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科休克

合集下载

外科学外科休克-课件

外科学外科休克-课件
分类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 敏性休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造成休克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 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 、过敏等。
病理生理
休克时,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明 显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 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兴奋,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数、尿量减少;休克中期,病人神志淡 漠、反应迟钝、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休克晚期,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脉搏微弱、血 压难以测到。
病因治疗是治疗休克的关键,只有消 除病因,才能从根本上纠正休克状态 。
03
外科休克并发症的防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外科休克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通常在休克晚期出 现,涉及肾脏、肝脏、肺等多个器官,导 致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总结词
由于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常见 于外伤、手术或内出血。
症状
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速、血压 下降、尿量减少等。
治疗
立即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 平衡失调,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病例二:感染性休克
总结词
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常见 于脓毒症、败血症等。
症状
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 快、血压下降等。
详细描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休克状态下凝血 机制异常激活,导致全身血管内血栓形成 ,引起广泛出血和脏器缺血。
详细描述
监测凝血功能、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抗凝 药物等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死 亡率。
04
外科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外科学》休克ppt课件

《外科学》休克ppt课件

《外科学》休克ppt 课件•休克概述•休克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治疗方法与措施•常见休克类型及处理原则•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目录CONTENTS01休克概述休克定义与分类定义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表现为组织氧合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

按病因分类低血容量性、心源性、感染性、过敏性、神经源性等。

按血流动力学分类高动力型(暖休克)、低动力型(冷休克)。

血容量减少如出血、失液等。

心脏泵功能障碍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如感染、过敏等引起的血管扩张或收缩。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导致“只进不出”,微循环内血液淤滞。

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释放组织细胞缺氧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线粒体功能障碍,ATP 生成减少,细胞代谢紊乱。

030201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焦虑或意识模糊。

皮肤黏膜表现苍白、湿冷、花斑样改变。

03尿量减少反映肾脏灌注不足。

0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02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0203存在引起休克的病因。

临床表现符合休克的特点。

诊断依据01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等异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异常。

02休克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早期,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微血管收缩,以减少血管床容量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维持动脉血压。

微血管收缩休克时,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在微血管内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

微血栓形成休克时,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组织水肿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心输出量减少休克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

