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0dbfbda98271fe910ef9d9.png)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1.一木块受到大小均为12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10N,则木块()A. 速度减小B. 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停止运动D. 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解析】木块原来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木块受到的这对平衡力同时减小到10N时,木块受到的力仍然平衡,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并不能改变木块的速度,所以木块还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1)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2)当物体受力发生改变时,只需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仍为平衡力,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物体的原来的状态决定物体此时的状态.【试题评价】本题考查物体的二力平衡的应用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掌握情况.当物体受平衡力时,由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所以物体的运动情况与不受力的运动情况类似,因此理解和掌握平衡力和牛顿第一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2.在操场上练习扔实心球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扔出去的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的运动情况会如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 飞行路径不受影响D. 竖直下落答案:【【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球原来是运动状态,当外力突然消失,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球将做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根据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试题评价】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3.如图所示,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来回摆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解析】当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向右运动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人和秋千都会保持此时的状态不再改变.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只有图B正确.故选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要掌握其内容,并理解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本质含义.4.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A.保持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来回摆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解析】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在刚刚不受力时如果静止,则表现为静止状态,在刚刚不受力时如果运动,不论是怎样的运动,其结果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刻是静止的,所以此时不受任何力了,要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故选A.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来判断,即然不受力了,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其他运动,根据秋千在最高点时的运动状态,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外力消失一瞬间时的状态.【试题评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是易错点,要记住物体不受任何力时,要保持刚一失去所有力的一瞬间的运动状态,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性.5.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A. 立即停止B. 继续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先向左运动,然后向右运动D. 继续向左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答案:【【解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与摩擦力f是平衡力.当拉力F撤去后,摩擦力f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右,物体依靠惯性向右运动,但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速度逐渐减慢,最后完全停止下来.故选D.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当F撤去后,物体不再处于平衡状态,依靠惯性向前运动.据此分析.【试题评价】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的理解情况,同时要求掌握惯性的相关知识.6.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A. 正下方的前侧B. 正下方C. 正下方的后侧D. 不能确定答案:【【解析】由题可知,最初小螺丝钉随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螺丝钉松动后掉落时,由于螺丝钉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水平方向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螺丝钉与火车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正下方,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问题【有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问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ad7e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b.png)
第一部分中考重点基础考点专题篇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问题一、选择题1. (2022江苏泰州)如图所示,虚线是小华抛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运动轨迹,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皮球将()A. 保持静止B.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 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还会向前运动,说明此时具有水平的速度,当此时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由于惯性,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2湖南益阳)“天宫课堂”上,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扔冰墩墩”游戏,冰墩墩被扔出后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一直受到手的推力B. 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自身有一个向前冲的作用力C. 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墩墩具有惯性D. 用手接住后,冰墩墩失去了惯性【答案】C【解析】ABC.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墩墩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因为离手后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再受到手对其的推力,更不是因为自身有一个向前冲的作用力,故AB错误,C正确;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不管它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都具有惯性,所以用手接住后,冰墩墩并没有失去了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3. (2022湖南长沙)“踢毽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运动。
关于踢毽子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毽子离开脚后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B. 毽子上升过程中质量变小C. 毽子在最高点不受力的作用D. 毽子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A【解析】A.毽子离开脚时,具有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A正确;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无关,上升过程中毽子质量不变,故B错误;C.在最高点时,毽子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D.毽子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由于重力大于阻力,毽子会加速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错误。
【人教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人教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296e2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3.png)
8.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考点直击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典例1】(春•雄县期中)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分析】(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普遍规律之一,对任何物体都适用;②此定律包含两层含义: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解答】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典例2】(春•盐田区校级期末)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则这个物体()A.一定静止B.一定立即停止运动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可能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答案】C。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如果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撤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所以有两种可能:如果该物体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则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该物体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1】(•淮阳区校级开学)科学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是()A.根据想像得出的结论B.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C.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D.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结论【答案】D。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b7ce7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5.png)
第14讲牛顿第一定律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能对其揭示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3.了解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了解他的思想实验和相应的推理过程,领会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推理和想象能力;4.理解惯性的内涵,能通过实例说明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知识点一: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历程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01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02静止在某个地方伽利略力不是03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笛卡儿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04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05速度沿同一06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知识点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01长。
