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歌声

合集下载

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逝的歌声 含解析

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逝的歌声 含解析

◎第15课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第17课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作者简介(一)背景链接《白发的期盼(节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已经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永不消逝的歌声》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于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

享年83岁。

作者以前访问过他,并于4月24日播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二)常识整理1.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采访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

采访内容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

采访问话应注意四个方面:(1)提问前要了解对方;(2)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3)问题要准确具体;(4)问题要简洁口语化。

2.广播稿广播稿是为广播需要而准备的文稿。

广播新闻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和简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稿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通俗口语化,明白易懂。

二是结构简洁明了。

受时间的限制,广播稿要注意干脆利索。

三是生动活泼。

写法、语言要富于变化,避免单调乏味;要侧重具体事例,少用抽象议论。

四是主题单一集中。

五是音调和谐,讲究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赡.养(shàn)(2)拎.着(līn)(3)空巢.(cháo) (4)惶.恐(huánɡ)(5)融洽.(qià) (6)脍.炙人口(kuài)(7)恪.守(kè) (8)镌.刻(juān)(9)病榻.(t à)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累⎩⎪⎨⎪⎧ 拖累.(l ěi )累.赘(l éi )劳累.(l èi ) (2)圈⎩⎪⎨⎪⎧花圈.(qu ān )圈.养(ju àn ) (3)着⎩⎪⎨⎪⎧ 执着.(zhu ó)着.急(zh áo )着.数(zh āo ) (4)埋⎩⎪⎨⎪⎧埋.没(m ái )埋.怨(m án ) 2.语境辨析法 (1)他对待工作绝不马虎,谈起线路管内设备的质量、病害频发处.(ch ù)所及处.(ch ǔ)理最佳方法,他如数家珍。

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简介

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简介

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简介一、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传达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留下永恒的印记。

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是指那些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仍能够持久存在,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音乐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经典的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并深入分析它们的特点、影响以及为何能够留存至今。

二、驰名世界的永不消逝的声音作品2.1 Beethoven的第九交响曲•音乐作品简介: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第九交响曲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由合唱和交响乐团演奏的作品,以其壮丽的音乐、深邃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的听众。

•特点和影响:1.奔放豪情:第九交响曲以其雄浑豪放的曲调令人难以忘怀。

其中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欢乐颂”更是成为了人类团结、和平与欢乐的象征。

2.革新性的结构: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首次引入了合唱部分,这是当时交响曲所未有的。

这一创新给予了作品更加宏伟的氛围,也推动了交响音乐的发展。

3.对后世音乐影响深远:第九交响曲不仅成为了贝多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许多音乐家受其启发,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类似气质和韵味的作品。

2.2 Mozart的《小夜曲》•音乐作品简介:《小夜曲》是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作品以其轻盈、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层次,至今仍风靡世界。

•特点和影响:1.简短而精巧:《小夜曲》以其简洁而精巧的结构赢得了广大乐迷的喜爱。

虽然曲子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其中的音乐变化丰富多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恢弘与温柔并存:尽管《小夜曲》整体上给人一种欢快轻松的感觉,但作品中也穿插了一些恢弘而庄重的乐章。

这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样,颇具感染力。

3.深入人心:《小夜曲》中的旋律通俗易懂,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使得它成为了许多人最早接触的经典音乐之一。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4.2.2 永不消逝的歌声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4.2.2 永不消逝的歌声 Word版含解析

永不消逝的歌声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罕.见(hǎn)干冽.(liè)给.养(gěi)脍炙..人口(kuài zhì)B.肥沃.(wò) 转.文(zhuàn)攀.谈(pān)不胫.而走(jìnɡ)C.瞌.睡(kē)恪.守(kè)岂.止(qǐ)厚积薄.发(báo)D.署.名(shǔ)敞.开(chǎnɡ)病榻.( tà ) 高耸.云天(sǒnɡ)解析:A项,“给”应读“jǐ”;B项,“转”应读“zhuǎn或zhuǎi”;C项,“薄”应读“bó”。

