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完整版)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二、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例题:1.老李和老刘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老李步行每分钟走8米,老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老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王辉和李明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王辉每分钟行200米,李明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4.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

问小张和小王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6.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小明的速度。

9.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与甲同时同向而行的一条小狗,每小时行5千米,小狗在甲、乙之间不停往返,直到两人相遇为止。

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含答案

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含答案

一.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基本类型(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则列方程为 。

解:等量关系 步行时间-乘公交车的时间=3.6小时 列出方程是:6.3408=-x x 2、某人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

若每小时行15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9千米,可比预定时间晚到15分钟;求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千米?解:等量关系 ⑴ 速度15千米行的总路程=速度9千米行的总路程⑵ 速度15千米行的时间+15分钟=速度9千米行的时间-15分钟 提醒:速度已知时,设时间列路程等式的方程,设路程列时间等式的方程。

方法一:设预定时间为x 小/时,则列出方程是:15(x -0.25)=9(x +0.25)方法二:设从家里到学校有x 千米,则列出方程是:60159601515-=+x x 3、一列客车车长200米,一列货车车长28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车尾完全离开经过16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3:2,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提醒:将两车车尾视为两人,并且以两车车长和为总路程的相遇问题。

等量关系:快车行的路程+慢车行的路程=两列火车的车长之和设客车的速度为3x 米/秒,货车的速度为2x 米/秒,则 16×3x +16×2x =200+2804、与铁路平行的一条公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的速度是每小时3.6km ,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每小时10.8km 。

如果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来,它通过行人的时间是22秒,通过骑自行车的人的时间是26秒。

(word完整版)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word完整版)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一、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刀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

可以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

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4.7(小时)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练习1: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

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完整word版)相遇问题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相遇问题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讲相遇问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根据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答相遇问题。

2、培养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养成认真读题、审题,深入分析、细心解题的习惯。

基本知识:1、概念讲解速度:速度就是每小时所走的距离。

路程:路程就是所走的距离之和。

2、三个基本量距离、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3、相遇问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特点:(1)两者从两地出发。

(2)沿相反方向运动。

公式 :(1)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2)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3)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4)路程和=甲路程+乙路程(5)甲路程=甲的速度×甲走的时间(6)乙路程=乙的速度×乙走的时间注意:要灵活运用以上公式热身: 1、有一辆汽车每小时走80千米,走了4小时,走了多远?2、从张村到李村有24千米,小敏从张村骑自行车到李村去,每小时走8千米,要走多少小时?3从广州到长沙有720千米,有一位叔叔要赶回长沙老家办事,必须在9小时赶到,问他没小时要走多远?例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船每小时比甲船慢7千米,经过8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

两港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分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由“甲船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船每小时比甲船慢7千米”,可求乙船每小时行驶20-7=13(千米)。

由题意知,两船的距离每小时缩短20+13=33(千米),这就是两人的速度和。

求两港间的水路长,也就是求8个33千米是多少千米?练习1: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货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经过9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20米,比乙每分钟快40米,行了50分钟,两人相遇后又相距30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例2、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4千米。

六年级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一、 相遇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 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S V 和和二、 追及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S V 差差三、 在研究追及和相遇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2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 (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路程=速度和相遇相遇速度和=路程相遇相遇=路程速度和追及=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知识框架相遇和追及问题重难点能够解决行程中复杂的相遇与追及问题能够画出多人相遇和追及的示意图并将问题转化多个简单相遇和追及环节进行解题能够利用柳卡图、比例解决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例题精讲一、相遇和追及【例 1】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前面一辆汽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后面一辆汽车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后面的汽车刹车突然失控,向前冲去(车速不变).在它鸣笛示警后5秒钟撞上了前面的汽车.在这辆车鸣笛时两车相距多少米?【巩固】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90米,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并与甲相遇,相遇时,甲还需行3分钟才能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米?【例 2】甲、乙二人分别从山顶和山脚同时出发,沿同一山道行进。

六年级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一、相遇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 之间这段路程,如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S V 和和二、 追及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S V 差差三、 在研究追及和相遇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2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 (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路程=速度和相遇相遇速度和=路程相遇相遇=路程速度和追及=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能够解决行程中复杂的相遇与追及问题能够画出多人相遇和追及的示意图并将问题转化多个简单相遇和追及环节进行解题 能够利用柳卡图、比例解决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相遇和追及问题一、相遇和追及【例 1】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前面一辆汽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后面一辆汽车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后面的汽车刹车突然失控,向前冲去(车速不变).在它鸣笛示警后5秒钟撞上了前面的汽车.在这辆车鸣笛时两车相距多少米?【巩固】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90米,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并与甲相遇,相遇时,甲还需行3分钟才能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米?【例 2】甲、乙二人分别从山顶和山脚同时出发,沿同一山道行进。

