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课时作业本06 戊戌变法(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
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延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
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起人是:( )
A、谭嗣同、刘光第
B、康有为、梁启超
C、康有为、康广仁
D、梁启超、谭嗣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A、《马关条约》签订,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工业比重日益增加,成为经济主导
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答案】:
【解析】:。
20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作业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8.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 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 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 戌变法的意义是( C )
答: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 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 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 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谢谢观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谭嗣同《仁学》一书的主张。他“冲决君主之 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实际行动是什么? 答:维新变法。积极参与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三: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维新人 士处境极为险恶。谭嗣同怀着以颈血洗刷污政的必死决心,谢绝了友 人请他暂往日本避难的劝告,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被捕后,谭嗣同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8日,谭 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行刑时,他仰天大呼:“有心杀 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你对谭嗣同放弃逃生机会而英勇就义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答: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 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图2、图3中的 人物采取了什么行动?
答:《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 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 车上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练习】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会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C.谭嗣同遇害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右图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
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由严复等主持的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海国图志》B.《时务报》C.《知新报》D.《国闻报》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4.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④训练新式军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5.戊戌变法失败后,决心用自己的牺牲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
现在朕位几乎不保。
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太后”是指谁?(2)材料中“太后更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她是怎样回击这次“变法”的?“变法”结果如何?【能力提升】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 百日维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3.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试卷含答案解析
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5题)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2.下列哪一项是康有为所为A.领导公车上书,请求变法B.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C.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政变D.以血唤醒民众,慷概就义3.1895年春,一群进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该事件()A.成为维新变法的开始标志B.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C.使中国社会性质改变D.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4.下图反映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促进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5.“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画上了休止符。
”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6.指出拉开维新派进行变法图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公车上书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D.德国强占胶州湾7.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一位同学在电脑上搜索以下几个关键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文”,你觉得他要查找的资料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9.“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
”这段材料反映了A.维新派的变法图强的思想B.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C.洋务派开创教育近代化D.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0.《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A.虎门销烟B.公车上书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11.戊戌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2.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A B.B C.C D.D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福州船政学堂B.复旦大学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判断这位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光绪帝5.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2.7戊戌变法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7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4.某一历史网站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确切的是()A.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C.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5.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6.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7.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指()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9.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课时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测试卷1.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场运动发生在年,这年是农历年,因此史称。
2.1895年4月,《》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们群情激愤,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
这次上书由起草,1300多人签名,史称“”。
这拉开了的序幕。
3.“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在各地创办了许多、、,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
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4.“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请求其尽快变法维新。
被打动,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自强。
6.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1898年9月21日, 以为首的顽固势力突然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
他们废除了除以外的变法措施。
维新志士、、、、和被杀害,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7.从光绪帝发布诏书开始变法,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共进行了天,史称“”。
8.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9.“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10.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维新派的形成C.强学会的成立D.《马关条约》的签订11.近代史上,清朝的哪位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康熙帝12.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A.采用新法练兵B.提倡开办实业C.澄清吏治D.改革科举制度13.1898年1月的一天,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训斥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中你可以判断出这位官员应是哪一派别的代表()A.顽固派B.维新派C.洋务派D.革命派14.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它历时多少天()A.100天B.101天C.102天D.103天15.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思想启蒙B.挽救了民族危亡C.废除了科举制度D.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6.读下图,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6课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表现: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知识点2 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时间:1898 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戊戌变法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2.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A)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3.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