血压下降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压降低。

组织缺氧休克时,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和细胞损伤。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一、A1型题1.微循环收缩期病人血压()A.明显升高B.降低C.基本正常D.明显下降E.以上都不是2.休克病人出现酸中毒,按病理变化规律出现在()A.微循环收缩期B.微循环扩张期C.休克抑制期D.微循环衰竭期E.DIC期3.观察休克病人血管痉挛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是()A.肢端温度B.神志情况C.脉压大小D.脉搏快慢E.呼吸深浅4.休克早期,病人尿量的变化()A.增多B.正常或减少C.正常D.无尿E.先增多后减少5.休克病人出现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其病理变化发生在()A.微循环收缩期B.微循环扩张期C.休克衰竭期D.休克期E.抑制期6.休克晚期病人可出现()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血钾降低7.休克早期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面色苍白B.精神兴奋C.烦躁不安D.脉压增大E.血压正常或稍高8.休克时病人的体位应处于()A.半卧位B.头低足高位C.头与躯干抬高20度~30度,下肢抬高15度~20度D.头高足低位E.侧卧位9.下列关于判断休克是否存在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A.尿量>30ml/hB.收缩压<90mmHgC.脉率<50次/minD.意识淡漠或烦躁E.皮肤苍白、湿冷10.当病人休克时应()A.适当保暖B.保暖的同时应适当加温C.物理降温以降低基础代谢率D.先加温再降温E.如病人意识清楚可给予冷饮11.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休克的病情好转()A.精神状态好转B.肢体在湿度、色泽上有所恢复C.血压有所恢复D.成人尿量在50ml/hE.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kpa~1.18kpa(5~12cmH2O)12.休克处理后,微循环改善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神志恢复清楚B.皮肤颜色转红C.肢端温度上升D.血压回升E.尿量增多13.抗休克首要的基本措施是()A.补充血容量B.改善心功能C.纠正酸中毒D.改善周围血管张力E.防治急性肾衰14.创伤性休克的紧急扩容措施,首选液是()A.葡萄糖液B.血浆C.全血D.半衡液E.右旋糖酐15.休克患者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为()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数、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数、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细速、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16.失血性休克病人,下列哪项护理是正确的()A取头低足高位 B. 用热水袋以改善微循环功能 C. 用冰袋降温仪降低氧消耗 D. 不加热水袋,也不用冰袋,但注意保暖,勿受凉 E. 用乙醇擦拭以降低代谢17.急性失血超过下列哪项指标就会引起休克()A.超过总血容量的1/5B.超过总血容量的1/3C.超过总血容量的1/2D.超过总血容量的2/3E.超过总血容量的1/418.在抗休克过程中使用血管扩张剂必须()A在史学容量补足之后 B. 与血管收缩剂配合使用 C.应尽早使用 D. 大剂量使用E.持续静脉点滴19.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为()A.是诊断休克的唯一依据B.是休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C.是估计休克程度的重要指标D.是组织细胞缺氧的重要指标E.以上都是20.治疗休克中最基本的一项措施()A.纠正酸中毒B.血管活性药物C.大容量抗生素D.扩充血容量E.肾上腺皮质激素21.脾破裂引起下列哪种休克()A.过敏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损伤性休克E.神经性休克22.所谓的有效循环血量为()A.每分钟心脏输出的血量B.回流至心脏的血量C.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血管的血量D.单位时间内心血管系统内循环血量E.循环系统血量加储存脾脏的血量23.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细胞缺氧B.酸中毒C.多器官功能衰竭D.感染E.失血24.下列对于休克前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患者神志淡漠B.四肢湿冷C.脉搏增快D.尿量正常或减少E.脉压变小25.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是补充血容量,一般宜首选()A.平衡盐溶液B.10%葡糖糖溶液C.5%葡萄糖溶液D.全血E.低分子右旋糖酐26.各种休克的共同点是()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升高C.脉压缩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27.男性,54岁,患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呕血、并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106次/min,血压14.7/12.8kpa。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课件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课件

休克时,炎症反应被激活,释放炎性因子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 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细胞损伤
器官功能障碍
由于缺血缺氧,细胞能量代谢受损,导致 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晚期,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 不全、肝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
02 外科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定义: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失液、烧伤 等原因导致的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 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诊断与治疗原则:诊断外科休克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皮肤温度 和湿度、心肺功能等指标。治疗原则包括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积极处理原发病等。
• 护理措施:外科休克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 脉输液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预防感染等。
展望
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个性化治疗 预防与教育
休克的原因
01
02
03
04
失血或失液
如外伤、消化性溃疡、食管静 脉曲张破裂等。
感染
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囊炎等。
过敏
如青霉素过敏、血清过敏等。
心脏功能障碍
如心衰、心肌梗死等。
休克的病理生理
微循环障碍
炎症反应
休克时,由于灌注不足,组织细胞缺氧, 微循环障碍,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器官功 能障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积极治疗原发病
及时诊断并治疗引起休克的原发病。
改善机体状况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避免意外伤害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

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 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 的病理过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休克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
发生。
感染性休克: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严重胆道感
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等。 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致心输出量锐减引起休克。 神经性休克: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引起强烈的神 经反射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过敏性休克:某些药物过敏使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 克。
(四)治疗配合
1.扩容的护理
(1)建立静脉通道:两条以上 (2)合理补液:可选择晶体液、胶体液及血制品。 晶体液使用十分广泛,其扩容作用维持较短。 胶体液有全血、血浆、清蛋白等血制品以及血浆 代用品,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在休克的最初复苏中也可用3%~7.5%高渗盐液 治疗。 补充容量往往超出临床估计的丢失量。休克时间 愈长,愈严重,补充量也愈大。
3、血压 休克代偿期收缩压可不变或略升高,脉压变小。 休克加剧血压下降,严重时血压可无法测到。 平均动脉压若持续低于50mmHg,冠状动脉灌 流减少,极易出现心脏骤停。 血压回升、脉压增加提示休克改善。
4.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增快,通常发生在血压下降之前。 休克加重,脉搏更为细弱或触摸不及。 5.尿量 反映肾的灌注状况。休克患者应留置导尿管监 测每小时尿量。 尿量少于 25ml/h,反映肾脏灌注不当。 超过30ml/h时表明休克在改善。
有效循环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 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 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 80%~90%。 提供养分,维持器官正常生理功能 机体维持足够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

