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间经济理论的分析
空间经济理论的对象与基本范畴
分 布规律之 际 , 多地将 触角 伸向发展经 济学 , 更 成
为 一 门综 合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现 在 , 界 已基 本 认 学
同将 经 济地 理 学 归 人 到 区 域 经 济 学 的 体 系 之 中 , 它 在 研 究 内 容 、 围 上 与 空 间 经 济 学 的 区 别 也 同 范
从 学 科 体 系 看 , 济 地 理 学 本 质 上 类 同 于 区 域 经 经
济 学 。 只 是 前 者 受 专 业 的 限 制 , 局 限 甚 至 拘 泥 常
于 经 济 的 空 间 分 布 规 律 ; 者 在 囊 括 经 济 的 空 间 后
二 、 间经 济 学 的 基本 范 畴 空
空 间经 济学 理 论 研 究 的 滞 后 , 方 面 导 致 风 一 水 、 士 在 不 确 定 性 较 高 行 业 盛 行 ; 一 方 面 导 致 术 另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空 间 布 局 上 的 失 误 , 大 增 加 了 国 大 民经 济 的 建设 、 行 成 本 。空 间 经 济 学 的提 出 , 运 既 是 经 济 学 内在 逻 辑 的 要 求 , 是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发 更
维普资讯
0 0 l a
000 东 瞬 …一 鳓 广{ 蝴 2 l 勉
管 每 溺 1 ● 麓≮ L 叠 -
空 间经 济 理 论 的 对 象 与 基 本 范 畴
院 … … 东
一
、
前 言
当 事 物 的 空 间 属 性 外 化 为 经 济 学 规 律 时 , 源 的 空 间 属 性 及 其 配 置 资
前述 。 3 与 区 位论 的 异 同 .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析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
列斐伏尔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的空间生产理论对理解现代社会空间现象,特别是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列斐伏尔的生平及其理论背景,然后重点阐述其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空间的社会性、空间的实践性以及空间的生产性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社会空间结构变迁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等方面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能够为理解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解空间的社会属性、政治经济角色以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列斐伏尔强调了空间的社会建构性。
他认为,空间并非是中立的、客观的存在,而是由社会关系、文化习俗、政治权力等因素共同塑造的。
空间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再生产,都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内进行的,这些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空间的形式和功能。
因此,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反映。
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与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空间,更是一个政治经济的场所。
空间的生产和分配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空间也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
例如,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往往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而空间的利用和开发则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和社会关系的形成。
列斐伏尔强调了空间的历史性和动态性。
他认为,空间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空间逻辑。
空间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被生产、消费和再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推动着社会关系的发展。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
的“ 杜能 圈” 成 为了 区域经 济学 以及后 来 的空间经济学 的理 论基础 。由于杜能 的开创性 的贡献 , 他被著名 的区域学家沃 尔特 ・ 艾 萨德 ( Wa l t e r I s a r d ) 称 为“ 区位论之父” 。 到了 1 9世纪末 , 德 国完成 了第 一次工业革命 , 并迅速成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策源地之一 。是时 , 资本 主义也正 由 自 由竞争 向垄断竞争过渡 , 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不 断深 入和铁路 系统 的不断完善 以及 国际贸易的增长 引发 了产 业转移 和工 业布局等一系列 的问题 , 这些问题使研究 区位论 的学者们产 生 了极大的兴趣 , 成为 了他们研究的重点。 1 9世纪 8 0年代 ,
基 于资 源供给 和产品销售 约束的运输 成本最小 化 的厂 商区
位 择优 问题 。在 劳恩 哈特 之后 , 1 9 0 9年 阿尔 弗 雷德 ・ 韦 伯 ( A l f r e d We b e r ) 出版 了《 工业 区位论) ) ( I n d u s t r i a l L o c a t i o n T h e — o r y ) 一书 , 这标志着工业 区位理论得 以开创 , 这也使 韦伯 成为 了第一个对工业 区位 理论进行 系统分析 的经济学家。韦伯在
德 国学者劳 恩哈特( wi l h e l m L a u n h a r d t )  ̄ l J 用“ 结点原理 ( n o d e t h e o r e m) ” 对 区位的分布问题进行 了几何 求解 , 并首 次提 出了
空 间经济学发端 于 2 0世 纪 9 0年代初 , 日本京都大学教
2 0 1 4年第 2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 OMI C RE S EARC H GU I DE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第 卷第 1 期 20 O2年 1 月
B 0 G N0M【 G c G ̄ 经 济 GE地
理
.2 0 1 2 .N .
