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4. 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词汇的复习: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用法和变化。

2. 文言句式的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段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词义、句式和语境的转换。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典型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段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问题。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正确性和书写规范性。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翻译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复习资料:提供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材料,包括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译文:提供标准译文,供学生参考和对照。

4. 练习纸和笔:用于学生做练习和记录重点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重点词汇。

2.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段落,理解文意。

3.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问题。

初三文言文复习指导的说课稿

初三文言文复习指导的说课稿

初三文言文复习指导的说课稿一、说中考命题趋势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综合知识的考查,它对学生的要求较为全面,所考材料内容兼顾课内与课外,考查方向“文言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等,而“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和评价。

总的来说,近几年中考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命题趋势呈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积累,突出重点;2、文言句子的翻译往往要求要落实到字词、句式上;3、文言断句要注意予以系统,把握“文气”,适当照顾省略成分;4、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能对文段大意进行理解,成为一个能力考点;5、对文意及写法的理解要将局部理解和整体把握结合起来。

二、说设计意图课内文言文复习巩固和课内文言文向课外的迁移突破,一直是初三毕业班语文复习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毕业班语文教师在处理这个内容时往往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分册进行重点篇目的复习巩固;一是分知识板块,诸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进行地毯式复习。

显而易见,第一种复习方式是比较耗时、低效的,有的老师甚至会感慨这样相当于把旧课重上了一遍,给予学生的知识也比较破碎、零散。

而第二种复习方式,虽然比较系统、全面,但机械式记忆性的成分较重,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重复学习的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自主进行系统复习的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知识上得到巩固,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技能上得到提升。

我把这种复习方法叫做“题材归类式文言文复习法”。

希望通过教师引导和生生合作,对某类题材的文言文进行归类、总结、迁移,激发学生复习文言文的兴趣,锻炼他们自主总结小专题,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提高文言文复习巩固和课外迁移的效果。

三、说学生情况初三下期,学生在课内文言文学习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常规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积累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也具备了一定篇幅的积累。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3.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步骤4.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5. 经典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和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断句、理解实虚词、推断句意等。

3. 实践:让学生翻译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指导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

4. 分析: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举例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欣赏:选取一篇经典文言文篇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理解文意并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辅导书2. 经典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3. 翻译练习题库4.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翻译一篇较长的文言文,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

2. 角色扮演:选取一篇含有对话的文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作文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可以是简短的日记或故事,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翻译方法。

2. 逐步引导: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逐渐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课堂讨论的表现。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分析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4.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4.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2. 难点: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构成和阅读策略。

3. 讲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实词、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4. 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识别和理解特殊句式。

5. 课堂练习:提供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分析。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整理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

2. 完成课后文言文阅读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3.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增强文言文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文言文实例讲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文言文阅读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教材。

2. 辅助材料: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经典文言文译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内文言复习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内文言复习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内文言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内文言复习,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的文言文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材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点文言文,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

这些文言文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和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文言文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学期所学的重点文言文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文言文阅读材料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回顾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能。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言文,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探究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文言文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享探究成果。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梳理文言文知识和技能。

文言文复习说课稿

文言文复习说课稿

文言文复习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中《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的主要内容。

这两课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重要的文言知识点非常多,并且这两课中人物形象和观点态度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合并在一起重点复习。

经过九上和九下12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自主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文言知识不够系统,对文言文中考考点的把握不够全面,尅内外知识迁移的能力不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据中考考点制定以下复习目标:文言文中考考点为:识记:1、准确默写文言名句。

2、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2、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归纳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1、评价作品的思想能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由此确定本堂课的复习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识记文言名句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在文中的基本用法并能够准确翻译句子。

(重点)2、分析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

(重难点)情感目标:感受古代明君贤臣为了国家大事敢于进谏、从谏如流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难点)教学设计:课前案: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识记、理解)1、通假字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词4、一词多义二、语句翻译(理解、综合)特殊句式(根据句式,翻译重点句子)★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一、新课导入:有位专家曾大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汉语言学习好比一棵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史茂密的树叶。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关于文言文复习课。

二、课前案反馈:师明确要求每一小组交流的每一版块知识点,明了后上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在组内继续交流其他知识点,等黑板上的同学写完之后,同学们可以把黑板上的精华及时补充课前案,如果有不同点,可以及时补充,若有疑难点,可以向出示本版块知识点的小组请教。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一、导语设计初中阶段在我们的教材中共有45课是文言、古诗词,其中有35课是精读篇目。

在这些篇目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每一课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

今天着眼于中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

二、中考文言文的分量文言文在中考中占多大的分值呢?09、10年中考,文言文、古诗词单独设题,即试卷的第一大题,分别为14分和16分。

而11年中考试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满眼尽是文言、古诗词!你们原来的语文老师刘芳老师是一个工作的有心人,听说她在去年中考刚一结束时就让大家做了11年的中考试卷,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11年的中考试卷带给每一个考生的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

