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合理运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异性凝集抗体,明确EBV是IM的病原
精选ppt2021最新
17
IM临床表现
25-30%的青少年和<30岁的成年人原发感染EBV后表现IM 儿童时期EBV感染多为亚临床型或不典型症状 临床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灰白色渗出)、咽炎、肝
脾肿大、眼睑水肿和皮疹、上腭粘膜出血点 皮疹经常发生于使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一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1
精选ppt2021最新
8
EBV常见相关疾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Chronic active EBVinfection,CAEBV)
➢ 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 (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EBVAHS)
膜抗原(MA): • 细胞表面包膜糖蛋白(MA gp350/220,gp85),是EBV的中和性 抗原 • 抗MA-IgM可用于早期诊断
精选ppt2021最新
10
EBV感染的抗原表达
EBV潜伏感染期,选择性表达早期抗原以及:
核抗原(EBNA-1,-2,-LP,-3A,-3B,-3C):
• 为DNA结合蛋白,在感染的B细胞核内; • EBNA-1与感染有关,EBNA-2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 • EBNA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
病毒学标志
在PBMC、血清、全血或感染组织检测EBV-DNA、EBER、EBNA、LMP
精选ppt2021最新
28
EBV感染疾病的血清学诊断
诊断 既往无感染 IM (急性期) IM(恢复期) 既往感染 慢性活动性感染
VCA IgM VCA IgG EA IgG EBNA IgG

学习资料EB病毒感染2017.ppt

学习资料EB病毒感染2017.ppt

7. 皮疹(25.6%),皮肤牛痘样水疱(9.8%);
8. 腹泻(6.1%)及视网膜炎(4.9%)。
9. 其中42%的患者曾有过IM或类似IM症状
最新.
13
合并症
噬血淋巴细胞增生症(HLH) (24.4%):表现为高热、肝脾 淋巴结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及凝血病, 骨髓及淋巴结中可发现吞噬红细胞及有核血细胞的现象。
按发展进程分三级:1级 增生性疾病 2级 交界性疾病 3级 肿瘤性疾病
四)明确命名的EB相关肿瘤:局部发病渐波及全身
结外NK/T淋巴细胞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 ,胃腺癌,肺癌,乳癌,大 肠癌 ,胸腺瘤,胆管癌,平滑肌瘤,肝肉瘤等
最新.
9
五)其它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川崎病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发性硬化症、 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最新.
11
CAEBV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异常的病毒复制和受EBV感染细胞的偏离
正常轨迹的增生可能是该病的双重病因。 1. 病毒本身 2. 机体免疫 CAEBV患者EBV特异性CTL的功能是下降
的 3. EBV感染淋巴细胞的克隆性 4. EBV感染的细胞类型 CAEBV的发病关键是EBV感染T
/NK细胞,且感染细胞克隆增生。
心肌炎、冠脉瘤(21%),肝脏衰竭(18%),恶性淋巴瘤 (16%),间质肺炎(12%),CNS浸润(7%), 还可并发肾功能不全, 唾液腺炎,葡萄膜炎等。
另有主要表现为激素依赖的炎症性肠病的报道。
最新.
14
五、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肠道EB病毒感染组织检测和病理诊断共识解读PPT课件

肠道EB病毒感染组织检测和病理诊断共识解读PPT课件

肠道EB病毒感染与胃癌关系
EB病毒与胃癌的关联
部分胃癌患者体内可检测到EB病毒, 表明EB病毒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发病机制
EB病毒感染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 转化,进而引发胃癌。
诊断价值
检测EB病毒可作为胃癌的辅助诊断手 段之一,但并非所有胃癌都与EB病毒
感染有关。
肠道EB病毒感染与其他疾病关系
肠道EB病毒感染概述
病原体
传播途径
肠道EB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疱疹病 毒科,可引起人类肠道感染。
肠道EB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 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肠道EB病毒感染可引起腹泻、腹痛、恶心 、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 肠道炎症、肠套叠、肠穿孔等并发症。
免疫学标准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肠道 EB病毒感染组织中EB病毒的特异性抗 原或抗体,以确认EB病毒感染。
病理诊断流程
标本采集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选 择合适的标本进行采集,如肠 道活检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等

