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随堂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练习题(附答案)一、知识结构知识点1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夺取政权,建立,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西汉宗室在公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他就是。
3.光武中兴(重点)(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2)措施: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 ,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知识点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难点)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的势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2.表现: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的局面。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
3.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点3黄巾起义1.原因:东汉后期的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
2.爆发:184年,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二、选择题1.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前9年D.公元9年2.新朝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王朝。
其建立者是( )A.刘邦B.吴广C.王莽D.陈胜3. 公元9年,废孺子婴(刘婴) ,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的西汉外戚是( )A.刘邦B.项羽C.王莽D.刘秀4.他推翻了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他是( )A.刘邦B.刘彻C.刘景D.刘秀5.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建立时间是( )A.公元前9年B.公元9年C.公元前25年D.公元25年6.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7.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 )A.释放奴婢B.减轻刑法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8.东汉初年,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这种景象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武帝一统D.高祖之治9.“外戚梁冀先后废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 余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第十三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 )A.项羽B.陈胜C.王莽D.刘秀2.东汉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文景之治B.大一统C.光武中兴D.外戚专权3.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不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以缓和民族矛盾4.《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 (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5.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6.东汉民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反映了东汉后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的境地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于哪一朝代?算一算,图1中皇帝继位的平均年龄是多少?说明图1与图2、图3现象之间有何关系?材料二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西汉灭亡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前9年D.公元9年新朝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
其建立者是A.刘邦B.吴广c.王莽D.陈胜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的史事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建立时间是A.公元前9年B.公元9年c.公元前25年D.公元25年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皇帝早逝B.幼主即位c.宦官得宠D.外戚专权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国势日趋疲弱。
汉灵帝光和七年,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起义爆发。
光和元年是公元178年,黄巾起义开始于A.171年B.172年c.184年D.185年下列关于黄巾起义叙述错误的是A.朝政腐败是其根本原因B.因起义军头裹黄巾而得名c.推翻了东汉的统治D.使东汉统治一蹶不振0.较之秦末农民战争,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推翻了封建王朝D.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1.《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应,京师震动”。
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A.它是中国历史上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引起人民广泛不满c.张角利用宗教鼓动人民D.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宣传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①刘秀起义反抗王莽统治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治世——光武中兴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13课东汉的兴衰1.东汉政权后期逐渐走向兴起的缘由不包括(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权势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2.与秦末农民和平比拟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次要不同特点是(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3.以下关于黄巾起义爆发的缘由,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③王莽的夺权引发了社会动荡④自然灾祸频繁发生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4.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类景象本质上是( )A.君主独裁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权势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年幼无知的结果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5.2019·北海市期末测查《后汉书》记载,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太后掌握大权,太后兄长趁机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存在的历史景象是(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外戚专权C.大量裁减官员 D.诸侯王权势大6.2019·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D.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7.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8.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前后按次排列该当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9.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10.浏览材料,回答成绩。
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
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1)材料一中的“中兴”指哪个朝代?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态?材料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预备的农民大起义毕竟爆发了。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有人说:“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
”此句话中所提到的“外戚”是()A.王莽B.刘秀C.张角D.刘邦2.(2019黑龙江鸡西鸡东期末)“光武中兴”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刘邦B.刘恒C.刘彻D.刘秀3. 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术”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4.(2021河南许昌长葛期末)东汉刘秀在位期间,惩治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5.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6.《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7.(2021山西大同期末)下表展现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形成下表中的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莽夺取政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农民起义D.北方游牧民族南下8.如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治局面,对这一局面准确的理解是()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宦官专权朝政腐朽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母后主政皇帝无权9.下图是张角的动漫形象,他在历史上的壮举是()A.加入太平道B.领导了黄巾起义C.推翻了东汉王朝D.做了改朝换代的皇帝10.右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误的一项是()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二、非选择题11.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D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前9年D.公元9年2.新朝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
