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3.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 癌的发病率。
风险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怀孕有助于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怀孕次数越多,患这种癌 的风险越小。
2.相关检查
结合B超、宫腔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及MRI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绝经后出血或围绝经期出血,因此需与其他引起阴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功血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特点,与子宫内膜癌症状相同,因此对于此类患者, 即使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亦应行分段诊刮病理学检查排除内膜癌变方可对症治疗。对于存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 年轻女性,特别是合并不孕、月经稀发或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亦应谨慎,如B超子宫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亦应 行分段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意味着怀孕后期较高的孕酮水平,以及未足月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的某些生理变化, 都可能有助降低她们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韦布表示,有必要对这项研究反映出的保护效应做进一步探究,从中甄别出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键因素, 助力攻克这一癌症。
谢谢观看
1.手术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 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于低危组(Ia期, G1-2)的患者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尚有争议,支持者认为术前、术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且术中 冰冻对肌层浸润判断也可能有误差;反对者认为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行淋巴结清扫可以避免更多手术并发 症。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来完成。对II期患者,术式应为改良子宫广泛切除(子宫颈癌子宫切除术II类术 式),应行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复发因素再选择放疗。III期或IV期亦应尽量缩瘤, 为术后放化疗创造条件。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经手术-病理分期 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年纪较大,且有较多 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对于具体患者需要详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 给予个体化治疗。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表型和临床特征,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合 作,以加速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进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有关。
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肿 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深浅等特 征,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细 胞表面的抗原标志物,有助于鉴别肿 瘤的类型和来源。
分期与分级
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划分的,通常采用国际妇产 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内分泌失调
遗传因素
长期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以及雌激素水平 过高,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与遗传有关。
炎症与感染
其他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糜烂、宫颈息肉 等慢性宫颈炎,以及阴道滴虫、真菌等感 染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子宫内膜癌 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目录
• 子宫内膜癌概述 •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护理 • 子宫内膜癌的科研进展
01 子宫内膜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 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 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可 分为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 等。
放疗与化疗
放疗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
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晚期 或局部复发的患者。
7年制子宫内膜癌
思考题: 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目的要求: 1、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情况和高危因素。 2、熟悉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 3、掌握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和治疗原则。
3、药物治疗 ① 孕激素治疗 晚期或复发者,不能手术切除 或年轻、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以高效、 大剂量、长期应用为宜。 己酸孕酮 500mg im 2次/周× 10~12周 甲羟孕酮 150mg /d (po);or 500mg im 1次/周 甲地孕酮 160mg /d (po) ② 抗雌激素治疗 适应症同孕激素治疗相同。 他莫昔芬(TAM ,三苯氧胺) 20--40mg /d ③ 抗雌激素 十 孕激素
2.放射治疗 有效方法之一。 1)术前放疗 常用于高龄、过度肥胖、有内科合并症或宫 颈大癌灶患者。可缩小癌灶,创造手术条件或消 除隐匿的转移灶,降低术中癌肿播散的危险,预 防复发,提高生存率。 Ⅱ~ Ⅲ期患者。腔内放疗结束后1-2周内手术。 体外照射结束后4周后手术.
