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包括传统民间艺术、绘画、雕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探索婺源地区的独特艺术魅力,为婺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考察时间:2021年5月1日至5月3日,总计3天。

三、考察地点:1. 婺源古城:古城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其中不乏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作品。

我们对古城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

2. 茶坞村:茶坞村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村,我们考察了这里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感受了红色文化对当地艺术的影响。

3. 婺源画院:我们参观了婺源画院,了解了当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与一些画家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技艺。

4. 婺源木雕艺术馆:参观了婺源木雕艺术馆,欣赏了当地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品,也了解了木雕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特点。

四、考察成果:1. 了解了婺源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包括民俗、民间音乐等方面的表达形式。

2. 对婺源古城的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建筑风格、雕塑作品等。

3. 与婺源地区的画家和木雕工艺师交流,了解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技巧。

4. 对婺源地区艺术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五、结论与建议:1.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考察和交流。

2. 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应加强培训和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其中。

3. 加强与画家、雕刻家等艺术家的合作,推动婺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4. 建立更完善的艺术交流平台,组织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强婺源艺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婺源的艺术将继续繁荣发展,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景德镇调研报告

景德镇调研报告

景德镇调研报告经过对景德镇进行调研发现,景德镇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陶瓷资源。

以下是对景德镇的调研结果:1. 历史与文化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起源地。

在宋代,景德镇成为中国主要的陶瓷生产中心,并以瓷器的产量和质量享誉中外。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深厚,有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在当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2. 产业与经济陶瓷产业是景德镇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景德镇陶瓷以瓷器为主,包括瓷砖、陶艺、瓷雕等多个门类。

景德镇的瓷器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出口量较大。

陶瓷产业链完善,并形成了一些知名品牌和企业。

3. 旅游与文化传承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之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购买陶瓷产品。

当地政府也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出了各种旅游产品和陶瓷文化体验项目。

景德镇还设立了陶瓷艺术学院和陶瓷博物馆等机构,用于传承和发展陶瓷文化。

4.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景德镇陶瓷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陶瓷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和品质提升成为摆在景德镇眼前的重要任务。

其次,陶瓷产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发展前景与建议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但也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形象,推动陶瓷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此外,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也很重要。

总之,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之都,具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全球陶瓷市场竞争中,景德镇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促进陶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江西婺源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其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风情民俗,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先后参观了江西婺源的龙虎山、南昌岗、彩虹桥、文殊院等地,各个景点的特色各不相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殊院。

文殊院建筑结构复杂,明清古建筑群的艺术风格浓郁,建筑装饰品类丰富,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精美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建筑艺术,还了解到了江西婺源的佛教文化。

在南昌岗,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山水之间有一排排整齐的梯田,形成了一道美妙的景观。

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彩虹桥是江西婺源的象征性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桥”。

这座桥是用石板和青石砌成的,桥面两侧的栏杆和花坛上的花卉都是石雕作品。

从远处看,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在江边,形成了壮观的画面。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在龙虎山,我不仅欣赏到了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还了解了传统文化。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古建筑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龙虎山五峰”。

这五座山峰呈龙、虎、石、镜、笔的形状,寓意着“龙腾虎跃,文笔翰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

在实践中,我不仅了解了江西婺源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写生。

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学习了素描、水彩和油画等绘画技巧,还以江西婺源的建筑和风景为主题,让我们动手尝试作画。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写生的乐趣和重要性。

总之,这次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活动使我收获颇丰。

通过参观不同的景点和绘画实践,我不仅了解了江西婺源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还学会了写生技巧。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增加了我的生活阅历和绘画技能。

景德镇写生考察报告

景德镇写生考察报告

篇一:婺源景德镇写生报告婺源景德鎮写生报告記得大一時去了安徽唐模,對那裡的民居建築、祠堂、閣樓等印象非常深刻,這次又到了江西婺源與景德鎮去採風考察。

婺源大理坑、小理坑、臥龍谷、等地方再次撼動了了我的思想。

那裡的山水,古建築、令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與偉大。

而景德鎮的瓷器令我眼花繚亂,古代燒制瓷器的古窯也令我感受到了歷史中所蘊含的許多故事。

首先我們去了江西婺源。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神州最斑斓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和天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也是神州铁路之父詹天助的家乡这里文风壮盛,奇迹遍布,尤以明清古修建为代表,而天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抱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

