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07第七章、维生素与矿物质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卫生矿物质课件

食品营养与卫生矿物质课件
焯水
降低草酸含量的方法——
*
影响钙吸收的年龄因素
平均每增长10年,钙的吸收率下降5%-10%
*
4)乳母通过乳汁约排出钙150-300mg/d 5)在整个妊娠期,约30g的钙由母亲转运给胎儿
*
3.钙的储留 钙在体内的储留受膳食供给水平所左右,人体对钙的需要程度也有影响 高磷膳食对钙储留的影响不大 高钠摄入可↓钙在骨骼中的储留,并↓骨密度 氟骨症、糖尿病均对钙代谢有不利影响
191
231
79
圆叶菠菜
102
606
-
厚皮菜
64
471
-
韭菜
105
162
34
大白菜
67
60
38

95
115
44
蕹菜
224
691
-
*
请评价菠菜豆腐汤的功与过?
*
补钙应注意的问题
对每日钙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000mg/d (UL)以下。非食物来源的钙补充剂,应至多 是其一半,即每天不超过1000mg。而就吸收率 看,试验表明在500mg以下时,吸收率最高。
*
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①植酸 ②草酸 ③过多脂肪 ④食物纤维过多 ⑤钙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吸 收率下降。
经常有科普杂志、报刊介绍“菠菜、空心菜、折耳根等蔬菜与高钙食物豆腐同食会影响钙的吸收。” 你认为正确吗? WHY ?
*
草酸** 主要存在于一些蔬菜和水果中,可与钙、铁等形成不被人体分解的螯合物 可用在开水中焯的方法去除部分或大部分
磷与钙 高磷膳食对钙代谢有所影响。同时高磷摄入还会促使人体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因此要注意膳食磷不宜过高。
镁与钙和钾 镁缺乏时,同时会引起低血钙和低血钾,补镁后,钙、钾水平亦恢复正常。

食品化学课件6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品化学课件6维生素和矿物质
烹调方法
不同的烹调方法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影响不同。例如,蒸、 煮等烹调方式相对较为温和,而煎、炸等高温烹调方式可 能导致更多营养素的损失。
食品添加剂
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酸性添加剂可能加速维生素的降解。
05
维生素与矿物质在人体内代谢及生 理功能
维生素在人体内代谢途径及生理功能
06
合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方法
通过膳食结构调整补充
01
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摄入
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种子、豆类、鱼类、禽类、蛋类等。
02
合理搭配食物
遵循食物多样化的原则,通过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使各种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摄入达到平衡。
03
注意烹饪方式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以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的吸收与转运
维生素通过肠道吸收,经血液转运至身体各个部位,参与多种生 理活动。
维生素的活化与利用
部分维生素需在体内经过活化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如维生素A需 转化为视黄醛或视黄酸。
维生素的排泄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尿液排出,脂溶性维生素则通过胆汁和肠道 排泄。
矿物质在人体内代谢途径及生理功能
矿物质的吸收与转运
选择合适营养补充剂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不同人群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 适的营养补充剂。
选择正规品牌
购买营养补充剂时应选择正规品牌,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遵循医嘱或营养师建议
在使用营养补充剂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 全有效地补充所需营养素。
注意补充时机和剂量
合适的补充时机
维生素与矿物质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联合应用

