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的点评MicrosoftWord文档

合集下载

课“里”课“外”话“本体”--对小学语文本体性的再认识

课“里”课“外”话“本体”--对小学语文本体性的再认识

课“里”课“外”话“本体” --对小学语文本体性的再认识发布时间:2022-10-11T02:32:10.2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6月11期作者:李文玲[导读] 吴忠豪老师明确指出: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

李文玲乐平市塔山街道办小学吴忠豪老师明确指出: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结束了前些年花样层出的热闹场面,重新回归到本体性课堂教学。

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听、说、读、写等多层次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现在虽然有了理论指导,但是,是否每位老师都做到?是否每位老师都能做好?我们喊个口号容易,落到实处还是要花费一番脑筋的,一位名师说过,他之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写得很好,那是想破脑壳才得到的成果。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足够说明任何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语文本体性呢?一、课内要把握以下几点1、选择本体性教学内容。

我们要变“教课文”为“教语文”,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

只有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才有可能把这堂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时,是这样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的语句、背诵课文重点段。

(3)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应该少而精。

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切忌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

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饮。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2017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一)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2017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一)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2017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一)作者:吴忠豪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7年第7期【编者按:2017 年4 月6-7 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和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在浙江义乌举行了2017 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首届教学观摩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80 多家名师工作室,900 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现将吴教授的报告、部分特等奖设计以及部分教师的观课感受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参加2017 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的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十来节名师联盟成员的展示课,又听了多位名师高水平的评课,有不少学习体会。

我们联盟组织的这次活动,学术含量很高,不仅上的课有水平,课后的沙龙点评也充分反映出活动的学术水准。

但是好课是无止境的,每堂课都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对这些课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解剖,能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更好地发展。

这次联盟活动研究的主题是: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这个主题包含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两个热词,一是“核心素养”,二是“语言实践”。

语文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语言实践中提升的。

所以这两个关键词是有密切联系的。

从这次活动所展示的课可以看出,执教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语文课不是教课文内容,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

对这个问题,老师们在认识上的迷雾基本廓清,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基本正确。

比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很容易纠缠在故事思想内容的讨论上,感悟天鹅的精神———老天鹅奋不顾身,众天鹅齐心协力。

像这样的讨论,主要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堂课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讲故事。

而讲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小时候必须培养好。

还有《恐龙》这篇说明文,教师重点不是教恐龙的外形、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习性等有关恐龙的知识,这些当然也要学生认识,但是语文课如果单是把认识恐龙的特点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那就会异化成科学课、常识课。

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反馈

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反馈
感触五:团队的力量不可忽视,必需加强。可以这样说,一个选手的课堂教学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研究能力。一个优秀选手的背后,必有一个高水平的备课团队。11节课,参差不齐、相差悬殊。
通过这几天的观摩学习,我真切的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需具备全面的语文素养,必须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感触四: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比赛的重头戏,最能体现选手的综合实力。由于不能提前见学生,学生不知道学习内容,老师不了解学生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按比赛要求只能安排30分钟的讲课内容,确实不易。纵观11节课,虽然每堂课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却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课堂的出彩点在于生成,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有的老师善于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有的老师语言功底厚实,运用得自然贴切,也有的老师课堂抓不住重点,效率低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在台上30分钟,展示的是他们平时教学经验的积淀,是长时间实践与思考的全部,是所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感触一:众所周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朗读这个环节的展示中,个别选手,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2号选手。)他们对课文精妙之处的准确理解,对发声、朗读技巧的掌握,对语音、语调的运用,充分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朗读功底。自以为比较擅长朗读的我,深感自愧不如,必需加强学习 。
盐池三小教师外出学习反馈表
至学年度
姓名
李慧香
外出时间
6、18---66、20
活动
地点
吴忠影剧院
学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文

小学语文 吴忠豪教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有感

小学语文 吴忠豪教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有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听吴忠豪教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有感听了吴教授的讲座,我不禁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进行一次深入的反思。

