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研究结题报1
主题图在数学课中的利用工作总结
主题图在数学课中的利用工作总结筒车湾小学:陈全艳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成为了数学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加工,让主题图动起来、亮起来,这样才能使主题图散发无穷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深层关注。
一、变平面为立体,让主题图“活”起来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教材中的许多主题图,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如教学人教版三上“吨的认识”,可以编个“过桥记”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图片):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还有鹿姐姐等动物。
有一天这四个动物来到河边,河上有一座桥,旁边立着一块牌子:限重1吨。
动物们想到对岸去,马大叔说:“那我们一起从桥上过去吧!”鹿姐姐说:“还是一个一个过去吧!”大家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我们的小朋友能替它们想想办法吗?我一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就纷纷讨论开了,并很快得出几种过桥方案。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吨”的含义。
二、化静态为动态,让主题图“动”起来教材中的主题图虽然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但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持久,课堂上只是看这么一幅静止不变的图画,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而且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主题图是需要动态演绎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主题图处理成可操作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鲜活的状态,使它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如北师大教材三上《什么是周长》一课的第一幅图是一只蚂蚁停在树叶的边线上,并指出它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小学数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 问题的提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当我们满怀希望与激情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因惑与思考,机会与挑战相伴而行。
教师感叹新课程数学教学资源缺少,感叹没有合理的数学教学资源供其使用。
教学资源的稀缺性和教学效果的最佳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教学中面临的基本教学起点,怎样使用最小的投入(教师教学省力,学生学习轻松)产生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好数学教学资源,正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数学教学也可以借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这些真实主动的材料取代原有例题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亲切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会用具体的生活经验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我校历来都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研究方面已做了一些前期尝试和研究工作。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经常带一些生活实例,做一些生活验证实验,开展生活体验活动等;二是指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撰写成数学小论文或数学日记,指导学生自办数学生活化内容的手抄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效果较好,这些无疑是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策略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界定主题图是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借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
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具有比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集知识性、教育性、人文性为一体。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策略的研究》围绕挖掘出教材主题图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发现主题图中渗透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价值,赋予主题图灵魂,让主题图真正“活”起来为中心,通过加工主题图,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二、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以主题图引入新知,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对主题图进行合理的加工、运用。
因此,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主题图在一个单元、一节课中的地位、作用及内涵。
2、主题图的呈现方式。
3、学生对同一主题图不同的呈现方式作出的反应。
4、对主题图调整、补充、开发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他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学原则。
教学中主题图的应用,就是要让主题图资源化、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人文化。
2、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教师善于运用。
”同样,主题图给我们提供的也只是一个教课的依据,要用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创新。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把改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要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的思考空间”“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等理念。
活用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应用研究
小教园地活用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应用研究■张水南摘要:随着数学教学的改革,数学教材无论在展示方式还是在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在数学课本中融入了较多的“主题图”。
“主题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得更加形象化,将文字与“主题图”搭配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主题图”,将数学教材课本充分地利用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有效应用前言:随着人们对于小学生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越来越多,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教材。
而且,数学教材都是经过多个学者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中的“主题图”主要是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度地理解每个“主题图”的含义,将“主题图”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将枯燥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的作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本主要是以数字和文字组成的,图片相对较少,使得小学生不太愿意去看数学课本。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融入“主题图”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
首先,小学生正处于好奇的阶段,对于各种图片和图形都比较感兴趣,若是教材中存在“主题图”则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材中存在“主题图”还能够理清数学知识的思路。
数学主要是各种算理、数字之间的关系计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不清楚思路。
“主题图”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利用图形或者图片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最后,“主题图”还能够充分地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大部分的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喜欢听教师讲,不喜欢自己去看课本。
当课本中含有“主题图”时小学生不会再对数学课本感觉到厌烦,能够让数学教学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活用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策略1.深度挖掘“主题图”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先挖掘“主题图”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让教师合理地利用“主题图”。
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摘要】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题图的概念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主题图的设计原则以及在数学概念教学和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本文还讨论了主题图如何与教学游戏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结论部分讨论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和展望,强调了主题图的灵活运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主题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题图,小学数学教学,灵活运用,设计原则,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教学游戏,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推广,展望,提高效果,学习动力1. 引言1.1 主题图的概念主题图是一种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工具。
