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宗教知识:佛教的认识
⼀个民族,⼀个国家。
他们的发展是来⾃很多⽅⾯的。
包括政治,经济,⽂化,交通,餐饮等等很多,但是还有⼀个离不开的那就是宗教。
宗教是⼀种社会⾏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乐)等等⽅⾯的内容。
⼀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时代⼈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的影响。
宗教是⼀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化风俗的教化,是⼀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然⼒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以灵魂并延续⾄死后的信仰体系。
对宗教进⾏研究的学科是宗教学。
宗教可以⼤致分为⾃发宗教和⼈为宗教两⼤类。
⾃发宗教是⾮常原始的宗教,⼀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
⽽现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为宗教。
前⼏天我看到了⼀条信息,说世界上截⽌2001年有⼤概62亿⼈⼝其中有宗教信仰的⼤概有5/6之多。
基督教有教徒26亿之多,佛教教徒也有3亿只多。
佛学在中国传播了⼤概两千多年了,那么为什么可以传播两千年之久呢?那⾃然就有那⾃⼰的道理了。
关于佛教的创⽴,很多佛经和传奇故事是这样记载的。
说在公元前6世纪佛驼创⽴了佛教。
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
教徒也称他为佛陀,佛祖,中国信徒因为受了神话故事西游记的影响变称他为如来。
在民间,关中那⼀带被成为佛爷。
或者把每个神仙都称为爷。
佛祖也叫世尊,关于佛的称呼在佛经上多不胜数。
佛祖是古印度⼀个⼩国的太⼦,其⽗净饭王,其母摩耶夫⼈佛祖⼀出⽣就有很多⼈照顾他。
佛祖出⽣时有很多奇异的景象,据说七步⽣莲。
两龙为其沐浴。
⽽起母亲,在⽣佛祖后的七⽇⾥变死了,关于摩耶夫⼈的死说法很多。
⼀:佛祖克死了母亲。
⼆:摩耶夫⼈因为⽣了佛祖有功,去仙界享福去了。
所以死了。
三:因为⽣了佛祖⾝体承受不了,故*了。
根据现在⼈们的考察和研究摩耶夫⼈⽣佛祖时年纪已经很⼤了在45以上,现在医学研究可以说耶夫⼈⽣是⼀个⾼龄产妇当时医学不发达,再说⽣佛祖时是在⼀个花园⽣靠着菩提树⽽⽣的。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在我国,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以来,通过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佛教、道教寺庙宫观(以下简称“寺观”)管理规范,教风端正,庄严清静。
但是,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有的非宗教活动场所雇用假僧假道,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威逼利诱信众和游客,骗取钱财,以教牟利;一些经依法登记的寺观尤其是处在风景名胜区的寺观,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或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从事抽签卜卦等现象。
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
为制止和纠正上述现象,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管理寺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
寺观应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由佛、道教界按民主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其内部宗教事务。
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
对参与、支持此类活动的党政干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2.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对依法登记的寺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寺观“被承包”现象,并限期整改,将依法应由寺观管理的事务交由寺观管理;整改不到位的,撤销其宗教活动场所登记,不得从事宗教活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 “佛”是梵文音译。
意为“智慧”“觉悟”。
2. 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
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
第二、道种智。
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
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满的看透明了了。
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3.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
4. 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大乘除指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
“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
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
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
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
是为了度化解救我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
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
而佛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合称三皈依。
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关于学佛者未婚同居、夫妻邪淫等问题的问答
关于学佛者未婚同居、夫妻邪淫等问题的问答我从几年前就开始了解佛教,通过几年的接触,现在深信因果,也开始想要修行,之前造了很多恶业,堕过胎,因为之前不知道,我已经和男友同居几年了,我们有打算结婚,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现在特别想要皈依三宝,也了解到同居算是邪淫,害怕皈依后就算是犯戒了,所以想结完婚后再皈依。
我现在每天吃素,念佛,诵地藏经,我们是在外面工作,租房子住,也只有一间卧房,现在了解到在卧房念佛、诵经不如法,所以现在也不敢再念佛和诵经了。
还有佛经也放在卧房里,知道这样也不如法,因为没有地方可放,很迷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请问法师,我现在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佛书?是不是今后不能在卧房念佛、诵经了?现在条件也不允许,租大点的房子,我该怎么办?了幻法师回复清水阁如下:1、年青人对婚姻不可儿戏,不可未婚就同居;办结婚证并不困难嘛,何必要超前呢?尽快去办结婚证,只要办了结婚证,即为合法夫妻关系,邪淫即刻终止。
