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节病毒

合集下载

第三节:病毒感染力的滴定

第三节:病毒感染力的滴定

获得高滴度的病毒,扩大培养后作种用。
• 筛选重组病毒:收集病变的细胞或病毒悬液,
通过PCR或其它方法进行鉴定,取阳性者再作下 一轮空斑纯化。如此3-5轮空斑纯化后即可得到 纯化的病毒粒子。
噬斑技术的应用: 用于病毒纯化:挑选病毒的克隆株 测定病毒悬液中感染病毒的含量
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 PFU ) 概念:
每毫升病毒悬液中所含的蚀斑数,即病毒悬液
中的感染性病毒浓度。 计算方法: 如用PRV接种PK-15细胞,每孔接种了0.4ml,结 果10-5孔形成了208个空斑,而10-6孔形成了22个空斑,
则该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空斑形成单位(PFU)为:
22×106/0.4ml=5.5×107个/ml。
毒所形成的空斑数,然后根据公式计算 PFU。
如果是作病毒纯化
•挑取空斑于200μL维持液中,反复冻融3次,接
种于PK-15细胞已长成单层的24孔细胞培养板,
再于37℃ 5% CO2培养箱培养至完全发生病变。
• 一般的毒种纯化:收集病变的细胞悬液,测定
TCID50,然后选TCID50较高者再作几轮空斑纯化,
一、病毒TCID50的测定 操作步骤
在青霉素瓶中将病毒作连续 10倍的稀释,从10-1-
10-10。
将稀释好的病毒接种到 96孔微量培养板中,每一
稀释度作8孔,每孔接种100µ l。
在每孔加入细胞悬液100µ l,使细胞量达到3×105 个/ml。
设正常细胞对照,正常细胞对照作两纵排。
限性的病灶。
plaques
Procedures
操作步骤
将敏感细胞在平皿或6孔板内培养成单层 吸弃培养液,加入含钙、镁的PBS(pH7.4)洗1-2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能力提升]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能力提升]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第四节病毒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

下列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A.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埃博拉病毒B.埃博拉病毒的细胞结构非常简单C.埃博拉病毒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里2.下列哪一项不是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的实例?()A.用某些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动物接种口蹄疫、禽流感疫苗,预防口蹄疫、禽流感3.下图是某病毒的结构模式图以及它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结构上,该病毒与人体细胞最大的不同点是没有____________。

(2)因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所以该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需要____________在人体细胞中。

(3)若科学家要对该病毒进行基因测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_。

(4)所谓人体感染病毒,是指该病毒穿过图二中的[ ]____________进入细胞内部。

(5)该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____________,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可以制造出大量新的病毒。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病毒很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内,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病,D项的内容正确。

2.【答案】B【解析】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是人类对真菌利用的实例,B项符合题意。

3.(1)【答案】细胞结构【解析】由图可知,该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2)【答案】功能寄生【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以病毒颗粒的形式存在。

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会重新开始。

第03章 病毒与亚病毒因子

第03章  病毒与亚病毒因子

E.coli T系--phage
本节提要: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增殖 噬菌体的分离检出 噬菌体的应用和防治

一、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1. 形态:
基本形态:
蝌蚪形——复合对称结构
微球形——廿面体对称结构 纤丝形——螺旋对称结构 形态可分6群。 复合对称结构
②用于生物防治。
病毒的形态结构
2.噬 菌 斑(plaque)
概念:将少量噬菌体与 大量敏感菌混合培养在 营养琼脂中,由于噬菌 体不断裂解细菌,在平 板上形成一个个透明圆 斑,称为噬菌斑。(每个
噬菌斑一般是由一个噬菌体 粒子形成的。)
应用: 噬菌斑可用于检 出、分离、纯化噬菌体 和进行噬菌体的计数。
•(2)特点:亚基的组成和数目 的不同是区别不同壳体蛋白 的标志
病毒的形态结构
(3)亚基形成衣壳的意义:
a.具较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b.减少形成畸形衣壳的可能性;
c.避免因合成错误而破坏结构; d.符合遗传节约原则。
病毒的形态结构
3. 核 衣 壳(nucleocapsid):
概念:又称核壳体; 病毒蛋白质衣壳与病 毒核酸的合称,为病 毒的基本结构。
• • • 储存病毒的遗传信息 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控制病毒的增殖