答案:D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崇尚佩戴遥远天暮低垂B.执着埋没震憾泥泞不堪C.质朴改编广泛融会贯通D.提练采集支撑恰如其分解析:A项,“暮”应为“幕”;B项,“憾”应为“撼”;D项,“练”应为“炼”。

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

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

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

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的,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

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

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

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

”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

永不消逝的歌声 【王洛宾】

永不消逝的歌声 【王洛宾】
永不消逝的歌声
王洛宾与三毛鸿雁传书 在三毛离开大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按捺不住兴奋心情的三毛和王洛宾 书信寄情,鸿雁传书。不到一个月,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的第一封来信:
亲爱的朋友,洛宾: 1990年4月27日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
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 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 已经老了。回来早了三天,见过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的相当无所谓,后来, 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 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我家中蒙着纱巾的灯, 跟你,都是一样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上海我 不去了,给我来信。9月再去看你。寄上照片四大张一小张,还有很多。每次 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说,我担心自己跑去你不 好安排。秋天一定见面。
(2)不解之缘: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3)情不自禁:__抑__制__不__住__自__己__的__感__情__。 (4)不胫而走:__没__有__腿__却__能__跑__,__形__容__传__布__迅__速__。
错点提醒 不是指东西丢了“不翼而飞”,不能写作“不径而走”。 (5)浑然一体:__融__合__成__为__一__个__整__体__,__形__容__完__整__不__可__分__。 (6)厚积薄发: 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二、基础积累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脍.炙.人口(
) 干冽.( ) 憧.憬.(
)
撒阿黛.( )
镌.刻( ) 风靡.( )
融.会贯通( ) 坎坷.( ) 哀婉.( )

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

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

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分析名曲,带来深刻思考《东方红》——带给我力量《歌剧魅影》——永不消逝的歌声总结收获,用心感受摘要:本文主要写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自己对于这门课的感受,对于音乐的感受以及自己在音乐欣赏上的进步和觉悟;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自己在课堂上对所聆听的部分音乐的简单分析和感受,然后针对于两部作品《东方红》、《梁祝》做了详细解析并详细谈了自己在欣赏着两部作品时的感受、触动、理解和收获;第三部分,主要是简单的总结自己对这门课的一个收获,自己对于音乐欣赏的理解—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关键字:音乐、魅力、感想、分析、收获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以前的自己对于音乐,就只是停留在对一首喜欢的歌去唱,自己觉得好听的曲子去听,很少懂得去理解音乐中隐藏的意义,也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聆听一些各国名曲,去了解它们的内涵,探究它们的意义,感受它们的情感。

选了《音乐基础与名曲欣赏》,老师就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一些名曲,例如:《东方红》、《梁祝》、《歌剧魅影》等。

每一首曲子都十分的经典,再次的聆听都会给我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感触,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音乐的魅力的确是无穷的,尤其是一些经典名曲。

所谓经典,所谓名曲,一定是经久不衰,得到许多人的认可,而且是百听不厌,越听越有味道的。

当老师把那些我们自认为听过无数次的老曲再次放给我们,跟我们讲解意义的同时,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没有厌倦,没有烦躁,而是心灵上一次从未有过的享受。

享受音乐,享受物质之外的精神与艺术。

分析名曲,带来深刻思考每首音乐都有它自己的背景,自己的情感,自己渴望带人们的不同的感受。

每一个乐曲,每一个表演都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其中我最喜欢或者说给我带来最深刻的思考和感受的是《东方红》、《歌剧魅影》。

《东方红》——带给我力量《东方红》是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歌舞剧,1965年被搬上银幕。

音乐、舞蹈工作人员共三千多人联合创作演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精编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精编教案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 阅读广播稿文本,了解王洛宾的艺术人生,复述王洛宾的故事,理解王洛宾创作的一首首民歌与其艺术创作经历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这篇广播稿的构思特点与表达特点。

3. 课堂教学中播放节目录音让学生倾听,通过倾听来捕捉声音文本的信息,通过倾听来概括声音文本的内容,通过倾听来感受声音文本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作品简介《永不消逝的歌声》选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奖作品选》。

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时段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中播出,由著名播音艺术家雅坤主播,这个节目也曾获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