其建立者是( C )A.刘邦B.吴广C.王莽D.陈胜3.(2018云南芒市校级)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的史事( C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4.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建立时间是( D )A.公元前9年B.公元9年C.公元前25年D.公元25年5.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 D )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6.“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D )A.皇帝早逝B.幼主即位C.宦官得宠D.外戚专权7.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C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8.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国势日趋疲弱。
汉灵帝光和七年,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起义爆发。
光和元年是公元178年,黄巾起义开始于( C )A.171年B.172年C.184年D.185年9.下列关于黄巾起义叙述错误的是( C )A.朝政腐败是其根本原因B.因起义军头裹黄巾而得名C.推翻了东汉的统治D.使东汉统治一蹶不振10.较之秦末农民战争,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 A )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推翻了封建王朝D.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11.(2018唐山丰南区)《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 B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引起人民广泛不满C.张角利用宗教鼓动人民D.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宣传12.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 C )①刘秀起义反抗王莽统治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治世——光武中兴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3.(2018宝鸡渭滨区)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D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是朝代更替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 周春秋秦朝东汉B. 西周春秋秦朝东汉C. 西周春秋秦国东汉D. 周春秋秦国东汉2.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A. 秦朝B. 西汉C. 新朝D. 东汉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①④4.属于光武帝刘秀“柔术”治理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①下令释放奴婢②轻徭薄税,恢复三十税一③严惩贪官污吏④裁并机构,裁撤官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5.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 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6.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那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景帝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 外戚权利的膨胀B. 宦官把持朝政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 王莽施政的危害9.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其最大的危害是()A.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B. 诛杀异己,朝政混乱C. 正直的官吏受排挤,民众遭殃D. 动摇东汉统治,使之走向灭亡10.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起义前制造舆论B. 目标是推翻旧政权C. 起义前精心组织和策划D. 充分利用佛教来壮大力量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随堂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最新整理)
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东汉曾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A.皇帝年幼即位B.黄巾军大起义C.宦官外戚专权D.地方侯国权力大2.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3.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A.原因B.特点C.经过D.影响4.《后汉书》记载,(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这次起义是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5.下列各项、与东汉无关的是A.文景之治B.外戚宦官专权C.太平道的发展D.黄巾大起义6.下图反映的是东汉王朝某一时期的现象,对其表述最合理的是( )A.光武中兴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C.皇帝昏庸D.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7.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②减轻刑罚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8.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9.汉顺帝时(125年﹣144年在位),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杀掉外戚闫显势力被封侯。
不久,汉顺帝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近20年。
汉桓帝时(146年~167年在位)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结果宦官独揽朝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 13 课《东汉的兴衰》1.刘秀是一代明君,以下场面属于刘秀统治期间的是()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光武帝统治期间,采纳一系列举措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和缓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以下不属于其采纳的举措的是()A.多次命令开释奴婢B.增强对官吏的监察,惩办赃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同意北方少量民族内迁3.东汉后期社会动乱的原由不包含()A.外戚专权B.豪强盛族权利膨胀C.宦官专权D.绿林起义4.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色是()A.皇帝专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专权5. 《后汉书》记录:章和二年(公元88 年)章帝死,年仅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便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资料反应的东汉期间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利膨胀B.豪强地主吞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代B.西汉C.东汉D.西晋7.促进东汉走向衰灭,加快其崩溃的要素不包含()A.光武中兴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州牧军阀盘据8、深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败涂地的事件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国人暴乱D.八王之乱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东汉黄巾军资料二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因此能兴兵作乱,万人因此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服侍的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来宾典据州郡,辜榷(搜到)财利,侵掠百姓。
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响马。
”(1)资料一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2)联合所学知识,剖析资料二,归纳指出致使黄巾起义的原由。
(3)黄巾起义有什么作用?参照答案 :1-8: DCDBCCAB9. (1) 公元 184 年 , 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2)外戚轮番执政,信誉心腹,朝政腐败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曾经强大的西汉王朝灭亡标志是( )A.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 B.王莽称帝,改国号新C.匈奴入侵,占领河西走廊 D.献帝禅让,曹丕称帝2.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刘邦 B.刘彻C.刘秀D.刘备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 “光武中兴”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文景之治”5.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期采取的措施的是( )A.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兵役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精兵简政,惩处贪官 D.减轻刑罚,废除连坐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深化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此童谣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A.皇权至上B.政治腐败C.起义不断D.时局动荡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 D.绿林、赤眉起义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历史B.西汉历史C.东汉历史D.西晋历史二、非选择题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3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时间:公元184年领导人: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2.老师在讲述两汉历史时画了一个时间轴让同学们填写。
其中①处的皇帝应该是()A.光武帝B.汉明帝C.汉顺帝D.汉献帝3.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末期历史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追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于公元25年,助刘秀建立东汉,此时他()A.28岁B.33岁C.38岁D.43岁5.下图所示物件可折射出东汉时期()A.平民百姓的房屋布局B.豪强大族的厚葬习俗C.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D.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7.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所对应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
这两个王朝的都城分别是()A.阳城、亳B.殷、镐京C.咸阳、洛阳D.长安、洛阳8.“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
参考下图。
