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六年级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导学案
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三、知识链接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3、查找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挽()_____ 囫()_____ 囵()_____枣()_____ 搞()_____ 恍()_____霜()_____ 详()_____ 逝()_____章()_____ 咳()_____ 嗽()_____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理解1、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初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二)理清课文脉胳,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
课题点明了作者与鲁迅的关系,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请同学们听教师范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检查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
2.出示比较难读难记的字,请同学直呼音节。
“聚”读作“j)”;“羞”读作“xi&”;“翰”读作“h4n”;“滩”读作“t1n”;“璃”读作“l0”;“枣”读作“z3o”;“嗽”读作“s^u”;“悼”读作“d4o”;“浒”读作“h(”;“冠”读作“gu1n”,“传”,《水浒传》的“传”读作“zhu4n”;“正”,正月的“正”应读作“zh5ng”。
3.组织同学讨论容易写错的字,以便正确书写。
“敷”字的左上方是“甫”,不能少写点;“奥”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不要再加上一横。
“枣”字的上半部分是“”,不能写成束;“嗽”字中间是“束”,不要写成“束”;“餐”字的笔画比较多,下半部分“食”的倒数第二笔是“点”,不能写成“捺”;“吟”字的右边是“今”,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
4.辨析字形,理解字义,组成词语。
语(语言)殡(出殡)硼(硼酸)咳(咳嗽)悟(觉悟)缤(缤纷)绷(绷带)刻(深刻)嗽(咳嗽)镊(镊子)佣(佣人)悼(悼念)漱(漱口)摄(摄影)拥(拥护)掉(丢掉)愉(愉快)奥(奥秘)囫(囫囵)滩(沙滩)喻(比喻)懊(懊悔)物(财物)难(难度)5.提示课文中的词语,请同学解释,教师给予正确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资料。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述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文字以及学习推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步揭题:同学们,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
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相机板书:我的伯父)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紧扣课题,质疑问难出示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3)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梳理问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己能解决;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这与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关系,有必须难度,需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小组合作,读书释疑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课件出示学习推荐:(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
群众交流,突破难点1、交流“谈《水浒传》”。
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
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
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这件事,能够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段。
初步感知鲁迅先生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4、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试加小标题。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提到中国文学,提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提到这样一个名字,那就是——鲁迅。
对鲁迅你们有哪些了解呢?好,请你来说;还有吗,请你来说。
2、好,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鲁迅(出示鲁迅生平简介)3、那么,就在1945年,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纪念性的文章,那就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4、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的思绪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鲁迅先生。
相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鲁迅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理解,老师补充。
挽联追悼吊唁囫囵吞枣恍然大悟饱经风霜扎绷带咳嗽3、再读文,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课文是用空行分段,一共写了五件事。
能不能用简单的几个字给每件事概括各小标题呢?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引导概括第一段小标题。
a、总结段意,归纳小标题:(伯父去世了,很多人都来追悼他——————————————追悼伯父)b、总结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想清楚每件事写了什么内容,再根据段意,抓主要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小标题。
5、学生归纳小标题,教师梳理板书。
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6、学生书写小标题教师小结:a、把小标题写在书上吧,写的时候要注意字要写得端端正正,结构要写得紧凑,笔画要写得舒展。
b、读这种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平时我们在阅读像课文前滚动这样有小标题的书籍资料,也可以借助小标题快速把握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能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鲁迅。
二、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1、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
2、汇报交流。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读文思考: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2、班内交流。
3、你发现全文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吗?(以空行为标志。
)4、学写小标题:⑴指导写小标题。
师:先总结这段的意思,再从在中提炼出小标题。
(深切怀念。
)⑵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其他几段。
四、讨论了解轮训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读通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助车夫的?出示自学提示。
2、汇报学习成果。
3、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⑴画出有关的句子。
⑵以读的形式汇报。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伯父这样关心穷人,因而必然会得到人们的爱戴。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1、出示问题。
2、汇报学习成果:⑴“张冠李戴”的意思是什么?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理解它?用它可以造个什么句子?⑵“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
3、师:“谈《水浒传》”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内质疑,讨论。
3、班内交流:⑴“碰壁”是什么意思?⑵“四周围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五、朗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爱戴?揭示中心。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
3.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
(板书课题)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预习课文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自己体会,读不懂的,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
3.学习生字新词。
三、全班交流1.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
(2)分辨字型: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3)理解词语。
(4)组词2.本文作者是谁,你怎么知道的?读读有关语句。
3.读课文。
4.课文共有几段?你怎么知道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第一段: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伯父跟“我”谈《水讲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5.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受人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6.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7.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不懂的下节课和老师、同学讨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4)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我们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感受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
我们要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还要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技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能够从中汲取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激发自己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深入理解并体会伯父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是学习的重点。
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风趣幽默等性格特点,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并领悟其精神内涵。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是学习的难点。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使其跃然纸上。
我们需要认真揣摩这些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克服这些重难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伯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_______和_______之情。
2.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_______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_______“我”读书太马虎。
二、选择题1. 下列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导学案篇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培养学生对伟人事迹的赞叹和崇敬之心;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课题:“鲁迅先生”是谁?大家可以说出几个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吗?2. 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二、导学展开(20分钟)1. 分段阅读课文。
(教师给学生分段时间,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1)鲁迅先生的原名是什么?(2)鲁迅先生对文学有什么特别的贡献?(3)为什么说鲁迅先生是爱国的作家?(4)鲁迅先生的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3.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品味和欣赏文中的诗歌《丈夫的抱负》。
4.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名词解释,如“外婆”、“双光电灯”等。
三、导学巩固(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阅读理解题。
2. 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成员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
四、导学拓展(20分钟)1. 学生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1)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文革”逼得离家,而不是表忠?(2)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作家?(3)你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
3.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可以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了解了伟人作家的品质和责任感,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在写作环节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对伟人的崇敬和向往之心,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整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既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学过程】五、导学拓展续(20分钟)1. 教师提问:“你小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如何面对?”2. 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1)①画出对伯父的语言、神 态描写的句子。想想伯父的话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试着运用它们说句子。
③探究:伯父为什么会送给“我”书?
