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形式逻辑》讲稿主讲:万林第⼀章绪论⼀、”逻辑”正名“逻辑”最早可追溯到希腊词(λσγοε逻各斯),后英译为logos、其复数形式是logic。
原为多义词∶⼀般的规律和原则;说明、解释、论证;理性、推理、抽象理论;尺度、关系、⽐率;价值等等。
古罗马的西塞罗正式使⽤“逻辑”⼀词表⽰包括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科学。
中国古代学者们将相同的科学称为“名辩之学”。
古印度学者,特别是佛学将其称为“因明学” 。
古希腊时期:亚⾥⼠多德,《⼯具论》,古典或传统的形式逻辑;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命题逻辑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经院逻辑学家们创⽴了推论的学说。
⽂艺复兴时期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发表了《逻辑或思维的艺术》⼀书,将古典的演绎逻辑体系化;17世纪开始,由于实验⾃然科学的兴起,归纳⽅法的研究被引⼊逻辑学:培根、惠威尔、穆勒,《新⼯具》、《逻辑体系》,建⽴了古典或传统的归纳逻辑;17世纪末,德莱布尼茨提出了逻辑数学化的思想,《论组合术》建⽴⼀种⽤符号表意的普遍语⾔及思维演算的设想,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
19⾄20世纪初,布尔代数的创⽴将设想变为现实,再经德摩根、弗雷格的努⼒,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成为⼀门独⽴的科学。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范畴的辩证逻辑体系;列宁,《哲学笔记》,确⽴了辩证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泽东《论持久战》,提供了辩证逻辑的⼜⼀范例。
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尔斯基形式语⾔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理论三个划时代的成果,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逻辑学发展进⼊黄⾦时代。
现代逻辑学已从单⼀学科逐步发展成为理论严密、分⽀众多、应⽤⼴泛的学科群,择其要者有数理逻辑、哲学逻辑、⾃然语⾔逻辑、概率逻辑、⼈⼯智能逻辑、量⼦逻辑、价值逻辑以及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____)。
参考答案:种差2、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____)。
参考答案:同中求异3、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____)。
参考答案:含碳的4、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____)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参考答案:真5、直言命题的(____)和(____)通称为词项。
参考答案:主项※谓项二、单项选择题1、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参考答案: B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SIPD. SOP参考答案: C3、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参考答案: C4、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 矛盾B. 反对C. 下反对D. 差等参考答案: A5、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A. 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 常项相同,变项不同C. 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 常项不同,变项相同参考答案: D三、多项选择题1、与“只有懂法律,才能当律师”这一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是 ( )A. 只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B. 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C. 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D. 若不当律师,就不要懂法律E. 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参考答案: C E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B. 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C. 把“颜色”限制为“红色”D. 把“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E. 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参考答案: B E3、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A.B.C.D. SOP SEPE. MOP MES SOP参考答案: B E四、分析题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 “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a b(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逻辑导论期末复习(知识整理+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1、概念的种类10、人贵有自知之明: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1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单独概念,集合概念12、书是知识的海洋:普遍概念,集合概念1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人类:单独概念,集合概念2、定义与划分3,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定义过宽,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6,故意杀人罪就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定义过宽,故意非法剥夺)11,“一年分为四季”是一个正确的划分(错误,分解显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二章参考答案第一题1、内涵2、外延3、内涵4、外