食品化学第7章_矿物质

食品化学第7章_矿物质

3
有害元素。
如汞,铅、
砷、镉、锑 等。
6
7.1.2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营养性
矿物质元素是机体内许多酶的 组成成分或激活剂 钾、钙、钠、镁等离子 矿物质和蛋白质一起维持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骨骼、细胞、牙齿
对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
保持肌肉、神经的兴奋性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及机体的酸碱平衡
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中数据可知,固态食品由于与包装材料的反复碰撞,其中 的矿物质元素Al、Sn、Fe含量都有所提高。
29
7.5
本章小结
食品中存在着含量不等的矿物质元素,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营养必不可少的。 这些矿物质元素以无机态或者有机盐类的形式存在,或者与有机物质结合而 存在。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生理活性不仅与其含量有关,而且与其存在形式有密切
Lewis酸碱理论
Lewis酸: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的物质
Lewis碱: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
Lewis酸碱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价态的同一微量元素可 Click to add Text 以形成多种复合物,参与不同的生化过程,具有不同的营养价 值。
11
7.2.3 氧化还原性
示例:食品中的铁元素存在Fe2+、Fe3+两种价态。 (Fe2+是生物有效价态,而Fe3+积累较多时会产生有害性 )
13
7.2.5 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机体对金属离子元素的吸收有时会发生拮抗作用,
这可能与它们竞争载体有关。
如:过多的铁可以抑制锌、锰等元素的吸收。
14
7.2.6 螯合效应
螯合物:就是由多齿配位体以多个配位键与一个金属
离子相结合,在空间上能够形成以金属离子为中心的环

食品化学-第7章-矿物质

食品化学-第7章-矿物质

磷的来源
蛋类、瘦肉、鱼类、干酪及动物肝、肾的 磷含量都很丰富,而且易吸收;
谷类及大豆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盐形式存在, 不易被人体消化,但若能预先通过发酵或 将谷粒、豆粒浸泡在热水中,植酸能被酶 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盐时就可提高磷的吸收 率。

成人体内含镁20-30克,其中60%-65%以 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 齿中,27%的镁存在于软组织中。
3. 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3)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Na 、K↑ Ca、Mg↓(一定比例)
(4)对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 如铁对血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系的重要性, 碘对甲状腺素合成的重要性等。 ▪ 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应
(5)对食品感官质量的作用。 ▪ 如磷酸盐对肉制品的保水性、结着性作用 ▪ 钙离子对凝胶的形成和食品质地的作用等
消耗的ml数即为食品灰分的酸、碱度。 ▪ “+”表示碱度“-”表示酸度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2、酸性食品
—含有阴离子(P、S、Cl)酸根的非金属元素较 多的食品,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大多呈酸性, 故在生理上称为酸性食品。
大部分的肉、鱼、禽、蛋因为含丰富的含硫蛋 白质,米、面粉制品含磷多,所以属酸性食品。
食品中矿物质吸收利用的一些基本性质
1.溶解性
所有的生物系统都含有水,几乎所有的营养元素 也都是溶解于水中并在水中为生物所代谢利用
所以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和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
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 素本身的性质
2.矿物质的存在形式
▪ 以游离态存在: ▪ 可溶性离子,如Na+ K+ Cl– 等存在;
肾对钠的调节能力很强(多食多排、少食少排、 不食不排),通过此原理可以判断是否缺盐脱 水及缺盐程度有帮助。

《食品化学》必考重点题型第七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八章色素和着色剂

《食品化学》必考重点题型第七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八章色素和着色剂

第七-八章主要考点题型解析一、解答题1、何谓维生素?有哪些共同特点?答:维生素是活细胞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但需要极微量的天然有机物质的总称。

而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中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人工合成,还有部分人工合成比较困难,此外一些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转活方式转化为某种维生素。

2、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分为几类?答: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等水溶性: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C3、维生素 C 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答:维生素的功能: (1)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烟酸,叶酸等 (2)抗氧化剂: VE, VC (3)遗传调节因子: VA, VD (4)某些特殊功能: VA-视觉功能 VC-血管弹性4、维生素 E 的稳定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答:VE 对氧敏感,VE 极易受分子氧和自由基氧化,生成无活性的醌类物质。

对热、酸、碱、紫外光则比较稳定,在食品熟制和贮藏过程损失较少。

VE 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5.为何牛奶不宜放在透明的容器中?答:牛奶中含有核黄素,在日光下存放 2 小时后核黄素损失 50%以上,放在透明玻璃皿中也会产生“日光臭味” ,导致营养价值降低。