《外科休克护理》PPT课件

《外科休克护理》PPT课件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休克护 理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析外科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护理 效果及预后。
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更加有效的早期 识别和干预手段,降 低外科休克的发生率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动外科休克护理 研究的深入发展。
研究不同类型休克患 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技术应用不足
在外科休克护理中,先进技术的 应用仍然有限,如远程监控、大 数据分析等,这限制了护理效率
护理人员培训
完善护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护理人
员对休克护理的专业水平。
跨学科合作
加强各相关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形成多学科联合的休克救治体
系,提高救治成功率。
对护理实践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技术应用
鼓励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护 理效果。
持续学习与培训
护理人员应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
分类
根据病因,外科休克可分为失血 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 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导致外科休克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 严重创伤、大出血、感染、过敏反应 等。
发病机制
休克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细 胞代谢紊乱。
临床表现与诊断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 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的发生。
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避免 血栓形成,影响血液循环 。
处理并发症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肺 部感染、心脏疾病等,应 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外科休克》课件

《外科休克》课件

总结词
需要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和 对症治疗
详细描述
治疗神经源性休克需要稳 定自主神经系统,如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等,同时给 予对症治疗,如处理呼吸 系统并发症等。
03 休克的治疗
基础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保温
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因低温加重休克症状 。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血压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副作用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如心律失常等。
控制感染
01
02
03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
预防感染扩散
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防 止感染扩散至其他人或环 境。
了解急救知识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急救 措施。
05 休克患者的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避免窒息或呼吸道梗阻。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液 和给药。
及时治疗感染和疾病
感染和疾病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 休克的风险,应及时治疗。
预防休克的恶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心率失常等异常症状
低血压、心率失常等异常症状可能是休克的前兆,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重休克症状。

外科休克PPT课件

外科休克PPT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外科休克的治疗经验
早期识别
及时发现休克征象,如血压下 降、心率加快等,是治疗休克
的关键。
液体复苏
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循 环稳定,是治疗休克的基本措 施。
血管活性药物
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合理使 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 环和组织灌注。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休克的原因进行治疗 ,如控制感染、止血等,有助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外科休克多由严重创伤、大出血、感染、过敏反应等引起。
病理生理
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 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同时,机体还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 应,如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休克早期可能出现口渴、尿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 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四肢厥冷、皮肤黏膜发绀等严重表现。
加强多学科协作,包括急诊科、重症 医学科、外科等,以提高休克的综合 救治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1
病例二
感染性休克
02
总结词
感染引发休克
03
详细描述
感染性休克通常由严重的细菌感染引发,如脓毒症等。细菌产生的毒素
会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引起血压下降、组织缺氧,最终导致休克。
外科休克病例分享 病例一:失血性休克
病例三
创伤性休克
总结词
严重创伤引发休克
详细描述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车祸、挤压伤等事故。创伤导致大量失血及 组织损伤,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休克。
常用的扩容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平衡盐溶液,胶体液如 白蛋白和血浆等。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

0.98kPa(5~10cmH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

如结合血压的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

正常值为0.8~2kPa (6~15mmHg)。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分钟;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便称为心脏指数(CI),正常值为2.5~3.5L/(min·m2)。

【补液试验】是当监测休克病人出现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偏低时,判断其原因的方法。

即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中心静脉压升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监测(1)CVP:代表右心房或胸段腔静脉内压力,正常值5-12 cmH2O, (右心前负荷);小于5为血容量不足,大于15为心功能不全,大于20为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2)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压力。

