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 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出 现过敏性休克。
肝肾损伤
长期或大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 素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损 伤。
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对儿童牙 齿和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不适用于儿童患者。
04 研究进展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发
研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当前研究 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克服现有药物 的耐药性问题,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 用。
通过研究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过程和机制,为新药研发提 供理论支持。
目前克服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包括开发新型药物、联合用药、改变用药方式等,这些方法有助 于提高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疗效和降低耐药性。
05 安全使用建议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
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时应严格遵 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 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 将药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在 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生耐药性。
靶位点突变
细菌核糖体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 作用靶点,细菌通过靶位点突变, 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从而产 生耐药性。
03 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治疗
呼吸道感染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呼吸 道感染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 等。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
在治疗某些细菌感染时,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联合使用,以覆盖更广泛的病原体。
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
在治疗某些耐药细菌感染时,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抗 菌效果。
四环素
谢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抗生素
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类具有菲烷母核的广谱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革兰阳性和 阴性细菌、细胞内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感染。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四环素还被大量 用作生长促进剂投喂给动物。随着临床上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菌的大量产生及对其不良反应的深入了解,部分四 环素类抗生素逐渐从临床应用退出,因此,临床上急需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以及能克服耐药菌的新型四环 素类抗生素。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对广泛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菌具有明显抑 制作用的替加环素上市(结构式见图1),以它为代表的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代四环素的诞生。 由于第三代四环素抗耐药菌活性的必需药效团是在D环上要有多种取代基,如甘氨酰基、二甲氨基、氟代等。该类 结构用以往的半合成方法构建非常困难,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全合成方法构建D环多取代的四环素骨架,这也标 志着对四环素的研究从半合成迈入了全合成新时代。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四环素类抗生素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为天然抗生素,因其广谱、 使用方便、经济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后来发现这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不够稳定,且易产生耐药现象。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导致迫切需要研发新型四 环素类抗生素。通过对其进行广泛结构修饰,发现了以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 素。这类抗生素亲脂性更强,有利于细胞吸收,但近年来也不断出现其耐药菌株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在用传统方法对四环素进行改造的同时,有一些化学家致力并最终完成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全合成。然而, 冗长的全合成路线、繁复的化学反应和艰难的色谱纯化过程使得这些全合成方法难以得到工业应用。直到2005年, 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条全新高效的全合成路线(见图2),即首先分别合成 AB环烯酮和有负离子的D环,然后通 过特定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含ABCD环的四环素类衍生物。这条全合成路线比以往的更简单实用,反应过程大大缩 短,通过此路线现已合成了3000多个四环素衍生物,其中多数衍生物用以往的改造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环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理
本品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多数立克次 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 菌。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淋 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 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良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对部分厌氧菌属细菌具一定抗菌作用,但远 不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因此临床上并不选用。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包括葡 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肠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环素多数耐药,并且,同类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本品作用 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链 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口服后直接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不适感、食欲明显减退等症状。饭 后虽可减轻,但影响药物吸收。局部刺激性大,甚至可引起食管溃疡。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婴儿及合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4)肝损害 (5)维生素缺乏 (6)肾毒性 此外,四环素类抗生素偶尔还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3、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气、积液:顽固性自发性气胸多需手术修补,但年迈体弱或有合并症者手术危险极大。 对此,应用本品0.5克加入2%普鲁卡因8毫升,再加50%葡萄糖40毫升,经胸穿或引流管内3缓慢注入患侧胸腔, 在4小时内不断变换体位,尔后引流出胸腔内气体和液体,5天后胸透未复张可重复一次,100%可愈。如在纤支镜 引导下找到破口,直接喷酒药液于局部,术后1-5天即可痊愈。
四环素类抗生素
3、主要作用:对各种G(+)菌有强抗菌活性。 (透入G(-)菌的浓度明显高于G(+)菌、约100倍)。 是耐药金葡萄感染的首选药。 4、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二. 三.
