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标本的形态学检验
1.湿片检查 脓液标本或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的标 本,加盖盖玻片。或取一滴脓液于载玻片上,然后 滴加一滴卢戈碘或0.1%亚甲蓝染液混合,加盖盖 玻片。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和细菌的分布、细菌的数 量和运动特性等情况。 2.固定染色检查 将标本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染色 或抗酸染色,必要时再加其他染色方法,用油镜观 察细菌形态结构及染色特征。
采集方法
3.特殊类型化脓性炎症 ①导管治疗引起的感染, 无菌操作将导管尖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培养基冲洗, 洗液立即送检培养,应同时采血培养。②蜂窝组织 炎、坏疽,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5%乙醇擦拭清洁感 染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将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入病 灶,自病灶中心抽取标本。③烧伤感染部位细菌定 量培养,清洁感染部位后清创,切取3~4mm3的 活组织块送检。④手术切口部位感染,以注射器抽 取脓液或将拭子插入伤口深处采集标本。
细 菌 检 验 操 作 流 程
2.病原菌的鉴定
(1)形态染色特征鉴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出细菌的类 属,有些细菌的特殊形态特点具有鉴定意义。如 泌尿生殖道来源的标本中,发现双肾或咖啡豆样, 凹面相对,无动力,无芽胞,或有荚膜的革兰染 色阴性双球菌时,可以判定是淋病奈瑟菌。
2.病原菌的鉴定
(4)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可用 于检测纯培养菌株,还可以直接检测未经分离培 养的标本中的细菌。有多种技术类型可供选择, 目前临床标本检测常用的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
2.病原菌的鉴定
(5)药物敏感试验 获得纯培养菌株或疑似致病 菌的优势生长菌株后,应该尽快通过药物敏感试 验选择有效药物,在大面积烧伤感染或脓毒血症 等危重疾病时显得尤为迫切。
标本的分离培养
实验十三 脓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一

开放性脓肿: ②开放性脓肿 先消毒病灶周围,用无菌生 理盐水或70%的酒精擦去表 面渗出物,然后用无菌棉签 采取病灶深部脓液及分泌 物,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采集两个拭子,一个做革兰染色,一个做 分离培养)
腹水: ③胸,腹水 由临床医生无菌采集胸腔或腹 腔积液5-10ml,置无菌试管中 送检。(一般应先在无菌试管 中加入灭菌肝素0.5mg,防止标 本凝固)
四 步骤和方法
1.标本的采集: 注意防止正常菌群的污染 ①封闭性脓肿 ②开放性脓肿 ③胸,腹水 ④大面积烧伤的创伤分泌物 ⑤瘘管
封闭性脓肿: ①封闭性脓肿 在病灶局部外表消毒后,以 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5-10ml 置无菌试管中送检。若怀疑 厌氧菌感染时,抽取脓液后 立即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刺入无菌橡皮塞中送检。
检验程序需氧培养bamac厌氧培养脓液创伤分泌物及穿刺液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初步报告隔绝氧气运送厌氧琼脂平板菌落观察涂片染色纯培养生化反应药敏试验最终报告五试验内容1
实验十三 脓液及穿刺 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 2.掌握脓液及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 和方法
④大面积烧伤的创伤分泌物: 应在多部位用无菌棉签采集标本,放入无 菌试管中,注明部位送检。
⑤瘘管: a、可用无菌操作采取边缘的肉芽组织 b、用无菌棉签挤压瘘管,选取有特 征性的,如“硫磺颗粒”送检 c、也可将灭菌纱布塞入瘘管中,次 日取出送检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①采集标本时应注意观察脓汁及分泌物的性状,色 泽及气味,为培养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如:a、呈绿色,可能提示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有恶臭味可能有厌氧菌感染 c、呈黄色,稠厚但没有臭味可能为葡萄 球菌感染 d、有“硫磺颗粒”提示有放线菌感染
五、试验内容
1.革兰染色 2.分离培养
脓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实验)