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内涵(阶级压迫的工具)5、内涵6、内涵7、内涵8、内涵(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意思表示)、外延(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9、内涵10、外延第二题1、单独概念,集合概念2、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3、单独概念,集合概念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5、单独概念,集合概念6、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7、单独概念,集合概念8、普遍概念,集合概念9、普遍概念,集合概念10、人贵有自知之明: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1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单独概念,集合概念12、书是知识的海洋:普遍概念,集合概念1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人类:单独概念,集合概念第三题1、全同2、反对3、种属4、属种5、交叉6、反对7、矛盾8、交叉9、属种(刑罚和主刑)、属种(刑罚和附加刑)10、全同第五题1.a与b:属种关系;a与c:交叉关系b与a:种属关系;b与c:交叉关系c与a:交叉关系;c与b:交叉关系2.a与b:交叉关系;a与c:属种关系b与a:交叉关系;b与c:属种关系c与a:种属关系;c与b:种属关系3.a与b:属种关系;a与c:属种关系b与a:种属关系;b与c:交叉关系c与a:种属关系;c与b:交叉关系4.a与b:交叉关系;a与c:交叉关系;a与d:交叉关系;b与c:交叉关系;b与d:交叉关系;c与d:交叉关系第六题1.“非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2.“非导体” “半导体”或“绝缘体”3.“外国律师” “美国律师”4.“不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第七题a和b是属种关系,b和c是属种关系,c、d、e是全同关系第八题:正确的是第1、10、16小题,其余错误3,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定义过宽,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6,故意杀人罪就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定义过宽,故意非法剥夺)11,“一年分为四季”是一个正确的划分(错误,分解显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九题1、限制:程序法;扩大:行为规范2、限制:女审判员;扩大:司法人员3、限制:大兴安岭森林;扩大:植物4、不能限制(单独概念);扩大:作家第三章,逻辑推理:命题演算一,复合命题1,负命题2,联言命题有p必有q,无p未必无q3,相容选言命题: p或者q ,p∨ q4,排斥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p、q二者必居其一,⌝(p↔q)5,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p→ q有p必有q,无p未必无q6,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q→ p无p必无q,有p未必有q7,等值命题:p当且仅当q ,p↔q二,有效式1、排斥选言推理(a)否定肯定式:(p∨q) ∧⌝ (p∧q) ∧⌝p→q(p∨q) ∧⌝ (p∧q) ∧⌝q→p(b)肯定否定式:(p∨q) ∧⌝ (p∧q) ∧p→⌝q(p∨q) ∧⌝ (p∧q) ∧q→⌝p2,二难推理(假言选言推理)①构成式:(p→r) ∧ (q→r) ∧ (p∨q)→r(p→r) ∧ (q→s) ∧ (p∨q)→r∨s②破坏式:(p→r) ∧ (p→s) ∧ (⌝r∨⌝s)→⌝p(p→r) ∧ (q→s) ∧ (⌝r∨⌝s) →⌝p∨⌝q3,反三段论推理:(p∧q → r) → (⌝r∧ p →⌝q )4,PN系统的基本规则(1)前提引入规则(P规则)(2)重言蕴涵规则(T规则)(3)条件证明规则(C.P规则)证明:P120/八/3①p→q∧r P②¬q∨¬r∨s P③¬ (p∧s) P④p P⑤q∧r ①T⑥s ②⑤T⑦¬s∨¬p ③T⑧¬p ⑥⑦T⑨¬p∧p ④⑧T⑩¬p ④⑨R.A.A(4)间接证明规则R.A.A证明:(p→r) ∧ (q→s) ∧ (⌝r∨⌝s) →⌝p∨⌝q①p→r P②q→s P③¬r∨¬s P④¬ (¬p∨¬q) P⑤p∧q ④T⑥r ⑤T⑦s ⑤T⑧r∧s ⑥⑦T⑨¬ (r∧s) ③T⑩(r∧s)∧¬ (r∧s) ③⑨T⑾¬p∨¬q ④⑩R.A.A第三章参考答案第一题(补充:不是…而是…:联言命题)1. 联言命题:P∧q2. 联言命题:P∧q3. 到过现场的并不都是作案人:负命题┐p4. 负命题┐p5. 选言命题p∨q6. 选言命题p∨q7.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必要条件假言¬p→¬q 8.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q→p9. 等值命题p↔q10.某甲和某乙或者都是案犯,或者都不是案犯:选言命题(P∧q)∨(┐p∧┐q)11. 排斥选言:┐(p↔ q)12. 联言:P∧q13. 联言:P∧q∧r14. 联言:p∧(q∧r∧s∧t)15. 科学技术不是上层建筑,而是生产力:联言:P∧q1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联言(p→q)∧(┐p→r)17. 联言:P∧q18. 联言P∧q19. 选言p∨q∨r20. 排斥选言┐(p↔q)21. 假言p∨q→r2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q→p23. 选言p∨q24. 假言p→q25. 这件事情的结局,不会有利于被告,只会有利于原告:联言P ∧q第二题1. (p ∨q )→¬r2. p ∧[┐(q ∨r )∧(¬s ∨¬t )]→¬u3. (p ∨q )∧r →¬s ∧(t ∨u )4. p ∧(q ∨r )∧s →t ∧s5. p ∨q →r6. p ∧q ∧r ∧s ∧t7.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逻辑学期末知识点
逻辑学期末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引论思维形式:抽象思维的一般形式,简称思维形式,指的是思维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一般方式,亦即思维内容赖以存在和表达的一般形式。
一般来说,各种思维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构成的。
逻辑常项:思维形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构成。
其中有确切含义且其含义始终保持不变的部分就是逻辑常项。
逻辑常项对思维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例:所有S是P。