2)术后放疗 用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灶、盆腔及阴道残留或 可疑转移区,减少术后复发。 优点:根据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明确癌变范 围及高危因素;确定放疗种类、范围及部位;消 灭残留癌灶。 Ⅰ期患者腹水癌细胞(+)或深肌层浸润; 淋巴结可疑或已有转移。 3)单纯放疗: 高龄或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 Ⅲ、Ⅳ期患者不宜手术者。
• (三)对症护理 • 病人疼痛时帮助病人摆体位 • (四)用药护理 • 1、孕激素治疗 对晚期或复发病人, 癌灶太大不能手术切除,年轻有生育要 求者 可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2、抗雌激素治疗 他莫昔芬 3、化疗 晚期不能做手术 或治疗后复 发者 4、放疗
六、健康指导
1、预防措施 大力宣传定期进行防癌筛查的 重要性(1)中年妇女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 (2)严格掌握雌激素的指针,用药 期间注意监护、随访 (3)督促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不 规则阴道流血者,进行必要检查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1.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体内膜上皮,又称宫体癌,主要为腺癌,是仅次于子宫颈癌的女性生殖道肿瘤。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
其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体内长期受高雌激素影响相关,另外,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病相关。
也有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2.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但因其他疾病也可以有阴道出血,所以仅依据阴道出血,不能确定是否有子宫内膜癌。
可以经过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也可以进行血肿瘤标记物CA125检查。
最后确诊须根据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的结果确诊。
本病应与可以引起阴道出血的其他疾病鉴别,如更年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等鉴别。
3.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主要是阴道流血,常在绝经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血量一般不多。
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
另外可以有阴道排液,早期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白带。
晚期合并感染为脓性或脓血性排液,伴恶臭。
晚期可以出现疼痛症状,多为癌肿扩散压迫神经时可引起疼痛。
4.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与放疗、或化疗结合。
早期的未生育的年轻女性还可以行保守治疗,以保留生育宫能。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要根据医生的意见而行。
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异常的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的出血。
2. 体格检查:妇科检查中可以触及子宫肿块或异常。
3. 影像学检查:包括经阴道超声、腹部B超或MRI等。
4. 组织学检查:通过子宫内膜组织活检或手术获得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5. 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学检查:通过宫颈管刮片或子宫内膜活检后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
综合上述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来作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最有力依据。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概述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概述1 、子宫内膜癌的肉眼表现子宫内膜癌多来自子宫体的底部和宫角附近, 后壁比前壁多见。
生长方式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性生长。
局灶型多为单个的结节、斑块、息肉或外生的乳头突向宫腔内, 表面可见糜烂或溃疡, 其下为灰白、质硬的肿瘤, 可以或浅或深地侵犯下面的肌层。
早期病变可因刮宫使病灶消失, 对切除的子宫标本应注意宫角处寻找病变和取材。
晚期病例肿瘤可穿透浆膜或向下扩展到宫颈管。
肿瘤也可以表现为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而无明显的肿瘤结节, 瘤组织灰白、质脆、缺少光泽,常伴有出血、坏死和溃疡。
2、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不是单一的肿瘤,它是由生物学和组织学各异的一组肿瘤细胞组成,包括了不同的亚型,每一亚型都具有其独特的病理学表现以及不同的生物学行为。
因此,准确的分型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至关重要,临床医师将依据病理组织学类型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并且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然而,不同教科书所给出的子宫内膜癌的分类并不相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第4版WHO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所给出的子宫内膜癌的分类方案(表1-1)(Kurma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新版WHO分类在子宫体肿瘤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子宫上皮性肿瘤及子宫间质肿瘤中。
表1-1 子宫内膜癌分类(WHO,2014)类型 ICD-10编码子宫内膜样腺癌 8380/3伴鳞状分化型8570/3绒毛腺型8262/3分泌型8382/2绒毛细胞型8383/3黏液腺癌8480/3浆液性腺癌8441/3透明细胞腺癌8310/3混合性腺癌8323/3鳞状细胞癌8070/3移行细胞癌8120/3小细胞癌8041/3未分化癌8020/32.1子宫内膜增生分类:将以前的分为四类简化为两类,同时将非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AH)与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endemetrioi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并列,见表1。
子宫内膜癌p53突变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p53突变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 病理学检查:子宫内膜癌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包括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活检等。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是否有转移等情况,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4. 血清肿瘤标志物: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如CA125、CEA等,但血清肿瘤标志物不是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对于p53突变,它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基因突变类型,但并不是子宫内膜
癌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p53突变可以出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因此不能仅凭p53突变诊断子宫内膜癌。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而p53突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子宫内膜癌
2
2019
-
病因
Etiology
子宫内膜癌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关: 1.Estrogens与雌激素的关系:长期刺激关系。 1). Endogenous Estrogens内源性激素 Ovaries卵巢、 Adrenal glands肾上腺。 内膜癌常与无排卵性功血,pcos(无排卵)功能性卵巢 瘤(分泌雌激素)等合并存在。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 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可能导致癌的发生。 。
23
2019
-
治疗
4. 激素疗法
Progesferone 对晚期、发展癌不能手术,或年轻者
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也应用此疗法。
机理: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延缓DNA和RNA复制,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4
2019
-
治疗
5. 抗雌激素疗法: Antiestrogen therapy or Anfitumor chemotherayp tamoxifen TMX 有促使孕激素水平升高的作用,再用孕激素可 望提高疗效。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多年来众说纷纭,各
