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小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几点做法
小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几点做法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其身心将受到一次大的洗礼,心情自然会愉快,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娱乐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儿童立场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要引领学生品味文学经典的滋味,下面谈一谈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前导读课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抓住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对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有深刻认识。
故事中的人物,其性格可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主题。
学生一旦对这个人物很感兴趣,就一定会迫不及待去阅读后面的文段了,那么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就会转变为读下去的兴趣了。
如汤素兰著的《笨狼的学校生活》这本书,上课伊始出示主人公“笨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笨狼”的第一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接着从推测入手,出示描写“鹅太太”的语段,推测“鹅太太”在学校是干什么的,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再让学生对比这位“鹅太太校长”和本校校长有什么不同;然后,猜一猜森林学校除了有趣的校长,还聘请了哪些有趣的老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被聘请为老师呢?从而引导学生从书中部分情节推测书本的主要人物。
这样一步步地引起学生对“笨狼”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除了对人物形象,教师也可以借助封面上的图片、书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书的主要内容,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考动机。
在整本书导读课中,教师还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他信息,如:作者的写作背景、内容提要、获奖情况、媒体的评价以及这本书的特别之处等,使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比如:《海底两万里》于1869年11月出版,初版就卖了五万册,1997年被拍摄了同名电影和动画片;《童年河》入选《人民日报》“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第一名,还获得2019中国童书榜“优秀童书奖”……通过回归整体,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欲望去阅读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教学导读课设计
整本书阅读教学导读课设计一、引言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促进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的重要方式之一。
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导读课的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角色性格以及文学主题。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种导读课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二、课程目标本导读课的目标是:1. 引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2. 帮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并激发阅读兴趣;3. 培养学生分析故事角色性格和行为的能力;4.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观念。
三、课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介绍整本书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以及文学流派。
同时,引发学生对整本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预测阅读(15分钟)a. 向学生展示整本书的封面、标题和前言,让他们预测故事可能涉及的主题和情节。
b.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预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提供理由支持他们的观点。
3. 故事情节解读(30分钟)a. 分段阅读: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选取1-2个关键事件和情节进行解读。
b. 解读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选取的关键事件和情节,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发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观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逻辑。
c. 角色性格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性格特点,并举例子加以说明。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推测和心理分析。
4. 主题和道德教育(3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可能存在的主题和道德观念,并给予适当提示,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友情、家庭价值观等。
b.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自己对主题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解读。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 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给予正面评价和激励。
同时,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鼓励他们继续阅读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教学策略1. 提问策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及其操作策略
《水浒传》导读课流程
《水浒传》阅读 评说宋江
1.宋江的经历分成几个阶段? 2.你认为宋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的情节或故事评说。 3.说说宋江的谋略。 4.招安之策你怎么看?读宋江的词,体会宋江的内心。 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 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 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5.交流:宋江到底输给了谁?
•
即使需要考查细节,考查对整本书某个章节的细 读,也是需要放在整本书的视野里来命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考查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梗概。(2分) ----是否读了。 2.在这个故事中,林冲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是否读懂了 3.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是风重要,还是雪重要? (2分) -----是否读透了
整本书阅读的基本 课型及其操作策略
临河区教研室 王娜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 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 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 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 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 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 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 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 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 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 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兰姨娘导读》
