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生理功能和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揭示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规律,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从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动物生理学实验,以探究动物的生理过程。

一、呼吸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变化,并探究呼吸与环境的关系。

2. 实验方法:选取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别置于水中、低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测量它们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存在差异,鱼类在水中呼吸更为频繁,昆虫在低氧环境下呼吸更加困难。

这些结果表明动物的呼吸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二、循环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并探究身体活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青蛙和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心电图和血压测量仪观察它们的心脏运动和血液压力变化,在运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运动会导致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心脏的收缩力增强。

这说明运动对循环系统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消化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酶的活性,探究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食物,观察其摄食量和消化器官的反应,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样本进行消化酶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食物对小鼠的摄食量和消化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高脂饮食会导致摄食量增加。

这些结果揭示了食物对消化系统的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生理过程。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为人类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还有助于揭示动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机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将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奥秘的启示,推动科学的进步。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将探讨力度与心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心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它取决于两个因素:心脏的收缩力度和心脏的心率。

也就是说,当心脏的收缩力度增加时,心脏输出量也会相应增加。

为了准确地测量心脏输出量,可以利用同时测量心脏收缩力度(即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呼吸测量仪2. 心电图仪3. 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4. 衰减剂量控制器5. 血压计6. 静脉注射器7. 生理盐水8. 用于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的电极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先从被试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血压和心率的初步测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被试者需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2. 将被试者放置在实验床上,将心电图电极和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电极固定在被试者身上。

3. 通过静脉注射器向被试者体内输入0.9%的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5毫升/分钟。

4. 利用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先进行力度的测量,然后开始测量心率。

5. 在输液时,使用衰减剂量控制器来控制生理盐水的剂量,使其每分钟增加5毫升。

6. 在实验过程中,让被试者尽可能保持放松,记录下最终的心脏输出量。

7. 实验完成后,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将所有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最终测量的时刻,被试者的心脏输出量与输液速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 随着输液剂量的增加,被试者的心脏收缩力度逐渐增加。

3. 在心脏收缩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心率的变化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不大。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进行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案均符合要求,并且对被试者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被试者的安全和舒适,应尽可能避免造成任何身体上的影响。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19班6组)呋塞米对清醒家兔的利尿作用和对尿中离子浓度的影响一、实验目的:观察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和和排钾、钠、氯离子作用。

二、立题依据:呋塞米属于高效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

同时,由于钾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钾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钙镁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

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增加又促使钠钾交换增加,从而使钾的排泄进一步增加。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

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

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

静脉给药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

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吴铁,冯冰虹.药理学[M].四、实验对象:家兔(2.5-3.0kg)五、实验药品与器材:5%葡萄糖生理盐水,1%呋塞米,15%盐酸普鲁卡因,钠、钾、氯离子混合标准液,1%四苯硼钠溶液,0.5%焦锑酸钾溶液,单一显色剂,无水乙醇,30%乙醇;兔手术台,急性兔手术器械,输尿管插管,50mL烧杯,10mL量筒,注射器,吸管,滴定管,分光光度仪。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家兔15只,随机分为3组。

(2)将清醒家兔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先用15%普鲁卡因局麻下腹部然后进行输尿管插管。

并在家兔耳缘静脉用头皮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保证家兔的水负荷。

(3)给药前,每5min收集尿液一次,连续三次,求平均值作为药前尿液量水平。

(4)待尿液流速稳定后分别向各组家兔自耳缘静脉注入下列药物:1)第一组注射生理盐水2ml/kg体重2)第二组注射50%葡萄糖溶液2ml/kg体重3)第三组注射0.1%呋塞米溶液2ml/kg体重50%葡萄糖只产生利尿作用而对尿中的离子浓度不造成影响用以做对照。

动物生理设计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兴奋传导的观察二、实验目的1. 观察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2. 分析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规律。