J . 02 叽 ,2 0
文章编号 : 0 86 { 0 )1 00 — 4 1 0— 422 20 — 0 1 0 0 0
的基本 特征 , 而从理论发 展 的轨迹来 看 , 这可 能也是其 分异与深化趋 势交 织在一 起 , 既使 空间经 济学 的理 论 区别 于其 他学科 的唯 一重要 的基本 点。空间经 济学发 体系越来越庞 大 , 也使 人们 对其 基本 理论 和总 体框架 轫于 区位理 论 。尽 管区位 理 论有 长 久 的发展 历 史 , 并 更加缺乏一个 简 明和清 晰 的认识 。鉴于 此 , 清空 间 理
。
学科分异与独立发展
hm, 7 ; eh a ,96 l8 ) 区位选 择 理 论 ( eh a 1 5 Bem n 17 ,9 5 、 9 B e.
m n l8 )空 间竞 争 理 论 ( ac. r17 ) 空 间 均 衡 a, 8 、 9 Lra e,9 9 和 l ̄ (
上 . 出空 问经济 学可能的发 展方向 。 指 关键词 : 问选择 ; 空 区位 问题 ; 学科 丹异; 学科整合
中围分娄号 :0 15 F 6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论
—
论 的发 展 而 有 不 断 紧 密 的 联 系 趋 势 , 一 方 面 空 间 经 另
y
济学 内部的学 科差异 也 在不断 加大 , 多研究 特定 空 许 般认 为 , 间经 济学 是关 于 资源 在空 间 的配 置 间问题或 区位 问题的特定理 论发展成 为相 互独立 的新 空 以及 经 济 活 动 的 区 位 问 题 的 学 科 ( ro ,9 7 把 空 学科 。所 以在 空间经 济学 的松 散学 科联 盟 中, Ant 18 ) t 容纳 了 间或 区位作 为研 究 的基 础 变量 , 这是 空 间 经济学 理论 越来越多 的界 限分 明而 联 系紧密 的新学 科或 次学 科 ,
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空间应用分析
一
些 交 易 费 用 ,结 果 不 仅 交 换 发 展 了 , 步 的分 工 与专 业 化 生 产 。 又 由于专 业 化生 产 加 速 了经 验 积 累 与技 能 改 进 , 这 样 , “ 识 沿 空 间 的 互 补 性 ” 的 “ 出效 应 ” 知 溢 ,
命 题 即 是 :分 工 乃 交 换 的 产 物 ,分 工 与 专 业 化 能
够 加 速 知 识 的 积 累 和 带 来 收 益 递 增 ; 只是 协 调 分
工 又需 要付 出成 本 ( 即是交 易 费用 ) 而且 分 也 ,
工 的深化 势必 还会 引起 交 易费用 的增加 ,同时交
易 费 用 取 决 于 交 易 机 制 的效 率 ;分 工 的 好 处 与 交
低 下 ;既 无 富 余 的 产 品 ,也 无  ̄ f 与 精 力 去 进 行 -q ,n t
一
、
基 于 分 工 演 进 的 新 兴 古 典 理 论 内
交 换 , 因 而 也 只 能 选 择 自给 自 足 的 生 产 与 经 营 方
涵 的 简 要 分 析
以杨 小凯 等 为 代 表 的新 兴 古 典经 济 学 家 们 ,
易 费 用 增 加 之 间 还 会 形 成 两 难 冲 突 ,并 最 终 构 成 分 工 演 进 的 基 本 约 束 ;在 这 个 两 难 冲 突 中 ,分 工 的深化 取 决 于交 易 费 用 与分 工 收 益 的 相对 比较 。 同 时 还 呈 现 出 一 个 自发 演 进 的 过 程 。 在 杨 小 凯 等 人 的 新 兴 古 典 分 析 框 架 与 分 析 理 论 中 ,这 种 自发 的 演 进 过 程 可 以 粗 略 地 描 述 如 下 :在 经 济 发 展 的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第一部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介绍 (2)第二部分模型理论基础与原理 (5)第三部分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 (8)第四部分常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10)第五部分模型估计与检验方法 (14)第六部分应用案例与实证分析 (19)第七部分空间计量模型的局限性 (22)第八部分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25)第一部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介绍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是一种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传统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在传统的线性模型中引入空间相关系数来考虑地区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模型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并逐渐成为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论基础1.空间数据特性空间数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邻接性:相邻地区的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影响。
(2)空间异质性: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等差异会导致数据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3)空间相关性:同一地区内的多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得数据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2.空间计量模型的分类根据空间效应的不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可分为两大类:(1)局部空间模型:这类模型关注的是单个区域的数据,如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它们分别考虑了邻居地区的影响和空间内相关性的效果。
(2)全局空间模型:这类模型考虑的是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效应,如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卡尔曼滤波模型(SKF),它们能够捕捉到区域间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1.空间权重矩阵在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时,首先要确定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用于衡量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常见的有邻接矩阵、距离衰减矩阵等。
例如,在邻接矩阵中,如果两个地区相邻,则它们之间的权值为1;否则,权值为 0。
2.模型选择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数据特点,可以选择相应的空间计量模型。
例如,当研究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时,可以采用空间误差模型或空间滞后模型;当研究区域之间的互动效应较强时,则应选用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传统的统计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独立观测值假定基础上 的理论。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特别是遇到空间数据 问题时,独立观测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Getis, 1997)。 对于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数据,一般认为离的近的变 量之间比在空间上离的远的变量之间具有更加密切的 关系(Anselin & Getis,1992)。正如著名的 Tobler地理学第一定律所说:“任何事物之间均相关, 而离的较近事物总比离的较远的事物相关性要高。” (Tobler,1979) 地区之间的经济地理行为之间一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 Spatial Interaction,Spatial Effects):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2019年1月14日11时15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
空间依赖性
真实空间依赖性反映现实中存在的空间交互作 用(Spatial Interaction Effects), 比如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创新的扩散、技术 溢出等, 它们是区域间经济或创新差异演变过程中的真 实成分,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空间交互影响, 如劳动力、资本流动等耦合形成的经济行为在 空间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发的投入产出 行为及政策在地理空间上的示范作用和激励效 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
2019年1月14日11时15分