主创人简介雅坤,原名佟雅坤,辽宁沈阳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雅坤老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今晚八点半》的第一任节目主持人,也是全国第一、二届“金话筒”奖金奖的得主。

代表作品有《东方神话——从哑女到神童》《祖国不会忘记》《边关军魂》《太阳之歌》《上下五千年》《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等。

她主播的节目,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炉,可听性强,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演播的音乐专题节目《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获得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主持的《今晚八点半》春节特别节目《春灯乐》,获第二届中国主持作品奖一等奖。

王洛宾简介王洛宾(1913—1996),汉族人,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籍贯北京。

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60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18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3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3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词义辨析 (1)消逝· 消失 辨析同: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 渐减少以至没有。 异:“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则侧重 过程,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应用①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 ②火车的隆隆声渐渐消逝了。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王洛宾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哪些精神? 提示:从求学经历、人生转折、创作原则和人生价值等方面介绍的; 从中可以看出其执着音乐、自甘寂寞、淡泊名利、善于创造的精神。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王洛宾为什么被称为“西部歌王”? 提示:长期生活在西部;创造的歌曲多是通过对西部民歌的筛选、 提 炼而编写成的。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脍 炙人口(kuài) .
倾 注(qīng) . 支撑 (chēng) 憧 憬(chōng) . . 镌 刻(juà n) 风靡 (mǐ) . .
干冽 (liè) . 不胫 而走(jì ng) .
(2)多音字 花圈(������������ā������) 曲调(������ǔ) 圈 曲 圈养(������������à������) 弯曲(������ū) 2.字形辨认 幕(天幕) 灸(针灸) 慕(羡慕) 炙(脍炙人口) 暮(日暮)
问题导学
自主探究
技法导析
文本图解
写作积累
探究王洛宾的歌“永不消逝”的原因。 提示:观点一:王洛宾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 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观点二:王洛宾将自己深深植根于民歌这块肥沃的土壤,他的歌来 源于人民,也将永远属于人民。 观点三:“永不消逝”的歌声,是对王洛宾永恒的纪念,他的歌将一代 一代传唱下去。 我的观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 1 000 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他 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 评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 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 坂城的姑娘》 《阿拉木汗》 《掀起你的盖头来》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玛 依拉》 《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为表彰他为 20 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于 1994 年 7 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罕 见 . 干冽 . 攀 谈 . 恪 守 . 憧憬 .. 病榻 . 给 予 . 给 给 养 . 读音 hǎn liè pān kè chōnɡ jǐnɡ tà gěi jǐ 加点字 脍炙 人口 .. 肥沃 . 瞌 睡 . 看 守 . 敞 开 . 流畅 . 旋 律 . 旋 旋 风 . 读音 kuà i zhì wò kē kān chǎnɡ chà nɡ xuá n xuà 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不解之缘: 不可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2)脍炙人口: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3)情不自禁: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不胫而走: 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 :小腿。 (5)浑然一体: 浑然 :形容完整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形 容完整,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6)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7)厚积薄发: 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8)高耸云天: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永不消逝的声音朗诵稿创作理念

永不消逝的声音朗诵稿创作理念

永不消逝的声音朗诵稿创作理念《永不消逝的声音》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朗诵稿创作。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音乐的力量,让声音变得永恒,留下永不消逝的印记。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能够穿透时空的界限,感动人的灵魂,打破语言的障碍,传递情感与思想。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然而,音乐如同风一样,稍纵即逝。

当音符离开演奏者的指尖,当歌声远离乐手的喉间,它们将逝去,只留下一丝的回声。

这些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击打在我们心中碎裂,然后消失。

我们的创作理念是抓住这些瞬间,捕捉住音乐的精华,并通过朗诵的方式将它们永远珍藏。

在这里,我们会用声音将乐谱重新唤起,让经典的旋律在每一个字句中绽放。

我们会用声线将音符串联,让和声在每一个音节中轻声荡漾。

我们会用语调将音乐情感化作言语,让每一个字词都充满激情。

我们相信,一段动听的音乐与美妙的朗诵可以相互交融,互相衬托,在彼此的烘托下,能够勾起听众心中的共鸣与感动。

正是这种交织,才能使声音越发生动、动人心魄。

我们还希望通过《永不消逝的声音》这部作品,向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歌手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他们用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现在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流传,没有消失。