牛奶中的 VA 对光敏感,导致 VA 的损失。

6.影响维生素损失的因素,食品加工中应如何降低维生素的损失?答:由于维生素多含不饱和双键和还原性基团,因此,维生素是所有营养素中受加工和贮藏条件影响最大的一类营养素,容易受光、氧、温度、pH 值、射线、氧化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

水分含量、酶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

预加工水果和蔬菜的去皮和修整会造成集于皮中的维生素损失。

去皮前的碱处理也增加了不稳定维生素的损失。

流水槽输送,清洗和在盐水中烧煮时,水溶性维生素易损失。

加工用水中氧浓度、痕量金属离子浓度会影响维生素的分解。

热处理时,用热水浸烫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烹饪化学:第七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

烹饪化学:第七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

植物: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原)
fat-soluble Vit
25
3.VA的稳定性
fat-soluble Vit
➢ 无O2,120℃,保持12h仍很稳定。 ➢ 在有O2时,加热4h即失活。 ➢ 紫外线,金属离子,O2均会加速其氧化。 ➢ 脂肪氧化酶可导致分解。 ➢ 与VE,磷脂共存较稳定。 ➢ 对碱稳定。
20
(三)B Vit-VB2 (Riboflavin核黄素)
1.Structure:
FMN
FAD
21
2.VB2稳定性
❖对热稳定,对酸和中性pH也稳定,在120℃加 热6h仅少量破坏。
❖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分解。 ❖在光照下转变为光黄素和光色素,并产生自
由基,破坏其它营养成分产生异味,如牛奶的 日光臭味即由此产生。
⑥其它成分:如花青素,黄烷醇,及多羟基
酸如苹果酸,柠檬酸,聚磷酸等对VC有保 护作用,亚硫酸盐对其也有保护作用。
12
(二)VB1 (thiamin)
1、 VB1的结构
噻唑环
Contains sulfur and nitrogen group
13
1、 VB1的结构
14
2.VB1的稳定性
具有酸——碱性质。 对热非常敏感,在碱性介质中加热易分解。 对光不敏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及中型
+2.2
西瓜
+0.2 +5.2 +5.2 +12.0
海带 香蕉
梨 苹果
+8.3
柿子
+4.6
牛乳
+9.4 +14.6 +8.4 +8.4 +8.2 +6.2 +0.32

食品化学 第7章 矿物质ppt课件

食品化学 第7章 矿物质ppt课件
从营养观点上:人们比较关心避免Na的 过多摄入导致高血压,但食盐能改善食品的风 味,一般选择“低钠盐膳食”。
常见的微量元素
1、铁(Fe) 铁是血红素和某些酶的成分。 食物中的铁元素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来自于有血的动物食品,吸收率为20~40 %,直接吸收,不受食物因素影响;
植物性食物中矿物元素
植酸盐在植酸酶作用下,水解成磷酸和肌醇, 把磷酸从植物中分解出来,成为无机磷,所以 植酸盐是粮食中磷的作用来源。
在小麦、稻谷及其他谷物类粮的糠麸中含有 丰富的植酸酶;许多微生物如酵母也含有较 多的植酸酶。
所以经过发酵的面团,有利于人体对磷的吸 收,粮食在贮藏期间,由于植酸酶的作用, 无机磷含量增加。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3、碱性食品
—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氧化生成 Na2O K2O CaO MgO,含金属阳离子较多的食品生理上称为碱 性食品
▪ 大部分果、蔬、豆类属碱性食品。 ▪ 大豆+2.2,西瓜+9.4,豆腐+0.2,海带+14.6
,菜豆+5.2,香蕉+8.4,马铃薯+5.2,梨+8.4 , 菠菜+12.0,苹果+8.2,胡萝卜+8.3,柿子 +6.2黄瓜+4.6,牛乳+0.324
3. 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3)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 Na 、K↑ Ca、Mg↓(一定比例)
(4)对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 如铁对血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系的重要性, 碘对甲状腺素合成的重要性等。 ▪ 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应
(5)对食品感官质量的作用。 ▪ 如磷酸盐对肉制品的保水性、结着性作用 ▪ 钙离子对凝胶的形成和食品质地的作用等

