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措施一、分级原则:1.按病人的传染性强弱和医疗行为的风险程度分级;2.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接触对象等进行分级;3.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
二、分级标准:1.低风险级别:病人的传染性低,医疗行为相对安全,医务人员的接触病人的机会较低。
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2)穿戴工作服或独立外套,在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清洗和消毒;(3)佩戴口罩,特别是在约病人时和在一米范围内接触病人时;(4)遵循规范的医疗操作程序和感染控制相关要求,减少医疗风险。
2.中风险级别:病人的传染性中等,或医疗行为相对危险,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较高。
防护措施:(1)佩戴医用口罩,特别是在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气管插管和吸痰、有可能产生气溶胶传播的操作时,应佩戴高效过滤的N95口罩;(2)戴手套,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病人体液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3)穿戴无菌隔离衣,特别是进行手术、分娩、插管和其他有可能产生飞沫传播的操作时;(4)做好手卫生,勤洗手、有效消毒;(5)遵循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错误风险行为。
3.高风险级别:病人的传染性高,医疗行为危险且风险较大,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极高。
防护措施:(1)佩戴医用口罩,特别是在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气管插管和吸痰、有可能产生气溶胶传播的操作时,应佩戴高效过滤的N95口罩;(2)穿戴隔离衣,特别是进行手术、分娩、插管和其他有可能产生飞沫传播或空气飞沫传播的操作时,应穿戴高级别的防护隔离衣;(3)佩戴护目镜或面屏,防止对眼部的飞沫污染;(4)戴手套,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病人体液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5)严格遵循规范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三、个人防护:1.所有医务人员应了解并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知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2.随时保持清洁和洗手,避免摸眼、摸口、摸鼻,保持口罩、手套、衣物的清洁;3.有临床症状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必要的隔离和治疗。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病原体传播而导致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分级防护制度。
二、分级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综合防治。
2. 根据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合理配置防护资源,实现精细化防控。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三、分级防护内容(一)一级防护1. 防护对象:所有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2)个人防护: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
(3)环境清洁:保持诊疗环境清洁、通风,定期进行消毒。
(4)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
(5)疫苗接种:积极参加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二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潜在感染源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一级防护措施。
(2)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防护用品:使用防护级别更高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4)消毒处理:对潜在感染源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5)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与考核,提高防控能力。
(三)三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二级防护措施。
(2)生物安全柜: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防止病原体传播。
(3)防护用品:使用高级别的防护用品,如正压呼吸器、防护面罩等。
(4)个人防护培训: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个人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水平。
(5)健康监测:对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四级防护1. 防护对象: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任务的医务人员。
2024年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例(五篇)
2024年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例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相关规定,本院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各医务人员需依据接诊患者的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如下:一、基础防护措施,适用于普通门(急)诊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2. 工作期间应穿着工作服,佩戴外科口罩。
3.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程。
二、一级防护措施,适用于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3. 工作时需穿着工作服、隔离衣,佩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需戴乳胶手套。
4. 严格执行手卫生。
5. 下班后进行个人卫生处理,特别注意呼吸道及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措施,即加强型防护,适用于特定区域的医务人员,如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隔离病房或处理相关标本、分泌物等的工作人员,以及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2.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实施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规章制度。
4. 进入隔离区域的医务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同时注重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及眼睛的卫生防护。
四、三级防护措施,即严密型防护,适用于执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如气管插管、雾化治疗等。
1. 在二级防护基础上,需额外佩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医院感染管理科____年____月____日2024年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例(二)1.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以下内容应被遵循:1.1 工作人员在岗期间需遵守着装规定,包括佩戴工作帽、穿着白大褂,如需,应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衣、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1.2 若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或锐器伤、化学烧伤,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医院感染相关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分为三级: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
第四条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五条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由院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临床科室负责人等组成。
第六条院领导应当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医务人员形成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七条院领导应当统筹安排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第二章一级防护第八条一级防护适用于无传染性疾病的科室和病区。
第九条一级防护的主要措施包括:1. 医务人员应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保持手部的清洁;2. 病房应保持清洁,确保空气流通;3.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4. 严禁违规操作医疗设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5. 定期开展病房、病床、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
第十条一级防护的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二级防护第十一条二级防护适用于部分传染性疾病的科室和病区。
第十二条二级防护的主要措施包括:1. 医务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2. 病房应进行隔离,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3. 患者和家属进入病房前应接受必要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4. 定期开展病房、病床、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5.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个人卫生,定期接受相应的健康检查。
第十三条二级防护的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三级防护第十四条三级防护适用于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科室和病区。
第十五条三级防护的主要措施包括:1. 医务人员应佩戴医用N95口罩、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医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2. 病房应进行严格的隔离,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3. 患者和家属进入病房前应接受严格的消毒,按规定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4. 定期开展病房、病床、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5.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并接受必要的疫苗接种。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例(5篇)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范例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之规定,为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一、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
称作加强防护,二级防护的着装程序是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依次完成的。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分区分级的防护程序进行,在二级防护完成后才能进入污染区。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四、三级防护。