小学数学追击与相遇问题及详解(WORD版)

小学数学追击与相遇问题及详解(WORD版)

小学数学追击与相遇问题姓名分数1.一列长110米的列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北驶去,14点10分火车追上一个向北走的工人,15秒后离开工人,14点16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南走的学生,12秒后离开学生.问工人、学生何时相遇?2.某轮船公司较长时间以来,每天中午有一只轮船从哈佛开往纽约,并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也有一只轮船从纽约开往哈佛,轮船在途中所花的时间,来去都是七昼夜,问今天中午从哈佛开出的轮船,在整个航运途中,将会遇到几只同一公司的轮船从对面开来?3.甲、乙在椭圆形跑道上训练,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回到出发点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4.已知甲从A到B,乙从B到A,甲、乙二人行走速度之比是6∶5.如图所示M 是AB的中点,离M点26千米处有一点C,离M点4千米处有一点发,同时到达.求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甲、乙两地是电车始发站,每隔一定时间两地同时各发出一辆电车.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车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每辆电车都隔4分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张每隔5分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王每隔6分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已知电车行驶全程是56分,那么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多少分?6.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地相距600米,小明和小强进行竞走训练,小明每小时行走4千米,小强每小时行走5千米.9点整,他们二人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1分后二人都调头反向而行,又过3分,二人又都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二人相遇时是几点几分?7.两名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每秒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10分,如果不计转身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内共相遇多少次?8.有甲、乙、丙三个人同时同向从同地出发,沿着周长为900米的环行跑道跑步,甲每分钟360米,乙每分钟300米,丙每分钟210米,问他们至少各绕了多少圈后才能再次相遇?9.甲、乙两人在相距2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如果他们同时于6点05分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第11次相遇时(均指迎面相遇),时间是6点19分,已知甲每秒比乙每秒多跑1米,问甲、乙两人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10.甲、乙两人沿铁路线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6秒,4分后火车又从乙身边开过用了5秒,那么从火车遇到乙开始,再过多少分甲、乙两人相遇?参考答案1. 14点40分(1)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2)工人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3)学生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4)14点16分时学生、工人相距多远?(5)学生、工人相遇需要多少分?(6)学生、工人相遇时间:14点16分+24分=14点40分2.(15只)利用图解法代表今天中午从哈佛开往纽约的轮船的带箭头的线段.与另一簇代表从纽约开往哈佛的轮船行驶路线的15条平行线相交.其中一只是在出发时遇到,一只到达时遇到,剩下的13只则在海上相遇.3 400米.设跑道的长为1,甲跑第一圈时的速度为1.(1)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跑离起点多远?(2)当甲回到起点时,乙离起点还有多远?(3)当乙回到起点时,甲又跑离起点多远?(4)当乙又跑离起点时,何时与甲相遇?(5)第二次相遇时,乙跑离起点多远?(6)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4.92千米因为M为AB中点,所以在MB上取DE=22千米,则EB=AC.设EB=x.有所以AB的长为(20+22+4)×2=92(千米).5.60分设甲、乙两地距离为1,则电车之间的车距为小张的速度为小王的速度为小张与小王相遇所需时间为6 9点24分.如果不掉头行走,二人相遇时间为600÷[(4+5)×1000÷60]=4(分)两人相向行走1分后,掉头背向行走3分,相当于从出发地点背向行走(3-1=)2分;两人又掉头行走5分,相当于从出发地点相向行走(5-2=)3分;两人又掉头行走7分,相当于从出发地点背向行走(7-3=)4分;两人又掉头行走9分,相当于从出发地点相向行走(9-4=)5分.但在行走4分时二人就已经相遇了.因此共享时间1+3+5+7+8=24(分)相遇时间是9点24分.7 10分钟内共相遇20次甲游30米需要30÷1=30秒,乙游30米需要30÷0.6=50秒,经过150秒,甲、乙两人同时游到两端,每隔150秒他们相遇的情况重复出现.如图,实线表示甲,虚线表示乙,两线的交点就是甲、乙相遇的地点(游泳池的两端用两条线段表示),可以看出经过150秒,甲游了5个30米,乙游了3个30米,共相遇了5次.以150秒为一个周期,10分钟是600秒,600÷150=4,有4个150秒,所以在10分钟内相遇的次数是:5×4=20(次).8.甲、乙、丙分别跑了12、10、7圈.设x分钟之后三人相遇,相遇时,甲与乙的路程差应是900的倍数,即(360-300)x=900m(m是自然数)同理(300-210)x=900n(n是自然数)(360-210)x=900p(p是自然数)得x=15m,x=10n,x=6p.可知x是15、10、6的最小公倍数,有x=[15,10,6]=30,所以30分后甲、乙、丙三个人相遇,此时甲、乙、丙分别跑的圈数是:360×30÷900=12(圈)300×30÷900=10(圈)210×30÷900=7(圈)9. 甲是每秒3米,乙是每秒2米.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第11次相遇共享了14分,即14×60= 840秒.除了甲、乙第1次相遇走了一个直路长200米,其余10次相遇均走了两个直路长200×2= 400米,因此840秒共走了:200+200×2×10=4200(米)这样得到甲、乙两人速度和是每秒走:4200÷840=5(米)又知甲与乙的速度差是每秒1米,由此得甲速度是每秒走:(5+1)÷2=3(米)乙每秒走:(5-1)÷2=2(米).10 20分甲、乙两人沿铁路线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从甲身边开过用了6秒,从乙身边开过用了5秒,说明火车与甲是同向而行,与乙是相向而行,于是甲行6秒的路程+火车车长=火车行6秒的路程火车车长-乙行5秒的路程=火车行5秒的路程由此知,火车行1秒的路程等于每人行11秒的路程,即火车的速度是人行速度的11倍,火车从甲身边开过到与乙相遇用了4分,这段路程让人步行需要4×11=44(分),由于在火车行驶4分/里,甲向前行了4分,实际余下的人步行需44-4=40分,现这40分的路段由甲乙两人相向而行,且速度相同,所以还需40÷2=20分相遇.。