但是今天爸并不高兴,他站在花前发 呆。我看爸瘦瘦高高,穿着白纺绸裤褂 的身子,晃晃荡荡的,显得格外的寂寞, 他从来没有这样过。 那马车越走越快了,扬起一阵阵灰尘, 就什么有看不见了。 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 猜猜此时小英子的内心活动。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5月中旬,校长派我和夏欣欣主任去长春学习,在学习中,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习中各位专家主要讲了四个模块的内容,有“戏曲课”的内容,“整本书导读课”“读绘本故事,练习表达”习作课“指向写作阅读课”,其中“整本书的导读课”这个内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也是学习后印象最深刻最让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我以我班学生为例,我班学生在每天中午读书活动的半个小时,我是让他们自由选择读书内容,有的学生读的是作文书,有的读的是童话故事,还有的学生读科幻小说,五花八门,但是不管读什么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去读,趁我看不见就搞小动作,或者闲聊,目的就是把半小时读书活动混过去,因此每次读书活动我必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着他们,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他们是在看书,不过真正看进去的没几个学生,有时我都觉得这半小时就是白白浪费掉了,但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因此就读书活动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读书我也是挺头疼,但自从听了王文丽老师的这节整本书导读课《时代广场的蟋蟀》以后,我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在班级进行了初步实验,上了一节简单的导读课,虽然没有带动全班学生发生改变,但班级一半的学生都对我所推荐的课外书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让家长给买了,现在学生课余时间唠闲嗑的少了,捧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的孩子渐渐多了,我想这就是整本书导读课的作用,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处于"放羊"的状态,读什么书,怎么读,读的效果如何,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机制。
事实上,小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少,认知理解能力偏低,如果任由他们自己进行课外阅读而不做指导,效果肯定不尽人意,就算量勉强达到了,但是质却跟不上。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设"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四种课型介绍
整本书阅读四种课型举隅:导读+推进+交流+总结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笔者以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阶段交流课和汇报总结课四种课型为载体,着力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提升兴趣陌生化导读课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整本书的陌生化导读,一是基于某些章节的陌生化导读。
基于整本书的陌生化导读,主要通过整本书的标题和目录,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导读《朝花夕拾》,首先出示鲁迅《朝花夕拾》封面,让学生谈谈对书名的理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书名的含义:早晨的花,晚上采摘。
这实则指鲁迅中年的时候回忆幼年和青年生活。
然后让学生迅速翻看目录,浏览小引,明确《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有哪些。
又如导读《骆驼祥子》,可设计如下问题:本书为什么取名“骆驼祥子”?骆驼和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导读《水浒传》,可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营造阅读氛围。
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还可引入名家对《水浒传》的评价,如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言“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接着,引导学生浏览《水浒传》的目录,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此时,学生的阅读欲望非常强烈,笔者要求学生借助序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变得不再盲目,阅读兴趣也得到有效提高。
基于某些章节的陌生化导读,可以从著名的人物切入,也可以从精彩的情节切入。
如导读《水浒传》,可以这样设计:有人说,是鲁提辖三拳打开了《水浒传》,又是鲁提辖一禅杖合上了《水浒传》,鲁提辖用怎样的三拳打开了《水浒传》?打的是谁?为什么打?怎样打?打得怎么样?这个设计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走入文本,从文本细读中找寻答案。
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自主阅读原著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章节。
从著名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切入文本,能增添阅读过程的趣味性。
陌生化导读课设计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课型探索
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课型探索
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之前必须进行的一环,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所涵盖的
主题和内容。
由于导读课的重要性,它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
育效果。
本文将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一些导读课课型探索的经验和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一、主题式导读课
主题式导读课是针对整本书的主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和探究整本书的核
心思想。
在导读课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对书本的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
在阅读《小王子》这本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故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如小王子为
什么要离开家乡,以及为什么和狐狸成为朋友等等,引导学生思考书中蕴含的主题和价值观。
故事式导读课是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预热和解读。
在这种导
读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个故事,从中提取故事元素,然后与故事相关的整本书内
容进行对照。
比如,在阅读《爱因斯坦传》时,可以先讲述爱因斯坦年轻时发现相对论的
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对论的概念和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体验式导读课是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理解书本内容和主题。
在导
读课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在阅读《小熊和爸爸》这
本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熊一家的日常生活,来感受小熊的情感和家庭关系。
通过亲身
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和主题,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
”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完成阅读一整本书的全过程,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阅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以引领学生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初读一本名著之时。