病理检查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固定、包埋 、切片和染色等处理,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
肠道EB病毒感染组织检 测和病理诊断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肠道EB病毒感染组织检测方法 • 病理诊断共识解读 • 肠道EB病毒感染与相关疾病关系 • 肠道EB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肠道EB病毒感染的认识
经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有关。
05
肠道EB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 策略

儿童EB病毒感染ppt课件

儿童EB病毒感染ppt课件

ppt课件.
9
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 ❖我国3~5岁儿童感染率达90%以上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
感染B淋巴细胞 ❖感染B细胞进入血循环可造成全身性感染 ❖病毒可长期潜伏
ppt课件.
10
EBV相关疾病
• (一)非肿瘤性疾病 • (二)肿瘤性疾病 • (三)其它疾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偶可因抑制免疫而激活潜在的 麻疹病毒,导致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ppt课件.
29
并发症
• 2.呼吸系统 约占5%,主要为肺门淋巴结肿 大和肺部出现斑点状阴影,少数伴胸腔积 液。患者可出现干咳,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病理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一般在 1~4 周内自行消退。
• 3.心血管系统 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示T 倒置、 低平及P-R 间闭期延长,并可致猝死,尸检 发现心肌纤维呈严重坏死性炎症改变。
ppt课件.
17
1. 定义
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 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
ppt课件.
18
2.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 传播途径: • 唾液传播,偶尔输血感染
ppt课件.
19
流行病学
• 两个流行病学特点 • 在发达国家,有两个感染高峰 • 第一个:学龄前1-6岁 • 第二个:青春期和青年14-20岁,最终80%-
21
3. 发病机理
• 从感染EBV到首发症状出现,潜伏期大约3050天。
• 在口咽部上皮细胞、扁桃体腺窝上皮细胞 和B淋巴细胞中的病毒增殖感染导致病毒复 制和高水平的唾液传播,感染B细胞进入血 循环可造成全身感染

eb病毒ppt课件

eb病毒ppt课件

06
EB病毒感染案例研究
案例一:长期EB病毒感染导致鼻咽癌
总结词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 长期感染增加患癌风险。
详细描写
EB病毒长期潜伏在鼻咽部细胞内,可 能导致细胞特殊增生,最终发展为鼻 咽癌。感染EB病毒的鼻咽癌患者通常 显现较高的病毒载量和特定的基因表 达模式。
案例二
总结词
EB病毒感染可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淋巴 组织增生性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 病毒的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处理 鼻涕、唾液后。
如牙刷、剃须刀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机 会。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和治疗
医疗机构应提高EB病毒感染的诊断能力,并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和适当的治疗。
传播方式与途径
总结词
EB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详细描写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者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此外,EB病毒还可 以通过血液、精液、乳汁等途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如器官移植或输血时,EB 病毒也可能传播给他人。
02
EB病毒感染症状
潜伏期症状
01
02
03
潜伏期
EB病毒潜伏期通常为4-7 周,但也可能长达数月。
误诊与鉴别诊断
误诊为其他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感染类似,如感冒病毒、 腺病毒等,易造成误诊。
鉴别诊断其他疾病
EB病毒感染需与其他引起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的疾病进行 鉴别,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以及风湿性疾病等。
04
EB病毒预防与控制

EBV感染及相关疾病解读ppt课件

EBV感染及相关疾病解读ppt课件

ppt课件.
18
非增殖性感染
包括: 潜伏感染: 病毒基因组处于潜伏状态 感染的B细胞有大约10%的B细胞发生转化,成为
能够无限期生长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永生 化” )。转化B细胞受到某些条件的促发,可发生 染色体易位并致恶性转变。 的可被激活而转为增殖性感染
恶性转化: 转化的B细胞受到某些条件的促发,可发生染色 体易位并致 癌变