成都医学院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实验目的
掌握临床常见细菌学标本的检验程序和 方法。 考查着重考察独立完成临床标本细菌学 检验的能力,同时也检查对细菌检验基 本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实验内容
每个同学检验脓汁标本1份。
要求
1. 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标本检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2. 根据直接涂片染色结果,写出详细具体的实验
设计(包括选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具体的
鉴定试验等)。
3. 对实验设计中的某些鉴定试验是否能做,先征
求老师意见,对无法提供的试验作为进一步的
补充试验在讨论中写明。
实验报告内容
脓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一、检验程序(结合自己的检验标本来写,包括 检验条件)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另附原始记录纸) 五、初步鉴定 六、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要求列出主 要的鉴定依据及需要补充的实验)
非发酵菌微量生化鉴定
1 OF 需 氧 OF 厌 氧 氧 化 酶 2 枸 盐 酸 盐 麦 芽 糖 精 氨 酸 双 水 解 4 3 甘 露 醇 木 糖 硝 酸 盐 还 原 4 4 D N A 酶 乙 酰 胺 酶
O
142ຫໍສະໝຸດ 1212
1
脓汁及病灶分泌物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脓汁及病灶分泌物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1 检验目的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其病原菌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1).内源性:感染原是炎症局部周围器官中的正常菌群(常栖居菌群),由于损伤等因素造成正常栖居菌群进入无菌状态的组织内,发生感染。
(2).外源性:感染是存在于人体外部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外伤和直接接触,外界微生物通过人体表面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3 标本要求(1)标本类型:各部位脓性分泌物等(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5 试剂(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7 校准程序(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8 标本的处理8.1 培养:血琼脂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式基础。
8.2 培养基选择:血平板、中国蓝、麦康凯平板、巧克力。
9 操作步骤浓汁、创伤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需氧培养厌氧培养革兰染色抗酸性染色厌氧血琼脂平板及血琼脂平板硫乙醇酸钠培养基(巧克力平板)或胞肉增菌培养基及伊红美蓝或麦康凯平板观察菌落数涂片镜检纯培养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10 质量控制: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阴性:无菌生长。
阳性:根据细菌鉴定报告。
伤口分泌物的检验流程

伤口分泌物的检验流程一、背景介绍伤口分泌物是指在皮肤或黏膜受损后产生的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和脓液等。
伤口分泌物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程度以及细菌感染的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伤口分泌物的检验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检验流程1. 采样准备(1)准备好取样器具,如无菌采血管、无菌采样棒等。
(2)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擦拭伤口周围。
(3)戴好一次性手套,用无菌钳子取样。
2. 采集样本(1)将采样器具插入伤口内,吸取分泌物。
(2)避免污染,确保样本的无菌。
3. 标本运送(1)将采集的样本装入无菌容器中,并密封好。
(2)填写标本信息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
(3)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4. 样本处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接收到的样本进行标本登记,确保样本信息的准确性。
(2)对样本进行前处理,包括离心、分装等操作。
5. 检验方法(1)常规检验方法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等。
(2)细菏培养:将样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物中是否有细菌生长。
(3)抗生素敏感试验:根据培养物的细菏种类,进行敏感试验,以确定对哪种抗生素敏感。
6. 结果分析(1)根据检验结果,确定伤口感染种类及程度。
(2)根据检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7. 报告结果(1)将检验结果写入检验报告中,通知医生及患者。
(2)解释检验结果,建议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注意事项1. 采样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采样器具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样本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保存。
4. 检验过程中,要注意细菏的培养条件及操作要求。
5. 结果分析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四、总结伤口分泌物的检验是诊断伤口感染及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检验流程及注意事项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医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流程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脓汁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程序

SOP_15-6 脓汁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程序一、脓汁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见本手册《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原则》。
二、标本验收1.申请单验收:要求伤口分泌物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验收时应检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
2.标本验收:(l)检查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相符;(2)检查送检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3.不合格标本处理:(1)对申请单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2)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三、实验室处理1、涂片检查脓液标本在培养的同时均须涂片,涂片的结果一方面报告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另一方面可作为分离培养的质量指标。
涂片见到的细菌应分离检出。
涂片直接做革兰氏染色,必要时做抗酸染色,按镜下所见报告结果。
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梭菌为革兰阳性杆菌,注是是否有芽胞以及芽胞菌体内的位置。
2、培养血琼脂平板和中国蓝/麦康凯平板是基础的分离培养基,对内源性感染病灶的分泌物往往是多种细菌混合存在,且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必须用选择性培养基并以分区划线法接种,深部脓肿分泌物标本接种厌氧菌血平板置于厌氧环境培养。
三、结果观察和报告1.结果观察:置35度孵育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培养结果,阳性进行细菌鉴定有抗生素敏感试验,阴性结果培养48小时报告。
2.阴性培养结果报告:普通培养48小时无细菌生长3.阳性培养结果报告:有意义的阳性培养结果报告,细菌种属名称及标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化脓性细菌鉴别流程