控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性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2)蛋 白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①结 构 蛋 白(structural protein):
•概念:为形态完整、成熟的病毒粒子所 必需的
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及组成酶系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2. 病毒的大小: 最大的病毒与最小的病毒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9.下列人体细胞中,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种的是( A.心肌细胞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
),
解析: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细胞代
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离开细胞核细胞的存活时间很短
答案:C
第28页 共 41 页
10.如图,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进行幼体嫁接,将(甲)种伞藻 的伞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下列有 关评价合理的是( )
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 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通过控制酶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代谢和生物 性状。,特别提醒:原核生物的拟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控制中心。
第9页 共 41 页
三、细胞的完整性,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 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 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1. 从结构上看,(1)细胞核与细胞质可以通过核孔相互沟 通;,(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细 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2.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结
第12页 共 41 页
题型一
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例1:观察图,
第13页 共 41 页
据图回答:,(1)此图表示细胞的 胞分裂期将成为染色体的是[
核糖体
细胞核 2
结构。,(2)一般认为 ]
核孔
大分子物质出入核结构的通道是[
1
。,(3)在细 。,(4)[
6
]
染色质
]
是附着于核膜外侧能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
体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

10
20
30
40 Tim e(m in)
现在是34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四
F ig. O ne-step grow th curve of T 2
5、温和噬菌体的繁殖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
DNA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 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 解的噬菌体, 如E.coli的 、P1、P2,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P22等。 ★前噬菌体(prophage):处于整合态的噬菌体核酸。 ★温和噬菌体的特点:其核酸的类型都是dsDNA;具有整合能 力;具有同步复制能力。 ★温和噬菌体的三种存在形式: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
现在是14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四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IV-1 Stained to Show Surface Glycoproteins
现在是15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四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IV-1
病时发现将感染花叶病的烟草叶的提取液用烛形滤器过滤后能够感染其
他烟草。
• 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 重复了Ivanovsky的实验,发现这种新的感染性物质只在分裂细胞中 复制,并称之为contagium vivum fluidum(可溶的活菌)并进一步命 名为virus(病毒)。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现在是27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四
2、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The lytic life cycle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 Adsorption→ Penetration→ Replication→ Maturation → Release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第四节病毒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70 000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较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

新知探究一、病毒的发现【教师活动】展示讲解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所做的实验:讲解:实验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引起的,科学家把这种微生物称为病毒。

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病毒这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问题:电子显微镜。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并补充: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二、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教师活动】展示流行性感冒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元凶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流感病毒。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讲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并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吗?引导并激发学生对病毒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三种病毒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哪几类?【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回答:动物病毒:感染人和动物细胞的病毒,如流感病毒;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感染细菌的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放大70 000倍)的图片,并提出问题:病毒细胞内具有细胞器、细胞核等结构吗?病毒的大小能够容纳得下这些细胞结构吗?【学生活动】分析并思考,尝试回答问题:病毒比细胞小的多,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病毒学》教学大纲

《病毒学》教学大纲

《病毒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病毒学总学时:28学时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后续课有《基因工程》。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近几十年来,病毒学研究进展迅猛,其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日臻成热,现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病毒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并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发展,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兽医学、农学、环境保护及工业领域。

然而在此领域,仍旧存在着大片空白等待研究。

本门课程以基础病毒学为主,其内容包括病毒学的发展、分类及相互作用关系,病毒的分类及命名,病毒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各类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各类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病毒学的基础方法及新技术,亚病毒等。

通过对病毒学的教学,旨在带领本科学生进入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大门,了解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一些病毒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确的认识,为病毒学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充分了解病毒,为今后从事病毒学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有关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六学期。