一整本名著,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甚至更多,内容庞杂、主题多元,而且不少经典书籍因为年代久远,作者与现代中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很多整本书都感到很陌生。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陌生化导读课应该“导” 什么?(一)导兴趣“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赏析、作者轶事、个性化评价或者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先借助电影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赏析保尔到莫斯科治病的片段,通过分析作品中保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引导学生探索保尔这一人物的特点,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阅读《我们生》时,先让学生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以及世人对她的评价,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动力。
教师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 又从已知走向未知。
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二)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做不到手把手教学生读每一本书,但可以提供给学生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导读课应重视书名、封面、目录、序言和后记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
拿到一本书后,我通常借助“四读”找到作者或者编者传递的相关信息。
三种课型,玩转整本书阅读指导
34阅读金钥匙三种课型,玩转整本书阅读指导□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费庄小学蔡珊整本书阅读通常属于课外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课文阅读纳入课堂教学范围,就是为了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
其具体的体现就是在每学期都安排有“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系统指导小学生学习整本书阅读,将阅读由课内有效地向课外延伸,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走进自由阅读的殿堂。
根据“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学习目标,整本书阅读一般需要教师在三个阶段以三种课型来落实指导,分别是导读课、阅读推进课和成果交流课。
一、以导读课引进门所谓导读课是教师在学生开始整本书阅读之前,根据学生所在学段和阅读水平,对指定的阅读书目进行推荐,吸引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之中。
教师要想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无疑需要在激趣上下功夫。
对于整本书的导读课,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所读书目的题目、作者、简介、目录、评价等内容读给学生听,学生肯定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会对读书产生排斥心理。
这里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从互联网上搜集与该书相关的图文资料进行编辑,最后以图文并茂且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呈现。
另一方面采用游戏竞猜等方法吸引学生的关注:如“看书名,猜内容”,学生可以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围绕课题进行猜测的经验,说出这本书可能会写一个什么样有趣的故事,里面会出现什么样好玩的人物等;如“看插图,猜故事”,教师从书中精选几幅插图或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后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都是谁,他们正在做什么,这么做好不好玩等;如“看人物,说喜好”,教师出示书中的主要人物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他,从哪儿能够看得出来等。
当然为了吸引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书中最精彩的几个片段,呈现出来后,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感受,教师还可以用充满激情的朗读加深学生的印象,吸引学生迫不及待地去读整本书。
除此之外,教师最好还引导学生制订阅读整本书的计划,以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摘要:整本书导读课采用五步法教学,简约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整本的书”的阅读期待,体会阅读方法,感受阅读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养成持久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读整本的书”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性学科修养,整本书负载着而丰富的文化信息,整本书导读课是“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旨在推荐整本课外阅读书,指导学生会读整本书,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整体性提升的语文素养。
一、精选经典——众里寻他千百度首先要遵循儿童性原则选择好书。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的规律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例如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情节性比较强、与学生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故事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城南旧事》《鲁冰逊漂流记》这类经典书籍适合高段学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小故事类书籍适合中段学生,绘本类书籍如《我的爸爸》适合低段学生阅读。
二是遵循经典性原则,所谓经典是指各个时代的人爱读的作品,是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愿意去读的作品,是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的作品,是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清晰印记的作品,比如《水浒传》《简爱》等文学著作。
三是遵循融合性原则,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融合,与学校的特色、学校的学情结合起来,地方教材及国家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推荐,而不是盲目的照抄某个学校的一些阅读清单。
二、导入激趣——人生若只如初见整本书导读课的导入激趣,既要贴近孩子思想又要能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导入激趣,从书名导入、作者导入、封面导入、封底导入、人物导入、情节导入、目录导入、精彩片断导入、特色语言导入等等,也可以相关影视作品、歌曲、名言、书评等。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设计一套合理的导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展开讨论,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一、导读的目的与意义导读是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读取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全面理解书籍内容,并帮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导读通过预先规划学习步骤和引导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二、导读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导读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整本书的教学目标展开,通过预设问题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与目标相关的内容上。
2. 渐进推进:导读设计应按照整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推理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合理分配任务:在导读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导读活动中来,达到了解整本书内容的目标。
4. 多样化的导读方式:导读设计要多样化,可以通过提问、图片呈现、小组讨论、概念图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导读设计步骤1. 引起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资料、介绍与书目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示书籍的精美插图或故事片段等方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 呈现导读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整本书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导读讨论:在学生表达观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交流不同的看法和思路,拓展思维视野。