细胞内吞作用进入内网,进入细胞核

• 状态1: DNA呈线性、滚动复制→细胞裂解
• 状态2: 脱壳,EB-DNA环化成附加体,存在于

染色体之外,随宿主细胞复制而复制,

潜伏状态
ppt课件.
15
• 感染B细胞进入血循环可造成全身性感染 • 在B细胞内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
增殖性感染 非增殖性感染
• 不同感染状态时表达的抗原不同
ppt课件.
16
增殖性感染-溶细胞性感染
BEV抗原
• 静止TH(CD4)转化为 活化的TH (两种形式)
T •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 H 静止的B细胞 浆细胞
抗体(体液免疫)
• • 诱导性T细胞(Ti) •
前体CTL变成效应CTL 淋巴毒素 (特异性免疫) 穿孔素
靶细胞自杀 靶细胞破坏

T T 前体 DTH变成效应 DTH,释放淋巴因子,迟发型超
病毒颗粒为球形, 直径为150-180n m
• 有一个蛋白囊膜。 • 囊膜内是20面体
的核衣壳,由62个 管状粒子粒组成。
• 核衣壳内是直径约
5nm的致密体,主 要携带病毒基因组 的线状双链DNA
ppt课件.
EB病毒结构
7
EBV抗原性

EB病毒感染护理PPT

EB病毒感染护理PPT
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以 观察淋巴结肿大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病因。
EB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EB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休息与营养
患者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摄入营养丰 富的食物。
良好的营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加快康复。
EB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对症治疗
可使用对症药物缓解发热、咽痛等不适症状。
EB病毒感染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EB病毒感染? 2. EB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3. EB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4. EB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5. EB病毒感染的康复跟踪
什么是EB病毒感染?
什么是EB病毒感染?
EB病毒概述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一种常见的病毒, 属于疱疹病毒家族。
如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EB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液体补充
保持良好的液体摄入,避免脱水。
可饮用温水或清汤等,减轻喉咙不适。
EB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EB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
在流感季节尤其重要。
EB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避免共享饮食器具
不与他人共享水杯、餐具等。
感染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孤独,需要心理支 持。
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
EB病毒感染的康复跟踪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和适 量锻炼。
这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和免疫力。
谢谢观看
这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EB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
特别是有感染史或家族病史的个体。
EB病毒感染的康复跟踪

EB病毒感染(共25张PPT)

EB病毒感染(共25张PPT)
(4)骨髓检查:多数骨髓象正常。如并发HLH,有明显组织细胞增多伴噬血 现象。
五、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可见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腹部B超可发现腹腔积 液、胆囊壁增厚和肾脏增大。头颅CT、磁共振表现为陈旧性或活动性感染灶 ,有脑实质出血、萎缩、水肿,白质和灰质有局灶性损害,髓鞘形成障碍和 脑实质钙化等表现。
2. 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作用及抗肿瘤活性;增强杀伤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 ,有助于恢复患儿的免疫功能,清除EBV及EBV感染细胞,对免疫缺陷者可 选用
3. 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 4. 抗肿瘤药物 5. 早期积极治疗并发症
七、治疗
6. 免疫重建:骨髓移植为彻底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但治疗相关毒性大,对化 疗失败者有效。
(6)组织病理学检查:针对受累器官(尤其是淋巴结和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非常 重要,可除外恶性肿瘤,还可以找到病原体感染的证据。
五、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
EBV血清学抗体检测
五、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
五、实验室检查(病毒学检查)
EBV-DNA、RNA检测:
(1) PCR测定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拷贝数即病毒载量较EBV抗体滴 度对临床诊断及病情监测更有意义。该指标>102.5 拷贝数/ug DNA作
肉目瘤前等 尚无令人满意的淋治疗巴措施细,胞最好识的治别疗是膜控制抗疾病原进(展L,尚Y未形D成M规律A性)的治疗策略 。
结肉还外瘤可N等 并K发/T肾淋功巴能细不胞人体全瘤。,体,唾侵液感袭腺性染炎N,KE葡细B萄胞V膜白炎血后等病能。, 霍诱奇生金淋抗巴E瘤,BbNurkAitt淋抗巴体瘤 ,,胃抗腺癌E,A肺抗癌体,乳,癌,抗大V肠C癌A,抗胸腺体瘤,及胆抗管癌M,A平抗滑肌瘤,肝