3. 掌握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兴奋传导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心肌细胞是心脏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兴奋和收缩是心脏搏动的基础。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肌细胞兴奋和收缩的前提,兴奋在心肌细胞之间的传导则是心脏协调搏动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和兴奋传导的规律,进一步了解心肌细胞的功能和心脏的生理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显微镜、心肌细胞培养箱、心肌细胞培养液、电极、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3. 实验试剂: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培养皿、吸管、手术刀、缝合针等五、实验方法1. 动物心肌细胞的培养:(1)取家兔心脏,用无菌手术刀切取心肌组织,放入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用吸管吹打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将分散的细胞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放入心肌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待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后,进行实验。

2. 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1)将培养好的心肌细胞涂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2)用电极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

3. 观察心肌细胞兴奋传导:(1)将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2)在实验组心肌细胞的一端施加刺激,观察兴奋传导的情况。

(3)对照组不施加刺激,观察心肌细胞的正常状态。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1)实验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表现为快速上升和下降,峰电位明显。

(2)对照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表现为缓慢上升和下降,峰电位不明显。

2.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规律:(1)实验组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较快,且呈对称性。

(2)对照组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较慢,且呈不对称性。

七、结论1. 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与兴奋传导的规律密切相关。

2.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和兴奋传导的规律是心脏搏动的基础。

生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

生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

生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一、引言在生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并推动生理学研究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指确定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

在确定实验目的时,需要明确问题的关键点和实验的可行性。

2. 变量选择变量是实验中需要测量、操控或比较的观察对象。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进行细致的操作定义。

3. 实验组设计实验组是进行处理或操作的对象,是实验中重要的对照组。

根据实验目的和变量选择,确定实验组的数量、分组和配对设计等。

4. 控制组设计控制组是对照实验组进行比较的组。

合理选择和设计控制组是保证实验可靠性和结果可比性的重要因素。

5. 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可通过随机抽样、代表性选择和足够样本量等方法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收集和处理1.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数据、测量数据和实验操作等。

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计算,提取有效信息。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计算等。

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实验结果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决策。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

四、结果展示与解读1. 图表设计通过图表展示实验结果是清晰有效的方式之一。

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线图和散点图等。

2. 结果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要基于实验目的和数据分析的结果。

可以根据图表和统计数据,对实验效果、差异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结果在讨论中,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和探讨,评价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和讨论。

小鼠生理设计性实验

小鼠生理设计性实验

小鼠生理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小鼠的抓拿、标记、给药(灌胃、腹腔注射、皮下、肌肉、尾静脉注射)、取血(眶后静脉丛,摘眼球)、脊椎脱臼法处死、大体解剖。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2只(1雌1雄)三、实验步骤:1、抓取和固定,标记2、去毛3、给药:消化道、腹腔往射、尾静脉注射4、取血:眼眶后静脉丛、尾静脉、眼球摘除法、断头法5、麻醉:氯胺酮腹腔麻醉6、处死:脊椎脱臼法7、解剖: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在膀胱下方,胶质状,透明)雌性:双角子宫、卵巢肾上腺、胆囊、甲状腺、胃、肝脏、脾、肺、肾、心脏、甲状腺四、实验结果:1、抓取和固定标记:抓取:抓小鼠的尾根部固定: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2、灌胃法:左手抓取小鼠固定后,右手持特制灌胃针,沿一侧口角进针,紧贴咽后壁,头后仰以便伸直消化道,进针2/3后灌生理盐水0.5ml3、注射给药:腹腔注射:从下腹部的两侧进针,进针时针与腹部成45°。

进针后稍微晃动针,如无粘滞感则可注射药物。

尾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中指和拇指将尾拉直,食指托住尾部在尾动脉位置进针注射0.5ml生理盐水。

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4、采血从眼角内侧0.5cm处进针眼球摘除法:左手抓取用固定小鼠,右手持弯头镊在眼球根部将眼球摘除,头朝下,眼眶内血迅速流出。

