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知识点
名词解释
一、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保障国民经
济的协调、有序发展,由国家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需要国家干预论”,也称“适当干预论”。
二、经济责任制的概念:经济责任制,是指在公有制主导的经营管理中,企事业机关
单位及其内部机构、成员因角色设置及其实现,而相互承担义务和相应地享有权益的经济法律关系或制度。它是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和保障。
三、企业的概念:企业是经营性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的某种主体;同时,它作为概括的资产或者资本和人员集合之经营体,也可以作为交易的客体。
四、市场准入的概念: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
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五、市场准入制度:指有关国家或政府准许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定条件和程序规则的总称。包括一般市场准入制度和特殊市场准入制度
六、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指经营者之间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或者协同行动,来相互约束各自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七、消费者: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商品服务的,由国家以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体社会成员。
八、产品的概念
自然属性:“产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获得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
法律属性:“产品”是指经过某种程度或方式加工用于消费和使用的物品。
九、产品责任概念:产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造成消费者人身、
财产或者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1、过错原则;2、过错推定原则;3、无过错责任原则。)
十、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指经营者为了争夺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德,
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
十一、假冒行为: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
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简答题、论述题
一、经济法兴起的原因
(一)、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基础
(A)市场失灵: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形。
1、市场的不完全: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
2、市场的不普遍:价格机制的缺位。
3、信息失灵:1)信息不充分;2)信息不对称;3)信息不准确。
4、外部性:个体的行为给其他不相关当事人带来成本或者利益,但是该个体在作出决定时并没有将这些外部影响考虑进去时,外部性就产生了。
5、公共产品:消费中不需要竞争的非专有产品。
6、经济周期: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再产生过程中,周期性地出现的经济扩张与市场萎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现象。
(B)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1、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的私权。
2、直接改变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
3、兼顾公共利益优势和远视优势:
4、(1)市场主体是自利的,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这就造成了市场“近视”的弱点。
(2)国家是各市场主体利益的代表,以追求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己任,以适当抑制市场的自私和克服市场的“近视”的弱点为目的,通过给市场安装虚拟的“大脑”和“心脏”使市场能够有效运行。
(C)政府失灵
1、政府效率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2、过度干预:通常发生在集权体制下。当集权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过度干预的惯性仍然会发生作用。
3、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公共产品的提供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4、政府不受产权约束:国有征收、变卖国有资产、不当征税、不当收费、不当罚款
5、预算分配偏离社会需要:预算分配方向的价值判断,不适当地加大领域的预算份额(政府开支),或者不是当地缩小某个领域的预算份额(教育、科技)。
6、权力寻租:个人或者利益集团为了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行贿等不正当手段对权力执掌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寻求政府的强制性或特权供应,以便获取市场价格与权力价格之间的差额。
(D)经济法在克服政府失灵中的作用
1、对干预程序的规范:不论是抽象的政府行为和具体的政府行为,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按规定的程序办事。
2、对干预方法的规范:制定法律规范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合理方式。
3、对干预领域和干预方面的规范:
(1)政府干预权在政府内部的合理分配
(2)排除立法中不适当扩大干预范围以及部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二)经济法兴起的社会经济原因: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市场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会不断出现诸多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得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顺应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去克服和避免市场本身缺陷的不当影响,以解决商品生产经营者自身难以解决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三)经济法兴起的政治原因:
国家出面干预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导致了经济法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国家干预,是以经济法治、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秩序、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是许多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行政法和民法之外,制定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是一种法制化的、适度的、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干预。
(四)经济法兴起的法律原因:
1、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有充分的自主性,也需要当市场主体滥用权利,发生了非市场本身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有其他权力给予适当干预。
2、行政法与民法在调整方法上的局限,也需要经济法的介入。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衡协调原则
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其相互利益关系;
以引导、促进或强制个人目标和行为运行在社会整体发展目标和运行秩序的轨道上,从而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秩序的和谐。
(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这是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应当作为经济法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之一。
1、有序竞争:在经济法中欲促成竞争之有序化,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竞争规则,防范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有效竞争:有效竞争是经济法的合理竞争原则以及建构其上的具体规则和运作结果及表现。
(三)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承受的权(力)利、利益、义务和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
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指经济权利主体所承担的责任、所享有的权利、所获得的利益必须是一致的。承担责任是以享有权利、能获得利益为基础的,享有权利、获得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这一原则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法的核心原则或者根本原则。
三、企业的特征
1、企业的经营性: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进行筹划运作,考虑投入产出,重视经济核算,借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活动,并不必然以营利为目的。
2、企业的组织性:经合法登记注册、拥有固定地址、相对稳定经营的组织或个人称为企业。
3、企业的独立性:企业作为法律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主体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4、企业原则上应进行独立核算,单独计算成本和费用,以收抵支,计算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