2、何谓邪淫: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邪淫罪之轻重,视情节因缘而不同。
如:男女双方为婚姻故而越雷池,尚不是最重之邪淫。
3、结婚后,可尽快皈依;4、只有一间卧房,也可念佛、诵经;佛、菩萨乃圣者,怎会见怪?不过,为恭敬故,最好将房间一分为二,用衣柜、布帘间隔皆可。
佛经等法宝须收拾置放收藏于干净之处,不用时可用黄色或红色的布遮盖、包好。
5、要常修忏悔法,以忏除过去诸恶业、过失。
夫妻生活中存在邪淫吗?答:存在。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与夫妻以外的第三者有性关系,属于邪淫;与合法的妻子(或丈夫)的性生活,则完全不存在邪淫的问题。
但从佛法的观点看,夫妻之间仍然可能发生邪淫的问题。
如《大智度论》卷十三云:“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
……女心不乐,强以非理,故名邪淫。
”因此,夫妻间有下列行为者,可视为邪淫:(1)、非处:既不按人道行房,而是于口道、小便道、大便道行淫;(2)、非器:如使用“性保健品”、催情药物等;(3)、非时:父母死亡忌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学佛受五戒居士还应在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
关于佛教的真题和答案解析
关于佛教的真题和答案解析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广泛传播的宗教之一,深深影响了亚洲各国的文化、社会和哲学思想。
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启示。
许多人都对佛教的真谛和核心教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将对佛教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答案进行深入解析。
1. 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是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并由释迦牟尼(Siddhartha Gautama)创立。
他是一位印度王子,后来成为一位苦行僧,通过冥想而获得了“觉悟”或“悟道”的经验,成为了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在巴菩提树下获得了“佛陀”的称号,这意味着“觉醒者”或“完全的人”。
2.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它们揭示了生命中的苦难起因、存在和终结的真相。
八正道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正确的认知、意图、言论、行为、职业、努力、冥想和专注,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实现解脱和觉悟。
3. 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涅槃”,意味着超越轮回和痛苦的状态。
它是通过觉悟和修行,彻底超越个体意识并真正实现自我解放。
涅槃不是一种个体的存在形式,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境地,代表着彻底的平静、智慧和自由。
4. 佛教中的修行方式有哪些?佛教中的修行方式主要有三种:慈悲、般若和禅定。
慈悲是指培养对他人的无条件爱心和同情心,般若是指通过智慧的洞察力认识事物的真相,禅定是指通过冥想和专注实现内心的平静和集中。
5. 佛教的时空观如何?佛教的时空观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线性观念不同,它强调一种长远而绵延的时间和无限空间的存在。
佛教认为宇宙无常变化、无边延展,世界的存在不是永恒的而是永远在变化的。
此外,佛教还提出了无自性的概念,即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没有固有存在的自性。
6. 佛教是否相信神?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不崇拜或信奉一位超级神。
佛教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觉悟能力,可以通过修行实现自我解脱。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
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影响的自觉程度及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这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情况。
不过,如果对儒道佛的认识和评价出现太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的对立,则多少有点不正常了。
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存在着。
这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共识。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反思。
同时也表明,从不同角度对儒道佛加以探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通过这种探讨,或许可以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
基于此,本文尝试阐述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权作抛砖引玉而已。
(一)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探讨儒道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儒学或儒教的性质问题,究竟是人文学说还是一种宗教学说?由此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教?学界提出“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这三个名词,旨在说明这两个问题。
按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儒学不是宗教,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所谓“国教”的现象。
但目前学界看法有了变化,他们分别用不同名称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国教的存在,或用“儒教”[①],或用“天祖教”[②],或用“传统宗法性宗教”(或宗法性传统宗教)[③]。
其中,儒教问题是近期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学界大致存在如下几种观点:1、儒学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宗教;2、儒学不是儒教,但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种宗教性质的儒教;3、历史上所谓“儒教”,指的是教化之义,而不是宗教含义。
因此,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说;4、儒学虽然是一种人文学说,但具有深刻的宗教性;5、儒学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对于学界存在的这些争议,张岱年先生总结得好,他说:“对于宗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佛教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存在、真理和解脱的哲学体系,它源于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之一。