化脓性细菌鉴别流程化脓性细菌是一大类能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细菌,在医学微生物学里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呢。
那咱就来唠唠怎么鉴别它们吧。
一、标本采集。
这可是鉴别化脓性细菌的第一步哦。
得从感染的部位采集标本,比如说有伤口化脓了,那就从伤口处取点脓液。
采集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就像对待宝贝一样,不能被其他杂菌污染了。
要是不小心污染了,那后面的鉴别可就全乱套啦。
二、直接涂片镜检。
把采集到的标本涂在玻片上,然后染色,这就像给细菌穿上彩色的衣服一样。
革兰染色是最常用的方法啦。
如果看到革兰阳性菌,像葡萄球菌那样,是紫色的,圆溜溜的,一串串的,就像葡萄似的。
要是革兰阴性菌呢,像大肠杆菌,就是红色的。
这一步就像是先给细菌做个初步的“身份辨认”,大概知道是革兰阳性还是阴性的化脓性细菌了。
三、培养特性。
接下来就把标本接种到培养基上,让细菌们“住”进去繁殖。
不同的化脓性细菌在培养基上的表现可不一样呢。
比如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就能长得很好,形成的菌落是金黄色的,可漂亮啦,而且还会有溶血现象。
链球菌呢,在血琼脂平板上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溶血环。
而像绿脓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会长出那种带绿色的菌落,感觉就像长了绿毛一样,特别好认。
这就好比细菌们住在不同的房子里,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
四、生化反应。
这可是鉴别化脓性细菌很关键的一步呢。
通过一些生化反应来进一步确定细菌的身份。
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一样,细菌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化反应特点。
比如葡萄球菌能分解甘露醇,这可是它的一个小秘密哦。
链球菌对不同糖类的发酵能力也不一样,通过检测这些糖类发酵的情况,就能把它们和其他细菌区分开。
还有些细菌对尿素的分解能力不同,这也是鉴别它们的小窍门。
五、血清学试验。
对于一些细菌,血清学试验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就像给细菌做个“基因检测”一样。
通过检测细菌的抗原,能更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类。
比如说肺炎链球菌,它有特定的抗原,用血清学试验就能把它从一堆相似的细菌里揪出来。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微-002

单位及实验室名称项目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编号:LAB/SOP/HY/微-002日期:2010年5月3日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3页一、【标本采集】1.开放性脓肿和脓液分泌物:先以无菌盐水冲洗溃疡面,用无菌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而瘘管则以无菌方法采取组织碎片,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2.大面积烧伤的创面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取多部位创面的脓液或分泌物,置灭菌试管内送检。
可将蘸有脓液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
3.封闭性脓肿: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拭净病灶表面的污染杂菌。
然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汁及分泌物;也可于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子采取。
4.做厌氧菌培养时,一定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汁分泌物,厌氧状态下送检。
二、【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检查(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取脓汁或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初步报告:找到革兰氏ⅹ菌,形似ⅹ菌。
如发现具有芽孢或荚膜的细菌,报告时应注明其大小与位置,以及疑是ⅹ菌。
如镜检时未发现细菌,可初步报告为“直接涂片,未找到细菌”。
(2)对疑有结核杆菌感染的标本,还应做抗酸染色。
2.细菌培养(1)一般细菌培养:取脓汁棉拭子或脓汁接种于血平板上,中国兰、巧克力平板划线分离,分别置需氧或CO2环境35℃孵育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如有细菌生长,分别涂片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并作生化反应或血清学鉴定,即可报告:“培养出ⅹ菌”,如观察48h后无菌生长,则报告“培养48h后,无细菌生长。
”(2)厌氧菌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牛心、牛脑浸出液或布氏杆菌肉汤培养基中,置厌氧环境下培养。
(3)结核杆菌培养:一般将脓汁约0.1ml直接接种到结核杆菌培养基3-4w培养。
三、【检验程序】脓汁、创伤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镜检需氧培养厌氧培养↓↓↓初步报告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伊红美兰或麦康凯平板厌氧血平板及硫乙醇酸钠培养基或疱肉增菌培养基∣↓←——————————观察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纯培养↓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结果作者:肖德慧时间:2010-5-3。
细菌室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