执己见,以1968年国际抗癌协会和1970年国际妇 产科联盟的两种分期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有不少 相似之处,也各有其长短。
12
2019
-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
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老
年妇女的肿瘤,一般认为,内膜癌好发年龄比子 宫颈癌推迟10年。也就是绝经后妇女多见,平均 年龄在55岁上下,(福州妇幼保健院50~60岁, 18%,北京协和50~64岁,58%)。那么早期无症 状,一旦出现则表现为:
15
2019
-
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1)
切口的护理:
1.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如
有渗血,告知医生,及时更换。 2.如伤口有红肿,遵医嘱予以红外 线照射,同时每日更换敷料。 3.若术后体温持续偏高,切口局部 红肿,发热,疼痛,应遵医嘱给予 抗炎治疗,同时每日监测6次体温。 4.观察阴道有无流血留液。
留置导产、 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 表现为不排卵,而 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 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 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八、卵巢肿瘤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 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 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疼痛的护理:
1.伤口疼痛,首先用调整体位,肢体位置等,必要
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2.合理的正确使用镇痛泵。 3.避免感冒咳嗽,若咳嗽应将手撑开按压伤口,以 减轻振动造成伤口疼痛,并减少发生伤口裂开而并 发出血或致再次施术。 4.排尿痛,就是患者拔出尿管后,极大部分患者不 会由此症状,少部分可能排尿时小腹部放射性疼痛, 可能是手术引起的,因为子宫与膀胱相邻,则切除 子宫是与膀胱分离,可能稍稍有擦伤,数日后自行 好转,平素多喝开水,自觉排尿时立即排尽,不要 憋尿时间太长,如排尿时尿道口疼痛,有可能是泌 尿道感染,轻者每天多喝白开水就行,严重者遵医 嘱予以抗炎治疗。
体征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 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肿 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 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 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 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 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 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 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 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 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子宫内膜癌
.
5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为良性病变,绝大部分预后 好,仅有少部分可在10 年左右发展为癌 单纯增生 随访15年1%可发展为癌
80%病变可自然消退 复合增生 随访13年,3%可发展为癌,
83% 消退,经孕激素治疗85% 可逆转
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分级与癌: 轻-15%;中-24%;重-45% 对孕激素治疗反应
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23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rcinoma
子宫内膜粘液腺癌
Mucinous carcinoma
.
24
子宫内膜癌分期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FIGO,1971) (Clinical staging) 用于单纯放疗/术前 15%-20%不能准确符合真实分期。
.
39
手术分期(Stating laparouomy)
开腹、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 对子宫外可疑播散处活检(冰冻检查)
单用雌激素一年,20%子宫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以腺体病变为主、伴有少量间质病变,少 数可以发展成癌。其特征为腺体形状、大小不规则, 腺体/间质比例升高。
伴有细胞学不典型性的内膜增生常可发展为子宫内 膜癌。
.
4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单纯增生极少进展为 子宫内膜癌。
伴不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容易进展为癌。 核异形性的存在是最值得注意的特征。 不典型增生进展为癌比无不典型增生高10
只能试用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于治疗后周期 性取内膜,
用孕激素治疗后又复发者
不能耐受孕激素副作用者行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癌(1).
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 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 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十、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 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 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 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目前,雌激 素与内膜癌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 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 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 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 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 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 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 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 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 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 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 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 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 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或压迫其他组织也 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 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 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 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 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三、高血压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 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 “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 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 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 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 膜癌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7年制子宫内膜癌
思考题: 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目的要求: 1、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情况和高危因素。 2、熟悉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 3、掌握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和治疗原则。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常用于高龄、过度肥胖、有内科合并症或宫 颈大癌灶患者。可缩小癌灶,创造手术条件或消 除隐匿的转移灶,降低术中癌肿播散的危险,预 防复发,提高生存率。
Ⅱ~ Ⅲ期患者。腔内放疗结束后1-2周内手术。 体外照射结束后4周后手术.