佛教哲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和解脱之路的探索,本文将就佛教哲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指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执着,灭谛指通过戒、定、慧来消除欲望和执着,从而达到解脱,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为、正生计、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欲望和执着,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
3. 缘起因果佛教哲学强调缘起因果的概念,即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由因缘所生。
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因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因果规律,积善行德,消除恶果。
4. 无我佛教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包括人的自我也是如此。
因此,佛教强调无我的理念,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的困扰,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实现真正的解脱。
5.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智慧修为,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和了悟。
佛教哲学认为,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必须具备智慧,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和真理。
6.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至高境界,意为灭尽烦恼,达到歇止和解脱的境界,是人们在修行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涅槃表示脱离轮回的苦难,得到永恒的安宁和解脱。
7. 慈悲与菩萨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品质,菩萨则是以慈悲为本性的高僧,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救度有情,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成为众生的慈母慈父,被认为是众生的福音。
佛教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学习菩萨的榜样,培养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精神。
8. 中道佛教哲学提倡中道,即避免两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关于人情世故的佛法
关于人情世故的佛法人情世故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复杂而又深入人心的话题。
在佛教中,人情世故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议题。
下面我们来谈谈佛教中的人情世故。
1. 人情之道人情之道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佛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连接一切的纽带。
佛教教导人们要学会在人情世故中体现出慈悲、善良、公正、宽容等美好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让众生皆得幸福。
2. 感情与烦恼佛教认为,人情世故中既有美好的情感和友爱,也有令人苦恼和无奈的情感。
佛教认为,烦恼不仅仅是人情世故的必然结果,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状态。
如果人们不能学会超越烦恼,就无法真正跳出人情世故的牢笼。
3. 修行与菩提佛教中的修行就是为了超越人情世故,这也是通向菩提之路的必经之路。
佛教告诉我们,要想修行得到真正的解脱,必须放下情感的执着,打破一切的束缚。
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人情世故,达到菩提之境。
4. 慈悲与智慧佛教中,慈悲和智慧被认为是超越人情世故的两种力量。
慈悲可以化解烦恼和仇恨,使众生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智慧则是一种超越人情世故的目光,只有有了智慧,才能看透一切,超越世俗的坚守。
5. 人情世故与世俗在佛教的众多教义中,人情世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世俗”的概念。
佛教倡导的是“出世”的道路,而人情世故则是人在“世俗”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但是,佛教并没有要求人们完全摒弃人情世故,而是通过“观想”的方式,让人们保持清醒和警觉。
6. 佛教与世间万物佛教认为,人情世故只是世间万物之一,而佛教是以一颗普渡众生的慈悲之心,用一种智慧之光来审视世间万物的。
佛教教导我们,只要我们在人情世故中始终保持慈悲和智慧,就能够跳出世间的束缚,在充满着仁慈和光明的境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总之,在佛教中,人情世故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
但是,佛教教导人们通过慈悲和智慧,超越情感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解脱。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宗发〔2012〕41号在我国,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以来,通过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佛教、道教寺庙宫观(以下简称“寺观”)管理规范,教风端正,庄严清静。
但是,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有的非宗教活动场所雇用假僧假道,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威逼利诱信众和游客,骗取钱财,以教牟利;一些经依法登记的寺观尤其是处在风景名胜区的寺观,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或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从事抽签卜卦等现象。
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
为制止和纠正上述现象,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管理寺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
寺观应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由佛、道教界按民主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其内部宗教事务。
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