近些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总是希望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里通过教师概括的写作方法来提升学生们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减少作文问题中白话和口头语多、词汇贫乏的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我深知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单靠写作方法,更多的是还是靠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但我们如何开展教学?因此,针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多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语文的教学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此时多元教学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就大有裨益了,当教师讲解一篇课文,其后附加若干篇可供学生泛读或者作为课外阅读的文章,这样可以改变过去指向性很强的精读精讲式教学。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提到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对于这样一部经典小说,很多孩子其实是读不懂的,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文章,如:金圣叹对于《三国演义》的点评、《三国志》、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从不同角度为学生展示三国人物,让学生能从相关文章中获得阅读兴趣,实现阅读圈的扩大。

因此教师增加的课外阅读文章也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读不懂没有关系,可以鼓励他们“囫囵吞枣”或“连滚带爬”式的读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一定量的阅读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逐步有自己的阅读方向,真正做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

二、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面对电子产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孩子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对于老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只是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固定学生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在班级小区域内可自主建立“快乐读书吧”,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书籍,互相推荐好书,更可以在读完书后互相交流读后感,放宽学生读书的时间和读书的内容,这样,在学生内部就会形成自主阅读的风气,让学生能崇尚读书、热爱读书。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冬日的暖阳,总是令人那么舒服。

捧着一本书,坐在安静的庭院里,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是那么地惬意。

鸟鸣声传来,总让我想起课堂里的孩子。

近段时间,我反反复复地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大体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但这只是一个了解的过程。

面对这些理论性的知识,我仿佛是被挡在篱笆外,无法置身与其中。

今天,通过阅读《小学语文》中发表的“2014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发言稿,我终于能进一步解开心中的疑团了。

一、不改本质,明确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问题上,甚至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出现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目标,或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场。

这也是语文课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故我们要把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常态。

这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中提到的如何明确教学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定准教学目标,首先要牢固树立‘一个中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级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教学指导思想落实,确定好语言训练点,争取让学生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不多不杂,要有效、系统化。

二、重视语言积累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在“2014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发言中说到:“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价值;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如何遣词造句,学习阅读写作方法;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词语搭配、词与句组织等语感经验。

观“《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观“《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观“《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11月8日至11月10日,我有幸到六朝古都南京观摩了“《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短短的两天半时间,来去匆匆,虽然身心略感疲惫,但却快乐充实。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名参赛选手分别代表各省参加了本次素养大赛的现场比赛,一万多名各省市的代表观摩了这次比赛。

两天半的时间,我们享受到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来自全国的三十二位选手齐聚一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堂堂精彩的优质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赛会分两个会场——南京林业大学会场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会场,我们在南林大学会场。

比赛共分五个方面: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现场教学和知识素养问答。

十五位选手各显身手,引得台下观摩教师阵阵掌声。

除选手参赛外,每项比赛都有专家现场点评,如:朗诵比赛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担任现场点评;书写比赛是由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雷实担任现场点评;课堂教学展示是由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佟乐泉教授担任现场点评……此次大赛有几点引起了我的共鸣:1、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大赛的朗读和书写环节都是基本功的展示。

尤其是粉笔字书写环节,三分钟的时间写四个成语,没有进行修改的时间,选手有没有过硬的书法功底一瞅便知。

另外,在才艺展示环节,几位老师的毛笔字展示,也是让我心驰神往。

知识问答涉及到了许多有关历史、文学、时事、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当时我就想,是我在台上肯定得傻眼……所以传统的书法文化不能丢,只有提高自己书法技巧才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新修订的课标指出,语文课上每天要有10分钟的书写练习的要求。

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力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书写指导过程,实现书写规范和美观的效果。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华中师大教授雷实老师在参赛教师粉笔字展示点评中也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写字,而且要重视教师书写基本功的加强,最终做到师生的书写都达到正确,流利,美观的目标。

教研资讯大道至易、至简——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

教研资讯大道至易、至简——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

教研资讯大道至易、至简——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3月19日,吴忠豪教授在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作了题为《语文教学改革如何走一条至易、至简的路?》的报告,吴教授的发言如春日里的一声惊雷,引起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小编特别整理了吴教授讲话的要点,语文老师们,一起学起来吧!一、从名师课堂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突破会上,吴忠豪教授首先对会议上呈现的名师课堂进行了点评,他说,年会中所展示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突破,一个是突破了“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的“魔障”。