5、麻醉:0.5%氯胺酮腹腔麻醉:本小鼠重22g,按100mg/kg的药量给药,2分钟麻醉成功6、处死:脊椎脱臼法:按住头部,将尾根部向后上方以短促的力量拉即可致死7、解剖:雄性:寻找到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雌性:双角子宫、卵巢3.7.2肾上腺:米粒大小胰腺:位于胃下方,类似于脂肪组织,浑浊状3.7.4,胆囊:芝麻大小,浅绿色,半透明,甲状腺:紧贴环状软骨,另可解剖出胃、肝脏、脾、肺、肾、心脏。

蛙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蛙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了解蛙的生理现象。

2. 掌握蛙的生理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3. 学习使用生理学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4. 分析蛙的生理机制,为后续生理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丰富的生理现象,如呼吸、循环、神经和消化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蛙的生理现象,了解蛙的生理机制,掌握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生理盐水、剪刀、镊子、解剖剪、显微镜、滴管、生理盐水瓶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显微镜、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生理信号处理软件等。

四、实验步骤1. 蛙的解剖:将蟾蜍置于解剖台上,用解剖剪剪开蟾蜍的皮肤,暴露出内脏器官。

2. 呼吸观察:观察蟾蜍的呼吸运动,记录呼吸频率和深度。

3. 循环观察:观察蟾蜍的心脏搏动,记录心跳频率和强度。

4. 神经观察:观察蟾蜍的神经系统反应,如刺激蟾蜍的皮肤,观察蟾蜍的反应时间。

5. 消化观察: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运动,如给蟾蜍喂食,观察蟾蜍的吞咽和消化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呼吸观察:蟾蜍的呼吸运动表现为腹式呼吸,呼吸频率约为30次/分钟,深度适中。

2. 循环观察:蟾蜍的心脏搏动明显,心跳频率约为100次/分钟,心跳强度适中。

3. 神经观察:刺激蟾蜍的皮肤,蟾蜍的反应时间为0.5秒,表明神经系统反应迅速。

4. 消化观察:给蟾蜍喂食后,蟾蜍的吞咽和消化过程明显,食物从口腔进入食道,再进入胃和肠道。

六、实验讨论1. 呼吸现象:蟾蜍的呼吸运动是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呼吸频率和深度适中,表明蟾蜍的呼吸功能正常。

2. 循环现象:蟾蜍的心脏搏动有力,心跳频率和强度适中,表明蟾蜍的循环系统功能正常。

3. 神经现象:蟾蜍的神经系统反应迅速,表明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对外界刺激有良好的适应性。

4. 消化现象:蟾蜍的消化系统运动明显,表明消化功能正常,能将食物消化吸收。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蛙的呼吸、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生理现象,了解了蛙的生理机制。

生理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生理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自主神经调节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3. 掌握生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生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是指人体在没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内脏器官、血管、腺体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人体生理平衡。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理盐水、酒精、生理盐水瓶、温度计、心电图机、血压计等。

2. 实验仪器:生理学实验台、信号采集系统、电脑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前准备:实验前30分钟,两组对象均需静坐休息,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情绪波动。

3. 实验步骤:(1)实验组:在实验前5分钟,让实验对象深呼吸5次,以激发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2)对照组:在实验前5分钟,让实验对象静坐休息,不进行任何动作。

(3)分别记录两组对象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理指标。

(4)比较两组对象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生理指标差异。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实验前5分钟深呼吸后,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理指标均有所变化,提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被激发。

2. 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生理指标基本稳定,无明显变化。

3. 实验组在实验后的生理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均有所恢复,提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六、实验结论1. 生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在人体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深呼吸等动作可以激发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3. 通过实验验证了生理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检测方法。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维持人体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激发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深呼吸、运动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生理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理学实验课程设计

实验课程效果评 估
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
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能力
实验报告的评估
实验目的:验 证生理学理论, 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方法:描 述实验步骤和 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展 示实验数据和 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总 结实验结果, 提出结论和建 议
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增加实验课时,保证学生 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