第7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第7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水溶性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
B1(硫胺素) 羧
生理功能
参与α-酮酸和2-酮糖氧化脱
缺乏症状
脚气病,肌肉无力,厌食,心悸,心脏变大,水肿
良好食物来源
酵母,猪肉 豆类,葵花籽油
B2(核黄素)
电子(氢)传递
唇干裂,口角炎,畏光,舌炎,口咽部粘膜充血水 动物肝脏,香肠,瘦肉,蘑菇 肿 奶酪,奶油,无脂牛奶,牡蛎 金枪鱼、动物肝脏、牛肉、蘑菇

第一节 食品中的维生素
1.1 Introduction of Vitamins

这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
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
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不是机体的主要结构材料,也不 是体内能源物质,但它们在物质的代谢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生理功能的概括

作为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等 作为抗氧化剂保护体系组分:如VC、VE 遗传调节因子:VA,VD、叶酸等
H HCOH HOH2C O
O
O O
D-脱氢抗坏血酸
1、抗坏血酸(VC Ascorbic Acid)
(2)性质
① 抗坏血酸没有羧基,其酸性来自烯二醇的羟基 电离; ② 四种异构体中,L-抗坏血酸的生物活性最高; 其余几种异构体均不具有生物活性,但与L-抗
坏血酸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1、抗坏血酸(VC Ascorbic Acid)
B3(尼克酸)
电子(氢)传递
癞皮病:腹泻,皮炎,痴呆或精神压抑
B6( 吡哆醇吡哆醛 , 氨基转移反应 吡哆胺) 反应
脱羧
皮炎,舌炎,抽搐
牛排,豆类,土豆,鲑鱼,香蕉
叶酸

食品化学 第七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节矿物质

食品化学 第七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节矿物质

6.2.1 矿物质概述
Definition: • elements other than C,H,O and N that are
present in foods Function:
• 是构成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 维持生物体的渗透压。 •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 酶的活化剂。 • 对食品的感官质量有重要作用
6.2.2 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
Variation of Mineral in food processing and storage
• 1. 一般加工对其含量的影响矿物质在接工 中不会因为光热,氧等因素而分解,但加 工会改变其生物利用性。如,精制,烹调, 溶水等会使其含量下降。
• 2. 加工时因容器带入会使其含量增加如铁 锅炒菜等。
在肉制品中加入三聚磷酸盐,焦磷酸盐增 加肉的持水性,防止脂肪酸败。 • 原因:①调节pH,使之远离肉的等电点, 增加持水力。
• ②肉Pr中Mg2+,Ca2+被Na+,H+置换出 来,使-COOH游离出来,利于吸水。
• ③破坏盐桥或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荷斥力,使结构膨胀, 增加持水力。
• ④增加离子强度,使肌球白溶解度增加而 使肉持水力增大。
• 3. 加工后生物有效性提高如面粉发酵后生 物有效性提高30-35%。
几个概念(several definition)
• 复原(Restotation): 添加营养素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组成。
• 强化(Fortification): 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使其成为一种优良 的营养素来源。
• 增补(Enrichment): 指选择性地添加某种适量营养素,以达到规 定的标准量。
• Acid Food:含有阴离子酸根的非金属元素 较多的食品,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大多呈 酸呈酸性,故在生理上称为~,如肉鱼, 蛋,米等。