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有山有树林之处,葱茏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1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凸起的是这里的徽派修建,其风格表现在“粉墙黛瓦”,即银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天穹,在蓝天绿树衬映下额外注目婺源古民居既具备浓烈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奇特格式。

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从当地人口中获悉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具备800余年汗青,因李白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取名为“彩虹桥”,由六亭,五廊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1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是以,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交错纷杂有致,被誉为神州最美的廊桥。

由於时间的原因也没能把婺源所有胜地好好嬉戏一翻,但是也从当地人口中相识到了以商人著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朝爱新觉罗弘历、嘉庆年间修建,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修建风格神肖酷似,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周围用风火房山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安插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户牖,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绘声绘色的“三雕”(木雕、砖雕、在石头上雕刻)艺术延村以群屋一体的修建格式著称,若逢雨天,踩着光可鉴人的青石路,从村头走到村尾,穿堂入户而衣衫不湿,延村现保留有古民居57栋庄园特色极具,在环抱延村的河岸上还可以捕获到水粉画般轻灵、蒙胧、津润的画面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邃的天井风格见长,鎏金榜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房,亦庄亦趣有些村落中,直到现在依然保留一些昔时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装饰的带子一般蜿蜒伸向远方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熏风光田园诗般的意象,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中国画中的韵味印象颇深的是理坑的小桥流水,理坑是1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自古文风壮盛、人材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流传到后世巨著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考察时间:从2015年7月14日至7月23日考察过程:江西婺源,一个让建筑师,摄影师心向往之的地方,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最美的乡村”,在这次民居建筑考察中,我们小组住宿在李坑,主要考察了大理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

住宿几天下来,我们发现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大家评价这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我觉得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它的人文气氛让人难忘.李坑,让我觉得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李坑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坑。

这个以“理”为名的村子是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它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科第蝉联,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官在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至今,以官邸宅第为主体的明清古建筑有130橦之多。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我们主要对诒浴堂做了它的建筑考察,对理坑诒浴堂通过测量,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它做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建筑面积,房屋尺寸等等的测绘。

它是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宅地,厅堂梁枋全部用木雕装饰,梁枋之有雕刻精致的梁托,梁柱之间饰有木雕挂落,形象生动,雕工精细,前方大梁上雕刻“九世同居”。

左边上面是“满堂福”,下面是“三英战吕布”,右边上面是“九寿宫”下面是杨家将“穆桂英戏挑杨宗保”,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木雕图案突出“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

江西考察报告

江西考察报告

江西考察报告第一篇:江西考察报告赴江西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九江市浔阳区和赣州市章贡区考察报告2011年11月8日至13日,我们淇河生态区规划建设办公室两位同志在鹤壁市淇滨区政府区长仝大宏的带领下伙同区人大、区政协、及区直委局、办事处等相关同志一行25人先后到江西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赣州市章贡区、九江市浔阳区等地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既亲眼目睹到了这些地方生态区规划建设的惊人业绩,更感受到了他们超前的规划理念、新颖的管理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以人为本生态发展的工作主线。

现将我们考察交流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地处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之间,是江西最年轻的一座工业城市。

简称“渝”,1960年设市,1963年撤市,1983年复市,现辖“一县四区”: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新余经济开发区和仰天岗生态经济区管委会。

新余位于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

新余市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形成高技术人才与太阳能光伏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朝着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小巨人”。

孔目江湿地公园是江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余市仰天岗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63.9公顷。

依托新余的母亲江——孔目江,有河滩湿地8000余亩,水田湿地3000~4000余亩,这是一个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