(2)①结自己的鼻子”等感受伯父的风趣幽默。
②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鲁迅先生的话的含义。
③男女生合作读。
(3)抓住描写鲁迅先生神态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对美好的事物也是喜爱的、欣赏的。
(5)①抓住伯父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鲁迅先生对车夫的关心。
②了解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痛苦的背景,谈一谈自己的感 受。
(6)①女佣的话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2.将学生查阅的资料投影展示。
②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5)品读“关心女佣”。 ①指导学生交流,重点透视鲁迅先生的品质。
②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3.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4.探究:文章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是“结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面的几部分是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课文紧紧围绕中心句——“的确……为别人想得多”展开叙述,布局合理,情真意切。)
四、拓展阅读,总结全文 (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鲁迅生平及文学成就的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3. 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导学内容:1. 鲁迅先生的生平宁主要作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浙江绍兴人。
中国摩登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摩登文学之魁”、“百年来最伟大的中国作家”。
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以及散文《朝花夕拾》、《野草》等。
2. 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鲁迅先生是中国摩登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阴郁和腐败,激起了人们的反抗认识。
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主题和观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风采和人格魅力。
文章中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佩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他思想的认同。
文章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4.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的提升通过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的主题和观点,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同时,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思考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探究其中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义。
导学活动:1. 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2.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就文章的主题、观点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4.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评论,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通过以上导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激发其对文学和社会的兴趣和思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资料: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透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2课时)二、教学目的:1、透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透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潜力。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明白,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一齐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资料。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资料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一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
课前准备:1、补充“资料袋”内容,进一步增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2、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每日一言:鲁迅名言导入谈话: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了解事件,体会品质交流导学案㈠《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
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
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
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团聚、失声痛哭、囫囵吞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4.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团聚、情节、记性、保存、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初识鲁迅,导入新课1.学生谈自己眼中的鲁迅。
2.教师讲述心中的鲁迅。
3.读题入文。
师:同学们,通过这番介绍,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但是,鲁迅在世的时候,他的侄女周晔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
小周晔眼里的伯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视角来认识鲁迅先生。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题,教师引导读出小侄女对伯父深深的爱。
三、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认读会认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2.学习会写的生词。
(1)音:开始朗读,找出重点字音,连读两遍。
(课件出示)(2)形:(课件出示)①形近字组词:详——祥挽——换咳——该搞——稿恍——晃②同部首字归类:囫囵咳嗽(3)义: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浏览课文,了解隔行分段的方法。
2.指名分别读课文的五段,想想讲的是什么。
(出示课件)第一段:伯父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第二段: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伯父笑谈鼻子被墙壁碰扁的趣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一、导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部描写了鲁迅先生生平宁事迹的传记作品,由其侄孙鲁迅撰写。
本书通过鲁迅先生的亲人之口,生动地展现了这位伟大文学家的一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和成就。
二、目标1.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重要思想。
2. 进修鲁迅先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理念。
3. 激发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三、内容1. 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 出生于一八八一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再改名鲁迅。
- 在日本留学,后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
- 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呐喊》等,深受读者喜爱。
- 积极参与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制统治的斗争,为中国文学的摩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鲁迅先生的重要思想- 主张文学要为人民效劳,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 崇尚真理、爱国、进步,反对封建迷信和专制统治。
- 倡导文学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
3. 鲁迅先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理念-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和社会进步而尽力奋斗,不畏强权,坚持真理。
- 他的作品充满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的热爱,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阴郁和人性的扭曲。
- 鲁迅先生的创作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真理为准绳,以文学为武器,为改变社会现实而不懈尽力。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宁思想。
2. 思考鲁迅先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理念对于当代文学的启迪。
3. 参与讨论,交流对于鲁迅先生的看法和感悟。
五、作业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于鲁迅先生的理解和感受。
2. 选择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
3. 设想如果鲁迅先生活在当代,他会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的变化和文学发展。
六、反思通过进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不仅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宁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对于中国文学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奋斗精神,用文学的力量去关注社会、关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力奋斗。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3)针对预习问题,准备课堂讨论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方法:情境导入法
-活动设计:教师以故事化的语言,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促进理解: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在作文和研究报告中表现出的思考深度和独特见解。
-创新性:评价学生在研究课题、观点表达等方面的创新程度。
2.评价标准:
-准确性:检查作业内容是否准确无误,观点是否清晰明确。
-完整性:评价作业是否结构完整,论述是否有条理,报告是否涵盖研究主题的各个方面。
-逻辑性:考察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是否具有合理的逻辑性,论述是否符合常识。