二是以“板块式”课堂教学结构取代了逐段分析讲读课文课堂教学模式。

本次会议上绝大多数名师都没有采用逐段讲读课文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板块式教学或是共同体讨论的教学方式,课堂注重“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例如:薛法根老师上的《谈礼貌》,教学重点不是在分析讨论这篇议论文的思想内容,而是在教学生叙事说理这样一个写作方法,教学内容非常明确。

林莘老师上的《武松打虎》这堂课,采用的是共同体学习的方式,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他不是教《武松打虎》这篇课文,而是用这篇课文来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

另外,他对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提出了新的意见。

他说,语文课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品读文章,练习写批注。

可是对“品读课文”这项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究竟有何价值,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往往不怎么清楚,也不一定去深入思考。

因此,品读课文往往局限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形象认识这些方面。

学生品读后交流的大多是课文思想内容或人物性格情感方面的感悟体会。

但是作为语文课程的阅读训练而言,语文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品读这篇文章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的表达我是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精彩,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等等。

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品味、高质量的品读,应该指向体会文章的语言表达。

这样去引导,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质量,才会收获更多的语文营养。

吴忠豪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言语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所在

吴忠豪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言语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所在

吴忠豪:言语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所在----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2016-03-25各位老师辛苦了。

今天下午我坐在这个会场里,可以用两个词形容我的感受:一个是“感动”,一个是“震撼”。

三天高密度、高强度的听课、听报告,倾盆大雨,各位脑力和体力付出都很大。

但是今天下午直到现在,会场里居然还聚集着这么多老师。

当下我们的社会很浮躁,很急功近利,可是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老师这么认真地在研究语文,这样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让人震撼。

这更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充满信心!所以我们在座各位老师,应该为我们如此高尚精神境界,这么优良的素养鼓掌!向各位老师致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家都很关注“核心素养”这个主题词,教育部委托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牵头制定了一个《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这样一个文件,高中课程标准在修订的时候,也引进了这个概念,提出了语文课程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现在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很热,然而在理论界并不很热。

这个研究刚刚开始,还有争论。

对核心素养的问题我研究不深,很难讲透彻,所以这方面我不多展开。

今天我主要围绕“实践”这个主题词,对建构实践型的语文课程教学发表自己粗浅的观点。

这三天时间听了那么多的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突破,一个是突破了“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的“魔障”。

“魔障”这个词是崔峦老师2010年在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提出的,语文课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事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

六年过去了,这道魔障逐渐地被逾越、被突破。

二是以“板块式”课堂教学结构取代了逐段分析讲读课文课堂教学模式。

这两个突破在本次会议名师上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我们的名师没有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无论是四位说课的老师,还是上课的名师,都很明确这堂课教什么,瞄准的都是本体教学内容。

【听课随感】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届教学观摩有感

【听课随感】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届教学观摩有感

【听课随感】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届教学观摩有感梦的延续来自名家经典读写00:0002:50今天参加活动,听了六节课。

关注本次活动主题,从网上翻阅出2016年吴忠豪教授提出“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观点,摘录如下,让自己梳理听课感受紧密围绕理论方针,不走偏路。

吴教授提出了言语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所在。

他从语文课的实践性、学生的表达、提高语文课的效率以及语言积累几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一线老师颇具理论指导意义。

今天的六节课,执教老师教学目光都聚焦了“语言实践”,目标都直指“核心素养”,与会至此,颇有收获,也带来思考,梳理如下:最深的收获,最清的认识:1.言语实践要“方法”纵观几节课,最深的感受,就是打破了传统语文课“模模糊糊一大片”的格局,都很“理性”、清晰。

课堂上让孩子们清晰地感受到“学习语文”是有方法的,识字写字的方法、讲故事的方法、读文言文的方法、介绍恐龙的方法……我觉得这样的课让人感觉是“语文课”了。

语文教学的学科素养侧重于“语”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文”的高级技能的教学,以此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今天的课都关注如此,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内在“理”,在各种“理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特别欣赏《杨氏之子》的朗读层次性设计,学生的读就像爬楼梯,一级一级,从如何断句,到句式理解,到读出韵味,到古文讲述,韵味悠长,言语生长。