“所有···是···”为逻辑常项,S、P为逻辑变项)第二章思维形式概念的种类:1.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概念的外延中包含不止一个分子为普遍概念。
(例:白马、科学家、自然数);概念的外延中只包含一个分子为单独概念(例:地球、珠穆朗玛峰);概念的外延中不包含分子为空概念。
(例:金山、永动机)2.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为实体概念。
(例:大学生、计算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属性为属性概念。
(例:勇敢、善良)3.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以具有某种属性为本质属性为正概念(例:有机物);概念以不具有某种属性为本质属性为负概念(例:无机物)。
正负概念具有矛盾关系,负概念是相对正概念而言的。
一对正负概念的外延之和构成论域。
4.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称为集合概念,即不必每个个体所具有。
(例:武汉人火气大);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类,称为非集合概念,即每个个体所具有。
(例:武汉人住在长江边)概念间的外延关系: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全异)不满域关系满域关系不满域关系满域关系调和关系下反对关系(A+B=U,A, B交叉)反对关系(A+B<U)矛盾关系(A+B=U)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真包含于A≤B真包含A≥B判断间的真假关系可同真的关系可同假的关系调和关系(可同假)下反对关系(不可同假)反对关系(可同假)矛盾关系(不可同假)1.推理的逻辑特征:第一,总是有所推导,推理的前提往往会被部分省略。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逻辑学的含义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词项逻辑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逻辑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6、负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模态逻辑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第六章归纳逻辑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类比归纳推理3、穆勒“五法”第八章语用逻辑1、语境2、合作原则与准则3、隐涵与语用推理第十章论辩逻辑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2、论证的种类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第十一章基本规律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
逻辑学复习资料
1、逻辑学属于思维科学。
逻辑学把思维的形式结构作为特殊研究对象。
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构成。
(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的思维内容,没有真假,但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
) 2、概念内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外延——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类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反映类的概念 3、概念的关系(欧拉图)⑴、全同关系如果S 与P 的外延完全重合,即所有的S 都就是P 并且所有的P 都就是S,那么,S 与P 之间的关系就就是全同关系。
⑵、种属关系如果S 的合部外延同P 的部分外延相相重合,即所有的S 都就是P 并且有P 不就是S,那么S 与P 之间的关系就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⑶、属种关系如果S 的部分外延同P 的全部外延重合,即所有的P 都就是S 并且有S 不就是P,那么S 与P 之间的关系就就是真包含关系。
⑷、交叉关系如果S 与P 的外延仅有一部分重合,即有的S 就是P,有的S 不就是P,并且有的P 不就是S,那么,S 与P 之间的关系就就是交叉关系。
⑸、不相容关系如果S 与P 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即所有的S 都不就是P,那么,S 与P 之间的关系就就是不相容关系。
﹡根据某种语境,不相容有一个确定的属概念,称为论域。
根据论域,概念的不相容,分为矛盾与对立两种关系。
①、矛盾关系:S 与P 不相容,且二者外延之与等于其论域M,如图1。
②、对立关系:S 与P 不相容,且二者外延之与小于其邻近属概念M 的外延,如图2。
M M PS S PP SSPS P4、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
定义的一般形式就是定义的规则:第一,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
违反的称为:晦涩定义第二,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
第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就是全同关系。
违反的称为: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第四,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逻辑期末总复习
❖ 14、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 论三个不同的命题
❖ 同时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项、小项、中项三 个不同的词项
❖ 5、划分的规则
(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 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 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 多出子项: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2)、划分的子项互相排斥(子项之间是全异关 系)
(3)、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每次划分按照 同一个标准进行)
❖ 所犯错误: 混淆根据
❖ 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 系,反之b对a也必定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必真, 那么关系R就是对称关系.