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空间差异性),是空间计量学模 型识别的第二个来源。 空间异质性或空间差异性,指地理空间上的区 域缺乏均质性,存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中 心(核心)和外围(边缘)地区等经济地理结 构,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行为存在较 大的空间上的差异性。
空间经济学ppt课件
1.1传统空间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
• 普雷德在1966年提出基础-乘数模型 • 哈里斯在1954年提出市场潜力概念 •
不过,传统的关联效应和传统的空间经济 学理论都无法回答一些关键性问题,其中 最棘手的问题是竞争和定价问题。
1.1传统空间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要求最低限度的工厂规模 单个企业层面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企业间竞争不是完全竞争
• 其次,可以用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最早从事此种研 究的就是阿隆索(1964),认为城市中商业活动的土地 利用模式可以由杜能模式来决定,只不过中心商务区取代 了城市中心,不同的企业取代了不同的农产品。在杜能的 模型中,人口相对集中在外生给出的城市,这意味着市场 需求是非均匀的,因此当存在农产品运输成本的情况下,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必然表现出从城市中心到外围的差异 性。
空间经济学的概念
新经济地理学(也称空间经济学)
• 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维度纳入 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 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 模、不同形式的生产活动空间集中机制, 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 与途径。
• 《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 ——保罗·克鲁格曼,1991
规模收益不变但存在运输成本,或 任何人(企业)都在本地解决(生产)所 者规模收益递增且存在运输成本 需的消费品(或投入品),不会输入任何
消费品(或投入品)
规模收益递增但不存在运输成本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某一特定区位上
规模收益可变但不存在运输成本 存在运输成本且规模收益递增
所有经济活动都在本地不变规模水平上进 行,但无法确定各种,将出现一组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 集约化程度随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变化的同心圆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杜能环”。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摘要】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于解决地区经济、城市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其方法与模型以及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接着探讨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进一步强调了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总结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历程、方法与模型、实证研究、现状、展望、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新兴且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计量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地理位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试图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中的空间相关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探讨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增长、贸易流和投资等重要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全球化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为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深入理解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和展望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意义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空间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空间联系和影响,揭示经济行为之间的空间依赖关系,为我们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经济分析框架。
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10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理论依据 •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 水平相关 •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 大区间、省区间的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 点进行重点发展。
(一)点轴开发主要内容
①确定位置、资源好的交通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②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③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二)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1、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带。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有保证 的地带。
2、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考虑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重点发展的城镇应是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
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选择规模较大的城市;而在经 济较落后的地区,往往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镇。
考虑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应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 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
理论反思: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 就业机会。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 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内涵
三、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离散形 聚集形 扩散形 均衡性
经济学的时空观
经济学的时空观在经济学中,时空观是指经济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涉及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等方面。
时空观的形成与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密切相关,对于深入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时空观的历史演变经济学的时空观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现实经济的变迁而演变。
在古代,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经济,强调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产出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学开始关注工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
同时,经济学理论逐渐形成,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论辩也成为重要议题。