其间水网密集,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

以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以改造为重点,崇尚天人合一的道家宗旨,以湿地风光和田园风光为特色,通过发展水景观光、休闲娱乐、湿地游憩等旅游项目,把公园建设成一处既美化城市又净化水源的城郊生态型湿地公园,成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婺源考察报告

婺源考察报告

婺源考察报告篇一: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考察时间:从20年7月14日至7月23日考察过程:江西婺源,一个让建筑师,摄影师心向往之的地方,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最美的乡村”,在这次民居建筑考察中,我们小组住宿在李坑,主要考察了大理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

住宿几天下来,我们发现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大家评价这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我觉得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它的人文气氛让人难忘.李坑,让我觉得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李坑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坑。

这个以“理”为名的村子是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它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科第蝉联,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官在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至今,以官邸宅第为主体的明清古建筑有130橦之多。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我们主要对诒浴堂做了它的建筑考察,对理坑诒浴堂通过测量,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它做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建筑面积,房屋尺寸等等的测绘。

它是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宅地,厅堂梁枋全部用木雕装饰,梁枋之有雕刻精致的梁托,梁柱之间饰有木雕挂落,形象生动,雕工精细,前方大梁上雕刻“九世同居”。

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

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

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第一篇: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一.前言这次暑假,本来是就着旅游的心情,前往江西婺源县晓起村。

可当我从黄山坐巴士转车到婺源县的路上,便被那里的生态环境给吸引住了。

推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鸟儿在树梢欢唱嬉戏。

车窗外云遮雾罩,一个个粉墙黛瓦的村落隐现在茂林修竹之中。

那景色,你可知道,仿佛真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车在山间蜿蜒盘旋许久,之后我便到达了目的地,晓起村。

和网上说的一样,虽然看到的并没有图片漂亮,可比起一般的地方,那儿简直是干净不得了,让你心旷神怡,所有的忧愁瞬间化为乌有。

于是我便很想知道,这儿环境为什么会这么好?我是否能从中得到些什么不一样的体会。

二.婺源县环境的具体介绍著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

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保存完整,且独具徽派风格被外界誉为“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青山绿水,这只是对婺源县的一个笼统的概括。

婺源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雾日较多,日照较短,降水丰沛。

春秋短,冬夏长。

一年四季都很漂亮,特变是四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唯一不好的就是四月,游客太多太多。

这里植被茂密,树木尤为高达,特别是松书和樟树。

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明清时候的古建筑特别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条小河里,都有数不清的鱼,你可知道,如今进入工业社会的期间,河里是很难见到这么多的鱼的。

所以,旅店里的叔叔说,他们这鱼特别便宜,属真正的“物美价廉”,因为这些鱼没有过污染,纯天然。

这里生态是十分完善的,天空树梢,时不时的会看到很多各种鸟类。

总体来说,婺源县,干净出奇,生态完善平衡,近乎没有污染。

三.婺源县环境的整体分析通过和当地的村民交流,以及某些导游的热情介绍,我这才更充分的了解到婺源的魅力所在。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婺源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婺源,坐落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婺源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挖掘和推进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自然风光婺源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清山,这座被誉为“仙境”的山峰,拥有壮丽的山势和清澈的溪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婺源还有许多古村落,如江湾、李坑和思溪等,这些村落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活化石”。

三、人文历史除了自然风光外,婺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徽州文化是婺源的一大特色,这种文化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徽派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婺源的古建筑保留着丰富的徽派建筑风格,如祠堂、庙宇和民居等,使人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经济发展婺源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业包括茶叶、水果和蚕桑等。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开始逐渐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

婺源的古村落和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婺源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五、问题与建议尽管婺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如道路交通和旅游设施等。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景区的服务态度和旅游信息的发布等。

最后,婺源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以吸引更多游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婺源的投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景区的秩序和环境良好。

最后,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更多具有婺源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六、结论综上所述,婺源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发展的地区。

婺源景德镇写生实习日记

婺源景德镇写生实习日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婺源景德镇写生实习日记篇一:婺源写生实习日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写生实习日记年级:0315123学号:031512321姓名:李冰彬专业:城市规划指导老师:王亮时间:20XX年5月6日20XX年5月7日(no.2)阴雨昨天晚上到婺源时天已经黑了,因而看不清周围建筑的特征。