我们要借助这部作品,为他们在音乐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做一次独特的致敬。

最后,我们希望《永不消逝的声音》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心灵的触动。

希望它能够带给每个听众美好的音乐体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也希望这些声音能够永远在心中存在,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与感动。

仿写背影《流淌在心中的歌》作文

仿写背影《流淌在心中的歌》作文

仿写背影《流淌在心中的歌》作文示例文章篇一:《流淌在心中的歌》“啦啦啦,啦啦啦……”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我的心就像被春风轻轻拂过,泛起层层温暖的涟漪。

这旋律,就像一首流淌在我心中的歌,永远也不会消逝。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

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我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在花丛中跑来跑去,爸爸妈妈则在后面笑着看着我。

“哎呀!”我突然叫了一声,脚下一滑,摔倒在地。

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宝贝,怎么啦?”妈妈急忙跑过来,一脸的关切和焦急。

“疼……”我带着哭腔说道。

爸爸也快步走了过来,弯下腰,轻轻地查看我的伤口,说:“别怕,孩子,只是擦破了点皮,很快就会好的。

”妈妈小心地扶起我,说:“来,妈妈带你去那边的长椅上坐一会儿。

”我一瘸一拐地跟着妈妈走到长椅旁坐下。

妈妈从包里拿出纸巾,轻轻地擦拭着我伤口周围的泥土。

爸爸则在一旁安慰我:“男子汉要勇敢,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对吧?”我看着爸爸妈妈紧张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好像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那歌声是那么动听,仿佛在告诉我,只要勇敢面对,困难总会过去。

“爸爸妈妈,我感觉没那么疼了。

”我抬起头说道。

“那就好,宝贝。

”妈妈微笑着摸了摸我的头。

那一刻,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柔和。

那首歌,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心中,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那首歌就会在我心中响起。

它就像爸爸妈妈的爱,一直陪伴着我,鼓励着我勇敢前行。

这不就像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吗?不就像在寒冷冬日里给我们带来温暖的炉火吗?它是我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歌,是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的源泉!示例文章篇二:《流淌在心中的歌》“啦啦啦,啦啦啦……”每当这欢快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我的心就像被春风拂过,暖暖的,柔柔的。

《永不消逝的歌声》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

《永不消逝的歌声》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

永不消逝的歌声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广播文稿的特点2:学习如何书写广播文稿3:掌握广播文稿的中心内容教学重点:1:通过倾听广播获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内容2:感受优秀广播文稿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课前先让学生熟悉背景材料,将主人公的作品与个人经历联系起来概括信息要点学情分析:结合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评价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及其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中国56个名族,各有自己不同特点的民歌,然而能将民歌与自己的事业挂起钩来的音乐家全国不多,今天咱们通过几首歌曲了解一位,就是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从他的歌曲入手,理解什么样的歌声才能永不消逝。

二:研读文稿首先请学生小组先后讲解几首歌曲的由来学生甲:歌曲《眼泪花儿》学生乙:歌曲《达坂城的姑娘》学生丙:歌曲《阿拉木汗》《撒阿黛》《高高的白杨》等学生丁: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概括信息接下来学生分别评说每首歌曲对王洛宾的一生有何影响一女生:学生甲提到的这首宁夏花儿的歌曲可以说是把王洛宾的心留在了中国西北大地的关键的一首民歌。

一男生:学生乙提到的这首新疆民歌可以说是王洛宾创作的开始,从此将中国民歌一步步传承下去。

二男生:学生丙提到的这几首歌曲可以说是对王洛宾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使他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而动人。

二女生:学生丁提到的这首歌曲最能表达王洛宾音乐作品的成就,同时也将中国民歌唱到世界各地。

四:文本拓展现在开始探究王洛宾的从艺之路越走越宽广的原因(从文中加以提炼):1.作出了正确的选择;2.认真研究不断学习;3.在坎坷路上不怕打击,越挫越勇;4.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等等。