2.核心素养要“桥接”教材是桥,师生通过“过桥”,实现语文能力素养的生长。

课堂是桥,老师通过“引渡”,让学生从此岸到彼岸,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今天的课,几位老师都能巧妙地运用教材,实现教材内外的桥接,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桥接。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关于人物的特点的捕捉,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喜欢北方豪气的老师。

《恐龙》延伸了说明文方法的介绍,《识字8》中,对学生主动识字的体现,《女娲补天》关于神话故事的讲述……每一位老师都有“大语文”意识,面状思维能力,块状思维能力都很强,课堂涵盖的内涵是丰富的,清晰的,这样的语文课是丰满的。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靖安小学卓明2013年11月7日,秋高气爽,非常有幸来到“七彩语文杯”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现场观摩学习。

本次大赛分朗读、书写、才艺、课堂教学、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个环节,所有项目的评审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从多方面展示了参赛老师的综合素养,令人感悟颇多。

由于参赛选手有32人,所以大赛分了两个会场,我们观摩的是南京森林警官学校会场。

大赛第一部分是“朗读展示”。

16位参赛选手展示了他们朗读水平与深厚的朗读功底,特别是来自福建的吴老师,他的朗读赢得了场内阵阵掌声。

朗读展示之后,著名播音员佟雅坤对参赛选手作了精彩点评,要求选手在朗读中注意朗读节奏的变化,分清层次,根据上下句之间的关系,随之改变语气,并且亲自作了示范朗读。

第二部分是粉笔字书写展示,伴着悠扬的乐声,在这一环节中,选手们在舞台上集中展示粉笔书写的深厚功底,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代表的凝神翘首。

选手书写完毕,评委离席上台仔细观看,认真鉴赏,为选手一一打分。

随后,专家为选手的书写点评,他们认为各位选手的书写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美观,但在章法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还须继续努力,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并对中小学的写字书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

第三部分是才艺表演,各位选手可谓是八仙过海大显神通啊。

戏曲、书法、武术、绘画、舞蹈、乐器演奏……为大家展示了新时期语文教师的多样风采。

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赢得评委的高度评价和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每一位参赛教师的书法功底都非常深厚,尤其是来自云南的教师更是将太极和书法融合的极其完美!第四部分是课堂教学展示,教师们的课堂基本功都很扎实,流利的普通话,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漂亮的粉笔字,精心的设计课堂设计。

三十分钟充分展示了个人素养。

学生是当堂拿到课文,所以并没有时间预习,教师在30分钟内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书写生字词,归纳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还要讲出自己的特色是很有难度的,老师们节省时间,不约而同的将导入简化,都没过于花哨的导入语,出示课题导入,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点评“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点评“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上海师范大学(200000)吴忠豪[摘要]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任务是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教什么,这是必须清楚明确回答的问题。

语文课要以“学习语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要重视语言积累,包括字、词和句型的积累,这样语文课才能高效,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语言文字运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1-001本次观摩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对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三种课型作了全方位的探索研究,在课型研究上是一种创新。

我在现场听了8节阅读课,4节习作课,4节口语级课。

现就这16节课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是我国语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任务的重大调整,指明了今后阶段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目标定位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上,语文课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这是怎样一首曲子;教学《中彩那天》就引导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怎样解决是道德的,怎样解决是不道德的”;教学《詹天佑》,就研究“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掘井法”为什么可以提高效率……语文课大量的时间不是花费在学习语言文字如何运用上,而是花费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课文内容讨论上,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现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总结了60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后,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新的认识。

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下语文课程正面临转型期。

转型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遵循母语学习规律,构建实践性语文课程

遵循母语学习规律,构建实践性语文课程

遵循母语学习规律,构建实践性语文课程作者:吴忠豪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4年第02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把握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运用和语言经验的积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多读书、重积累、勤动笔。

简单又有效的课堂教学,还有持续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教学目标方法指导语言运用语言经验各位老师好,我受组委会的委托,对今天参赛的10节课做一些点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

这10节课各有千秋,但是基本目标都把握得比较正确:低年级识字、写字、朗读,这是重点;中、高年级的课侧重于方法的指导。

在30分钟的课堂上,写字指导好像薄弱了一点儿。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纸船和风筝》这堂课,老师安排了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指导也比较得当。