由此可以推断,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2)结论:力02不是(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知识点三: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0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02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一个固有属性,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0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04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05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它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的产物,06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知识点四:惯性与质量(1)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01质量。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4c934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7.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推一辆自行车比推一辆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比小汽车小。
【答案】质量或惯性【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此推自行车比推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小的原因。
【考点】惯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情况下都用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唯一量度,与速度无关,所以B错误;同一物体哎月球上与在地球上质量相同,故惯性相同,所以C错误;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减少质量,故减小惯性,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惯性3.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不一定越长D.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A正确,BD错误;汽车刹车问题过程中末速度为零,根据可逆性可得可得车速越大,滑行距离越大,C错误【考点】考查了惯性,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4.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
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
”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
”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答案】A【解析】汤姆的问话:“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认为火箭运动一定要力推动,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宇航员的回答:“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不可能是伽利略,只是一个玩笑,即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火箭靠惯性飞行,体现了伽利略的研究思想.故A错误,CD正确;让选错误的,故选A【考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5.关于惯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答案】C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并且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B错;故选CD【考点】考查惯性的概念点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6.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d005c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c.png)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的原因是: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推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向前的推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明显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火车上的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保持与车厢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故落下时在车厢运动方向上与车厢具有相同的位移,会落回原处,D对。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关于惯性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时间,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滑动,速度较大时停下的时间较长,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答案】C【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其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即改变状态越难,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的受力状态无关,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考点】考查对惯性的理解.3.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C.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答案】BC【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C正确;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B正确,D错误.故选BC.【考点】惯性的概念。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实验来验证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下的一个特例。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f82b1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1.png)
高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即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力才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据此引出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2.下列关于使用和乘坐小汽车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B.小汽车车尾的导电链是为了防止静电积聚C.小汽车前大灯和挡风玻璃覆盖的偏振片能使驾驶员消除对面车灯的强烈炫光D.小汽车防雾灯一般为橙黄色光,橙黄色光的波长较短,穿透力弱【答案】ABC【解析】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乘客与汽车速度相同,如果有突发事件,汽车会突然刹车,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会往前冲,发生严重事故,所以前排乘客要使用安全带,故选项A正确;小汽车车尾的导电链是吧车上的静电导入地面,故选项B正确;偏正片通过偏正作用可以消除对面来车的强光,故选项C正确;黄色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作用,所以有较强的穿透力,故选项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惯性、静电、偏正片和单色光。
3.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B.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C.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义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是“牛顿”【答案】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的物理学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A错误;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宏观、低速、惯性系,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B正确;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力不是基本物理量,D错误.4.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水向右洒出,说明车相对于水有向左的位移,所以车可能向左加速,可能向右减速,B正确,ACD错误。
4.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4.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0adb8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d.png)
4.1牛顿第一定律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斜面实验:让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斜面滚下,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 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但所达到的高度相同.当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2)推理结论:力不是(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实验事实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推理 1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会通过更长的路程,仍然可以达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3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实验的意义①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②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层地位;③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3、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叫作惯性定律;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三、惯性和质量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物体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3.惯性的表现(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题型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题1](多选)(2023秋•福州期末)图(a)、(b)是伽利略的两个斜面实验,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90038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a.png)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1、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同一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2)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因为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
(3)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
(4)本次探究中应用了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方法。
【答案】(1)速度(2)木板、慢(3)匀速直线(4)推理【解析】(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2)由实验可知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即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3)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因此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的小车,当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进行归纳。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举一反三:【变式】(2015•江汉区模拟)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D.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解析】A、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A正确;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C、实验中控制初速度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在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用到了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D、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D。
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358e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牛顿第一定律基础知识知识点一、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来维持。
知识点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三次实验都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保证小车到平面上时初速度相同。