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表现: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知识点2 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4时间: 1898 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戊戌变法军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事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A 领导人B 时间C 参加者D 地点2 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 (A)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3 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作业本06戊戌变法(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作业本06戊戌变法(含答案)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作业本06戊戌变法1.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散,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3.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孙中山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5.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6.今年是“公车上书”120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当年它发生的地方,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广州B.北京C.南京D.武昌7.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8.为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提出:“下诏豉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得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四项建议。
你认为最根本的是哪一条?( )A、下诏鼓天下之所(皇帝下诏书鼓舞人民的斗志)B、迁都定天下之本(迁都南京稳定局势)C、练兵得天下之势(加强军队的建设,抵御外敌)D、变法成天下之治(改革先行的统治政策)9.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时训练学习专用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可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D )A.拒和 B.迁都 C.革命D.变法2. “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
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C )A. 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B. 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 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3. 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现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主要是指( A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C.实现工业的近代化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4. 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 A )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5.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6.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的内容不包括( D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 创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7. 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看法不一致( B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C.维护清王朝统治D.建设近代化企业8.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影响C.戊戌变法的背景D.公车上书的结果2.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A.强学会成立B.《时务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3.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6.中国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7.某班同学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材料,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主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901年(农历辛丑年)C.1898年(农历戊戌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8.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中没有涉及的是()A.知识分子参与政事B.发展实业C.开办新式学堂D.解决土地问题9.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变法诏令()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新式军队10.光绪帝于1898年6月下令:“(从)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以前)用四书文者,(今后)一律改试策论。
”这体现了维新变法哪一方面内容() A.开放言论B.废除八股C.训练新军D.裁汰冗员11.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
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书1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②颁布“明定国是”诏书③创办《时务报》④光绪帝被囚禁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3.“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这是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叙述,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B.皇帝没有实权C.改革在地方执行难度过大D.帝国主义强加给慈禧的压力1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试卷含答案解析(1)
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场改革积极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思想启蒙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2.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战争期间3.谁镇压了维新变法运动.A.光绪帝B.慈禧太后C.荣禄D.八国联军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5.戊戌变法时,耍两面派手法,出卖维新派的是A.慈禧B.袁世凯C.光绪帝D.谭嗣同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
”这句话所反映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是A.发展农、工、商业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开办新式学堂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7.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觉悟的先觉者。
以下选项中,事件与“先觉者”对应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林则徐B.第二次鸦片战争—严复C.甲午中日战争—梁启超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孙中山8.下列人物中宣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梁启超B.孙中山C.邹容D.陈独秀9.“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材料中的“学习”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10.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谭嗣同作为洋务派的代表,领导了洋务运动B.谭嗣同的流血牺牲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C.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D.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11.献身变法临终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A.关天培B.谭嗣同C.陈玉成D.聂士成12.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A.论文《戊戌变法史事考》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C.影视剧“公车上书”片段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13.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思想,创办了许多报刊,下列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①《时务报》②《国闻报》③《民报》④《知新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4.“百日维新”时期,甘愿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谭嗣同15.“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救国”;康有为的选择是指:A.领导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与梁启超一起发起公车上书,掀起维新运动C.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进行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活动D.创办刊物,宣传民主、科学思想16.“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作业本06
戊戌变法
1.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散,但作为一场更广
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
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3.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5.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
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6.今年是“公车上书”120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当年它发生的地方,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北京
C.南京
D.武昌
7.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
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
8.为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提出:“下诏豉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得天下之势,变
法成天下之治”四项建议。
你认为最根本的是哪一条?( )
A、下诏鼓天下之所(皇帝下诏书鼓舞人民的斗志)
B、迁都定天下之本(迁都南京稳定局势)
C、练兵得天下之势(加强军队的建设,抵御外敌)
D、变法成天下之治(改革先行的统治政策)
9.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
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
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福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
A.谭嗣同
B.胡适
C.梁启超
D.康有为
10.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
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此前的人们幻想改良救国,他们发动了(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1.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
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1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军队
14.《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
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15.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发动“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建立强学会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16.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族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
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7.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8.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
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广开言路
B.创办新式的京师大学堂
C.提倡办实业
D.准许创立报刊、组织学会
19.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
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参考答案
1.答案为:B
2.答案为:D
3.答案为:B
4.答案为:D
5.答案为:B
6.答案为:B
7.答案为:B
8.答案为:D
9.答案为:A
10.答案为:A
11.答案为:D
12.答案为:B
13.答案为:B
14.答案为:A
15.答案为:A
16.答案为:D
17.答案为:B
18.答案为:A
19.答案为:D
20.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