稳定性(270页) 代表药物
红霉素 Erthromycin
结构特征:272页 抗菌成分——红霉素A(即是通常所说的红霉素) 杂 质——红霉素B、红霉素C(271~272页 ),其毒性较大。 作用特点——强抗G(+)菌、易产生耐药(用药不宜超过一周)。 理化性质 :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与乳糖醛酸成盐供注射用), 在酸介质中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 稳 定 性:主要不稳定部位——C-9羰基、C-6羟基 结构改造:成酯——增加稳定性和水溶性(273页) 。 保护C-9羰基、C-6羟基——获得半合成红霉素。 (273~274页) 临床应用:耐药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273页)。
试 题
1. 青霉素钠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B. 遇碱使β-内酰胺环破裂 C.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D. 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 E.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效
答案:B、C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
A. 氨苄青霉素 C. 头孢氨苄 B. 克拉维酸 D. 舒巴坦 E.阿莫西林
答案:B、D
• (3) 两性化合物 酸性基团:酚羟基、烯醇羟基 碱性基团:二甲氨基(制备成盐酸盐供临床应用)
*(4)
稳定性(266页)
四环素类药物在干燥条件下稳定。 但遇光色加深。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够稳定,或药效显 著降低、或产生毒性(密闭、防潮、避光保存)。
① PH<2条件下,易发生消除(水)反应,生成无效脱水产物。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与剂量疗程相关,停药可恢 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 关。
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检查血象。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⑵灰婴等合征:是指早产儿、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氯
霉素,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及肾排泄能 力低下所致的蓄积中毒。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 不规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
⑶影响骨、牙生长 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生长抑制。
⑷其它反应 口服剂量较大或静注时,与药物沉积在线粒体有关, 导致急性肝细胞脂肪坏死,孕妇尤其伴有肾功能障碍 易发生,导致致死性肝中毒。
实例分析
下列处方合理吗?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炎,给患者服用四 环素片和牛黄解毒片(含石膏)。试分析该用药是否合理?
【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可 逆性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A位上氨基酰发生反应, 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合成受阻。 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钝化酶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临床用途】
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 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 但由于其抑制骨髓作用,其临 床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凡有合 适的抗生素替代,一般不主张 选用氯霉素。
H3C O OH-
O OH CH3 O OO
O OH
CH3 O
OO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C10酚-OH和C12烯 醇羟基)
与钙或镁形成不溶性盐。 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排泄:存在肝肠循环;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
• [体内过程] • 1、食物显著减少四环素吸收; • 2、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或抗酸药降低药物的溶
解度 • 3、酸性药如维生素C可促进四环素吸收; • 4、食物中的铁、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可与药物络
• 假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治疗
3、影响骨、牙生长:与新生骨、牙中钙结合,引起牙齿色 素沉着,抑制婴幼儿骨骼成长(妊娠5个月以上 孕妇、8 岁以下儿童禁用)
4、长期大剂量应用,肝、肾毒性
氯霉素
氯霉素
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得,目前临床 使用人工合成的左旋体。1950年发现氯霉素诱发致命性不良 反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后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衰竭、面色灰紫,故称灰婴综合症。 • (2)原因:早产儿、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
酸基转移酶缺乏,肾排泄功能不完善,对 氯霉素解毒能力差。。
• (3)故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 3. 其它:作用(对绿脓 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临床应用]
• 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首选。 • 2、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首 选
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 • 3、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以
霉素
• (3) 对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较强作用