❖
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 反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 关系,反之b对a必定没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必 假,那么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
简单 命题 推理
对命 当题 关变 系形 推推
模 复合命 态 题推理 推
理
三 联选假 段 言言言 论 推推推 推 理理理 理
负 命 题 等 值
理理
推
理
1、逻辑形式的组成:
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练习:“只有P,才q”与“如果p,那么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
们含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期末复习逻辑学.ppt
常用重言式
1. p→q 同一律 2. ((p→q)∧p)→q 分离律 3. p∨p 排中律 4. (p∧p) 矛盾律 5. ((p→q)∧q)→p 逆否律 6. ((p∨q)∧q)→q ((p∨q)∧q)→p 析取否定肯定律 7. (p∧q)→p (p∧q)→q 合取分解律 8. ((p→q)∧(q→r))→(p→r) 连锁蕴涵律 9. (p→(r∧r))→p 归谬律 10. p→(p∨q) 析取添加律 11. qq 双重否定律 12. (p∧q)(p∨q) (p∨q)(p∧q) 德摩根律 13. (p∧q)(q∧p) (p∨q)(q∧p) 合取/析取交换律 14. (p∧(q∨r)) ((p∧q)∨(p∧r)) (p∨(q∧r)) ((p∨q)∧(p∨r)) 分配律 15. (p→q) (p∨q) 或/则置换律 16. p (p∧(q∨q)) p (p∨(q∧q)) 加元律。
• 4、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 判断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 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 判断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 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正概念、负概念 实体概念、属性概念
约定:概念非空 1. 全同 2. 属种 3. 交叉 1. 不相关不相容 不相容 2.相关不相容 b. 反对 a. 矛盾
肯定前件式(有效式)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否定后件式(有效式)
如果p,那么q 非q ---------------------所以非p
否定前件式(无效式):
如果p,那么q 非p ---------------------所以非q
逻辑学导论期末复习
6、真值表的判定作用
(1)用真值表来判定一个复合判断的 逻辑值(即判定它的真假)。 (2)用真值表来判定两个判断是否等 值判断。 (3)用真值表来判定一个逻辑形式是 否重言式(永真式)。 所谓一个逻辑形式是 “重言式(永真 式)”,就是指它的各个变项不论是取真 值,还是取假值,它都是真的。
(4)用真值表来判定一个推理是否 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真值表,可以用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 图表题; 四、分析题; 五、综合题。
例题一:最近一段时期,有关地震的传言 很多。一天傍晚,小明问在院里乘凉的爷爷: “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爷爷说:“根 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说,“那 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爷爷说不对。 小明陷入迷惑。 以下哪句话与爷爷的意思最为接近?(C) A. 明天必然不地震。 B. 明天可能地震。 C. 明天可能不地震。 D. 明天不可能地震。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肯定后
件式。
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肯定后
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这三种推理的规则。
第二部分
题型及典型例题分析
考试的题型有:
图表题主要是要求用欧拉图或者真值表来解 答问题。 分析题主要是要求对题目给出的推理进行分 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综合题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答有关 推理方面的问题。解答这种题所需要的知识不是 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例题六:用真值表方法判定[(p→q)∧q] → p 是否重言式(答:不是重言式)
解答:列出真值表如下: p q P→q (p→q)∧q 【(p→q)∧p 】→p
真 真 真
《逻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命题:一个表达判断的语句,可以被断定为真或假。
2. 推理:从一个或多个命题出发,通过逻辑关系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3. 合取命题:由两个或多个命题用“并且”连接而成的复合命题,只有当所有部分命题都为真时,合取命题才为真。
4. 蕴含关系:如果一个命题的真能保证另一个命题的真,那么这两个命题之间就存在蕴含关系。
5. 归谬法:一种证明方法,通过假设要证明的命题的否定为真,然后推出与已知事实或公理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二、填空题:1. 逻辑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答案:思维规律,论证方法)2. 在命题逻辑中,"p∧q"表示______,"p→q"表示______。
(答案:p且q,如果p则q)3. _____律是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论证中,不能同时接受一个命题及其否定。
(答案:矛盾律)4. _____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如果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有效,那么结论就一定是真实的。
(答案:推理的保真性)5. _____是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命题的真假只依赖于其自身的结构和组成元素的真假。
(答案:命题的真值)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命题是重言式?(A)A. (p∨q)→(¬p→q)B. p→(q→r)C. (p→q)∧(q→r)→(p→r)D. (p→q)∧(¬q→r)→(p→r)2. 如果“所有哺乳动物都会呼吸”为真,则下列哪个命题一定为真?(C)A. 所有会呼吸的都是哺乳动物B. 所有哺乳动物都不会呼吸C. 有些会呼吸的是哺乳动物D. 没有哺乳动物会呼吸3. 下列哪个选项违反了排中律?(B)A. p∧qB. p∧¬pC. p→qD. ¬p∨¬q4.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D)A. 如果今天下雨,我就不出门。