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了解病毒学课程的内容,病毒学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认真及时做好课堂记录,对于当时不能理解的理论知识则需要仔细思考,查阅资料、讨论,以便系统完整的掌握病毒学知识。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病毒基本成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及功能,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难点是病毒的遗传变异机理、过程及病毒基因图的构建和应用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提问、教学辅助材料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应注意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毒学(一到六章)

病毒学(一到六章)

病毒学(一到六章)第一章病毒的结构(1学时)病毒:是一类个体极小,结构容易,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这种病原能通过滤器,命名为病毒。

病毒的基本特性1. 以颗粒形式存在,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普通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干看见。

2. 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3.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4.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是郑重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不能自立生长和繁殖。

5.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持久保持其侵染活力。

6. 病毒无核糖体(rRNA)和转移RNA (tRNA)。

7. 病毒不能长大,不经分裂繁殖。

8. 病毒对普通抗生素和作用于微生物代谢途径的药物均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9.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埋伏性感染。

第一节病毒的结构特征一、形态1. 病毒的大小是指病毒体的大小。

测量单位是纳米(nanometer,nm),即毫微米(1/1000μm)。

各种病毒的大小相差很大,普通病毒介于50nm~250nm之间,其中绝大多数病毒都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如痘病毒(poxvirus)为300nm,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看到;最小的病毒如小RNA病毒和极小DNA病毒直径约在20nm~30nm 之间。

2. 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植物病毒多呈杆第1 页/共18 页状或丝状(某些动物病毒也呈丝状);此外,还有呈砖形(痘病毒)、子弹形(狂犬病病毒);而噬菌体(bacteriophage)多呈蝌蚪形。

有些病毒的形态比较固定,如小RNA病毒呈球形;但某些病毒的形态则是多形性的,如粘病毒(orthomyxoviridae),有球形、丝状和杆状。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基础诊断]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基础诊断]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病毒

第四节病毒1.最早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A.法布尔B.巴斯德C.莱夫勒D.伊万诺夫斯基2.提取患病烟草叶的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汁液仍能感染正常烟叶并使其患病。

据此可推测,这种能使烟叶患病的微生物的特征是()A.比细菌小B.无细胞结构C.独立生活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3.车前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分别属于()A.细菌病毒、动物病毒B.动物病毒、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动物病毒D.植物病毒、细菌病毒4.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独立生活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分裂生殖D.有细胞结构,内部有DNA集中区域5.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

这些疫苗是()A.原病毒B.治疗病毒病的药物C.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D.与病毒无关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首次发现了病毒,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D项符合题意。

2.【答案】A【解析】提取患病烟草叶的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汁液仍能感染正常烟叶并使其患病,说明能使烟叶患病的微生物比细菌还小,A项符合题意。

3.【答案】C【解析】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车前草花叶病毒感染车前草的细胞,因此属于植物病毒;流感病毒感染人和动物的细胞,因此属于动物病毒。

4.【答案】B【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里,A项的内容错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B项的内容正确,D项的内容错误;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项的内容错误。

5.【答案】C【解析】题干中描述的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C项符合题意。

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 生命科学 高中第一册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 生命科学 高中第一册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1节细胞膜(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能说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图中的各组成成分,能用实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能举例说明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能举例说明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来自外界和身体内部的信息。

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难点: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三、预习和笔记1、重要概念:2、与第二章的联系:3、需要明确的内容或概念:。

4、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除外生物都由构成。

6、资料1、2、3能说明:。

7、资料4、5、6说明:。

8、资料7说明:。

9、你如何描述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

10、细胞膜的什么结构为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

11、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12、右图是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2、3分别表示组成细胞膜的 、 和三种成分除了图示成分,细胞膜中还含有 。

其中3和1组成 具有功能。

13、比较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4、大分子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

15、请描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四、练习1、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A 、都要消耗能量B 、都要蛋白质协助C 、都是主动运输D 、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第三章 第1节 细胞膜(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通过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释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的原因。

通过运用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特征这一概念,解释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因。

二、重点和难点:三、预习和笔记1、我观察过的植物吸水与失水的现象:。

2、右图为渗透作用示意图,烧杯中为清水,长颈漏斗用半透膜封口,内加为30%蔗糖液。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病毒》教案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病毒》教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微生物
第四节病毒
毒、HIV、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植物细胞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病毒的形态
小:用纳米(百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形状:球形、杆形、蝌蚪形。