我统计了一下,11年在54分的阅读题中,考查同学们文言、古诗词记诵积累的有12分,直接或间接考查文言、古诗词的题目共38分。

那么,在国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XX年中考中,文言、古诗词会占多大的分值呢?我不是命题者,我没有能力给大家一个数据精确的回答!但是我敢肯定的说:分值一定不会少!三、研试题析考点明题型在中考语文命题说明中,考查文言、古诗词的共有这样4个考点:1、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

2、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

3、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4、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4个考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试卷当中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透过以往的中考试题自己来分析分析。

昨天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是老师将09、10、11年商洛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古诗词试题集合在一块儿,供大家给排队来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思考一下:中考中文言、古诗词部分老师会出什么题?老师会考我们什么?四、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的翻译明白了中考中文言、古诗词考什么出什么题,下一步我们就要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初中语文文言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文言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文言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本次文言文的教学内容选取自《论语》中的《学而》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教育思想。

《学而》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古代环境中学习文言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为学习《学而》篇做好铺垫。

2. 学习新知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学而》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文言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学而》篇中的一句进行深入讨论和翻译。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讲解:词汇、语法、句式等。

2. 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3. 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与实践。

4.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3. 篇目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4. 翻译练习: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并进行翻译实践。

5. 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文言文基本知识。

2. 完成课后文言文翻译练习。

3. 阅读一篇文言文,并进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练习和阅读鉴赏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文言文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增强对文言文语感的理解。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翻译和解析文言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示文言文的语调和情感。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说课稿文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说课稿文

四、 说学法
1.学生完成导学案练习。 2.每篇文言文在复习时,让学生背两遍,翻开书读 一遍,让学生熟悉课文,然后反馈导学案所出示的练习 题,请同学起来分析讲解,教师总结。 3.文言文断句时,我采用多媒体把没有标点符号的 文言文展示出来,让学生从标点符号处断句。 4.“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是没有学会怎 样学习的人”。这说明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本 课教学教师让学生在自学比较中发现分析规律、掌握方 法,实现自主式学习,让学生学会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 信息、及时做好笔记,为查漏补缺做好准备。
3.其他词语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1) 月色入户 (2)念无与为乐者, (3)怀民亦未寝 (4) 盖竹柏影也 (5) 隶而从者 (6) 俶尔远逝 (7)日光下澈 (8)不可久居 (9)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10)乃记之而去 (1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方因此又称 ,与

,世称 ,因官终柳州刺史, 并称“韩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
(2).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字
(二)重要实词和虚词
1.一词多义
(1)环 如鸣佩环(玉环) ( 2)清 水尤清冽(清凉)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以其境过清(凄清)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可以) 明灭可见( 可以) 不可久居(能够) (4)乐 心乐之( 使……感到快乐 ) 似与游者相乐( 玩乐) 念无与为乐者(快乐) (5)差 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 ) 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6)以 全石以为底(用) 以其境过清(因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提前下发导学案,学生自主复习 二、导入并板书课题
1.导入:苏轼和柳宗元有哪些相同之处?今天我们来复习他们的代表作品《记
承天寺夜游》和《小石潭记》 2.请同学们背诵课文两遍,翻开书再读一遍

中考文言文复习说课稿【精选】

中考文言文复习说课稿【精选】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课本从课 堂从实践中来,从课内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 译以及语法现象出发,做到到举一反三
2、点拨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整理思路方法 的能力。
3、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 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文 言文阅读的能力。
考虑到本专题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位置和 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 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复习课 内相关知识和熟读课外文言的前提下,调动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学生和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 阅读的方法,在此之前已经做过一轮全面的课内文言复习所以 具备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并进行方法技巧归纳整理的基础。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学生归纳中考课外文言文的三种题型
课外文言文答题思路归纳
三种题型: 1、解释加点的字 2、翻译句子
3、问答题
2、点拨第一类题型实词虚词释义解题的三种 方法
一、解释加点的字的答题思路
1、迁移 2、把加点词组成双音词 3、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揣摩
3、举出实词虚词的两个例子由学生举出 课内实例进行迁移训练
2、专题内容简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情况:1、解释文言文 中所出现的实词与虚词2、翻译文言文中所出现的某个句子 3、 根据文言文的整体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这三种题型在解答 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使学生从课内迁移 到课外,既复习了课内文言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课外文言的 解题能力是这个专题复习的关键。解答课外文言文所提出的问 题,首先要把课外文言文的内容基本看懂,这届学生从初一开 始使用的是课改以后的新教材,六册语文书中150多个重点实 词释义,12个重点虚词用法的归纳,以及重点文言语法现象的 掌握是学生进行课外迁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以 及技巧归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3.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文言文材料。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5. 文言文写作的要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特殊句式的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题目,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

2. 教学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通过举例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 新课内容: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结构。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识别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重点复习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翻译原则,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5. 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意境美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

2. 采用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培养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翻译和赏析,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 定期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复习文言文词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2. 第3-4周:复习文言文语法,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第5-6周: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讲解答题技巧。

4. 第7-8周: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讲解翻译原则。

5. 第9-10周:进行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词汇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文词汇。