五:课后思考练习:永不消逝的歌声给王洛宾带来什么样的荣耀?六:小结:王洛宾离开他曾经熟悉的草原21年了,这个曾经被埋没了半个世纪的名字今后会被牧民时刻想起,而他的歌声已传唱至中华大地及世界各国人们的心中,永不消逝。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4课时训练:专题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版含解析语文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4课时训练:专题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版含解析语文

专题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课时跟踪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2021·泰兴高一期末)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________;在中|国忍辱含垢,________ ,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所以西人来华传教,别的犹可,假设是白种人要教黄种人忍耐和平无抵抗,这简直是太不自量而发热昏了.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________天理.A.过犹不及唾面自干等于B.物极必反卑躬屈膝接近C.物极必反唾面自干接近D.过犹不及卑躬屈膝等于解析: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适宜的;物极必反:事物开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语境没有表现向相反方向转化.唾面自干:形容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对抗;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后者与 "忍耐〞无关.最||后一空前面有 "几乎〞,故不能用接近.文段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国民性? .答案:A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效劳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也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措施.____________如果公众提出的意见很多,并且有一定道理,也不排除对原方案作较大的修改,甚至||推翻听证方案.公开说 "方案往往不会做特别大的修改〞,那么等同于宣布拒绝||民意.A.无论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政府制定价格时都应该考虑.B.只要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C.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有一局部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D.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很少,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全部吸取.解析:语段的主题是说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这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重要措施,因此横线上的句子应侧重对听证会正确意见的吸取,应选B .答案:B3.(2021·义乌高一期末)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局部国企中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的现象将会阻碍延迟退休展开的气氛,因此,应开展与延迟退休相应的制度改革.B.魏那么西事件在经过众多媒体|报道引发强烈关注后,相关部门调查认为百度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容易误导网民,必须立即整改.C.谁都不喜欢雾霾,谁都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驱逐雾霾,可是当红色预警发布时,为何很多人仍要违反车辆限行等相关规定呢?D.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要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依法稳妥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蔓延势头.解析:A项,"阻碍〞与 "气氛〞搭配不当.B项,中途易辙,"魏那么西事件〞无谓语,而又以 "相关部门〞为主语重新说了一句话.D项,成分残缺,应在 "做好〞后面加上 "打击〞.答案:C4.汉民族古诗文中常以 "梅、兰、竹、菊〞为 "四君子〞,一那么花朵色淡香清,二那么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君子的象征.以下诗句不在四君子之列的一项为哪一项()A.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B.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C.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D.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风来解析:B.海棠,A.菊花,C.兰花,D.竹.答案:B5.以下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A.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洁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B.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D.一笔而下,假设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解析:虽有 "像〞,但无比喻手法.答案:A二、阅读鉴赏(2021·常熟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6~8题.静寒之境朱良志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方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剧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气氛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 ,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气氛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那么,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 "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飘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 "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参加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 ,有删改) 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答案:首||先,提出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的看法;然后,阐释了 "宁静〞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举中|国化的例子来证明 "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7.作者在第④段中引用了文嘉的题画诗,有什么作用?答案:题画诗表现出了静寂冷寒天地中的生机(或 "静寒为盎然的生机提供了一个背景〞);证明了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气氛中展现生命的跃迁〞的观点;运用例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说服力.8.中|国艺术为什么追求静寒境界?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因为静寒之境表达了中|国人的社会思想和审美追求(文化追求);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心境,中|国画家喜欢用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因为以静观动,动静相宜,是中|国艺术的通那么;因为中|国艺术要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呈现山水面貌的原样.。

《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

《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

【跨学科活动课题】《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是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抗战歌曲为小切口,再现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的历史史实,日本不断扩大对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人民上下纷纷联合起来,用抗战歌曲的传唱,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本节活动课依据202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将历史与音乐进行结合,通过这些历史史实和抗战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以史为鉴,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多有所接触,且主要来自于影视,但学生对于日军全面侵华的认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深刻认识日本灭亡中国的目的。