2)术后放疗 用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灶、盆腔及阴道残留或
可疑转移区,减少术后复发。 优点:根据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明确癌变范
子宫后壁 宫 骶 韧 带 扩散直肠淋巴结
子宫前壁 膀
胱
子宫下段及宫颈管癌灶与宫颈癌转移途径相同
3.血行转移 少见。晚期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手术-病理分期
I 期 IA IB IC
Ⅱ期 ⅡA ⅡB
Ⅲ期 ⅢA ⅢB ⅢC
Ⅳ期 ⅣA
ⅣB
癌局限于子宫内膜 癌浸润深度≤ ½肌层 癌浸润深度﹥ ½肌层 仅宫颈黏膜腺体受累 宫颈间质受累 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 阴道转移 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4)粘液性腺癌及其他少见类型如未分化癌、混 合癌及鳞癌等。
三 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 向上 宫腔角部 输卵管
病灶
•
向下 宫 颈 管 阴 道
深部 肌 层 浆 膜 盆腹腔种植
2.淋巴转移 主要转移途径.其途径与生长部位有关
宫 底 部 骨盆漏斗韧带 腹主动脉旁淋结
宫 角 部 圆 韧 带 腹股沟淋巴结
子宫内膜癌(1)
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手术前应督促病人洗澡、更衣、洗头和修剪指(趾)甲, 注意清洁脐部。妇科经腹手术的备皮范围包括剑突以下、耻骨联合以上、 两侧腋中线以内以及外阴及大腿上1/3以内皮肤。手术前1日应剃除上述 部位汗毛及毛发,并用松节油等清除脐部污垢。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 皮肤,特别是清洁脐部时,除了防止皮肤破损外,还需用肥皂水和生理 盐水洗净,最后用乙醇消毒。发现该区域皮肤感染、疖肿等,应及时处 理或暂停手术。近年来,有人主张不备皮,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感染机会。 外阴、阴道手术的备皮范围包括外阴、会阴和大腿内侧上1/3皮肤。 消化道准备 一般病人手术前10-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止饮水,防止 麻醉或手术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我科一般是用甘露醇灌肠, 并观察灌肠情况。 3、阴道准备:术前3日做阴道准备,阴道灌洗,上药,手术当日艾力克 擦洗 4、其他:进行交叉配血,药物过敏等常规准备,此外,术前应留置尿管, 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以免术中受伤.手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如有发热,血压升高,女病人月经来潮或其他病情变化,应及时 通知医生。去手术室前,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有无活动性假牙,及 贵重物品等应取下,交由患者家属保管。
三、高血压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 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 “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 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 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 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 膜癌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六、孕产次 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 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子宫内膜癌的科普知识
目录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什么是子宫内 膜癌?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它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内 膜(子宫壁内的组织),可快速生 长和扩散。 这种癌症通常在更年期后发生,但 也可能在更年期之前发生。
子宫内膜血是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盆腔疼痛、 压力感、尿频、排尿困难等。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有时候,病人可能无明显症状 ,所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很 重要的。
子宫内膜癌的 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高龄(50岁以上) 过度肥胖
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未曾怀孕等
如何预防子宫 内膜癌?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维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子宫内 膜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控制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使用, 尤其是在未来时可能有子宫内 膜癌风险的人群中。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子宫 颈擦片和超声波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进行定期随访和维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可以改善预后。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子宫内膜癌的 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 疗。 手术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包括 子宫切除术和可能的淋巴结清扫。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放疗和化疗也常常与手术联合 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癌的 预后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大多数早期诊断的子宫内膜癌 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如果癌症扩散到其他部位,预 后将更为严峻。
子宫内膜癌科普知识
子宫内膜癌科普知识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或者绝经后女性,尤其是在55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但是近数十年来此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的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具有年轻化发病趋势。
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对于女性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女性朋友了解子宫内膜癌并积极地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以下就对子宫内膜癌的科普知识作一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女性朋友的疾病防治有所帮助。