• (4)对结核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3.耐药性
• 耐药性逐年增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 • 天然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半合成
四环素和天然四环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二、四环素类----四环素
药物学基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作用和用途抗菌谱广,对革兰 阴性菌作用强,如 伤寒沙门菌、流感 嗜血杆菌、厌氧菌 、百日咳鲍特菌、 布鲁杆菌等作用较 强,对立克次体、 沙眼衣原体、肺炎 支原体、螺旋体等
主要用于: ①伤寒、副伤寒。 ②立克次体感染。 ③细菌性脑膜炎。 ④眼科感染的局部 用药。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一是与 剂量和疗程有关的可逆性白细 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多 在用药5~7天后发生,及时停 药可以恢复;二是与剂量和疗 程无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表 现有瘀斑、瘀点、鼻出血及高 热、咽痛等症状,难以治疗, 死亡率高。为防止上述反应, 应避免滥用,在用药期间应每 隔3天检查血象,剂量每日不 超过lg,疗程不超过5~7天。
3
口服常见胃肠反应, 宜饭后服用,但应 注意乳制品、碳酸 氢钠和多价金属离 子(如钙、镁、铁、 铝)均能减少吸收, 必须合用时,应间 隔3小时以上。
半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特点: ①脂溶性高,吸收好,抗 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 倍,与天然品无交叉耐 药性。 ②半衰期长,每日给药 1~2次。多用于呼吸道、 胆道、泌尿道感染、皮 肤软组织感染等。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2.灰婴综合征:主要发 3.其他:有消化道反应、 二重感染、中毒性精神 生在新生儿和早产儿, 症状等。 表现为腹胀、呕吐、呼 吸不规则、发绀、循环 衰竭等,原因是肝脏药 酶系统发育未完善,肾 排泄能力差造成蓄积中 毒。早产儿、2周内新 生儿、妊娠末期妇女禁 用;新生儿如病情需要, 每日剂量不应超过25 mg/kg。
肠道感染。
2
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品。
3
不良反应
二重感染
影响骨、牙 生长 肝肾损害 过敏反应 局部刺激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目 录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概述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 的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的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 感染。
质量控制标准
纯度要求
四环素类抗生素应符合相应的纯度标 准,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含量测定
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四环素类抗生 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 和稳定性。
杂质控制
严格控制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杂质含 量,防止杂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
稳定性考察
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确保药物在储存 和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认 识和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误用,降低耐药性的 产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 行分离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的优点。
通过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法或代谢产物法测 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浓度,适用于环境样 品和生物体内的药物浓度检测。
荧光光谱法
免疫分析法
利用荧光光谱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荧 光标记,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进行定量分 析。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采用免疫 学方法测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浓度,具有 高特异药物合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碱性环 境中易被破坏,不宜与碱 性药物合用。
与铁剂合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铁形 成络合物,影响吸收,不 宜与铁剂合用。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完善→氯霉素蓄积→呼吸、循环衰竭,BP↓, 苍白。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亡。 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③ 其它: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胃肠反应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同氯霉素 用于呼吸、泌尿、肝胆系统感染 与氯霉素相比:
美他> 四 > 土
抗菌机制
① 与30 S 亚基A位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②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本类抗菌药物首先跨过菌体外膜,进入菌 体,随后与核蛋白体30S结合,抑制肽酰tRNA 携带有关氨基酸进入核蛋白体A位,从而抑制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速效抑菌剂
耐药机理
产生耐药质粒,其转移到敏感株内 产生耐药性。在亚抑菌浓度下,可诱导 产生耐药性;在外膜电荷改变的情况下, 胞内药物排出增多,使药物不足以产生 作用。
3.半合成四环素的代表药 4.四环素类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能否合用?