老师让学生看投影,笔顺、笔画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然后再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教材的生字表里有两个空格,为什么只写一个?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写完一个字以后,将学生写的字当场投影出来,点评这个字哪个地方没有写好,应该怎么修改,比如斜撇应该平一点儿。

这位老师的字写得非常好,如果在孩子的斜撇上用红笔改一下,示范斜撇应该怎么写更好看,或许会给孩子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点评完以后,老师再让学生写一个字。

我觉得这样指导非常得法,当然如果能再多写几个字,效果会更好。

在10节课中,生字教学的音、形、义难点辨析,偶尔才能看见。

老师们好像认为让孩子认得汉字,读得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识字教学要关注音、形、义的难点,特别是字形的难点。

学生识字的质量,和小学教师对生字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

无论低、中、高年级,教学任务再多,知识点再多,都不能忽视识字写字,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一定要落到实处,这个时间千万不能省。

展示的老师们普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抓住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四季之美》“品味语言的方法”,指导学生品味描写春天这段话语言的优美,然后让孩子举一反三,用学会的方法去品味夏、秋、冬三季;《普罗米修斯》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摒弃概念讲解,还原语文本体

摒弃概念讲解,还原语文本体

摒弃概念讲解,还原语文本体作者:周燕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0年第08期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但是,也常常在一些课堂里看到,语文知识的传授成了概念的讲解,而语文知识的本体被淡化甚至忽略不计的现象。

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

语言归根到底是“运用”的。

吴忠豪教授在第八届全国教师素养大赛上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从强调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这一误区走出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上,转移到学生语言的发展上。

”要撕去语文知识概念化的标签就必须要还原语文知识的本体,打通“理解”和“运用”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课文中的每个词语都是作者精心选择、锤炼出来的。

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能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这些关键词语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语境来展现词语的内质,是很难被认同和吸纳的。

比如《桂花雨》中有句话:“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对“浸”的教学,一位老师先出示“浸”的解释条,理解“浸”是“泡在液体里”的意思,再联系课文内容,在这里指的是:“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被花香包围着。

”这样的教学,看似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但是,“浸”字所包含的内质并没有展现出来,语言的价值也没有得到体现。

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整个小村庄都被花香‘浸’着,有哪些地方是香的?”学生会说:“厅堂是香的。

”“房间是香的。

”甚至“枕头是香的”,“吃的食物也是香的”。

最后再出示一张小村庄的月色图,让学生用“浸”字说一句话。

学生会说:“整个小村庄都浸在如水的月色中。

”这样,“浸”字的内质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现,比起单一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更丰满和立体。

学生也因为窥到了“浸”字的内质而吸纳了语言,完成了迁移。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老师素养大赛 高老师点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老师素养大赛   高老师点

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老师素养大赛高老师点评听了十六节课,最后怎么评论,说三个词。

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做出了结论,有分为正。

今天正在品评,我说的是明天,对明天阅读课的三点建议。

老师们,因为明天我们还要走向课堂,明天的课我们怎么上。

在贯彻2011版语文课程标上提三点建议。

一,更加凸显课程性质,第二,更加明确教学内容。

第三,更加优化教学策略。

建议之一,更加凸显课程性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认定,语文课程标准是一门学习语文综合运用的综合课程,第二段,黑体字,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语言文字沟通,促进自身成长。

语文课程是什么?综合性,实践性课,是义务教育的要求,语文要干什么,注意什么,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冲一篇课文来讲,三个要求。

第一,课文内容。

比如,课文描述的内容,是景,第三,课文的表达,……有一个词,言,语文教学当中,有一个现状。

今天的课,两条。

淡化,或者忽视课文的表达,第二,存在教师过于戏说的说教,侵占了学生学习的时空。

一个问题,课文内容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心思想是一部分人知道,唯独表达,很少有人知道。

老师喜欢教大家都知道的。

拿着昨天那张旧船票,登上昨天那条破船。

重视课文的表达。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第二个问题,更加明确的教学内容。

应该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项,最常用的的,最普通的每天应该干的这些工程,第一,识字写字的内容,不管识字需要多少,但是这个意识一定要强调。

