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组别
姓名
30s时位置
总长度
总用时
第一组
谭小虎
32m
200m
3min50s
赵永刚
34m
200m
3min32s
第二组
李秋丽
29m
200m
4min10s
王晓华
30m
200m
4min01s
第三组
张强
38m
200m
2min44s
刘子豪
36m
200m
2min54s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课下查看汽车和电动车速度表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例题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通过物理热爱生活!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返回
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练习
二、速度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速度单位
换算关系:
1m/s=
=3.6km/h
1km/h=
1 m/s = 3.6 km/h
54
20
例题:在今年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孙阳获得800米自由泳冠军成绩是7分45秒 ,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求:s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3、 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对同一物体而言。若出现多个相同的量时,应在符号下加对应的下脚区分。
2、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均用常用单位,单位换算通常在已知中进行。
公式
答:他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1.72m/s。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单元——运动的快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位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初级阶段,主要介绍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运动快慢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为后续学习动力学、能量守恒等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单元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速度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 探究速度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速度的运动物体,自主探究速度的定义。
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速度概念。
3. 讲解速度公式详细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速度计算的理解。
5. 应用与讨论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判断不同交通工具的快慢?”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讲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我将从教材剖析、学生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法学法、教课过程、板书设计、教课成效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论述。
一、教材剖析:本节课的上一节叙述的是“运动的描绘”,经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 , 而本节课教材经过“想一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哪些方法能够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课题,而且学生议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样安排切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行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能够充足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渐睁开对物理的学习。
二、学生剖析中学生对速度、行程等物理观点都有必定的认识,可是学生对本节课仍是喜爱物理又惧怕难,喜爱的是从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仍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显得特其他重要。
教课中能够利用学生喜爱看鲜亮、生动、不平时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课目的:1、能用速度描绘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4、大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均匀速度描绘直线运动的快慢四、要点难点要点:成立速度的观点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难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课方法1、察看比较法:经过对生活中间实质案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观点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别:2、练习法:经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
六、教课程序设计(一)课题引入经过多媒体展现“ 2004 年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实录引入课题。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详细案例导入课题,更拥有吸引力,成效要比教材“想象议议”引入更好。
教师发问:刘翔用了 12 秒 88 跑完了 110 米,你们想知道他有多么快吗?(二)新讲课程1、第一学生看教材“想一想议议”栏目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足议论。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第一篇:《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和把握,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制定,对教法学法的灵活应用,再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基于以上几方面,我将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运动的快慢》是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既是对前一节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下一节测量平均速度的基础。
速度是中学物理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速度的概念,不仅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为后续概念的学习方法起到引领作用。
所以本节内容承前启后,地位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对研究物理的方法感到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操。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速度单位的换算。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体验和感悟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将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并提问学生: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谁跑的快?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公式推导: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速度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4.单位介绍:介绍速度的常用单位,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速度单位的换算。
5.互动讨论: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运动快慢的相对性理解不足,容易混淆。
2.对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到困难,难以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3.对速度单位及其换算不够熟悉,容易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跑步比赛、车辆行驶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数据、公式推导和课堂讨论。
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视觉和动手操作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
初二物理说课稿10篇
初二物理说课稿10篇初二物理说课稿1我是来自南八家初中的田富,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上一节讲述的是“运动的描述”,通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而本节课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课题,并且学生讨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二、学生分析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喜欢物理又害怕难,喜欢的是以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四、重点难点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难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当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
六、教学程序设计(一)课题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2004年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实录引入课题。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课题,更具有吸引力,效果要比教材“想象议议”引入更好。
教师提问:刘翔用了12秒88跑完了110米,你们想知道他有多么快吗?(二)新授课程1、首先学生看教材“想想议议”栏目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一等奖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一等奖说课稿1、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初二物理课程中关于运动的快慢的章节,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机械运动,如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并对速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运动快慢的理解,通过引入速度的计算和比较,使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快慢有更直观的认识。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下:1. 深化速度概念: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速度不仅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包括运动的方向。
2. 掌握速度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距离和时间计算速度,并能进行速度之间的比较。
3. 实际应用:将速度的计算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主要内容: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 速度的计算: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4. 速度的比较:通过比较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熟练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进行速度之间的比较,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速度单位的换算。
(3)速度之间的比较。
2. 教学难点:(1)速度方向的理解。
(2)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将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运动快慢的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 启发法:在引入新知识时,我采用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标题:运动的快慢一、引入(1分钟)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运动的快慢的说课稿。
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还能够增强体魄,提升身体素质。
但是,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速度和强度,对于我们的身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运动的快慢对身体的影响。
二、运动的快慢对身体的影响(3分钟)1. 快速运动:快速运动指的是高强度、高速度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这种快速运动能够迅速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强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消耗身体内的热量,有助于减肥和保持体重。
同时,快速运动还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但是,快速运动也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受伤,因此在进行快速运动前需要注意热身和保护措施。
2. 慢速运动:慢速运动指的是低强度、低速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这种慢速运动对身体的负担较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
慢速运动能够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和焦虑感,促进睡眠,改善心情。
此外,慢速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血压、血糖水平,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慢速运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关节和骨骼问题的发生。
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3分钟)1. 工作中的快慢运动: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快速运动,如快速走动、爬楼梯等,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产生更多的动力。
但是,过度的快速运动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压力累积,因此我们也应该在工作中适时进行慢速运动,如活动活动脖子、肩膀等,放松身体,缓解压力。
2. 休闲生活中的快慢运动:在休闲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如果想要放松心情,可以选择一些慢速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如果想要锻炼身体,可以进行一些快速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安排,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休闲生活,并保持身体健康。
四、总结(1分钟)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运动的快慢对身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运动的快慢》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菁芜洲中学的黄蔚,今日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我将从教材剖析、学生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法学法、教课过程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论述。
.说教材剖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剖析本节课所要解说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速度的观点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观点,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观点,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体验剖析在运动行程同样时,经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同样时,经过比较运动行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行程和时间都不同样的状况下,经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行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而理解并成立起速度的观点及单位,经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经过实质生活中的例子,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别,以及均匀速度的观点。