细菌室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1、脓汁及病灶分泌物培养常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炭疽芽孢杆菌拟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腐败谢瓦纳拉菌产气荚膜梭菌嗜血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产碱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弧菌属细菌念珠菌气单胞菌2、标本采集:标本由临床医师行无菌操作术采集,但应注意以下几点:2.l、闭锁性脓肿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取材后立即将空气排空,同时针尖插入橡皮塞内防止空气进入,连同注射器一并送检。
2.2、开放脓肿、脓性分泌物可在患部直接用棉拭或纱布擦抹,如为瘘管亦可在无菌操作下取组织碎片分散在无菌盐水中。
2.3、烧伤创面的分泌物,用灭菌棉拭取多部位创面的脓液或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2.4、取尿道分泌物必须先清洗、消毒尿道后用挤压法使分泌物从尿道溢出,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拭子直接采集标本。
如女性做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应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2.5、组织脏器碎片的收集,先要消毒表面的污染菌,后用无菌刀切开,取内容物及碎片分散于无菌生理盐水中,然后增菌、接种,如活体微量标本可直接放人肉汤增菌培养基中增菌。
3、检验步骤3.1、涂片检查:脓汁及分泌物标本均应做涂片检查。
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根据形态和染色特点,可报告“找到革兰氏×性菌,形似××菌”或报告“未发现细菌”。
涂片检查包括涂片找细菌、淋球菌、酵母菌等。
3.2、培养普通细菌培养:标本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各一只,35℃培养18~24小时,根据菌落特性和形态染色,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如培养48小时无菌生长,即报告“无细菌生长”。
4、报告结果4.1、涂片报告“找到革兰氏×性菌”,淋球菌要报告在白细胞内外是否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4.2、对正常无菌部位的感染,从脓汁或分泌物分离到细菌,均有临床意义,按分离鉴定结果报告细菌名称及药敏试验。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指导书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指导书
一、一般原则
1、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且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或伤口恶化或长期不能愈合时采集标本。
2、采集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
二、采集方法
(一)封闭性脓肿
1、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
2、若无法抽到脓液应先皮下注射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再次穿刺抽吸脓液,若脓液过多应先切开引流,在基底部或脓肿壁采集标本。
脓液的量以大于1ml为宜。
3、拔除注射器内部及针头的气体,用无菌橡皮塞封闭针头送检,或直接打入血培养瓶中,疑为厌氧菌应迅速打入厌氧瓶中。
(二)组织和活检标本
1、采集足够大的组织,体积以1mm3为宜,避免在坏死区域采集。
2、将小块的组织放在运输培养基内,较大的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
四、标本的标识
填写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深部组织、表浅组织、脓肿等)、标本的来源、记录标本采集的日期和时间及是否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选择检查项目。
五、送检
应在采集后的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
送检时应保持标本的湿润。
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室温保存,最长时间不超过24h。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

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脓液及创伤分泌物是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对其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检验人员与执业医师网临床医师应密切配合,以确保正确的采集和快速送检。
从脓液及创伤分泌物中能够检出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优先考虑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其次为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等。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验知识,欢迎阅读。
一、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在临床化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中可能发现的细菌: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四联球菌。
2.革兰阴性球菌卡他布兰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干燥球菌、黄色球菌。
3.革兰阳性杆菌破伤风芽胞梭菌、炭疽芽胞杆菌、产气荚膜芽胞梭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4.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土拉热弗朗西斯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杆菌。
5.其他伊色列放线菌、星形奴卡菌、白色假丝酵母菌。
二、标本的采集(一) 操作1.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拭净病灶表面的污染杂菌。
2.对已破溃脓肿一般以无菌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的分泌物,而瘘管则以无菌方法采取组织碎片,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3.对未破溃脓肿最好用2.5 %~3 %碘酊和75 % 酒精消毒患部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汁及分泌物,也可于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采取。
4.有时也可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
5.对放线菌的标本,常用无菌棉拭挤压瘘管,选取流出脓汁中的“硫磺样颗粒”盛于试管内送检,也可将灭菌纱布塞入瘘管内。
次日取出送检。
(二) 注意事项1.如果患者局部伤口已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则应在培养基内加入相应的物质(如青霉素酶、对氨基苯甲酸等) 以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2.当创伤出血时或敷有药物在2 小时以内及烧伤在12 小时内均不应采集标本,此时获得阳性结果的机会甚少。
病原实验报告脓汁标本(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脓汁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方法。
2. 熟悉脓汁标本的病原检测流程。
3. 学会观察和分析脓汁标本中的病原菌。
二、实验原理脓汁标本病原检测是通过对脓汁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确定病原菌种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实验采用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和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病原检测。
三、实验材料1. 脓汁标本2. 培养基: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3. 革兰染色液4. 生化试剂:糖发酵试剂、氧化酶试剂等5. 实验器材:无菌操作台、无菌棉签、无菌试管、酒精灯、接种环等四、实验步骤1. 标本采集:用无菌棉签蘸取脓汁,放入无菌试管中,密封后送检。
2. 标本保存:将采集到的脓汁标本放入4℃冰箱保存,尽快进行检测。
3. 细菌培养:a. 取适量脓汁,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b. 取培养后的肉汤,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
4. 革兰染色:a. 取培养出的细菌,涂片,进行革兰染色。
b. 镜检观察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初步判断细菌种类。
5. 生化试验:a. 根据革兰染色结果,选择相应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
b. 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等,进一步鉴定细菌种类。
6. 结果分析:根据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和生化试验结果,确定脓汁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
五、实验结果1. 脓汁标本培养结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典型的化脓性链球菌菌落。
2. 革兰染色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3. 生化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氧化酶试验阳性;化脓性链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氧化酶试验阳性。
六、实验结论根据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和生化试验结果,本脓汁标本中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
七、实验讨论1. 脓汁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对病原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

