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合集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

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

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

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杭井波201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问题,《课标》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人文性应该多一点还是工具性应该多一点,这让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显得特别困难。

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入手,试图寻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涵(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与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文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和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让孩子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对话。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三维目标,就不能光是训练语言文字。

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现象。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一、从品词析句入手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

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

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

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有丰富的人文素质,注重人文性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工具,注重工具性的运用。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这一角度,探讨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统一的问题。

引言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需要教师注重课程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是通过感性认识起步的,因此,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性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展现人文关怀,培养包容和尊重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语文教学还需要配备科学的教学工具,例如编写教案、设计活动等。

教师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思考教学工具与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工具,还需要师生之间情感的融洽和认同感。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工具设计和课程安排时,注重学生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让学生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自我认识体验。

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计划的连贯性,让小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建立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感情,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性的要素,例如文学、诗歌、散文等文本,以引导学生更全面更规范地掌握语文知识。

结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人文性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科学的教学工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认同感,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真正的关爱和认同。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他们语文应用能力的理念。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了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培养学生语文工具性的能力。

接着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了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的关键作用。

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呼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讨论,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人文性、工具性、统一、含义、关系、提高、培养、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方面。

人文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力量;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沟通交流。

这两者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应该统一起来,使教学既能够传授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2. 正文2.1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和关系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人文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表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而工具性则是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和运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张影南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各自单独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本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力求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1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赋予人文情愫。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付出的人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作为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

在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赋予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识字的新天地,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更多、更好。

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者:潘琰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1期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这一表述再次清晰地阐述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

然而,在时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却依然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片面地将其理解为“两者相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观点:这节课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体现“工具性”;抑或刚好相反——这节课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失落了“人文性”,几乎让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

对此,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一对概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实体化,也就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都被认为是两类均可实指的…客观事物‟,人们似乎能够轻易地辨认出…这些个目标‟属于…工具性‟,…那些个目标‟属于…人文性‟。

”也恰恰因为如此,使我们在看似明晰的条分缕析中迷失的原先的方向。

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翻开有关的文献经典,我们不难找到系统的概念阐述和理论研究,然而两者的“统一”之路在哪里呢?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生本对话,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

因此,加强生本对话无疑是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最基本路径。

要加强生本对话,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以下三个“确保”:1.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潜心会文。

首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触摸文本、感受文本。

①多读。

凡适合学生自己潜心会文的内容,老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决不要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

②渐进读。

针对每一篇文章,每次诵读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而应该依据层次化的会文目标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何时进行音读、义读、情读甚至美读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并做到二者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

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

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

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

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

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由人类文化传统中所孕育的工具性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理解和欣赏人文性的内涵,也需要使用和掌握工具性的技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人文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理解和欣赏。

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即它是一个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学科。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说、听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不仅是一种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情感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性。

通过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表达。

2.注重融合语言技能的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的,而文本也是语言技能的实践场。

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中融合朗读、听说、写作等各种语言技能,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听书、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写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

3.注重文本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科,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

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技要发展,文明要升华,企盼着健康个性的形成。

具体到语文教学,也常常遇到现实的挑战。

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小学语文界历来是争论不休。

是工具性为主,还是人文性为主?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等等。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哪一种因素都有,但哪一种也不能单独占领语文教学阵地。

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正确途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立足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组学生构建意义。

如课文《妈妈的帐单》,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一步一步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过的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熏陶。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犹如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上的偏差;又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

在讨论“两性统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看看什么是语文?然后再讨论“两性统一”的问题。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

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学会积累语言。

”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

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

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

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

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

有些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有些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来简单的谈一谈。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

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案例及思考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案例及思考

简约而不简单——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案例及思考《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标准》强调“统一”,颇有深意。

即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

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使二者的统一达到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来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独特的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等。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相互渗透、互促互补的过程。

在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崇尚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能力,又不致使语文教学嬗变成“技艺之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文化熏染,端正价值观。

当前,在语文教学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关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血肉联系,以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相互沟通。

可以说,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简约,但不能简单。

思考一:有效对话——彰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
具性的统一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或过于突出基本功(工具性)的训练,忽视人文性,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统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富有文化修养的人文环境。

然而,纵观近些年语文教学实践,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倾斜过于严重,尤其是应试教育影响下,一味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改革要求,在课堂中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的教学形式,不仅将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将学生物化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语文文本的肢解更为严重,过分强化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及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统一,体现语文教育价值的同时,促进和提高小学生
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

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

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人文性与工具性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

”“一万三千多里”等。

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

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

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

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

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知道,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1.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

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2.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

在语文教学的对话
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3.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

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

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最高宗旨。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这期间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在尝试课改,努力实施新课标。

在推行课改的大浪潮中,由于每个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不尽相同。

一部分实验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有着一套独特的课改方案,它们立足长远,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关爱、
最充分的发展,在师生真诚互爱的平等合作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反对传统教学中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师生对话。

可以说,这些实验学校已经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了语文教学。

然而,由于升学压力,依然有太多的学校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条条框框的记忆,仍然推崇标准答案的唯一性,给学生的讨论也是空洞的,学生思考所得的结论在教师的总结性发言中显得苍白无力。

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凝结着教育家和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的智慧,反映着时代的要求,是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教育理念。

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课程标准的引领。

我们要明白:新课程的根本关注是生命,即还教育的生命意义,要顺乎生命与发展生命,体现在我们语文课程上的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要将各种理念内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准则,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真正做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