1、什么是子宫内膜癌?所谓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部位的上皮恶性肿瘤,也被称作子宫体癌,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疾病,在广大绝经期以及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该疾病的发病率高,每年的新增病例也比较多,约有20万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子宫内膜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危害性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
在我国虽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然而子宫内膜癌在发病率方面仍然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危害性仅次于宫颈癌,是我国临床中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而在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当中,该疾病发病率甚至排名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
目前一般结合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发病原因以及生物学行为特征将其分为两个大类,即I型子宫内膜癌和Ⅱ型子宫内膜癌。
临床中大部分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也被称为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该类患者通常预后较好,然而发病年龄较轻,患者往往具有高血压、肥胖以及不孕等异常情况。
第二种为Ⅱ型子宫内膜癌,也被称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该类患者的肿瘤病变恶性程度较高,往往预后情况较差,在老年女性中相对更为常见。
2、哪些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癌?不同的子宫内膜癌类型在发病原因方面也有所差异,目前对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确切发病原因还无法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女性的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I型子宫内膜癌其发病则往往与女性的机体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在无孕激素拮抗状态下的雌激素长期刺激与此疾病的发生有关,由于女性机体当中长时间缺乏孕激素对抗作用,这导致雌激素长时间刺激女性的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在此状态下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概念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病因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
其危险因素有:一、肥胖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
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
二、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三、高血压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
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
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六、孕产次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八、卵巢肿瘤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
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十、外源性雌激素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
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
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雌激素中雌三醇(E3)不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E2、E1、乙炔雌二醇或结合雌激素则易促使内膜增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
病理(一)弥漫型:病变可累及全部或大部内膜。
其早期与增生的子宫内膜不易区别。
然而仔细检查癌肿部位,仍有一些特征,与正常的子宫内膜之间有界限可辨认,即癌肿的粘膜增厚、粗糙并有大小不规则的息肉样突起,而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则较软,表面光滑。
恶性的息肉样突起体积较大,硬、脆,表面有表浅溃疡,病变晚期有溃疡及坏死,累及整个子宫内膜;少数病例甚至可蔓延并侵入子宫颈管内膜或扩展到阴道穹窿。
而良性息肉状增生的子宫内膜则仅局限于宫颈管内口以上,因为宫颈对引起这种子宫内膜增生的异常内分泌功能从不发生反应。
癌肿除在子宫内膜蔓延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向肌层侵犯,甚至浸润到子宫浆膜并可转移到卵巢、子宫旁、直肠与膀胱等。
晚期肿瘤表面坏死、溃疡,常继发感染。
(二)局限型:较少见。
癌肿的范围局限,仅累及一部分子宫内膜,外观则与弥漫型相同。
表面的癌变范围不大,而往深部侵犯肌层,致使子宫体增大或坏死感染形成宫壁溃疡,甚至穿通。
晚期同样有周围侵蚀或转移。
局限型可表现为息肉状或莱花状、结节状。
前者多见早期病例,后者多见于晚期病例,常伴肌层浸润。
局限型肿瘤多位于宫底部或宫角部。
息肉状癌颇似普通的良性子宫内膜息肉,但又和柔软而覆有平滑粘膜的一般良性内膜息肉不同;癌肿的息肉状赘生物体积可较大,质脆,表面常有坏死等。
有时息肉状癌很小,但已全部为恶性组织,且已务深部发展或侵犯肌层。
有时息肉型癌肿数目不多,可能在作诊断性刮宫时全部刮除,以致使切除子宫标本中找不到癌瘤的痕迹。
当然也应注意有无诊刮时标本调错的可能性,有可疑时应进行校对复查,以防漏掉真正的患者。
(三)息肉型: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子宫角,且常见于绝经后。
显微镜检(1)腺癌(adenocarcinoma):约占80%~90%。
镜下见内膜腺体增多,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呈明显背靠背现象。
上皮有时呈乳头状,向宫腔内突出形成继发腺体,呈腺套腺现象。
癌细胞较大、不规则,核大呈多形性改变、深染,细胞浆少,分裂相多,间质少伴炎性细胞浸润。
分化差的腺癌则见腺体少,结构消失,成为实性癌块。
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1970)提出内膜癌组织学3级分类法:Ⅰ级(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偶见单层或复层乳头状上皮,排列不整齐,间质少;Ⅱ级(中度分化癌):分化稍差,腺体轮廓欠清晰,部分为实性癌块,细胞失去极性,常见核分裂相;Ⅲ级(低度分化或未分化癌):分化极差,腺体结构消失,实性癌块为主。