试从药理学的角度分析之 5. 氯霉素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长效、高效,穿透性好,特别适于痤疮、酒渣鼻, 预防流脑良好。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恶心、头晕、 平衡失调),与剂量大小有关(300~400mg/d时易发生)
美他环素(metacycline)
对耐四环素、土霉素的菌株仍有效。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抗 菌 谱:广谱,G+ 、G-、厌氧菌、立克
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伤寒杆菌 流感杆菌 副流感杆菌 百日咳杆菌
作用机制: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 合成
体内过程
脑脊液中浓度高,主要经葡萄糖醛酸结 合反应代谢,经尿排泄,尿浓高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长期或过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对肝 脏造成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 炎。
胃肠道不适
过敏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 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部分人可能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出现 皮疹、荨麻疹、红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 出现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01
02
03
04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 失调,增加真菌感染的 风险。
预防性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四环素类 抗生素可作为预防性用药, 用于预防术后感染或预防 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联合用药
四环素类抗生素常与其他 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 治疗效果或扩大抗菌谱。
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 包括细菌产生四环素降解酶、外 排泵等,导致药物在细菌内浓度
降低或无法发挥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研究
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例如,长期大量摄 入酒精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
06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未来展 望与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
针对不同病原体和耐药机制,研究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 抗作用,降低抗菌效果。
03
药物浓度变化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药物浓度变化,影响药效。
例如,与强利尿药合用时,可能导致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肾小管重吸收减
抗菌药临床定位:四环素类
抗菌药临床定位:四环素类天然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去甲金霉素。
半合成四环素包括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甲烯土霉素等。
半合成四环素因抗菌作用较强、耐药菌株较少、口服吸收较好、半减期长、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轻,有取代天然四环素的趋势。
四环素类的特点为:①为快速抑菌剂,抗菌谱广。
不仅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具一定抗菌作用,而且对厌氧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某些原虫也有良好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优于阴性菌。
②抗菌作用以米诺环素为最强,多西环素其次,四环素和土霉素最差。
③细菌耐药性明显,各品种呈不完全交叉耐药。
④半合成四环素口服吸收好,受进食影响小。
⑤能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中,并储存在肝、脾、骨、牙齿中。
在胆汁、前列腺中浓度较高,能透过胎盘,可透入脑脊液。
⑥主要经肾脏排泄,清除半减期较长。
肾功能不全者易在体内积聚,但多西环素仍可安全应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布鲁菌病、霍乱、回归热、兔热病、衣原体感染和立克次体病等特殊感染,且为这些感染的首选药。
其次用于支原体肺炎、座疮、酒糟鼻、兔热病、鼠咬热,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炭疽、鼠疫。
目前临床上也作为选用药用于性传播性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和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尿路感染及金葡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前列腺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炎等。
半合成品种可作为万古霉素治疗MRSA 等感染的替代药,甚至可用于某些耐万古霉素金葡菌感染。
替加环素(Tigecycline)为米诺环素的衍生物,对MRSA.PRSP和VRE的体外作用优于万古霉素和利奈嗖胺,口服与静脉给药用于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腹腔感染等,成人静脉给药常规剂量50mgql2h,最初剂量100mg o不良反应较多。
①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②肝毒性,大剂量给药、孕妇或伴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
③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用天然四环素可加重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抗菌谱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更广泛 的抗菌谱,能够针对多种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进行治 疗。
抗菌机制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 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 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发方向
优化药物结构
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提 高其抗菌活性、降低耐药 性、改善药物动力学性质 等。
耐药性机制
01
02
03
产生钝化酶
细菌可产生四环素类钝化 酶,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药物外排泵将药 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 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 生耐药性。
