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根据学科特征,以扎实掌握知识技能,并以学科知识特征为基础,延伸出的思维能力,进而使人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要求,并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及活动中去,用以指导和监督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引言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紧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效率,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便成了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了新要求,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等素质的培养,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要性首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智慧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秉承“智慧课堂”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参与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其次,有助于增强课堂的活力。
在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背景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会向着更为和谐和爱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的氛围会愈加轻松和愉悦,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热情。
再次,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师借助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充分激活学生潜在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此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 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它不仅包括技能的掌握,更涵盖了对信息文化的理解、信息伦理的认知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伦理和信息安全的认识。
- 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3.1 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技能。
3.2 信息技术应用- 文字处理与演示文稿制作。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多媒体素材的搜索、处理与创作。
3.3 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伦理与法律法规。
- 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
4. 教学策略4.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或问题解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2 任务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实践。
4.3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4 实践与反思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并通过反思来提高认识。
5.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程度、实践技能和素养表现。
- 结果性评价:通过作品、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一、引言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设计和实施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探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路与方法。
二、概念解析1.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是指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处理、管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21世纪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将一定范围内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设计1. 确定教学目标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包括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例如学生在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传递方面的能力提升。
2.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当贴合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要求,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例如信息搜索、数据处理、多媒体制作等,以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3.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应当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制定评价和反馈机制对于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应当设计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践项目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水平。
四、教学实施1.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在线课程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文档范本1.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创新素养、沟通与协作素养、实践与应用素养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针对每个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信息素养2.1 教学内容- 信息获取: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搜索和筛选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 信息评估:教授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信息组织: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分类和归档信息。
2.2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
- 团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信息获取和筛选方法,并共同总结出最佳实践方法。
- 实践活动:设计信息搜索和整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3 评价方式- 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对信息获取、评估和组织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信息搜索和整理的项目,评估其组织信息的能力。
3.思维素养3.1 教学内容- 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 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信息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3.2 教学方法- 观察与思考:通过展示和讨论一些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思考和组织思路。
-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项目设计,鼓励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
3.3 评价方式- 口头演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和解决问题的口头演示。
- 评估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评估报告,描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创新素养4.1 教学内容-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
- 创新方法:教授学生一些创新方法和工具。
- 创新应用: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2 教学方法- 创新案例分析: 分析和讨论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谈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5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例谈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劳立颖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其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不只是一种课程目标,更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设计。
●教学目标的转变,开启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新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首先应是教学目标的变化,需要从三维目标转变到核心素养,将符合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到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讲授《Python语言初识》一课时,最初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Python语言的基本信息;能准确打开Python 程序,了解Python的运行环境;会使用打开、调试、保存等Python程序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Python小程序的改造,初步体验Python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Python程序改造的乐趣;形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成为一名改造者的程序观。
重点:熟悉Python程序基本操作,感受Python程序改造的乐趣。
难点:熟悉程序开发环境。
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这不是对三维目标的否定,而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扬。
继承是指将三维目标整合成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个体用计算机处理解决问题(计算思维),也包括个体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资源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发扬是指将三维目标引申成为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既反映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意识(信息意识),也反映个体在信息社会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信息社会责任)。
所以,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考虑,之前的教学目标可做如下修改。
(1)通过对Python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了解程序的作用;(2)使用恰当方式了解Python的发展历史、基本特点等信息,培养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使用流程图,分析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对算法的一般认识;(4)通过算法对程序进行编辑,熟悉Python开发环境的使用。
基于核心素养领域下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绝对值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领域下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绝对值为例摘要:一、核心素养概述二、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三、以绝对值为案例的分析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与策略4.教学评价四、总结与反思正文:【提纲】一、核心素养概述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其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逐渐迈向信息化。
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信息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以绝对值为案例的分析1.教学目标在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化教学时,教师需明确教学目标。
以绝对值为案例,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理解其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精选教学内容。
在讲解绝对值时,可以先介绍其概念和性质,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体会绝对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绝对值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