它通过图形、颜色、符号等视觉元素的组合,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数学内容。
主题图通常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表格,也可以是复杂的思维导图、逻辑图等。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直观认识,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主题图,学生可以更快速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在教学实践中,主题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投入和探索精神。
1.2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主题图,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主题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数学概念,还可以被运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小学数学《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报告.doc
小学数学《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报告小学数学《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报告一、绪论:(一)课例的确定( ( 研究内容 ) 。
解决问题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行动口号,它给国内外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决问题教学也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它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知道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选用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在确定《问题解决》的研究主题后,积极选择本组小主题,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很多难题都是通过画图来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才能很好地理解解决的。
画图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实际问题。
可是很多学生没画图的意识,更有很多同学不会画图。
我们觉得可能是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方面的教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确定了《借助画图理解题意》这个小主题。
根据现有老师所教的年级,我们选择了中段和低段两节课,由于怕牵扯进度问题我们决定选择人教版上没有的,可又是常出现的,通过画图很好解决的《相遇问题》,低段选择了《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 1.两堂课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思想)分别是什么? 2.两堂课一个在低段,一个在中段,不同学段所画的图是否有不同?侧重点是否有区别? 3.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带着这样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
(二)研究过程。
1.定计划。
2.定时间表。
3.分工。
4.活动主题。
通过《借助画图理解题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基于这样一个主题,我们选择了《相遇问题》《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这两节课开展了课例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运用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运用研究作者:高淑娟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7期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蕴含了大量数学教学信息,是数学知识的形象化展现。
相对语言符号形式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对于图形知识的学习更为高效。
主题图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能有效结合小学生的生活情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创造性。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对主题图的认识不清等情况,以致主题图在教学中未能得到十分有效的运用。
所以,本文从自身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就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运用;策略这些主题图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可以参考使用的素材,教师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合理有效地使用主题图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业务本领。
主题图相对文字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主题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入挖掘主题图中包含的丰富数学教学信息。
当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于主题图的重要性、运用原则及运用策略认识不深刻,甚至存有误区,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本文就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运用的原则1.情境性原则不同的主题图分别对应不同的情景,如每一单元、每一例题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分别对应不同的主题图。
不同的主题图都表示不同情境下的数学信息,教师要能够把握住主题图的不同情境信息,深入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将其有效转化成对应的数学教学信息。
对于一些复情境的主题图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灵活性原则主题图的内容丰富,设计形式多样,传递的数学信息也不同。
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主题图的灵活性特征,将主题图在教学中能够活学活用。
教学图的内容虽然固定不变,但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图创新发开出不同的数学情境,每一个主题图可适用多种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中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研究结题报1
小学数学中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一、引言在新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图画内容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
而这些主题图能否发挥优势,还需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将其活动化、现实化,赋予生命的活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和保合寨小学低段数学组的老师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来进行研究。
二、研究文献综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内容要面向学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面向生活,学习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面向儿童现实生活世界又面向儿童可能生活世界。
课程学习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目前已经有结合新教材中的主题插图的研究,有一定的合理运用主题图基本策略。
但是在结合低年级学生,围绕“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来研究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相对还甚少。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步骤分工(一)本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深入研究主题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研究如何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得教学方式有进一步的改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应用主题图时出现的问题而选定的。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现状和教师课堂教学中主题图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挖掘出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把握主题图的最佳应用时机;掌握主题图的应用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
同时辅之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即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实际问题,确定突破方向,充分借鉴并利用已有资源丰富素材库及课件内容,加以创新。
此外,还要多方听取意见,进行探索性、验证性的实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研究成果。
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摘要】本文探讨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介绍了主题图的定义和特点、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灵活运用策略以及利用主题图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主题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总结。