靶位点突变
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发生 突变,使其不再与四环素 类抗生素结合,从而产生 耐药性。
0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临床 应用
适应症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它们都具有类似 的抗菌机制和作用靶点。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虽然结构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机制相 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0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 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的起始阶段,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还能抑制细菌细胞壁 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 ,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 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作用靶点
核糖体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细菌核糖 体的30S亚基结合,阻止氨酰tRNA与 其结合,从而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 合成。
肽聚糖合成酶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肽聚糖合成 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 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 菌膨胀、变形死亡。
药理学-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
●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类药物与新形成 的骨骼和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 棕色色素沉着(俗称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是酸、碱两 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 破坏,药用其盐酸盐。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相 似,属快速抑菌药。 ●药物分类
天然品: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 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作用特点】
药理学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 Chloramphenicols
内容提要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药物属广谱抗生 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快速抑菌 作用,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具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四环素类尚可抑 制某些螺旋体和原虫。
内容提要
1. 四环素类
四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③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体内药物浓度降。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四环素类药物仍可作为下述疾病的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感染); ●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某些螺旋体感染(回归热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肉芽肿鞘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
●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原虫无效。
第二节 氯 霉 素
四环素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状;饭后服用可减轻症状,但影响药物的吸收。肌 内注射刺激性大,禁用。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 2、肝损害:可出现恶心、呕吐、黄疸、氨基酸转移 酶升高、呕血和便血等,重者可昏迷而死亡。在超 剂量应用时可发生。 3、肾损害:正常应用无不良反应,对肾功能不全者 可加重损害,导致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
应用四环素类注意事项
1、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等同服。许多金属离 子,包括钙、镁、铝、铋、铁等(包括含此类离子 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的 吸收。牛奶也有类似作用。 2、四环素类能抑制肠道菌群,使甾体避孕药的肝肠 循环受阻,而妨碍避孕效果,应与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同用时,由于胃内pH值增高, 可使本品吸收减少,活性减低,故服用本品后1~3 小时内不应服用制酸药; 2、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与本品形成 不溶性络合物,使本品吸收减少; 3、与全身麻醉药甲氧氟烷合用时,可增强其肾毒性; 4、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等药物合用时可加重肾功能 损害;
4、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四环素类可沉积于牙齿和 骨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 且本类药易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因此,孕妇、哺 乳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均禁忌应用。 5、局部刺激:本类药物盐酸盐水溶液有较强的刺激 性,浓度过高可引起局部疼痛、炎症和坏死,故不 可肌内注射,静脉给药可引起静脉炎和血栓,故静 脉滴注时宜用稀浓度(0.1%),缓缓滴注,以减轻 局部反应。
作用机制
1、药物首先进入细菌胞浆内发挥作用。在胞浆内,药
物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氨基酰
tRNA进入A位,阻碍肽链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
阻止细菌的繁殖。 2、药物可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核苷酸 及其他重要成分外漏,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此外,它们还用于治疗某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和梅毒 。