优化实验项目,选择具有 代表性和实用性能和教学水平
建立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引入实际案例, 增强实验的实 用性
增加团队合作 实验,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
01
0 2
03
04
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 果
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采用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 能力
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联系
增加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结果展示:以图表、文本等 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结论与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 出结论和建议,为改进实验提
供参考
实验结果的评价与讨论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来源可靠,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多次实验结果一致,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结果的解释: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实验结果的应用: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生理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理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理学实验课程设计1. 引言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

生理学实验课程是生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种生理学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案。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质的人对运动耐力测试的表现,探讨身体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实验材料•健康志愿者20名,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一台定速跑步机•心率监测仪•血压计•实验记录表3.2 实验设计将20名志愿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耐力测试。

其中一组进行低强度跑步测试,跑步过程中速度为每小时6公里,持续时间为30分钟。

另一组进行高强度跑步测试,跑步过程中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持续时间为10分钟。

实验期间记录每个志愿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

3.3 实验步骤1.对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进行身体检查,保证其身体健康,符合实验要求。

2.对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按照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随机分组。

3.一组进行低强度跑步测试,另一组进行高强度跑步测试。

4.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每个志愿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

5.记录每个志愿者运动前后的数据变化。

6.分析数据,探讨身体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得出结论:1.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低强度的运动能够有较好的耐力表现,并且运动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相比较小;2.不同性别的人对于运动能力表现差异较大,男性较女性耐力表现更好,在同样的运动强度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程度也远远小于女性;3.高强度运动对于身体状态较好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实现,对于身体状态欠佳的人则需要适当的篇幅,通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提高耐力。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身体状态对于运动能力的表现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通过适量的运动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书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书

【实验目的】1、观察家兔高镁血症的症状。

2、了解钙镁拮抗的原理并学习用氯化钙缓解高镁血症的方法。

【立题依据】镁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因为镁在人体的含量较多,故被成为常量元素。

正常成人身体总镁含量约25克,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

镁主要分布于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镁不超过1%。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如果镁缺乏,对上述功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血清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有人报告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和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也有研究表明镁耗竭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有关)。

镁在粗粮,绿叶蔬菜,坚果中含量丰富,而肉类,淀粉食物和牛奶中镁的含量属中等。

-------资料来自《健康与生活》高镁血症病因高镁血症以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但一般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镁大多仍能维持正常或正常偏高水平,且无高镁血症导致的症状。

如果一时摄入过多(如使用抗酸剂)或经其他途径进入体内过多(例如肌注硫酸镁等),则有可能出现明显高镁血症并出现症状。

此外,甲状腺素可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

醛固酮也有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的作用,故Addison病患者可有高镁血症。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镁的生理作用:高镁血症主要由机体内镁摄入过多或排出减少所致,血清镁浓度高于 1.25mmol/L (2.5mEq/L)时为高镁血症。

高镁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镁升高的幅度及速度均有关。

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者临床症状较重。

一般早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头痛、头晕等,因缺乏特异性,容易忽视。

当血清镁浓度迅速升高,可出现神经-肌肉及循环系统的明显改变。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故表现为呼吸肌无力和中枢抑制状态。

植物生理实验设计教案

植物生理实验设计教案

植物生理实验设计教案1.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机制,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实验内容:2.1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2.2呼吸速率的测定2.3水分蒸腾速率的测定2.4叶片光合色素的分析2.5酶活性的测定2.6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7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3.实验设计:3.1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材料:仙人掌叶片、架子、烧瓶、温度计、草绿素提取液步骤:1)在室内清洁的光线条件下获取仙人掌叶片,放置于烧瓶中;2)把烧瓶悬挂在架子上,将草绿素提取液放入烧瓶中;3)观察烧瓶中气泡的数量和大小,测量温度,记录数据;4)改变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观察气泡的变化。

3.2呼吸速率的测定材料:豆苗、封闭室、酒精灯、计时器步骤:1)在室内清洁的环境下,准备豆苗;2)在封闭室中放入豆苗,盖上盖子;3)在封闭室内放置酒精灯,进行燃烧,同时计时;4)观察封闭室内空气的变化,记录时间。

