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计量分析姓名:***学号: **********班级: 10级国贸一班2012年12月15日目录一、引言 (3)二、理论综述 (4)(一)研究现状 (4)(二)文献综述 (4)三、数据搜集 (5)四、实证分析 (6)(一)变量选取 (6)(二)模型建立及估计 (6)(三)模型检验及修正 (9)1. 经济意义检验 (9)2. 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9)3. 多重共线性检验 (9)4. 邹氏稳定性检验 (12)5. 异方差检验 (15)6. 自相关检验 (19)(四)模型修正结果 (21)五、实证分析结论,政策建议 (21)(一)实证分析结论 (21)(二)相关政策建议 (21)参考文献 (23)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计量分析【摘要】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投资又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立和维持生产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根据我国近年来各种经济成分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揭示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而有助于了解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了解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率及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GDP 经济增长一、引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固定资产投资都有较快增长,面对外需紧缩、居民消费难以启动的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尤其重要的。

固定资产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其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它的价值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上去的。

而企业同时又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间接影响一个经济体的产出,对整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供给一方转向需求一方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最积极的需求因素,更肩负起“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拉动经济”的重任。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系别:国贸系班级:国本五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岁磊【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

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具体数据如下:图1数据收集注: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图 2 Y与X1图 3 Y与X2图 4 Y与X3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学院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晋兆晖290508210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我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

虽然各地区的经济消费结构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还是有绝大部分相似之处的。

分析之后最终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一、选题背景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但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国或某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无论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还是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证实。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但是居民存款额依然居高不下,居民消费虽有增长却不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来分析,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运用研究的结果来分析现状并制定正确的应对方针,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的选择分析根据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就是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为以后的购房、养老、医疗保健做准备,这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越来越被关注,其方法与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篇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计量经济学论文》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完成知识传递,然后通过课外作业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则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倒安排,它将知识传授过程由课堂移到课外,让学生借助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课件或利用网络资源等自主、协作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教师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讨论探究问题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地方。

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根本改变,教师由教学“主导者”和“控制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自主或协作去探究和构建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通过提供教学视频、课件、文本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自主、协作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授,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答疑解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动去探究和构建知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变革的产物,被誉为预见未来的教育。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传统教学有本质的不同。

翻转课堂要想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课外,由学习者自主学习或协作探究去完成,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由于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课外,所以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系统来支持,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教学视频、课件的制作以及各种系统工具的操作和应用,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摘要: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设计不好,课程论文教学会因为网络抄袭和同质化现象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为此,文章从论文课时设计、选题设计、内容设计和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几个方面提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的具体设计思路,以期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应用性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认识。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1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经济学实证经验分析的一门重要方法类课程,计量经济学是各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于一身的应用性理论方法,计量经济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模型设定的依据,更需要学会应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去估计和检验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理论检验。

所以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应用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为了方法应用的教学目的,在本科学习阶段除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外,还需辅以其它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方法应用的理解,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1-2]。

虽然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能够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有所帮助,但这两种教学手段还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方法的应用。

因为要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除了理解方法的含义和应用步骤以及熟悉软件的操作外,还包含更多的内容。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3]。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什么样的选题适合做实证分析、变量如何选取、数据的可获得性怎么样、该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实证结果跟预想结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怎么办、如何从实证分析结果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规范的实证分析论文如何撰写,等等。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学科,以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本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几篇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之第一篇: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四步法"摘要:"四步法"可以将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的核心呈现出来,让晦涩难懂的厚厚的一本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变得"越来越薄", 从而收获良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对"四步法"在模型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计量经济学检验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所有的假设检验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四步法;课程教学;计量经济学;一、引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面向经济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计量经济学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之一。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克莱因教授指出:"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中最权威的一部分",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各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双重困境,因而引发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学者们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比如,王乃静和李国锋(2001)、黄雪燕(2006)、李锐(2009)在教学过程中结合Eviews、R软件等应用软件探究了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难点问题;胡新艳和陈文艺(2006)提出了"探究(Exploration)-讨论(Discussion)-实践(Practice)"教学模式;万冰魂等(2018)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引入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设计了OBE改革的具体内容;叶霖莉(2017)和王文静(2017)则提出了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双轨教学模式以及刘冬萍(2018)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Task-driving Teaching)及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的"三线一体"教学模式试图改进传统计量经济学讲授式教学的弊端。