4.病毒的结构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细胞的结构,并强调细胞的结构是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请学生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
病毒的结构:内部:遗传物质;外壳:蛋白质
教师:病毒的结构太简单,如何生存和繁殖?
展示三种病毒结构图,请同学总结共同点。

学生活动:每位同学参照课本画一幅病毒的结构图。

并描述下病毒的结构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作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第四节病毒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一病毒,非常小,人的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但是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实验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弥补无法完成实验教学的不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改变以往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立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观察一些媒体资料,然后归纳获得的信息,对于重点知识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这样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四节 病毒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四节 病毒

病毒课时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辩证地看待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1.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1.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课时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水痘是一种流行传染病,患者多是一至十四岁的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易感染得病。

引起水痘的元凶是什么?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请学生小组代表展示课前收集的病毒的发现过程的调查报告,结合课本内容,讲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教师最后系统讲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并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出示艾滋病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提出问题:①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有什么不同?②根据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上的差异,你能推测出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吗?若学生回答不出第二个问题,教师可给予提示: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具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病毒的大小能够容纳得下这些细胞结构吗?出示不同种类的病毒的结构图片,总结出病毒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师讲述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出示图片展示病毒的繁殖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较直观地展示出病毒的繁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出示电子显微镜下的各种病毒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提出问题:病毒多种多样,如何给它们分类?简单介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设计意图:了解病毒的分类。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出示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对病毒的利用的实例。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节病毒一、病毒的发现二、病毒的种类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3.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三、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四、病毒的繁殖:侵入到细胞内,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第三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种名必须赋予种恰如其分的鉴别特征。
数字、字母或其组合已经广泛用作种的形容词, 然而新指定的编号、字母或其组合不再单独作为 种的形容词。现存的数字或字母名称仍可以继续 保留。
当ICTV下属委员会不能肯定某一个新种的分类地 位,或不能将这一新种确定在已设定的属中时, 新种会作为暂定种(tentative species)
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
脊椎动物乃至人类中都能分离到病毒。
其中,从细菌、被子植物、节肢动物、脊椎动 物和人类中找到的病毒最多;
病毒(Virus)
噬菌体(Phage)
噬菌体(bacteriophage) 噬蓝绿藻体(cyanophage) 支原体噬菌体(mycohasmemaphage)
(type species)。
(六)种的规则
病毒种是指构成一个复制谱系(replicating lineage),占据一个特定小生境(ecological niche),具有多原则分类(polythetic class)特 性的病毒。
种名由少数几个有实际意义的词组成,但 不应该只是由宿主名加“virus”构成。
些属是否构成亚科)。
科名的词尾是“…viride”。
(四)亚科的规则
亚科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种。这一分类 阶元只在需要解决复杂分类阶元问题时使用。
亚科名的词尾是“…virinae”。
(五)属的规则
属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种。
属名的词尾是“…virus”。 一个承认的新属必须有一个同时被承认代表种
价阳离子后的稳定性。
⑦ 病毒抗原性质
包括病毒血清学性质 抗原的关系。
⑧ 流行病学特点
包括: 病毒天然的宿主范围 病毒在自然状态下的传播与媒介体的关系; 病毒的地理分布,致病机理,组织嗜亲性; 病毒引起的病理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病毒》是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用时1课时。

本节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病毒分布的广泛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密切。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小小观察家、小小分析家、小小辩论家等环节的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无法通过想象描述病毒的繁殖,因此,通过视频及动画的形式展示。

2019年底至今,人类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全球疫情,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病毒有关的疾病。

关注我国的科学发展,关注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由于病毒结构微小,学生对其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缺乏了解,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制作增强学生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同时,在介绍与人类的关系时,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看待问题。