食品化学:维生素与矿物质

食品化学:维生素与矿物质
• 许多国家都已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某 些微量元素,以改进食品的营养质量和 增进人民健康。 • 与添加营养元素有关的术语: 1)补充(Restoration):加入关键营 养元素使其恢复到加工之前的水平。
2)强化(Fortification):加入一定量的 各种元素,使食品成为添加营养元素的 良好来源,包括加入原先在食品中存在 的营养元素或加入营养元素,超过加工 前已有的水平。
3)添加(Enrichment):根据美国FDA规 定的标准加入一定量的特定营养元。 4)营养化(Nutrification):在食品中添加 营养元的总称。
• 推荐每日膳食允许摄入量标准 (Recommended Dietery Allowance, RDA):定义了能满足所有健康者营养需 要的必需营养素的量。 • RDI:每日参考摄入量。
一、 Vit- VB1
•Contains sulfur and nitrogen group •Destroyed by alkaline and heat
三、维生素的功能
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烟酸,叶酸等 抗氧化剂:VE,VC 遗传调节因子:VA,VD 某些特殊功能:VA-视觉功能、VC-血 管脆性
维生素 的功能
四、维生素的分类
VB1,VB2,VPP B族 VB5,VB6,VH water-soluble Vit VB11,VB12 Vit VC VA fat-souble Vit VD VE VK
小麦出粉率与面粉中维生素保留比例之间的关系
四、热烫和热加工造成维生素损失
温度越高,损失越大;加热时间越长,损 失越多;加热方式不同,损失不同;脱水 干燥方式对其保存率也有较大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豌豆加工中抗坏血酸的保存率

阚建全《食品化学》课件讲义

阚建全《食品化学》课件讲义

食品 苹果 豆 牛肉 牛肝 乳酪 莴苣 牛乳
生物素含量(μg/g) 0.9 3.0 2.6 96.0
1.8~8.0 3.0
1.0~4.0
食品 蘑菇 柑橘 花生 马铃薯 菠菜 番茄 小麦
生物素含量(μg/g) 16.0 2.0 30.0 0.6 7.0 1.0 5.0
二、原料成熟度对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Mg
酶的激活、骨骼成分等
Si
有助于骨骼形成
P
ATP组成成分
Co
维生素B12组成成分
Ca
骨骼成分,神经传递等
S
蛋白质组成
K
电化学及信使功能,胞外阳离子
Na
电化学及信使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胞外阳离子Cl电化学及信使功能,胞外阴离子
第二节 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 一、原料中维生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品种
一些食品中生物素的含量
生长,防治干眼病
VD 骨 化 醇 、 抗 佝 偻 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 鱼 肝 油 、
病维生素
偻病和软骨病
奶油
VE 生 育 酚 、 生 育 维 预防不育症 生素
VK 止血维生素
促进血液凝固
谷类的胚 芽及其中 的油
菠菜、肝
自然界至今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15 种,天然存在的有 92 种,根据目前的分析水平,在人体中可以检出81 种元素。 目前依据生物实验和检测技术水平,将人体中这些元素分 类为生命必需元素、有益元素、沾染元素和有毒元素。必 需元素主要有H、C、N、O、Na、Mg、P、S、Cl、K、 Ca、Mn、Fe、Co、Cu、Zn、Mo、I、Se、Cr、V、Ni、 Sn、F、B和Si等。
第七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第一节引言( Introduction)

食品化学07第七章、维生素与矿物质ppt课件

食品化学07第七章、维生素与矿物质ppt课件

6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成熟度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随着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选择适当的原料品种和成熟度是果蔬加工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例如,番茄在成熟前维生素C含量最高(表5-6),而辣椒成熟 期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 1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和VK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VC
4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烟酸,叶酸等 抗氧化剂:VE,VC 遗传调节因子:VA,VD VA-视觉功能 某些特殊功能: VC-血管脆性
维 生 素 与 矿 物 质 的 功 能
维生素的功能
矿物质的功能
生理功能 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5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食品中的维生素在加工与贮藏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 损失程度取决于各种维生素的稳定性。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因 素主要有食品原料本身如品种和成熟度、加工前预处理、加工 方式、贮藏的时间和温度等。此外,维生素的损失与原料栽培 的环境、植物采后或动物宰后的生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并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维生素除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外,有些维生素还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 风味物质的前体、还原剂以及参与褐变反应,从而影响食品的某些属性。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大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即使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 很慢,不能满足需要,加之维生素本身也在不断地代谢,所以必须由食物供 给。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较低,许多维生素稳定性差,在食品加工、贮藏过 程中常常损失较大。因此,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中的维生素,避免 其损失或与食品中其他组分间发生反应。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七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七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第七章维生素与矿物质第一节概述一、维生素的定义维生素是人类为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必需从食品中取得的微量有机物质。