儿童EB病毒感染ppt课件

儿童EB病毒感染ppt课件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WBC 7.86×109/L,L 74.3%,异淋 12%; ? EBV-IgM>160U/ml 、EB早期抗原 (EA)-IgG 83.8U/ml 、EB衣壳抗原 -IgG124U/ml ; ? 本院查EBV-PBMC 6.436 ×103IU/ml,EBV(血浆) <5.0×102IU/ml. ? 生化:肝功轻度增高
2
病例1
? 检查:
? MRI提示:副鼻窦炎,腺样体肥大。 ? 腹部B超:未见异常。
? 考虑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治疗:阿昔洛韦治疗1周 ? 转归:淋巴结缩小,肝脏缩小,EBV-PBMC转阴,出院。
3
病例2
? 患儿,男,2岁9月。 ? 淋巴结肿大3天。
?
查体:双侧颈部、腹股沟区可扪及数枚大小不一的淋巴结,咽部未见充血,扁桃 体不大,肝脾肋下未扪及。
肿大,肝功异常,发热及皮疹反复出现,先后给予“氟氯西林”、“利巴 韦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丙球”、“甲强龙”等治疗后, 病情反复,肝脾进行性肿大并出现贫血。
? 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淡红色陈旧性斑丘疹,双侧颈部可
扪及肿大淋巴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肝肋下 3CM,脾肋下 5cm。
泡变性。
? 14-12-18:WBC 16.06×109/L,L 77.24%,Hb 83g/L,异淋2%,中性粒细胞常见中
毒颗粒空泡变性。
? 14-12-24:WBC 8.02×109/L,L 75.46%,Hb 95g/L,异淋14%
7
病例3
? 辅助检查:生化
? 14-12-3:ALT 104U/L、AST 92U/L、LDH 881U/L ? 14-12-6:ALT 133U/L、AST 106U/L ? 14-12-8:ALT 167U/L、AST 154U/L、LDH 909U/L ? 14-12-15:ALT 361U/L、AST 309U/L、LDH 635U/L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
提出针对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免疫调节治疗机制 的深入研究、临床试验的开展等。同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 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05
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及家长注意手卫生,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 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 ,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也可通过输血传染,但较为少见 。
儿童易感因素及流行病学
儿童期普遍易感,以幼儿及 学龄前儿童更为常见。
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或表现 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等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 件较差和疫苗接种率较低, EB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 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EB病 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此 ,加强儿童卫生习惯的培养 、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改善环 境卫生状况是预防EB病毒感 染的重要措施。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咽峡炎
患儿咽部可出现充血、水肿、 溃疡等炎症表现,导致咽痛、 吞咽困难等症状。
加精准、高效。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将 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治
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多学科协作和远程医疗等模式将 进一步优化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
疾病的诊疗流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预防措 施,以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 密切关注患儿的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共14张PPT)