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
指导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
1.应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脓液及病灶的杂菌,再采集标本,以
免影响检验结果。
2.一般用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的深部的分泌物,瘘管也可以无菌
手续采取组织放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3.脓肿标本以无菌注射器抽取为好,也可在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
拭子采取,也可以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人无菌平皿中送检。
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常有腐臭应予注意。
采集和运送标本是否合格,对厌氧培养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特别要注意两点:1.避免正常菌群所污染;2.由采集至接种前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标本采取完毕应立即送往细菌室检测。
如一时来不及送,应在室温内作暂短保存,一般认为不要冷藏,因冷藏对某些细菌有害,而且在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脓液和创伤部位的检验流程

脓液和创伤部位的检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采样准备1. 准备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无菌试管、消毒液、无菌纱布等采样工具和物品。
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脓及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脓液培养或涂片检查。
3.标本3.1 标本类型脓液。
3.2 标本采集3.2.1 开放性脓性和脓性分泌物用无菌盐水或75%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处采集2支拭子,1支为涂片检查用,1支作培养用。
3.2.2 大面积烧伤的创面分泌物用灭菌棉拭取多部位创面的脓液或分泌物,置灭菌试管内(注明采集部位)送检。
3.2.3 封闭性脓肿消毒局部皮肤或粘膜表面后,用注射器抽取,将脓液注入多功能培养瓶或无菌试管内送检。
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作床边接种或置厌氧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3.3 标本拒收标准3.3.1 标本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
3.3.2 标本不是无菌留取。
3.3.3 送标本的时间在采集标本后超过2小时。
4. 试剂、仪器4. 1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克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4.2 VITEK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菌药敏卡(GPS)、真菌鉴定卡(YBC)、药敏纸片、TBA 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4.3 接种针、接种环、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培养箱等。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参见《质量管理程序》6. 检验步骤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6.1 涂片检查革兰染色镜检,报告“查见革兰×性菌,形似××菌”或报告“未查见细菌”。
6.2 培养6.2.1 一般细菌培养标本接种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麦康凯(或EMB、中国蓝)琼脂平板,置于5%-10%CO2环境中,35°C培养18-24小时,根据菌落及染色形态特点,作出初步判断,作出初步判断,再按各类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

