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rdi)与其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rdi与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与roe的关系不显著。
rdi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延续性。
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注重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资,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研发投资盈利能力中小板上市公司一、引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我国的创新活动,曾于2006年指出要用15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的核心能力,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在当前以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谋求自主创新离不开研究与开发(r&d,以下简称研发)活动。
研发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优势的基本保证。
为衡量研发投入力度的大小,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强度(r&d intensity)”指标,对企业而言,该指标即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国际上一般认为:当研发强度达到2%时,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研发强度达到5%以上,企业才具有竞争力。
科技部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国际上2009年的研发强度(r&d/gdp)来看,美国是2.68%,日本是3.44%,德国是2.54%,法国是2.08%,韩国是3.47%,而中国仅为1.47%,显然,在研发投入方面,我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研发投资主体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占研发总投资的73.3%,可见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效率承载着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担。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研发费用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1 8 0 4 3 6 2 8 2 3 3 0 6 7 6 6 3 8 3 1 2 9 5 9 4 4 8 0 2 9 , 3 8 5 4 1 5 O 8 . 6 8
.
5 2 6 3 1 3 8 1 5 0 0 6 1 - g 3 6 4 8 9 9 7 9 9 3 4 7 9 . 3 O
进行 实证研 究。研究发现 , 研发 费用对企业价值 的改善 具有显著的促 进作用 , 并随着研发 费用披露程度 的提 高, 其对 企业价
值的影响程度也逐渐加 强。因此 , 加 强和改善 企业研发 费用及相 关信息的披露有利 于促进企业价值的提 高。
【 关键词 】 研发 费用 ; 民营 高科技企业 ; 披 露 ; 企业价值
一
、
引 言
研发资本化和 费用化对会计 数据信息
含量的影 响来验证 无形资 产会计准 则
( 2 0 0 9 ) 对 研 发 支 出 与 公 司 业 绩 之 间 的
从 表 1中 可 以看 出 , 2 0 0 7 -2 0 1 1
随着 中国经济体 制改革 的逐 步深 入 ,民营科技企业 在国 民经济 中的地 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研发( R &D) 活动作
( 一) 文 献 回顾
L a k o n i s h o k& S o u g i a n n i s ( 1 9 9 0 ) 、
绩产生重大影响。 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研 定的局限性。 王宇峰 、 苏逶妍( 2 0 0 9 ) 的 或是 改进 , 来面对技 术的进步 、 市场竞 争的压力 , 以期求得生存和发展 。
对 民营科技企 业研发 费用披露情 况的 者 对 沪 深 1 1 9家 民 营 高 科 技 上 市 值的重要性 , 以期让 民营科技企业重视 析 , 其研发费用 的披露情况如表 1 。
汽车行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

横 向比较 的难度 ; 者 , 发 活动 的最终 成果 具有 滞 再 研 后性 , 使得 对企 业研 发 活 动 经 济 价值 和社 会 效 应 的
研 究成 为难 题 , 即便 如此 , 理论 界 和企业 界人 士一 直
的价 值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焦 点 。研发 投入 作为 企业 创 新 的源泉 , 也受 到 了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究 竟 研 发 投
研 究 的课题 。研 发 活 动 本 身 具有 极 大 的不 确 定性 ,
这 种 固有 的不 确 定 性 加 大 了企 业 研 发 投 资 的 风 险
性 , 且研 发活 动 产 出模 糊 、 而 界定 困难 、 量 口径 不 计
一
致, 这增 加 了研发 活 动 的经 济 价值 在 企 业 间进 行
大差距 , 尤其是汽车行业 , 创新能力成 为制 约我 国汽 车产 业 的最 大 障碍。 以 5 9家 汽车及 其相 关 的制造企 业为样 本, 采用托宾 Q值 、 资产 收益率和净 资产 收益率作为衡量企 业价值 的指 标 , 建 多元 线性 回归方程 , 构 求证 研发投 入 对于企 业价值 的影响。实证结果表 明: 当用 托宾 Q来衡 量企 业价 值时 , 研发 费用对企 业价值 的影响为 正, 但结果 并
司总 体 , 而有 的学 者 则 是 选 择 特 定 的 行 业作 为研 究
样本。
金 投入 指标 与 R E和 E S等绩 效 指标 均不 相关 。 O P
鉴 于 20 0 6年 2月 1 日财 政 部 发 布 了新 的《 5 企
L v与 Su in i( 9 6 ¨ e o g ns 19 ) 以大 量 来 源 于 不 同 a 行 业 的高 研发 密 度 的 企业 为样 本 , 研究 每年 研 发 投 入与 下一 年 经营 收 入 的关 系 , 提 出 研 发 费用 对 企 他
浅谈研发投资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及对策

估, 降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但是 ,研发投 资会计信息在 外部投资 者 和企 业 之间 却存 在 着严 重 的信 息不 对 称 。主要 原因有两点 : 其一 , 当企 业之间 的 竞争 变成 技术创新的竞争 时 ,研 发是企业 竞 争优 势的来 源这一经济属 性是 信息不对
含量 , 而过 去发生的研发费 用则 影响不大。
自愿披 露 和 通 过 财 务 分 析 师 的 工 作 消 除 信 息 不 对 称 的措 施 。
【 关键词 】 研发投 资; 经 济属性 ; 自愿披露
一
、
引 言