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共14张PPT)
在恢复期晚期随,后抗核很抗快原下(n降ucl,ear病an程tige2n2, 天NA后)抗,体所产生有。EBV-IM血清中均检测不到EBV核酸[8]。 (原1发)E免BV疫感治染疗时及,化CE疗BAV:E先(B是2V在)口患造咽血者部干上外细皮胞周细移血胞植内:中增(E殖3)B,抗V然病后载毒感量治染疗较附,近潜往的往伏B无淋感效巴,细染可胞个试,用受体更到明昔感洛染显韦的升、B淋阿高巴糖。细腺胞苷外进;周入血血液单循环个可核以造细成胞全身性感 染。 (PBMC)和血浆/血清均被用来检测EBV载量,但PBMC中EBV-DNA水平有助于 少CA数E可BV出患现者噬血C血浆A综/E合血B征清V等中的严E重B诊V并-断D发N症。A水。绝平与大病多情严数重C程A度E和B预V后患有关者。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贝/μg 1988年StrauDs提N出A的,CA而EB部V诊分断标C准A中E,B抗VV患CA者-IgG血≥l:浆512/0,血抗E清A-I中gGE≥1B:64V0或-DENBNAA-检IgG测<1阴:2(性阴。性)C。AEBV患者血浆 在Ep儿st童ein,-B非ar肿r/v瘤iru血性sEi清nBfeVc中感tio染En,疾CBA病VE主B-DV要)N包,EA括B水传V 染相平性关与单噬核血病细淋情胞巴增组严多织重症细(胞程i增n度fe生ct症和io(u预sEmp后osnteo有inn-uBc关aleror。vsiuisr,sI-Mre)la,ted慢h性em活o动ph性agEoBcVyt感ic染lym(pchhorhoinsitcioaccyttiovesis sCyAnEdBroVm预e,后E较BV差-H,EL部HB)分V,最-后后H两并L种发H疾淋病患巴是瘤者较。为外严周重的血EB单V感个染相核关细疾病胞,(预后P不B良M。C ) 和 血 浆 / 血 清 均 含 有 很 高 的 本病曾经的5E年B生V存-率D仅N22A%载,近量年,免疫而化且疗的监采测用已E使B该V病-H3年L生H存患率上者升血至6清0%中。EBV-DNA载量有助于评估治疗 E肿B瘤V影是响一的种人重效口要果达的到肿。1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受EBV相关