对参与、支持此类活动的党政干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2.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对依法登记的寺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寺观“被承包”现象,并限期整改,将依法应由寺观管理的事务交由寺观管理;整改不到位的,撤销其宗教活动场所登记,不得从事宗教活动。
佛教中的唯物与唯心
小论佛教中的唯物与唯心(注:本人才疏学浅,并没有对佛教的理论和经典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所以可能有理解上和观点上的偏差和错误之处,还请周老师见谅,本篇文章仅表达个人观点)关于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历来是争论不断,有些佛教徒还认为,佛教是超越的,是超越唯心和唯物的,各家均有自己的看法,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含糊的,我们说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这显然应该是既有唯心的,也有唯物的成分在里面。
一方面,宗教都有唯心的成分,佛教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佛教的许多哲学和思想的内容都是唯物的,是物质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最后,它对人的价值观是有深远影响的,对于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为因素。
就像心理学一样,我们不能认为其是完全唯物的,因为人是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物质存在的,人的许多行为并不是完全按照客观的。
在经济学中有“理智人”的概念,即按照理智人的做法将达到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人为因素将或多或少影响到人的判断。
当然,心理学并不是唯心的,它是能被科学研究和科学证实的。
佛教对人意识形态和内心等的影响也类似于心理学中的一些效应和理论。
我难以做到对佛教中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对佛教中的一些“点”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并不是佛教徒,我希望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研究佛教,挖掘其更深层的研究价值。
一唯心部分佛教发展了几千年,在佛教当中也分出了许多的派系,对于中国影响最大的当属禅宗和净土宗了,禅宗的高度自信和净土宗的高度他信,其实都含有唯心的成分,但在我看来自信和他信的唯心程度是不一样的,倾向性也有很大不同,对人内心的影响和作用也有很大区别,这在第三部分也会进行阐述。
佛教中的高度自信以禅宗为代表,这种自信在有些时候是过于夸大内心的作用而忽视客观事实的。
当千军万马兵临城下,不是皇帝自己“心安”,就“天下安”的。
所以这种自信应当有一个度。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以净土宗为代表的他信,这里有许多诸如神的思想、西天、轮回等等,但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其原因的。
【问卷模板】关于佛教寺庙文化的调查问卷
【问卷模板】关于佛教寺庙文化的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A.汉子
B.妹子
2. 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及以上
3. 您经常去寺庙参加寺庙活动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 您去佛教寺庙的原因为(多选)
A.烧香拜佛
B.求签算卦
C.旅游参观
D.参加法会
E.听讲经
F.做义工
G.其他
5. 您从那些渠道得到佛教庙宇文化知识(多选)
A.网络
B.传单
C.听僧人讲经
D.课程、书籍、讲座
E.旅游时参观获得
F.朋友亲戚中信仰佛教的人传播
G.其他请注明
6. 您认为佛教寺庙内部环境状况如何
A.非常整洁
B.秩序井然
C.神圣肃穆
D.非常脏乱
E.秩序混乱
F.其他请注明
7. 当进入庙宇时您的感觉是
A.庄严神圣
B.轻松自然
C.压抑
D.没感觉
8. 庙宇对您来说的定位是
A.信仰中心
B.聚会地
C.文化资产
9. 庙宇让您引向最深刻的文物是
A.神像
B.建筑
C.雕刻
D.壁画
10. 您认为庙宇在本土文化扮演的角色是
A.非常重要
B.重要
C.普通
D.不重要
11. 除了庙宇,哪种文物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多选)
A.水墨画
B.印章
C.书法
D.传统服饰
E.其他请注明。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于佛教排查情况汇报
关于佛教排查情况汇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佛教在社会中的影响进行了排查,并就此进行了情况汇报。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发现。
首先,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力持续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佛教,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学习佛教的教义和理念。
佛教寺庙、道场等宗教场所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人们心灵寄托的重要场所。
其次,佛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强调内心修行和慈悲为怀,对个人的心灵成长和情感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和弘扬,丰富了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对公益事业的影响。
许多佛教团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佛教的传播和教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需要引导和规范。
二是一些商业化和功利化的现象开始出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警惕。
三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加和谐和包容,避免出现宗教冲突和矛盾。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是加强对佛教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佛教。
二是加强对佛教团体和寺庙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佛教的传播和活动。
三是加强宗教交流和对话,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佛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佛教在社会中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人间佛教讲座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佛教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
作为我国佛教的一种流派,人间佛教因其注重现实生活、强调修行与慈悲相结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信众的喜爱。