3.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利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PPT、动画等,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全面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基于核心素养领域下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绝对值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领域下初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绝对值为例(实用版)目录1.核心素养与初中信息化教学背景2.绝对值教学设计实例3.核心素养在初中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4.结论正文1.核心素养与初中信息化教学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公民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信息化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2.绝对值教学设计实例以绝对值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案:首先,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绝对值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在数轴上表示 -3 和 2 的点分别在哪里?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等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归纳力和表达力,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核心素养在初中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信息化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计算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锻炼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网络应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数据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据库设计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认识信息与信息社会
《认识信息与信息社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新教材《认识信息与信息社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标指出,要正确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认识信息社会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是初中阶段第一堂课,是学生对老师的初次认识,是对信息概念和信息社会的一个概述,具有激趣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丰富情感体验。
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从总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总体的认知过程,使其对信息社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充分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和突出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更多地动手、动脑和动口。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其在自主探究、知识整理与提炼、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
3.在教学建议中,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其着力点在于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这对于引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宜对信息等概念下定义。
应侧重于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意会概念的含义。
对信息概念示例的选择,应不局限于计算机或网络通讯领域所传输处理的特定信息,而应从更为广义的现实生活范畴中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相关实例来开展教学。
二、教学背景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这篇课文作为开篇,其内容将贯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始终,具有统揽初中阶段教材知识技能体系的地位,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当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学习传统学科,而且要具有全面素质和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也要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培养全面素质和核心素养。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体现在坚韧不拔的恒心、坚守诚信的正义感、正确处理所遇挫折的智慧、能够危机克服的勇气、辨识隐晦信息的洞察力等方面,是学生今后社会中成功获得突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1、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注重课堂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核心素养。
2、不断反思教学设计。
通过经常反思教学设计,发现教学套路,尽量避免单一性,不断查找潜在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专注于学生的价值观憧憬。
要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交能力,开展“实际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加深学生认识和理解,并进行有效的沟通。
4、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有助于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挑战性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作为21世纪的核心素养之一,信息技术素养不仅仅是指掌握技术的操作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传播意识和协作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1. 创新思维意识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意识,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通过信息技术对问题进行创新解决。
2.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理解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的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
3. 传播与协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传播和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4. 社会责任感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理念,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1. 课程目标设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设定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创新思维意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传播与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通过设计丰富的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
2.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应该贯穿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4. 评价方式设计评价方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实施评价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例子,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目标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素养展开。
其中,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1.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获取所需的信息;2. 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和组织信息;3. 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基本概念和功能;2.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3. 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讲解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内容;4. 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5. 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实验与操作:提供计算机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 群体评价:采用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下内容由职场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卢义峰● 教材及学情分析《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着重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调整方法以及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艺术字”工具栏的灵活使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学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特别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图片操作,为艺术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虽然在内容上较独立,但操作、学习方法与上节课相似,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邀请信”,了解艺术字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中国结”“对联”“艺术扇”,灵活运用艺术字工具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审美与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创新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讨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通过课堂展示、评价激励,体验收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和艺术字工具栏按钮的使用。
难点:“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看它是谁?(米老鼠)对,大家喜欢米老鼠吗?知道迪斯尼乐园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迪斯尼乐园已经在上海安家了,米老鼠给大家发来了一封邀请信,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大家是不是都想去?可是邀请信只有一封,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邀请信。
大家请看,邀请信的标题和下面的文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师:这类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独特的文字,我们称为“艺术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姿多彩的艺术字》。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对比“邀请信”的标题和正文的不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新课标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结合我国新课标要求,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2.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交流。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
3. 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等。
- 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图像处理、编程等。
- 信息素养与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法律法规、网络素养等。
- 创新实践: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创意设计等。
4. 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将学习任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项目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教学评价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篇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搜索、评估、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信息技术项目;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并遵守网络安全规范。
