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节选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51712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8.png)
【文言文阅读答案】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琵琶行(选节)阅读附答案炸弹手是谁?琵琶的声音停止了,现在说话已经太晚了。
当船靠近时,我们邀请彼此见面,加酒,回到灯前,重新开始宴会。
他大喊了一声,走了出来,用琵琶半掩着脸。
旋转的轴会拨动琴弦三到两次,在它变成曲子之前就有了爱。
弦和弦隐藏着思考的声音,仿佛它们在生活中没有成功。
那封低眉的信继续播放,说出了我心中的一切。
轻轻关闭,慢慢扭转,擦拭并再次拾取。
先是《霓裳》,然后是《六一天》。
大琴弦像雨一样嘈杂,小琴弦在低语。
声音切错了子弹,大珠子和小珠子落在玉盘上。
当莺低语时,花底很滑,冰下的泉水很难吞下。
冰泉又冷又涩,琴弦都冻住了,冻住的冰泉一段时间都不会发出声音。
不要有平静的悲伤和黑暗的仇恨。
此时,沉默胜过声音。
银瓶破了,水也破了,铁马伸了出来,刀枪响了。
在这首歌的结尾,要小心画画,四根弦的声音就像劈开的丝绸。
东边的船和西边的小船都是寂静的,而在河中央的秋月却是白色的。
5.这一段可分为几层?都写了什么内容?(6分)答案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层次,描述两人相遇的场景;以下八句话是第二层,写下演奏前的准备,为下文对音乐的具体描述铺平道路;最后16句是第三层,专门描述琵琶音乐的声音。
6.诗人邀琵琶女相见时表现了怎样的心情?(6分)答案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如seek、ask、move、invite、add、return、open、call和call,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见面的喜悦和渴望。
由于害怕对演奏者无礼,诗人非常尊敬演奏者,郑重邀请他与他见面,并真诚地请他表演。
7.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东边的船和西边的小船都是寂静的,而在河中央的秋月却是白色的。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d0214ff00bed5b9f31d91.png)
《琵琶行》课后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湓浦口(pãn) 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年..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秋。
因为C.老大..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江口守空船。
D.曲终..嫁作商人妇。
去来3、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口诵心唯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6.下列语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委身(托身)为贾(商人)人妇命(题名)曰《琵琶行》B.转徙(迁移)于江湖间是(这)夕始觉有迁谪(贬官)意C.出官(京官外调)恬(淡泊宁静)然自安,感斯(这)人言D.因(因此)为(作)长句(七言诗),歌(作歌)以赠之7.对下列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贬官,降职青衫:唐代低级官吏穿的服装B.善才:指琵琶师命酒:叫(手下的人)摆酒C.管弦:指音乐铁骑:身披铁甲的战马D.教坊:唐代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击节:打拍子8、.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阅读答案
![琵琶行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ef8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琵琶行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下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玩孩儿]曼妙襟袖落花红泪,比司马青衫更烫。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反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天下生前酒一杯。
未尝心先醉酒,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Pocahontas]青山外木送别,疏林不搞美,淡烟暮霭遮挡。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到马嘶。
我为甚么倔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对[正宫·端正不好]一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齐广君一体,形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湿”、“醉酒”二字,不仅把外射的体会化成具备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而令距人的涟涟别泪,宛然例如见到。
后者既写下了枫林的色彩,更剥夺了在往昔的重压下无法配建的人的情态。
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司马青衫”系则用典,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烫”一句;“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天下生前酒一杯”句就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整体表现;“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以下对[一Pocahontas]一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
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和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壮阔况味,而且把离别的凄惨之情科熊古今,它涵盖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救赎着读者观众的多样M18x。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琵琶行》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琵琶行》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0eb8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9.png)
《琵琶行》配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听段处士弹琴方干①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②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注】①方干(836-888),唐朝诗人。
②“顾兔”亦作顾菟,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但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难以释怀。
B.诗的首联,诗人介绍演奏者,上句的“七条丝”代指琴,下句的“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
C.诗的颔联,上句“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所突出的音乐特点完全相同。
D.诗的尾联,诗人先点明听完音乐之后的感受,然后再用议论的方式评价乐声,给予段处士高度评价。
33.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内容都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二者在描写音乐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3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孟诗的中间四句,“下衫袖”的细节描写和边弹边饮的举动共同塑造了郑愔豪放不羁的形象。
C.柳诗首联先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再联想到秦人悲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相似写法。
D.柳诗颈联运用了联想手法,渲染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衬托了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的形象。
35.两首诗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2025届高考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琵琶行》)复习专练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2025届高考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琵琶行》)复习专练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1373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31.png)
2025届高三教考衔接(关联教材篇目《琵琶行》)复习专练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袁枚①秋夜访秋士②,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袁枚,清朝诗人、文学批评家。
袁枚于一个秋夜去借园拜访李晴江,适逢“主人坐月下吹笛”,乃赋此诗。
时袁枚因升迁无望等原因,七年前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