二、学生剖析中学生对速度、行程等物理观点都有必定的认识,可是学生对本节课仍是喜爱物理又惧怕难,喜爱的是从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仍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显得特其他重要。
教课中能够利用学生喜爱看鲜亮、生动、不平时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能用速度描绘物体的运动状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过程与方法:(1).经历察看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绘所察看的现象的主要特点,拥有初步的察看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拥有初步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所带来的美感,拥有对科学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信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愉悦四、要点难点要点:1.速度观点的成立过程。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说课稿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运动的快慢。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的概念,能够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并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来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首先,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接着,我将详细阐述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和小结四个部分。
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内容与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动的快慢是一个基础概念,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速度的定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入新课。
比如,我会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内,骑自行车会比走路快?”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新课讲解在新课的讲解中,我将首先介绍速度的定义,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推导出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即v = s/t。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计算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给定一段路程和时间,让学生计算物体的速度;或者描述一个场景,让学生判断哪个物体运动得更快。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结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强调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物体的运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课后,我将通过作业和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运动的快慢》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运动的快慢》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对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中学生进行了不少的有关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公式的理解和有关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时间,路程,速度的概念。
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公式,v=s/t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方法。
本届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但后进生面大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关注他们教学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活动。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开云镇中心学校王力波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动的快慢》,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速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研究物体运动必不可少,也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本节课中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使学生感兴趣,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另外学生第一次运用公式解题,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体会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变速运动物体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解决、身边事例。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是关键。
而学生是教法的支撑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法学法的选择。
三、教法学法我校正尝试推行“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每三名学生分为一组,结成帮扶对子,先让学生学,发现问题后才教,教不是由教师教,而是“兵教兵”,教师补充。
因此,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课前体验热身,课上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从而乐于探究。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学情,本节课中采用:教法:体验法、基本概念“六问”法、启发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提高四、教学设计(一)课前体验,预热新知(二)先学后教,小测过关25分钟(三)运用提高,形成技能15分钟(四)归纳小结,评价指导3分钟(五)分层作业,巩固创新2分钟(一)课前体验,预热新知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获得学习经历的体验。
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运动的快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运动的快慢”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是在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以及“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又为后面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节内容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速度的概念,然后介绍了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但对于如何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还比较模糊。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方式,逐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速度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速度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023年《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2023年《运动的快慢》说课稿2023年《运动的快慢》说课稿1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现象,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________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学生是初二年级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有关运动的知识;2、学生为初中的孩子,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3、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4、学生已经学过运动的描述;5、学生能够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简单的比较;6、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有关速度的计算。
3重点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引入课题:图片引入。
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2、小时候做游戏,比较谁跑得快,往往是喊“预备!跑!”然后两人从同一起点跑,怎样判定谁获胜?活动2【讲授】进行新课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谁用时短,谁快!2、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谁通过路程多,谁快!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公式:速度= 路程/时间V= s/t回忆:我们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谁还记得长度和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根据这两个单位我们可以得到速度的单位,谁知道呢?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⒋单位:⑴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或m·s-⑵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为km/h或km·h-⑶换算关系:1m/s=3.6km/h讲解单位换算:(见课件)练习(1)18 km/h = _______m/s(2)15 m/s= ______ km/h4规范解题:例题1.刘翔110米栏夺金,成绩是12,92s,问这项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与速度是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已知:s1=110m,t1=12.91s,v2=30km/h求:v1解:v1=s1/t1=110m/12.91s=8.52m/sV2=30km/h=30×(1000/3600)m/s=8.3m/s答:刘翔的运动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通信学院的XXX 。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运动的快慢》。
下面请允许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根据新课标及新课改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教学什么,怎么教学,为什么这么教学为思路。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我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运动的快慢》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
本节课主要有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速度单位换算、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平均速度等知识点需要掌握。
从内容安排上来看,运动的快慢安排在长度、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之后,测量平均速度之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安排既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为下一节实验课测量平均速度打下理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本节课是面对刚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准备的。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
利用这一特点,我将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物理概念。
从学生认知层面来看,已经学习了长度、时间的测量;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善于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
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当中速度tS v 当中的的路程和时间。
但是由于八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知识点容易混淆。
比如说本课当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那么我将化繁为简,先帮助学生理解直线与曲线运动的区别,同时将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匀速与变速的区别再来分析变速与匀速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如下:知识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接力棒的过程中,学习观察现象,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下面是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制订了三个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感受鸭蛋带给作者独特的情与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散文风格;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中,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
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
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心灵的关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软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从而说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第二则材料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第三则材料说明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
”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
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1)我这样引导:孩子们的变化离不开谁?学生肯定能说是老师。
课件出示10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再谈体会: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预计学生对于“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太了
解,我这样引导: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
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归纳总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视频中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运动情况都一样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
然后,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
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开始阶段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是什么?最后裁判认为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
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据此,对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新问题:若路程、时间均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展示问题: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练习1、2是两个动画,由于在课堂上某些场景不好展现,设计两个趣味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手动操作,来变换参照物,使学生对物体的运动过程有清楚地认识,让学生讨论并练习。
加强对参照物的理解。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
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1: 琼斯以10秒7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 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0.75s=9.30m/s
答: 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