3.3水分蒸腾速率的测定材料:其他维管植物叶片、测量器、烧杯、电子天平步骤:1)准备其他维管植物叶片,称量叶片的质量;2)放置于烧杯中,测量烧杯的质量;3)将烧杯放入测量器中,记录初始质量,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质量;4)根据质量的变化计算水分蒸腾速率。

3.4叶片光合色素的分析材料:维管植物叶片、70%酒精、束丝菌素、手套、玻璃管、流动相步骤:1)收集维管植物叶片,将叶片放入70%酒精中,研磨成均匀的浆状物;2)将浆状物过滤,得到植物的粗提液;3)将提取液注入试管中,配制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4)通过吸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5)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

3.5酶活性的测定材料:酶提取液、底物液、探针、试管、试管夹步骤:1)准备酶提取液和底物液,并测定其初始浓度;2)将酶提取液和底物液混合,放入试管中;3)使用探针测定试管中的浓度变化,记录时间和数据;4)计算酶的活性。

生理实验报告设计

生理实验报告设计

一、实验背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脏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它涉及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包括静息电位、去极化、复极化等过程。

研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有助于深入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设计,研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典型波形。

2. 分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 探讨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关键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心脏组织- 生理盐水- 酶解剂- 透化剂- 激动剂- 抑制剂2. 实验仪器:- 心电图机- 动态信号采集系统- 光学显微镜- 电生理刺激器- 离子通道阻断剂四、实验方法1. 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 取新鲜心脏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

- 将心脏组织置于酶解剂中,在37℃下酶解30分钟,以分离心肌细胞。

- 将酶解后的心肌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并用透化剂处理,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 将透化后的心肌细胞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记录- 将培养好的心肌细胞用显微镜观察,选择形态正常的心肌细胞。

- 使用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 通过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实时观察并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

3. 影响因素实验- 分别给予激动剂和抑制剂,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 通过改变细胞外离子浓度,如Na+、K+、Ca2+等,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 通过改变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新鲜心脏组织、生理盐水、酶解剂、透化剂、激动剂、抑制剂等。

2. 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 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

3.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记录- 选择形态正常的心肌细胞,使用微电极技术记录动作电位。

- 观察并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典型波形。

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青蛙呼吸的测量及温度对呼吸的影响两栖动物是比较低级的物种,幼体是用鳃呼吸,长成成体后,由于尚未形成胸廓,故不能进行胸腹式呼吸,其呼吸方式为特有的口咽式呼吸,肺呼吸时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通过口咽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时,口通常是紧闭的,下巴升降来控制口咽腔的体积来呼气和吸气。

吸气时,外鼻孔的瓣膜张开,口裂和喉门紧闭,口底下降而将空气吸入,经内鼻孔到达口咽腔内。

呼气时,口底抬升,将空气循原路由外鼻孔呼出,此时因喉门紧闭二空气不能进入“肺囊”,只能由口咽腔粘膜执行气体交换功能。

蛙每呼吸一次,下巴都要升和降一次,因此通过用针钩住下巴的大颌舌骨肌和皮肤,通过记录大颌舌骨肌的收缩频率和幅度来间接测量青蛙的呼吸状况。

青蛙除了用肺呼吸,还以皮肤辅助呼吸。

为此,我们设计了间接的方法来测定蛙呼吸曲线。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青蛙1.2实验仪器: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g),支架,棉,针灸针1.3实验试剂:氨基酸乙酯1.4方法1.4.1实验仪器用品的针刺穿下巴的正中央并弯曲钩住大颌舌骨肌,在另一端穿线,面线的另一端连准备选一根针灸用的接张力传感器。