02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氯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 抗菌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等优点,但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甲砜霉素、氟氯西林、氯霉素等,其中氯霉素是最早发现 的氯霉素类抗生素。
发现与历史
氯霉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 代,当时科学家在研究一种名为委内 瑞拉链霉菌的土壤细菌时,发现了这 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氯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 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伤寒、 副伤寒、斑疹伤寒等疾病方面。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目录
•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比较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使用注意事项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未来发展
0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 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四环素族抗菌素 。
特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 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包括支原体、 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耐药性问题
01
02
03
耐药性监测
加强耐药性的监测,及时 发现和了解病原菌的耐药 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 依据。
耐药性逆转
研究耐药性逆转的方法, 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药 物干预,降低病原菌的耐 药性,提高药物疗效。
耐药性传播控制
加强耐药性传播的控制, 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加强 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降 低耐药性的传播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效关系
应用较广的有土霉素的 6 位脱羟基制得的强力霉素 (又称多西环素 , doxycycline), 其抗菌谱同四环素 , 在 C6 位的去羟基化能有效阻止细菌
RNA 受体 Cb28对四环素的识别而产生的耐药性 , 使得抗菌活性比四环
素强 2 ~ 8倍 ;
美他环素
米诺环素
构效关系
20世纪 70年代 , 四环素类天然产物进行了各种化学修饰 , 制备出第二代四环素 , 将四环素 4 位的二甲氨基再导入 7 位 , 合成出米诺环素 (又称二甲胺四环素 , m i -nocycline),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 8 ~ 12 倍 。但它们与四环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 因而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同用时,由于胃内pH值增高,可使本品吸收减少,活性减低,故服用本品后1~3小时内不应服 用制酸药。
2.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品口服后吸收减少。
3.与全麻药甲氧氟烷合用时,可增强其肾毒性。 4.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等药物合用时可加重肾功能损害。 5.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如抗肿瘤化疗药物)合用时可加重肝损害。 6.降血脂药考来烯胺或考来替泊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必须间隔数小时分开服用。 7.本品可降低避孕药效果,增加经期外出血的可能。 8.本品可抑制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所以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常见四环素类药物的成人用法用量
通用名 四环素 土霉素 每日常用剂量(mg)/次数 口服:0.25~0.5g/次,4次/日;或0.5~1.0g/次,2次/日。
口服:成人:0.5g/次, 3~4次/日。 口服:0.1g/次, 1~2次/日,首剂加倍,一般疗程3~7日;预防恶性 疟:0.1g/周;预防钩端螺旋体:0.1g/次,2次/周。静脉滴注:首日 多西环素 200mg,分1~2次给药;以后根据感染的程度每日给药100~200mg, 分1~2次给药;梅毒一期、二期治疗,建议每日给药300mg,疗程至 少10天。 米诺环素 口服:100mg/次,2次/日;或50mg/次,4次/日,首剂加倍。 美他环素 口服:300mg/次,2次/日 替加环素 静滴:初始计量:100mg,维持剂量:50mg。q12h,每次滴注时间 约为30~60min。
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必须进入菌体内才能发挥抑菌作用。对于革兰阴性菌,药物首先以被动扩散 方式经细胞壁外膜的亲水性通道转运,再以主动转运方式经胞浆膜的能量依赖系统泵 入胞浆内。对于革兰阳性菌,药物进入的转运机制不十分清楚。在胞浆内,药物与核 糖体30S亚基的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亦称氨酰tRNA)进入A位,阻碍肽 链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药物尚可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核苷酸及其他 重要成分外漏,从而抑制细菌 DNA的复制。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用。哺乳动物细 胞缺乏主动转运四环素类药物的生物机制,同时其核糖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低,所以药 物可选择性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耐药性
细菌对本类药物耐药性的形成为渐进型,近年来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如
金葡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四环素、土
霉素、金霉素之间为完全交叉耐药,但是对天然四环素耐药的细菌对半合成 四环素可能仍敏感。严格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如衣原体和立克次体还未获得四
环素抗性,因
分类
第二部分
第一代天 然四环素 族类
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第一个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是1944年分离得到的,此后在1950年、1953年又分别发现了土 霉素和盐酸四环素。病原微生物在体外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产生较慢,但体内同种之间呈交叉耐 药,以至耐药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代半 合成四环 素类
多西环 0.2g po 素 米诺环 0.2g po 素 美他环 0.5g po 素 替加环 首剂100mg ivgtt 素
34% 5%~10% 5% 50%
-
1.45
7-9
少量, 27.1 71%-89% 少量 59%经胆 道/粪便
-
-