作为小学生,最基本的东西,识字,写字,是功德无量的事。

当年学小提琴的人,都在运功拉弓,都是基本功。

第二,理解,感受,积累。

三是拓展,迁移的内容。

阅读课来看,内容不妥,比如,识字写字,大家重视了,低年级,一笔一划的叫,中年级,一部分一部分叫,高年级,一行一行的教。

第二条,读书内容的选定,操作的事情。

不同学段,对教学的内容,感受。

指导得力,给他充分的时间,课堂上孩子静静读书,是最美妙的阶段。

第二,不同学段理解的内容。

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中年级对篇章的理解,把长课文如何读短,用概况的内容把握他。

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

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

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郭利萍【期刊名称】《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年(卷),期】2006(000)010【摘要】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著作有: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史专著《建国以后小学语文教学概述》,以及《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科学化的探索》《小学生阅读辞海》《小学语文阅读辞典》等;参与编写《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生实用作文手册》等学术著作和教学辅导书籍。

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二十多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上。

主持科研项目《小学语文考试改革》获上海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学术著作《建国以后小学语文教学概述》获全国小语会20年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总页数】6页(P3-8)【作者】郭利萍【作者单位】《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记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51【相关文献】1.怀一流大学学科愿景望中国高校世界之巅——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建华2.探究一种文化解释的中国教育理性——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t-)3.探究一种文化解释的中国教育理性——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下)4.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5.创新,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彭绍东教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摩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观摩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观摩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11月8日至10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凤凰语文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南京火热举行。

我有幸在会场之一——南京司法警官大学观摩了这次素养大赛。

大赛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部分,所有项目的评审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

两天半的竞赛,十六位选手的精彩展示,各位名师专家精彩点评,让人如沐春风,感受颇深。

收获一:提高朗读水平本次大赛,教师的朗读水平比较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作了精彩点评,她指出教师的朗读不仅要读得流畅,还要读出意思。

要想读好,要遵循四点:1.读出意思。

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分析教材,注意课文结构,要根据中心段归纳主题,读出中心段、中心句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作用,而不是平平板板地读每个字、每句话、每一段,要读出结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读出变化。

随着文本内容的变化,声音要随之而变,不能整篇课文在同一个语调。

3.读出感情。

朗读不仅要读准读清楚,还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作品内容所表达的感情传达出来,让学生更爱听。

4.读出情景。

朗读可以发挥想象,可以感情饱满,使之情景再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收获二:提高书写水平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教师的基本功素养都要求教师的书写水平要逐步提高,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选手们在三分钟内书写四个成语,看似简单,但要字字行云流水、端庄得体,真是见证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底蕴。

教师日常要从笔画、结构、章法等多加练习,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教师不仅要写好硬笔字,还要多练习毛笔字,从内涵上丰厚自己,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

收获三:要有“一艺之长”多才多艺的选手教师个个大展身手,动画配音、配乐朗诵、诗配画、八角鼓说唱、钢琴、扬琴、书法、特色舞蹈、小品、音乐童话剧等等,不仅形式多样、表演精彩非凡,还紧密结合语文教育。

现场掌声不断,惊叹不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的点评MicrosoftWord文档吴忠豪教授在全国素养大赛上的点评尊敬的专家,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

这两天,我从赛课老师身上学习很多,从教师身上学习很多。

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要提高全面的素养,对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非常有益的。

最后给我的任务,做点评。

一堂课一堂课点评,时间来不及,也不一定有必要。

上课的老师很想听,我想,综合十四堂课,谈谈语文课程的思考,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从这些课,那个反映出来的,语文课是改革的一部分,是进步的一些方面,第一条,对语文课程性质,把握越来越正确,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育观开始逐步发生变化。

语文是学习语文课程的综合课程,……从这一次我们的选手上的十四堂课来看,我们老师对语文课的转变,课程性质重新认识,有很多老师把握非常正确,比如我们印象深刻的几堂课,天津的开国大典,这堂课教什么,场面描写,新型玻璃,学什么,根据教材的导语,说明方法。

一堂课教什么,是不是学习语言运用,是衡量是否真正上成语文课的综合标志。

语文课如果上完以后,是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就很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学生仅仅留下人物形象,思想品质,语文课程就异化成思品课,历史课。