将青蛙翻过来,以腹部向上,用胶布固定青蛙。

将张力传感器连接到输入端口。

随着蛙呼吸的进行,拉动棉线1.4.2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

随着蛙的呼吸拉动棉线,开始记录呼吸曲线。

记录蛙的正常呼吸曲线。

1.4.3记录正常呼吸曲线,然后加蒸馏水湿润青蛙皮肤,记录呼吸曲线。

1.4.4记录正常呼吸曲线,然后用台灯照射烘烤青蛙,使蛙的皮肤变干,体温升高,记录呼吸曲线。

1.4.5测量低温及低体温时蛙的呼吸曲线。

记录正常呼吸曲线,在皮肤上加大量冰块,观察蛙的呼吸变化,记录呼吸曲线。

1.4.6将青蛙放到冰箱里冰冻15分钟后拿出来解冻,然后测量低体温时蛙呼吸曲线。

测量记录在蛙体温逐渐上升过程中呼吸的变化状况。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1. 引言
生理学实验课是医学生必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之一。

实验教学是医学
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理解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不同心电波形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3. 实验步骤和器材
实验步骤:
1.学生需事先准备知识,了解心脏结构和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实验前,每位学生需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标明个人信息和实验目的。

3.实验前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讲解,以及仪器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4.学生通过实验检测心电图,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学生分析结果,讨论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
1.心电图仪
2.心电电极
3.记录纸
4.电极导线
1。

生理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生理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2. 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误操作。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3. 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实验动物 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VS
4.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数据:实验动 物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潮气量、分钟通 气量等。同时,还需要记录给予不同刺激或 药物后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
01
注意事项
03
2.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性。
02
1. 确保实验动物处于合适的生理状态,避免 过度刺激或损伤。
04
3.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每次电刺激下的肌肉收缩反应,包括收缩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等。同时记录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和刺 激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结 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探讨可能的原 因和机制。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使数据更加直观 易懂。
05
实验项目三:消化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消化系统实验,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消化酶的作用机制和消化过程,培 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呼吸系统 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例如,通过分析呼 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呼吸中 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通过分析给予不 同刺激或药物后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可以 了解不同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科学。

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理机制和调节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动物生理学的实验设计。

二、背景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旨在探究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可以获得有关这些生理过程的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其机制。

三、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动物的呼吸过程。

通过测量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探究动物呼吸过程的调节机制。

四、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 氧气供应装置- 呼吸频率计- 氧气浓度检测仪实验方法:1. 将实验动物置于实验箱中,保持其舒适并适应环境。

2. 测量动物的基础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作为对照组。

3. 提供不同浓度的氧气供应给动物,并记录其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

4.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的变化。

五、预期结果预计在提供高浓度氧气时,动物的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会增加,而在提供低浓度氧气时,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会减少。

这表明动物的呼吸过程受到氧气浓度的调节。

六、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动物的呼吸过程受到氧气浓度的调节。

当氧气浓度较低时,动物会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来弥补氧气不足。

而当氧气浓度较高时,动物会减少呼吸频率和氧气摄入量,以避免过量的氧气摄入。

七、实验意义该实验设计有助于深入了解动物的呼吸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八、结论通过本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动物呼吸过程受到氧气浓度的调节。

然而,该实验仅作为初步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相关机制。

九、致谢感谢参与本实验的动物提供者和实验技术支持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十、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The regulation of animal respiration. J Physiol. 20XX;XXX(X):XXX-XXX.十一、附录实验数据表格及图表等详细数据见附录。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病媒虫及其幼虫对小鼠卵巢的损害作用
实验目的:
2. 更深入了解小鼠的卵巢损害的病机病理。

实验原理:
杀病媒虫及其幼虫之后,在小鼠的卵巢上产生损害,从而深入了解小鼠的卵巢损害的病机病理的机制。

实验材料:
1. 小鼠十只:外观正常,体重相近,具有连贯性和可比性。

2. 病媒虫和其幼虫:调整大小符合小鼠体重5-10g/只。

3. 药物:使用酶抑制剂、菌素等杀虫剂,控制病媒虫及其幼虫的死亡率。

实验方法:
1.解剖小鼠病媒虫及其幼虫:准备小鼠毛发和体表检查,如有病媒虫及其幼虫,用夹子抓取并将其拔出;准备小鼠肌肉和腹腔,如有病媒虫及其幼虫,将其用细管抽出。