我有幸参加了由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主讲的人间佛教讲座,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1. 注重现实生活人间佛教强调佛教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佛教的教义应当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讲座中,主讲者引用了《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教义,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于世间万象,要学会放下,关注内心的修行。
2. 强调修行与慈悲相结合人间佛教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个人修为的提高,更是为了利益众生。
在修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慈悲心,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讲座中,主讲者引用了《心经》中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教义,阐述了修行与慈悲相结合的重要性。
3. 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人间佛教认为,佛教应当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讲座中,主讲者以佛教智慧解读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如环保、健康、人际关系等,使佛教思想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二、人间佛教对我生活的启示1. 学会放下,关注内心通过参加人间佛教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执着于物质和名利,导致内心充满烦恼。
而佛教教义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关注内心的修行,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培养慈悲心,关爱他人人间佛教强调修行与慈悲相结合,使我明白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也是一种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注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 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讲座中,主讲者以佛教智慧解读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使我认识到佛教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内心修行,还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将佛教智慧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于元代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几个问题
噶当派与萨迦派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两派在元代曾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维护了*佛教的团结和统一。在教义上,两派也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藏传佛教 的发展。
噶当派在元代的影响力
政治影响力
在元代,噶当派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扶持,成为藏传佛教的官方教派之一。噶当派的僧人 常被任命为朝廷官员,参与政治决策,对*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04
CATALOGUE
噶当派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 值
噶当派在当代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重要教派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教派之一,对 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S
传承体系
噶当派的传承体系完整,至今仍有众多的 僧侣和信徒坚持修行和传播噶当派的教义 。
噶当派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内心平静
噶当派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平静,这种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帮助人们在喧嚣中找到内 心的宁静。
慈悲与智慧
噶当派教义中的慈悲和智慧,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培养慈悲心,增长智慧,更好地面对 生活中的挑战。
噶当派的文化与精神遗产的现代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噶当派作为藏传佛教的一部分,其文化和精神遗产具有丰 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重要资 料。
文化影响力
噶当派对藏传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元代,噶当派的僧人创作了大量佛教经典和 论著,丰富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同时,噶当派的教义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宗教影响力
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教派之一,噶当派对*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噶当派的修行方法和教义思想被广大信众所接受和传承,成为*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身心灵”、“佛教”、“佛学”等概念的回答
对待佛教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尽量跳过椰子壳,直接去吮吸椰子的瓜瓤汁液。怎么修才不到于偏离?理解佛教的精髓并实践,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去理解经典。在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是正修行,不偏离的修行。
4、“无因果、无轮回”是指对觉悟了人是那样吗?对一个没有觉悟的凡夫来说存在因果吗?
“无因果”、“无轮回”,是对认识到并体验到这的人来说的;对于未体验到、未觉知的人来说,“因果、轮回”的体验和体会到无那的人一样真实。犹如在梦中时,你所经历的一切你感觉是那么真实,它们仿佛千真万确的存在、实在、真切,一旦醒来,发现那一切虚妄不实、了不可得。因果轮回,犹如梦幻,非有非无,非是仅用头脑思考所能理解的,非体验到不足认识到。
头脑和心是什么关系?头脑是幻化,心是产生幻化的地方。实际情况是:唯有一心,没有头脑。当头脑产生,心是头脑;当无头脑,心回到它自己。心是空体。
2、比如我看到了远处的一棵树或山,它仅仅是我心里的树或山,还是绝对真实(或相对真实)的存在?别人同样也可以看到这棵树或这座山,那别人的心里世界也可以和你的一样,或有相同、重叠的部分吗?