今天我没有出门,所以今天下雨了。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1.逻辑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2.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3.思维:是受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反映4.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5.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思维形式)6.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又称思维的细胞7.思维的联接形式有2部分组成:联接变项(可变),逻辑常项(不可变)8.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逻辑值)角度出发的9.传统逻辑4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思维逻辑规律:3条(无4)。
10.简单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命题、进行推理的方法11.逻辑学的性质:1工具性2全人类性1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必要工具2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3掌握和学习科学新知的工具4是人们认识和揭露逻辑谬误和反驳诡辩的工具1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1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2个重要逻辑特征15.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16.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既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17.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集合体与个体不是属种关系,集合体的属性个体不一定有,个体的属性集合体也不一定有,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8.根据表示概念外延的圆圈图形有无重合之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19.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20.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之处的关系21.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矛盾关系22.反对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对立关系)2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而减少概念的外延24.概念的概括法:通过减少概念内涵增加概念外延25.给概念下定义注意:1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2定义项应尽量简短26.定义法----属+种差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27.定义的种类:实质定义(发生、关系、功用定义),词语定义28.划分: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29.划分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依据30.命题的2大特征:1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2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有真有假31.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不同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232.直言命题:直接无条件的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33.直言命题组成:主项,联项,谓项,量项34.质、量的结合分类36.AEIO真假表37.38.39.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逻辑学期末复习
逻辑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命题:是表达思维对象的情况并具有真假之分的语句。
2、谓词逻辑:是现代形式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把简单命题(直言命题或关系命题)分析为主词、谓词、量词等非命题成分,来研究简单命题的形式结构和推理的规律与规则的逻辑理论。
例如:所有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某甲的诈骗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某甲的诈骗行为危害了社会。
3、词项:是指征主、谓式语句所陈述的命题(性质命题)中,充当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语词。
例如:有的合同不是有效的。
“合同”和“有效的”分别是该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它们统称为词项。
4、归纳逻辑:是研究或然性推理的特征与方法以及提高其结论可靠性程度的要求与原则的逻辑理论。
所谓或然性推理,通常是指前提不蕴涵结论即前提真而结论不必然真的推理,它包括归纳推理(不含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溯因推理。
例如:一位法医观察了甲、乙、丙、丁、戊等5具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尸体,看到这5具尸体的皮肤都呈现出樱花般的粉红色。
于是,这位法医认为,凡因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人,其皮肤都会呈现出樱花般的粉红色。
5.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是同一的。
例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我们运用“法律”这个概念,如果前后都是指“经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这个含义,那么这就是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如果有时指这一含义,有时又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条例”,那么就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6、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
例如对于一个案件,既断定“死者是自杀”,又断定“死者是他杀”,这两个相互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为假。
因为,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不可同真,但可以同假。
7、充分关系律:在论辩过程中要确定一个论断是真的,就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如果没有充足理由,那就没有论辩性。
8、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同假。