4、不良反应,注意事项,FDA分级,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症状: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舌炎、口腔 炎和肛门炎等。国内外也偶尔有关于四环素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胰腺炎 的报道, 多发于服药之后运动较少的患者。 2.光敏反应:病人长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后产生光敏反应, 表现为外出活动 时在短暂接触光线后, 皮肤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泡、疱 疹等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四环素类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类似 于轻至重度烧伤。身体的多处部位都易产生灰黑色素沉着,尤其腿胫部。使 用去甲金霉素的光敏反应发生率尤其高。可引起光敏反应的其他四环素类药 物为金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盐酸美他环素、米诺环素。 3.变态反应:临床症状多为红斑和斑丘疹等, 表现为红斑块、风团、扁平苔 藓, 可发生于常常暴光的部位, 也可出现于非暴露的皮肤上。也有少数患 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 疮皮疹加重等。
才又有可能发生基因交换。但突变导致的耐药性上升则更可能发生在这些胞 内寄生的病原体中。
针对耐药性
由于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第一代天然族四环素类已退出临床,被其他抗菌活性强,耐药性低的药物代替。连 抗菌活性最强的新一代四环素替加环素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细菌的自我保护,即耐药机制。目前临床常用的抗 生素大多已对社区和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
导致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显著耐药性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发生极其显著的 突变才有可能导致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
替加环素
2、抗菌活性对比、用法用量、耐药性
抗菌作用强弱对比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均较相似。药物的抗菌作 用强弱为: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金霉素 >四环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曾长期作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主要抗 生素。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成为 突出问题。尤其是四环素,已不再作为本类药物的首选药,土霉素临床 已很少使用,但是仍可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疗效优于其他 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金霉素的口服和注射制剂 均被淘汰,仅保留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结膜炎和沙眼等疾患。
四环素
C-6位的羟基与C-5a位的氢处于反式构型,在酸性 条件下丧失活性。 4-二甲氨基易于1位羰基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活 性减弱或丧失,毒性增加。 C-6位羟基易于C-11位发生反应,活性减弱或丧失, 毒性增加。
金霉素
结构改变
土霉素
5位为羟基,增加了在酸性条件 下的稳定性。
结构改变
多西环素
敏感性
在9 位上增加 甘氨酰氨基
能克服由细菌外排及核糖体保护所导致的四环素耐药性。(替加环素作为 一种半合成的四环素类药物,是在米诺环素 9 位分子上添加叔丁基甘氨酞 胺基团而衍生的一种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能克服获得性的核糖体保护 tet
(M)和主动外排 tet(A.E)这两个临床上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从而
球菌,特别是多药耐药(MDR)革兰阴性菌引起的院内重度感染无能为力,故研发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而
针对四环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开发的Amadacycline 有效地避免细菌外排耐药,从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以及耐 受性。Amadacycline(PTK-0796)是由Paratek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氨甲基四环素类抗生素,目前由默克公司 在美国进行临床Ⅲ期研究,是具有广谱作用的第三代四环素类抗生素,其对MRSA、VRE等耐药菌有很好的抗 菌活性,并且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有效。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感染药物相比, Amadacycline有着很好的体内药效。其优秀的理化性质及药物代谢性质使其能够满足口服和注射两种给药方 式,且每日一次,非常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其体内实验效果与目前ICU(重症监护室)一线用药利奈唑胺相当, 不良反应少,临床治愈率高,是一个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菌药物。
Part three
临床选择与比较
第三部分
1、构效关系
结构中的四环是活性必需,A环中1、4位取代基是 抗菌活性基本药效基团,改变其结构活性消失, 仅可对酰胺基上的氢进行修饰。
C11、C1位的双酮系统结构对抗菌活性至关重要。 5、6、7、8、9、10、12位的取代基为非活性必需 基团,对其改造可改变其抗菌活性、化学稳定性和 药代动力学性质。
关于土霉素的命名
土霉素又叫氧四环素
40年代末期,辉瑞公司(Pfizer)的研究人员通过土壤收集和 测试的方法发现了土霉素,并为此申请专利,在专利获得批准 的前一个星期,公司CEO不幸去世,临终前他交待继任人:“ 如果这个抗生素土壤筛选计划有任何结果,不要再犯象青霉素 事件的失误,不要把产品交给别的公司,我们自己来生产和销 售。”
不良反应
4.二重感染:四环素类药物易使体内的敏感菌受到抑制, 而使耐药菌乘机在体 内繁殖生长, 导致二重感染。主要是对四环素耐药的难辨梭菌感染所致的假膜 性肠炎,与耐药金葡菌感染有关, 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 渗出甚至休克死亡。 5.影响骨、牙的生长:可与新生儿的骨、牙中所沉积的钙相结合。孕妇服用这类 抗生素时, 出生后的幼儿乳牙易出现荧光、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或畸形和生 长抑制等。幼儿服用易引起乳牙的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全, 造成龋齿, 牙 染色由黄转为棕黄。服用剂量越大, 染色越深,牙釉质发育不全也更加显著。 6.其他作用:长期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 可引起严重肝损伤, 或加重原有肾 功能不良, 多见于孕妇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良的孕妇, 也可使正常菌群的分布 发生改变, 敏感菌受到抑制, 耐药细菌、真菌等乘机在体内繁殖, 发生消化道、 呼吸道和泌尿道等感染; 偶而也有过敏性休克和哮喘发生, 并有交叉过敏, 也 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