称作严密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完整版)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该制度分为五个级别,具体内容如下: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在工作时,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并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除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外,他们还需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工作时,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每次接触病人后,医务人员都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结束工作时,他们应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除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外,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也需要遵守该级别的防护措施。
在工作时,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医务人员还应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
除了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在进入潜在污染区之前,医务人员应先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最后换工作鞋。
手部皮肤破损的医务人员应戴乳胶手套。
在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医务人员在脱摘防护用品时,应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操作。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三篇)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供您参考:一级防护:1. 医院员工与患者之间的日常接触,包括门诊、住院病区等。
2.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病患应严格遵守洗手的相关规范。
3. 手套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戴上手套,如接触患者的体液、黏膜、被污染的物品等。
4. 隔离衣物: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穿戴相应的隔离服,如手术、病房工作等。
5. 器械消毒:医务人员应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二级防护:1. 对有传染性疾病或高危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生和护士。
2.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佩戴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物等。
3. 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单独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单间、负压隔离病房等。
4. 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感染控制专职岗位,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和管理。
5. 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
三级防护:1. 独立于其他科室的感染专科病房,用于收治高危患者。
2. 严格的进出控制,对进入病房的人员进行身份核查和健康筛查。
3. 强制性的防护装备佩戴,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面罩等。
4. 患者需要居住在单间或带负压设备的病房,确保空气流通和防止交叉感染。
5. 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特殊培训和考核,严格遵循防护措施。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上述制度还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建议您在制定和实施感染防控措施时,结合当地的法规和指南,以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二)标题: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摘要: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都有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感染控制和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1. 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群流动的增加,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供您参考:
一级防护:
1. 医院员工与患者之间的日常接触,包括门诊、住院病区等。
2.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病患应严格遵守洗手的相关规范。
3. 手套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戴上手套,如接触患者的体液、黏膜、被污染的物品等。
4. 隔离衣物: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穿戴相应的隔离服,如手术、病房工作等。
5. 器械消毒:医务人员应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二级防护:
1. 对有传染性疾病或高危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生和护士。
2.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佩戴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物等。
3. 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单独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单间、负压隔离病房等。
4. 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感染控制专职岗位,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和管理。
5. 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
三级防护:
1. 独立于其他科室的感染专科病房,用于收治高危患者。
2. 严格的进出控制,对进入病房的人员进行身份核查和健康筛查。
3. 强制性的防护装备佩戴,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面罩等。
4. 患者需要居住在单间或带负压设备的病房,确保空气流通和防止交叉感染。
5. 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特殊培训和考核,严格遵循防护措施。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上述制度还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建议您在制定和实施感染防控措施时,结合当地的法规和指南,以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以下内容:1.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1.2工作人员的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1.3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2.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3.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3.1基本防护适用对象:在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医用职业服装、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
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3.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
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和临床诊断sars患者的医务人员如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二)1.根据____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以下内容;1.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衣、防护镜、防护面罩)。
1.2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应当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务人员安全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三、依据[1]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2]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3]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 480号[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 155号四、内容(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并遵循以下内容: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其他职业暴露情况,应及时报告感染防控科。
3、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二)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三)医务人员实行分級防护的原则:1、基本防护(一般防护):(1)适用对象: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①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②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迎作帽及口口③认真执行手卫生2、一级防护:(1)适用对象: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①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②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③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④严格执行手卫生⑤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加强防护):(1)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传染病病房、隔离观察室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传染病和临床诊断传染病病人的医务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工勤人员或司机等。
医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一)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二)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三)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的医务人员。
(一)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二)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戴乳胶手套。
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
(五)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一)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二)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穿鞋套。