[具体化的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标准相关陈述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说出病毒的结构特点;2.通过观看视频,描述病毒的繁殖过程;3.通过辩论比赛,描述病毒与人类的关系;4.通过制作病毒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5.通过辩论,认识病毒的两面性,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学PPT和视频,学生制作病毒模型。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合作一探究,问题一探究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讨论、提问式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即时化的学习评价设计]1通过观察回答,检验学习目标1达成情况;2通过描述病毒生活,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3通过辩论比赛,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药剂学第三章 形态与结构

药剂学第三章 形态与结构

63
五邻体
六邻体
64
四、复合对称壳体
20面体立体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
65
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
头部
尾管 尾鞘
基板
刺突 尾丝
66
65nm
head
95nm
neck
Phaga, bacterioohaga
tail(24环)
95nm
刺突tail pins 尾丝(tail fibers)
67
68
59
准等价结合构成二十面体三角形壳体
二十面三角体 并非严格几何学意义的20面体
60
61
62

核衣壳形成球状结构,壳粒排列成20面体对称型式,有20 个等边三角形构成l2个顶、20个面、30个棱的立体结构。 病毒颗粒顶角由5个相同的壳粒构成,称为五邻体 (penton),而三角形面由6个相同壳粒组成,称为六邻体 (hexon)。大多数球状病毒呈这种对称型,包括大多数 DNA病毒、反转录病毒及RNA病毒等。
38
病毒基因组分段的优点
a)降低包装压力; b)降低了造成断裂的可能性,提高编码能力。
病毒基因组分段的缺点
a)侵染效率低; b)容易产生变异; c)具有较高的重组率。
39
病毒核酸回顾

病毒核酸是病毒携带遗 传信息的遗传物质
病毒核酸存在形式多样 化:核酸类型(DNA、 RNA)、核酸形状(线 状、环状;单链、双 链)、基因组大小相差 悬殊、基因组复制方式
46
六、病毒其他组分


多胺类有机阳离子,包括丁二胺、亚精胺、精胺 等 一些金属阳离子 功能:与病毒的结构有关
47
48
第三节 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的对称性

第三节-病毒的复制

第三节-病毒的复制

随机碰撞而接触(静电引力或氢键)
可逆吸附,无特异性(非细胞颗粒也异性,不可逆吸附,启动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
病毒表面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的结合
10
病毒吸附蛋白
病毒表面上能够识别特异的宿主细胞受体的结构蛋白, 称为病毒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VAP)。
无包膜毒粒的VAP是核壳的组成部分 T偶数噬菌体的尾丝蛋白
有包膜病毒的VAP为包膜糖蛋白 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糖蛋白
11
细胞受体
病毒的细胞受体亦称病毒受体(virus receptor),是存在 于细胞表面上能被病毒吸附蛋白特异性地识别并与之 结合,使病毒侵入细胞和启动感染发生的细胞表面组 分。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聚糖、脂类或糖脂、糖蛋白。 细胞受体:本身就是细胞的功能性物质,为细胞正常 生长代谢所必需,而非病毒专一性的成分
2、病毒复制周期
自病毒吸附于细胞 开始,到产生成熟 子代病毒从感染细 胞释放到细胞外的 复制过程称为病毒 的复制周期
4
3、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 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
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 数分钟后,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噬
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髓)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
胞外。
24
三)、脱壳
病毒侵入细胞后,病毒的囊膜和衣壳去除而 病毒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脱壳(uncoating)。
脱壳是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 释放出病毒核酸的过程。脱壳是病毒基因组进行功 能表达所必需的感染事件。
病毒的毒粒消失,失去原有的感染性,进入潜伏期。 25
囊膜病毒脱壳包括脱囊膜和脱衣壳两个步骤,无囊

第三节 病毒的其他t特性

第三节   病毒的其他t特性

狂犬病毒包涵体
四 病毒的滤过特性
细小,能通过细菌滤器 从而把细菌跟病毒区分开来

五 噬菌体
1 概念 寄生于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及支 原体等微生物病毒 2 形态结构