来婺源之前已经查询过婺源的资料,但关注的偏向于文字,对于它徽式建筑的特点并不是十分清楚。

早晨7点30分的早餐过后,8点左右一起来的几个班同学便一同由老师带这向理坑村的景区出发,也就是这时我才晓得的景区并非我们所居住的片区。

听一个同学谈起过婺源属于广义中的江南,这里的山水是不错的,用山清水秀来形容并不为过。

沿着从景区方向流来的小河,我们带着好奇而略有激动的心情观赏着山上茂密的树丛,清澈河底悠闲游动的小鱼,还有大块还未耕作的田地??一会儿后,我们便来到了景区前面,老师找了两个导游带我们先熟悉理坑村的景点分布和故事背景。

景区里有很多小巷子,纵横交错的。

导游开玩笑说这像个迷宫,要跟牢,要不会迷路!但经过一上午的“考察”,我发现就这么块巴掌大的地要迷路还不就是一般的难,顶多是找不到某个地点而已??下午,原计划是开始写生,但午睡起后却发现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所以原小组行动的计划被迫取消,再三合计后我们决定大家就近找个有特色的地方先尝试一下。

我选择了吃饭地方的院子,那是个古式建筑,院中有小塘,院里有花草有石柱雕刻,在雨中有一种清丽之美??只不过起手式还画不习惯,拖延了好长时候,到吃晚饭只画了不到一半。

20XX年5月8日(no.3)阴雨终于完成了第一幅画,我不得不说实在花了太长时间,或者说刚开始描绘还不懂的区分轻重和详略,背景画的过细了,导致画期增长。

今天还是不适宜室外写生,雨珠还是欢快而热烈的从云丛飞越而下,扑向老城的青石砖和游人靓丽的伞面。

不少游人少女购买了油纸伞风格的小伞。

古城,小巷,油纸伞,绰约身影,构成一幅另类的美好画卷。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我在此次旅
游考察中主要参观了江岭、高山平湖和庆源三个景点,以下是我的考察报告:
1. 江岭:
江岭是婺源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红色摄影旅游基地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我参观了江岭革命纪念馆,了解了江岭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

同时,在江岭还可以参观摄影展览,欣赏到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总体来说,江岭是一个
绝佳的摄影拍摄地,也是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2. 高山平湖:
高山平湖是婺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有陡峭的山峰和宁静的湖泊,景色非常壮丽。

我参
观了李坑,这是一个传统的农村聚落,保留了古老的民居建筑和传统的农耕文化。


李坑,我参观了村中的美术馆,欣赏到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

此外,我还去了状元楼,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物,是观赏高山平湖的最佳位置之一。

在高山平湖,我感受到了
大自然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庆源:
庆源是婺源的一个古村落,这里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我参观了庆
源古街,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商店和传统的手工艺品。

在庆源,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特别是庆源豆腐,非常好吃。

此外,我还参观了庆源古宅,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非常精美。

在庆源,我感受到了古村落的宁静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体来说,婺源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无论是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还是欣赏自然风光,婺源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西景德镇旅游考察报告

江西景德镇旅游考察报告

江西景德镇旅游考察报告篇一: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X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小桥、流水、人家下午行至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

景德镇考察报告

景德镇考察报告

景德镇考察报告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中国陶瓷之都,以其悠久的陶瓷历史和独特的陶瓷文化而闻名于世。

我特意前往景德镇进行考察,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陶瓷产业和文化底蕴。

我参观了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物,从唐代的青瓷、宋代的汝窑、元代的青花瓷,到明清时期的粉彩瓷等,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程和精湛的工艺。

在博物馆中,我了解到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其瓷器以质地瑰丽、图案精美而闻名于世。

随后,我前往景德镇的陶瓷工坊参观。

工坊中,我亲眼目睹了陶瓷的制作过程。

从原料的准备、成型、烧制到装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精心的操作和耐心等待。

他们用双手捏塑、轻揉、刻画,将泥巴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在工坊里,我还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过程,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伟大。