9、二难推理:是以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两肢式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维的脉络,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逻辑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复习逻辑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句子,可以判断真假。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词(如“与”、“或”、“非”等)来构建复合命题,并通过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在复习命题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命题的定义、命题的真值、命题的复合等基本概念,掌握命题的分类和常见的命题形式。
2. 真值表:学会使用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掌握连接词的真值表和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推导方法。
3. 命题公式:了解命题公式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使用命题公式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谬误与推理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推理则是根据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逻辑学中,我们希望通过正确的推理来避免谬误,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复习谬误与推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谬误的分类:了解常见的谬误类型,如诉诸感情、虚假假设、歪曲论点等,学会辨别谬误的特征和错误之处。
2. 推理的形式:学习不同的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推理规则:掌握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等,学会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命题演算是一种基于命题的逻辑系统,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谓词逻辑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它不仅考虑命题的真假,还考虑命题中的对象和属性。
在复习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演算:学习命题演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了解命题演算的语言和推理方法。
2. 谓词逻辑:了解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语言,学会使用谓词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
3. 形式化推理:学习如何将自然语言中的论证转化为形式化的推理过程,掌握形式化推理的方法和技巧。
逻辑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2.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常项,可以变化的部分叫变项。
3.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常项和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4.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惟一根据是逻辑常项。
5.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第二章1.所有的赵庄人穿白衣服;所有的李庄人穿黑衣服。
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
李四穿黑衣服。
如果上述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李四是李庄人B.李四不是李庄人C.李四是赵庄人D.李四不是赵庄人2.某加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
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人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餐桌上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E. 无法确定。
3.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叫做概括。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叫做限制。
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是真实定义的下定义方法。
4.运用概念间关系的知识,指出下列使用概念的错误。
(1)“陈××的住房是他姑母去世时留下的地皮。
“住房”与“地皮”是全异关系”,因此,陈述的不是其属性。
(2)“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化石,是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化石”与“人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对象,二者是全异关系,(3)“疟疾流行区,凡是发病率在5%以上的地区,例如车间、居民点、院坝、家属,都要采取预防措施。
”“地区”与“车间”、“居民点”、“院坝”、“家属”均为全异关系。
5.下列各组概念,由前者到后者,哪些属于正确的概括?哪些不是正确的概括?(1)“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公民”→“有中国国籍的人”“优秀共产党员”真包含于关系“中国公民”、和“有中国国籍的人”,而“中国公民”与“有中国国籍的人”二者是全同关系。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0×1′)二、单选题(10×2′)三、图表题(2×7′)四、简答题(3×8′)五、证明题(2×10′)六、综合题(1×12′)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又称思维的逻辑形式,即思维在抽象掉具体内容之后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2.逻辑常项、变项:①逻辑变项:逻辑形式中代表不同的思维内容的项;②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项。
逻辑常项体现逻辑形式的本质特征,是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关键,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因而是最重要的。
3.推理的有效性:一个经过解释(如赋值)后的逻辑公式,如果没有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则它是有效的。
4.亚里士多德(西方逻辑学之父)、培根(归纳逻辑创立者)、莱布尼茨(提出思维计算、现代逻辑奠基者)5.命题逻辑概述: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任何命题必须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
6.复合命题及其推理(1)负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否定一个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逻辑性质:它的真假与被否定命题的真假是相反的。
真值表:推导规则:①双重否定引入规则(┐┐+):从A可以推出┐┐A。
②双重否定消去规则(┐┐┐A可以推出A。