②秋士,谓暮年不遇者。
本诗尾联“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和《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虽然都有“湿”字,但表达的情感内涵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古琴诗(宋)释智圆①良工采峄桐,斗为绿绮琴。
一奏还淳风,再奏和人心。
君子不暂去,所贵禁奢淫。
后世惑郑声②,此道遂陆沈。
朱丝鼠潜齧③,金徽尘暗侵。
冷落横闲窗,弃置岁已深。
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注】①释智圆:宋初著名僧人。
②郑声:此处指与儒家雅乐相背的音乐。
③齧:niè,咬,啃。
“君子不暂去”与《琵琶行》中“主人忘归客不发”都是描写音乐的,简要分析两者的异同。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郑守厚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①辛弃疾梦断京华故倦游。
只今芳草替人愁。
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
看逸韵,自名流。
青衫司马且江州。
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②。
【注】①余伯山将到江州赴任,辛弃疾在宴席上写诗相赠。
②五凤楼:据载,“韩浦、韩洎能为古文,洎常轻浦,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缚草舍,庇风雨而已。
予之文,能造五凤楼。
’浦闻其言,因人遗蜀笺,作诗与洎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
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后因以造五凤楼喻文才杰出。
本词“青衫司马且江州”一句运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其与“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白居易《琵琶行序》《旧唐书 白居易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序》《旧唐书 白居易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3f2b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b.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材料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
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郎。
元和十年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
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居易累以忠鲠抗,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尝科头①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②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注】①科头:不敞帽子,裸露头髻。
【高中课内阅读】高一《琵琶行》诗歌阅读附答案
![【高中课内阅读】高一《琵琶行》诗歌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777f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5.png)
【高中课内阅读】高一《琵琶行》诗歌阅读附答案
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大家所烦恼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练习才会有进步。
为大家整理了《琵琶行》诗歌阅读,希望大家
阅读
愉快。
高一琵琶星诗歌朗诵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3~14小题(8分)
不要有平静的悲伤和黑暗的仇恨。
此时,沉默胜过声音。
银瓶破了,水也破了,铁马伸了出来,刀枪响了。
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3.在所选文本的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4.如果上一篇文章从演奏过程中展示了琵琶女子的演奏技巧,那么最后两句话使用了什么角度和方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3.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纯熟高超,同时为下文写演奏高潮的到来蓄势。
14.答:从音乐表现效果的角度出发,运用侧面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表演和表演,让所有的听众都陶醉。
《琵琶行》诗歌阅读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e996b0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2.png)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深秋的午后,我独自一人来到公园,悠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
树叶已经变得金黄,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落叶的沙沙声,让人心生宁静。
在公园的一角,我看到了一棵老树。
它历经风雨,枝繁叶茂,但树干已经倾斜,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树下,一位老人正在悠闲地钓鱼。
他身穿灰色棉袄,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钓竿。
老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我走近老人,好奇地问道:“大爷,您钓鱼钓得这么开心,有什么秘诀吗?”老人放下钓竿,微笑着回答:“其实,钓鱼并没有什么秘诀,关键在于耐心和心境。
你看,这鱼儿不是来了吗?”说完,他轻轻提起钓竿,一条金色的鱼儿从水中跃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望着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钓鱼技艺,更是因为他那种从容、淡泊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实属不易。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描写了公园里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B. 文章通过描写老人钓鱼的场景,赞美了老人从容、淡泊的生活态度。
C. 文章通过描写落叶、老树等景物,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萧瑟。
D.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认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实属不易。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甲】在人类的文学史上,有一种特殊的文体,那就是“序”。
序,是作者为了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解释而写的一种文体。
它既是对作品的一种补充,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引导。
自古以来,序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到繁、从实用到审美、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最早的序,如《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主要是作者自述生平和写作目的,具有实用性。
到了唐代,序开始注重审美价值,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b172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c.png)
《琵琶行》练习及答案《琵琶行》练习及答案8.对下列寓情于景的句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氛围,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言”,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
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女“守空船”的冷寂、凄凉、悲怆。
【答案】A(“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不对。
)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2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9.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缘由,为全诗奠定了________的基调。
【答案】地点人物情节;凄切10.第①段的诗句中有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画线句子应为第①段的第一、二、六句。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答案)
![《琵琶行(并序)》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002b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7.png)
《琵琶行(并序)》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的这句经典名言,引发网友热议。