通过对主题图的全面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题图、灵活运用、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策略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中的作用,还存在着一定的研究空白。
有必要对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基于此背景,本篇文章旨在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主题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主题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我们将研究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应用和灵活运用策略,以及利用主题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
我们将重点关注主题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中的作用,探讨主题图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未来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并对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发挥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背景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轻视主题图的作用,而把主题图的功能简单地定位成为情境创设服务,当然不会考虑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在没有深入研究主题图内涵的情况下,照本宣科,使教学目标偏离。
上述的种种表现教师只是肤浅地使用主题图,老师没有把主题图当做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更谈不上充分挖掘、利用好主题图这教学资源。
背景二:现行人教版教材中一系列主题图,不但统领本单元或该环节的知识,更凸显了知识的价值,在教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些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深度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和功能,以便实现高效课堂。
二、关于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界定:主题图的界定:本课题所指“主题图”是指能反映小学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的生活情景的图画。
“主题图”往往是包含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德育思想于一体的图画,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主题鲜明。
它让数学变得可爱亲切,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深受教师和学生喜欢。
课堂教学的界定: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申请本课题前,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现状的调查,主要列举如下:1.《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运用》,作者田奇述。
该文对人教版主题图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认真分析了其功能,给人一定的启发。
2.《提高小学数学主题图的使用效率》,作者:何文杰。
该文就如何“用好主题图,提高主题图的使用效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浅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
浅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课程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主题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1 将主题图分层展示。
2 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3 用故事串起主题图。
4 用游戏激活主题图。
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有效使用;数学教材;主题图翻开小学数学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憨态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课程资源。
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主题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将主题图分层展示。
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
如二年级下册第2页“解决问题”主题图包含了“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四个情景问题。
教师可以按各个场景分批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二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有些主题图描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再现主题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体验、搜集数学信息,自然抽象出数学知识。
最新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目录问题的提出 (3)概念的界定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4)具体操作及成果 (4)《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确是一本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的教科书,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主题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
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
对于主题图的使用,要做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科学引导,教师必须对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主题图从呈现范围的大小来看,分成二类:单元主题图与课时主题图。
从呈现方式来分析,分成三类:自然情境类、活动方式类和对话形式类。
不管哪类主题图,都要充分挖掘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价值,充分认识主题图的价值,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渗透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主题图的编写各有各的侧重点:引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数学方法的强调突出或数学概念的强化理解.....主题图是一种方向,一种理念。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本文是《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
本研究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锻炼能力的目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
因此,画图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画图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直观图、示意图、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等。
这些方法中,线段图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低年级对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的教学,学生往往不正正确判断,而利用线段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而在一个单元的复时,可以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用树图或集合图来表示。
而在低年级教学中直观示意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利用直观示意图来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总之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中“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目标之一。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须达到的“解决问题”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解决问题不单独成章,而是把它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呈现。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的理解有限,需要通过画图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课题系2012年度仙居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负责人为XXX,成员包括XXX、XXX、XXX。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数学应用题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关概念的定义、策略的分类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策略的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小学课题组本课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即:教师课堂教学中主题图使用的现状调查研究;学生读图现状调查及主题图阅读方法研究;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定性分析法。
课题研究小组对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们对主题图持十分欢迎的态度,乐于借助主题图学习,而且对主题图的内容、形式、作用都有积极地认识,但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在灵活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疑惑。
调查的对象和时间:本次调查时间是2016年4—6月,调查对象是秀延小学部分师生,随机选择了一至六年级各50名学生,共300名学生。
所有教师均参加调查问卷。
调查的形式和内容调查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其中发放教师问卷132份,学生问卷300份,全部有效。