进入现代经济学时期,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时空观更加突出,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时空观的意义和价值- 市场分析与决策:时空观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根据时空的差异来制定市场策略和决策,例如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产品定价和推广策略,合理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份额。
- 区域经济发展:时空观有助于理解和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明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 经济周期的研究:时空观能够揭示经济波动的时间、空间差异以及相互关联,有助于预测和调控经济周期,减少经济风险。
- 政策评估与改进:时空观是评估经济政策效果的基础,能够帮助政府了解政策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
时空观与经济学理论各种经济学理论对时空观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强调。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和效率的最大化,忽视了时空差异对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则关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认为时空背景下的决策和行为是受情绪、偏见和环境影响的。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安排和规则对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地理经济学则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时空观应用的案例-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结论
第七讲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结论一、理论基础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不同,空间经济学是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虽然早在1933 年张伯伦就提出了垄断竞争思想(1933,1950),但垄断竞争思想与主流经济学所推崇的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框架,是由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在1977 年才完成的。
他们同时指出,最终产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来自于消费者对多样性产品的偏好。
另一方面,艾瑟尔(1982)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多样性中间投人品上,指出最终消费品生产者对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偏好决定了中间投人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和某一生产部门出现垄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由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生产者不可能选择多元化战略,而会各自选择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因此不同的生产者成为在其生产领域的垄断者。
尽管这些厂商都具有垄断特征,但这些生产部门不是自然垄断行业,也不是由政府获得特许权的部门,因此市场上存在许多潜在进入企业。
正因为许多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威胁,这些垄断厂商不能按垄断价格定价,而是按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定价。
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含义。
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利用萨缪尔森(1954)的“冰山”交易技术,克鲁格曼把空间概念引人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空间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即核心一一边缘模型,简称CP模型。
正如滕田、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1999)在他们的著作《空间经济学》中指出的那样,空间经济学是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冰山交易技术、演进、计算机”为标志的。
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及冰山交易技术正是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演进”指的是核心——边缘模型中存在多重稳定均衡,此时现实经济会选择何种均衡是不确定的。
这时,历史、偶发事件和人们的预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空间经济学
应用研究
在当今社会,应用研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应用研究,作为一种致力于解
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技术的学科领域,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定义
应用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或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实践水平和解决实际问
题为目的的研究。
它注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意义
应用研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应用研究可以促进科学技
术的进步,推动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另一方面,应用研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应用领域
应用研究涵盖众多领域,如医药、农业、工业、教育等。
在医药领域,应用研
究帮助解决疾病治疗难题,提高医疗水平;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可以改进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在工业领域,应用研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在教育领域,应用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应用研究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应用研究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只有充分重
视和发展应用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空间经济的理论与应用
空间经济的理论与应用第一章空间经济概述随着国际贸易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和国家的空间经济问题越来越关注。
空间经济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空间经济理论可分为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空间理论,新地理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曲折发展与国际贸易与地方尺度化之间的关系存在深刻差异。
新地理经济学将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视为主要问题,而城市经济学则强调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空间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将经济学与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
空间经济不仅是建立城市规划和维护公共设施的重要工具,而且也促进了外来投资和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
第二章空间决策与规划政策制定者和规划师在制定城市和地区的决策和规划时,必须考虑空间因素,以便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
空间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土地使用和交通等领域。