(完整版)行程问题之相遇与追击习题版

(完整版)行程问题之相遇与追击习题版

行程问题之相遇与追击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在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行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主要涉及时间(t )、速度(v )和路程(s )这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速度×时间=路程 可简记为:s = vt(2)路程÷速度=时间 可简记为:t = s ÷v(3)路程÷时间=速度 可简记为:v = s ÷t显然,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t v S 和和=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t v S 差差=对于上面的公式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复习回顾以前的相关知识,而后拓展提高!相遇问题【例1】 两地相距4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5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了吗?【例2】 南辕与北辙两位先生对于自己的目的地S 城的方向各执一词,于是两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驾车分别往南和往北驶去,南辕先生出发2小时后北辙先生才出发,二人的速度分别为50千米/时,60千米/时,那么北辙先生出发5小时他们相距多少千米?【例3】 夏夏和冬冬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夏夏每分钟行50米,冬冬每分钟行60米,两人在距两地中点50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例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东西两镇之间的A地出发向东西两镇反向而行,它们分别到达东西两镇后,再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已知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70千米,相遇时甲比乙少行120千米,东西两镇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走80千米,货车每小时走64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乙站后立即返回,货车到甲站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384千米,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6】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摩托车每小时行54千米,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摩托车到乙地立即返回.汽车到甲地立即返回.两车在距离中点108千米的地方再次相遇,那么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7】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例8】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 3米,妹每秒走1. 2米,问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还需走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追击问题【例9】小伟和小华从学校到电影院看电影,小伟以每分6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5分后小华以每分8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影院.学校到影院的路程是多少米?【例10】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例11】某段路程,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可以提早15分钟到达;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就要迟到5分钟。

六年级数学专题思维训练—相遇、追击问题(含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专题思维训练—相遇、追击问题(含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专题思维训练—相遇、追击问题1.哥哥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向下走到底,共走了80级。

在相同的时间里,妹妹沿着自动扶梯从底向上走到底,共走了40级。

如果哥哥单位时间内走的级数是妹妹的2倍,那么当自动扶梯静止时,自动扶梯能看到的部分有级。

2.全天里每个整点钟(例如6:00、7:00)由A地发出一辆巴士到B地;全天里每个半点钟(例如6:30、7:30)由B地发出一辆车子到A地。

每辆巴士都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由A地行使至B地及由B地行使至A地各需时5小时。

请问从A地行使至B地的巴士在途中会与多少辆由B地发出的巴士相遇(不包括在车站内相遇的巴士)?3.有一路电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

