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与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材第69页例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

73=( )+394=( )+9054=50+( )68-8=( )49=( )+( )82=( )+( )2.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1.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1情境图)(1)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汇报)信息: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2)师: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5-2。

教师板书:35-2(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摆小棒算一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的。

计算方法: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3根小棒,所以35-2=33。

教师引导: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

板书:(4)师:想一想,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减一数,再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但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情况,特别是退位减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他们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不清楚退位的概念;2. 不熟悉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3. 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退位的概念,熟悉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

2.准备练习题和答案。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如:小华有38个糖果,他给了小明12个糖果,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例如:45-27,首先从个位数开始减,5-7不够减,需要从十位数退1,变成15-7,然后15-7=8,所以45-27=18。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退位减法的笔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例如:38-25,47-36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购物教案
100 元 100 元
能换 能换
张 张
拾 圆 20 元
100 元
能换

伍拾圆
4
拾 圆
壹 圆
贰 圆
能换 2、
拾 圆 壹 圆

20 元 贰 圆



20 元 20 元
贰 圆 贰 圆
伍 圆 壹 圆
元 3、小组讨论: 有一些
拾 圆 20 元 伍拾圆
妈妈需要 100 元钱可以怎么拿? 4、小组汇报 5、数学故事: 通过这个数学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 惯。
板 书 设 计 买文具 (黑板贴图)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反思
3
题 目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买衣服 备课人 1、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丁香香
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课件 学具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安 排 1
一、创设情境 小明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她想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于是她来到了服装 店打算给自己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元题插图 板书: 买衣服 一件上衣多少元? 59 元 一条裙子多少元? 36 元 小明妈妈给售货员多少钱?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 1、出示图
2
5、在小组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1 元=( )角 1 角=( )分 三、课堂练习: 1、1 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1)可以买 块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3)要买一个转笔刀,还差 (4)想买一块橡皮、两把尺子、一本练习本,钱够吗? 2、填一填 (1)伍元能换 张壹元 贰元能换 张壹角 伍角能换 张贰角和 张壹角 (2)1 张壹元+1 张贰元+一张伍元= 3 张贰元+|1 张伍元|= 元 2 张贰元+3 张壹角= 元 角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怎样爱护人民币 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

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同学把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

教具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同学自由发言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争辩、汇报争辩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宠爱( )颜色的人最多宠爱( )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宠爱(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宠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竞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729992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一班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同学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量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争辩、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小伴侣宠爱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伴侣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

(2) 92
90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0=90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2=92
4.快乐算一算。
30+20= 50
45+10= 55 40+23= 63 15+70= 85
60+24= 84
80+17= 97 63+2= 65 34+40= 74
35+3= 38 2+86= 88 43+50= 93
探究点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什
小林和小红已经 写了多少个字?
么数学问题?
25+20=?
25+20=
先算20加20是40。
25+20= 45
再算40+5是45。
25+20= 45
20 40
提示: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加整十 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也是运用了拆分法呦!
17
3.看谁能全算对。 90 60 10 20 40 60 30 80
40 0
60
30
18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业题。
19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R 一年级下册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 你有什么发现?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
夯实基础
1.想一想,填一填。
(1)
36
30
2
6
先算个位的2+4=( 6 ),再算30+( 6 )=( 36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苏教版.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苏教版.doc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一、课题(学科和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第一课时,课题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二、教材简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孩子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 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孩子掌握,有层次地呈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知识结构,先特殊后-•般地精心设计了“和是整十数”与“和是非整十数”这两个内容。

本节课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口算中满十进一这样一个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目标预设1.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得数。

2•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感受探寻口算方法的策略,发展形彖思维和拓展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和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与发现计算方法,形成正确计算的思维,并能正确进行有关计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理解和发现进位加的原理。

五、设计理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要体现《标准》提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基本出发点,提倡算法多样化。

老师应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发现,充分尊重学生发现和选择方法,不急于评价他们每种方法优劣尽量展示他们不同方法和思路,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让学牛展露计算方法多样化的才能。

2023新插图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找规律(1)【教案】

2023新插图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找规律(1)【教案】

7 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一)知识数学点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8-2= 5+5= 3+5=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X k b1. Com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1、设疑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

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

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教学板书:新课标第一网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一)口算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时练一、填一填。

1. 我来选一选。

⑪⑫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连。

把图形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三、我会圈。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四、我会涂。

(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绿色。

)五、我会数。

上图很像一辆( ),其中有( )个△,( )□个,这图案像一只( ),它用了( )个( )形和( )个( )形,以及( )个( )形和( )个( )形。

答案:一、⑦⑧⑤⑥⑨②⑩④⑪⑫二、略三、②③②②四、略五、1.车 1 1 2 3 2.蜻蜓 5 长方 4 正方 2 三角 5 圆(顺序不唯一)第一单元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课时练一、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三个可以拼成的图形。