语文课内容是如何知道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

语文课课文思想内容,要不要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思想品质应该在学生学习语文文字当中,语文技能当中渗透进去,课文有些内容和语文密切相关,爬山虎,这篇课文中,这个内容和语文相关,叶圣陶怎么作为一张照片,一幅照片,怎么改,直接写遣词造句,和语文让孩子理解怎么正确遣词造句,这些内容在语文课里很少的。

虽然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但还有不少课我们的老师过于偏重课文思想内涵的挖掘,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把握还值得我们思考。

检验语文课标准,学生通过这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这个转变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应该看到。

语文教育观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可喜的现象。

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的语文课,中国的语文课程,一直以阅读课为重点,四分之三用于阅读练习,四分之一书面表达,造成结构性失调,各国母语课程,阅读表达各占一半,日本最突出。

中国四分之一用于表达,不过关。

大家在语文课上,重视让学生练习表达,我们的时间只有半小时,第二天我发现有不少老师在语文课非常短的时间内安排学生表达练习,这是很值得提倡。

浙江的,辽宁的恐龙都安排表达练习,学与问造句的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的词来说说话,这些练习都是在语文课里反映语文老师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学生表达能力是难点,要增加练习的机会,读和写有联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练出来,书面表达作为一个重点练习。

第三,关注自主阅读,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课,老师重视学生边读边思考,抓住关键词语,有的老师让学生写批注,感受,8号选手印象很深刻,让阅读留下痕迹,意识非常好。

十四堂课绝大部分都是静下心来,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关键,画出来,最好的词语画出来。

3号,你读懂了什么,12号大自然的文字,你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文字,信息量很大,学生读懂了什么,老师指导更加合适。

不仅是一个人回答一条,两条。

对一个学生来说,谁能读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搜集资料的培养,如果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让学生去关注,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什么新的信息,让学生认认真真答出来,谁读到的信息多,谁的发现有价值,那么更有价值。

所以我们的阅读课上,让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读出与众不同的收获,或者更有发现的眼光,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老师还提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提的问题,像科学性的文章,学生不懂得肯定还不少,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能力,发现能力的表现。

老师要重视。

第四,字词教学普遍得到重视,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词语,这是我们的本分,最基础的。

这次我们的十四堂课里面,很多老师大部分都关注了写字指导,江苏省的小学生在全国是最大的。

这次十四堂课都重视了写字。

不满意的是,写字指导只有一个,好像有一个老师指导两个,把写字指导当成加分项目而不是实质性练习,有的字很容易写错,有的很难写好看,写字指导,老师关注了,不够到位。

词语教学,在每堂课里面老师基本都抓了,词语教学的重点在意思的理解,我们的语文课里面,新的词语对小学生来说,是基本内容,是首要的内容,这个词语,词意的理解,是不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把生词的意思在语境中理解,词意的掌握比课文的思想,语意的理解更重要。

课文中的词,如果这一堂课没有落实的话,以后什么时候出现,对他来说一直不会了解。

词语了解在整个过程当中,是否都应该重视一些重要的词语,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去渗透下。

另外,词语了解还提出一个问题,都是老师提出来,老师指出,其实对学生来说,每个学生词语掌握,熟悉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薛发根老师,这篇课文,你感到最有价值的是哪些词,每个学生画的都不一样,然后学生交流,这样词语教学更灵活,更符合词语教学规律,这是可以提倡,可以推广的。

或者说,老师黑板上出示的词,还有谁能提出来。

词语教学不能同步,还可以增加一些学生个性化词语学习的条目,很有必要。

词语教学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考虑这些词语怎么让学生去用一用,这些词,这堂课里,老师相辅相成的,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这两个词,大家不要小看,这是运用词语的指导,对学生很有价值。

还有相辅相成这个词语,放到语境中让学生理解,放到勤学好问中让学生理解,这是就地取材,运用相辅相成来说,这是很难学会运用的,老师这样的指导太有必要了。

学生说,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结合起来,真好。

我想,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下,这个词还可以怎么用,这样用还不是最合适,如果说求学过程中……当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真正要写的好话,还有不同的表达。