政府在空间规划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改变税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促进经济活动的扩大,并提高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修建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区域交通,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部分。
创建高效的物流和运输系统可以降低城市和地区的快递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提高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
所以,城市规划需要仔细考虑交通、水源和景观等基础设施。
第三章空间经济的应用空间经济理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但同时也能为企业分析市场提供支持。
例如,在国际航空运输中,空间分配是一项开销巨大的决策。
空间经济理论可以为空间分配提供合理的分析框架。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城市和地区分析。
对运输、土地使用、人口和就业率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能够协助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城市和地区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以实现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第四章空间经济的挑战空间经济的不足之处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都会导致其失衡。
一些挑战包括人口迁移、基础设施腐败、城市增长和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等。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文章编号:1000-8462(2002)01-0001-04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洪开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天津300071)摘要: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
尽管都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但空间经济学并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空间经济学一直处于分异与整合的动态变化之中。
本文归纳了这个发展进程的主要方面和理论脉络,并在评析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空间经济学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空间选择;区位问题;学科分异;学科整合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引论一般认为,空间经济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Arnott,1987)。
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这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而从理论发展的轨迹来看,这可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唯一重要的基本点。
空间经济学发轫于区位理论。
尽管区位理论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并做出了许多曾带动经济学一般发展的令人注目的贡献,但空间经济学从未形成过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原因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与时间不同,一直未能成功地结合进经济理论的主体之中(Arnott,1987);另一种原因是区位(或空间)问题的处理常常与制度、习俗、心理等因素一样,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而出现,并不被视为一般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从当前的学科体系来看,空间经济学是一系列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体系或学科联盟。
在这个联盟式的学科体系中,区位论处于基础的地位,其主要理论包容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不动产区位理论和产业空间选择理论等学科之中。
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联盟一直是松散的,并不曾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
对于每个具体的空间经济现象,从区域经济组合角度、从城市发展研究角度、或从产业投资角度会存在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可以说,完整意义的空间经济学仅仅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布局理论和不动产区位理论等多门学科的总称。
第一讲 经济学中的空间与空间经济学
第一讲经济学中的空间与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又称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标志是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是基于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框架(D-S框架),用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
根据马丁的观点,“新经济地理学”包括两个重要主题,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
1.1 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及主流经济分析中的空间缺失一、现实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中看,人口、财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是普遍的现象。
经济活动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并非是新古典“平滑经济”所描述的那样——呈现出连续性和单调性,而是呈现出非连续性和突发性,表现出明显的“块状”特征,换句话说,从空间上看,现实经济不是“平滑经济”,而是“块状经济”。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景观集聚的集中表现形式。
以我国的浙江省为例,“块状经济”分布于全省各地,在地理版图上形成块状明显、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
永康的五金、诸暨的珍珠、温州的皮鞋、嵊州的领带、义乌的小商品……100多个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强省地位。
2006年,大唐(一个乡镇)袜业占全国产量的65%、全球产量的35%;三都贡缎占到全国产量的80%、非洲市场的95%;山下湖淡水珍珠及珍珠制品产量占全国80%;店口管件占全国产量的70%。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的另一个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活动水平的巨大差距。
从历史上看,这种区域差距古已有之;从现实中看,这种差距普遍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还是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一现象。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空间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21 年 1 月第42卷第1期Jan. 2021Vol. 42 No.1空间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安虎森(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空间经济学以人口和财富分布不平衡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空间分散的基 本机理。
空间经济学强调空间均衡,因为聚集经济和贸易成本之间的均衡决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