应选( )、( )和( )。

二、我会连。

(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三、我会选。

从下面的右边选出1个能和左边拼成正方形的图形。

(在小题上画“√”)(1)(2)(3)四、数一数。

下图有()个三角形下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下图共有()个正方形五.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或半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答案:一、①③⑤二、略三、1.(1)②(2)①(3)③四、3 4 5五、略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七巧板》课时练一、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 )号和( )号图形,( )号和(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二、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试着拼拼看。

三、我会选。

有一种四巧板,由4块拼板组成,各块的形状如下图。

下面哪些图形是由四巧板拼成的?(在下面的括号里画“√”)四、用七巧板拼出下面图形。

五、用七巧板中的5块板拼出一个正方形,快来试一试吧!六、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答案:一、三 5 1 2 4 6二、鹅猫三、四、略五、六、略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十几减9》课时练一、想一想,填一填。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班级:姓名:一、复习回顾1、口算。

4 + 6 =5 + 7 =6 + 5 = 8 +7 =5 + 5 = 4 + 9 = 4 + 8 = 20 + 7 =50 + 9 = 6 + 43 = 23 + 13= 93+60= 2、口答,并说出口算过程。

25 + 4 =()25 + 40 =()二、探究新知。

【设问导学一】观察书本74页例1情境图,回答下面问题。

1、小明有()张画片,小亮有()张画片,小红有()张画片。

2、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算式是:【设问导学二】探索24+6的算法(1)计算24+6,我们可以先摆()捆和()根,再拿出( )根,4根和6根合起来是()根,把这10根捆成1捆,与原来的2捆合起来是()捆,就是()个十,是()。

(2)我会填:24 + 6 = ()张□□先算()+()=()□再算()+()=()【自我检测】(小组订正)1、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算式是:2、24 + 9 = ()张□□先算()+()=()□再算()+()=()三、巩固练习1、计算。

45 + 5 =()38 + 8 = ()先算()+()=()先算()+()=()再算()+()=()再算()+()=()2、看谁算的又快有对。

35 + 8 = 15 + 21 = 71 + 20 = 34 + 9 =85 + 5 = 27 + 6 = 32 + 8 = 36 + 7 =3、把对的得数圈起来。

43 + 8(41 51) 6 + 34(84 40)55-5(5 50)71 + 9 (70 80)36 + 60(96 42)79 -23(47 56)4、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45 + 6(四十多五十多)78 + 3(八十多七十多)56 + 3(五十多六十多) 4 + 67(六十多七十多)42-20(六十多二十多)88-7(八十多七十多)5、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集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第1课时图书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4、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

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2、探讨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2)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

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根,再摆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8+2=30,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竖式:28+ 432(学生已经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分组进行交流,并说明自己选这种算法的原因。

3、练习“试一试”(1)“你想买哪两本书,需要多少钱?”□○□=□(元)先请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2)“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分4人小组交流,组长统计计算方法,评选出每个小组中想出方法最多的“智多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数一数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数一数

1 准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1.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指导】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

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仔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

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

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国旗,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热爱祖国,保护国旗;又如图中有2个同学向教师问好,教师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从小应该讲礼貌,尊敬老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专项练习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直接写出得数。

4+9= 12-6= 6+8= 13-7=12-2= 15-10= 16+2= 17-6=6+5= 16-7- 11-5= 7+7=二、比一比,算一算。

5+2= 50+20= 9+1= 90+10=6-3= 60-30= 8-2= 80-20=三、填空。

1、10、20、30、()、()、()、()、80、()。

2、被减数是50,减数是20,差是()。

3、两个加数都是20,和是()。

4、由8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5、9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四、算一算。

10+40= 20+70= 60-50= 70-30=40-20= 40+20= 20+60= 30+50=10+90= 60-10= 90-40= 40+60=五、在○里填“>”、“<”或“=”。

10+10○19 30-20○1 60+30○50+4061○40+30 100○30+70 90-30○20+50六、解决问题。

一件雨衣20元一把雨伞30元1、买一件雨衣和一把雨伞一共要花多少钱?2、一件雨衣比一把雨伞便宜多少钱?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一、填一填。

1、86读作();二十七写作()。

2、80里面有()个十。

3、7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由5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的数是(),读作()。

5、90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

二、比一比,算一算。

3+4= 53+4= 50+20= 53+20=2+7= 62+7= 70+20= 70+23=5+1= 45+1= 40+30= 45+30=6+2= 86+2= 10+60= 10+63=三、在○里填“>”、“<”或“=”。

34+2○54 40+9○94 83+10○13+8060+39○99 12+5○20 20+12○20+21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
教学
内容
教材第74~94页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懂重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算理。同时他们还学习过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具有一些“凑10”和“破10”的知识经验。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算理与算法,形成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技能。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仅直接影响后续的加、减法的学习,也将影响相关乘、除法的学习。
使学生在能够正确笔算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竖式计算中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理解并掌握“满10进1”和“退1作10”的思考过程,能正确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以及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初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查、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等良好习惯。
(2)闭上眼睛想想: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
(2)集体交流:圈与算的过程。
2、第2题: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
(3)小组讨论: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对已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生:发新书。

师: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学生们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到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时练习题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时练习题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时练习题第一单元1.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3.4.连一连。