(四)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五)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六)严格执行手卫生。
(七)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溶胶操作时(如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脱防护用品应遵循标准操作流程。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一)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二)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 /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一)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摘护目镜 /防护面罩→洗手和 /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一)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留观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与空气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①医务人员进入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程序:医务人员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换工作鞋袜,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更换刷手衣裤。
在进入半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半污染区。
在进入污染区前,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
②医务人员离开病区脱摘防护用品程序: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前,应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置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
离开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离开清洁区前,洗手与手消毒,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及穿脱防护服精彩
戴口罩的程序
1. 穿过 口罩带 托起口
2. 罩住口鼻3. 固定 颈部口 罩带
4. 固定 头部口
5. 固定鼻夹
罩带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 口罩分为
• 普通医用口罩
•
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
上海瑞金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步骤四 脱胶鞋
• 2.用防护服包裹胶鞋,防护服内面始终朝 外,一起放入黄色垃圾袋
步骤五脱手套+脱口罩
• 1.左手抓住右手腕部的外面,顺势将右手 手套内面朝外脱下
• 2.左手托住口罩,右手将口罩的两条橡皮 筋分别取下,左手将口罩抓于掌心
• 3.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内面朝 外脱下同时将口罩包于其内,放入黄色 垃圾袋。
•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 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 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
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
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 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 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 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 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 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一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 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 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 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 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 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 帽
二级防护Biblioteka 戴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参考:
一级防护:
1. 医院内所有人员和访客均需佩戴口罩。
2. 员工和患者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3. 定期开展手卫生,包括勤洗手和使用洗手液。
4. 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设备和常用物品。
二级防护:
1. 所有一级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医院内的感染科室设立隔离病房。
2. 医护人员需要戴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3. 隔离病房内加强空气过滤和通风。
4. 限制病人的访问时长和人数,确保其它病区和人群不被感染。
三级防护:
1. 所有二级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严格限制隔离病房的进出,只允许特定的人员进入,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操作指导。
3. 确保病房内垃圾和废物经过特殊处理和处置。
4. 医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防护措施。
四级防护:
1. 医院内设立专门的隔离病区和隔离病房,对高度传染性疾病进行隔离治疗。
2. 严格限制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确保只有特定的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
3. 加强隔离病区和病房的空气过滤和通风措施,保证病区内空气的质量。
4. 对所有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更严格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四级防护措施。
请注意,以上参考仅供参考,具体的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和国家/地区的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制定。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务人员安全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三、依据[1]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2]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3]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55号四、内容(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并遵循以下内容: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其他职业暴露情况,应及时报告感染防控科。
3、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二)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三)医务人员实行分級防护的原则:1、基本防护(一般防护):(1)适用对象: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①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②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迎作帽及口口③认真执行手卫生2、一级防护:(1)适用对象: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①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②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③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④严格执行手卫生⑤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加强防护):(1)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传染病病房、隔离观察室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传染病和临床诊断传染病病人的医务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工勤人员或司机等。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 分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f戴帽子f戴医用防护口罩f穿工作服f换工作鞋后f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f戴护目镜/防护面罩f戴手套f穿鞋套f进入污染区。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f脱隔离衣f脱鞋套f摘护目镜/防护面罩f洗手和/或手消毒f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对于高风险岗位的医务人员,包括急诊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护士等,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了解病原体传播的途径和防护方法。
其次,要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N95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隔离区域,确保病毒不会传播到其他区域。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良好。
对于中风险岗位的医务人员,包括住院部的医生、护士等,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等。
其次,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医疗设备和环境。
另外,要建立规范的感染控制制度,对患者的隔离和防护进行管理。
对于低风险岗位的医务人员,如门诊部的医生、护士等,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采取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健康宣教,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方法。
其次,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等。
另外,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良好。
除了分级防护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对分级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同时,还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通过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感染风险,调整分级防护制度。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制度是一种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风险等级,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
这不仅能够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也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
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
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
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