2. 语法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文言文语法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整理所翻译的句子使之读起来通顺,没 有语病。
7、以课内例句为例落实这5个问题。
翻译句子练习
1、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亡也不接受(施舍)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现在为了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它(指万 钟的厚禄)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三、说学生和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 阅读的方法,在此之前已经做过一轮全面的课内文言复习所以 具备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并进行方法技巧归纳整理的基础。 学生在解决第一类题型(加点词释义)时,出现的问题是方法 单一,往往容易只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进行主观猜测,答题准确 率低而忽略迁移,组双音词等方法。在解决第二类题型(翻译 句子)的时候,往往只翻译大概意思,而忽略翻译的准确与全 面,在解决第三类题型的时候,忽略从文本中找答案,往往凭 空臆想,答案思路单一,不能做到分点多角度地进行回答。这 些都是学生已读通文本却无谓失分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学法上 我主张在自主归纳和小组探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学案的练 习,规范答题思路与习惯从而达到答题全面,准确,从而降低 失分率。
2010语文中考
“课外文言阅读”命题趋势 基本题型 解题思路 说课稿
一、说教材和这个专题的设计思路:
1、该专题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现今中考能力考核中重要的一 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大约在6—7分左右,学生对 于陌生的文言文阅读普遍具有畏难情绪,因缺乏解 题思路造成无谓失分,如何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 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提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 此项考核中少失分甚至拿满分,是这个专题复习的 重点。其实,最有效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应 该从课本中来,从课堂内来,从实践中来,从总结 和反思中来。课本是“本”,所以要以“本”为本, 以“内”(课内)养外(能力),这个专题是可以 让我们的复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果。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学生归纳中考课外文言文的三种题型
课外文言文答题思路归纳
三种题型:
1、解释加点的字
2、翻译句子 3、问答题
2、点拨第一类题型实词虚词释义解题的三种 方法
一、解释加点的字的答题思路
1、迁移 2、把加点词组成双音词 3、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揣摩
3、举出实词虚词的两个例子由学生举出 课内实例进行迁移训练
2、专题内容简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情况:1、解释文言文 中所出现的实词与虚词2、翻译文言文中所出现的某个句子 3、 根据文言文的整体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回答。这三种题型在解答 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使学生从课内迁移 到课外,既复习了课内文言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课外文言的 解题能力是这个专题复习的关键。解答课外文言文所提出的问 题,首先要把课外文言文的内容基本看懂,这届学生从初一开 始使用的是课改以后的新教材,六册语文书中150多个重点实 词释义,12个重点虚词用法的归纳,以及重点文言语法现象的 掌握是学生进行课外迁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以 及技巧归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关于迁移的相关练习
汝心之固 : 顽固
实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巩固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 君子固穷 : 安守 固若金汤:坚固
关于迁移的相关练习
虚词
介词
把: 必以分人 用: 以衾拥覆 凭借:可以一战 因为:徒以有先生也 按照:必以情 来,用来: 不敢出一言以复

连词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4、由课内文言中选出实例进行组双音词 的训练
课外文言词语释义练习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攻打,进攻 楚庄王欲伐陈 伐:
民怨上矣 上: 国君,君主
攻取 陈可取也 取:
6、由学生归纳教师补充第二类题型翻译 句子所要注意的5个问题
翻译句子需要注意哪几点?
1、要补充所缺少的成分。
2、翻译的内容要与原句词语一一对应。 3、原句中的单音词尽量要翻译成双音词。 4、要审视所译是否有判断,倒装的句式
组双音词的相关练习
1、小惠未徧 (
恩惠
)
) )
2、王之弊甚矣( 蒙蔽 3、以其境过清( 凄清
4、更若役复若赋( 更换 ) 5、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
5、举出2009年中考题型迁移到课外, 让学生独立操作所学到的方法
200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6题。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 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 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 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 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注释: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 大臣。 ④罢:通“疲”
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
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 子亦不师周公。”
课外文言译句练习
弱者抚之以仁
用仁爱之心抚慰贫弱的人
久而益敬
时间久了(百姓)更加敬重(他)
9、由学生小组探究归纳第三类习题的答 题思路,教师给予补充,学生进行总结。
回答问答题需要注意的几点
1、要体会是在文中“找”答案的题,还是 让你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的题。 2、回答问题时候,要分点来答。
3、要从行当堂反馈。
10、发学案进行当堂反馈。
11、作业
用提纲式整理课上所学的答题技巧及方法
复习课内文言,进行方法归纳解决了本专题 的重点,把所学迁移到课外养成答题的良好 答题习惯,本专题的难点也由此解决。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课内文言知识复习出发,引出三种题 型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既复习了课内知识, 又提高了课外解题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摸索着地把所学会的方法与技 巧运用到课外文言习题的解答上,并自行进 行归纳总结,做到答题的准确,全面与规范。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 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 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 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考虑到本专题在第一轮复习时的位置和 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 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复习课 内相关知识和熟读课外文言的前提下,调动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8、延伸到课外译句的翻译练习
课外文言译句练习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和财物很多。
课外文言译句练习
2008年广东省课改卷
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 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 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 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课本从课 堂从实践中来,从课内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 译以及语法现象出发,做到到举一反三 2、点拨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整理思路方法 的能力。 3、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 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文 言文阅读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