3. 将小鼠进行分组:隔离十只小鼠,分为实验组(五只小鼠)和对照组(五只小鼠)。

4. 对实验组的小鼠进行病媒虫及其幼虫的接种:将调整大小的病媒虫及其幼虫,随机接种至实验组小鼠的体表或者腹腔,选择不同投放数量。

5. 对实验组进行药物处理:用酶抑制剂、菌素等有效的杀虫剂治疗,调理小鼠的免疫功能,分别在6小时、24小时、48小时处理,控制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

6. 对实验组小鼠卵巢进行解剖:小鼠死亡后,经解剖检查卵巢的外观和结构,搜集有关的细胞特征和组织特征,记录实验组小鼠的病理变化。

7.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对实验组小鼠卵巢的病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与对照组卵巢的对比,了解病媒虫及其幼虫对小鼠卵巢的损害作用。

实验结果:
根据最终的结果,本实验可以得出:病媒虫及其幼虫可造成小鼠卵巢的损害,引起小鼠卵巢内受损害细胞生长减慢,死亡细胞减少,结构失调,形成示教病理学变化。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设计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设计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动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三、实验原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肌细胞在兴奋和收缩过程中的电生理现象,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分析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性。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3kg。

2. 仪器设备: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手术显微镜、电生理记录仪、手术器械、恒温箱、麻醉机、心电图机等。

3. 药品:乙醚、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化钙溶液、葡萄糖溶液等。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准备- 将新西兰大白兔置于恒温箱中,待其适应环境后进行麻醉。

- 乙醚麻醉:将乙醚涂于纱布上,覆盖在兔子的鼻子上,待其呼吸平稳后进行手术。

2. 心脏暴露- 切开兔子的胸腔,暴露心脏。

- 在心脏表面放置生理盐水纱布,保持心脏湿润。

3. 电极植入- 将电极插入心脏肌层,确保电极与心肌细胞紧密接触。

- 连接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4. 实验操作- 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刺激强度等。

- 观察并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5. 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后,将兔子从麻醉机中取出,恢复其呼吸和循环功能。

- 清理实验现场,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作电位观察- 通过实验,观察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包括去极化、复极化等过程。

- 分析动作电位的变化规律,探讨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性。

2. 刺激强度与兴奋性-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 分析刺激强度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心肌细胞兴奋性的调节机制。

3. 刺激强度与收缩性-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心肌细胞收缩性的变化。

- 分析刺激强度与收缩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心肌细胞收缩性的调节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以家兔为例的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学习对家兔采血和注射方法,了解血糖浓度测定方法,验证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实验原理:
对血糖产生影响的激素有很多,其中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为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本实验将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空腹采血后分别注射各激素,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分别采血,同时观察注射激素前后的家兔血糖浓度的变化,以验证激素的调节作用。

萄糖氧化酶(GOD)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POD)和色素原性氧受体存在下,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同时使色素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其色泽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其反应式如下:葡萄糖+ O2(GOD)—→葡萄糖酸 + H2O2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试剂:
胰岛素注射液(40单位/ml)、胰高血糖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
液(1︰1000)、生理盐水、肝素抗凝剂(配成2500单位/ml)、凡士林、二甲苯、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55mmol/L)、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酶试剂、酚溶液、酶酚混合试剂、12mmol/L苯甲酸溶液、100mmol/L葡萄糖标准贮存液
实验器材:
适量规格注射器、台式磅秤、兔手术台、刀片、干棉球、纱布、试管、试管架、沸水浴
实验操作:
1.动物准备及空腹采血
取试管8支,编号1-8,分别加入肝素抗凝剂0.0l ml。