创新者或者创新产 品的拥有者来说 ,要禁
止其 他人 制造 未 授权 的 产 品是 非 常困难 的。创新产品 的收益并 不能被创新者所 独 享, 即使知识产权得 到法律的保护 , 执行 过 程中也 可能存在知识溢 出的可能 。因此 , 研 发活动的非竞争 性和 知识溢 出均导致企 业 不愿意披露研发 活动 ,加剧 了企业 管理 者 和外部投 资者 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研发投资的高风险性 . 研 发活动本身具有 的高风险是其 区分 企业其他 活动 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般 来说 , 创新活动成功 的概率 比较低 .其不确定 性 远高于有形资产。因此 , 考虑到研发本身的 风险以及未来收益 的不 可靠性 ,会计准 则 要求研 发支出费用化 。此外 , 研发交易市场
投 入具 有高度的不确定 性 。但是却促使 了 企业 的成 长、生产率的提高 和企 业价值的 增加 。大量 的研究也证实 了这 种价值相关
性 。S u in i( 9 4) 实 了 1 7 — 9 5 o ga ns 1 9 证 9 5 18
当企业 内部 人拥 有影响企业价 值的私 有信息而企业外部人仅拥有公共信息 时, 就
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大国内外研究探讨

资 本 化
新会 计 准则 下 , 国内研 究发 现 : 企
本 化定 价 ; 区分盈 余 管理 程 度后 , 在 低 盈余 管 理程 度公 司 的研 发支 出资本 化 具有 正 的定 价 ,高盈 余管 理 程度 公 司
的研 发 支 出资本 化具 有 负 的定价 。
王 艳 、 延 超 、 莱 歆 ( 0 1 认 为 冯 梁 21)
而企 业规 模 的影 响较 弱 。 外 。 业存 此 企
产 出效应 。
三 、 司 特 征 与 研 发 费 用 公 公 司 特 征 是 研 发 活 动 的 重 要 影 响
在 利 用 资本 化 政 策 实 现 扭 亏 的行 为 , 但 是 仅有 微 弱 的证据 表 明盈 利下 降 的
企业 出于平 滑利 润 的 目的提 高 资本化 强度 。
信息 的所有 非金 融 类上 市公 司对 研 发 支 出资 本化 的决 定是 否 受到 盈余 管理
动 机 的影 响 。 究 结 果 发 现 : 司 为 了 研 公
间 的关 系 , 而 其他 的特 征 ( 自由现 然 如 金 流 、 部财 务 的独 立性 、 外 劳动 力密 集 度、 资本 密集 度 ) 公 司价值 和 研发 投 对 人 之 间 的关 系没有 影 响 。
为盈而趋于把 R &D 支 出 进 行 资 本 化 处 理 。薪 酬 契 约 和 收 益 平 滑 尚不 能 很 好 地解 释 R &D 支 出 资 本 的 选 择 动 机 。 二 、 发 投 入 产 出 研 究 研
内研发 投 入和 研发 支 出的 具体 关 系作 了实证 研究 。 证结 果表 明 : 中型工 实 大
序 列 数 据 估计 知识 存 量 的成 本 变 量 。 这 个 估 计 表 明 知 识 存 量 的 研 发 支 出
研发投入对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用价值来 看 ,对 于企业技术创 新的价值相关 性 的研究 , 的将研究年度 的选 择针对 每一企业个性 化 , 即以研 发强 可 以为评 价新能 源开 发企业 在技术 创新 上 的投入水平 度 ( R & D强度 ) 为指标 , 将 每一企业研发强度 最高年度设 提供对 比基 准 ; 同时 , 也为 国家制定 宏 观政策 和企业设 定 为其集 中研 发年度 , 由此 组建若 干截 面数据 , 研 究企
度。 从而判断企业研发投入是否存在 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的粗放 式增长 , 以期 能为新 能源开发企业发展提 供理论支 持与实
践指导。
关键 词 : 新 能源 ; 研发投入; 企业市场价值;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 1 7 2 7 0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3 0 9 ( x ) . 2 0 1 3 . 1 1 . 5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3 0 9 ( 2 0 1 3 ) 1 1 - 1 1 5 - 0 3
研 发 仅 / 1 . 八 州 利 J - I / 月 a 匕 b 源 , 板 块 上 市 公 司 市 场 价 值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李程程
(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 5 0 0 2 5 )
摘 要 :本研 究以我国新能源板块上 市公 司为研 究样本 ,实证检验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对其 当期及滞后 一期市场价值增长 的贡献
年新会 计准则 明确规范了企业 的研发 信息披露 , 国 内关 却是五花AI ' - ] , 所 以以往文献 中对 于企业研 发费用数 据 于技 术创新价值 相关性的研究才 逐步展开 。薛 云奎 、 王 来源并未形成统一 。 根 据新会计 准则 规定 : “ 企业应 当披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探讨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探讨【摘要】研究与开发活动在企业中显的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投资日益增长,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不同对企业的资产价值、当期损益和财务状况都会有不同的影响。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采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这一规定是在深度考虑旧准则全部费用化的基础上改进的,有实质性地突破与革新,但是仍有一定缺憾。
本文讨论我国采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合理性和不足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
【关键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有条件资本化一、研发费用的界定研发费用的发生主要来源于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
我国对研发费用的界定没有专门的准则,只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有所提及,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发费用,应予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该准则对研发费用的范围规定没有像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那样做具体的列举,所有可以直接归属为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除注册费和律师费以外,都归集于研发费用。
二、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对研发费用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
