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理解并熟练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除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但在连除运算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理解并熟练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连除的运算规律和简便运算方法的掌握。

2.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连除的运算规律。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连除的运算方法。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讲解。

2.准备连除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连除的运算规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呈现(10分钟)讲解连除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明白连除的运算规律,并学会如何运用简便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连除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连除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连除的运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优惠活动的计算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是,对于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来掌握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连除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教学卡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连除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呈现连除的运算规律和简便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43例3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运算规律, 并能根据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1)四则运算的顺序。

(2)运算定律。

(3)连减的简便计算。

2.原型:摆圆纸片,引出算式:24÷2÷3 12÷3÷23.探究的问题:(1)如何把24个圆纸片连续等分?(2)整理归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口算练习。

317-65-35 543-59-41 436-157-432.切入内容: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那么连续除以两个数,又可以怎么算呢?(二)探究与解决探究:如何把24个圆纸片连续等分?1.教师出示问题:把24个圆片先平均分成2组,再把每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怎样分?(1)利用圆片独立动手操作,尝试解决。

同时思考:怎么列式表示?(2)展示汇报:可请两位同学演示操作分的过程,并说出每步思考过程、列式。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算式。

操作一:先求出每组多少圆片,再求每份多少圆片。

算式:24÷2÷3 操作二:先求出两次一共分了多少份,再求每份多少圆片。

算式:24÷(2×3)(3)思考:以上两道算式:24÷2÷3与24÷(2×3)最后结果都表示什么?相等吗?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2÷3=24÷(2×3)(4)小结:把24个圆纸片连续等分,可以先等分2份再等分成3份,也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分成6份,然后一次分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能力。

在教材中,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连除的简便运算方法,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除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连除的运算规律理解不深,导致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进行连除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便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连除的运算规律。

2.如何运用连除的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内容包括连除的运算规律、实例讲解、练习题等。

2.准备练习纸,用于学生练习。

3.准备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连除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5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连除的运算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连除的简便运算练习,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纸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连除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除的运算规律及简便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临城中心学校符秋金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43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且能选择较为合适的简便算法。

2、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对连除简便运算进行教学。

3、通过简便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

重点:掌握连除的简便算法。

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2×101 69×99+692000-468-132 1250-178-222二、讲授新课(出示)大自然鸟语花香的景象及水土流失的景象,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得每位学生懂得人人都要有环保的意识。

(出示)主题图并在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围绕围绕“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提出问题,再根据“每棵树苗多少钱?”来找已知条件。

(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

每棵树苗多少钱?(1)学生齐读题目,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相关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师巡视指导,并指名个别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师问:1250÷25求出的是什么?生:每个小组购买树苗花了多少钱。

师问:50÷5求出的又是什么?生:每棵树苗多少钱?师问:25×5求出的是什么?生:25个小组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师问:1250÷125求出的又是什么?生:每棵树苗的价钱。

(3)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关系?生:因为结果相同,所以1250÷25÷5=1250÷(25×5)(4)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怎样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订正:①同级运算应从左往右计算。

连除的简便计算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连除的简便计算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接着,我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困惑,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连除的运算规律。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基本概念,感知连除的运算规律。
在讲授新知时,我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和“商”。然后,我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到连除的运算规律。例如,我讲解:“当我们连续进行两次除法运算时,可以将其看作一次除法运算。例如,12 ÷ 3 ÷ 2可以看作12 ÷ (3 × 2),即12 ÷ 6,结果为2。”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以“小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提出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4个苹果。”这个情境引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连除的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使得他们对连除的运算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4.作业小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案例中,我布置了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检查。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案例中,我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入,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基本概念,并引出连除的运算规律。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3.6《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6《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6《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 3.6《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这一课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下面,我将按照您的要求,详细阐述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3.6《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一章。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如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等,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每个学生需要分配2本书,那么一共需要分配多少本书?”2.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如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等。

例如,我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题来讲解分配律的应用,如“如果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人,每个小组需要分配20个物品,那么一共需要分配多少个物品?”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完一个例题后,会立即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以加深他们对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学生自主练习:在讲解完所有的例题和随堂练习后,我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练习题进行练习,以检验他们对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如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等,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来展示这些方法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连除的简便计算”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章节。

本章节通过实例引入连除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除法的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连除的运算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困惑,对连除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连除的概念,连除的运算规律。

2.难点: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连除的简便计算相关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生活情境图片、练习题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三角板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小明家有3个鱼缸,每个鱼缸要放5条鱼,一共需要多少条鱼?如果每条鱼需要2个鱼食,一共需要多少个鱼食?”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连除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连除的定义和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意义,并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系列连除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讲解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连除的简便计算》精品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P43《简便计算》例3教学目标:1、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能结合除法的运算,合理选择简便方法进行简算,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掌握连除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媒体出示:749—149-380 425—139—161 856—190—256)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连减算式,那么连除算式又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除的简便计算。