4. 学习任务布置:根据书籍内容和导读讨论的结果,教师可以布置与书籍相关的学习任务,如文本摘录、写读书心得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5. 检查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课型探索
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课型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整本书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整本书,导读课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导读课的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全面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达到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导读课是一种以导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形式,它通过对书中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导读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并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们将就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的课型探索进行一些探讨。
一、导读课的基本特点1. 导读课的内容广泛,既包括书中的情节、主题、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的解读,也包括对书的背景、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
通过导读课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 导读课注重互动和交流。
在导读课中,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3. 导读课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读课不是简单的讲解和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导读课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小组讨论型导读课小组讨论型导读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读课型,它的特点是在导读课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针对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再向全班汇报并展开讨论。
这种导读课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启发,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 任务驱动型导读课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中,可以设置一些任务,比如要求学生对书中的某个重要情节进行分析,对书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评价等。
通过这些任务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目的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课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导读课尊敬的教师,欢迎您来到本篇文章的导读课。
本次导读的主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我们将为您介绍本书的内容概要,并分享一些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希望这次导读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中以整本书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活动。
相较于分章节、分篇章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1. 渗透式教学:利用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将整本书的内容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多元化评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方式。
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估。
3. 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择,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4. 培养合作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促进他们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1. 预设问题导读: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的发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阅读能力。
2. 主题导读: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书中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
3. 阅读日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下自己的感受、疑惑和思考,可以是书摘、书评或是与书中人物类似的心情故事。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整理阅读的内容。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共同撰写读后感等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
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其中,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高年段教育的重要内容。
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模式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可以分为开篇谈,热身阶段、导读阶段、自读阶段和合读阶段五个阶段。
1.开篇谈开篇谈要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背景、作者和书名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源来开启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主题、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对未来的阅读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热身阶段在热身阶段,教师会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歌谣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这个阶段的活动内容要趣味性强,有足够的参与度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3.导读阶段导读阶段要求教师对整本书的概念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或者其他资源来讲解一些词汇、语法、情节等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
教师也可以通过预测、归纳、概括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思路,理清阅读的结构。
自读阶段是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重点。
学生要认真阅读整本书,并且记录下一些重点和疑点,尽量掌握整本书的逻辑和结构。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灵活地进行阅读。
在自读完整本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读。
合读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还可以形成学生的阅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合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问,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以期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1.利用各种资源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资源,例如图片、故事、视频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整本书的基本背景和概念,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探寻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策略——以《昆虫记》导读教学为例