教师问卷的内容涉及:喜欢教学有主题图的例题,还是没有主题图的例题;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呈现主题图;喜欢呈现给学生的主题图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使用主题图的观念是什么;认为哪种类型的主题图更有效等。
学生问卷内容有:喜欢有主题图的例题还是没有主题图的例题,希望通过什么途径看到主题图;喜欢什么状态下的主题图;喜欢什么类型的主题图等。
由于是自主答题,所以调查统计的数据真实可信。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教师运用主题图的现状与分析(表1-表7)1.教师运用主题图的意愿及分析表1:表中显示的是“教师喜欢教学有主题图的例题,还是没有主题图的例题”的选择结果。
可以看出,教师们都喜欢教学有主题图的例题,这也意味着主题图的魅力已经征服每一位数学教师,同时说明了开展有关主题图的应用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2.教师认可的主题图作用及分析对于主题图的作用,被调查的老师都用简练的语言作了概述。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的也不乏雷同之想,主要有以下观点:直观形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激发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更能表达题意;具有直观作用、提示作用和教学辅助作用;在新旧知识间铺路、搭桥,唤醒旧知;突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减轻教师们“准备教学”的负担;有利于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素材丰富化;能产生视觉冲动,引发学生共鸣等。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问题的提出⋯⋯⋯⋯⋯⋯⋯⋯⋯⋯⋯⋯⋯⋯⋯⋯⋯⋯3概念的界定⋯⋯⋯⋯⋯⋯⋯⋯⋯⋯⋯⋯⋯⋯⋯⋯⋯⋯3 研究目标⋯⋯⋯⋯⋯⋯⋯⋯⋯⋯⋯⋯⋯⋯⋯⋯⋯⋯⋯ 4 研究内容⋯⋯⋯⋯⋯⋯⋯⋯⋯⋯⋯⋯⋯⋯⋯⋯⋯⋯⋯ 4 具体操作及成果⋯⋯⋯⋯⋯⋯⋯⋯⋯⋯⋯⋯⋯⋯⋯⋯ 4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确是一本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的教科书,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主题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
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
对于主题图的使用,要做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科学引导,教师必须对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主题图从呈现范围的大小来看,分成二类:单元主题图与课时主题图。
从呈现方式来分析,分成三类:自然情境类、活动方式类和对话形式类。
不管哪类主题图,都要充分挖掘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价值,充分认识主题图的价值,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渗透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课题总结报告一、研究背景:打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里面有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这些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情境引起小学生注意与喜爱的图画就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部分,即主题图。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何建新教授在《主题图及其应用》一书中这样写道:“主题图(Topic Maps)的概念最初是由W3C提出的,并由国际标准组织SGML委员会第三工作小组的研究人员开发,用来实现索引和辞典构建过程的形式化。
主题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的元数据格式,它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主题就是主题图中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现实事物的具体化,它可以是表示任何事物对象的名词,通过主题表述的概念被形式化之后就是标题。
主题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主题间的关联。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简单地定位成为情景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没有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
2. 有的老师没有深入考虑主题图的内涵,只会按部就班的照着主题图安排的活动指导照做,使教学目标偏离。
观照当下,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地区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及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机械使用”四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和盲从,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主题图进行有效地处理,使“主题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
在使用主题图时要做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科学引导,这就需要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
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而选定的。
【原】《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结
【原】《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怀集县怀城镇第六小学梁妙湛《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于2014年12月经肇庆市教育学会立项正式启动,两年来,得到了镇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我们课题组通过业务学习和观摩相关教学视频,对该课题进行了深一步的理解,并对已有“主题图”教学实践的部分成果进行了一些参考和反思。
我们结合常态的课堂实际教学,跟踪了部分特殊的案例,对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总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现把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于课题基本情况介绍(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人教版新教材编写了许多图文并茂,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
新教材编写主题图的意图主要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主题图”的深意,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主题图是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刚开始,学生对这一幅幅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极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主题图引入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效果也不错。
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对主题图已不再感到新鲜和有趣了。
主题图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把握主题图的真谛,因此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主题图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甚至舍弃主题图不用,感觉在新教材中占有极大篇幅的主题图在教学中已没多大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中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一、引言在新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图画内容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
而这些主题图能否发挥优势,还需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将其活动化、现实化,赋予生命的活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和保合寨小学低段数学组的老师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来进行研究。
二、研究文献综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习内容要面向学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面向生活,学习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面向儿童现实生活世界又面向儿童可能生活世界。
课程学习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目前已经有结合新教材中的主题插图的研究,有一定的合理运用主题图基本策略。
但是在结合低年级学生,围绕“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来研究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的合理利用的相对还甚少。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步骤分工(一)本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深入研究主题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研究如何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得教学方式有进一步的改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应用主题图时出现的问题而选定的。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现状和教师课堂教学中主题图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挖掘出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把握主题图的最佳应用时机;掌握主题图的应用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
同时辅之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即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实际问题,确定突破方向,充分借鉴并利用已有资源丰富素材库及课件内容,加以创新。