就是这个句子,怎么用好,怎么写好,这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语文,词语教学,一个要注意学生的个性表达,第二词语教学要尽可能在语境中落实他们的意思,第三,词语教学老师要尽可能的去学会运用,按照运用的目标,去指导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绝不是开头挂出来让学生学一学就可以。

怎么教的更加有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我提出两个问题讨论。

第一个,课文学习的价值,一堂语文课,对学生语文学习来说,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人文经验的价值。

第二方面,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方法,一些陈述性语言知识。

第三个方面,课文语言材料的建设。

丰富多彩的句子,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你认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哪一方面,第一项,第二项,还是第三项,第三项,小学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必须把大量的语言材料的建设作为基本。

我们的一些传统的文化信守拈来,为什么,对大量传统语言教学的积累。

现在语文教学,过多放在思想内容的理解,知识方法规律的学习上,现在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语文教学想笔,优势不明显,忽视语言积累,对语文能力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重视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背诵,死记硬背,弊端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十年语文教学下来,很可能成为一个名家,现在的语文教学,十年下来,不能写得通畅。

语文老师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一篇课文,价值在哪里,该背的都背下来,我最近的文章,小学语文第六期,……观点很尖锐,是否正确,可以讨论。

从我们的语文课来看,我们老师怎么把语言的积累,运用作为语文课的重点,阅读当然也重要,表达也不能忽视。

我们怎么去设计好有效的练习题,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比如八号选手,《飞向蓝天的恐龙》……写恐龙有些恐龙像……有些恐龙……有些恐龙伸长,有单句,有复句,学生语言和课文语言相比,学生语言大部分都是单句,很少有复句,课文后面两句话都是复句,有些恐龙……这个句子在学生的表达方式很少。

在学生的表达上,有些恐龙……我详细记录,发现果然都是单句,有些恐龙在水中游动,有些……有些恐龙在草丛中奔跑,有些恐龙在嬉戏,仅仅是有些什么,价值不大,怎么把课文中的复句写上两句甚至三句,有些恐龙凶猛异常……你来试试看,能不能把一句改成两句啊,这是明显的进步,我们的语文课我想,这样一些语言学习的内容,要善于发现。

还比如,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这位老师最后设计让学生说出蟋蟀建造房子的复述,这个练习非常好。

我们怎么有意识让学生学习课文语言,不仅是经历一次复述,更知道作者怎么用语言来表达,来写出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写得很有趣,……后面有补充,孩子的表达不会有,写出蟋蟀的聪明。

后面总有一丛草……后面这句写得真好,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弹琴。

让学生去体会,去比较,老师可以怎么出,学生怎么介绍,课文怎么写出他的情趣,哪些地方把蟋蟀的情趣写出来,是不是这样的表达对我们的学生更加有效,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老师要想办法寻找课文里和学生语言的差异,最要学得,让课文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儿童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方法作为其中之一,积累和运用是主旋律,再加上一个,读书。

自主阅读,老师适量指导。

老师重点是交给孩子读书的方法,根据实践培养好的读书方法。

这是我想讨论的读书价值。

小学学生学习课文最大的价值,字词句,丰富学生语言。

再讲一个问题,我们这个课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环节,画关键词。

画关键词,到底画什么关键词,很困惑、画的到底是什么,比如蟋蟀,很慎重,不肯随遇而安。

同学画的是什么,要有排水系统,和温暖的阳光,还有哪些词语用的特别好,一堂课里究竟怎样画关键词,老师要的什么关键词,明确告诉学生,否则学生无从下手,我听课,猜测老师到底要画什么关键词。

关键词两个指向,关键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画出最能表现爱国精神的词句,这是一个指向,指向通过这些词理解詹天佑思想境界。

还有一个指向语言表达,哪些词句写出詹天佑思想品质,哪些词句这样的指向课文的表达。

现在我们很多老师指向思想品质的理解,其实是画关键词里更多指向怎么表达的,语文的关键词他的价值在哪里,通过品词品句……,到底要画什么,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价值何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那些词语用得好,那些句子写得好,从当中学习更多……从老师的指导过程中,学会品词品句的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我想这个环节是真正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单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我提出这样的建议供老师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