另外,本课是一篇很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学生学起来感兴趣,且又会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但,由于时代不同,学生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经典红歌学生相对陌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学唱抗战歌曲的意义。

【教学目标】1.学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1931-1945年抗战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感受音乐旋律传递的历史信息,加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2.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升学生史料史证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从艺术的角度了解历史、解析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家国情怀。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抗战歌曲难点;理解抗战歌曲的时代背景;用葫芦丝演绎抗战歌曲【教材过程】(1)导入新课每一年的9月18号早晨,总会想起防空警报,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抗日战争历时14年,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它是中国人民誓死抗击日本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抗日烽火的时代,聆听抗日战歌,重温抗战历史。

描写秋蝉的句子短句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秋蝉的句子短句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秋蝉的句子短句唯美(精选100名句)秋蝉是秋天的代表,它们那独特而悠扬的鸣叫声让人心生留恋。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同描绘秋蝉的柔美景象,创作出优美的句子和短句,将秋天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1. 清秋徐徐,秋蝉声声,如丝般细腻的乐章啊。

2. 鸣蝉声,如沐在金秋的缕缕温暖阳光中。

3. 秋蝉的鸣叫声,如一场美妙的舞曲,引领着秋天的旋律。

4. 在秋风的吹拂下,秋蝉在枝头跳跃,似乎诉说着什么。

5. 秋蝉的声音悠扬而又哀婉,如同一首动人的诗歌。

6. 秋蝉的歌声,透露出一丝离别的忧伤,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执着。

7. 秋蝉的鸣叫声,如同一弯盛开的月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

8. 秋蝉的声音传来,如同悄悄围绕耳畔的琉璃珠帘。

9. 秋蝉的鸣叫声,像一束永不消逝的光芒,烙印在我心底。

10. 秋蝉在枝头低吟,诉说着季节的轮回和岁月的流转。

11. 秋天的蝉鸣声,是大自然回馈给人类的一份浓郁的诗集。

12. 如果时间也有声音,那么它一定像秋蝉的婉转鸣叫声一样。

13. 秋蝉的声音,让我的心灵轻盈起舞,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14. 深秋的凉意吹拂着,却找不到任何能和秋蝉的声音媲美的旋律。

15. 秋蝉的声音像天使的叹息,在秋天的树林中回响。

16. 秋天的蝉鸣声,将生命的热情悄然传递,浸润着大地的每一寸土壤。

17. 秋蝉的鸣叫声,如同时间的波纹,在秋日的田野中荡漾。

18. 当秋天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蝉鸣声就像一曲优美的交响乐。

19. 秋蝉在树枝上安静地等待,然后用鸣叫向大地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20. 秋蝉的歌声既是夏天的告别,也是秋天的迎接。

21. 秋蝉的鸣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与大自然对话,传递着思绪的交响。

22. 秋蝉的鸣叫声,像一颗颗温暖直达心底的星星。

23. 秋蝉的鸣叫声在秋风中沉淀,成为了季节的印记。

24. 秋蝉的声音如此清晰,仿佛大自然的指引,引导我们走向美丽的秋天。

25. 秋蝉的吟唱声,如溪水般清澈,如林间的花香,回荡在空气中。

《永不消逝的歌声》 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 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通过学习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革命歌曲的定义和分类2. 革命歌曲的代表作品及作者3. 革命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革命歌曲的代表作品、艺术特点和价值。

2. 教学难点:革命歌曲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背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革命歌曲的定义、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示范法:演唱革命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革命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4. 实践法:组织学生演唱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革命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革命歌曲的定义、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3. 示范:演唱革命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革命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5.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革命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

6. 实践:分组演唱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革命歌曲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点。

8.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革命歌曲的信息,加深对革命歌曲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至少一首革命歌曲。

2. 学生能理解革命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学生能认识到革命歌曲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革命歌曲精选曲谱。

2. 革命歌曲相关的历史资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革命歌曲的定义、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第二课时:演唱革命歌曲,分析革命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3. 第三课时:讨论革命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