5.小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请你用线连一连。

答案:1.12.6 123.8 9 5 114.略5.略第二单元第1课时1 . 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写作:写作:读作:读作:读作:2.看图填空。

()个十和()个一()个十和()个一写作:写作:读作:读作:3. 填一填。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3) 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4)比39多1的数是(),比39少1的数是()。

4. 读写下列各数。

98 读作(),80 读作(),100 读作(),33 读作()五十五写作(),六十三写作(),八十一写作(),九十九写作()5.接着写。

(1) 11、13、15、()、()、()。

(2)10 、12、14、()、()、()。

答案:1 . 50;五十;45;四十五;100;一百2.3;6;36;三十六;4;5;45;四十五3. (1)50;(2).个;十;百;(3) 66;(4)40;384. 九十八;八十;一百;三十三;55;63;81;995.(1) 17;19;21;(2)16;18;20第二单元第2课时1.填一填,比一比()○()()○()2.圈出每组数中较大的数。

34 43 100 98 68 693.从大到小排一排。

24 56 85 63 15 48 100 99 84 82 55□□□□□□□□□□□4. 比较大小。

25○36 72○39 88○100 26○985. 按规律填数。

1.42>24;100>992.略3.100>99>85>84>82 >63>56>55>48>24>154. <;>;<;<5. 50;70;65;80;81;51;41;31;11;1第二单元第3课时1、比72大2的数是(),比72小2的数是()。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到6课时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到6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简单实际问题。
3、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难点:感受加、减口算方法的联系。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24+9得多少呢?小组利用小棒来探究方法。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分小组汇报摆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把9分成6和3b.把24分成20和4
先算24 + 6 = 30先算4 + 9 = 13
再算30 + 3 = 33再算20 + 13 = 33
3.优化算法,小结重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能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学法:通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理清算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学生:小棒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第41页。
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练习(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6~77页练习十一第1~7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连加、连减运算式题。

a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2+3= 5 5+4= 9 3+4= 7
6-2= 4 7-4= 3 9-4= 5
学习任务一
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发新书
图上的老师和同学 们正在做什么?你 能获得哪些数学信 息?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发新书
书桌上有3摞 书。
每一摞书都有 10本。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一(1)班有 20 名男生和 20 名女生,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20+20=40(名) 答:全班一共有40人。
学习任务二
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提出问题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30本,右边有 20本,左边有多少本?
要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列式呢?
30-20= 10(名)
答:男生比女生多10人。
学习任务三
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达标练习
practice
1. 做一做。
50+20= 70
70-20= 50
70-50= 20
达标练习
practice
2. 对比并计算。
3+2=
4+5=
30+20=
40+50=
6-4= 60-40=
7-3= 70-30=
30
40
50
60
达决问题。
+ =50
-20 =10
=(20 )
=( 30 )
达标练习
practice
*6. 把10、20、30、40、50、60 填在下面的 里,使每条直线上的 个 数的和都等于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通过窗口的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约8分钟)
(一)目标: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预习认识人民币。

(二)要求:经过课前预习,哪些知识已经明白,还有哪些知识存在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三)练习
1.76-30= 54+7= 100-90= 45-30=
59-8= 24-9= 37+20= 25+9=
2.课前预习:请认真预习课本36-37页的内容。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4.导课。

二、合作探究(约15分钟)
1.目标:①经过合作探究,对人民币有所认识。

②通过探究,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要求:①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先仔细观察并认识面值想一想推算出人民币间的进率。

②小组确定学习标准。

小组长进行任务分工后,共同对人民币进行认识。

③每位同学先说一说自己手中人民币的面值,再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组内
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顺序发言)。

④把得出的结果板书。

3.汇报。

(教师随机确定)
汇报顺序:我们是按什么标准确定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的?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小猪的储蓄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小猪)
学生:小猪储蓄罐
教师:看到储蓄罐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教师:那你知道买这个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储蓄罐上的标签:18元
2、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人民币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l两个1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l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三、精讲点拨(约5分钟)
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精讲分析。

探索1元=10角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

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元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多付找回(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师: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
师:那10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元=10角,10角=1元)
4、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2角能换()个1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1元能换()张5角
2、1元能换()张2角
3、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5角能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3种方法进行分析。

课后小结(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6.达标检测
(1)从学具中找到一个一元的和十个一角的。

仔细观察,它们之间藏着什么秘密?想办法验证你的发现?再拿出一个一角的和十个一份的,仔细观察,它们之间藏着什么秘密?想办法验证你的发现?
我发现1元=()角
1角=()分
(2)认一认,填一填。

一张一元的可以换——张五角。

一张一元的可以换——张一元。

一张一元的可以换——张二十元和——张十元。

(3)动手做一做。

7元=()角 50角=()元
2元8角=()角 16角=()元()角
30角=()元 3元5角=()角
(4)购物。

存钱罐 10元3角计算器 18元小汽车 5元6角
如果买一件,怎样付钱?
7.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活动情景,并自觉溶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尽快提高。

我将立足于本堂课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深刻反思,力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