┐-):从(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又称合取命题,是由命题联结词“并且”联结支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逻辑性质:合取命题为真,它所有合取支为真;所有合取支为真,合取命题为真。
真值表:运算规律:①∧的交换律:p∧q⇔q∧p;②∧的结合律:p∧(q∧r)⇔(p∧q)∧r;③∧的重言幂等律:p∧p⇔p推导规则:①合取引入规则(∧+):由A和B可以推出A∧B;②合取消去规则(∧-):由A∧B可以推出A,由A∧B可以推出B。
(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用“或者”、“要么”等逻辑联结词联结支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对事物若干可能情况作出陈述的命题)。
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逻辑学期末复习共35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逻辑学期末复习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0×1′)二、单选题(10×2′)三、图表题(2×7′)四、简答题(3×8′)五、证明题(2×10′)六、综合题(1×12′)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又称思维的逻辑形式,即思维在抽象掉具体内容之后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2.逻辑常项、变项:①逻辑变项:逻辑形式中代表不同的思维内容的项;②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项。
逻辑常项体现逻辑形式的本质特征,是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关键,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因而是最重要的。
3.推理的有效性:一个经过解释(如赋值)后的逻辑公式,如果没有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则它是有效的。
4.亚里士多德(西方逻辑学之父)、培根(归纳逻辑创立者)、莱布尼茨(提出思维计算、现代逻辑奠基者)5.命题逻辑概述: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任何命题必须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
6.复合命题及其推理(1)负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否定一个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逻辑性质:它的真假与被否定命题的真假是相反的。
真值表:p ┐pT FF T推导规则:①双重否定引入规则(┐┐+):从A可以推出┐┐A。
②双重否定消去规则(┐┐┐┐A可以推出A。
-):从(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又称合取命题,是由命题联结词“并且”联结支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逻辑性质:合取命题为真,它所有合取支为真;所有合取支为真,合取命题为真。
真值表:p q p∧qT T TT F FF T FF F F运算规律:①∧的交换律:p∧q⇔q∧p;②∧的结合律:p∧(q∧r)⇔(p∧q)∧r;③∧的重言幂等律:p∧p⇔p推导规则:①合取引入规则(∧+):由A和B可以推出A∧B;②合取消去规则(∧-):由A∧B可以推出A,由A∧B可以推出B。
(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用“或者”、“要么”等逻辑联结词联结支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对事物若干可能情况作出陈述的命题)。
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①相容选言命题定义:又称弱选言命题,是用“或者”联结支命题而形成的选言命题。
逻辑性质: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它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选言命题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选言命题为真。
真值表:p q p∨qT T TT F TF T TF F F运算规律:a∨的交换律:p∨q⇔q∨p;b∨的结合律:p∨(q∨r)⇔(p∨q)∨r;c∨的重言律:p∨p⇔p推理规则:a析取消去规则(∨-):从A∨B和┐A可推出B;从A∨B和┐B可推出A。
可表述为:否定肯定式,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其余的选言支。
b析取引入规则(∨+):从A可推出A∨B;从B可推出A∨B。
②不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析取词中缺一个点∨)定义:用“要么”联结支命题构成的选言命题。
逻辑性质:选言支有且只有一个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
真值表:p q p∨qT T FT F TF T TF F F运算规律:Ⅰ∨的交换律:p∨q⇔q∨pⅡ∨的结合律:p∨(q∨r)⇔(p∨q)∨rⅢp∨q⇔(p∧┐q)∨(┐p∧q)推理规则:∨消去规则:从A∨B和A可推出┐B,从A∨B和B可以推出┐A;从A ∨B和┐A可推出B,从A∨B和┐B可以推出A。
(4)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命题是由“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联结词联结两个支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①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定义:是用“如果,那么”等联结词联结前、后件形成的假言命题。
逻辑性质:除了前件为真而后件为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之外,其他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
真值表:p q p→qT T TT F FF T TF F T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定义:是以“只有,才”联结前、后件形成的假言命题。
真值表:p q p←qT T TT F TF T FF F T③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定义:是以“当且仅当”作为联结词的命题。
逻辑性质: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p↔q的真值为真;当p和q的真值不相同时,p↔q的真值为假。
真值表:p q p↔qT T TT F FF T FF F T(5)其他关于联结词的推理7.NP系统推导规则:重言蕴涵式①(p→q)∧p→q(蕴涵消去,→_)(p,q)→(p→q)(蕴涵引入,→+)②(p→q)∧┐q→┐p(否后律,.)③(p→q)∧┐q→p(p→q)∧┐p→q(析取消去,∨_)④p∧q→pp∧q→q(合取消去,∧_)⑤(p,q)→p∧q(合取引入,∧+)⑥p→(p∨q)q→(p∨q)(析取引入,∨+)⑦(p→q)∧(q→r)→(p→r)(假言连锁推理,.)⑧(p→q)∧(r→s)∧(p∨r)→(q∨s)(二难推理,.)⑨(p→q)∧(p→┐q)→┐p(归谬推理)重言等值式①p↔┐┐p(双否体,┐┐_)②(p→q)↔(┐q→┐p)(易位体,.)③┐(p∧q)↔(┐p∨┐q)┐(p∨q)↔(┐p∧┐q)(德·摩根律)④p∧q↔q∧pp∨q↔q∨p(交换律)⑤p↔p∧p(合取幂等律)p↔p∨p(析取幂等律)⑥p∧(q∨r)↔(p∧q)∨(p∧r)(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p∨(q∧r)↔(p∨q)∧(p∨r)(析取对合取的分配律)⑦p∧(q∧r)↔(p∧q)∧rp∨(q∨r)↔(p∨q)∨r⑧p∧q→r↔p→(q→r)p∧q→r↔q→(p→r)(移出律或输出律)⑨p→q↔┐p∨q(蕴析律)┐p∧(q∧┐q)→p⑩(p↔q)↔(p→q)∧(q→p)(等值律)8.真值表的判定作用(P62)9.词项的逻辑特征:内涵:词项所表达的概念;外延:词项指称的对象10.词项的逻辑方法:(1)限制:通过增加内涵使一个外延较大的属词项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词项。