有关计量经济学论文

有关计量经济学论文

有关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教学能力培养论文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需培养的关键能力1.1独立的思辨能力1.2对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进行抽象研究的能力龄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犯罪的合适的计量模型。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这样的思考和训练。

1.3比较和评价不同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有一种能力特别重要,就是计量模型时需培养的比较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在现有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发展出一个更能解释和贴近现实经济问题的计量模型。

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其产生的背景和运用的计量原理、方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且要学会通过不断的比较和深化,来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学习能力上的一种升华。

比如,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是平稳,时间序列估计和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别等。

要弄清上述问题,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之中,而是根据数据特征和研究问题本身,选择和运用合适的计量理论和方法,以及扩展和创新的前沿方法,等等。

2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中的能力目标,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模式改革:2.1带着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要扮演好领航员和引导员的角色,在具体讲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时,需要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学会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概念学习中。

在讲授参数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需要采用这种假设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的优势和缺点是什么让学生先尝试回答,然后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在回答或准备问题的过程中,尽快地进入角色,熟悉上课所讲的内容。

其次,教师要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授课内容中,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不要让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计量经济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来分析经济学中的问题,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其次,计量经济学在企业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许多企业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动、产品销售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同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和降低风险。

另外,计量经济学在社会政策评估和效果分析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各种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例如教育政策、医疗保健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客观评价政策的效果,为政府改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促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企业经济决策、市场预测、社会政策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计量经济学也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场行为与市场效率。

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供需关系、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经验分析,为市场营销、产业咨询和市场调研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战略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关贸协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及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预测和检验。

另外,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经济变量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面板数据分析则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个体特征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选择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等问题。

通过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将通过一个实证分析来展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我选择了一个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论文范文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论文范文是怎样的?下面是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1)充分利用校院两级提供的资源鼓励与支持课程组成员进修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升教学才能。

(2)学习与借鉴国内外高校优秀教学经历与成果课程组一方面注重跟踪学科的开展,结合《计量经济学》国际国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跟踪国外、国家与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取有益的经历与方法。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强课程教学效果课程的考试分为两部分:实验和课程论文。

实验的考核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纯熟掌握计量软件EVIEWS的应用,可以纯熟进展建模求解并对模型的参数进展检验,进一步为科学研究的实证分析奠定根底;而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强学生的科研写作才能。

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组要反复研讨并通过与学生的反响交流,精心设计符合我校研究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适应和符合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教学理论方面,课程组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案例,加强理论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论文、课程实习等),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中应用本课程中相关知识与方法的才能。

在教学载体方面,课程组要做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实现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障碍教学。

由于我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需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而非侧重在研究计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应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才能为主,课程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融根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

考虑到本学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没有系统学过本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大多数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的体系,反复精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

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适当概要性地介绍“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新开展与动态。

课程特别注重根本思想、经济背景、根本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的根本理论与方法,并可以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

计量经济学课程结课论文范文3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结课论文范文3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一:《形成性评价计量经济学》1形成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我国医学类院校最早成立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随后中山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统计学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i皆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及医药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査、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院统计学专业本科(卫生统计方向)自2006年开始招生,其培养友案涉及的主干课程可分为医学类(含基础医学_、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统计类、数学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外语及人文社会科学7类课程。

其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基础理论,通过模型研究经济问题的数量规律,对经济问题的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组成。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终结性评价存在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等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评价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现象ra,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迄今为止,尚没有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但形成性评价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M。

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2调查结果分析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态度等,以便改进。

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

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

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思维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实际经济统计工作的需要,也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必须要针对当前的经济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为我国企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经济统计作为企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辅助手段,不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化活动内容,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不断优化企业经济统计信息网络的功能,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充分的完善。

企业发展诈略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经济统计人员设置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从而统计出更加精准、完整的数据内容,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加精准的评估,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因此,经济统计的创新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经济统计现状。

一是很多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当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经济统计工作制度,使得企业工作人员无法得到精准、完整的统一报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也比较凌乱,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决策时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统计数据。

同时,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在这些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立起标准的企业统计制度,相应的统计部门与人员也没有进行标准的划分和合理的配置,统计报表也没有专业的统计人员进行报送,职员也没有按照相应的统计制度去开展统计工作,进行报表的计算和统计。

二是企业经统计人员缺乏法制理念。

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企业的统计人员都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统计中常常会为了自身利益,制造一些虚假数据,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逃避税收而瞒报一些重要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数据不仅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也会给统计工作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学号班级姓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