采集方法
2.封闭性脓肿 采集前用2.5~3%的碘酊和75%的 酒精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以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取 脓液或无菌棉拭子蘸取手术引流液。疑似厌氧菌感 染的标本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随即将针头刺入 无菌橡皮塞中(隔绝空气)送检,或直接采集于厌 氧培养基中运送。胸腔、腹腔、心包腔和滑液腔等 腔隙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按专业规范程序采取。
标本的分离培养
(2)芽孢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疑为炭疽芽胞杆菌、 破伤风芽胞梭菌及产气荚膜芽胞梭菌感染时,可取 患部脓液接种于血平板和液体培养基中。对于污染 严重的标本,液体培养基先置80℃水浴中加热20 分钟杀灭非芽胞细菌,然后再移种血平板,在厌氧 环境中35℃,培养18~24小时。根据生长情况和 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按检验程序选择合适鉴定试验 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集指征
2.疾病指征 根据病灶位置不同,有浅表软组织的 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疖、痈和蜂窝组织炎等,有深 层软组织的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 扁桃体炎等。根据病灶形态不同,有形成完整脓壁 的脓肿,如肝脓肿、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等,包括手 术或其它创伤后引起的开放性的病灶,如切口感染、 烧伤感染等。
标本的形态学检验
3.疑似放线菌感染标本的检查 此类标本多来自瘘 管或窦道,用肉眼或放大镜可发现直径1mm以下 的灰白色或硫磺样颗粒。用接种环挑取标本中的颗 粒置洁净载玻片上,可加50g/L 的氢氧化钾溶液加 以消化,加盖盖玻片,用低倍镜及高倍镜观察颗粒 中的菌丝。随之分别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和抗酸染 色,用油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及染色特征。
采集方法
1.开放脓肿 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 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拭子采取脓液和病灶深部 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送检。采集两个棉拭子较 好,分别用于细菌培养和涂片染色。也可将沾有脓 汁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化脓组织与 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脓汁含活菌较多,采取此处标本 可提高阳性率。开放病灶仅做需氧培养,不做厌氧 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脓及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脓液培养或涂片检查。
3.标本
3.1 标本类型脓液。
3.2 标本采集
3.2.1 开放性脓性和脓性分泌物用无菌盐水或75%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处采集2支拭子,1支为涂片检查用,1支作培养用。
3.2.2 大面积烧伤的创面分泌物用灭菌棉拭取多部位创面的脓液或分泌物,置灭菌试管内(注明采集部位)送检。
3.2.3 封闭性脓肿消毒局部皮肤或粘膜表面后,用注射器抽取,将脓液注入多功能培养瓶或无菌试管内送检。
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作床边接种或置厌氧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3.3 标本拒收标准
3.3.1 标本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
3.3.2 标本不是无菌留取。
3.3.3 送标本的时间在采集标本后超过2小时。
4. 试剂、仪器
4. 1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克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4.2 VITEK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菌药敏卡(GPS)、真菌鉴定卡(YBC)、药敏纸片、TBA 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4.3 接种针、接种环、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培养箱等。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步骤
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6.1 涂片检查革兰染色镜检,报告“查见革兰×性菌,形似××菌”或报告“未查见细菌”。
6.2 培养
6.2.1 一般细菌培养标本接种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麦康凯(或EMB、中国蓝)琼脂平板,置于5%-10%CO2环境中,35°C培养18-24小时,根据菌落及染色形态特点,作出初步判断,作出初步判断,再按各类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6.2.2 厌氧菌培养取脓液标本接种于厌氧血琼脂平板及其他选择平板,置于厌氧菌环境培养,根据生长情况及涂
片染色结果,按厌氧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6.2.3 嗜血杆菌及奈瑟菌培养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置5%-10%CO2环境中培养。
6.2.4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参见《结核分枝杆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6.2.5 真菌培养可用沙氏培养基。
7.结果报告
查见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8.注意事项
8.1 对于某些特殊病人(如气性坏疽病人),在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尚未报出之前,根据涂片镜检情况,采取治疗措施。
8.2 厌氧菌培养取得样本后,拭子应立即置于厌氧运送管,尽可能少让样本暴露于空气中。
穿刺时最好以针筒直接抽取,避免接触环境中氧气。
9. 临床意义
从脓液及创伤标本中能检出的病原菌微生物种类很多,最常见的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包括有毛囊炎、疖、痈、甲沟炎、扁桃体炎、乳腺炎、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细菌性结膜炎、脓疱疮、外科切口及创伤感染等。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菌。
慢性骨髓炎和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病原菌
中,除上述细菌外,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
脓液标本中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常为继发感染或污染所致。
气性坏疽主要致病菌为产气荚膜梭菌,其次为水肿梭菌、败毒梭菌和溶组织梭菌等。
坏疽常继发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或其他需氧菌感染。
器官脓肿和机体深部组织的脓肿多为厌氧菌感染。
危急值报告
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及时按传染病报告。
参考文献
[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3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2008
[2]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Murray PR.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logy.9th ed.Washington:ASM Press,2007
[5]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2007
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