4. 第四课时:分组演唱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永远的歌声600字作文

永远的歌声600字作文

永远的歌声600字作文导读:【篇一:永远的歌声】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有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让他们名垂青史,千古不朽。

正气歌你,在南宋风雨飘零的时候,毅然起身抗元,虽是一介书生,却并不死读书。

起兵四年,终遭失败。

当你在零丁洋里被元将俘虏,叛将劝你投降时,被你拒绝了。

你以一身凛然正气走上了断头台,为后世留下了千古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你的决心,更是你对南宋的一个千古承诺,这个承诺,流芳百世,成为千古绝唱。

你,就是文天祥,南宋的最后一个丞相。

浪漫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即使诗仙,亦是酒仙。

在民间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传说。

但李白个人,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无数首诗,却都是用来赞美祖国的大好山河。

他仕途遭遇坎坷时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这就是李白,一个个性鲜明,无拘无束的李白。

忧国歌你从战乱中走来,忧伤是你的风采,你用手上的一支笔,解释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莫大的痛苦让人刻骨铭心。

那个时候,你是一个标志。

无论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还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都生科的反映了你的思想,忧国忧民。

你是诗圣,有着爱民的情怀。

气吞山河的他们,能以自己的情怀,为后人留下了自己的乐篇,也在无情的时间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任由后人去评价。

而这些流传千古的乐篇,将永远流传下去。

【篇二:永远的歌声】打开历史的画卷,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有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让他们名垂青史,千古不朽。

悠然采菊东篱下苍翠巍峨的高山下,清澈见底的溪水边,一间茅草屋,五棵大柳树。

屋前繁花似锦,屋后绿草如茵。

你提着酒瓶,面对着菊花,背对着夕阳,伴随着小鸟的鸣叫,正在投入地吟唱着你的心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潜啊!你可知道,你这种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远的歌声啊!举世皆浊我独清乌云密布的天空下,汹涌澎湃的泪罗江畔,一个孤独的背影默默伫立着、凝望着。

追寻永不消逝的育才歌声

追寻永不消逝的育才歌声
赛跑 , 有一 夜他 梦见 谷 子 在仓 里 叫 , 出了 “ 喊 为什 么
以往 , 我们唱着老校歌《 首脑相长歌》 陶行知 (
词 , 绿汀 曲 ) 在 “ 贺 , 手脑 双挥 ” 中理 解 运用 , “ 学 在 教
做 合一 ” 中探索 提高 ; 今 , 才学 子 又 唱着 新 校 歌 而 育
品 。指挥演 出了中外 作 曲家 的近 百部交 响乐 等作 品。指挥 演出 了古典 , 浪漫派作 曲家及 中国作 曲家 的交 响乐 、 歌剧 、 舞 剧 、 唱等近百部件品 。在近 6 的音乐 教学生涯 中 , 合 0年 培养
了邵恩 , 翁维智 , 卞祖 善 , 郑健 , 丁 , 曹 林应 荣 , 宗伯 , 李其 芳 ,

陈贻鑫( 96~) 湖北 武汉人 , 12 , 指挥 家 、 音乐 教育家 , 中
央音 乐 学 院 教 授 , 国 陶 知 行 研 究 会 副 会 长 。 13 中 9 9年 l 0
月, 由战时儿童保育院选送到育才学校音乐组学 习。15 9 8—
8 ・ 0
18 90年任 天津歌剧 院首席指挥 。18 94年 由文 化部派往 智利 担任 2 6届 国际 歌唱节 评 委。19 9 2年应邀 赴美 国南加州 大
把我 们关在 这 里? 给奸 商 居 奇 … …? 醒来 后 , 立 ” 他
《 我爱育才 , 我爱 中华》 龚 思雪词 , ( 陈贻 鑫曲) 在 , “ 生活教育 ” 中学 习创 造 , “ 在 爱满天下 ” 中快 乐成 长。让育才歌声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走向更美好 的