取空腹16小时以上的正常家兔四只,分别编号a、b、c、d,称体重(一般是
2-3kg)并记录。

用耳静脉采血法:先拔去兔耳缘静脉处的毛,再用二甲苯擦拭兔耳部静脉,使其充血,在其周围抹上凡士林(防止污染、润滑),用刀片轻轻挑破边缘耳静脉,放血入含抗凝剂的试管1~4,约需2-3ml,边滴边摇,以防凝固。

取血完毕,用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2.注射激素并再采血
注射液生理盐水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取血时间
a 0.4mg/kg——————30min
b ——4单位/kg ————1h
c ————0.4mg/kg ——30min
d ——————0.4mg/kg30min
皮下注射,观察兔子情况。

经各自取血时间后,心脏取血入抗凝管5-8中。

采血方法同上。

3.测定注射前后的血糖
取8支干燥试管,编号。

将收集的8管血液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每分钟2500转),取上层血浆,分别制成1-8共8管标本。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混匀,置37℃水浴中,保温15min,在波长505nm 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空腹血清葡萄糖为3.89~6.11mmol/L 。

取血后立即腹腔或皮下注射25%葡萄糖液10ml,以免家兔发生胰岛素性休克而死亡。

血液葡萄糖mmol/L= 测定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5.55
注意事项:
1.离心机的使用
⑴.离心前一定要配平(位置配平和重量配平)。

⑵.使用时离心机的盖子一定要盖紧,以免发生意外。

⑶.要等离心机完全静止后才能打开盖子。

2.血清或血浆应在采血后及时与细胞分离,以避免血清或血浆中葡萄糖被细胞利用而降低。

3.血糖测定应在取血后2h内完成,血液放置过久,糖易氧化分解,致使含量降低。

临床意义:
1.血糖升高:病理性主要见于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
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等。

2.血糖降低:病理性如胰岛细胞瘤、胰岛素分泌过多,过量胰岛素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问题讨论:
1)实验对象为什么选择家兔?取四只的理由是什么?
2)对家兔取血为什么选择耳缘静脉?
3)加不同的激素之后取血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4)三种激素的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
5)除了实验设计的三种激素,还有哪些激素可以有相关作用?
实验报告
预期实验结果:
用药前家兔的血糖浓度作为参照;
b组家兔血糖浓度明显降低至低与参照浓度;c,d组家兔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至高于参照浓度;a组家兔血糖浓度略微下降。

A中加入生理盐水与BCD形成空白对照,加入生理盐水与无生理盐水区别是减少误差。

在动物体内,多种激素参与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本实验中,胰岛素会使血糖浓度降低,家兔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可能有虚弱、发抖、激动、震颤、心跳加速、抽筋、情绪激动、恐惧、惊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出现相应的高血糖症状,可能有尿量增多,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实验分析: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

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

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胰岛素: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
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

细胞内的cAMP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通过cAMP激活肝中糖原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还有诱导肝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及果糖二磷酸酶的合成促进糖异生作用,使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上升。

实验讨论:
1) 家兔正常体温39.0(38.5~39.50)℃、皮肤温度33.5~36℃,心跳频率258±2.8次/分,动脉血压110(95~130)mmHg,循环血量59±2.3ml/Kg体重,呼吸频率51(38~60)次/分。

家兔耳大、血管清晰,便于注射和取血。

设置四只为了在纵向比较的同时也作横向对比。

2)耳缘静脉操作简单、动物不需特别固定和麻醉。

3)因为不同激素的作用机理不同,作用效果和时间也就不尽相同,详情参考各激素作用具体机理。

4)胰高血糖素
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目的。

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通过cAMP激活肝中糖原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还有诱导肝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及果糖二磷酸酶的合成促进糖异生作用,使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血糖的反应加快,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到抑制,使糖原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5)可能还与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关。

生长素具有升糖作用,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葡萄糖的消化。

血糖升高可使其浓度降低。

生长抑素: 由胰岛B细胞分泌,主要通过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可促进肌肉蛋
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促进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为糖原和葡萄糖。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

实验课题: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生理实验设计第二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