EB病毒精品PPT课件

EB病毒精品PPT课件

就诊季节分布:
取自毕业论文《331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分析》by金萌
取自毕业论文《331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分析》by金萌
在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2.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
单纯血清学EBV抗体检测在EBV-HLH 的诊断价值有限。
2、嗜异凝集抗体试验(Monospot试验)
IM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可以凝集马或绵羊的红 细胞。在青少年原发性EBV感染中其阳性率可达 80%~90%,约10%的青少年缺乏对嗜异性抗体 的阳性反应。小于5பைடு நூலகம்者,很可能阴性。有报道称 50%的4岁以下EBV感染IM患者该试验可为阴性。 因此,嗜异凝集抗体试验在国内儿童EBV-IM中诊 断价值有限。
2.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原发EBV感染后病毒持续活动性复制、不进 入潜伏感染状态,或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EBV 可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复制、机体再次进入病理状 态,表现为IM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伴发多 脏器损害或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眼炎等严重并发 症,称为CAEBV。
诊断标准:
(1)一般来说,下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方可诊断CAEBV, 包括发热、持续性肝功能损害、多发性淋巴结病、肝脾肿 大、全血细胞减少、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牛痘样水疱 及蚊虫过敏等。
(3)排除目前已知疾病所致的上述临床表现。
有资料表明,若在外周血及骨髓中检 测出EBV-DNA即可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V 感染。(Kansenshōgaku zasshi. The Journal of t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EB病毒持续感染示意图
• 原发感染后, EBV 在人体B淋巴细胞建 立潜伏感染,只表 达潜伏抗原,受感 染者成为终生病毒 携带者
• EBV健康携带者咽 部不定时排毒
• 在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和某些因素触发 下 , 潜 伏 的 EBV 可 以被再激活,引起 病毒复制及临床症 状
Rev. Med. Virol. 2008; 18: 305–319
在罕见的病例中抗CA 抗体(IgM)会持续阳 性
20-30% 的EBV新近感染 抗 EA抗体(IgG)阴 性
抗EBNA抗体(IgG)阴 性
14
实验室指标四:EBV病毒核酸检测
• Real-time PCR是目前最主要的监测EBV载量的方法,可以指导治 疗和判断疗效,如PTLD/EBV-HLH/CAEBV等
• 人群感染率高,终身潜伏感染, 具有感染-潜伏-活化的特性
• 肿瘤相关病毒,每年EBV相关 肿瘤死亡病例达15-20万
• 与很多疾病相关,几乎可引起 所有脏器和组织的相关疾病
• 细胞免疫非常重要
Khan G et al. 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 2014, 9:38.
6
临床实践诊断EBV感染时需要回答的问题
• 是否感染EBV? • EBV感染的时相? • 是否EBV活动性感染? • 组织或器官中EBV感染的细胞定位如何?
7
EBV感染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50%(学龄以上儿童)
• 嗜异凝集抗体 • 异型淋巴细胞
非特异 性指标
• EBV特异性抗体
• 荧光定量PCR检测EBV核酸 • EBERs原位杂交实验:EBV感染受累的组织学证据
特异性 指标
8
实验室指标一:嗜异凝集抗体
• 血清嗜异凝集抗体检测
也称“Monospot”试验,1932年引 入临床 实践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该为IgM抗体,在病程第1~2周出 现,持 续约6个月
在青少年原发性EBV感染中其阳性 率可达 80%-90%,约10%的青少年缺乏对嗜异性 抗体的阳性反应
11
单份血清VCA-IgM在诊断 小年龄儿童原发性EBV感染IM的局限性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0) 52, 536–540 12
原发EBV感染的体液免疫
• 原发性EBV感染过程中首先产 生针 对衣壳抗原(capsid antigen,CA) IgG和IgM(抗 CA-IgG/IgM)
迟,有的持续缺失或长时间存在 3、12%-17%大于16岁的青少年原发EBV感染后不能检测到CA-IgM 抗
体,且4岁以下幼儿CA-IgM抗体水平低,持续时间短,易见假阴性 结果
Gao Li wei, et al. Chin J Evid Based Pediatr, 2011,6(6):467-470. Robertson P, J Med Virol, 2003,70(4): 617-623
IgM
10y
年龄
北京儿童医院资料
5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 • 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4
EBV感染的流行病学
• 在我国,EBV的原发感染的高峰年龄在儿童,10岁时 90%以上血清阳性转化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杂志,2008,22(1):30-32
百分率
EBV血清抗体阳性转化 率
1
0.8 0.6
CA-
IgG
0.4
NA-
IgG 0.2
0
CA-
0-3m 3m-1y 1y-3y 3y-6y 6y- ≥10y
syndrome, EBVAHS) • 伴性淋巴增殖综合征 (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 •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Burkitt’s 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 何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 其他:脑炎,肾炎,间质性肺炎,肝炎,多发性硬化…
• 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 (early angtigen,EA)抗体出现
• 在恢复期晚期,抗核抗原 (nuclear antigen,NA)抗体 产生 • 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续终身
不同时间段的抗体谱不同
JMD, 2008, 10(4):279-292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液免疫的特殊情况
5% 的EBV新近感染 抗CA抗(IgM)阴 性
• 样本:血样本(包括全血、单个核细胞、或血清/血浆),非鼻 咽拭子或鼻咽吸取液,不同疾病所需的适宜样本不同
注意:Real-time PCR阳性,只能提示机体存在活动性EBV感 染或 病毒活动性复制,不能鉴别是原发EBV感染还是既往EBV感染 再 激活,如淋巴瘤患者、免疫抑制患者、HIV感染者,因此,单 纯Real-time PCR阳性在IM诊断中价值有限
小于12岁者,EBV感染IM患者该试 验的阳性率为25%-50%
J Appl Clin Pediatr, 2007,22(22) N Engl J Med. 2010;362:1993-2000
9
实验室指标二:异型淋巴细胞
•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
1、在西方国家,其诊断IM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 2、学龄前儿童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较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比例≥ 10%的病例在学龄前儿童EBV-IM中只有41.8%;对于较 大年龄儿童异型淋巴细胞的诊断意义更大
N Engl J Med. 2010;362:1993-2000 World J Pediatr, 2011, 7(1): 45-49
10
实验室指标三: EBV特异性抗体
• EBV-CA-IgM 检测
1、近期EBV感染的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2、EBV感染的血清学反应复杂多样,有的病例抗EBV-CA-IgM产生 延
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及合理运用
1
儿童EBV感染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 EBV实验室诊断方法的选择和结果解读 存在误区
• IM的抗病毒治疗较为混乱
• 重症EBV相关疾病(CAEBV、EBV-HLH) 等诊断和治疗缺乏经验
2
Epstein–Barr virus(EBV)
• 1964年发现,DNA病毒,疱疹 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