除了陶瓷工艺,景德镇还有丰富多样的陶瓷文化。

我参观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广场,这里有各种陶瓷展览和演艺活动。

在广场上,我欣赏到了陶瓷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运用独特的技法和创意,创作出了许多惊艳的陶瓷艺术品。

此外,广场上还有许多陶瓷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在考察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在不断创新发展。

如今,景德镇的陶瓷产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餐具和装饰品,还拓展到了建筑陶瓷、工艺陶瓷等领域。

许多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科技和设计理念,打造出更具时尚感和实用性的陶瓷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总结考察,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之都,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和独特的陶瓷文化。

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陶瓷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伟大。

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正不断创新发展,为中国的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景德镇的陶瓷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

景德镇旅游实践心得体会(3篇)

景德镇旅游实践心得体会(3篇)

景德镇旅游实践心得体会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瓷都,被誉为“瓷都”和“中国瓷都”。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中心之一,景德镇有着丰富的瓷器文化和瓷器生产历史。

近年来,景德镇瓷都渐渐兴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景德镇的旅游实践活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景德镇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脉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前往了景德镇的薰衣草庄园,这里是湖光山色的一片绿洲。

在薰衣草香气的包围下,我们能够欣赏到峡谷、湖泊、瀑布等多样的自然景观,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心情愉悦、身心舒畅。

其次,景德镇的瓷器文化深厚,使人陶醉其中。

景德镇作为中国的瓷都,有着悠久的瓷器生产历史和丰富的瓷器文化。

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和陶瓷艺术馆,了解了瓷器的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

在这些馆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各样的瓷器作品,还有机会参与制作陶器的体验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对瓷器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欣赏瓷器的艺术魅力。

再次,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景德镇的瓷器工艺可谓举世闻名,以其精湛的瓷胚制作、创新的施釉技术和细致的彩绘工艺而驰名。

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幸参观了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示范基地,亲眼目睹了瓷器工艺的奇妙过程。

制作瓷器的工匠们依靠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触觉,将黏土逐渐塑造成精美的瓷器,并运用细腻的彩绘技法,将瓷器装点得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

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和独特价值。

最后,景德镇还有许多传统的瓷器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其中。

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参观了景德镇的瓷器艺术馆,还亲身参与了制作瓷器的体验活动。

我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了解到瓷器制作的精确和耐心。

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瓷器文化,并且亲身体验到了制作瓷器的乐趣。

景德镇实践报告

景德镇实践报告

景德镇实践报告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素有“中国瓷都”之称。

作为陶瓷文化的代表城市,景德镇在陶瓷制作、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近期的实践中,我有幸前往景德镇进行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感受了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首先,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在景德镇的博物馆和陶瓷工坊中,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陶瓷器物,这些器物不仅在造型、色彩、纹饰上展现出了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价值,更是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文的积淀。

通过学习和观摩,我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渊源和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其次,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在当代依然蓬勃发展,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活力和创新。

在景德镇的陶瓷工厂和艺术家工作室中,我看到了许多现代设计的陶瓷作品,它们不仅在形式上展现出了时代的气息和个性的魅力,更是在工艺上融入了现代科技和材料,展现出了新的艺术表现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更是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为景德镇的陶瓷产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最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业也是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街区、陶瓷艺术馆、陶瓷主题公园等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体验和互动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同时,亲身参与到陶瓷制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陶瓷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景德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是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传承和创新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总的来说,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实践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更加辉煌,愿中国的传统工艺更加璀璨!。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暑期社会实践景德镇陶瓷调研报告瓷都"碰瓷""瓷都文化探索队"暑期实践团团队通讯咏宣窑霁红瓶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更是空。

清弘历引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我们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学_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虽曾经经历过数不清的内部变革和外敌入侵,但毕竟还是一路延续了下来,现如今的中华文化更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积淀,向世人展示了她独有的魅力。