(2)概括:通过减少内涵使一个外延较小的种词项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词项。
(3)定义:用简洁的语句明确词项内涵的逻辑方法。
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定义的规则:①被定义项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②定义项中部的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③定义项中不得有含混的词语,不能用比喻;④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4)划分:把词项外延分成若干小类以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规则:①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②每次划分必须使用同一划分标准;③每次划分各子项外延应不相容;④划分应该逐级进行。
11.词项外延间的关系:①全同关系:如果所有S是P,并且所有P是S,则称S和P具有全同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如果所有S是P,并且有P不是S,则称S真包含于P。
③真包含关系:如果所有P是S,并且有S不是P,则称S真包含于P。
④交叉关系:如果有S不是P,并且有S是P,并且有P不是S,则称S和P具有交叉关系。
⑤全异关系:如果所有S不是P,则称S和P具有全异关系。
如果全异关系的两词项S与P有一个共同的邻近的属词项I,则全异关系可分为:①矛盾关系:S与P全异,其中一个是正词项,另一个是与之相应的负词项,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词项I的外延。
②反对关系:S和P全异并且两者都为正词项,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词项I的外延。
12.违反逻辑规则会出现的错误①违反定义规则会犯定义过宽、定义过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定义含糊不清、以比喻代定义、否定定义等逻辑错误。
②违反划分规则会犯子项不全、多出子项、混淆划分标准、子项相容、越级划分等逻辑错误13.直言命题结构:直言命题是以主谓式语句表达的,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①主项:指称断定对象的词项。
②谓项:指称对象所具有的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
③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语词。
④量项:表示主项外延被断定的范围的语词。
14.主、谓项的周延性周延性:直言命题中主项、谓项外延被断定的情况。
①主项是否周延,由命题的量(量项)决定。
全称命题主项周延,特称命题主项不周延。
②谓项是否周延,由命题的质(联项)决定。
否定命题谓项周延,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
1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对当关系: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真假制约关系。
①反对关系:A—E之间具有“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
②矛盾关系:A—O、E—I 之间具有“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关系。
③蕴涵关系(差等关系):A—I、E—O之间具有“前者真后者必然真、前者假后者必然假”的关系。
④下反对关系:I—O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
16.换质法、换位法的规则(1)换质法:通过改变前提命题的质,即把肯定变为否定,把否定变为肯定,从而得到一个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规则:①只改变前提命题的质(联项)。
②结论的谓项应是前提命题谓项的矛盾词项。
(2)换位法:通过调换前提命题主、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到一个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①只改变前提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仍不得周延。
17.三段论(1)定义:由包含一共同项的两个直言命题推出的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
(2)结构:有三个直言命题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大项(谓项,P)、小项(主项,S)和中项(共同项,M)。
典型形式:MAP,SAM SAP (3)格和式:①格:由中项在前提中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三段论形式。
②式:由大小前提和结论的质和量不同而形成的三段论形式。
(4)基本规则:①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上不得周延。
③前提与结论中否定命题的数量必须相等。
导出规则:④从两个特称命题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⑤若前提中有一特称命题,则结论必为特称命题。
18.全称命题→蕴涵式,特称命题→合取式19.归纳逻辑的性质:结论的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换言之,前提并非蕴涵结论。
因而,即使归纳推理的前提都是真实的,也不能由此保证结论必定真实,但它却为结论很可能为真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20.归纳和演绎的区别:①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同。
②决定前提与结论之间联系程度的根据不同。
③与有效的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矛盾的判断必然与其前提矛盾;与正确的归纳推理结论相矛盾的判断则与前提相容。
④违背演绎推理规则的谬误一般属于“形式的谬误”,而违背归纳推理规则的谬误属于“非形式的谬误”,因后者的谬误原因主要与推理的“素材”有关。
21.类比推理:(1)定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类型:①正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类)对象若干属性相同或相似,又已知其中一个(或类)对象还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类)也具有该属性的推理。
②负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类)对象都不具有某些属性,又知其中一个(或类)对象还不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示另一个(或类)对象也不具有该属性的推理。
③正负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它们也都具有另一种属性;又根据它们都不具有某些属性,从而推出它们也都不具有另一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