①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称,②历套该出版社的教材中,③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从未有过“斯人”,⑤“是人”记成“斯人”的原因是因为古文诗词中“斯人”出现得太多了。
比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琵琶行》中的“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等等。
而“是人”却很少见。
从字意角度,很多人会觉得“斯人”的感彩更浓烈,有感慨之意。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是否还有必要“____________”呢?当然有必要。
对“斯”与“是”的较真,木尝不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
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
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
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因为汉语____________,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在网络传播中,____________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
1.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填写序号并进行修改。
序号:修改:序号:修改:序号:修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3b74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c.png)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课文阅读理解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年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D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臾。
D.今夫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D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金庸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
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538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e.png)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贾人(ɡǔ)六幺(yāo)迁谪(dí)B.转轴(zhóu) 拨弦(xián)幽咽(yè) 花朝(zhāo)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信手(xìn)虾蟆陵(há)D.慢捻(liǎn) 荻花(dí)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提示:A项迁谪zhé;C项衣裳chánɡ;D项慢捻niǎn。
答案:B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州司马青衫湿(2)犹抱琵琶半遮面(3)相逢何必曾相识(4)别有幽愁暗恨生(5)唯见江心秋月白(6)大珠小珠落玉盘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提示:C.思:悲伤。
答案:C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提示:为:①写作,②替。
其:③那个声音,④那个人。
答案:B5.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C.秦时明月汉时关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提示:A、C、D三项互文。
答案:B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练习 (含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461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9.png)
8.3《琵琶行(并序)》练习一、选择题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景。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口诵心惟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天涯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4.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贾人(ɡǔ)六幺(yāo)迁谪(dí)B.转轴(zhóu)拨弦(xián)幽咽(yè)花朝(zhāo)C.船舫(fǎnɡ)衣裳(shánɡ)信手(xìn)虾蟆陵(há)D.慢捻(liǎn)荻花(dí)钿头(diàn)琵琶行(xínɡ)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成功是需要机遇的,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和杜甫都已去世。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正好适逢其时。
B.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但在内容和悄调上很不相同。
C.白居易之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上登上峰巅,青史留名,是因为离不开他的一身正气和完美人格。
D.纪录片《白居易在龙门》以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等为主线,以旁白介绍加配乐的形式展现了他坎坷多难、跌宕起伏的一生。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铮铮然有京都声声:声音B.醉不成欢惨将别惨:悲伤C.钿头银篦击节碎节:节拍D.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忽然,一下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转徙于江湖间却坐促弦弦转急B.凝绝不通声暂歌如听仙乐耳暂明C.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D.填酒回灯重开宴满座重闻皆掩泣8.对第四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住近湓江”、“举酒独倾”与琵琶女“守空船”是一样的孤苦。
(完整版)琵琶行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琵琶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1cb98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d.png)
《琵琶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湓浦口 (p én)憔倅(jiāo)..B 铮铮然( zhēng)贾人( ji ǎ)..C虾蟆陵( há)喧闹(cáo)..D江浸月( j īn)呕哑(yā)..2.以下词语的书写,完整正确的一组是六玄(yāo).荻花( dí).钿头( di àn).嘲哳(zhā).( )悯(mǐn)然.恬(ti án)然.转徒( xǐ).江渚( zhǔ).A 曲罢悯然钿头银蓖连篇累牍口诵心唯B 转徒江湖幽愁暗恨动人心魄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出如浆D东船西舫泰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使快弹数曲快:赶忙。
满座重闻皆掩泣...B 歌以赠之歌:歌唱。
老大嫁作商人妇...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去来江口守空船...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弦弦掩抑声声思...4.以下各句在朗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掩泣:掩盖呜咽老大:排行第一去来:离开回来掩抑:低落抑郁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 欲饮/无 / 管弦。
B 东船 / 西舫 /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 / 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 / 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微。
B“间关”形容鸟声委婉,这里指音乐的流利动听。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心里深处的愁思和恼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伟,惊心动魄。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绘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风景的安静,衬托音乐演奏的高昂。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风景的静寥寂廓,衬托听众完整沉醉在音乐声中。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琵琶行》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琵琶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014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6.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琵琶行》含答案