正常值6-15mmhg,(3)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

CO=心率乘以每搏心排出量,正常值4-6L/分。

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CO。

正常值为2.5-3.5L/(min.m2)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休克病人病情有所好转?(1)患者神志与表情休克初期,患者常有一个短时间的兴奋,这是人体内部调动各种防御力量对抗休克的反应。

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将进入休克失代偿期。

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灌注不足,处于缺氧状态,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等。

《外科休克》PPT课件

《外科休克》PPT课件
全血、成分血等,用于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 。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酸中毒
给予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纠正酸中毒。
碱中毒
给予酸性药物如氯化铵等,纠正碱中毒。
血气分析
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硝酸甘油等,用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微循环。
对未来学习建议
深入学习休克相关知识
建议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 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关注最新研究进展
鼓励同学们关注休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最新的治 疗方法和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建议同学们通过参加临床实习、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 己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水平,更好地应对休克等急危重 症的挑战。
《外科休克》PPT课件
目录
• 休克概述 • 外科休克特点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常见外科休克案例分析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休克概述
休克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 ,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 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休克 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类型。
04
常见外科休克案例分析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案例
案例介绍
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多发性骨折和大量 失血,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治疗方案
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药物和抗生 素,积极处理骨折等损伤。
症状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呼吸 急促、尿量减少等。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休克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oliguric hypovolemic shock)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所致。

包括刨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1.失血性休克常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如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

外科学外科休克ppt课件

外科学外科休克ppt课件

ppt课件.
12
第4章 外科休克
休克时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肺)
• 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受损,表 面活性物质减少。
• 复苏过程中,如大量使用库存血,则所含较多的 微聚物可造成肺微循环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和 不张、水肿,部分肺血管嵌闭或灌注不足,引起 肺分流和死腔通气增加,严重时导致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RDS)。
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3)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和
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
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ppt课广件.泛性出血。
8
第4章 外科休克
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生成氧自由基(O2-)
溶酶体膜破裂后除释放出许多引起细胞自溶和组织损伤的水
解酶外,还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MDF)、缓激肽等毒性因子。
线粒体膜发生损伤后,引起膜脂降解产生血栓素、白三烯等毒性
产物,呈现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细胞氧化磷酸化障碍而
影响能量生成。
ppt课件.
9
第4章 外科休克
炎症介质释放 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严重创伤、感染、 休克可刺激机体释 放过量炎症介质形 成“瀑布样”连锁 放大反应。
伤心肌,当心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可引起心肌 的局灶性坏死。 • 心肌易遭受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电解质异常将影 响心肌的收缩功能
ppt课件.
16
第4章 外科休克
休克时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肝)
• 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可破坏肝的 合成与代谢功能。
• 可见肝小叶中央出血、肝细胞坏死等。 • 生化检测有ALT、血氨升高等代谢异常。 • 受损肝的解毒和代谢能力均下降,可引起内毒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注意醒醒
重点来了
1.休克早期(估计失血小于总血容量的20%)
神志紧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黏膜干燥、 呼吸加快、心跳增速。
血压则可正常或稍增高,舒张压可升高,脉压缩 小。 外周静脉充盈度降低、尿量减少。 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心率增加以及舒张压的下降, 有助于发现轻、中度血容量降低。
2.休克期 病人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心率增快明显,脉搏100~120次/分、细弱。 血压下降<12kPa(9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明显。 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
3.休克晚期
口唇、肢端发绀,全身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 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测不到,少尿甚至无尿。 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40%以上。 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有消化道出血,提示有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状况, 提示有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当纠正。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失血性休克
[定义] 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的休克。出血量超
过总血量的20%即可发生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 肝脾破裂、消化道出血等。 [处理原则] 补充血容量和止血。
二、损伤性休克
[定义] 由于严重创伤使血液和血浆同时丢失所引起 的休克。 [处理原则] 快速补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应用抗生素。
作用开始迅速,持续约1~3min。
能同时扩张小动脉与静脉,降低前后负荷及心室充
盈压,增加每搏容量。 持续静脉点滴,速度控制在20~100μ g/min。 初起量宜小,每5~10min增加10μ g/min,以达到 预期效果。 使用时注意避光,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可致硫氰酸中 毒。