这其中的瓷文化便是她里的一个代表。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为了响应学校要求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有关传统文化的口号,也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同一个学院的我们因为对瓷文化兴趣聚集到了一起,商讨如何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增进自己对瓷文化的了解,由此组成了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团。

实践团队的人数及性质确定好之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实践地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纷纷献计献策,查阅网上资料。

了解到中国历来就有三大瓷都的说法,分别是的景德镇,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湖南省醴陵市。

这其中又以景德镇最闻名,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从汉朝起始就有烧制陶器的记录,自晋朝开始烧制瓷器,因宋真宗景德元年在此地生产的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当年年号命名此地,一直沿用至今。

景德镇瓷器不仅在中国大陆上备受追捧,也受到了海外的其他国家的青睐,郑和七次下西洋所携带的大量瓷器就出自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名声因此大躁。

考虑到景德镇的瓷文化底蕴如此之丰富,我们团队就决定了此行的目的地景德镇。

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以及每日行程的安排,这个时候就充分发挥了信息时代的网络优势,每个队员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制定行程,然后集思广益,在一起讨论汇总。

江西婺源实习报告

江西婺源实习报告

江西婺源采风实习报告学号:N111303319姓名:赵金玉导师:王晓华实习地址:江西婺源实习时间:2012年10月8日——13日考察方式:1)对当地进行调查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咨询;2)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3)拍摄有关图片、现场写生等。

目的: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构图和深入加工能力。

三、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

四、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自然景色变化的色彩调和。

五、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增长文化底蕴修养。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盛赞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除了叠幢峰峦、幽谷溪涧、林木古树、奇峰异石、亭台廊桥、溶洞和鸟类奇多之外,就是古村落古民居建筑,这里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堪称九州大地之一绝。

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

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鳞次栉比,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

门前听水响,窗外闻鸟啼。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城乡今天人们建造的公寓、酒楼和民舍,也按县政府要求,均为清一色的明清式建筑,与古代的建筑相辉映。

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李坑、思溪延村、理坑、江湾、汪口、晓起、百柱宗祠等。

此次采风实习我们落脚在婺源县的沱川乡。

我们住的地方可以说是方圆百里相当霸气的宾馆——余地主美术写生基地。

离我们的落脚点最近的景点就是理坑。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
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
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
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
考察过程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小桥、流水、人家
下午行至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

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

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汪口小巷
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饰以雕琢,有各种图案一百多组。

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雕刻艺术宝库”。

宗祠构造十分宏大巍峨,主祠堂高达三层。

牛腿雕刻威严,月梁造型古朴。

在这古老的祠堂中,每年的祭祖仪式仍在进行。

精美的木雕
第二天来到了此行主要景点之一——江湾
江湾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部,距婺源县城28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湾文风鼎盛、群贤辈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状元、进士、与官宦38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

村中还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宪第等明清时期官邸,又有徽派民居滕家老屋、培心堂等,以及徽派商宅,及2003年重修的萧江宗祠,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下午赶赴晓起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晓起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参天古树
而后行至历经风雨的彩虹桥
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体的建筑格局著称,若逢雨天,踩着光可鉴人的青石路,从村头走到村尾,穿堂入户而衣衫不湿。

庄园特色极具,在环绕延村的河岸上还可以捕捉到水彩画般轻灵、蒙胧、滋润的画面。

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深的庭院风格见长,鎏金匾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斋,亦庄亦趣。

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当年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飘带一般蜿蜒伸向远方。

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南风光田园诗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国画中的韵味。

青山绿水楼外楼,古道黛瓦诗意弄。

漫步旧巷画卷中,重拾旧事思故人。

告别了小桥流水的婺源乡村后赶往中国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别名“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

与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为邻,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

位于长江之南,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在昌南(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

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吸收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

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

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和生产瓷器的“中国”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

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到此,为期六天的考察便结束了,无论是婺源的山水还是景德镇古老的制瓷工艺都令我的眼界知识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对中国的徽派建筑和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正应了那句“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

”期待以后更多的考察实践学习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