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优质2篇
三年级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实用18篇)
三年级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实用18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一)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20xx秋季版三年级上册第87—88页例1、例2。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知识。
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发展点:亲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1.转变角色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
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
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2.联系生活引探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
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交通与数学
交通与数学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第1题:
1、引导观察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的变化。
2、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交流。
3、重点让学生理解第(4)个问题中“从1楼到6楼,共上5层楼。
”
第2题:重点引导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第3题:先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
第4题:先说说各种标志的意义,发现路标中的图形、颜色与表示的意思之间的联系。
《交通与数学》说课
交通与数学一、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则是探索和描述自然界和人类行为规律的基础工具。
交通与数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交通领域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交通流量、交通规划和控制、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交通与数学结合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交通知识。
本文将从交通与数学的关系、数学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交通与数学》的说课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交通与数学的关系交通与数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交通现象中涉及的时间、距离、速度、流量等概念都可以用数学进行表述和分析。
同时,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优化交通现象。
三、数学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1.交通流量模型交通流量模型是研究道路网络中车辆流动的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交通流量模型,可以预测和优化交通拥堵情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常用的交通流量模型包括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其中宏观模型主要通过数学方程组描述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动,而微观模型则更加注重分析单个车辆的行为和交互。
2.交通规划和控制数学在交通规划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对交通信号灯、交叉口规划、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优化。
例如,使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帮助规划最佳的路径选择方案,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行程时间。
3.交通运输优化数学在交通运输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对交通运输问题进行优化,如货物配送路径规划、公共交通线路优化等。
这些优化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并减少成本。
四、《交通与数学》说课内容1、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交通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了解交通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掌握交通流量模型的基本概念;•学习交通规划和控制中的数学方法;•理解交通运输优化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3、教学内容•交通与数学的关系: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交通与数学》优质课课件
南京
上海
杭州
北京
北京-杭州1329千米,买3张票多少元?
236×3=708(元)
从小明家到学校共有几条路?
1条
2条
3条
①100+100+180+190+80=650(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③280+150+190=620(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②100+350+180+80=710(米)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交通与数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汇报日期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CONTENTS
学习目标
武汉
01
郑州
02
南京
03
上海
04
杭州
单击此处路有多少米?
求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5+10)×2=30m
求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禁止右转弯 禁止驶入 禁止非机动车行驶 注意行人 注意儿童 注意危险
202X
感谢阅读
【更多精品】狂点
汇报人日期
05
北京
06
北京-杭州1329km
07
”
下面是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
里程/千米
200—500
501—700
701—900
1000—1500
1501—2000
票价/元
112
152
174
236
36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交通与数学》教案
《交通与数学》教案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约问题。
2.结合详细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阅历。
【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约问题。
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阅历。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交通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交通问题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场景图让同学仔细、细致地观测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
问:“这两幅图有什么改变”以发觉小东每分走65米,他从家里到学校用了10分钟。
〔1〕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2〕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3〕假如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4〕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钟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2.同学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小组沟通。
3.第〔4〕个问题,依据班级中同学的实际状况,指导同学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后再解答。
〔二〕下面是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观测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肯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同学独立解决问题,最末组织沟通,让同学在小组或班级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2〕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3〕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4〕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三〕出示图片问题:〔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2〕最近的路大约多少米?首先让同学独立观测、思索、解决问题,然后组织沟通。
对于第〔2〕个问题可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测路的长短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得出最近的路大约有“280+150+190=620〔米〕”。
北师大版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交通与数学»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交通与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52至53页的内容。
2、说教学内容的作用、位置及意义交通与数学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一节温习课,先生在本课之前已学习了乘除法计算的知识,了解了乘除法运算的意义,可以依据效果选择算法和正确计算乘除法。
因此运用已学的乘除法、周长知识处置生活中的实践效果是本课重点。
课题是交通与数学,在生活中交通与每团体的生活毫不相关,而旅游是儿童经常阅历又比拟感兴味的出行活动,以旅游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可充沛应用本课已有学习资料,又能设计开放的效果。
因此,我充沛地应用主题图,创设效果情境,让先生运用乘除法、周长的知识处置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系列效果,开展数感和数学应意图识二、说教学目的依据新课标的肉体和教材特点,结合三年级先生的实践水平,我确定的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为以下三点: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和方法处置实践生活中的复杂效果。
2. 结合详细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运用,取得初步的数学实际活动的阅历,开展数感。
3.经过小组协作、交流,掌握处置效果方法的多样化,训练思想的灵敏性和独立性,培育先生仔细观察和协作探求的才干,激起学习兴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本课的重点: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计算生活中实践的效果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 上楼梯效果以及推测教员去的景点和估量时间是这一节课的难点,但难点的散布和教材的内容都显得分散、混乱。
三、说教法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在教学上力图做到:1、从先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出现丰厚多彩的精巧图片,让先生欣赏美丽动人的风景,为先生创设谐和的学习气氛,激起先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先生学习数学的兴味,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设计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设计(通用13篇)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我们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二、步行中的数学问题1、边谈话边出示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理解图意。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②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小东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
2、先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①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6510=650(米)②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650+650=1300(米)或 6502=1300(米)③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路?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3、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②帮助解决问题:小东共上了几层楼?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1楼到6楼共走了几层?(5层)③订正:小东从一层到家的时间是125=60(秒)=1分三、买火车票的数学问题1、出示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2、出示问题,先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①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先明确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间,找到相应的票价为每张156元;买4张就是1564=624(元)②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③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310元)④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票价+手续费=3102+52=630(元)四、线路图中的数学问题1、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独立观察并思考: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估计走哪条路最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一、乘除法《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领导:你们辛苦了!我叫***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树有多少棵》,它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通用10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通用10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信息窗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册教学有除法的的混合运算,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
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
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
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
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是运用有除法的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交通与数学》优质课课件(13ppt).ppt
1501— 2000
票价/元
112
152
174
236
365
北京
北 买14京5张2-×票郑4多州=6少6088元9(千元?米) ,
郑州
北京
北京-杭州1329千 米2,3买6×3张3=票70多8(少元元) ?