从广义上说,凡是活细胞为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所必需的,需量极微的天然有机物均可包括在维生素这个概念中。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多种维生素,其中10多种对人体健康和发育的关系较大,在食物中缺乏重要的维生素,都会发生特有的缺乏症状,严重不足时能够威胁生命。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性:①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类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②是与疾病有关的物质,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③大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品中摄取;④参与机体的代谢作用,但不提供能量。

二、维生素的分类和命名一般是根据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P92表)。

命名采用A,B,C,D,E,…等字母,或按它们的生理功能取名,如抗佝偻病维生素等,有的则赋予化学名称,例如硫胺素、烟酸、泛酸等。

同一类维生素,不同种类的用B1、B2等表示,其中易缺乏的是A,D,B1,B2,B5及C。

维生素的功能有: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烟酸,叶酸、抗氧化剂:V E,V C、遗传调节因子:V A,V D、某些特殊功能:V A-视觉功能、V C-血管脆性三、维生素的摄入量1、维生素缺乏:许多因素可致人体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常见的原因为:(1)膳食中供给不足:膳食维生素含量取决于食物中原有的含量以及收获、加工、烹调与储藏时丢失或破坏的程度,特别是植物的种属(品种)、成熟程度、转运和储存环境条件、烹调加工中温度与时间、接触氧与紫外线程度、烹调用水量以及酸碱度等因素。

(2)人体吸收利用降低:当消化系统吸收功能障碍如长时间腹泻、胃酸分泌减少或膳食成分改变时(如膳食中脂肪含量低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可致吸收降低。

(3)维生素需要相对升高:妊娠与哺乳期的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特殊环境条件、某些疾病(长期高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使需要量相对增高。