休克病人的护理 辅导讲义

休克病人的护理 辅导讲义

---------------------------------------------------------------最新资料推荐------------------------------------------------------休克病人的护理辅导讲义第四章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外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急危综合症。

各类休克发生的共同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其典型表现为神志淡漠、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护理中应注意快速扩容、适当扩管、必要时强心等措施。

休克(shock)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发生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全身主要脏器损害的危急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肢体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浅速,尿量减少和酸中毒。

【病因及发病机制】休克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大出血、创伤、感染、心功能受损、强烈的神经刺激、过敏等,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共同特点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循环的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 80%~90%。

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护依赖于:一是充足的血容量;二是有效的心排出量;三是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 14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并超过机体代偿限度时,即可发生休克。

外科休克的常见病因有:1.血容量减少因大量出血、体液丢失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在各类休克中最多见。

其中因失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如外伤性肝、脾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因大量失液引起的称失液性休克,如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呕吐,肠梗阻等。

2.严重感染因病原体释放外毒素或内毒素造成心肌损害、血管扩张和毒素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复合因素作用所致。

常见于败血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等。

3.严重创伤因剧烈疼痛、失血、失液、组织破坏后分解毒素的吸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常见于严重挤压伤、严重骨折、大手术以及多发性损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 分) 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
A. 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B. 创伤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D. 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E. 创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6. (0 分) 出血性休克在抗休克治疗中,反映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临床指标是:
E. 四肢湿冷
II.多选题 (共 4 题,0 分)
1. (0 分) 对休克病人的一般监测项目包括:
A. 精神状态 B.尿量 C 皮肤温度、色泽 D.血压 E 脉率
B. 尿量
C. 皮肤温度、色泽
D. 血压
E. 脉率
2. (0 分) 休克抑制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
C. 白细胞>12X 109L或<4X109/L未成熟白细胞>0.1%
D. 急促>20/min,PaCO2<4.3kPa
E. 下肢水肿
4. (0 分) 低血容量性休克通常包括:
A. 失血性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感染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过敏性休克
A. 尿量增加
B. 呼吸、脉搏减慢
C. 血红蛋白上升
D. 口渴减轻
E. 嗜睡好转
7. (0 分) 各类休克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
A. 低血压、心率增快
B. 少尿或无尿
C.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
D. 心输出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
B. 维持人体基本代谢的血容量
C.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D. 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窦中的所有血量
E. 循环系统内血量加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3. (0 分) 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
A. 创伤性休克
B. 失血性休克
C. 神经源性休克
说明:名词解释
1. (0 分) shock [ 解答该题 ] 源自2. (0 分) 感染性休克
[ 解答该题 ]
3. (0 分) 低血容量性休克
[ 解答该题 ]
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B. 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自溶
C.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收缩
D.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E. 动静脉短路开放
3. (0 分) 休克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表现有:
A. 体温~>38℃或<36℃ B 90次/分
B. B 90次/分
III.问答题 (共 6 题,0 分)
1. (0 分) 休克病人的监测内容有哪些
[ 解答该题 ]
2. (0 分)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有哪两个主要目的,应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 解答该题 ]
3. (0 分) 试述感染性休克时全身的血管阻力和心排量的典型改变是什么。
D. 心源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
4. (0 分) 关于休克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
A. 休克即心排血量减少
B. 休克即心力衰竭
C. 休克即严重低血压
D. 休克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
E. 休克即遭受打击后意识丧失
[ 解答该题 ]
4. (0 分) 列表说明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 解答该题 ]
5. (0 分) 何谓“冷休克”,它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 解答该题 ]
6. (0 分) 试述“休克肺”即ARDS的发病机制
[ 解答该题 ]
IV.名词解释 (共 3 题,0 分)
I.单选题 (共 7 题,0 分)
1. (0 分) 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休克是:
A. 失血性休克
B. 损伤性休克
C. 过敏性休克
D. 心源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
2. (0 分)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 每分钟心脏排出的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