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评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评课稿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循环排列”是一个新知识,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透彻地理解循环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老师多花费心思。听了蔺少峰老师的一节《找规律》感受颇多。其中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在教学中,蔺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例如在墙面砖设计、摆水果中发现、探索规律,在设计手帕中巩固和创造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始自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学生有效地学习。

2、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在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由排成方阵式到排成横式,再到循环方向的变化,练习设计层次性强。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

1、循环排列的规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如排成行逐个跳远(第一个跳完了排到最后,第二个跳,循环进行。)、环形接力赛、多人跳马等,在队伍运动过程中展现规律的形成过程。在突破难点时可以利用身边的这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循环排列。

2、在处理“做一做”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完成。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后到前,前后移”这一规律,以学定教。教师不要急于引导,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在指导学生观察墙面主题图时,我认为教师的问题的设计应该紧紧抓住“每行的第一个图形”,也就是强调观察顺序。问题可以这样设计:(1)墙面有几行图形,每行都有哪些图形?(2)观察第一行,每个图形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谁排第一?(3)用手遮住后两行,观察第二行图形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谁排第一?原来的第一个图形(圆片)去哪了?(4)用手遮住最后一行,观察第三行图形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谁排第一?原来的第一个图形(菱形)去哪了?(5)观察第四行图形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谁排第一?原来的第一个图形(三角形)去哪了?

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张琼老师以请聪聪为新房设计墙面和地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聪聪设计的图案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张老师能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体会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4.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今天的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因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点便是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营造一种新型的,更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形式。

同时,这节课中美中不足之处是后面习题处理的太仓促,时间比较紧张,以至于最后学生动手设计精美的图案只能放到课后完成了。另外,我认为习题中的猜一猜习题让学生把空白部分补充完整,应该先给两到三组以后再按规律填写,否则的话不能形成规律。

先说说找规律课中个人感觉的几点亮点:

(1)注重学生学习的起点,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其中复习铺垫环节复习了一年级学过的简单排行规律。分别以文字、图片、数学三种形式呈现,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渗透规律的无处不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此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来完成,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在下面的新课展开学习中,让学生分别选择图形,让学生自主创造规律,教者也比较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2)创设良好的互动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学习习惯。如在学生上来操作时提问学生你看懂了吗?你明白他说的意思了吗?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如在比一比动物排队与图形排行的有什么相同吗?在学习总结环节中让学生比较新旧与旧知的联系。对二年级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应该是有帮助的。

(4)教学设计合理,看得起来比较花心思,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分层目标要求明确。同时,力求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意图。

其实作为教师一直在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在听找规律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在本课时的教学有没有必要?个人感觉必要性不强的情况下,因为这一课时的找规律与一年级的规律没有学生最近学习发展区的关联,关系不大,属于规律两种的不同类型,一种是简单排列,一种是循环排列规律。所以是不是可以直接导入新课,必竟低段的学生注意力在课时的前十五分钟的黄金时间。

(2)规律个人认为是指重复出现至少三次或以上的一个整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脱离整体来表述,如第一列与第二列的关系,可以四列一起来看,从上往下的规律,或者是从下往上的,往左往右的规律。再譬如新课环节中○△□☆、△□☆○请学生画下去,这个规律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学生如果没有上面动物排列的暗示,可以理解就是这二列循环,不一定是要四列循环。○△□☆、△□☆○、○△□☆、△□☆○……我可以以二列为一单元循环排行,所以笔者认为至少要出现三列才算科学。

(3)找规律一课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让学生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找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教者没有提供学生学具进行操作,只有个别学生上来板演,感觉学生对于循环排行规律的认识可能还是单薄一些,我们不能因为操作可能产生对课产生的负面影响还不让学生亲力实践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