身是指我们的色体,心是指我们的妄心、幻心(本无实体、本无实有),灵是指纯觉无思的心(又称直心)。
我所认识的“合一”是:纯心无合,纯觉无幻,一真法界。
心经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所描述的是心,此心是无心。心经之心,是无心之心,真心也。
念头产生于心,藉借和合。当念头产生,“头脑”产生;若无念头,即无头脑。
同类生物之间,因它们之间有“共相”,所以,它们心里的世界可以被称作“相同”或“重叠”。但不同的生物之间,它们的共相世界差异很大,相同或重叠部分越发“减少”。
3、佛学和佛教有什么不同?“佛教里面渗透了太多的头脑,几乎让头脑占据了主流”,我好像似懂非懂,能给我明示以下吗?对待佛教应持一种什么态度,怎么修才不至于偏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大雄是佛的德号。
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2、‘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佛教寺庙的正殿叫“宝殿”,“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地方,叫做“大雄宝殿”。
“大雄”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无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英雄”的意思;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
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境内)一个小邦国的王子,本名乔答摩·悉达多,他见到社会上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舍弃王室,入深山老林苦修六年,在两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探索摆脱人间诸苦的道路,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
“佛”是对他的尊称,乔答摩是他的姓,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尊称。
释迦牟尼胸前的金色符号是是梵文,汉语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释迦牟尼等佛像的基座,装饰有莲花的花瓣,称莲花座,含义是以莲花比喻佛教教义纯洁高雅。
佛教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语,意为“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教师。
3、大雄宝殿内有哪三尊佛?分别象征什么?
供三尊主佛,也有不同名目。
有的供"横三世佛",横三世是指同时存在的空间世界。
殿内居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有的供"竖三世佛",这里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殿内居中为现在世释迦佛,左侧为过去世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世弥勒佛。
释迦牟尼乃娑婆世界教主,这里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人间的世界。
佛和菩萨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大慈大悲.
药师佛是净琉璃世界教主,主宰人民无灾无病、丰衣足食、身心安乐、生男育女。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这里的人民没有烦恼,可尽情享乐。
过去世燃灯佛。
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位虔诚敬佛的信徒,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献给燃灯佛。
由于莲花是佛教中
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
因此,这个供献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信徒(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授释迦牟尼佛。
弥勒,在古天竺语中是慈和、慈祥之意;其名阿逸多,是无人能胜、无往而不胜的意思。
佛如其名,据说此尊最著名的功法便是“慈心三昧”。
他在人间播道时,总是笑嘻嘻的,令众人生好感。
弥勒佛也是佛教中的“未来佛”。
4、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
合掌又称为合十,即两掌相合,十指相并,平胸端直,集中心思,表示恭敬礼拜。
5、为什么寺院中莲花特别多?
这和佛教的一个信条有关系。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
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
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由于释迦牟尼佛出生后伴随最初走的几步,地上现出了莲花,因此莲花就和佛有了密切的关系,成为佛教的标志,具有了神圣的意义。
所以,寺院的建筑多用莲花图案作装饰,而佛像的座位更是缺不了莲花。
6、僧人为什么特别重视扫地?
扫地的目的是净心,扫的是心地,扫的是烦恼。
其实扫地来于一个典故,讲个佛祖的一个傻徒弟悟道的故事。
佛祖收了一对兄弟,哥哥绝顶聪敏,而弟弟愚笨,教什么也不会。
佛祖只好每天分派他扫地,让他一边扫地,一边念“扫帚”二字,这样,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突然有一日,他告诉佛祖。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灰尘,如果每天都清扫一下,渐渐就会悟道了。
当时语惊四座,而他的哥哥更为惊讶,因为他博学多才,也没得道,没想到自己的傻弟弟竟然悟道。
他大为不解,佛祖说,你的博学不是道,执着于书本,而障碍了自性,你的弟弟,一心扫地,心中只有扫帚,时间久了,扫帚的念头一放,就顿悟自性了。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