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一、文献综述(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

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一)数据收集PAGE 4(二)模型设计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x3)去代表消费需求。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客观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从多方面因素分析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可能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

在建模过程中,处理了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等问题,同时剔除不显著因素和不符合经济意义因素。

最后确定最终模型,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人均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计量分析1引言消费、投资和净进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最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消费支出由可支配收入决定,两者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选取可支配收入基础上,还选取了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为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2模型的建立2.1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采取的解释变量及被解释变量如下:被解释变量Y=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解释变量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2=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2数据的处理与模型的设定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

其中1995年至2011年数据见表1。

表1 1995-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及相关因素数据统计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通过Eviews6软件scat命令得出Y与X1、X2的相关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Y 与X 1的相关图 图2 Y 与X 2的相关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Y 随着X1成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而Y 与X1线性关系不明显,但仍可以看出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计量经济学论文(一):计量经济学含义与性质研究摘要: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

透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使现有的经济领域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科学化。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能够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

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

计量经济学也具有不精确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

计量经济学的未来还需我们共同努力。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

在研究中发此刻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好处上的科学。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透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

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齐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

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齐分析,透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计量经济学课程论Array文论文题目:影响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任课教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年月日[摘要]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国内旅游人数等三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

特别是对“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人们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2000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亿增加到亿,国内旅游总花费从亿元增长到亿元,分别增加了倍和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据最新统计,2009年底,全国旅行社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负债亿元,同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同比增长%。

按形态分,固定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流动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其他类型资产亿元,占总量的%。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

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形成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旅游产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迈进。

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综合,贡献越来越巨大。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建立经济模型以进行分析和预测。

本文将重点讨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实例介绍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和经济解释等。

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模型有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等。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需要进行假设检验来验证模型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假设检验主要包括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等,通过对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我们可以得出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能力。

经济解释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通过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探索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解释需要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和解释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

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应用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线性关系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其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β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在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时,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包括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清洗和转换等。

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模型的拟合度分析。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和模型的显著性进行经济解释和预测。

2. 非线性回归模型除了线性回归模型外,计量经济学还有许多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应用于实证研究中。

非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际数据,并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解释。

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包括多项式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和对数回归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关于我国税收收入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78到2007年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我国税收的模型,对我国税收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得出各种主要因素对我国税收数量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我国我国税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税收主要因素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1978年为亿元,到2007年已增长到亿元,为1978年的倍,30年间平均增长%。

二、影响因素分析1.经济增长是税收的基本源泉。

这里我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水平的代表。

2.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

但公共财政的需求的数据难以取得,不过它与财政支出关系密切,这里我用财政支出作为公共财政的需求的代表。

3.物价水平。

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有关。

这里我选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代表4.税收的政策因素。

由于财税体制的改革难以量化,所以剔除三、指标与模型选择本研究被解释变量Y是税收收入。

解释变量的选择也就是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这里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为x2;财政支出为x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4.确定模型:Y= Y=β1+β2X2+β3X3+β4X4+Uβ1 β2 β3 β4 为待估计量 U是随机误差项四、数据我们收集到1978年到2007年共30年的相关数据五、回归结果及含义由于我们根据数据得到Y X2 X3 X4的线性图所以把模型确定模型改为:lnY=β1+β2lnX2+β3lnX3+β4X4+U我们根据上述的时间序列数据,在经典回线性的五个基本假定(零均值,同方差,无自相关性,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无多冲共线性)得到满足的情况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应用工具结课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专业20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林艳军学号 201315102023 指导教师李晶 2015年12月15日目录一、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 2 三、模型估计和检验.................................................. 3 1、模型初始估计........................................ ............. 3 2、多重共线性检验........................................ ........... 4 3、异方差检验........................................ ............... 4 4、序列相关检验........................................ ............. 5 5、Granger因果检验 ...................................... ........... 6 6、显著性和拟合优度检验........................................ ..... 6 四、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文献........................................ ................ 7 [1]赵晓,消费中国经济增长主动力[J],2005 (7)[2]徐铮、张润清、李晓红,1990-2004 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04)............................... ................. 7 [3]綦国萍,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摘 ...................................... ..................... 7 [4]吴沛, 李克俊,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西华大学,成都610039 ............................. (7)[5]刘诗白.,2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7 [6]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

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一、文献综述(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