(媒体出示)[设计意图说明:三道不同的连减算式,既复习了运用不同的简便方法灵活解决连减计算题,又和本节课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几道题的方法引起思考,很容易的联想到除法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规律,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新授:探究一:操作感悟(小组合作)师:请同学们拿出12根小棒,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列出算式表示你分的方法。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媒体出示:①[点击红色按钮]我们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再把每份的6根都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算式是12÷2÷3=6÷3=2(根)②[点击黄色按钮]把12根小棒,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3份,其实就是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了6份,算式是12÷(2X3)=12÷6=2(根)③[点击蓝色按钮]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再平均分成3份,与先平均分成3份,再平均分成2份结果是一样的,用算式表示是12÷3÷2=4÷2=2(根)师:同学们用了三种分法写出了3个连除的算式,解答了同一个问题:最后每份小棒有2根,结合大家分小棒的过程,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这三个算式都算出了最后每份小棒有2根,所以这三个算式相等。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即是把这个数连续平均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积,即是把这个数一次平均分。

两种方式只要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变,结果也不变”,并能把这种理解问题的方式迁移到对a÷b÷c=a÷c÷b的理解过程中,从而对“除法的性质”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能结合除法的运算,合理选择简便方法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

难点: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算法多样化。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12根小棒五、教学流程(一)情感激励1、师:关于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你学过哪些?减法呢?你学过哪些简便的计算方法?2、填一填:(1)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可以从()往()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再从()里减;还可以先减去()的减数,再减去()的减数。

(2)“黄金搭档”!25×4= 125×8=(3)猜一猜:除法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吗?(二)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把12根小棒先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又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多少根小棒?分析题意师:这题要求大家先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又把每份再平均分,这种分法叫连续平均分,所以我们可以怎样解决?动手摆一摆,再列式汇报:12÷3÷2=4÷2………先求第一次均分成3份后每份有4根小棒=2(根)……再求第二次均分成2份后每份有2根小棒课件演示并提问:通过2次连续的平均分,相当于把12根小棒共平均分成了几份?引导:12÷(3×2)=12÷6………先求连续2次平均分后共分成了6份=2(根)……再求每份有多少根(2)把12根小棒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又平均分成3份,问:每份有多少根小棒?分析题意师:也是连续平均分的操作,会解决吗?学生动手操作并列式计算课件演示汇报:12÷2÷3=6÷3……先求第一次均分后每份的根数=2(根)……再求第二次均分后每份的根数12÷(2×3)=12÷6………先求连续2次均分后共分得6份=2(根)……再求每份有多少根(3)比较上2个小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不同点:连续平均分时,第一次分的份数与第二次分的份数正好相反。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和操作,发现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探索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 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发展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1. 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例题库。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连除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连除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连除的计算规则。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连除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连除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除的运算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给出拓展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作业要求:1. 完成练习题,巩固连除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2. 总结连除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连除运算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问题驱动: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连除的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练习巩固:适量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连除的简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连除的简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连除的简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运算定律-连除的简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连除的简算方法,提高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效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除的简算方法,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连除的简算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除法有什么运算定律吗?二、探究与展示(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连除的简算方法。

例如:25÷5÷2 可以简化为25÷(5×2),进而得出25÷10=2.5。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连除的简算方法。

3. 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讲解连除的简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连除的简算方法计算题目。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其中的错误并纠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连除的简算方法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技巧。

2. 强调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要注重观察、分析,发现运算规律。

作业设计:1. 请运用连除的简算方法计算以下题目,并说明解题思路。

(1)36÷6÷4(2)45÷5÷9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例,使学生掌握了连除的简算方法,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效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3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计算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连除式题简便方法的发现和运用过程,体验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间内在的逻辑美,培养审美情趣。

体验发现和应用知识的快乐,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重点:理解和掌握连除试题的简单计算。

突破方法:教师运用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计算规律难点:会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体验。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25÷5= 120÷3= 168÷8= 64÷2=56÷7= 1000÷8= 325÷5= 420÷3÷7=(2)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单的简便计算方法。

除法算式中也有简便计算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除法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二、探究新知(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同学们植树图。

教师:同学们植树的树苗哪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买树苗需多少钱的问题。

教师相机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课树苗多少钱?(2)教学例3○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怎样计算每棵树苗多少钱?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练习解答,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解答方法。

方法一:先算出每个小组买树苗花多少钱,在计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

列式:1250÷25÷5=50÷5=10(元)方法二:先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再计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列式:1250÷(25×5)=1250÷125=10(元)○1仔细观察以上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精品教案
=66÷2 =330÷10
=33(元) =33(元)
学生独立解答
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①680÷2÷5 680÷(2×5)
②390÷39×5 390÷2÷5
③360÷(36÷2) 360÷36÷2
④810÷18 810÷9÷2
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0÷(5×48) 2000÷125÷8
8100÷5÷81 540÷45
六、板书设计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280÷7÷5 280÷(7×5)
7200÷(25×4) 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绿
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 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实践应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连 除 的 简 便 计 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连 除 的 简 便 计 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学习目标】1、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2、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征,合理选择方法,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3、在思维相互碰撞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难点: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师:我们在平时经常进行口算比赛,今天我们分成两个队来一次比赛,怎么样?生:(兴趣高昂地)好!师:那每个队给自己取个名字吧!(两个小队分别取名为“成功小队”和“胜利小队”)师:你们取的名字倒很独特。