即写下这首小诗 , 题为《 谷子在仓 里叫》 并在育才 ,
花 》 钢琴 曲《 花鼓 》 、 小 。 14 音乐 组 迁 到上 海 后 , 迎 接 上 海 解 放 , 99年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写出监狱大院里 白杨树的茁壮、顽强,又暗示出度过了坎坷狱中 生活后的王洛宾会以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迎接生活。
6.你如何理解“我只是一个传歌者”?
【提示】“传”即传播、传递,表现了王洛宾没有 将他改编创作的歌曲视为己有,表现了他的胸怀的 宽广和淡泊名利。在他看来,好听的民歌不是属于 他专有,是属于大家的。
形容传布迅速。
浑然一体:
形容完整,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 绘画,布置匀整,结构严谨。
融会贯通: 形容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 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厚积薄发:
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1.
题目“永不消逝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
【提示】作者以“歌曲”为线索穿起了王洛宾的一生, “永不消逝”表达了对王洛宾在民歌领域贡献的高度 赞扬和永恒纪念。
2.是什么促使王洛宾改变了最初的梦想 ? 【提示】在被困的马车店里,“五朵梅”演唱的花 儿《眼泪花儿》打动了王洛宾的心,让他将梦想根 植于民歌这块肥沃的土壤。
3. 详细交代《达阪城的姑娘》这首民歌的产生有 什么作用?
【提示】是对前面“他像小学生一样,拜草原的牧 人和终年奔走在大漠的“赶脚人”为师,搜集、整 理、改编在西北大地广泛流传的“花儿”和新疆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民歌 ”的具体阐释;不胫而走 的歌曲更是对他搜集、改编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 表现了他在民歌方面的突出才能。
王洛宾的去世 永 不 消 逝 的 歌 声
志向的转变
搜集改编民歌 取得的成就与贡献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 一段散文,限60字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 词,注意押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不消逝的歌声
有这么一首歌,它传唱于世界各地,让听者心灵 澄澈,如闻天籁。一起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歌。
这么美的音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它的作者又是谁? 走进文本,走近“西部歌王”王洛宾。
1.通过欣赏音乐了解王洛宾的生平。(重点)
2.感受王洛宾为音乐奉献终身的伟大情怀。(难 点)
雅坤原名佟雅坤。1942年生。
7.“王洛宾就像一棵常青藤,他用碧绿的树叶, 编织着一首首鲜活而又满含生机的歌。”说说这句 话的作用。
【提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热情地赞美了王 洛宾旺盛的创作能力和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
8.王洛宾的歌“永不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王洛宾将自己真正 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 最美的心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
1.注字音
干冽 ( ) 泥泞 (nìng )肥沃 ( ) liè wò 瞌睡 ( )戈壁滩 ( ) 达坂城 ( ) gē 恪守 ( kē ) 昭示( )憧憬( ) bǎ n
kè zhāo chōng jǐng
2.释词语 脍炙人口: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纷纷扬扬: (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乱。 不解之缘: 不胫而走: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4.插入王洛宾两次入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提示】起衬托作用。两次入狱,让王洛宾在铁 窗里度过了漫长的19年,“但他始终没有失去音乐 ”“正是他的歌,支撑着一个不屈的灵魂,走过 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坎坷”,写出了音乐对王洛宾 的重要性及王洛宾对音乐的执着与坚守。
5.“蓝天白云下,它们那结实、挺拔的躯干,正昭示着 生命力的顽强。”一段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仿用句式的能力。 (1)扩展后的语段,需包含“我”面对“天空”的 内心独白和情感抒发,需体现想象中的“我”与 “天空”对话交流的情境,需做到想象合理,语言 优美,诗意氤氲。(2)需选择与“水”相近的自然 事物做话题,恰当设喻,用两个分句构成对比,且 尾字押韵。
答案(示例):(1)仰望天空,目光穿越而行,我似乎 生出羽翼,在月明风清里飞舞。活着就幸福。我 与天空沉默着,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2)生命如风,有时轻柔,有时豪迈。
搜集王洛宾创作的歌曲,选两三首你喜欢的歌 曲,为它配上乐评。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 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 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
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节目主 持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 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 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背景介绍】
1987年至1998年,雅坤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名牌综艺节目《今晚八点半》的主持人,她演播 的音乐专题节目《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 家王洛宾》,获得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