(2)腺角化癌(adenoacanthoma):又称腺棘皮癌。
镜下特点是腺癌中含成团成熟分化好的良性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形象或形成角化珠。
(3)鳞腺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或称混合癌(mixed carcinoma),癌组织中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肿瘤呈管状结构,镜下见多量大小不等的背靠背排列的小管,内衬透明的鞋钉状细胞,表现为胞浆稀少,核大并突入腔内,间质中有胶原纤维。
临床表现症状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
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
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
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
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
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
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
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
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
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献曾有个别合并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报道。
体征(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
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
病人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
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
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
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
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
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
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治疗措施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因为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
分期Ⅰ期Ⅰ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c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Ⅱ期Ⅱa期:仅宫颈黏膜腺体受累。
Ⅱb期: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Ⅲa期: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期:阴道转移。
Ⅲc期: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Ⅳa期: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Bickenbach(1967)已有定论,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其5年治愈率,手术治疗比放疗高出20%。
据国内张惜阴等对内膜癌远期随访516例观察单纯手术的健存率为72%,术前放疗加手术者为60%。
观察5、10、15、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9%~88.8%、82.5%~85.8%、81.4%~84.8%及77.3%~81.7%。
显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手术可明确病灶范围,正确进行临床分期,以正确决定手术范围。
1988年FIGO的新临床分期,提示临床医师,对Ⅰ期癌中Ⅰa者,行传统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阴道宜切2cm,是适宜的手术范围。
而对有肌层浸润者,尤深肌层浸润者,扩大手术范围,按传统的Ⅱ期手术,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控查主动脉有否肿大的淋巴结,有则行主动旁淋巴结活检,抑/或常规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对Ⅱ期及Ⅲ期也应按前述手术范围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及/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Ⅳ期也要尽量行肿瘤减灭术。
1972年Milton比较全子宫切除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不清扫淋巴)的5年生存率,前者为75.7%,后者为91.4%。
提示扩大子宫切除范围(至少为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
另需注意:(一)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查找癌细胞;切开腹膜后,对有腹水者即取之行离心沉淀查找癌细胞。
无腹水者,则向腹腔注入2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出冲洗液离心沉淀找癌细胞。
凡找到癌细胞者(文献报道,Ⅰ期癌为11.4%,随肿瘤的分组升高而明显增加,如Ⅲ级者为18.1%)。
除手术外,还应加其他辅助治疗。
(二)术时判断肌层浸润:对于子宫小于正常大小的Ⅰ期癌,患者因某些原因限定手术时间等,可先行子宫附件切除,切除子宫标本剖视确定有否肌层浸润。
当然,有时标本难以判断者,镜下可注意以下微细改变:①癌肌层浸润的腺体为锯齿状,形状不规则,而基底层的腺体是圆而无角的;②癌浸润的腺体周围无子宫内膜间质,而基底层腺体常有内膜间质包绕;③癌浸润灶周围水肿明显。
大体标本见癌位于子宫下段者,宜按Ⅱ期手术范围进行。
(三)未准备淋巴结清扫者:常规探查盆腔及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肿大者至少应做活检,有技术条件而病人也允许时,可行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腺癌对放疗敏感度不高,单纯放疗效果不佳。
但对老年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禁忌手术时,放疗仍不失为一种有一定疗效的治疗。
放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两种。
腔内照射,目前多采用137CS、60CO等,镭已基本废弃。
体外照射多用60CO直线加速器等。
据国内伍毓珍等报告,腔内放疗常用子宫填塞法,其术前填塞并发症低,为1%。
体外放疗可按原发灶及浸润范围,个别具体对待,如宫旁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灶,可按宫颈癌术前放疗。
放疗加手术治疗放疗与手术合并治疗,是历年来争论很多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术前加放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也有持否定意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