每隔5分钟有一辆巴士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

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路线骑车前往甲站。

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

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才到达甲站。

这时候,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

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4.某条道路上,每隔900米有一个红绿灯。

所有的红绿灯都按绿灯30秒、黄灯5秒、红灯25秒的时间周期同时重复变换。

一辆汽车通过第一个红绿灯后,最快可以用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行驶,可以在所有的红绿灯路口都遇到绿灯。

5.忠犬小八每天都从家中跑到车站去迎接它的主人,并准时于下午5时到达车站见到它的主人后立即跑回家,它的主人搭乘的电车通常也都准时于下午五时抵达。

但是有一天,它的主人提早下班于下午四时就抵达车站,他直接由车站步行回家。

在半途中他见到正从家中朝车站方向跑的小八,两者相遇后,小八立即以与平常相同的速度跑回家。

当小八到家时比平常到家时间提早10分钟。

请问小八跑步的速度是他主人步行速度的几倍?6.自动扶梯匀速向上运行,甲、乙两人都从顶部逆行走到底部。

甲每秒走3级,用100秒;乙每秒走2级,用200秒。

如果甲仍用原来的速度从底部走到顶部,需要秒。

7.小淘气乘正在下降的自动扶梯下楼,如果他一级一级地走下去,从扶梯的上端走到下端需要走36级。

六年级数学相遇追击、问题练习知识讲解

六年级数学相遇追击、问题练习知识讲解

六年级数学相遇追击、问题练习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行路方面的相遇问题,基本特征是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或不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基本关系如下: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甲、乙速度的和-已知速度=另一个速度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甲速=乙速相遇问题的题材可以是行路方面的,也可以是共同工作方面的。

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些题目是求相遇需要的时间,有些题目是求两地之间的路程,还有些题目是求另一速度的。

相应地,共同工作的问题,有的求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有的求工作总量,还有的求另一个工作效率的。

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

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131 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

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要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

在日常生活中,落在后面的想追赶前面的情况,是经常遇到的。

基本关系如下:追及所需时间=前后相隔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有关同向追及问题,在行路方面有这种情况,相应地,在生产上也有这种情况。

1、张、李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张每小时行5千米,李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当张走到B地,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

李走到A地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

二人从开始走到第二次相遇时走了4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个学生从学校到少年活动中心去,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

乙走了4分钟后,甲才开始走。

甲要走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3、铁道工程队计划挖通全长200米的山洞,甲队从山的一侧平均每天掘进1.2米,乙队从山的另一侧平均每天掘进1.3米,两队同时开挖,需要多少天挖通这个山洞?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行驶到达B、A两地后立即沿原路原速返回。

六年级数学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含答案

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知识框架一、由简单行程问题拓展出的多次相遇问题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二、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1. 两地相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1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5个全程;…………,………………;第N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注意:除了第1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2个全程。

即甲第1次如果走了N米,以后每次都走2N 米。

2. 同地同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2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4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6个全程;…………,………………;第N次相遇,共走2N个全程;3、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几个全程多人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路程差三、解多次相遇问题的工具——柳卡柳卡图,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折线示意图往往能够清晰的体现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相遇的地点”,以及“由相遇的地点求出全程”,使用折线示意图法一般需要我们知道每个物体走完一个全程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

例题精讲【例 1】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不停的往返行驶于A ,B 两地之间。

已知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并且两车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C 地。

问: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多少倍?【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 【题型】解答【解析】 2倍。

解:如下图所示,因为每次相遇都共行一个来回,所用时间相等,所以乙车两次相遇走的路程相等,即2AC CB =,推知23AC AB =.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43AB BC AB +=,乙走了23AC AB =,所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2倍。

【答案】2倍【巩固】 甲、乙二人从相距 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

(完整word版)追击相遇问题专题讲解

(完整word版)追击相遇问题专题讲解

追击与相遇专题讲解1。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匀加速追匀速①t=t 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②t=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Δx③t=t 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2。

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匀减速追匀速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①若Δx=x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②若Δx<x0,则不能追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为x0-Δx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③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说明:①表中的Δx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②x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③t2—t0=t0—t1;④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考点1 追击问题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开始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过一段时间后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填最大或最小)。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⑴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即v v.乙甲⑵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⑶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此情况还存在乙再次追上甲。

③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第17讲 行程问题(相遇和追及)

第17讲 行程问题(相遇和追及)

第17讲行程问题(相遇和追及)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行”,“行”中有三个重要的量:路程、速度、时间。