【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有三个基本课型: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提升课。
其中,读前导读课的“度”较难把握。
读前导读课不仅要激趣,要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还要紧贴文本,否则,就会失去导读课应有的意义。
以《昆虫记》为例,探寻上好读前导读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3-0038-03【作者简介】邓薇,江苏省丰县华山镇华山初级中学(江苏丰县,221700)教师,一级教师。
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越来越被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弥补单篇教学带来的不足,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推动认识过程逐渐地完善”“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并且能够承载学生“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
[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借助三种课型来落实: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提升课。
这三种课型中,相比较而言,读前导读课最不讨巧,因为导读的“度”很难把握。
如果只是机械地教授阅读方法而不结合具体文本,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因为这样做只是带着学生在整本书表面“滑行”了一遍;但如果结合文本太多,又会陷入读前导读课与读中推进课的杂糅之中。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推荐阅读书籍,笔者以此为例,尝试着从适度的“导”和适度的文本品析中探寻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策略。
一、设计有效活动,引导学生从“有趣”到“有味”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应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为只有让学生愿意去读了,且读出了兴趣,才能品出书中独有的“味道”。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愿意去读。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昆虫呢?请说说它们的特点。
生:蚂蚁有两个触角,六条腿,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
蚂蚁喜欢吃甜味食品。
生:蟋蟀头很圆,胸比较宽,触角较为细长。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1)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5月中旬,校长派我和夏欣欣主任去长春学习,在学习中,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习中各位专家主要讲了四个模块的内容,有“戏曲课”的内容,“整本书导读课”“读绘本故事,练习表达”习作课“指向写作阅读课”,其中“整本书的导读课”这个内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也是学习后印象最深刻最让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我以我班学生为例,我班学生在每天中午读书活动的半个小时,我是让他们自由选择读书内容,有的学生读的是作文书,有的读的是童话故事,还有的学生读科幻小说,五花八门,但是不管读什么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去读,趁我看不见就搞小动作,或者闲聊,目的就是把半小时读书活动混过去,因此每次读书活动我必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着他们,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他们是在看书,不过真正看进去的没几个学生,有时我都觉得这半小时就是白白浪费掉了,但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因此就读书活动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读书我也是挺头疼,但自从听了王文丽老师的这节整本书导读课《时代广场的蟋蟀》以后,我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在班级进行了初步实验,上了一节简单的导读课,虽然没有带动全班学生发生改变,但班级一半的学生都对我所推荐的课外书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让家长给买了,现在学生课余时间唠闲嗑的少了,捧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的孩子渐渐多了,我想这就是整本书导读课的作用,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处于"放羊"的状态,读什么书,怎么读,读的效?果如何,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机制。
事实上,小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少,?认知理解能力偏低,如果任由他们自己进行课外阅读而不做指导,效果肯定不?尽人意,就算量勉强达到了,但是质却跟不上。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设"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谈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
谈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作者:黄桂茹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叶圣陶先生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
它可以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现在我就整本书的听课和自己的一些尝试谈谈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
一、阅读前的导读课在导读课上,老师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让学生充分运用猜读的阅读方法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到文本的主题为孩子们阅读时做好铺垫。
有目的的阅读比漫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1.细看书的外衣书籍封面的插图往往能反映书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根据封面上的插图展开想象,猜测书中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接着引导学生继续去发现封面信息。
2.速读书之目录,精选章节激趣读书前看目录很重要,让学生在没有深入读书前就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
如:《波谱先生和企鹅》这本书的目录,很多章节都是以四个字命名而且很有趣,老师在出示目录后让学生观察并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企鹅游街》《愁云惨雾》和结尾《再会,波谱先生》进行学习。
运用“猜测”这一阅读策略,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猜想,表达。
猜测对于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
这种能力不仅能让阅读变得有效,更能让阅读变得有趣。
怎样在40分钟的时间内将书本推荐给孩子们阅读?那就要解决“书籍是什么,导什么,怎么导”这三个关键问题。
二、阅读中的推进课老师推荐导读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
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上好阅读指导的推进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整本书。
整本书的推进课,应关注文本的主题、关注人物的性格命运、关注故事的情节、关注书的表达。
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流程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一个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流程示例:一、导入1. 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经验。
2022语文新课标教学:整本书阅读的三种教学类型
2022语文新课标教学:整本书阅读的三种教学类型引言本文旨在介绍2022年语文新课标教学中,针对整本书阅读的三种教学类型。
通过采用这些教学类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整本书导读型教学整本书导读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整体了解。