此外,还要多方听取意见,进行探索性、验证性的实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进程与研究工作的实施。
课题研究的步骤:1、通过文献学习开展理论研究。
2、开展教育实践摸索好的利用主题图的做法。
3、开展个案研究。
4、撰写论文及个案分析。
准备阶段2011年10月——12月(1)通过文献学习了解主题图的定义及现阶段此课题研究的成果。
(2)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确定各研究阶段的内容、方法和目标。
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1)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将中年级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分人头进行计划,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改进调整教学方法。
(2)各位实验教师都要对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方法进行随时的记录、做好反思,积极在微观课题论坛上发表交流。
(3)利用我校提出“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3个读懂,结合自己的课题进行实践,并进行反思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4)参与研究的教师均在完成各级各类公开课。
《小熊请客》——接待市教研室调研做课;《100以内的数》——教研组观摩课;《分一分》——区优质课二等奖;《认识方程》——区优质课一等奖;《精打细算》——教研组做课;《包装的学问》——教研组做课一等奖总结阶段2012年7月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新课程已走进学校好几年了,新教材与老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尤其是教材中的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充满时代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但这些主题图能否发挥作用,还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合理开发使用, 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下面就结合我们两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合理利用”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读懂教材,挖掘主题图的内涵“主题图”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也是经过数学专家的再三斟酌、精心选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
其深意,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走近它,再走进它,正确全面的诠释主题图,并能够从中理主题图的数学学习目标,可以说,正确理解了主题图的意义,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这是运用的“基点”。
(二)读懂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小学生生性好动、自制力差,上课的铃声虽然将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由于“主题图”多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尽快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两校教师常采用下面的几种做法。
1、故事演绎主题图故事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保合寨小学的胡建平老师在执教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比大小》一课时,将“少年演讲比赛”这一个静止的画面,巧妙地串成一个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中来。
故事讲的是一个四人一小组进行演讲比赛,由胡老师来客串主持人,故事一开始分别出现两位选手及他们的得分,主持人问到:“前两位选手的得分已经出来了,同学们你们比一比目前谁的得分高呢?”学生由于以前有一定的小数比大小的知识基础,马上调动了原有的经验,比出了高低。
在全班交流中,彼此学会了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整数部分,如果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就要看百分位,以此类推。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三位选手的表现。
”主持人说到。
出现了第三位选手的得分后,追问到:“你们能将这三位选手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出来吗?”在学生们短暂的思考之后,有的同学很快排出了名次。
有的同学则慢了,在彼此交流中发现慢的同学是将这三位选手的得分两两相比,最后再得出名次;快的同学则是将三位选手的得分数位对齐排成一列,再按照刚才的方法从整数部分开始,很快排出名次。
在共同分享彼此的方法之后,大家协商达成共识,多个小数比较大小时,写成一列再比较的方法又快又好。
“我们一起看第四位选手的表现,第四位选手的得分现在还没有出来,但是评委表示他的表现比目前的第一名差一些,比第二名好一些,同学们能估计一下这位选手的得分吗?”同学们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猜测,接着主持人追问:“如果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这四名选手的最终名次是怎样的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学们一次一次接受着挑战,在思路的碰撞中彼此分享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2、动态演绎主题图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面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动态过程的演示,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的催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我校朱彩凤老师在执教《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时,课一开始,就出现一幅三个小动物进行自行车比赛的画面,其中小猴子的车轮是方的;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小熊的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
伴随着一声枪响,动物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前进着。
“同学们猜一猜看,哪个小动物最终获胜?为什么?”今天你们认识了圆以后,就能圆满解决这了。
再如:执教《24时计时法》时,新课开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挑战城堡》这一动画片,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蓝猫和菲菲为在表上找不到“14时”而困惑时,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新知内容与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个究竟的情境之中。
3、创编丰富主题图教师不应该是主题图的执行者,而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者。
也就要求我们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例如,在执教《路程、时间、速度》一课时,教材中只给了两组数据,我对教材中的主题图信息进行了补充。
课上先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三只小动物,他们的赛况如何呢?(屏幕出示: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
)我启发学生想: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它们谁跑得快吗?学生有的说:“我觉得小牛和小象比较,小象跑的慢,因为它们都用4分钟,小象跑的路程短。
”有的说:“我发现小象和小熊跑的都跑了240米,小熊只用3分钟,所以小熊快,小象慢。
”我适时加以引导:“看来所用时间相同的,就比路程,路程远的就快。
所走路程相同的,就比时间,时间短的就快。
那你们再看看小牛和小熊,所走的路程不同、所用的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这也正是我创编主题图的用意所在。
学生沉思一会以后,有的提议:“想办法让它们的时间相等。
”“看看它们各自一分钟走多远。
”我追问:“为什么这样可以比较出快慢?”学生纷纷说到:“时间相同,谁跑的远,谁的速度快。
”学生经历了三次比较,充分地体会到速度的产生的必要,很自然地进入了关于速度的学习中来。
这样的创编,最大限度地将主题图用“足”、用“透”,发挥最大价值。
(三)读懂课堂,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新教材中的主题图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也丰富了教师、学生的认知。
例如,我在执教《路程、时间、速度》一课时,课中呈现了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2千米/时;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等生活中常见的有关速度的数据信息。
当同学们读完这些信息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大家:“通过这组信息,你们能否解释一下,在下雨天是先听见打雷呢,还是先看见闪电?”同学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这组信息中,片刻的沉寂后,同学们一下子顿悟了。
这组信息既让学生从中感知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和爱数学的情感。
的确,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很好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
我们要慢慢地品味,静静地思索,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课堂。
总之,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
相信,有了我们老师的潜心解读,有了我们老师的精彩呈现,合理改编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定将成为课堂中的亮点,使课堂充溢灵动和智慧,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五、附录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1.《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柏凌《也谈对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上海出版社2005 3.韩洪刚《让“主题图”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4.肖祥森《“主题图”要注意深加工》5.郭宗跃田奇述《别把“主题图”教学上成“看图说话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