食品化学-第6、7章-维生素与矿物质

食品化学-第6、7章-维生素与矿物质
蔬菜和水果
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
谷物和豆类
含有较多的磷、铁、锌等矿物质。
动物性食品
富含钙、铁、锌、硒等矿物质。
食品加工对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影响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维 生素的损失,如加热、光照、氧
化等。
食品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 矿物质的损失,如水洗、加热等。
合理的食品加工方法可以保留食 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采用 快速烹饪、保留食物的完整性等。
锌过量
可能导致锌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增 加患癌症风险。
06 结论
对食品中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建议
保持食品新鲜
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应尽量保 持食品新鲜,以减少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损失。
合理加工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加热或暴露 于空气,以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氧化和降解。
多样化饮食
如血液中钠和钾的平衡, 参与肌肉收缩等。
如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 成,锌参与多种酶的合
成等。
维持免疫功能
如铜参与免疫系统的正 常运作。
矿物质的摄入与建议
保持均衡饮食
摄入各种食物以保证矿物质摄入的多 样性。
控制摄入量
注意补充缺乏的矿物质
对于某些地区或特定人群,可能存在 某种矿物质的缺乏,应注意补充,如 钙、铁、锌等。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重要性
维生素与矿物质参与人体内的多种生 化反应,如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免 疫功能等。
缺乏维生素与矿物质可能导致各种疾 病,如贫血、夜盲症、佝偻病等,严 重影响人体健康。
02 维生素
维生素的分类
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易溶 于水,不易在体内储存,需要每日 从食物中摄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2 热处理 (1)烫漂 (2)干燥 脱水干燥是保藏食品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方法有日光干燥、烘房干 燥、隧道式干燥、滚筒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 干燥损失大约为10%~15%,但冷冻干燥对其影响很小。喷雾干燥和滚 筒干燥时乳中硫胺素的损失大为10%和15%,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几乎 没有损失。蔬菜烫漂后空气干燥时硫胺素的损失平均为豆类5%、马铃薯 25%、胡萝卜29%。
15
表5-8 不同热处理牛奶中维生素的损失(%)
热处理 63oC, 30min 72oC, 15s 超高温杀 菌 瓶装杀菌 浓缩 加糖浓缩 滚筒干燥 喷雾干燥 VB1 10 10 10 35 40 10 15 10 VB2 0 0 10 0 0 0 0 0 VB6 20 0 20 * * 0 0 0 VB5 0 0 0 0 ? 0 ? ? 泛酸 叶酸 0 0 ? ? ? ? ? ? 10 10 <10 50 ? ? ? ? VH 0 0 0 0 10 10 10 10 VB12 10 10 20 90 90 30 30 20 VC 20 10 10 50 60 15 30 20 VA 0 0 0 0 0 0 0 0 VD 0 0 0 0 0 0 0 0
表5-6 番茄不同成熟期维生素C的含量
开花期后周 数 2 3 4 5 6 7 平均重量(g) 色泽 维生素C含量 (mg/100g) 10.7 7.6 10.9 20.7 14.6 10.1
33.4 57.2 102 146 160 168
绿 绿 黄-绿 红-绿 红 红
7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10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二、收获后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三、预加工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11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1 碾磨
碾磨是谷物所特有的加工方式。谷物在磨碎后其中的维生素比完 整的谷粒中含量有所降低,并且与种子的胚乳和胚、种皮的分离程度 有关。因此,粉碎对各种谷物种子中维生素的影响不一样。此外,不 同的加工方式对维生素损失的影响也有差异,谷物精制程度越高,维 生素损失越严重。例如,小麦在碾磨成面粉时,出粉率不同,维生素 的存留也不同(图5-30)。
12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2 热处理 (1)烫漂 烫漂是水果和蔬菜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处理方法。通过这种处理可以钝 化影响产品品质的酶类、减少微生物污染及除去空气,有利于食品贮存期 间保持维生素的稳定。但烫漂往往造成水溶性维生素大量流失(图5-31)。 其损失程度pH、烫漂的时间和温度、含水量、切口表面积、烫漂类型及 成熟度有关。通常,短时间高温烫漂维生素损失较少。烫漂时间越长,维 生素损失越大。产品成熟度越高,烫漂时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损失越少; 食品切分越细,单位质量表面积越大,维生素损失越多。不同烫漂类型对 维生素影响的顺序为沸水>蒸汽>微波。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和VK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VC
4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辅酶或辅酶前体:如烟酸,叶酸等 抗氧化剂:VE,VC 遗传调节因子:VA,VD VA-视觉功能 某些特殊功能: VC-血管脆性
维 生 素 与 矿 物 质 的 功 能
维生素的功能
矿物质的功能
18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1 碾磨 2 热处理 3 冷却或冷冻 4 辐照
辐照:是利用原子能射线对食品原料及其制品进行灭菌、杀虫、抑 制发芽和延期后熟等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尽量减少食品中营养的损失。 辐照对维生素有一定的影响。水溶性维生素对辐照的敏感性主要取 决于它们是处在水溶液中还是食品中或是否受到其他组分的保护等。维 生素C对辐照很敏感,其损失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加,这主要是水辐 照后产生自由基破坏的结果。 B族维生素中B1最易受到辐照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与热加工相当,大 约为63%。辐照对烟酸的破坏较小,经过辐照的面粉烤制面包时烟酸的 含量有所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面粉经辐照加热后烟酸从结合型转变成游 离型造成的。脂溶性维生素对辐照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维生素E>胡萝 19 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9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二、收获后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三、预加工 加工前的预处理与维生素的损失程度关系很大。水果和蔬菜的 去皮、整理常会造成浓集于表皮或老叶中的维生素的大量流失。 苹果皮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果肉高3~10倍;柑橘皮中的维生素 C比汁液高;莴苣和菠菜外层叶中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比内层叶中高。 水果和蔬菜在清洗时,一般维生素的损失很少,但要注意避免挤压 和碰撞;也尽量避免切后清洗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的大量流失。对于 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泛酸、烟酸、叶酸、核黄素等, 溶水流失是最主要的损失途径。