这种教学类型适用于较长的文学作品或专题读物。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背景知识、讲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整本书的大致框架。
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线索,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二、分章节导读型教学分章节导读型教学是指教师按照书中的章节顺序,逐章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每一章的重点内容、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章节的意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每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这种教学类型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文学作品或课内小说等。
三、主题阅读型教学主题阅读型教学是指教师以某个特定主题为线索,选取书中的相关章节或片段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主题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结论通过整本书导读型教学、分章节导读型教学和主题阅读型教学这三种教学类型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同时,学生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拓展思维视野,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这些教学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模式探究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模式探究
樊江燕
【期刊名称】《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9)7
【摘要】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课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导读课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持续的动力。
本文结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例,从目标确定、情境导入、阅读封面、了解开头、品读精彩、巧设悬念、制订计划七个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基本模式,以期促进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顺利展开,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发展。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樊江燕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万春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胸中有“模”,导读有“向”——以《绿野仙踪》为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激趣、解惑、促思、增效: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践探究
3.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实效性策略初探——以《草房子》的导读课为例
4.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5.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教学探究--以《冰崩》导读课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5月中旬,校长派我和夏欣欣主任去长春学习,在学习中,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习中各位专家主要讲了四个模块的内容,有“戏曲课”的内容,“整本书导读课”“读绘本故事,练习表达”习作课“指向写作阅读课”,其中“整本书的导读课”这个内容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也是学习后印象最深刻最让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我以我班学生为例,我班学生在每天中午读书活动的半个小时,我是让他们自由选择读书内容,有的学生读的是作文书,有的读的是童话故事,还有的学生读科幻小说,五花八门,但是不管读什么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去读,趁我看不见就搞小动作,或者闲聊,目的就是把半小时读书活动混过去,因此每次读书活动我必须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着他们,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他们是在看书,不过真正看进去的没几个学生,有时我都觉得这半小时就是白白浪费掉了,但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因此就读书活动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读书我也是挺头疼,但自从听了王文丽老师的这节整本书导读课《时代广场的蟋蟀》以后,我有了一些想法,于是在班级进行了初步实验,上了一节简单的导读课,虽然没有带动全班学生发生改变,但班级一半的学生都对我所推荐的课外书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让家长给买了,现在学生课余时间唠闲嗑的少了,捧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的孩子渐渐多了,我想这就是整本书导读课的作用,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处于"放羊"的状态,读什么书,怎么读,读的效果如何,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机制。
事实上,小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少,认知理解能力偏低,如果任由他们自己进行课外阅读而不做指导,效果肯定不尽人意,就算量勉强达到了,但是质却跟不上。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设"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根据这样的目标,可以确定导读课的内容与框架即基本模式: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印象;选读精彩部分(或与猜想内容相结合),体验阅读乐趣;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我分别从以上四方面介绍一下导读课的基本模式:一、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印象。
我们新拿到一本书,一般会有这些疑问。
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封面什么样子?大概讲什么内容?导读课就是要解决这些疑问,让学生对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留下初步的印象,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
首先从预读开始,观察书的封面,引导学生从封面上获得一些信息,由此来猜一猜故事大概会写什么。
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书名的特点,借助封面和内容简介,设置疑问,吊足学生阅读的胃口。
这样,学生的阅读的欲望被激发,深入阅读也就顺理成章。
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思考动机,而非被动让作者牵着走,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大体风格与内容概要,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
我找了几篇导读课的教学设计,1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如《爱丽斯漫游仙境》一课的导读,教师是从作者开始介绍,重点读了书本的序言,引导学生从序言中了解书本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书的地位和写作特色等,并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先从序言读起的方法。
而《绿野仙踪》一课,则是用好了书本的目录,引导学生从书本的目录推测书本的主要内容。
《一百条裙子》一书的导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应该从封面、作者、目录、主要人物、故事内涵的介绍入手,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如在指导学生看封面图时让学生了解小女孩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非常贫穷。
此时,让学生质疑:这样贫穷的女孩为什么会有一百条裙子呢? 不断地产生疑问正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好的兴趣导向。
二、选读精彩部分,体验阅读乐趣面对整本书,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信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兴趣,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呢?教学材料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要根据这本书的特点,选择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一起阅读,体验阅读乐趣。