3 与宿主菌的关系 引起细菌裂解,称为毒性噬菌体或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与细菌DNA一道复制,并传给后代, 不产生子代噬菌体 应用 种和型特异性 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 ,数目少,增殖速度 快,易于培养
2病毒中,正黏病毒诱生能力最强 DNA病毒中,痘病毒诱生能力最强 有的病毒诱生能力与病毒的毒力无关,甚至恰好相 反

3 分类 其化学性质不同分为α 、β 和γ 三类 α 主要由白细胞干扰素和其他多种细胞受病毒刺激 后产生 β 人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产生 γ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产生

4 稳定性 对热稳定,60℃不能灭活 ,对胰蛋白酶 和木瓜蛋白酶敏感 5 生物学活性 a抗病毒作用 b免疫调节作用 c抗肿瘤作用

二 病毒的血凝现象

血凝 许多病毒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鸡、豚鼠、 人等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出现血凝现象
三 病毒的包涵体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内形成一种用光学显 微镜可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态的“斑块”

六 病毒的抵抗力
一 物理因素:耐冷不耐热 二 化学 因素 :1 甘油 2 脂溶剂 破坏病毒囊膜使其灭活 3 PH 5-9 4 化学消毒药

第三节 病毒的其他特性
一 干扰现象和干扰素
1 概念:当两种病毒 感染同一种细胞时,一种病毒 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 2 原因 ①占据或破坏细胞受体 ②争夺酶系统、生物合成原料及场所 ③干扰素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最简单形式是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能识别出病毒,以及了解病毒与其它生物(包括人类)的关系。

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可以在病毒的利用和如何处理收集来的资料这部分教学中多费点功夫,让学生知道处理资料不是简单的剪贴,是有目的有主题的筛选资料的过程。

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的教学资源,组织好教材各个部分,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关系,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等问题。

本节教学是后续遗传物质的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基础。

二、课题: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病毒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能从病毒结构出发说明病毒的生活方式。

能从多侧面举例说明病毒与分类的关系以及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
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经历采用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形式,关注人类与病毒作斗争的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正确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增殖方式。

难点: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是如何完成增殖等生命活动的。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八、板书:
第三章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病毒的大小
2、病毒的结构
衣壳粒、衣壳、核心和核衣壳
3、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4、病毒的代谢特点——专一寄生生物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致病病毒
2、乙肝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防治
3、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防治
4、病毒的利用
生物杀虫剂
医疗
转基因技术中的载体和转导
九、评价:
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乙型肝炎病原体
B、噬菌体
C、艾滋病病原体
D、炭疽病病原体
2、乙肝病毒具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是()
A、5种和5种
B、5种和8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8种
3、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4、人和病毒斗争的历史
5、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
十、反思:
教学时介绍病毒结构时,学生对各种名词感到好奇,从作业看,或者不认为病毒是生物,或者认为病毒也有细胞结构,尤其无法理解病毒是专性寄生的代谢特点,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理解,但不能说明噬菌体必须进入细菌体内才能开始代谢,并且其代谢的方式为复制,不断地复制自身。

但学生不能据此说明噬菌体是专性寄生。

上课时应点明生物是多样的,从结构到代谢都是丰富多彩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有精巧复杂的结构,由于缺乏酶,因此其独立存在时不具代谢作用。

教学中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想。

08-05 介绍“乙肝”和“艾滋病”时发现学生更期待了解二种病会有什么症状表现,课后及时修改了课件,这节课更贴近生活讲解,学生比较爱听。

作业中针对烧伤病人治疗中是否切除患病部分有不少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切除,应该问一下为什么原因,了解一下学生考虑切除的原因再做评论,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引导。

我当时的感觉是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不全面,不能体会伤者的痛苦,问:如果我是头面部烧伤,你准备切那一部分?学生笑,表示理解我的观点,针对病情治疗而非摆脱治疗。

如何预防病毒性传染病,学生极少提及体育锻炼和加强卫生习惯,要注意,每一届学生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开展讨论,才能有针对地引导。

2011-10
病毒的生理特点"专性寄生"的含义有二:一是只营寄生生活,二是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体内,故一种病毒不会改变宿主.
要帮助学生归纳生物结构的不同层次,明确分子和细胞的区别。

20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