42.(2021秋·浙江·高三学业考试)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以“瑟瑟”秋风下的环境渲染离别的萧瑟落寞。
B.第三、四句先用互文手法说主客下马上船饯别,再以“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出场作铺垫。
C.第五句中“惨”字点出饯别的黯然凄凉,第六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
D.最后两句叙写送者忘归。
行者不发的事实,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更传递主客不忍分别之情。
参考答案:
42.D
【详解】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更传递主客不忍分别之情”错,无中生有,送者忘归,行者不发主要是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
故选D。
琵琶行(并序)(节选)阅读答案与解析-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节选)阅读答案与解析-白居易](https://img.taocdn.com/s3/m/3fe589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7.png)
琵琶行(并序)(节选)阅读答案与解析-白居易(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琵琶行(并序)(节选)阅读答案与解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节选)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
![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105e275f0e7cd184253634.png)
琵琶行(选节) 阅读附答案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这一段可分为几层?都写了什幺内容?(6分)
答案 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以下八句为第二层,写弹奏前的准备,为后文具体描写乐声作铺垫;最后十六句为第三层,具体描写琵琶乐声。
6.诗人邀琵琶女相见时表现了怎样的心情?(6分)
答案 用寻、问、移、邀、添、回、开、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和急欲相见的心情。
诗人惟恐唐突了弹者而高度尊重弹者,郑重邀请相见,诚恳请求献艺。
7.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新唐书姜公辅传。
《琵琶行并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并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41d9e7e21af45b207a81c.png)
《琵琶行并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喜事,今漂沦憔倅,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泰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由于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可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邻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一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悉心中无穷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密语。
嘈嘈切切错乱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改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赤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参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淡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厚利轻分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纪,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惋惜,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堕落人,相遇何须曾认识。
我从昨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常常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节选阅读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那么你学习了?
琵琶行
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 )
A. 转徙(t 移动) 迁谪(zh 降职)
B.悯然(mǐn 忧郁) 贾人(ji 商人)
C.冷涩(s 滞涩) 铁骑(q 骑兵)
D.虾蟆(hm,古地名) 嘲哳(zhāozhā,声音杂碎)
2、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
B.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穿戴;今:治理)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C.暮去朝来颜色故(古:容貌脸色;今:色彩) 如听仙乐耳暂明(古:突然;今:暂时)
D.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以前,刚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续续弹 (古:随着;今:书信)
3、指出下列句子中向字,与凄凄不似向前声相同的一项( )
A.天姥连天向天横
B.失向来之烟霞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磨刀霍霍向猪羊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寻声暗问弹者谁( )
A.顺着
B.不久
C.寻找
D.遵循
(2)初为《霓裳》后《六幺》( )
A.为了
B.因为
C.弹奏
D.给
(3)暮去朝来颜色故( )
A. 所以
B.衰老
C.依旧
D.故意
(4)歌以赠之( )
A.因为 B用 C.介词来 D.连词而
5、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中等闲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等闲识得东风面
B.莫等闲,白了少头
C.万水千山只等闲
D.等闲平地起波澜
6、选出对别时茫茫江浸月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告别友人时,心中一片茫然,江水中月影迷离,似弥漫着诗人的陶醉之情。
B.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弥散着的是诗人挥洒不去的离愁别绪。
C.情景交融,点洒出哀伤之别的幽愁怨恨像茫茫江水。
D.诗人的心情已被融化在这一片迷离的月色之中。
7、对下列描写琵琶女形象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琶琶女的神态,还暗示出她此时幽愁暗恨的复杂心理。
B.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也表现了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C.自言本是京城女,诗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了琵琶女当高贵的身份,道出歌女不甘沦落天涯的心态。
D.五陵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叙其身价之高,色艺之绝,红极一时,哄动京城的辉煌。
8、指出对下列景物描写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 )
A.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隐隐点染了聆听琵琶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B.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写出诗人谪居荒僻之地悲凉凄清的情景,映衬出诗人的寂寞与苦闷心情。
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不幸者的沦落之情全融进音乐之中,所以声声扣人心扉,更加凄凄感人,听者已不是悄无言,而是皆掩泣,表达了满座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9、诗中有三处关于江月的描写,其意象不同,内涵各异,试分别分析之。
①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②车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0、翻译(每句2分)
(1)元和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2)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3)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参考答案:
1、D
2、B
3、B
4、(1)A (2)C (3)B (4)D
5、B
6、B
7、C
8、C(不是景物描写,而是人物场面描写)
9、①情景交融,溶溶月色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
②音乐与月色互相渗透,令人回味不已。
③渲染歌女凄清心境,使人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忧郁的月光里,感伤莫名。
10、(1)元和十,我被降职到九江做司马
(2)我本是长安歌女,曾向穆、曹二善才学习琵琶,由于长色衰,就嫁给商人为妻子。
(3)我听到这个人的身世经历,这个晚上自己才感觉有被降职的感觉,因此就写了这篇诗文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