第六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
1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 化合物。维生素不参与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组成,也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它们主要以辅酶形式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缺乏时会引起机 体代谢紊乱,导致特定的缺乏症或综合症,如缺乏VA时易患夜盲症(Night blindness)。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二、收获后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是从收获时开始的。 动植物食品原料采后或宰后,其体内的变化以分解代谢为主。由于酶 的作用使某些维生素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例如从辅酶状态转变为游离 态。 脂肪氧合酶和维生素C氧化酶的作用直接导致维生素的损失,例如豌 豆从收获、运输到加工厂30min后维生素C含量有所降低;新鲜蔬菜在室 温贮存24h后维生素C的含量下降1/3以上。因此,加工时应尽可能选用新 鲜原料或将原料及时冷藏处理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14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2 热处理 (1)烫漂 (2)干燥 (3)加热 加热是延长食品保藏期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食品加工中应用最 多的方法之一。热加工有利于改善食品的某些感官性状如色、香、 味等,提高营养素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但热处理会造成维生素不 同程度的损失。 (影响因素)高温加快维生素的降解, pH、金属离子、反应活性 物质、溶氧浓度以及维生素的存在形式影响降解的速度。隔绝氧气、 除去某些金属离子可提高维生素C的存留率。 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杀死微生物,食 品加工中还常采用灭菌方法。高温短时杀菌不仅能有效杀死有害微 生物,而且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表5-8)。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2 不同组织部位 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维生素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维生素含 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根;对于水果则表皮维生素含量最高 而核中最低。
8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6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成熟度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随着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选择适当的原料品种和成熟度是果蔬加工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例如,番茄在成熟前维生素C含量最高(表5-6),而辣椒成熟 期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 1
17
表5-10 蔬菜冻藏期间维生素C的损失
食品 芦笋 青豆 青豌豆 菜豆 嫩茎花椰菜 花椰菜 菠菜 鲜样中含量(mg/100g) -180C贮存6-12个月的损失率(平均%与范围) 33 19 27 29 113 78 51 12(12~13) 45(30~68) 43(32~67) 51(39~64) 49(35~68) 50(40~60) 65(54~80)
维生素除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外,有些维生素还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 风味物质的前体、还原剂以及参与褐变反应,从而影响食品的某些属性。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大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即使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 很慢,不能满足需要,加之维生素本身也在不断地代谢,所以必须由食物供 给。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较低,许多维生素稳定性差,在食品加工、贮藏过 程中常常损失较大。因此,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中的维生素,避免 其损失或与食品中其他组分间发生反应。
第二节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Main Facts of Losing Vitamins in Food
一、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二、收获后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三、预加工 四、化学物质和其它组分对维生素的影响
20
四、化学物质和其它组分对维生素的影响
在食品加工中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及提高其感官性状,通常加 入一些添加剂,其中有些对维生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维生素A、C和E易被氧化剂破坏。因此,在面粉中使用漂白剂 会降低这些维生素的含量或使它们失去活性; SO2或亚硫酸盐等还原剂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但因其亲核 性会导致维生素B1的失活; 亚硝酸盐常用于肉类的发色与保藏,但它作为氧化剂引起类胡 萝卜素、维生素B1和叶酸的损失; 果蔬加工中添加的有机酸可减少维生素C和硫胺素的损失; 碱性物质会增加维生素C、硫胺素和叶酸等的损失。 不同维生素间也相互影响。例如,辐照时烟酸对活化水分子的 竞争、破坏增大,保护了维生素C。 此外,维生素C对维生素B2也有保护作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 C和维生素E可降低胡萝卜素的损失。
16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
1 碾磨 2 热处理 3 冷却或冷冻
热处理后的冷却方式不同对食品中维生素的影响不同。空 气冷却比水冷却维生素的损失少,主要是因为水冷却时会造成 大量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 总之,冷冻对食品中维生素的影响通常较小,但水溶性维 生素由于冻前的烫漂或肉类解冻时汁液的流失大约损失10%~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