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A.177年B.193年C.210年D.236年9.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A.军阀割据严重,战乱频繁B.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争权夺利C.诸侯王争霸,对抗中央D.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10.(2022·广西河池·七年级期末)“(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B.东汉C.蜀汉D.后汉11.他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得东汉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其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知识点一光武中兴1.(2021·陕西·咸阳市秦都区电建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
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王朝统治C.缓和民族矛盾D.遏制地方势力2.(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百家争鸣C.光武中兴D.“大一统”3.(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兵皆罢归家②统治者鼓励农业的发展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④减轻刑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4.(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A.刘彻的统治局面B.刘秀的统治局面C.刘协的统治局面D.刘琦的统治局面5.(2022·山东威海·期末)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演变的时问轴,时问轴上1和2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焚书坑儒,楚汉之争B.陈胜起义,巨鹿之战C.百家争鸣,黄巾起义D.与民休息,光武中兴6.(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材料二:他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材料三: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统治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个君主?是哪个朝代的?(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位君主的统治被推翻的共同原因。
(4)根据材料三的表格,概括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统治措施的相同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1.襄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刘秀的贡献是() A.匡扶汉室,“文景之治”B.消灭六国,一统天下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2.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调整了统治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乘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B.皇帝的智力比较低下C.外戚、宦官发动政变D.太后临朝听政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状况,其结果是()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6.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国人暴动7.东汉政权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外戚权利的膨胀B.宦官把持朝政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辨析改错8.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长安,史称东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丞相主持。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与探究9.东汉初期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后练习题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 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 D.221年刘备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 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6.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7.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9. 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10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1.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2. 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 )A.王莽 B.庄子C.张角 D.陈胜、吴广13.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4.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不包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影响是( )A.因为起义9个月就失败了,所以影响不大B.使东汉统治者励精图治C.基本上摧垮了东汉政权D.消灭了东汉政权2.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渐走向衰亡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黄巾起义的打击B.土地兼并很严重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 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康乾盛世4. 历史总是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西汉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东汉初年,也出现了一个治世“光武中兴”。
其中“光武”是指()A. 刘邦B. 刘彻C. 刘秀D. 嬴政5.“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6.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直领地和份地的区别D.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7.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8.“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9.下列各项、与东汉无关的是A.文景之治 B.外戚宦官专权 C.太平道的发展 D.黄巾大起义10.下图反映的是东汉王朝某一时期的现象,对其表述最合理的是( )A.光武中兴 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C.皇帝昏庸 D.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11.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史称()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光武中兴12.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的兴衰
一、选择题
1.东汉曾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
A.皇帝年幼即位B.黄巾军大起义C.宦官外戚专权D.地方侯国权力大
2.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3.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
A.原因B.特点C.经过D.影响
4.《后汉书》记载,(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这次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
C.项羽、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
5.下列各项、与东汉无关的是
A.文景之治B.外戚宦官专权C.太平道的发展D.黄巾大起义
6.下图反映的是东汉王朝某一时期的现象,对其表述最合理的是( )
A.光武中兴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C.皇帝昏庸D.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
7.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刑罚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8.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
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
9.汉顺帝时(125年﹣144年在位),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杀掉外戚闫显势力被封侯。
不久,汉顺帝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近20年。
汉桓帝时(146年~167年在位)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结果宦官独揽朝政。
对于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上述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②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剧政治的腐败
③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东汉的灭亡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0.下面示意图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历史?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
二、材料分析题:
11.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195年。
【东汉兴盛】
材料一
刘秀勤于正事,“每旦视朝,日昃乃罢,数引公卿朗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
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裁并郡县,精简官员。
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
期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1)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什么?
【东汉衰败】
材料二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表
材料三
张角是一个伟大的组织者。
他在平平常常的布道活动中,已经不动声色地把数十万徒众部署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自己的首领,都归他指挥。
三十六方的教众,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甲子”年有“大吉”到来,而最近的一个甲子年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
——江建忠《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漫漫中兴路》(2)材料三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3)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1-10:CCDDA DADBC
11.(1)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
“光武中兴”。
(2)黄巾起义;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
(3)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