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一)数据收集表2.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国内生产总年末从业全社会固定资居民消费价格指年份值(现价)人员数产投资总额数(上年=100) 4545.6 42361 910.9 107.5 1980 4891.6 43725 961 102.5 1981 5323.4 45295 1230.4 102 1982 5962.7 46436 1430.1 102 1983 7208.1 48197 1832.9 102.7 1984 9016 49873 2543.2 109.3 1985 10275.2 51282 3120.6 106.5 1986 312058.6 52783 3791.7 107.3 1987 15042.8 54334 4753.8 118.8 1988 16992.3 55329 4410.4 118 1989 18667.8 64749 4517 103.1 1990 21781.5 65491 5594.5 103.4 1991 26923.5 66152 8080.1 106.4 1992 35333.9 66808 13072.3 114.7 1993 48197.9 67455 17042.1 124.1 1994 60793.7 68065 20019.3 117.1 1995 71176.6 68950 22913.5 108.3 1996 78973 69820 24941.1 102.8 1997 84402.3 70637 28406.2 99.2 1998 89677.1 71394 29854.7 98.6 1999 99214.6 72085 32917.7 100.4 2000 109655.2 73025 37213.5 100.7 2001 120332.7 73740 43499.9 99.2 2002 135822.8 74432 55566.6 101.2 2003 159878.3 75200 70477.4 103.9 2004 184937.4 75825 88773.6 101.8 2005 216314.4 76400 109998.2 101.5 2006 265810.3 76990 137323.9 104.8 2007 314045.4 77480 172828.4 105.9 2008 340903 77995 224598.8 99.3 2009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模型设计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x3)去代表消费需求。

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采用的模型如下:y= β+βx1+βx2+βx3+u1234i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x1代表社会就业人数,x2代表固定资产投资,x3代表消费价格指数,u代表随机扰动项。

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我国i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

三、模型估计和检验(一)模型初始估计表3.1 模型初始估计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5/12/15 Time: 16:33 Sample(adjusted): 1980 2009 4Included observations: 30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6197.47 41510.11 -0.390205 0.6996 X1 1.683972 0.256065 6.576336 0.0000 X2 1.420445 0.054886 25.87979 0.0000 X3 -580.7369 355.4395 -1.633856 0.1143 R-squared 0.985665 Mean dependent 85805.26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84011 S.D. dependent var 95097.07 S.E. of regression 12024.95 Akaike info criterion 21.75092 Sum squared resid 3.76E+09 Schwarz criterion 21.93775 Log likelihood -322.2638 F-statistic 595.9008 Durbin-Watson stat 0.96867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表3.2 相关系数矩阵X1 X2 X3 X1 1.000000 0.665094 -0.219318 X20.665094 1.000000 -0.291137 X3 -0.219318 -0.2911371.000000 根据多重共线性检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

通过采用剔除变量法,多重共线性的修正结果如下:剔除X3。

.表3.3 修正多重共线性后的模型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5/12/15 Time: 16:40 Sample(adjusted): 1980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30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79282.79 15704.05 -5.048555 0.0000 X1 1.699013 0.263693 6.443158 0.0000 X2 1.438325 0.055422 25.95222 0.0000 R-squared 0.984193 Mean dependent var 85805.26 Adjusted R-squared 0.983022 S.D. dependent var 95097.07 S.E. of regression 12391.14 Akaike info criterion 21.78199 Sum squared resid 4.15E+09 Schwarz criterion 21.92211 Log likelihood -323.7299 F-statistic 840.5434 Durbin-Watson stat 0.68922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三)异方差检验表 3.4 ARCH检验 ARCH Test: F-statistic 5.690752 Probability 0.024334 Obs*R-squared 5.048272 Probability 0.024651 5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5/12/15 Time: 16:44Sample(adjusted): 1981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2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881729 0.3857 49385817 56010198 RESID^2(-1) 0.899098 0.376897 2.385530 0.0243 R-squared 1.39E+08 0.174078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0.143489 S.D. dependent var 2.41E+08 S.E. of regression 2.23E+08 Akaike info criterion 41.35408 Sum squared resid 1.35E+18 Schwarz criterion 41.44838 Log likelihood -597.6342 F-statistic 5.690752 Durbin-Watson stat 1.336249 Prob(F-statistic) 0.024334 从上表可以得到数据:(n-p)R2=5.048272,查表得χ2(p)=5.9915, (n-p)R2=5.048272<χ2(p)=5.9915,则接受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