(2)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3)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在实验推理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知识点三: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在不受力时,都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揭示了“力”的本意: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力。
知识点四:惯性惯性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 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绝不能说成“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
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正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才会遵守惯性定律(4)解释惯性现象①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急刹车时,人的 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前倾。
②汽车起动时人会后倾的原因:人原来随汽车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 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后倾。
(5)生活中利用惯性现象的例子有:①助跑跳远;②锤子的锤头松了,把锤柄朝下敲已敲地面,锤头都套牢在锤柄上了;③拍打衣服可以去除浮尘;④投篮;(6)生活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有:①开车要系好安全带 ②汽车里安装安全气囊;(7)超载:车辆的质量变大,惯性变大,不容易改变车辆的运动状态,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不容易停下来,容易引发事故。
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
![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2d6f4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b.png)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点分析】一.牛顿第一定律1.力与运动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伽利略却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前人对力与运动的探究及成果伽利略认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5.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1.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改变2.当受力方向(现在理解为一个力)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3..当受力方向(现在理解为一个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4.当受力方向(现在理解为一个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例题分析】1.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冬奥知识,体验冰雪文化,很多学校开展了迎冬奥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
冰壶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
某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安排了旱地冰壶体验项目。
旱地冰壶突破场地限制,在平滑地面即可进行。
如图所示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其在水平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最终均停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壶甲越来越慢,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B.冰壶甲和乙碰撞后最终静止,说明冰壶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只要有力作用在冰壶上,冰壶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冰壶甲在离开运动员的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答案】D【解析】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冰壶在冰面上滑行,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B.冰壶碰撞后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冰壶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C.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冰壶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D.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
![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9fdf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0.png)
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牛顿第一定律(讲义)(解析版)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重点揭示了物体的惯性特性。
本文将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深入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经典表述如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以匀速直线运动。
简单来说,物体会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解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牛顿第一定律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惯性。
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换句话说,物体具有维持其现有运动状态的倾向。
当物体不受外力干扰时,它会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
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决定了其惯性的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越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
其次,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从力的角度进行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因此,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即匀速运动或静止。
这是因为没有外力导致物体发生加速度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3.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其中几个应用领域。
(1)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在路面上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车辆在直线运动时,只有受到外力(例如引擎推力、制动力等)的作用,车辆才会改变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此,交通工程师需要合理安排交通信号、道路坡度等,以确保车辆按照预期方式行驶。
(2)天体运动牛顿第一定律也适用于天体运动。
根据该定律,当行星、卫星等天体不受外力干扰时,它们将按照惯性原理保持其当前状态。
这有助于科学家预测行星运动轨迹、天体相互作用等现象。
(3)工程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牛顿第一定律是工程力学的基础。
工程师根据该定律设计和分析结构物的受力情况,并确保结构物在不受外力影响时保持稳定。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3—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3—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2be38a7e21af45b207a84a.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运动和力3.4-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目录 (1) (2) (4) (6) (9)一、牛顿第一定律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棉布、丝绸、木板的表面上。
(2)实验现象:小车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次之,丝绸表面最远。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4)科学推理:假如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则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地运动下去。
即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是指牛顿第一定律对所有物体(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普遍适用。
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找到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
③“或”强调了两种情况中必然会且只能出现其中的一种情况。
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直至有外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④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本质,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由上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规律,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凭空想象得出的。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baac6e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c.png)
微专题8-1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 解读知识点一 历史回顾鸡蛋会落入杯子中你知道为什么吗? 紧急刹车时你知道不系安全带地危害吗?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地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地性质。
3.惯性与质量:质量大地物体惯性大。
说明惯性大小只由质量大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4.牛顿第一定律地物理意义(1)揭示了力与运动地关系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物体受到力地作用,它地运动状态就一定发生改变,并且产生加速度。
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物体若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地一种属性——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5.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地三种情况(1)速度地方向不变,大小改变。
(2)速度地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3)速度地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典例· 解读例1,(多选)下面表述中正确地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款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地实质是相同地D.物体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结果】BD.【思路】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地理想款件下所遵循地运动规律,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并非实验定律,选项A错误。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地运动状态则一定有力地作用,选项B,D正确。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地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则反映了物体在一定款件下地运动规律,选项C错误。
温馨提示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不同。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地一种属性,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地运动规律。
例2,(多选)相关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表述正确地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地运动规律B.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物体地惯性C.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地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D.物体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地作用【结果】ACD.【思路】惯性是物体地固有属性,惯性大小仅由物体地质量决定,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地运动状态无关。
2024新高一物理第14讲: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2024新高一物理第14讲: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a153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a.png)