分别是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有条件的资本化,各个国家根据内部的经济体制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下表:2001年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我国采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模式。
过去是为了防止企业加大资产的成本、虚增企业利润,缩小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经过多年的实践,着实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
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由于我国完善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要明确划分研究阶段的结束和开发阶段的开始会很难,对会计操作人员的要求会很高。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对其价值的影响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对其价值的影响研究作者:代敏来源:《财讯》2018年第02期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价值研发支出费用化资本化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深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研发行为成为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和外部决策者定价的重要依据。
科学是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高新技术企业的显著特点即它是一种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在市场容量、资源、环境约束更为严格的今天,对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主要取决于它的R&1]绩效水平。
因此对企业研发支出方面相应的会计活动的探讨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综述本文按时间和逻辑顺序对2007 2017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一种研究结果是研发支出对外部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并无影响。
王翼虹(2007)的文章着重点在于考察市场对研发费用的认同度。
观察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是否影响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结论是上市公司的研究开发投入的多少并不对会使投资者对其的关注度造成影响。
第二种研究结果是企业的研发中无形资产规模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
倪丽娜(2008)主要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法对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
以及对高新技术行业与非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了比较,发现无形资产对企业账面价值的贡献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效果更为显著。
王婧琦(2013)以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论为企业无形资产规模与企业经营业绩呈同方向变化。
第三种研究结果是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价值增长呈正比。
王淑芬、王培凌(2010)以台湾知识密集产业的Ic设计业为研究对象。
将其营业收入与研发密度分群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是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股东财富递延效果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研究活动有利于其绩效的提高。
杨永利、蒋永红(2012)用Ross模型分析了tt&D资本化与企业内在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发现企业R&D资本化水平越高内在价值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创新和科技的力量发展壮大。
创新能力成为评判一个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在评价公司价值时,研发费用投入情况理应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反应在公司股价
定价上,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成了一个热点。
本文首先查阅了国内外的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对比
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方面,选用奥尔森(Ohlson)价格模型作为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模型,这个模型是研究价值相关性常用的模型,在分析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约束下的研发费用披露情况后,发现我国在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上仍然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过去没有强制要求披露研发费用信息,而2007年后尽管准则要求强制披露,但是存在披露的质量差和不完整等问题。
在进一步对研发费用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后,在收集了2012-2013年沪深上市制药企业有关研发费用信息的基础上,剔除了披露信息不完整的企业数据后,笔者选择以公司股票价值为因变量,用修正后的无形资产比例及研发投入
占营业收入比例作为自变量,辅以每股收益,净资产等控制变量,研究研发费用披露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公司价值和研发费用没有相关性,公司股票价格仅仅和每股净收益相关性较大,其他的会计信息
则与代表反映公司价值的股票价格没有相关性。
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弱式的市场,或者我国的研发费用比例较低,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可能
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导致在资本市场上研发费用信息被投资者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