如果研究 大尺度范围的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货币外部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框架,如果研究城市内部的局部性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技术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空间不可能定理;空间竞争;空间均衡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 2021) 01-0071-08一、弓I 言空间经济学把区位、交通运输和土地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
区位、交通运输以及土地 是在现实中经常接触到的要素,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要素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排斥在外,教科书至今仍然 热衷于传授那些不包括生产区位、街区、城市、土地 和交通运输要素的“纯粹”的经济理论。
尽管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霍特林、胡佛、艾萨德、阿朗索等在空间经济学领域里进行了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从整体上说,空间经济研究“在上一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茁,始终没能登上主流经济学 的大雅之堂。
空间经济研究长期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也许与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歧视”空间问题有 关,因为一提起空间经济问题,自然而然就联系到地理学,而地理学因其理论方面的缺陷对空间经济研究主要以“描述和画图”⑵为主。
直到1991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和经 济地理》一文,开启了空间经济学的复兴之路。
他认为空间经济现象是现实经济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必须复兴空间经济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空间经济理论的分析1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一个空间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1)假设经济体由东部区域和中西部区域组成,每个区域分布着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每个区域在偏好、技术、开放度以及初始要素禀赋方面是均质的。
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制造业部门是不完全竞争的,规模收益递增,产品具有多样性。
经济体中的劳动力为L=LA+LM,由农业劳动力和制造业劳动力组成,其中,LA为农业劳动力,LM制造业劳动力,适当选择单位可以得到LM=μ,LA=1-μ,μ为制造业劳动力份额。
w和ω分别为区域内制造业劳动者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消费与生产①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u=MμA1-μ,其中,A为农业产品,M为制造业产品集合,μ是支付在制造业产品上的支付,即市场份额,01,则σ为制造业部门中不同制造业产品的替代系数,也是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
由于空间成本或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的存在,1单位的制造业产品从r区域到达s区域,只有1/τ能到达s地,τ>1为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系数。
pMr表示制造业产品的离岸价格,则从r到s的到岸价格为pMrs=pMrτ.(3)暂时均衡如果农产品实行边际成本定价,不存在区际交易成本,各地区农产品价格相等,农业劳动力平均分配在两个区域,则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区域的暂时均衡可用一个方程组描述。
其中,下标为e表示东部区域,下标mw表示中西部区域。
各区域制造业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由制造业劳动份额、产品替代弹性、价格指数、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共同决定。
区域和部门之间平均真实工资差异导致的劳动力在区域和和部门之间流动。
(4)对称结构下的产业集聚长期均衡的中心问题是制造业部门劳动力LM在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布。
LM=LeM+LmwM,其中LeM为东部区域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数量,LmwM为中西部区域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数量;东部区域制造业劳动力份额为λ=LeM/LM,其中0≤λ≤1。
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由区域之间劳动力实际工资差异决定。
设定制造业部门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方程:其中,下标为e表示东部区域,下标mw表示中西部区域。
各区域制造业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由制造业劳动份额、产品替代弹性、价格指数、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共同决定。
区域和部门之间平均真实工资差异导致的劳动力在区域和和部门之间流动。
(4)对称结构下的产业集聚长期均衡的中心问题是制造业部门劳动力LM在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布。
LM=LeM+LmwM,其中LeM为东部区域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数量,LmwM为中西部区域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数量;东部区域制造业劳动力份额为λ=LeM/LM,其中0≤λ≤1。
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由区域之间劳动力实际工资差异决定。
设定制造业部门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方程:如果dωe/dλ0,则劳动力将由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和集聚,由对称结构向以东部为中心的集聚结构转变。
通过对式(8)分析,当θ=0,即经济开放程度极高时,dωe/dλ>0;当θ=1,即经济开放程度极低,且ρ0,对称结构不稳定。
若ρ>μ,则dωe/dλμ时,把dωe/dλ看成τ的函数,可以找到由对称均衡结构向集聚结构转变的突破点(见图1)。
随着区域之间交易成本τ的逐渐减小,区域之间经济开放程度提高,稳定的对称均衡结构在达到突破点τ(b)后,制造业将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形成以东部为中心的制造业集聚结构。
由对称结构向集聚结构转变关于交易成本的临界值,在制造业市场份额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增大而减小;在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制造业市场份额的增大而增大(见表1)。
所以,随着区域交易成本减小和经济开放程度增大,对称结构将向单中心集聚模式转变。
(5)单中心集聚模式下的产业转移令we=1,λ=1,由均衡条件可得:通过对式(9)的全微分有:dωmw/dττ=1=μ(1-2σ)/σμ,则把(9)中ωmw看成τ函数,通过对连续函数的分析,可以得到图2。
在ρ>μ的情况下,即规模经济大于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当ττ(s)时,即随着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大,制造业单中心集聚不足以支撑,就会发生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
τ=τ(s)是制造业集聚模式由单中心均衡向多中心均衡转变关于交易成本的临界点。
由单中心集聚结构向多中心均衡结构转变关于交易成本的临界值,在制造业市场份额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增大而减小,即由于制造业规模经济较大,即使区域之间交易成本较小,经济开放程度较大,也能够实现产业转移;在制造业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制造业市场份额的增大而增大,即在没有明显规模经济的竞争条件下,实现产业转移需要有一定的区域之间交易成本,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真实工资差距,才能实现产业转移(见表1)。
在单中心集聚模式下,如果制造业竞争程度比较高,要实现产业转移需要通过实施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把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以促进本区域制造业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得知,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区域之间交易成本的逐渐减小,区域之间经济开放程度提高,稳定的对称均衡结构在达到突破点后,制造业将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形成以东部为中心的制造业集聚结构。