第14讲:牛顿第一定律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物体不受外力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条件,其实际意义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考点二:惯性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及所处的位置无关,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3.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技巧归纳(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
(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
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2023秋·重庆铜梁·高一校联考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表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它表明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宏观物体可能没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答案】A【详解】A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B错误;C.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C错误;D.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不能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它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A。
2.(2023秋·重庆渝中·高一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B.战斗机作战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速度逐渐减小,所受的摩擦力也逐渐减小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D【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A错误;B.战斗机作战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B错误;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速度逐渐减小,但是仍然在滑动,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C错误;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D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0-2021年高一物理知识讲学卓越讲义(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0-2021年高一物理知识讲学卓越讲义(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19a874d0d233d4b04e698c.png)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卓越同步讲义(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4.1 牛顿第一定律一、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和意义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知识点二、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1.惯性与质量(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惯性与力(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始终具有且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只有在物体间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对同一物体,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惯性与力的区别可由下表反映3.惯性与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和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无关.二、题型分析题型一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①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①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一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B.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C.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D.①是事实,①①①是推论【答案】①①①①B【解析】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可知排列顺序为①①①①,分类正确的是选项B.【方法总结】理解理想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1)真实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来实现的实验.(2)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的、无法做到的实验.(3)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的.【变式1】.(2019-2020学年·平谷期末)1.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学考练之20个重要规律: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专题学啥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需要把握的问题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二、牛顿第一定律考查点1.维持运动是否需要力(1)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3.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专题考法【例题1】(2019湖北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小明的身上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性餐巾纸仍然保持与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向前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例题2】(2018四川攀枝花)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
(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______。
(3)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1)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粗糙程度(3)不会;匀速直线【解析】(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保证小车到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
(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粗糙程度不同。
(3)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改变,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专题操练一、选择题1.(2019贵州铜仁)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
【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一个“或”字,“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经受了实践的检验的,故A错误;B.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D.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2.(2019山东泰安)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后,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答案】B【解析】A.用手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上的灰尘,被子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掉在地上,说明灰尘有惯性,故A错误;B.子弹离开枪膛后,由于惯性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故B正确;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人有惯性,而不是汽车有惯性,故C错误;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后,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足球有惯性,而不是运动员有惯性,故D错误。
3.(2018大庆)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②③①.4.(2018山西太原)据统计,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速行驶,因为超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需要行驶更远的距离才能停下来。
关于汽车刹车后还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后,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B.汽车具有惯性C.刹车后,汽车的惯性减小D.刹车后,汽车所受的力平衡【答案】B【解析】A.刹车后,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错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汽车具有惯性,正确;C.刹车后,汽车的惯性减小,错误,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D.刹车后,汽车所受的力平衡,错误,运动状态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5.(2018山东德州)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B【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据此分析钢珠的运动轨迹。
钢球随实验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向右行驶,当它落下前,速度与实验车的速度一样;当它下落时,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但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因此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时,钢珠作自由落体运动。
6.(2018湖南湘潭)下图所示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现象.解释惯性现象时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2)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状态改变了;(3)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说明最后要出现的现象.图甲中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图乙中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7.(2018黑河)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答案】D.【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有利的,也是有害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抓住“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注意将它与惯性带来的危害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等区别开来.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是因为赛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 不符合题意;B.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惯性无法及时让车停下来,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不合题意;C.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西瓜皮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向滑倒.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不合题意;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符合题意.8.(2018河北)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A.A 位置的东侧B.A 位置的西侧C.A 位置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人具有惯性,即人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二、填空题9.(2018新疆)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它具有,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因为它(不计阻力).【答案】惯性;受重力的作用.【解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铅球被投掷出去,由于推力的作用从静止获得了一个速度,开始运动,当铅球离开人手后就不再受力的作用,但由于铅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铅球在空中会继续运动.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所以铅球在飞行中方向不断改变.10.(2018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答案】不会,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两物体不会相撞。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
当小车停止时,A、B物体在小车上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