郑州 武汉
南京 杭州
上海
从小明家到学 校共有几条路?
1条 2条 3条
最近的路有多少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 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北京
郑州 武汉
南京 杭州
上海
北京-杭州 1329km
下面是一张火车 硬卧票价表
里程/千 米
200—500 501—700 701—900 1000—15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7/222020/7/222020/7/222020/7/22
谢谢观看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7/222020/7/222020/7/227/22/2020 8:15:29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7/222020/7/222020/7/22Jul-2022-Jul-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7/222020/7/222020/7/22Wednesday, July 22,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7/222020/7/222020/7/222020/7/227/22/202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
《交通与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2、53页【教学目标】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老师先做一个小调查,你们每天是怎么来上学的?有的小朋友是步行上学的,有的小朋友是坐车上学的。
你步行每分钟走多少米?汽车每分钟行多少米?你大约多长时间到学校,你知道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吗?我们的上学途中就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来学习交通与数学的问题。
(设计思考: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有数学。
)二、合作探究1、活动一:小东上学课件出示:小东上学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小东早上7:10从家出发,7:20到学校,小东每分钟走65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东家到学校有多少米?独立在练习本上解题。
小东7:10从家出发,7:20到学校,小东路上走了10分,小东每分走65米,10分走65×10=650(米),也就是小东家到学校的距离。
我们知道了小东家到学校有650米,根据这个信息,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要走多少米?生2:如果小东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放学路上一共走多少米?小东家住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用12秒,他在1分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请你们讨论讨论,画画图试试吧。
到六楼要走5层楼梯,小东能在在1分内到家。
请你跟同桌说说你家住在几楼,回家要走几层楼梯。
2、活动二:小明上学我们解决完了小东上学的问题,来看看小明上学的路上出现的问题吧!出示53页图。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篇_1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及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给出了两种计算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应用周长的含义将各边的长度连加;另一种是根据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
(2)在探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概括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便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
3. 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这节课的内容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_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教材内容: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
教材分析: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
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材选取了摸球游戏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通过主题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1.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让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概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体验,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读写几分之一的数,会比较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优质2篇第1篇:《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交通与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52至53页的内容。
2、说教学内容的作用、地位及意义交通与数学”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一节复习课,学生在本课之前已学习了乘除法计算的知识,理解了乘除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和正确计算乘除法。
因此运用已学的乘除法、周长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课重点。
课题是“交通与数学”,在生活中交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旅游是儿童经常经历又比较感兴趣的出行活动,以旅游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可充分利用本课已有学习材料,又能设计开放的问题。
因此,我充分地利用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乘除法、周长的知识解决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发展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重点: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计算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上楼梯”问题以及推测老师去的景点和估计时间是这一节课的难点,但难点的分布和教材的内容都显得分散、凌乱。
三、说教法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动人的风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旅游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四、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学法上力求做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五、说教学程序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天上学,几点从家出发,路有多远?大家估计一下家离学校的距离,算一算你每天上学放学走多远。
生口算或笔算求出答案,汇报并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互相了解。
这样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活用资源、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图“小东上学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能回答你的问题。
2、生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然后由我提出:小东教室在六楼每上一层大约用12秒,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这道题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为什么?展开讨论生1:一楼不用上,他实际就上了5层楼。
生2:比如说我家住在2楼,实际就上了一层楼梯。
生3:我忽略了一楼不用上楼梯。
师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再解答。
跟同桌说一说你家住在几楼,你上了几层楼梯。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认识,则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互相补充、提醒。
这种生教生的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环节: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自选旅游线路活动1、播放课件,介绍三大旅游线路。
通过自主选择旅游线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做数学的活动。
在活动中不断寻找数学问题,并在其中渗透估算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乘除法计算。
现在火车的时速是每时100千米,请你估计一下大约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推测老师所去的路线和估计坐火车多长时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可能利用除法有关知识进行推测和估计,如用,所花的钱除以三人来推测,所选路线的里程数除以火车时速进行估计。
这样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选合适的路线去宾馆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到不能仅仅用眼睛观察,还要动手操作,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环节:反思交流小结:看书质疑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2篇:《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这篇《交通与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
数学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版年级数学册第章第节《》,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等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是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对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又为学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领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
难点是:。
4、教具、学具准备: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1、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2、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四、学法指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五、教学过程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等六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观察分析,探究新知设计意图:猜想、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师生互动,运用新知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四个环节。
、强化训练,掌握新知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畅所欲言,梳理新知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
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我对作业作了分层要求。
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六、教学设计说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