大意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段落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提高这种能力,重要的是多读多练增强语感,并辅之于行之有效的方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抓“段眼”。

段眼就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或能涵盖大意的一句话。

段眼作为一段的中心句,该段中其他句子的表达都围绕此句展开,因此找准中心句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也便于概括段落的内容,或直接用中心句,或对中心句稍加整理即可。

就结构而言,中心句一般用在段首,个别的用在段中,少数的到段尾才抖搂。

练习1:概括下段文字的段意“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总结: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只要抓住首句这个中心句就可以了。

2)抓占中心位置的人、事、物、情、理。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但往往有占中心地位的人、事、物、情、理,整个段落都是紧紧围绕这些来写的,抓住他们,概括段落内容就较容易了。

练习2:概括下段文字的段意“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

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的肌肉产生一种细腻的光泽。

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

‘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

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

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

”总结:这段文字中占中心位置的是“他”,全段都是围绕“他”写的。

对这样写人的段落可按“谁+怎样+干什么”来概括。

该段可概括为“他聚精会神地塑像”。

3)抓上下文联系。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篇文章的段落是密切相关的。

有些段落是对下文的领起,有些段落是对上文的小结。

在概括上有领起段或下有总结段的段落时,可联系上下文借助这些领起段或概括作用的段落来概括。

4)归纳。

有些段落运用列举的方法,把一些有某一共同点的人或事物写在一段内。

概括这类段落内容可通过归纳,概括出所写人或事物的共同点,也就概括出段落内容了。

练习3:概括下段文字的段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书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总结:本段写了6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从卑微经过艰苦磨练而达显贵。

所以段意可概括为: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艰苦磨练。

5)提问整理法。

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练习:晚上,旅馆的侍者说,有个男孩要见我。

小孩被带进来,我发现他不是卖火柴的那一个,但可以看出是那个男孩的弟弟。

小男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对问:“先生,您是向珊迪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是的。

”“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个便士。

”小男孩说,“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

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从他身上轧了过去。

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

还有7个便士也不知哪去了。

说不定他会死的。

”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时可先问:这段写谁?干什么?(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

)然后整理答案,归纳为: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他派弟弟给“我”送找回的零钱。

总结:这种归纳段意的方法常提出的问题有:“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等等。

6)列小标题法。

列小标题的方法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

列小标题的角度:列标题可以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考虑,可以从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意义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时间或地点的角度去编列等等。

究竟从什么角度去列标题,应该从每篇文章的实际情况出发;怎样列最容易使小标题贴切、简要、醒目,就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列,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列小标题的角度尽可能要一致。

例如:《小英雄雨来》用浓缩法可以列出下列标题: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读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做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二、课堂练习概括下列短文的段意(一)尼亚加拉大瀑布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

它以丰沛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来观赏的游人,使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尼亚加拉河上有两个湖,一个是海拔174米的伊利湖,河水流经这里后注入海拔75米的安大略湖。

两湖落差达99米,之间还有一道石灰岩断崖。

水流湍急的尼亚加拉河流经这里骤然陡落。

水势澎湃,蔚为壮观。

瀑布的河水从高处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湖水经过河床绝壁上的羊岛,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

从加拿大这边看一大一小两个瀑布,比从美国方向看起来更壮阔、漂亮。

大瀑布因其外表形成一个马蹄状而称马蹄瀑布。

水声很大,都快把耳朵震聋了。

水汽既浩瀚又高耸,当阳光灿烂时,大瀑布的水花便会升起一座七色彩虹。

冬天时,瀑布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瀑布便会寂静下来。

小瀑布因其水流极为宽广细致,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又称婚纱瀑布。

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的形状像个漩涡,与垂直而下的大瀑布相应成趣。

1、2、3、4、5、(二)一条面包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

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的贫穷的孩子召唤来,对他们说:“你们每天都可以到这个篮子里拿面包,每人一个。

”孩子们蜂拥而上,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

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个叫格琳琴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

她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那些孩子离去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

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抢在前面。

而羞怯、可怜的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

但她依然亲吻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

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时不小心揉进去的。

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亲切地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

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

1、2、3、4、(三)金色的盒子我的一个朋友三年前下岗了。

后来,他找到了一份推销油漆的工作。

薪水不低,但每月要推销300桶,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随着月底的来临,没完成推销任务的朋友每天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儿子见了,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爸爸,到今天还剩下几桶?”时间一长,他渐渐吃不消这“每日一问”。

终于有一天,他大声喝斥儿子:“以后不许你再问我!”儿子委屈地走开了。

期中开家长会,老师表扬儿子,说孩子非常懂事,懂得为家庭分忧,在用“担心”造句时写道:每到月底,我最担心爸爸完不成推销任务,他会很难过的。

踏着月光从学校回家,我的朋友落泪了……在国外,同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斥责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在圣诞节前将家里仅有的一卷美丽的金色包装纸“糟蹋”了。

第二天,小女孩把一个糊着金纸的盒子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父亲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

他再次大声斥责小女孩说:“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空盒子是不礼貌的吗?”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它不是空的,我把我的吻全吹进盒子里了,这吻全都是给您的。

”父亲听了,一下子愣住了……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这样的金色盒子,只是做父母的有时看不到而已。

1. 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选择一件写出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 短文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金色的盒子”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 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选择一处,展开想象,接着写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总结:概括段意,先要读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抓住内容要点,再准确地进行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的。

意义段的段意,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综合归纳出来的。

所以概括段意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几个自然段合并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过分析、思考、综合,就可以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了。

总之,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

一篇文章通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可以使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文章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