那我们开始比赛吧!教师出示比赛的题目(有每队派一名代表抽取题目)(1):280÷7÷5 7200÷(25×4)(2):280÷(7×5)7200÷25÷42:通过比赛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设计游戏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这节课的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引导发现规律师:那我们来仔细观察,认真地研究这两组题目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自己总结说出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总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反过来,一个除以两个数的乘积也可以写成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师:这个规律你们能用字母或符号表示吗?来试一试吧!(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a÷b÷c=a÷(b×c)○÷□÷△=○÷(□×△)师:运用这一规律有时能使我们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刚才第一轮比赛因为老师给出的题目不一样,所以胜利小队连连获胜,我们的成功小队很不服气。

现在为公平起见,老师给出相同的题目,我们来进行第二轮比赛,看哪个队速度最快方法又最合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运算定律 连除的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运算定律 连除的简便计算

教案:三、运算定律连除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运算定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效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

3. 例题解析: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将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图示或者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的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学生产生挫败感。

八、课后反思课后要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严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连除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可以用这个数去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引导充分感知,自主总结归纳规律。

3、引导灵活运用规律,增强数感,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回忆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然后做题(重点复习减法的简便运算)868-52-48=868 (52+ )1500-28-272= -(28 272)415-74-15=二、讲授新课出示:篮子里有16个苹果,平均分成2组,每组平均分成4份,每份平均几个?(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汇总结果)思考:请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16÷2÷4 16÷(2×4)=8÷4 先求每组几个 =16÷8 先求2组一共多少份 =2 再求每份几个 =2 再求每份多少个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生: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师:既然结果一样,算式又会有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从这个例题中再次寻找一下师:在连除的算式中是否能这样的方法计算,我们来看例题3,看能否验证一下。

1、解决问题、寻找规律出示例题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思考:请你们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活动:列出算式后,反馈活动结果(把学生的解答过程呈现在黑板上)方法一:1250÷25÷5方法二:1250÷(25×5)引导学生说说解题思路,生:先求每个小组的树苗花了多少钱生:再求一个小组中的每棵树苗多少钱?方法二:1250÷(25×5)生:先求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树苗再求每棵树苗多少钱?师:同桌两个各选择一种方法计算一下结果是否相等。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和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连除的概念、运算顺序和法则。

难点: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连除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连除是什么吗?”让学生回顾连除的概念。

2. 讲解连除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连除的例子,如:8 ÷2 ÷4,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讲解连除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明白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乘积。

3.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连除的题目,如:12 ÷3 ÷2,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板书答案。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讲解思路。

4. 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8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运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PPT上的连除练习题。

2. 请学生运用连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资源、计算平均分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连除的意义。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连除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连除的知识。

七、评价反馈: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连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资源:1. 互联网上关于连除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练习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
便计算》教案
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29页例8(2)及练八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计算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发现的研究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感悟体验、发现和应用知识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单计算。

难点:能够灵活选择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夯基,温故知新
1.进行快速计算练:
25÷5=5,120÷3=40,168÷8=21,64÷2=32
25×4=100,125×8=1000,32×25=800,101×12=1212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
教师出示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提问:除法算式中有哪些简便计算方法呢?本节课将探讨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二、研究例题,探究新知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出示XXX购买羽毛球拍的主题图,并提问:XXX手中的羽毛球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回答:是用钱买的。

2.研究例8(2)
1)弄清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副”是两支。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本上解答,然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先算出每副球拍花多少钱,再计算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列式:330÷5÷2=66÷2=33(元)
方法二:先算出5支球拍多少钱,再计算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列式:330÷2÷5=165÷5=33(元)
方法三:先算出XXX老师一共购买了多少支羽毛球拍,
再计算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列式:330÷(2×5)
=330÷10=33(元)
通过研究例8(2),学生掌握了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选择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这几个算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答案都相同。

你们在小组内可以交流一下,从相等的关系中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时,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来简便计算;或者可以先用这个数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来简便计算;当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时,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以这两个数来简便计算。

在计算连除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情况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题目330÷5÷2,可以使用330÷(2×5)来简便计算,得到的答案仍然是33元。

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验证这个规律。

我们可以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不同的数,得到以下公式:
a÷b÷c=a÷(b×c)=a÷c÷b。

在巩固应用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独立练教材第29页“做一做”,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算法。

在课堂作业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交流。

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以便更好地巩固和提高他们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