教学内容:1. 信息搜索与评估: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和评估,包括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等;2. 信息整理与应用: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归纳和应用所搜索到的信息,包括制作信息图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等;3. 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4. 协作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要求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合作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5. 责任意识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保护个人隐私和他人权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方法,来探索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2.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给学生设计实际项目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能力;3.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训练和实践;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项目,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5.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1. 项目评价:根据学生的合作项目成果和过程评价,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2. 出题评价:通过给学生提出实际问题和任务,考察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 口头报告评价:让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4. 组织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 前言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核心学科。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研究需求,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信息技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2.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素养:学生能够有效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 技术运用: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操作与创造。
- 信息安全与伦理: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伦理观念。
- 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
3. 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的能力培养。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教学设计,以帮助小学生提高信息技术能力:3.1 培养信息素养布置任务:请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动物、科学实验等,并编制一个简短的介绍PPT。
要求找到多种来源的信息并进行整理。
教学重点:学生的信息检索与整理能力。
3.2 提升技术运用能力布置任务:请学生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创建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表,包括姓名、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和总分。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数据输入、计算和格式化操作。
教学重点:学生的电子表格操作能力。
3.3 培养信息安全与伦理意识布置任务:请学生编写一个关于网络安全的小故事,强调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重点: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伦理观念。
3.4 提高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布置任务:请学生利用Scratch等编程工具创建一个简单的交互式故事或游戏,并通过班级展示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重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小学信息技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教学设计可真是个大活儿。
想想看,孩子们拿着手机、平板,跟小动物们玩游戏,比学习还要上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就此泄气,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怎么才能让信息化教学设计变得更加贴心、更加有趣。
信息化教学设计得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学习,这才是硬道理。
想象一下,如果课堂上老师光拿着一堆资料,讲得像是念经,孩子们那小眼神儿肯定就开始游走,心里想着:“要是我现在能玩游戏多好啊!”所以,设计时得融入一些游戏元素,既能让孩子们放松,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知识。
比如,做个有趣的课堂竞赛,看看谁能最快答对问题,奖品可以是小贴纸或者零食,哎呀,谁会拒绝这样的诱惑呢?再说说互动。
现在的孩子可都是“社交达人”,一张嘴就是一大堆话,怎么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无声无息呢?老师们可以尝试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大家围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那个热闹场景简直像过年似的,笑声不断。
这样一来,知识就像传染病一样,传来传去,大家都能乐在其中,学习也不会觉得那么乏味。
信息化教学也少不了技术的帮助。
咱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在线学习平台、视频教学、甚至虚拟现实,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酷?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虚拟现实中探索古埃及金字塔,或者在游戏中体验一次科学实验,绝对比死记硬背要有趣得多。
他们能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魅力,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是杠杠的。
别忘了反馈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得注重及时反馈,让孩子们清楚自己学习的进度。
比如,做完一个小测验,老师立马给出评语,或者利用学习软件自动反馈,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毕竟谁不想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棒棒哒呢?此外,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设计的目标之一。
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咱们不能光让他们会背书,更要让他们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
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设计「篇一」
在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中,我学习了几门有关核心素养的必修课,如《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愿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
学习中,认真观看了相关专家的精彩视频,受益良多。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
“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下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一、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所谓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蕴和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科学精神。
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便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
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小学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落实不同学科的素养,那么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分认识自我价值,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还要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能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目标,在这些长远目标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通过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对核心素养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此次的理论学习作为基点,努力去研究在本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设计「篇二」
作为一名幼儿学段的老师,两次随教体局师训科组织的中牟名师队伍进行提升学习,收获颇多。
如果说扬州行时让我有所思,而武汉行却让我所悟。
同行的都是小学、中学的优秀老师,专家的讲座和参观的学校也都是小学和中学,虽涉及到幼儿园的内容不多,但也有很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次武汉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大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无论小学、中学和幼儿园,我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们怎样学的问题,我们该有怎样的教育观,该怎样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尊重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主,将课堂还给孩子,让学习真正作用在孩子们身上。
这次培训,在听讲座和参观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地反观自己日常的教育行为,专家讲座是引领,也是解惑,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一、解读“立德树人”、提升专业素养
最早接触“立德树人”的概念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把师德放在了首位,那时我也仅仅是将立德树人停留在师德教育建设的层面上,很少主动和教师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以及教育行为进行衔接。
武汉教育科学院的朱长华副院长在《核心素养和教学变革》报告中,以高瞻远瞩的理论架构和娓娓道来的教育实践的事例阐述,引领我们明白教师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通过学科知识引领价值观形成的教学能力”。
而今天,我们是否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已经为培育中牟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了职业与专业上的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我和各位名师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上,我们欠缺的还很多,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研究、自觉修炼自身的核心素养。
王校长在《浅谈中学教育管理者的心智修炼》中谈到,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他指出:一是摆正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成人”重于“成才”,“育人”重于“育才”;二是怎么做。
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结合点。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幼儿园在这方面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从我园的课程设置上也已经体现出来了。
我们除了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课程,还开展了“早期阅读”特色课程和以“传统的节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
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争取将我们的课程推广开,让更多的孩子收益,引领我们中牟幼教走向更专业的方向上来。
二、立足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听了靖国平《做具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讲“鹰乃学习”的教育观点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很久很久耳边一直回响着“鹰乃学习、鹰乃学习”孩子们坐在课堂就是学习吗?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只有让孩子主动习得才称得上学习,这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以幼儿为本,我们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了吗?诚然,我们离真正的以幼儿为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无论是朱长华副院长分享的《猫》的课程设计和课堂实践还是华东心理学教授张文分享的从《灰姑娘》故事课堂教学康孩子的教育方式,都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生动地课堂是给予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学习,才会爱上课堂。
反观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该做的是减法,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去掉老师过多的预设,把自主学习还给孩子。
这样做,并不是说老师放手,老师就轻松了,反而印证了前面提到的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有跨学科的知识,要懂孩子。
针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会观察孩子。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将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和撰写教育故事常态化,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次名师培训班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教体局领导对我们名师培养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蔡科长冒着酷暑从头至尾和我们一起学习让我深受感动;冯老师和蒋老师更是为我们做好所有的后勤服务工作让我们没有一点后顾之忧,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和中牟的五十多位名师在一起,更感受大家的学习的热情。
蔡科长在开班和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让我震撼更引发我思考,促我行动,他鼓舞我们不仅自己要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要越走越远,还要带领的团队一起发展。
更告诫我们要沉下来,才能走的更远,才有可能成为跃龙。
通过培训让我的思想越来越深刻,了解到小学、中学的教育重点也更加拓宽了我的眼界,明白教育的大方向,我也更加自信我们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接下来我要努力借“他山之石”更好的开展我园教育实践活动,争取带领大家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