研究这三个量的典型应用题叫做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两个重要的类型。

相遇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在行进过程中相向而行,然后在途中某点相遇的行程问题。

其主要数量关系式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在行进过程中同向而行,快行者从后面追上慢行者的行程问题。

其主要数量关系式为: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判断行程问题类型(简单行程问题、相遇、追及)—>三个量中找到两个求第三个。

解答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从并行到下次追及的路程差恰是一圈的长度无法找出两个量的行程问题,通常利用时间相等列出路程与速度的倍数关系例1: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

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练习: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击“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在10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147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例2: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

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练习: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的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20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68米,则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例3: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练习: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多少分钟?例4:在一条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4公里,李强每小时行5公里。

行程问题之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 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解析

行程问题之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 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解析

行程问题之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非常完整版题型训练+答案解析本文介绍了行程体系中多次相遇和追及的问题。

其中,对于两地相向出发的情况,第N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对于同地同向出发的情况,第N次相遇共走2N个全程。

在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路程差和几个全程的关键。

例1中,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

根据题意可知,A、B两地间的距离为260千米。

例2中,甲和乙两人在一圆形场地上按相反的方向绕圆形路线运动,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0.5圈的路程,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5圈的路程。

根据题意可得,此圆形场地的周长为480米。

例3中,甲、乙两人从环形跑道上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第五次相遇。

已知甲比乙每秒钟多走0.1米,求第五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路程。

根据题意可得,第五次相遇时共合走5个全程,相遇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路程为2000米。

甲和乙的速度分别为250米/分和122米/分,他们在周长为300米的圆形跑道上背向而行。

甲每秒钟跑3.5米,乙每秒钟跑4米。

他们第十次相遇时,甲还需跑100米才能回到出发点。

___和爸爸在上午8点8分开始在家门口的100米直线跑道上跑步。

___的速度为6米/秒,爸爸的速度为4米/秒。

爸爸在8分钟后追上___,然后回家,再次追上___时离家12千米,此时是8点32分。

___和___在长100米的直线跑道上来回跑步,___的速度为6米/秒,___的速度为4米/秒。

他们同时从跑道两端出发,连续跑了12分钟。

在这段时间内,他们迎面相遇了5次。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

解答:由于甲、乙的速度比是1:2,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人所走的路程之比也是1:2.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走完了AB的长度,可以把AB的长度看作3份,甲、乙各走了1份和2份。

第100次相遇时,甲、乙共走了199个AB,甲走了1×199=199份。

(完整word版)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完整word版)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相遇与追及问题一、学习目标1. 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

2。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二、主要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

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4。

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三、例题选讲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

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例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

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

然后,两车继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都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 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40米。

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例8小明步行上学,每分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后,爸爸骑单车去追,每分行37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
学习目标:
1、知道相遇问题中总路程、相遇时间、甲乙的速度之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用适当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追击问题中路程差、追击时间、甲乙的速度之差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用适当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
行程问题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一)、相遇问题:甲、乙两个运动物体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同时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它的特点:1、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总路程。

2、它们同时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相等。

所以: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甲速+乙速=总路程÷相遇时间
练习一: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

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

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3、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

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

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

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4、A、B两个城市相距380千米。

客车和货车从两个城市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货车比客车每小时快5千米。

这两列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5、一辆货车一辆客车从a地驶往b地速度比是3:4 两车在离中点18千米的地方相遇,a地到b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客车与货车速度比是3:2,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两车距中点30千米出相遇,求AB距离
7、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地、B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当货车行到全程的13/24时,客车已经行了全程的5/8,。

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二)、追击问题:有甲、乙两个远动物体同时从A、B两地同向远动,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

它的特点是:1、是两个运动物体的路程差就是AB之间的距离。

2、它们同时出发到追上所用的时间相等。

路程差=(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 = 路程差÷(快速-慢速)
快速-慢速= 路程差÷追及时间
练习二、1.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

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多少秒?
2、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我军侦察到敌军在我军南面6千米的某地,正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向南逃窜,我军立即以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追击敌人。

在追上敌人后,只用半小时就全歼敌军。

从开始追击到全歼敌军,共用了多长时间?
3、一排解放军从驻地出发去执行任务,每小时行5千米。

离开驻地3千米时,排长命令通讯员骑自行车回驻地取地图。

通讯员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回到驻地,取了地图立即返回。

通讯员从驻地出发,几小时可以追上队伍?
4、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先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距离甲地1 6.8千米时,客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二、挑战数学竞赛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

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或分步列式)第二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应用题第6题
答案:42(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