如在《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导读中,首先初识波迪小姐--阅读外貌,然后再识波迪小姐--阅读事件,最后三识波迪小姐--阅读细节。
在这些不同角度的材料中,教师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语言引导学生阅读,感受作品散发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
首先来看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是以鲜明的文学形象吸引读者。
以人物形象为入手点的导读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随着人物命运变化的过程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再看作品语言。
不同作家的作品闪耀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师在导读时,从精彩语言、特色语言入手,"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
比如,老师抓住作品中描写波迪小姐外貌极具作者的语言特色的段落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是通过丰富的表示颜色的词语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引导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精彩片断,带着学生初步感知作品语言。
然后看细节描写。
老师引导学生从局部细节入手,引发话题,特别是对德里的无礼野蛮行为,波迪小姐运用了自己的宽容与机智见招拆招。
抓住这个细节与学生互动,师生分角色朗读、表演人物对话,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揣摩细节描写的魅力。
通过讨论,走进人物心灵,深化意蕴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这样从精彩部分入手回应全书,从而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学习方法,课外阅读则要运用这些方法。
诸如朗读和默读的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不同要求,边读边想画面,边读边思考,以及如何抓要点,如何梳理故事情节,如何体会人物形象,如何揣摩语言的精妙,如何做摘抄、作批注、写体会等。
可是,这些阅读方法与技能并不是一经传授,学生马上就能熟练运用的。
而且,不同的书籍,对阅读技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导读课上加以强调,加以点拨。
如《草房子》这本书的导读,教师在阅读方法上作了如下指导:第一遍读,仔细读,不漏掉一个细节,从整体上理解小说内容。
第二遍读,带着问题读,跳跃地读,选择性地读,把感兴趣、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
为此,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1)你觉得桑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段落或相关事件来予以说明。
划记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如果桑桑、秃鹤、细马、杜小康、纸月五个人都在我班,你最喜欢与谁做好朋友?为什么?(找、划、读文中相关语句)(3)赏析"爬城墙"部分,体会人间真情。
在这一片断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部分?这是一堵什么样的城墙?此刻的桑桑是什么样? 柳柳是什么样?接下来的事情是怎样的?不难看出,问题牵引式阅读,目的性较强,有利于阅读方法落实到位。
而且,教师还进行了跳读的指导。
跳读也叫选择性读书,就是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相关部分再次阅读,当然是有目的地读,重点地读,深入地读。
如要回答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必须要对全文十分熟悉,最好把发生在桑桑身上的最主要几件事标出来,另外写在本子上,然后加以分析,从这些事件中看出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怎样的孩子",要用概括性的词语说,一般是形容人的性格品质、思想感情的词语,如热情、自私、任性、善良、异想天开等。
回答这个问题的步骤与分析过程刚好相反,应该先概述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再用小说中的具体事例一一加以说明,最好一个特点对应相应的事件。
怎样进入到小说中去呢?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乡村,而学生生活在城市,这之间多少会有距离。
于是教师说:"你想啊,农村生活如此神奇,如此美好,怎么不令人向往呢?有了这样的心情,读起来一定会饶有兴味的。
关于农村的一些生活场景,你如果确实不太熟悉,可以向家人打听,或与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交流,这也可以帮助你缩短阅读审美的距离。
"四、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在导读课的最后环节,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它信息,如获奖情况,名人和媒体的评价,以及这本书的特别之处等,使学生对本书的了解更加全面,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比如《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导读课最后让学生了解媒体对这本书的评价是"2004 年最棒、最佳、最好图书奖。
" --芝加哥图书馆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超级好看的书,真正给孩子看的书,一本讲教育的书。
这就让学生回归整体,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阅读整本书。
以上是课外阅读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模式。
四项内容相对独立,构成四个模块。
主体部分是第一、二项,第三项"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环节,也可以渗透在前两个环节,尤其是第二个环节之中。
当然,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几项内容之间的顺序,以及内容的增补,应根据书本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定。
关于如何上好一节导读课,我想提出以下建议:一、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的导读课内容必须是学生没有读过的这本书,对这本书不知晓,不知情。
那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无知到有知,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见里面的一些东西,然后吸引他们走进来,这就是老师在导读课上需要做的事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想一些办法,如预测、猜想、设置悬念、验证等。
如王文丽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纽约时代广场的时尚短片,让学生用词语形容这个时代广场。
在学生形容后老师追问: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繁华、热闹、人来人往、看上去有气势的广场上,蟋蟀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可能会发生一段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让学生大胆猜测一下。
二、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比如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课时,王老师让学生关注封面,封面上的图画、文字;关注到边边角角给我们提供的每一个信息;关注到扉页;关注到作者。
这些都是在教学生阅读方法,也就是怎样去读一本书。
同时还包括:有的书上的内容梗概,有的书目录当中就有名堂,有的封底的推荐语值得关注等。
三、教会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启迪智慧。
在教学《时代广场的蟋蟀》一文时就有突出体现,王老师让学生思考深入起来。
我们不是在读一本书,不是在读一只蟋蟀,而是在读我们自己的生活,读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会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推荐与之相关的整本书,如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写法。
王文丽老师给我们找到了途径,这也是我下一步需要做好的工作,今后需要努力创新的方向。
其实,导读课不会占用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每月我们就给学生上一节或两节导读课,也许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加强,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提升境界。
最后我借王文丽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愿意花心思,愿意去想,愿意去做,一切都会变得有可能,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