(五)课堂小结
1.方法:总结反思法
-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自我反思。
-促进理解:通过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能力。
2.方法:评价激励法
-活动设计: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二)能力目标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提升以下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
2.思维能力: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分析鲁迅先生的品质和为人,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和课后写作,锻炼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3.实物教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触摸、观看中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感受其精神品质。
4.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
(一)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
1.方法:情境创设、问题引导
教师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画像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鲁迅先生吗?对他的了解有多少?”让学生分享自己已有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促进理解: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网络资源
1.教育平台:利用学校或教育部门提供的网络平台,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评论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在线互动:组织学生参与在线讨论、问答等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1.教材与教辅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内容,辅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提升阅读和写作技能。
2.促进理解: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品质。
(三)巩固练习
1.方法:课堂练习、小组合作
(1)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合作:分组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促进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互动讨论
1.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成果展示
(1)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殡仪馆、追悼”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3.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2.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
()()()()()殡仪馆追悼吊唁镊子硼酸水2. 我会写。
wǒ de bó fù lǔ xùn xiān shēng组词:()()()()()()()()3. 重点字讲解。
殡: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宾”的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顺序和间距。
悼: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忄”的竖要直,“卓”的横画间距要均匀。
4. 多音字。
()()号()()5. 解词义。
殡仪馆:;追悼:;二、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背景。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 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些事情?(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思考:(1)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作者回忆的这些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4. 文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找出来并读一读。
5. 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课文的意思。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2)“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叹气?(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描写来表现鲁迅先生形象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9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9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二、学习准备回忆或收集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
三、学时安排四学时。
一学时,了解课文大意;第二学时,读熟课文,品读一部分;第三学时,品读二、三部分;第四学时,品读四、五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时。
一学时,熟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二学时,讨论、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作者写了他的哪几件事;第三学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给课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四、学习过程一学时1、了解鲁迅的同学介绍鲁迅的一些情况。
2、读课题,有什么疑问要问?(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称了伯父为什么还要再称先生?)3、指名读课文一部分,穿插正音。
4、同座互读一部分。
5、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为什么不知道鲁迅就是伯父的?“追悼”和“吊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爱戴”和“爱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6、有感情地朗读一部分。
7、概括段意——小标题(段意:伯父去世了,很多人都到殡仪馆追悼他。
小标题:在殡仪馆里—伯父去世了—深切的怀念—逝世—“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第二学时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穿插正音。
2、同座互读第二部分3、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因果关系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字面义?一般情况下谁的记性好?话中之意?《表》——前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蔼台著,鲁迅和另一作家翻译;)4、再读一部分的较后一句话,体会感情。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课文,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和基本结构,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能熟练运用语文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感表达等,并能够解释其在文中的作用。
(2)思考深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3)创新性:在写作练习中,是否能提出新颖的观点,展现个性。
2.评价标准:
(1)准确性:作业中涉及的知识点是否准确无误。
(2)完整性:作业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清晰。
(3)逻辑性:思考题的答案是否有逻辑性,论证是否充分。
3.评价方式: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鲁迅先生热爱祖国、关爱民生、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能从鲁迅先生的事迹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
设计意图:PPT课件能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视频:播放与鲁迅先生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片段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导学案第课时时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品质。
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深奥()()枯瘦()()详细()()
慈祥()()爱戴()()惊异()()
2、成语填空
囫()吞()张()李()()经风()北风()
()然大()一目()行一知()解()痛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①
②③④
⑵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合作探究】
(一)阅读句子并作答.。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⑴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⑵这句话体现了
2、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和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二)读课文片段,完成题目。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
⑵“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⑶“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⑸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⑴这个片段写了这件事,通过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
⑵本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学习《有的人》
【自主学习】
1、本文是诗人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周年写的一首诗。
2、“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
A.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B.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C.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
D.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节诗的内容是()
A.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B.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
C.人的活和死是对立的统一体。
D.写两种人的不同活法。
4、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有的人》歌颂的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
2)“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
3)诗歌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有的人》属于抒情诗。
()
一、D 二、B 三、
1.√
2.×
3.√
语文大观
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