随着制造业市场份额增大,规模经济增加,强化单中心集聚结构的同时,随着工业化推进,当促进区域之间交易成本增加的相关因素导致中西部制造业劳动力实际工资增加时,则单中心的制造业集聚模式将向多中心均衡结构转变,制造业就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2经验实证: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规律(1)数据与指标说明本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制造业的市场份额μ,用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第二产业总产值比重的动态变化衡量制造业的转移情况,用第二产业生产效率衡量制造业劳动力的名义工资w,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由该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决定。
区域内制造业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由区域内名义工资w和价格指数P,以及区域之间交易成本τ共同决定,即ω=wP-μ.(2)以东部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制造业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区域之间的经济开放程度增加,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的交易成本减少,依据理论分析的结论,这就会导致以东部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发生,从对称结构向“中心-外围”集聚结构转变的突破点到来。
改革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主要表现为两种趋势:从整体上看,表现为以东部为中心的产业集聚过程;从东部地区内部看,表现为由大都市向中小城市转移为,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转移的过程。
从改革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产业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一直保持各占一半比重,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
这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并进行政府主导的产业布局,从而形成改革后一段时期维持制造业在东部和中西部平均分布的对称结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制造业集聚效应,1996~20XX年,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由%增长到%(见表2)。
中国正出现了一个以东部地区为制造业中心、以中西部地区为农业与采掘业外围的集聚结构(范剑勇,20XX)。
这种集聚效应来自知识的外溢效应、前后向的产业关联与市场关联、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共同作用所产生的“集聚力”,因此,东部省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以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为特征的产业转移发生,这种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强化了以东部地区为中心的集聚结构。
陈佳贵等(20XX)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发现1995~20XX 年的10年中,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加速工业化,但东部地区的加速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地区,10个工业化先进省市区有8个属于东部,中国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的差距继续加大。
20XX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逐渐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结构演变。
限于当时数据资料,陈佳贵等没有对20XX年以后中国工业化的区域特征及其空间格局变化做更多探讨。
20XX年之后,整个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北京、上海、广州3个省市的第二产业比重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天津、江苏、浙江、山东4个省市则在同一水平上徘徊(见表2)。
这说明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相对发达地区和大都市在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在本世纪初长三角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制造业结构调整,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进入浙江和江苏两省,而上海则致力于资本密集型、港口型与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发展(范剑勇,20XX)。
杨扬等(20XX)对广东省20XX~20XX年21个地级市实际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和各市38个二位码工业行业的集聚度测算,也发现20XX年左右广东省的工业集聚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省内各市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正在发生。
(3)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当单中心集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交互作用,就会有部分基于区域之间的分工要求从原来的集聚中心转移出来,单中心的集聚结构就会向多中心结构转变。
由于改革后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远快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迅速向东部地区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并阻碍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因此,中国在本世纪相继出台并实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各级地方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工业振兴计划。
在二元体制下,中西部地区作为主要的劳务输出地,而东部地区作为主要的劳务输入地,劳动力的频繁流动导致区域之间交易成本增加,加之地方性工业化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本地就业,变相增加其制造业劳动力的实际工资,诱导了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临界点提前到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第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在短区间存在小波动,20XX年后进入快速上升的拐点(图3)。
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持续下降,直到1996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在20XX年之后,表现出强劲的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在20XX年达到改革后的最高水平。
1995~20XX年,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比重增加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0XX~20XX年,该指标增加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表3)。
十二五期间,临近东部地区的中部6省和辽宁、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获得快速增长,其中,安徽、湖南和内蒙古5年年均增长分别为%、%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①。
这说明在20XX 年之后,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开始以一定的规模向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际工资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基于产业链的区域之间分工,这个过程就是产业转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